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好父母好孩子-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自己买的。”
“不错,米面是你花钱买的。但米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我告诉她:“农民从播种、浇水、锄草、施肥、收割,到把粮食送到粮站、粮库,最后送到祖国各地,这要经过多少人的手,经过多少劳动环节呀,怎么能说万事不求人呢?
“再说穿衣服吧,这个程序就更长了。从农民种棉花开始到收获,到纺纱、染色、织布,裁制成大小肥瘦适合各种人的服装后送到商店,你看,这又要经过多少过程呀!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存,离开谁都不行。一个人不管你有多么伟大,都离不开别人。既然离不开别人,就要时时想着别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关心别人,学会和别人合作,珍惜别人的劳动……”
一个看来挺简单的道理,讲起来却很复杂,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件东西的生产过程,而且涉及到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对这个大学生讲:人的一生中,每一件事物都不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请不要说“我万事不求人”。
一个人的能力是极有限的,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忙,你什么也干不成。
了解别人的劳动与自己的关系,对树立为别人着想的品格十分重要。
“相信别人,相信所有的人对你都很重要,你才会尊重每一个人。”妈妈们应该让孩子懂得这条做人的原则。
中国历代名人中,有许多教子做人的典范。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人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独到之处。
他教孩子修改文章,首先要求孩子们张口念文章,他说:“就是嘴里不出声,心里也要念。念他几遍,就知道行还是不行了。”因为文章是给别人看的。念,就是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一念,不通顺的句子和语病就出来了。
叶圣陶反对孩子作文用生僻的词语、晦涩难懂的句子,反对念“白肚皮经”。也就是说不能只顾表现自己,不顾别人明白不明白。许多事情自以为想明白了,可是一写出来,没有把思路交待清楚,别人还是看不明白。叶圣陶一再对孩子们讲:“写文章要想到别人,想到读文章的人,要把自己换一个位置,设想成读文章的人,再来看一看文章究竟写得怎么样。”
“要想到别人”,是叶老写东西的一条重要的守则,更是他为人的一条重要的守则,即使在一些细小的地方也能表现出来。有一次,叶圣陶让儿子叶至诚拿一支笔来,儿子头也不抬就随手将笔递了过去。不料,把笔尖递到了父亲的手里。他严肃地批评儿子:“递东西给人家,要先想一想人家接时是否方便。如果递刀子、剪子也这样的话,不就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吗?”
就这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叶氏兄妹三人不但学会了作文,更学会了做人。
“要想到别人”,平平常常五个字,却有着深刻的内涵。这是“为人的一条重要守则”。
这条守则,要到上学时再告诉孩子就晚了,应该从小就让孩子知道,并按这个守则去做人。
那么,由谁来告诉孩子呢?当然应该是妈妈,是爸爸。
父母的责任是教孩子做人。学会做人这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石。而做人的道理,大都不是坐在课堂里学会的,而是在生活中父母随时随地教给孩子的。
写在前面
每一位妈妈,从生下孩子的第一天起,就期待着孩子的成功。甚至在小生命诞生之前,就已经为孩子编织起未来的梦。
每一位独生子女的妈妈,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为什么?
正像前文所讲的:因为我们只拥有一个孩子。一个孩子成功了,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一个孩子失败了,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
“我们输不起,”我曾对年轻的父母说,“我们不可能像我们自己的父母那样,在教子中积累经验,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希望,‘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孩子不成功,还可以指望另一个。我们只能‘孤注一掷’,我们没有机会积累教子的经验,只能一边学习做父母,一边教育孩子;一手培育着自己的未来,一手塑造着祖国的明天,历史不允许我们失败。”
“你们必须成才,你们必须成功!”我曾对孩子们说,“如果今天你离不开妈妈的照料,经不起风雨,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丰富的知识,不是一个高素质的人,那么到了21世纪,同世界各国跟你一起长大的小朋友站在一起,你就会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这样,中国这个强大的民族就会被人看不起。”
民族在企盼孩子成功,大人们在呼唤孩子成功,孩子们自己也在努力成才,争取成功。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成功呢?
年轻的妈妈该如何教子成才,助子成功呢?
1.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
强化观察力发展想像力培养自制力。
任何人才的成功,都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注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感(包括道德品质)、意志、性格、气质等。
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智力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因此,抓住儿童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及时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是教子成才、助子成功的重要途径。
作为家长,该如何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呢?
一、强化孩子的观察力
历史上,大凡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其观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应当先学会观察,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在他5岁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忽然听到附近的丛林里传来一阵阵美妙的鸣叫声。他想,是小鸟在鸣叫吧?我该去看看。大人们吓唬他说,森林里有狼,专门吃小孩子。小法布尔却毫不胆怯,勇敢地钻进森林去观察、探索,结果他发现:发出鸣叫的不是小鸟,而是一种蚂蚱。从此,他对昆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颇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观察力对研究自然科学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同样,对于文学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就曾教导文学青年:“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到马车站去观察马匹:“马车站有许多马,你仔细观察那里的马,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一匹马与其余几十匹马不一样的地方。”就这样,莫泊桑锻炼出了超人的观察力,因而,他的小说以人物刻画细致、入木三分而著称,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怎样使孩子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呢?
第一,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使他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接触感性事物,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
现在,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如果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势必堵塞孩子的视野,又怎么能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呢?
北京有位年轻的妈妈很懂得培养孩子。她的女儿从小爱画画,可有一段时间觉得画烦了,不想再画了。这位妈妈没有硬“逼”着孩子继续画画,而是带她去养鸡场、动物园观察小动物。女儿看得很仔细,回来后画了不少新画,其中的一幅百鸡图还获了奖。
所以,家长要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多接触大自然。孩子在这些外出活动中,自然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第二,要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节假日,家长带孩子外出时,可以事先对孩子提出一些观察事物的题目:家门口增加了几栋楼?大街上增添了几家商店?动物园的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下雨的时候,雨是什么样子?刮风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留心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
第三,对于上学的孩子,最好让他写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四,给孩子创造一些观察的有利条件,如让孩子自己养养小金鱼、小蜗牛、小蝌蚪,或者小鸡、小兔、小花、小草什么的,让他们观察这些小生命的生活情况,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这一切,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发展孩子的想像力
想像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爱因斯坦概括自己一生的科学实践,得出了“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真知灼见。他提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应当把想像力看做是科学研究中的完备因素。
人的大脑分为四个功能区:直觉功能区、记忆功能区、判断功能区和想象功能区。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般人对想象功能区只使用了50%,这就说明,发展想像力的潜力还很大,而儿童时期又是个人想像力发展的大好时机。
达尔文上小学后,不知怎么变得爱“撒谎”了。有一回,他捡到一块小化石,回来跟姐姐说:“这是一块宝石,价值连城呢!”又有一回,他捡到一个硬币,一本正经地告诉姐姐:“这是古罗马造的。”姐姐一看,只是一枚被压得变了形的18世纪的旧币罢了。姐姐对达尔文的“说谎”行为很是恼火,几次向父亲告状,可父亲总淡然一笑,说:“这算什么撒谎!这个孩子倒挺有想像力,说不定哪一天他会把这种才能用到事业上去呢!”果然,达尔文长大以后,把丰富的想像力运用到缜密的科学研究中,创立了伟大的“物种起源”学说。
三、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有了自学的习惯,不论孩子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都能很好地利用这把钥匙去打开知识大门。
孩子自学习惯的养成,要靠家长的长期训练。比如,帮助孩子制定具体的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并提醒孩子去认真实施;要求孩子预习功课,养成提前预习课文,以便带着问题听讲,更好地吸收知识的好习惯;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教会他查字典、读书读报,以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让孩子成才、成功,家长们就要注意从生活、学习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抓起,培养孩子每一方面的优良习惯,正确地引导他们稳步走向未来的美好前程。
可以说,孩子的一生,就攥在我们做父母的手中!
2.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父母的责任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兴趣。
现在,许多年轻的妈妈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孩子一进门就问:“考多少分?”考坏了,脸就拉得老长;考好了,就眉开眼笑。其实,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是完全违背做父母的责任的!
父母的责任是什么?除了要教孩子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高素质的人,还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一个人走进成功大门的钥匙。
孩子能不能成功呢?关键是他的兴趣能不能早一些被发现,而且被大人所注意。考试的分数不能代表孩子所有方面的能力,兴趣是很重要的,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很多年轻的妈妈爸爸只重视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兴趣的启发和培养。国家教委提出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就是强调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培养成具备多种能力的未来建设者。
一个小女孩,偶然发现蚯蚓断成两半后,两半都在蠕动,感到特别好奇。她把断了的蚯蚓分别搁进两个有土的花盆里,想观察一下断了的蚯蚓还能不能活。妈妈非常生气,说:“一个女孩子,摆弄什么泥巴,没出息!”把有蚯蚓的两块泥巴扔出门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提到这件事时说:“你看,这么一骂,一扔,就给未来的中国断送了一位女科学家!”
第四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车亮,是拥有许多专利的小发明家。起初,什么东西拿到手里他都想拆开来看看。他爸爸不责怪他,只是说:“你怎么拆的,就怎么再装上。”车亮看爸爸严厉的样子,拆玩具的时候就特别小心,每拆下一个零件都按顺序摆好,拆完琢磨明白后,再一一装上。就这样拆了装,装了拆,成了个小发明家。才上小学,他已经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
当然,作为父母,不能只欣赏孩子的兴趣,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不管你对孩子的兴趣持什么态度,你都要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并支持,使其发展成为一种能力。
国际象棋大师谢军的脱颖而出,与她的母亲尊重孩子的选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年,谢军面临着要么去棋队,要么继续上学放弃下棋的选择。她想上学更想去下棋,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只要往棋盘前一坐,她就会无比地畅快、兴奋。而妈妈,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的电子工程师,为独生女儿考虑更多的是她的学业和前途。作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妈妈,既不愿因家长干预断送一个确有天才的棋手,也不愿女儿为此耽误一生。
于是,母女间进行了一次很严肃的交谈,那时谢军才12岁。“你很喜欢下棋,对吗?”小谢军看着妈妈,从没见妈妈这么严肃过,有点儿害怕,但依然点点头。“那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选择了下棋,今后,就要对自己负责任!”
试想,如果当年妈妈硬逼着谢军读书,压制她对国际象棋的爱好,那么,现在谢军也许会坐在大学的教室里,而我国就会少了一位出色的棋手。谢军的身后,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3.珍惜孩子的第一次成功
孩子有了第一次成功,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在孩子的一生中起到最好激励效果的,是他的第一次成功。在那种时候得到肯定与鼓励,将使他对前景充满信心,从而获得自信。
我们《中国少年报》有一条原则:动员孩子参与的活动或事情,一定要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获奖面尽量要大,对获奖的孩子,一定要及时奖励。对孩子们写给“知心姐姐”的信,我们要求做到每信必复,使这些孩子感到:第一次给“知心姐姐”写信就收到了回信,从而品尝到一种成功。特别是孩子们向“知心姐姐”发出邀请时,“知心姐姐”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孩子邀请“知心姐姐”,常常是遇到了困难或是有心里话要倾诉,你满足了他,他就获得了成功。
有一次,北京二中一个叫李萌的女孩子打电话请我去他们班里谈心。我答应了她,她非常高兴,说:“星期四下午3点半,我在学校门口等你,我穿一条牛仔裤,手里拿一张《中国少年报》。”“好,一言为定!”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那天,我准时到达。果然,看见两个穿着牛仔裤、手拿《中国少年报》的小女孩在等着我。那一次,我给他们班里的同学讲了有关“人际关系”的问题。
过了几天,一个叫李紫科的男孩子打来电话,请我也去给他们班的同学讲讲人际关系。我很诧异,一问才知道,李紫科是李萌的弟弟。我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去,如果不去,在姐弟的竞争中,弟弟就失败了。我答应了他。他高兴极了,说:“星期四下午3点半,我在校门口等你。我穿一条牛仔裤,戴一顶鸭舌帽。”我忍不住笑出声。
不巧,那天正好赶上开会。我请假提早出来,赶到李紫科的学校时,已经4点了。孩子们见我终于来了,都激动得哭了。李紫科对我说:“在门口等你的那半个小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怕你不来。如果你不来,我就会在全班同学中失去威信,也在和姐姐的竞争中失败了。”以后,李紫科常给我来电话。
几个月后,我收到北京二中“家长学校”的邀请,给家长们谈谈孩子们的心声。
会后,一位母亲紧紧拉住我的手。她满脸是泪,激动地说:“我就是李萌和李紫科的母亲。我的两个孩子让你费心了。我过去一直喜欢我的女儿,她学习好,能干,却有些看不上我的儿子,嫌他胆子小,窝囊,不用功。那天他回家来说,他也要打电话请‘知心姐姐’,我就不让他打。我想,‘知心姐姐’也不能光为我们家孩子忙乎,全国那么多孩子需要关心呢!没想到,你那么理解孩子的心。你知道吗,自从他把你请到学校,他在学校就出了名,毕业分配时,学校还在推荐信上写着:李紫科同学组织能力很强,能把‘知心姐姐’请到他们班上。更让我惊喜的是,那件事后,我的儿子像变了一个人,爱说爱笑,胆子也大了,干事也痛快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全家不知该怎样感谢你呢!”
“这就是激励作用。我们做父母的如能帮助孩子获得人生的第一次成功,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将来一定是个成功者!”我向家长们倾诉了我的感受,“如果‘知心姐姐’的到来能给发出邀请的孩子带来成功,我宁愿牺牲所有的时间。”
现在的孩子缺少这种成功感。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培养了大批的失败者。现在提倡将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这就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所以,让孩子们获得第一次成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当孩子获得了成功以后,对于大人来说,要郑重其事地为他鼓掌,不要轻视他的第一次成功。孩子的成长,的确像运动员一样,需要别人为他加油。
宋庆龄有一句名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国家需要全体孩子都具有很好的素质。但在教育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那些淘气的、不守纪律的、学习差的孩子,把他们视为坏孩子、差孩子,没有人爱管他们,没有人去疼他们。其实,这样的孩子才更需要激励。
过去的应试教育,其结果是将极少数的学生从全体学生中挑出来,培养出的很多是高分低能的“人才”。而进行素质教育,就是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使其充分发挥光亮,让每一个孩子都成功!
激励,就是最好的办法!
写在前面
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可是,你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幸福吗?
一天晚上,我乘一辆出租车,开车的是位女司机。
我问她:“你一天起早贪黑地干,是为了什么?”
她回答:“给我的孩子攒钱。”
“攒钱干什么?”
“我自己吃过没钱的苦,不能让孩子再受苦,我要多挣钱,让孩子过好日子。”女司机开着车,凝视着前方,坚定地说。
看着她一脸的疲惫和一身朴素的着装,我被这位母亲为孩子奉献自己的精神感动了。可我心里在想:有了钱,孩子就能幸福吗?我们这代父母究竟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呢?
我研究过几位港、台、南洋华人的成功经历,我发现,有的成功者,当年竟也是一文不名的打工仔、养猪倌,他们的父母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遗产。
行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利来”领带,它的创始人曾宪梓先生,出生在广东梅县一个贫农家里,从中学到1961年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全靠国家发给的助学金维持生活和学习。他创业初期,处境甚为艰难,几乎是两手空空。但他的创业心始终不泯,空余时间研究香港的工商业及市场情况,学习成功创业者的经营管理经验。经数载磨砺,他终于创出了世界名牌“金利来”。
可见,他的成功,并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也不是祖宗留下来的,而是靠着自己顽强不懈的努力得来的,靠自己的创业精神和独立生存的本领赢得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史上,那些纨绔子弟没有一个能成就大事的。成就大事的都是经历一番磨难,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命辉煌的人。
靠千座金山,不如靠两只手。勤劳的双手、顽强的生命力、生存的本领将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幸福。
诚然,我们已经逐渐拥有了足够的物质财富,可以让孩子们生活得更加舒心和惬意。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但是,等待他们的不仅仅是阳光和雨露,不仅仅是铺满鲜花的大道,未来的天空还有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前进的路程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沟坎挫折。你的孩子能适应吗?金钱能为他抵挡风雨吗?
妈妈翅膀下的小鸟,终有一天要长大离巢,在蓝天下翱翔。没有人担心和怀疑他们在晴空万里的天际间会悠然自得、潇洒优美地展翼飞翔,但在雷电交加、暴风骤雨的黑夜里,他们能否勇往直前地去搏击长空呢?
如何让孩子学会生存?如何让孩子勇敢、自由地翱翔在21世纪的天空?这是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中国母亲必须回答的课题。
在这一章里,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生存的五种能力吧!
1.培养选择能力……人生三大选择
学会独立思考。盲目比淘气可怕得多。
前些年,在大学生中流行一种“心理测验”的游戏。把被测对象的注意力及思绪带到漫无人迹的沙漠、神秘幽僻的森林和碧草茵茵的草原,通过各种预想好的情境向被测者提问,让其做出选择,最后,再通过对被测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