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嫁给老男人-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宜淡淡一笑,并未答话。后院女子的生活是十分乏味的,特别是她们做姨娘的,一早去太太那立规矩后,之后的时间都是她们的了。不找点事来打发时间,日子可怎么熬哇,受宠时还好,一旦失宠又没个孩子傍身的话,过日子基本就是混吃等死了。那些发髻就是她当姨娘时学的,有些更是她自个儿琢磨出来的。

  杨宜给她梳了个双丫髻,两两青螺绾额旁,云鬟调皮地垂于两耳,让安小柔看起来娇俏又调皮。

  “杨姐姐,镜子里的人真的是我吗?好漂亮!”安小柔吃惊地道。

  “自然是你啦,屋子里还有别人吗?”杨宜一边收拾梳篦,一边笑道。

  “姐姐你的手好巧,我娘就只会给我梳丱发。对了,姐姐你既然会梳发,为何之前也像我一样梳着丑丑的丱发呢?”安小柔不解,要是她会梳发呀,她就天天换着样子梳,才不要每天都顶着个丑丑的丱发呢。

  “之前头发短呀。”她之前的头发因为营养不良,头发稀少,发质枯黄,不适合过度折腾。

  容貌于女子的重要性她十分明白,若没有一张看得过去的脸,即使你有再多的优点,也入不了男人的眼的。

  上辈子她不明白,一直也不怎么理会这头头发,后来知道要保养时,已经晚了。她下再多功夫下去,效果也比不上别人的好。于是,此时尽管它很是难看,但杨宜还是十分爱惜的。她坚信,慢慢调养,头发自然就会好了。

  遂在前往云州时,她托人悄悄买了两三斤黑芝麻,到了云州后,才将它们炒熟了放在密封的罐子里,每晚睡前和尤妈妈各吃一把,一两个月这样,尤妈妈的头发就黑了许多。而她就更快了,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到这才半年,营养一跟上,不但长高了,头发也长了黑了。

  “杨姐姐,走,咱们去找哥哥。”安小柔迫不及待想给她哥哥看看。

  院子外头除了安致远外还有王家姐妹也在,安致远提了下,说王家姐妹想同他们一道去看庙会,等了一会了。

  杨宜点头,表示明白。

  “哥,你瞧,漂亮不?”说着,安小柔还转了个圈。

  安致远一脸宠溺地点了点头,摸摸她头的两个包包,“头梳好了,满意了吧?”

  然后转过头来对杨宜道,“杨妹妹是吧?这不省心的丫头,真是麻烦你了。”

  “哪里,小柔很听话,一点也不麻烦。”杨宜客气回道。

  王倩云在一旁看了,心里不是滋味。

  本来安王两家的关系虽然不是顶亲密,但作为被老太太选来云州的唯二两家,交情却也不算太差的。当初她爹还存了与安家结亲的想法,对此,安王两家都挺有默契的,大家心照不宣,本想等两家的孩子大些就定亲的。可惜不知从何时起,安家却淡了下来,绝口不提结亲的事了。如今看到高大稳重的安致远,再加上他对杨宜温和的态度,王倩云心里甭提多难受了。

  王倩云丝毫不知安大娘是被她小小年纪便展现的狠毒给吓着了。所以说,因果循环,自有其道理。

  王倩云转而细细打量了杨宜的发髻一眼,认出来是垂鬟分肖髻。垂鬟分肖髻不难梳,她也会,但要梳出那形那味,就不容易了,它要求梳发的人手够巧以及够熟练,她自认梳不出这种韵味。再加上,杨宜如今这番妆扮,颜色又增了两分。况且杨宜的脸还没长开,而自己基本已经定了样子。如此比较一番,王倩云的心里更是尖锐地疼,一见杨宜的小脸,她就有种想抓花的冲动!

  等了近半个时辰,就为了等安小柔梳个头?王慧巧越想越不愤。

  见安小柔成为焦点,王慧巧眼中闪过一抹愤恨,不耐烦地道,“喂,你们磨磨蹭蹭的,也够久了吧?到底走是不走?”

  安致远淡淡地瞥了她一眼,没和她计较。

  杨宜暗自摇头,王慧巧真像个被宠坏的丫头,稍微有点不如意便大吵大闹,王家再不加以管束,以后肯定要在这上头栽跟斗的。

  “你们要走就走呗,又不是我们硬要你们等的。”安小柔低声咕哝,明明是她们硬赖上来的,却这样子,真是气人。

  “巧儿!”王倩云不赞同皱眉,安家对他们王家已经够冷淡了,她非得在这当口表现她的刁蛮任性吗?

  姐姐的呵斥及安致远的漠视让王慧巧觉得难堪,视线一转,怒火就朝旁人撒去,“看什么看,都是你个臭不要脸的,小小年纪的,尽会卖弄风骚勾汉子,还害我被骂。贱人,淫妇!”

  杨宜讶异地看向王慧巧,果然,柿子专门挑软的捏么?见她越说越难听,杨宜的脸色沉了下来,任谁无缘无故被人骂了,都会觉得愤怒。更何况,王慧巧,她有什么资格骂她?

  “仅梳个头而已,就是贱人淫妇。那小小年纪说出这等污言秽语的你又是什么呢?比贱妇淫娃还不如?”凉凉地说完,杨宜特意将视线停在王倩云繁复的发髻上,讽刺一笑。

  “倩姐儿,这就是你们王家的教养?今儿我算是见识到了。”听着王慧巧那些没羞没臊的话,安致远脸上也很不好看。他倒不知道,这王家小女儿何时变得如此这般不堪了?亏得现在柔儿和她们走得不近,要不然,他真担心自家妹妹被人教坏了呢。

  “王倩云,看好你妹妹,别让她像条疯狗似的逮着人就咬!”杨宜连个姐字都省了,既然都撕破脸了,她又何必端着礼数不放?

  “巧儿,你给我闭嘴!”王倩云端不住了,怒斥一声。她刚才不出声,不过是为了给杨宜一点教训,哪知妹妹一点分寸都不懂,不知道见好就收,硬闹到这步田地。还有,娘也真是的,成天在妹妹面前说些不三不四的浑话,要传了出去,她也要受牵连,到时哪家还愿意娶自己?

  王慧巧隐约知道自己犯了错,便抿着嘴,梗着脖子站在那不动。

  “杨姐姐,咱们就这么算了么?”安小柔气红了脸,她们欺负她不要紧,但她很生气她们欺负杨姐姐。

  “小柔你要记得,毕竟我们是人哪,得大方点,总不能被狗咬了后反咬回去不是?”她实在是烦了王家姐妹三天两头找她麻烦的行径,撕破脸皮就撕破脸皮,反正她一开始对王家就没什么好感。

  记得刚到云州的第一晚,他们澡房还没收拾出来,就和王家借用了一回。她洗澡时发现,在放置衣服的兀子旁边有二三十枚铜板,很是显眼。不管王家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她都懒得理会。

  待她刚洗好,王倩云找了个借口进去浴室,杨宜等在外面。

  王倩云出来,神色复杂地看了杨宜一眼,只字不提铜板的事。杨宜心中冷笑,几十文钱的试探么?不管试探的目的是什么,都让人生厌。

  “嗯哼——”

  “二爷——”

  不知道二爷看到多少?众人心里没底,王倩云更是惴惴,对惹事的妹妹更是恼恨不已。

  “嗯——”王家的小女儿怎么这样?什么脏的臭的都从嘴里喷得出来。刚才他在一旁听得眉头紧皱,此时他已恢复了面无表情,他冷冷看了王慧巧一眼,见她顶不住自己的威压在一这粟粟发抖了,才移开视线。虽不至于与一个小丫头片子计较,但奈何这王家小女儿真真不讨喜。

  在他看来,还是杨丫头省心,从不主动惹事,怎么瞧怎么顺眼。想想他是不是该让王家搬出去了?省得杨丫头有样学样,没得教坏了孩子,童二爷思忖。

  杨宜见二爷静静站在那,也不开口,没辙,只得硬着头皮上了。谁让自己如今是人家的贴身丫环呢,“不知二爷此时回府,有何吩咐?”被王慧巧这么一闹,杨宜逛庙会的心思也淡了,倒不如窝在家呢。

  童二爷低头,见杨宜仰着头满含希望地看着自己,就盼着自己指给她一两件事做的样子,黑亮深遂的眸子闪过一抹笑意,快得没让任何人察觉,“嗯,晚点有人过来,你去和奶娘说一声,然后张罗一下饭菜。”

  说完,仅和安致远点了一下头示意,便走也不回地走往书房走去。

  杨宜心里很高兴,今天终于不用再和王家姐妹纠缠了,于是很歉意地和安家兄妹说道,“抱歉,不能和你们一起去逛庙会了。”

  “没事,二爷的事要紧。”安致远道。

  安小柔也不敢有什么异议。

  杨宜顺利地退出,回到二进。

  作者有话要说:哎,感觉郁闷,我知道我更得慢,但实在是卡啊——

  ☆、第十七章

  两个月后,沈青押着一批粮食回到云州。

  杨宜看着沈青指控着众人将粮食搬进仓库,待告一段落,杨宜才上前,“青叔,我爹娘他们好么?”

  “挺好的,身体看着很硬朗,你哥也进了私塾。他们托话给我,叫你不要太记挂家里。”

  杨宜听到她哥进了私塾,很是高兴。她希望哥哥能珍惜机会,用功些。她不求他能考个什么功名,只求他能多认几个字,以后的路子也会宽些,不用像她爹一样一辈子都在土地里刨食。

  “对了,你娘还托我拿了东西给你。”

  杨宜接过包袱,回到屋里打开一看,是一件藕色的衣裳,料子不是很好,但针脚很细密。她穿上试了试,略宽松,想来她娘是问了青叔,然后按着她的身量赶制的。

  想起家中的情况,杨宜有点难过,她家比一贫如洗好点,读书又是个烧钱的行当,如今家中定是过得很苦吧,牙婆子给的银子怕是剩不了多少了。还有,家里的屋子本来就不结实,每逢下雨,家人总是揪心,就怕房子会踏。听说今年不少地方发生水灾,云州这个一向干燥的地方在五六月时也下了好几块雨,想来通州雨水会更多些,这个夏季,爹娘心里肯定不好过。她爹早就想把家里的房子给修一修了,可惜有心无力。

  这回她托青叔送回去的皮毛希望能卖个好价钱,让家里宽裕一点。

  不好,她考虑不周,她应该只留下四张灰鼠皮,其余的就托青叔卖掉,直接让青叔把银子给爹娘就好了,而不是让她爹娘亲自拿去卖。杨宜懊恼,这下她爹娘有得忙了,而她爹娘都是老实巴交的人,不是做买卖的料,搞不好还会被人坑骗,或者见财起意。

  她此刻也是鞭长莫及,杨宜懊恼了一会,也只得丢开手去。只能安慰自己,事情没有她想的那么糟糕,他们村不远处也是有市集的,她爹娘一般都是在那市集上买卖东西的。若那些皮子是在那卖掉的话,赚得少些,但安全是有保障的。

  杨宜却不知道,她爹娘根本就没想过要卖那些皮子,都给她攒着呢,待她和二丫成亲时,正好拿来添妆。

  *******

  上回杨宜与王家姐妹发生争执后,估摸过了一个月,王家小子王春生意外地由百夫长提升为正九品的外委把总。紧接着,二爷叫来王管事,提前将他们一家子的卖身契给回他们,然后让王家自立出去。后来,王管事在童家的宅子旁找了个二进的院子住了下来。

  杨宜也不知这宅子是买是赁,不过王安两家,每年都会倒卖一些皮毛,料想应该赚了不少,买个小宅子的银子还是有的。

  王家的升官及脱藉,可让安大娘心里不舒服了很久。王家那根独苗才进去军营两年就成了把总了,她家儿子进去都四年了,才是个从九品的额外外委,如今更是矮了王春生一截,叫她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想他们夫妻这些年兢兢业业,鞍前马后的,还不如人家耍奸弄滑的。这年头,老实人不受待见了。

  “当家的,你说二爷怎么想的,明明我们家远儿文儿比那王春生能干许多,凭啥他能当上把总,而我们远儿还是外委呢!”

  “糊涂!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叫人见了以为我们对主子有多大的不满呢。”

  “可不就是不满么?你没瞧见刚才张氏那得意的嘴脸,叫人看了就不舒服!”

  安至能眯着眼睛道,“你们妇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都不懂。王家如今又升官又脱藉的,看着是好。但一分出去,与二爷的情份自然会随着时间慢慢地淡了,日后靠的就是春生哥儿自个了。春生哥儿什么料,你我还不清楚?这样他都能升个把总,想是二爷给他们王家的补偿了。话说我们安家,远儿的本事一向极好,咱们俩呢办差不出差错,二爷待我们不会比王家差的。你又何必在意眼前这点蝇头小利?”

  安大娘眼睛转了两圈,明白过来了,双眼带笑,赞了安至能一句,“死鬼,还是你想得通透。”

  不过安至能有点琢磨不透,王家如此,不是一天两天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二爷决定动手的呢。

  安至能受用地哼了一声,笑着指点自家婆娘,“我看尤大娘待杨丫头可不一般,得空时,你和小柔不妨多亲近杨丫头一些。”

  安大娘应了一下,“前些日子,杨丫头向我请教如何挑选皮毛的问题,当时吓了我好大一跳,问了她才知道是沈管家叫她来请教我们的,你说,沈管事是不是那个意思?”

  安至能想了想道,“多半是了,那丫头,聪明着呢。她能提前和你说这事,就是向你示好,表明她没有和安家交恶的心思。”

  安大娘叹了一声,“这丫头才来多久啊就得已掺进一只脚了。”毛皮这块是他们安家一年中进账最大的一块,虽然每年只有一回,但也为他们赚进了三五百两银子,可比他们的月钱多多了。更别提童府里知道内情的几家家生子,悔得肠子都青了。不过可惜的是每年也就只有一回,二爷倒也不反对他们自己干,但一想到云州通州之间路途遥远,还有匪徒出没,她就歇了那个心思,他们安家没那么大的财力物力,就别去贪图那些个不属于自个的钱财了,有钱也得有命花不是。

  自家婆娘什么性子安至能能不知道,“你也别眼气人家,便是如此,也是杨丫头的福气。再说王家撤出,她占的是王家的份额,也没损你半分利益。而且这是沈管家提点的,多半二爷也是同意了的,你计较这个,是自己找不自在。”

  王家一脱藉,不再是童家的家生子,童家自然也没有那个义务继续关照他们。想到他们每年损失几百两的银子,安大娘就觉得心里一阵爽快,“知道了知道了,就你罗嗦个没完。”

  今儿是王家乔迁的日子,杨宜大方地去道了喜,又随了份子。

  王家搬出去,杨宜挺高兴的。讨厌的人成天在你身边晃荡,说些讨人厌的话,她还不能赶人,怎么想怎么憋闷。如今好了,她觉得连院子里讨人厌的知了都变得可爱几分。杨宜一边整理书房一边想。

  童豁然装作不经意地扫了杨宜几眼,见她眉眼含笑,嘴角微翘,他亦心情欢悦。

  打扫完,杨宜便行礼告退了。出得门来,果然在不远处看见安小柔。只见她远远地站在那,不肯靠近书房半分。

  杨宜朝她招招手,她看了书房一眼,才慢吞吞地走斜线,在杨宜必经之路的前方等着。

  杨宜好笑,她知安小柔历来都怕二爷,见了二爷就像老鼠见了猫般不敢吭声。

  “小柔,其实二爷并不可怕。”

  “整个云州城怕只有你觉得二爷不可怕吧?”安小柔低声咕哝。

  “他没有多一只鼻子,也没有少一只眼睛,和正常人没啥两样。他不会随意打人,也不会随意骂人,顶多就板着个脸罢了。”

  “板着个脸就已经很可怕了好不好?”

  见说不通,杨宜也懒得再解释,这种事强求不得。童二爷怕也不会在意就是了。

  *****

  “二爷,王家打发出去了,府里人手不够,是不是叫人牙子来买几个?”尤妈妈慈爱地看着杨宜出了书房,才道。

  “不用,明儿我让青叔领些人过来。他们都是从营里因伤退下来的,你挑挑,然后教导他们规矩,再给他们安排下。”上面发下来的补恤金也没多少,坐吃山空。若是好的,他不介意给份活计,让他们有条活路。

  尤妈妈应了下来,琢磨着是不是趁机教导下杨宜。杨丫头今年十一,离赎身还有四年,赎身后她已及笄,及笄不久便将成亲,耽搁不得,若到时再学中馈之术,已晚。从学习到熟练,需要一个练手的过程。若中馈乏人,丢脸的不仅是杨丫头,还有她娘家。杨丫头诚心待她,她可舍不得她去吃这个苦头。

  罢了,反正她老婆子除了这点本事,啥也没有。教了她,也算全了她这大半年的维护之情。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奋斗去——

  ☆、第十八章

  “我呸,一个小小的百长,就想娶我们家云倩?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也不想想我们倩云,可是守备夫人都夸过的,是他能肖想得起的吗?”儿子刚升了把总,正是春风得意之际,王大娘张氏行事越发张扬了。

  听到王大娘不算小声的低咕,那人的背挺了挺,没回头,走了。

  这话不蒂于生生甩了那媒人一记耳光,招人记恨得紧。杨宜注意到那大娘的脚步比之前重了几分,料想是气得狠了。

  杨宜暗自摇头,这王大娘,说话也不注意检点几分。逞一时口舌之快,平白给自家招了个仇人。你不满意,私下说,人家又不是那种赖着不放的主。用不着当众给人难堪,以此来抬高自家女儿的身价。这哪是结亲,分明是结仇!

  “啧啧,杨丫头,你说,这个月第几回了?”安大娘摇头,啧啧有声。她儿子之前也是百长啊,蒙二爷看中,上个月才提了个把总,才转眼,就看不起百长了,啧。

  “第三回了吧?前两回虽然不成,但王大娘还是拒绝得挺客气的呀。”自打王家独子升官,王家又脱藉自立门户之后,王家算是摆脱了奴藉。加上王倩云容貌出众、气质娴雅,在云州也小有名气,上门提亲的人就多了起来。

  “以前张氏不是这样的,这些年顺风顺水的日子过久了,人也越发地张狂不知收敛了。”

  有些人得意之时,任性妄为得紧,为日后埋下了无数的祸根。他们不懂越是得意时,就越要低调。

  杨宜没有接话,她知道安大娘只是一时感叹而已。而且不管怎么说,王大娘也算是她的长辈,安大娘说得,她一个晚辈说不得。

  “我听说,那陈家小子不错的,除了穷些,啥都好。”

  “只要肯用心啥得力气去拼,人不会穷一辈子的。”杨宜随意地说道。

  “这话说得是。”王大娘眼珠子一转,笑道,“杨丫头,你要是相中,大娘就豁出脸皮去给你说和说和。”

  “大娘,我还小呢。”她心里翻了个白眼,这也太早了吧?她虚岁十二,周岁才十一啊。而且,她也没打算在云州安家。她呀,还是回老家那头,挑个实诚的可心人,离家近些,也好有个帮衬。俗话说得好,嫁近好,娘家弄个扣肉,还能分到两块,远了,就当没生过这个女儿了。

  安大娘笑,“不早了,昨儿个还有人跟我打听你呢。”

  这些当兵的多是平民出身,讨门妻子不易。再者,云州城的女子不算多,僧多肉少,哪容得了太多的挑拣?像杨宜这般的品貌,虽尚未长成,但盯着的人可不少。在他们看来,能持家过日子便是好妻子,哪里还会在意出身高不高贵,高贵又不能当饭吃。在他们眼中,娇滴滴的小姐,还不如平民妇人来得叫人放心将家业托付。当然,并非说他们不乐意娶名门闺秀。只是名门闺秀择婿的条件高,非门当户对不可。而平民出身的他们,条件不够。

  “听大娘的,早点定下来好,晚了好的都被人挑拣光了。剩下的不是歪瓜劣枣,就是那些个还没长成的。”

  依安大娘说的,他们家二爷就是被剩下的,应该被划分到歪瓜劣枣那拔去,杨宜心里想着,暗自乐呵。

  “大娘,你就甭操心我了,安大哥快十七了吧?你该仔细张罗了。”

  “可不是?”被杨宜这么一说,安大娘的心思转到了前些日子她打听的闺女上头去了。

  “王家嫂子,今儿又有人上你家提亲啦?”旁人问。

  “是啊。”王大娘张氏的神色难掩得意。

  “刚才那人是陈家娘子吧?听说她侄子很有几分本事的,今年才十七,就已经是百长了。”

  “他家人丁单薄,我舍不得闺女嫁过去受苦。”百长又如何,她儿子如今可是把总了呢。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借口,一嫁过去就当家,上头还没人辖制,多好。只要自己男人出息了,日子不知道过得多滋腻。当然,张氏所言,也是一个顾虑。不过依张氏的性子,多半是嫌人家太穷。

  “王家嫂子真是慈母心肠。”

  张氏远远看到杨宜她们在大门不远处做着针线,与人闲话了两句,便走了过去,“哟,你俩在说啥呢,这么高兴,和我说说,让我也跟着乐呵乐呵。”

  杨宜与安大娘对看了一眼,安大娘道,“哪有说啥,不过是说些刺秀的心得罢了。”说完朝挤了挤眼,杨宜抿嘴一笑。

  “说起秀活呀,还是我们家——”

  “哎呀,我想起还有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