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逃宫弃嫡(清穿)-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序(关于写文背景)
  
  在写本文之前,偶一直有因为某个问题而纠结许久。那就是:
  为什么“清穿热”都过了那么久了,眼看着都快下场了,偶却直到现在才开始对其感冒呢?(请读ni,谢谢~)。
  唔,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么……汗~如果偶知道的话还会郁闷纠结那么久吗?!相较之下,偶家死党MS就对此知道得一清二楚,剽窃她的回答就是:
  你这丫的死榆木脑袋反应从来都是比别人慢一拍的好不好,对于一切流行事物的接收能力更是超超超……超级迟钝滴没话说!
  =_=〃||好吧,我承认,她说得有道理。So偶才会莫名其妙地直到现在才想来写一篇清穿文。
  
  兴许是因为性格关系,偶这个人喜欢刨根问底,做什么事都非得查他个水落石出、真相大白才算罢休(MS适合去当侦探o(∩_∩)o…嘿嘿)。So在写此文之前偶对清史做了大量研究:清史稿、清实录之类的就不用多说了,就连康熙/雍正起居注,康熙/雍正御批,爱新觉罗宗谱等等……反正这么说吧,只要是现下能找到的有关清史中康雍时期的资料,基本上都被偶翻得差不多了,足足折腾了两个多月才终于开始动笔。(用偶同学的话来说就是,你这是准备考清史研究所还是打算改读历史系啊?)
  
  可能有人会叱鼻不屑。不就是写一篇文章么,还是YY型的,至于把自己弄这么累吗?脑袋被门夹了还是要写红楼梦啊?(别不相信啊,偶家死党当时就是这么打击偶的~)
  呃……关于这个问题,偶是真的无言以对的啦,只能归结到个人性格问题(嘿嘿~爱好刨根问底)——想要写好一个故事,最起码应该了解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吧。(不过这样MS就少了好多YY的空间,哭~谁让我是学计算机的工科女生,就是缺乏文科女生的浪漫啦)
  
  那个……偶这样说并不是想吹嘘自己的这篇文文完全是遵照历史来写的(因为毕竟是写小说嘛,偶内心深处还是期待多YY一点的),其实偶只是想让大家能够更真实地了解有关的历史背景,顺便向大家证明,偶的故事绝对不是胡编乱造且没有任何依据、撇开历史天马行空胡乱YY的。
  
  当然,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由于现存的很多有关清史的资料都是不完整的(想来清之前的那些个朝代则更加),So小说中涉及到的关于清史中没有明文提到的历史描述,都是偶凭借现有资料进行推测的结果(怎么感觉还是侦探的工作~笑)。而整篇的故事情节,则是根据现下能够查到的相关资料,再结合偶自己的一点想象力完成的。说白了就是在钻历史的空子。
  
  以下是偶的一些相关推测:
  (倘若觉得我的推测有问题或是有更为具体的史实资料,欢迎指出!)
  
  关于小说中涉及到的九阿哥胤禟娶嫡福晋的具体时间,就偶以前看过的那些清穿文中的记载可谓是五花八门。九爷党很有名的那篇《不辞冰雪为卿热》,记载是康熙42年,不知道香大的这个时间是从哪里查到的,还是自己推测的?因为偶查了N多清史资料,里面均没有此类记载。唯一能搜到的有关记录是'稽古右文'论坛中某篇关于“尚之杰等为送给九阿哥福晋等貂皮等物的题本”,其中记载送初定礼是康熙37年四月初六。也就是说,九九大婚日期必是在此之后。然而从初定礼到具体婚宴中间究竟相隔了多久,这一点却是无从考证。
  
  So偶只能再进一步根据九九的子女的出生日期推测,因为现有资料里记载的九九的嫡福晋董鄂(栋鄂)氏只在康熙44年7月生下一女,那么完婚时间至少也应该是在43年9月之前。这样一算,康熙37年~43年,相隔整整六年。根据清朝的皇子大婚制度,从最初的行文定礼(即初定礼)到举办最终的婚宴,偶个人以为,两者之间必不可能距离如此之久。纵使这中间的过程再怎么拖沓,即便是父母死亡好了,充其量守孝期也只需三年吧?更何况,九九这边的康熙和宜妃是不可能早亡的,而董鄂氏那边,其父(也就是很多小说中提到的栋鄂。七十)至少在康熙57年的清实录上还能看到在活蹦乱跳着。因而就算有孝期也只能是董鄂之母。
  
  这里要来说明一下关于这个栋鄂。七十的资料。就是偶文中写的是董鄂·齐实(嘿嘿~偶是以康熙朝玉牒为标准滴)。
  
  很多小说中提到过的栋鄂。七十,本名实际上是董鄂。齐实(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和《八旗通志》…鄂尔泰版中则记载为齐世),这也是在'稽古右文'论坛内发布的关于康熙45年的玉牒中看到的(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去找一下),里面记载的九九的嫡福晋董鄂氏,就是原都统齐实之女。(顺便透露一下,那里面有清楚记载康熙45年时,四四到十四在内的各位阿哥的妻妾情况哦~)
  事实上,这个齐实(齐世)就是指的七十,之所以会有此误差,完全是满语翻译的问题(这是别人经过查证的,可不是我信口胡说的。~在这里小小不满一下,康熙朝的翻译都是齐实或齐世,为什么到了雍正朝就直接成数字了呢?晕乎~)
  七十为正红旗都统,雍正朝不录奏折奏报他病故的折子上提到的。苏努和他是同一个旗的都统(七十正红旗,苏努镶红旗),两人不仅共事了几十年,而且还是亲家。苏努的儿子同时娶了鹏春和七十的女儿。
  七十的哥哥就是都统、勇勤公董鄂。鹏春(他的女儿是胤祉的嫡福晋)。鹏春有两女嫁给了皇室中人:
  爱新觉罗。胤祉(康熙第三子)、福尔臣(苏努第九子)。而七十也有两女嫁给了皇室中人:爱新觉罗。胤禟(康熙第九子)、勒钦(苏努第七子)。So胤祉的嫡福晋、福尔臣嫡妻;与胤禟嫡福晋、勒钦嫡妻还是堂姐妹哦!
  七十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好动,九九对他的感观还不错,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才的人。但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可就不咋样了,说他长得像猴子,又奸险狡诈,四个字形容就是“猴奸巨滑”,也被称为“猕猴都统”。据说和七十做亲戚是很恐怖的一件事,一旦涉及利害冲突,绝对就会被他算计。
  
  呃……MS扯得有些远了。下面言归正传,再回到关于九九大婚的问题上来。众所周知,康熙朝的皇子,一般到了年龄(一般是15岁左右)就要大婚(当然也有稍早或稍迟的),成婚或封爵后才会搬出宫(也有不立即出宫的)建府。而在董鄂氏生第四女之前,九九已有三女。第一女出生于康熙40年11月,其母为滕妾完颜氏,因而有人说九九第一个娶的女人应该是完颜氏。这点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康熙朝的皇子在娶嫡福晋之前完全是可以先纳侧福晋的(譬如十三和十四),但关键的问题在于这个“滕妾”的身份上。
  
  偶查了《清代的纳妾制度》等有关资料,发现所谓的滕妾一般是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倘若此种解释无误,那就是说,除非九九在这位董鄂氏之前曾娶过另一名女子为嫡福晋,否则滕妾的这个说法是讲不通的。纳妾按理说应该是没有陪嫁的滕妾才对,因为不是正妻。倘若上述解释属实,那么偶就可以推出以下的结论:
  如果九九在董鄂氏之前并没有娶过别人,那就证明他的大婚之期必是在康熙40年1月之前。(个人认为总是开衙建府了才能生孩子吧?~不过这种说法相对董鄂氏而言就可怜了,在43年9月之前一直都被九九冷落~(当然啦,不排除她之前怀孕期间出现滑胎、小产之类的突发状况才导致最终没能成功生育~汗,怎么感觉像是在诅咒她啊~)
  
  还有一种关于“滕妾”的解释是偶在某论坛里查到的,上面说滕妾属于外室,就是那种不住家里的。这些女子一般在府外居住,说难听点,就是姘头。而妾则是养在家里的。
  
  那个……偶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啦,但是就个人而言,MS觉得还是这种说法更合理一些,较之另一种更能解释某些问题。因为九九的滕妾据现有资料记载共有3个,若滕妾只能是正妻的陪嫁,那么,这三人在理论上就应该是同一时间进门的,但事实显然是与之有出入。其中完颜氏和兆佳氏还好说,MS一直都算满得宠的,而另一位陈氏就很奇怪了,前期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康熙58年才突然冒出水面为其生下一女,与前两者的境遇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难道这家伙从进门开始就小心翼翼地潜藏在府里不被人发现,直到康熙57年才被九九注意到?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而且康熙45年的玉牒记录也没有她的名字)。除非九九娶过两位嫡福晋,而这位滕妾陈氏就是跟着后面那位福晋入府的。(因为偶查到的清史资料方面并没有这方面的详细记载,所以此种YY想法也不是完全没可能的。嘿嘿~某唐奸笑ING~)
  
  不过,倘若后面这种关于滕妾的解释才是正确的,那么所有问题MS又再度回到了原点(哭死~偶白证明了那么长时间~)。因此,偶又再次去翻查了《清圣祖实录》,发现一条MS比较有利的证据:
  
  康熙四十一年。9月。辛酉。调正红旗满洲都统齐世为正黄旗满洲都统。正黄旗汉军都统护军统领嵩祝,为正红旗满洲都统。镶红旗蒙古都统莽喀为正黄旗汉军都统。升正黄旗汉军副都统车纳福,为镶红旗蒙古都统。
  
  根据偶查到的有关清朝的八旗制度的资料表明,所谓的八旗分为:
  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下五旗:镶白、正蓝、正红、镶蓝、镶红。前期主要以满族八旗为主,后增加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而八旗中,上三旗归皇帝亲统。因皇帝为正黄旗,故两黄旗地位较高,正黄旗为最高的统帅。
  
  由此可以证明,齐世的这次职务调正,绝对是荣升而不是贬职。而皇帝是不可能无缘无故给某人升官或贬职的,至少从整本《清圣祖实录》的记载里可以看出,康熙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的。更何况此段时期内全国完全处于和平盛世的状态,内外也没有爆发过什么大型的战役,So偶个人觉得,这应该归结于齐世之女,也就是董鄂氏嫁给九九的关系。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九九的大婚时间一定是在齐世的职务调正前后,也就是康熙41年9月前后(具体在此前多久,那就有待比偶更厉害的专人更深入考证了~)。不过偶倒是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偶最终决定把得出的这个结论设定为自己写文的背景。
  
  证明到这里(感觉好像在做数学证明题哦~),偶突然觉得自己的这种举动纯属无聊透顶(虽然还是有那么一点成就感滴~)。因为现今可考的资料对于这部分内容并没有什么明确的记录,而且既然是YY穿越,那么任何情况都是可能发生的。
  比方说,在“九九为何只有一个嫡福晋而其余都是妾”这个问题上,偶个人觉得,其实九九并非像现有资料上记载的那样从没有娶过侧福晋,而是因为他曾经被四四革爵并削去了宗籍,那样的话,即使之前有过侧福晋也不会被记录在案的。虽说小四(就是乾隆)后来有帮他恢复了宗籍,但除了嫡福晋,其他人的身份却都只能被记录为妾侍。(不过根据玉牒资料,在康熙45年之前九九应该是没有的,全是侍妾)。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猜测,毕竟清朝的玉牒是10年左右修一次,从康熙36年到康熙45年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会知晓。譬如,九九很有可能在董鄂氏嫁入之前娶过另一名女子,但后来却因为某种原因被从皇室玉碟中除名了;也有可能之前娶过侧福晋,只不过后来被贬为了妾……反正只要YY得有道理,并且最后能够自圆其说,偶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滴!(*^__^*)
  最后,除了要感谢那些编写有关清史书籍的作者外,还要重点感谢一下'稽古右文'论坛,里面录入的很多资料绝对是让人赞得没话说的。非常感谢论坛管理员洗桐女史等众多会员们提供的有利清史资料,真正是令偶受益匪浅啊!(*^__^*)…鞠躬感谢ING^
  偶个人不太喜欢超虐的情节,因而会尽量用轻松的语气写文。标题暂定为《逃宫弃嫡(清宫穿越)》。(嘿嘿~MS不咋好听哦……冷风那个刺骨地吹啊,偶尴尬地笑个场先~)希望大家能赏脸支持哈!对了,偶会在写文的同时也把自己查到的那些清史相关资料一齐传上来给大家看看,希望能给其他写清穿文的亲们提供参考。呼呼~敬请期待偶的清穿作品…《逃宫弃嫡》吧~o(∩_∩)o~哇哈哈……

      
  正文 陶沝其人

    是谁说,无憾的人生一定要成为光芒耀眼的名主角?小人物也同样能够活得风生水起、多姿多彩。——这是陶沝信奉的至理名言。
    陶沝这一生最后悔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老爸老妈给她取名字的时候她没能拥有发言权,换言之就是无法做主,才会任由那对“没文化”的老爸老妈(事实上,某人的老爸老妈都是大学毕业。)给自己取了一个这么有……嗯,应该怎么说呢?唔,用专业的术语来形容就是,这么有歧义的名字。
    想来各位看官应该都已经发现了,陶沝名字里的这个“沝”字是有多种读音的。
    读“zi”音是正确的。恭喜你,你可以赢得陶沝送出的礼物——本人香吻一个,不过通常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拒绝,结果当然是被某人恼羞成怒地pia飞。
    若读成“zhui”音,亦可以被理解,毕竟这是个多音字嘛。祝贺你,你能得到陶沝的长篇解释一段,保准你听完之后再也不会嫌弃唐僧磨叽啰嗦,当然,前提条件是你能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全部听完。根据不确实统计,大多数人一般在听了不到其中的三分之一后,就已经克制不住地想要提前去朝见马克思和列宁了,结果自然又是被某人pia飞。
    不过总的来说,上述的这两种情况还算是结局好的。倘若发生的是第三种情况,不小心将这个“沝”字念错,例如念成“水水”或是其他,哼哼,那就实在对不住阁下您了呐,你绝对会毫无悬念地被陶沝同学大掌一挥,直接pia飞——没办法,谁让陶沝生平最恨的就是别人念错她的名字呢。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你一定会被她准确无误地一脚踹进图书馆的资料室,然后不偏不倚地倒在一本厚厚的辞海旁边,顺带再凌空附送一句不阴不阳、千篇一律的台词:“这位同学,你真是太太太……令我失望了,怎么着看上去年龄也有一大把了,居然连这个字都不认识,难道你是刚从地底山沟里爬出来的白字文盲么?”
    基于以上种种表述,我们不难得知,陶沝同学对于自己的这个有歧义的名字可谓是深恶痛绝的。当然,陶沝本人不是没有努力过,谁都知道在面对恶势力的时候单说不干是完全行不通的,有些事情需要抗争才能得到胜利。陶沝也当仁不让地抗争过,但最终结果,却是老爸拿出了另一个更加有歧义的名字“陶奇”,并冲着陶沝激动地热泪盈眶:“要不就换成这个吧?这个很好听吧,陶沝你是不知道啊,这可是你老爸当年苦思冥想了整整一个月才琢磨出来的名字呢,可是,可是你妈她却死活不同意,硬说你的名字里不能带qi音的字,还说你日后要是遇到名字里带这类字音的人,一定要千万小心注意,所以我……”
    陶沝当场无语,二度被自己老爸老妈的“没文化”所震慑,从此绝口不再提自己改名字的事情。她得出一个华丽丽的结论:错过一时,错过一世。因此,关于名字的问题,就成了陶沝来到这个世上遇到的第一件令她后悔的事情。
    看到这里,各位筒子们可能会问,那么第二件呢?
    大家别急啊,这不是正说着嘛,稍安勿躁。不过,要说到这第二件事,就不得不先提一个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陶沝考上大学之后,在新生开学典礼上遇到的一个几乎影响了她其后一生命运的死党——乔翘。
    话说,当时我们的陶沝同学和这位乔翘同学之所以会结拜为好友,主要是归功于她俩的名字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有歧义。
    俗语说:有失必有得。看事情一定要从两个方面辩证地看,上帝是极其公平的,在给了你一个颇有歧义的名字之后,又给你送来了一个惺惺相惜的同胞。就这样,冲着名字这点,两个人几乎是义无反顾、相见恨晚地结成了最佳死党组合。
    看到这里,各位筒子可能会有疑问,这里要解释一下,我们乔翘同学的名字虽然不存在难字,但是其作为名字的“翘”字,同样也是一个多音字,大多数人通常会将之读为第四声,但放在此名字里,正确的读法却应该是第二声,取“才能出众之意”。
    话说,除却名字读音有歧义外,这位乔翘同学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能耐,至少和那些所谓的神鬼灵精之说是完全扯不上关系的。不像其他穿越小说里,女主的朋友通常都拥有能够帮助女主穿越的巫女血统或者是什么其他的死神的身份和法术。但,倘若你一定要坚持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能耐,那么,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乔翘同学最大的能耐就是她的那张厉害嘴。不是瞎吹啊,那可是全班乃至全系都出了名的“毒舌”。而我们的陶沝同学,也正是倒霉地栽在了这条三寸不烂之舌上。
    其实,若真要说起来,我们陶沝同学的口才也不差,狠起来也绝对跟乔翘同学有得一拼。一个牙尖,一个嘴利。一个是全班公认的名嘴,一个是全系闻名的毒舌。
    有筒子就疑惑了,照这样说来,就算她们两人真得吵起来,想来我们的陶沝应该也不至于输得太难看才对啊?那为什么要说她栽了呢……哼哼,所以呢,这也就是整个问题的关键所在啦,究竟这位被誉为“毒舌”的乔翘同学说了什么,才会让我们这位号称“名嘴”的陶沝同学踏上了那样一个未知的悲惨命运呢?
    这个问题不问还好,一问到这个,我们可爱的女主陶沝绝对能立马就给你当仁不让、二话不说地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这无疑更加让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情才会产生就如此大的悲剧效果呢?
    下面我们来听听陶沝同学的亲口发言证词:
    呜呜,我好悔啊,悔得肠子都青了。我错了,我当初就不该头脑发热,不该听从死党乔翘的怂恿,在自己二十岁生日当天,心血来潮地跑去跟师兄告白……
    呜呜,其实告白也就算了,我真正后悔的是,自己不该在告白告到一半的时候,跟师兄讨论起清穿小说……呜呜,其实讨论小说也就罢了,毕竟那是我的个人最爱,可是,我实在不该嘴贱地,啊,不,应该是义愤填膺、指天划地地说,自己想穿回清朝看看真正的历史……
  呜呜,我发誓,我当时真的只是开玩笑,我根本就不想穿去清朝……呜呜,反正,最后的结果,我在说了那句不该说的话之后,就被莫名其妙、毫无准备地一下子pia回了万恶的旧社会——注意,这里的旧社会指的可不是解放前的旧社会,而是距离现在足足相隔了三百年之久的清朝社会啊——呜呜,那可是真正的、完全没有经历过的清初时期啊,呜呜,比清末民国初期不知道落后了多久,好歹民国那时候的一些东西还跟现在相差不了多远不是……呜呜,我好后悔啊……清初和民初,老天,我能选择后者吗?
  
   
  正文 陶沝和师兄

    故事的开始,只是因为一句无聊说笑时的戏言。至少,陶沝本人是这样坚信不疑的。
    为了见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让我们把时间重新拨回到陶沝同学刚满二十岁的生日当天——2009年10月10日。

    那是一个阳光暖暖的秋日午后。
    空荡荡的社团教室里,一个身穿浅蓝色制服的娇小女生趴在窗台边的课桌上睡得正熟。这个女生不是别人,正是我们华丽丽的女主不二人选——陶沝。
    许是因为还没来得及收拾的关系,桌面显得有些凌乱不堪。
    正前方随意摊开着一个被黑色蚊蝇小字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旁边放着一本孟昭信教授的《康熙大帝》,左边摆着郭松义教授的《康熙帝本传》,右边堆着的则是一叠《康熙纪年…圣祖仁皇帝实录序》的打印稿,上面被黑色水笔或圈或点,整个看上去就是黑糊糊的一片。
    摆在右上角的那台旧式电脑开着,屏幕显示着百度的搜索结果,爱新觉罗·胤禟。
    如水的阳光透过窗外那参差不齐的茂密枝叶轻柔地洒落在她的身上,在木制的教室地板上投下一片斑驳的光影,呈现出一幕和谐平静的美好。
    蓦地——
    从教室左上方的角落里传来“吱”得一声轻响,突兀地打破了眼前这平静的一幕。紧接着,那道隐蔽在左上方角落里的内置暗门忽然被人从里面打开了,随后,缓缓走出一个身穿白大褂的清雅少年,就是那种类似于医生和科学家所穿的白大褂。
    他看上去很年轻,和睡着的那名女生年纪相仿,此时此刻,他就像是刚刚完成了一件什么重要的大任务似的,脸上透着满满的疲惫。
    他随手关上那道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