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父母好孩子-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坚持下去,相信你的孩子将成长为善于创新的人。
四、创新与失误……不怕孩子闯祸
小孩子常常爱闯祸,这使家长大伤脑筋。其实,孩子闯祸,我们不必大动肝火,他们终究会长大成熟起来的。
您知道可口可乐是谁发明的吗?就是一个闯了祸的年轻人。
美国有个名叫尊本伯特的药剂师,研制了一种用来治头疼、头晕的糖浆。配方研制出来后,他嘱咐店员加水调配。一天,小店员因为粗心,把苏打水当做了白开水,这一来,“糖浆”冒气泡了。小店员闯了祸很害怕,就一下子把它喝了下去,觉得味道还很不错,便把这事告诉了药剂师。药剂师尝了尝果然挺好,后来他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配制出一种口感很好的饮料,并把专利权卖给了一个饮料商。就这样,闻名世界的可口可乐问世了。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发明是在意外中诞生的。你如果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么就不要害怕孩子闯祸,更不要怕孩子失败。让孩子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努力改变现实,奇迹就会出现。
写在前面
有两个毕业生分别打电话给我,让我帮他们找工作。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给我一个机会吧!
一天,我跟儿子聊起这件事,问他怎么看待机会。
儿子说:“假如是我,我会对用人单位说:‘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奇迹!’人家肯定为之一振,首选一定是我。这叫做自信。”儿子的回答果然让我为之一振。假如我在做招聘工作,可能真的会对他发生兴趣。究竟他有什么本领?他会用什么还我一个奇迹?
“机会不是靠别人赐给的,要靠自己去争取。”儿子补充说。
仔细想一想,在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是什么?不正是自己吗?相信和运用自己身心迸发出来的神奇力量,是多么迷人的事情啊!一个不相信自己、不敢大胆追赶机会的人,如何能抓住机会呢?
美国一所商学院做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这所学院的毕业生开始工作时都很出色,但10年之后却被那些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超过了。参加调查的一位教授认为,原因在于我们只教他们如何解决问题,而没有教给他们如何抓住机会。
21世纪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磨练和超越的机遇,还有抉择和改变的权利。
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什么叫成功?有一位教育学博土用一句话做了归纳:“在一个人的一辈子当中,所有的机会乘上他对每一次机会选择的智慧,再乘上执行他自己所选择机会的行动力,这样的一个总和称之为成功。”所以说,准备好的人才能抓住机会,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在21世纪,要想让孩子成为成功者,并不是忙着去为孩子积累财富,而是让孩子自身成为财富。竞争中,哪里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多,哪里创造的财富就多;哪个国家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多,哪个国家就强大。
我认为,真正对孩子一生负责的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开发自身的财富。
1.财富之一……会思考的头脑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大脑,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脑主要处理语言、逻辑、数学、次序,即所谓的学术性活动;右脑主要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像和幻想,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
今天,人类十分重视对右脑的开发,而开发右脑,发挥创造力,主要是运用想像力。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著名论断。他还说,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史上,几乎无人能与爱因斯坦的成就相比,他在科学史上占据着划时代的地位。
然而,谁能知道,这个头发蓬乱、不修边幅的犹太人,在中小学时代竟然常常被斥为“智力迟钝”,甚至被断言将来“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在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多次谈起他所体验的惊奇感。他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的不断摆脱。”他认为,学生最可贵的动力是想像力、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中的乐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而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努力引导学生形成这些能够启发创造性的心理能力。他的结论是:“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画画,是培养孩子创造力、想像力的重要途径。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作者是留美教育管理学博士黄全愈。其中写道:
美国孩子学画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定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孩子虽然画得“一塌糊涂”,但十分高兴。画完之后,只问老师“好不好”,而从来不问“像不像”。黄博土说:“回答‘像不像’,是指‘复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是指创造得如何。”
黄博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小学美术老师达琳曾来中国云南作学术交流。不少中国老师请教她:“怎样教孩子的创造性?”达琳很困惑:“创造性怎么能教呢?”
达琳给中国孩子出了一道题:《快乐的节日》。结果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圣诞树,而且画得一模一样!她仔细观察,原来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教室墙上的一幅画里有棵圣诞树!达琳把墙上的画遮起来,要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这个主题。令达琳感到吃惊的是,那群孩子竟然抓耳挠腮,一副茫然的样子……达琳老师不得不又把墙上的那幅圣诞树揭开……
这个真实的故事的确令人深思。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孩子在学画画,问题是怎么学?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学?是用“眼”画画,还是用“心”画画?这可能就是模仿与创造的不同点。
我很同意黄博士的观点:模仿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虽然技艺越来越高,可想像力却越来越差。他的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
有创造性的孩子,往往是用“心”画画,正是在“心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创造力。
北京市和平里四小就是—个注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学校。有一天,日本教育代表团来校观摩四年级的美术课。美术老师胡明亮画了一只流着眼泪的小鸭子,让同学们以这只鸭子为主题,当场创作一幅画。30分钟后,全班36名同学创作出37幅画,令日本教育家们大为惊讶,连连称赞:“中国的孩子太富有想像力了!”
孩子们都画了些什么呢?胡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带给我。
赵亦鑫画的是《失去自由》。小鸭子被关在铁笼子里,望着一群高飞的大雁在默默地流泪。
陈溪画的是《不准动!》。一个戴着假面具的人,正用枪口对准一只流泪的小鸭子。
李佳画的是《水污染》。小鸭子从被污染了的河里叼起一条小鱼,而小鱼只有骨头架子,小鸭子伤心地哭了。
最精彩的是唐小晰的《触景生情》。一只小鸭子呆呆地站在“烤鸭店”门前,看到爸爸妈妈都被挂起来烤熟了,自己成了“孤儿”,不禁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我想,如果我们的美术课都能像胡明亮老师这样教,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那孩子可就解放了。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人类的发明,都来自大脑。一个奇妙的主意怎样才能产生出来呢?这就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打破原有的模式,学会重新组合,把不方便变为方便。比如:
改变的方式。把两辆汽车摞在一起,改成双层,让它的容量加倍,也可以把汽车减半、扩展、切开、拉长等。
代替的方式。用小球代替钢笔尖,制造出圆珠笔;用互联网代替传统的通讯方式。
重组的方式。把耳机和收音机组合在一起,成为“随身听”;把商场和地铁车站连在一起,地铁的出口也就是商场的入口。
我向全国著名少先队教育专家段镇老师学了一招:加一加,减一减。比如,在一个圆圈上加点儿什么,能变成什么?
我曾经去一所城市小学和一所农村小学,让孩子们做这个游戏。我在黑板上画了五个圆,让五个孩子上来画。结果,城里的孩子画的多数很复杂:向日葵、小花、小孩、钟表、太阳等。而农村的孩子画得却较为简单,比如圆上加一竖……梨;圆下加一竖……气球;圆下画一横……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圆中画一个正方形……铜钱;圆上点上很多小点点儿,一个男孩告诉我……芝麻烧饼!
新知识、新技能怎样才能学得快呢?有一个成功的做法:进行“形象训练”,画脑图……把全部东西在脑子里绘画组合。
日本有位著名医生,小时候,祖父教他骑自行车,并不先买车,而是让他看别人怎么骑,让他反复想着自己应该怎样骑,在这个阶段,他一次也没有骑过车。过了一段时间,在他找到感觉以后,祖父才买了自行车。他开始骑的时候,有点儿摇晃,但很快就得心应手轻松自如了,连他自己都奇怪为什么掌握得这么快,其实这就是画脑图的作用。学医后,这个经验得到充分的运用。他第一次给患者做阑尾手术,就十分出色。执刀之前,他先反复进行形象练习,回想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时的全过程,脑子里浮现出自己执刀手术的全部形象,预想可能出现内脏粘连等复杂症状,描绘着自己有条不紊地及时判断处理的全过程。由于事先做好思想准备,一旦走上手术台,就没有了初次执刀的紧张慌乱。
再说说我自己。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考试前,我的复习方法是将知识画成树状的图,所有的知识点就是树突,反复看,反复想,最后形成一个脑图。这样,大部分要点都记得比较清楚。另外,上台讲话,我也很少拿稿子,有的时候一口气讲三四个小时。有人说我记忆力强,其实不是,是我已经事先把所要讲的内容画好了脑图,想着“图”讲,这样就能声情并茂,用心与听者交流。有时,我觉得有了稿子反而会限制我讲话,反而给自己造成“麻烦”。
这其中,冥想是十分重要的。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成功者,你就能成为一个成功者;想象成一个失败者,你就可能是一个失败者。孩子在上考场、上赛场、上台讲话或者表演之前,你对他说“别紧张”,他肯定会紧张;如果让孩子想“我都准备好了,我会自如发挥的”,那一定会有好结果。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聪明、敏捷、健康的大脑。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喂”好脑
大脑需要能量,能量主要从食物中获取。有人说,你的孩子早餐吃什么,决定着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平时,要多给孩子吃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制品、肉类、鱼类等,早餐能吃一根香蕉更好。脑在工作时需要大量的氧和糖,所以要常常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注意通风换气。要让孩子经常做深呼吸运动,也就是“调息”。具体做法是:闭目,吸气……吸到丹田,呼气……把气吐尽。平时让孩子多运动,才能保证大脑有充足的养分。
二、使用脑
俗话说得好:“你不用它,就会失去它。”要使大脑得到开发,就要经常使用它,脑子越用越灵,不用就越来越笨。集中精力多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思维敏捷的人,都是好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人。我们批评“题海战术”,是因为它把复杂的脑力劳动变成了重复的“体力劳动”,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极为有害。
三、放松脑
自然放松,轻松愉快,可以活跃大脑的生理功能,是保护大脑的好办法。我掌握了一套大脑的“放松术”,效果很不错,通过主观意志的活动,放松全身肌肉,从而调节紧张情绪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
现在,每逢组织孩子们活动,在紧张之余,我经常带着他们进行放松训练。当然,程序没有这样复杂,但常常使疲惫而又兴奋的孩子得到很好的头脑休息,也方便他们更好地参加后面的活动。
父母们还要注意,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是保护大脑的最好办法。因为人只有在睡眠时,肌体内的免疫细胞才能很好地生长。长期睡眠不足,免疫功能自然下降,人就爱生病,也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帮助孩子开发大脑吧……巨人醒来之时,正是即将成功之日。
2.财富之二……会观察的眼睛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
一天,我去天津大港油田参加中国少年报社召开的儿童诗人“世纪盛会”。开幕式当天下午,我们来到大港油田实验中学,参加“大小诗人见面会”。
台下坐的是热爱诗歌的中学生,台上坐的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高洪波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金波,尹世霖,关登瀛等。热情的孩子们非要让“知心姐姐”讲话不可,原来只准备听会的我只好站了起来。
“今天台上台下全是‘湿人’(诗湿同音,我开了一个玩笑),只有我一个是‘干人’。”我的开场白引来一片笑声。
“今天我想说说对诗人的认识,讲讲‘干人’怎么变成诗人!”台下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被这个奇怪的话题吸引住了。
“我想先问问大家:人有几双眼睛呀?”
“当然是一双眼睛喽!”中学生们一定觉得我提出这个问题太可笑了。
“可是昨天,我却发现了有两双眼睛的人!”
话音没落,台下已是一片哗然。
“两双眼睛的人?在哪儿?”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瞅瞅他,满处寻找。
“不用找了,他们就坐在台上,那就是诗人。”
“啊?台上的诗人?不也是跟我们一样,长着一双眼睛吗?”同学们更不明白了。
于是,我讲了我的发现:“昨天下午,我陪诗人们来大港油田。天已经黑了,大港油田完全笼罩在黑色里,一片黑暗中只闪烁着点点灯光。可是今天开幕式上,高洪波老师却朗诵了他昨晚刚写的诗。诗的前几句是:我们被童心簇拥着/被内心涌动的诗情推动着/擎着丹柯一样炽热的心/来到大港油田/脚下是燃烧的地火/是驱动祖国列车隆隆行进的伟大的能源……我十分惊讶,我看到的明明是黑黑的水泥地,而诗人看到的却是‘燃烧的地火’,他不是有另外一双眼睛吗?”
我对同学们说:“诗人与‘干人’的不同之处在于,诗人有另一双眼睛藏在心里,叫做‘心灵的眼睛’,这双眼睛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秘密。你也许要问:我能不能也有一双心灵的眼睛呢?我的回答是:完全可以!如果你能一边看一边想,细心感受,你便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我还告诉同学们:“想当诗人,就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爱的情怀去感受世界,用热情的语言去表现世界。这样,‘干人’才有可能变成诗人!”
同学们对我这位“干人”的讲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尹世霖老师又做了重要补充。他说,好诗在意境,让人去联想。要用意境去写诗,用情感去写诗,而意境也要用心去感悟。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源泉,观察力是可以培养的,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就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发挥“眼睛”的作用。
一个晴朗的早晨,她带着学生来到开满野花的河畔。
“野花有名字吗?”孩子们兴奋地问。
“有啊!这是荠菜花,那是知风草。你们看,那边还有更美的野花……”李老师把孩子们带到了蒲公英的旁边,让同学们按照“叶—茎—花”从下向上顺序观察,并指导他们边看边描摹各个局部。
“蒲公英的叶子是这么整齐,是二月的风伯伯裁剪的。”
“它像一棵小巧玲珑的向日葵。”
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着。
夜晚,李老师坐在灯下思索: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怎样调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呢?让他们用拟人的方法把看到的写下来,不是更能激发想像力吗?
上课了,李老师启发孩子们自己拟题目。
孩子们兴致勃勃,一下子出了七八个题目。最后,大家选中了《我是一棵蒲公英》。
李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朵大蒲公英:圆圆的花盘里,有着一对眼睛和一张微笑的嘴巴。
孩子们看着这拟人化的蒲公英,也都笑了起来。
“现在许多小朋友还不认识你们这些蒲公英,你们准备先介绍什么呀?”
“介绍我的家。”
“介绍我的名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
李老师继续启发:“你们的家住在哪儿?家里有哪些人?谁是你们的兄弟姐妹?”一连串的问题,给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又把他们带到一个新的意境之中。
“小草是我的兄弟。”
“野蔷薇是我的姐妹。”
“蝴蝶姐姐是我家的常客。”
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张开了。
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没介绍呢!”
孩子们顿时愣住了。
这是李老师精心设置的“障碍”,她想让孩子们想得更深更远。
在孩子们冥思苦想的时候,李老师拿出一棵蒲公英,把茎轻轻折断,让孩子们观察冒出的白色乳浆。
孩子们豁然开朗。
“我知道了,还要介绍土壤妈妈。”
“我们是吸着土壤妈妈的奶汁长大的。”
下课前,李老师拿起那毛茸茸的种子,使劲一吹,小伞一样的种子从窗口飞向蓝天。
孩子们的心跟着蒲公英的种子,飞啊,飞啊,飞向了远方……
许多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休息日也不让他们出去玩。结果这些孩子眼里就缺少画面,写起作文来不是干巴巴的,就是抄点儿形容词装点一下,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你的孩子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千万珍惜!让他们睁大眼睛去观察,去发现。注意:是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我们的眼睛!
3.财富之三……会倾听的耳朵
不听,耳朵的功能就会退化。
我们每人都有两只耳朵,耳朵的功能是倾听。
一、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只要用耳朵静心地倾听,就能感觉到,大自然打开了它的大门,让我们听到风声、雨声、雷声、水声、小鸟的唱歌声、蝈蝈的演奏声、小狗的玩耍声、母鸡的报喜声、公鸡的打鸣声……于是,我们融入了大自然。
器官不用就会退化,我们可不想让孩子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那么,假日里,就带上孩子,离开喧闹的城市,到野外去,到山里去,到海边去,到大自然中间去倾听,忘掉如山的作业,忘掉考试的成绩,忘掉往日的不快,只是去听,听平日听不到的声音,感受听的美妙!
二、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对方的声音
我们每天要跟人打交道,周围的人都是我们倾听的对象。大人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也要倾听大人的声音;学生要倾听老师的声音,老师也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只要我们专心倾听,就能够感觉到对方接纳了我们。
跟对方交谈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都要专注地看着对方,耐心地听他说话。虽然我们工作一天十分劳累,但当孩子向我们诉说时,我们要鼓励他说,尽量让孩子通过语言,把自己所有积极的、消极的情绪都表达出来。今天的孩子太缺少倾听者了!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人人都希望与他人分享喜悦和悲哀,人人都渴望得到共鸣和理解,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对孩子来说,与他们共享快乐或分担愤怒、恐惧、压抑、悲伤、哀愁等情感的最佳人选,无疑是他们的父母。
我们的耳朵要有“承受力”,不能只爱听“好话”,不爱听“坏话”。听到孩子带回“好消息”,便喜滋滋地摸摸孩子的头表示赞赏;可是听到“坏消息”,就嗤之以鼻,甚至劈头盖脸地训斥,即使很想对孩子的处境表示理解,也往往不知如何表达。
倾听需要修养。人长了一张嘴巴,耳朵却有两只,就是要少说多听。平日跟朋友交谈,虽然我们有一肚子的新鲜事,但还是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朋友,自己甘当“听众”,鼓励别人谈自己,让每个朋友都感受到有人倾听的快乐。假如朋友把“秘密”告诉我们,我们保证绝不乱说,因为这是倾听者应有的道德。
三、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自己的回声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回声中,只要竖起耳朵就能听到。
一个男孩跟妈妈闹别扭,独自跑到大山里喊:“我恨你!”大山里也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我恨你!”男孩害怕了,回家告诉妈妈,山里有个坏孩子说恨我。妈妈陪他又来到山里,让他冲着大山喊:“我爱你!我爱你!”果然,大山回应着:“我爱你!我爱你!”
这声音就是回声。回声是我们自己发出声音的重复。我们要常常倾听自己的回声,检讨自己哪些话说得对,说得文明,哪些话说得不对,说得不文明。我们不要当着孩子说不应说的话,更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记住,孩子就是父母的回声。
学会倾听,对方就会打开心扉,世界就会向我们打开新的窗口。
4.财富之四……会说话的嘴巴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学会说话。
说话是一门学问。
在现代社会里,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