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逃宫弃嫡(清穿)-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水的眼睛,却不大;秀气的眉,却不长;窄窄的鼻子,却不挺;薄薄的唇,却不红……这张脸,呜呜,这张脸,陶沝在自己的那个时代已经看了快整整20年了,每天早晚照镜子的时候都能看到,因而才会一点儿也不感觉陌生。只是……为什么,为什么她明明已经是穿越时空的人了,但是还魂的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的这张脸,还是跟她从前的那张脸一模一样呢?
虽然还是称得上清秀可人,但绝对不是那种能令男人迷恋的绝色佳人的类型,哪怕再怎么打扮也到达不了那种境界。呜呜,她真的很想哭啊,为什么别人穿越时空都能摇身一变成为绝世超级大美女,而到了她这里,却是一丁点儿都没有改变呢?呜呜,不公平啊!上帝,你太不公平了,就算是欺负人,好歹也该有个限度的吧……
正当陶沝在这边自怨自艾的时候,环绕在她周围的那帮丫鬟们可没闲着,前前后后地忙得不可开交,为她梳头、上妆、整衣……一个个脸上的表情就像被打了鸡血一般兴奋不已。
陶沝本能地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是去瞧一眼自己的夫君而已,这帮丫鬟至于搞得如此夸张吗?就算,就算那位夫君贵为当朝皇阿哥又怎样,她们也不需要一个个表现得这么激动吧?难不成……难不成那家伙的长相真的达到了美艳绝伦、人见人爱的地步?可……可是也说不通啊,她们之前又不是没看过,想来当初她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出嫁的时候,那家伙肯定已经来过不少回了,也该免疫了吧?
唉,反正不管怎样,她心里估摸着自己那两位所谓的阿玛和额娘今次的这一番心血,怕是极有可能要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了。要依她的意思,干脆什么都别打扮了,就这么清汤挂面地去见个面得了,搞不好那家伙之前根本就没有仔仔细细地看过她这张脸呢,正好让他今天烙个印象深刻……
这一想法才刚刚在脑海里冒出个头,紧跟着她就在镜子里意外地看到了站在自己身后的绿绮的那一脸的期待。
看样子,绿绮似乎很想回九爷府去呢……
陶沝想了想,终究还是没出声,任由那帮丫鬟动作。也罢,该来的总是要面对的,干脆随他们去吧。反正去见见那个所谓的花心大萝卜——自己名义上的这位夫君也好,毕竟,如果以后还要一起生活、还要继续相处的话,知己知彼了才能百战不殆不是?
或许是陶沝心里的那番祈祷终于成功,亦或许那位传说中的九阿哥今日来访真的只是纯粹来找人聊天而已,反正,当被打扮得一身珠环翠绕的陶沝故意拖沓着、却被众丫鬟们强行给拖入大堂时,赶上的,正好是某人已然告辞离去的背影。
沿着花园那条黑白相见的鹅卵石道路,三个藏蓝色的颀长身影正在前头引路小厮的带领下,越行越远。
陶沝及其身后的那一众丫鬟们全都同时停住了脚步,集体站在路旁翘首目送着三人离开。与此同时,丫鬟中已经有人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哎呀,人已经走了,我们晚了一步,怎么办……”
“都怪你,刚才动作太慢了!”
“不是,是福晋让我慢慢画的……”
“嘘,你们小声些——”
“春姐姐,当头的那个就是九阿哥吧?”
“对对,就是长得最好看的那个。”
“其实,十阿哥长得也挺好看的!”
“还是八阿哥笑起来最好看了。”
“嗯,我刚才给他沏茶的时候他还冲我笑来着……”
听到那些丫鬟们的这番对话,陶沝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发笑。
果然啊,偶像效应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雷打不动地存在着的。即使是这样一座小小的都统府内,竟也不乏藏有这么多的“追星族”……噢,错了,应该是“追皇族”才对。可想而知,若是追溯扩大到整个京城范围内,那“追皇族”的规模该有多少庞大啊……
陶沝的眼前不由自主地开始冒出现代“超女选秀”的那画面,要是能有机会将那些依样画葫芦地安在这些清朝皇阿哥的身上,再加上全京城的追皇一族……哇哈哈,这京城上下指不定会变成什么样呢?不不,这都不是重点,重点应该是最后的三甲名单,哇噻,只要想想就令人激动不已,话说她真的好想知道里面会有谁(*^__^*)嘻嘻……不知道会不会和她想的一样呢,还是会出人意料地猛冒黑马呢?哈哈,真是超级令人期待吔,嗯,打定主意了,如果有那么一天,她一定要找机会试试看……
陶沝正兀自低着头笑得开心呢,不想一直紧随在她身后的绿绮却在这时轻轻地拉了拉她的袖子,小声叹道:“福晋,九爷他们走了……”语气中竟夹杂着一丝说不出的淡淡怅然。
陶沝本能地抬起头,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绿绮那明显黯淡的神情,突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于是便循着她的目光望了过去,却只看到那三人逐渐远去的背影。
走在最前面的那个应该是九阿哥。陶沝现在已经知道了。因此,她努力踮起脚,睁大了眼睛,想要一睹究竟,可是无论她怎样努力,却只能看到那人头顶的缎青色的帽檐。
紧跟其后的是十阿哥,陶沝努力了半天,也只看到了他的背影,不过倒是有一点小小意外,这位十阿哥并不像她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或是小说里描写的那样是一个矮胖子,相反,身材很是匀称修长,颇有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
落在最后的那位是八阿哥,比走在前面的十阿哥稍高一些,走起路来一步一步踱得甚是优雅。行至一半,他仿佛意识到了什么似的,忽然停步转头,正好对上陶沝望向他的目光。陶沝当场呼吸一滞,而那人却优雅地回以一笑。
阳光下,笑容绚丽如霞。
站在陶沝身后的那一帮丫鬟顿时昏过去大片,剩下没昏过去的也全都站在原地傻了。而陶沝的眼前则是猛然一亮:那个笑容,好熟悉……
真不愧是清穿排行榜上与四四排名不相上下的八阿哥,杀伤力果然不是一般的强大!
因为这一小小插曲,直到那三人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在场一干人等的理智还没能完全重新回归大脑,包括陶沝本人在内。然而即便如此,有个问题还是或多或少引起了她的怀疑——
那三人均是一身朝服装扮,想必是刚出宫连家也没回就直奔这里来了。赶得那么急,难道是宫中出了什么大事?应该不能啊,就算她再怎么愚笨无知,也晓得九王夺嫡是康熙47年以后的事情,而现在充其量只是康熙41年。难道说,是因为她穿越时空引发了蝴蝶效应,从而让历史进程大幅度提前了?
呵呵,应该不会吧?!再说了,她也没有这么大的魅力才是啊……
陶沝站在原地傻笑。还没等她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已有一名小厮快步从前厅走了出来,拱手请她进去。陶沝这才意识到自己眼前还有一场更加难缠的战斗要面对,顿时咽了咽口水,前前后后做了好几次深呼吸,方才慢慢地踱进了前厅。
前厅内,陶沝这具身体名义上的阿玛和额娘,也就是那位传说中的都统董鄂齐实(即栋鄂七十)①和他的夫人,正一本正经地端坐在堂内上座,见她这般姗姗来迟,自然是摆出了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并当场狠狠给了她一顿好骂。其大体意思,无非是责怪某人浪费了他们今次的这一番苦心安排。
陶沝见状立马陪上一脸悲戚,甚至还在那两人说到动情处时,配合地拿出手绢抹眼泪、搅帕子、揪衣角……反正看在旁人的眼里,就是那种让人感觉她是非常非常得想要赶来,但结果却还是事与愿违地没能赶上而感到无限自责的模样,让人不忍再对其进行指责。终于,这两位阿玛和额娘总算是良心未泯,在骂完她一通之后又开始反过来进行一番好语安慰。不过,前面那十万八千句的安慰陶沝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的,她只听到了都统大人做总结的最后一句话:“九阿哥说,两日后会派人来接你进宫,宜妃娘娘想见你……”
啥?她有没有听错,那个传说中的宜妃娘娘想见她?
不是吧?
那个,那个传说中康熙的四大宠妃之一,那个传说中九九的亲额娘?她她她……她怎么会……
陶沝的脑袋登时“轰”得一下,全身的血液都一股脑儿地涌到头顶上去了。她就知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没有大事不登门。原来那位九阿哥今日来此想要上演的,竟是一幕经典的母慈子孝。
可恶!她就知道那个被称为“毒蛇”的家伙一定没安好心,竟然要把她这个即将下堂的小妻子送去见婆婆,难不成是想变着法儿玩死她?呜呜,她可没把握那位宜妃娘娘究竟是好是坏啊?万一,万一对方是……那她岂不是死定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那位传说中的宜妃娘娘真要对她怎么样的话,大可以让九九直接休书废了她嘛,或者干脆在那位千古一帝的耳边吹吹“枕边风”也就万事ok啦,完全没有必要搞得这么麻烦嘛,还将她召进宫去……嗯,看样子她还是不要自己吓自己比较好,应该尽量往好的方面想……
对了,倘若真能进宫去瞧一瞧的话,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差事呢!
因为,她终于可以看到那些最狗血的穿越剧情,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看到那些所谓的数字军团——康熙朝的皇阿哥们了……
哦吔!她家的四四……
哇哈哈——
想到这里,陶沝忍不住在心里仰天狂笑中,心情指数更是一路飙升到了最高点。却不想,那位都统夫人接下来的一句话,立马就让某人原本high到极点的兴致当场减去大半。
“你回去准备一下,晚点会有嬷嬷过来教你规矩。”
呃,不是吧,还要学规矩?
可怜!陶沝内心第一个翻出的印象就是容嬷嬷教小燕子学规矩的镜头。
正文 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阳光明媚的秋日午后。
陶沝独自一人斜趴在二楼的木制窗台上,惬意地享受着午休的乐趣。两只穿着金丝描边绣花鞋的脚翘得老高,随意地搁在一旁的椅背上晃荡。
闺房的大门此刻正关得紧紧的,整间屋子里只有她一个人,难得的单人世界。若是平日里,那个贴身小丫鬟绿绮一定会寸步不离地跟在她身边说长道短,而今天嘛,则是因为府里人数不够,而临时被她名义上的额娘——那位都统夫人给叫去帮忙打点两日后的进宫物件。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陶沝现下趴在窗台上的姿势会是如此得任意妄为。倘若这一幕画面不幸被绿绮那小丫头瞧见,那么,陶沝在晚餐之前就别想再安静了,铁定会被某人追着念上一下午的唐僧经。内容则是:论大家闺秀的礼仪及气质。
“唉!”陶沝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对着刚从窗外那棵梧桐树上掉落下来的一片叶子喃喃自语道:“这已经是今天的第四十一片落叶了……”这个数字不多不少,正好等同于她穿来这里的年代,康熙四十一年秋。
说起来,直到现在为止,陶沝还是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样穿越过来的,也不明白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她只记得,那一晚,她和平常一样躺在宿舍的床上睡着之后,再醒来时,自己就已经莫名其妙地躺在了这里的床上了。
睡觉也能穿越的吗?这个理由听起来多少感觉有点牵强……
不过,虽然搞不清楚是怎么穿越过来的,但陶沝穿越后的一番表现还是非常值得众穿越MM表扬学习的。
从初醒时的惊愕到之后的疑惑再到最后的平静,这中间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的表情和思想过程。用陶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啦,穿越小说看多了嘛,理论经验总是丰富的。”
当然啦,最初的时候,陶沝也曾一度怀疑过这会不会是某类恶搞的电视节目在搞鬼作怪。毕竟,理论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要牢牢把握住实践的,谁都知道“纸上谈兵”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总之,就在这样理论加实践、实践再加理论的一系列反复求证之后,陶沝终于得出了一个令她足以哭上三天三夜的结论:她真的是无比幸运,不,应该是无比凄惨地踏入了穿越大军的行列。而且,还好死不死地恰恰踏入了其中最令人唾弃,已经快要被众人穿烂了的清穿大军行列。
在得知这里是什么朝代的时候,陶沝欲哭无泪: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呢?
在得知自己是什么身份的时候,陶沝更加欲哭无泪:她怎么就能倒霉到这种程度?
终于,在陶沝捶胸顿足、狠狠哀嚎了两个晚上之后,脑海里终于回想起某则被众位穿越同盟奉行为“生存之道”的穿越经典名言:既来之,则安之。于是乎,在确定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眼前这个既定的事实之后,陶沝终于下定决心,努力适应现况。
然而,和大多数穿越MM一样,陶沝醒来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认人,据不完全统计,97。8%的穿越MM们都会华丽丽地选择失忆,而陶沝在历览了N多穿越文之后,对于这种绝对俗套的做法持极端鄙视的态度。
因此,为了不走众位穿越MM的老路,为了进一步推陈出新,我们的陶沝同学郑重地选择了失语症,也就是传说中的哑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影响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So完全没有这方面先例可供参考的董鄂全家上下,立马就被某人这一突如其来的遭遇给弄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一时间,整个都统府内闹得是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为此,董鄂齐实(栋鄂七十),也就是陶沝名义上的这位父亲,还发表了一番不小的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然啦,他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是有其背景原因的。不久之前,好像就是九月份①的时候吧,由于陶沝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和九九大婚的关系,她这位父亲也被康熙皇帝从正红旗满洲都统调为了正黄旗满洲都统②。这无疑是一次大大的升迁,把董鄂全家上下高兴的,就差没全家人一起蹦跶到大街上去喊得人尽皆知了。前来都统府内道喜祝贺的人那叫一个门庭若市,溢美之词更是不绝于耳。
常言道:乐极易生悲。
陶沝本人对这句话坚信不疑,而她最倒霉的事也就是倒霉在了这上面,好死不死地竟然穿成了这个不折不扣的“悲”:刚出嫁还不到两个月之久的九福晋被九阿哥休回了家。当然,好听点的说法是回家省亲,可从来也没听说过能让已婚女子单独回家省亲一个多月的先例,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当事人还莫名其妙地成了哑巴了。
一时间,京城内谣言四起。
有人说,九阿哥不甘妻家是个哑巴欲抛妻;也有人说,董鄂家为了达到目的不惜骗人诈娶哑巴;当然还有人说,董鄂家的女儿是被人毒哑的……反正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只要你能想得到,不出几天就会有相似的版本出现。明明只是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结果却在种种传言愈传愈烈后,逐渐演变成为京城各家各户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话题之一。
关于这一点,陶沝真的打从心底里表示佩服:难道不是吗?在这个没有任何现代通信设备的古代,诸如此类的小道消息竟然能传得如此之快。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古代社会八卦消息的传播力及其影响力。
按理说,那位康熙皇帝对于这样的小道消息也应该有所耳闻,只是他如今并不在京城,即使想管也管不了。
九月癸酉,也就是在升了陶沝这位名义上的父亲的职后没多久,康熙就带着他心爱的皇太子胤礽巡视南河去了。随驾的还有皇四子多罗贝勒胤禛——也就是传说中的四四、晋江人气排行最高的男主角之一,以及皇十三子胤祥——清穿小说中不朽的万人迷。
而日前刚从前方得知的消息,皇太子胤礽意外染病,康熙一干人等只得暂时驻跸于德州行宫。据说,康熙还特意召了索额图前去奉侍太子。不得不感叹,这位皇太子的地位,究竟是何等得荣耀……
这样一来,想必那位爱子心切的康熙怕是已经把他的整颗心都拴在了这位皇太子的身上,根本无法顾及其他了。九九这边即使想分半杯羹也怕是痴心妄想。但是父亲不管,不代表母亲也不会管。据说,九九的那位额娘,也就是传说中的宜妃娘娘,在听了不知道是哪个长舌妇重新改编讲述的若干八卦小道消息后,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终于把当事人九九叫去表达了一下想见见这个绯闻儿媳妇的想法,并郑重地赋予九九一个光荣使命——去娘家接人。反正皇帝不在朝,则以皇后为大,而皇后也无的状况下,自然就是妃子最大。更何况某人还是四大宠妃之一。
说实话,陶沝心里并不害怕进宫,只是关于被某人pia回娘家的这件事情,她心里真的觉得非常非常委屈。因为这件事从头到尾真的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事实上,在她莫名其妙地被人从水里捞上来直到再次苏醒,她整个人就已经躺在这座都统府的家里了,别说九阿哥新建的那座府邸了,根本连个边儿都没摸着。而之前在那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才会被九九一怒之下地休回家,她也根本无从得知。但就其贴身小丫鬟避重就轻的措辞,以及逃避躲闪的回话态度来看,这次的休妻事件并不如她想像中的那样简单,其中一定大有问题。
正文 原来我是冒名顶替的啊?!
茗雅苑。都统府正院。都统夫人的住处。
院墙之外,正对着都统夫人卧房方向的灌草丛里,一个丫鬟模样的娇小身影正鬼鬼祟祟地贴在墙角处一动不动。
没错,这个人就是陶沝。
算起来,陶沝在这座都统府里也呆了快整整一个月了,其间像这种爬墙停角的事她可是一件都没少干。且不论这样的方法是否正确,但其成果的确惊人。不但是对这一整座都统府内的全部地形了若指掌,就连具体到府内哪个院落的具体哪个位置最适合偷听八卦,也都已经被她摸了个一清二楚。
譬如都统夫人居住的这座茗雅苑,陶沝如今蹲藏的这块位置就是适用于偷听八卦的最佳“风水宝地”。因为这座院落正好是临湖而立的,使得背水的这块部分在空间上构成了一个视觉死角,再加上四周茂密的草丛和紧密交错的树干又恰巧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于是乎,就算旁边有人近距离经过也完全看不出什么所以然来。而最最巧合的就是,安在临湖这面院墙上的雕花窗洞,竟是不偏不倚地正对着此院落的大门,里面有什么人进进出出都可以从这里看得明明白白。
虽说这“听墙扒角”并不是一件多少值得夸耀的事,但是偶尔听听旁人背后的言语,也多少能知晓那些人内心真实的想法。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些人往往表面上对你如何如何好,但背地里却指不定就在打着什么鬼主意想要整死你呢。这是陶沝在经历了一系列亲身实践后最终总结出来的经验结论。
当然啦,也并非所有背后说人的都是坏话。更多时候,还是以闲聊八卦为主,其主要目的想来也只是为了娱乐一下身心而已。就拿待在都统府的这一月来说吧,陶沝每天“偷墙窃角”听来的那些八卦内幕,就足以抵得上她在现代看电视听新闻一个月的了。果然啊,古人在没有现代高级娱乐通讯设备的条件下却还能丝毫不觉过日子无聊,感情全都是在靠这些八卦消息活命的啊?!唔,看来“八卦”这二字还真是千古永流传、历代皆闻名啊!
不过,基于地区范围限制,陶沝平日里所听说的那些八卦内容几乎都大同小异,完全没有什么新意可言,无外乎是那位都统大人最宠爱的二夫人私下里怎么接济娘家呀,都统府的两位公子最近又在外面惹了什么祸啊,还有都统大人本人平日里又从哪里贪来了某些东西啦,当然里面也没少议论她这位被休回娘家的下堂福晋。只是有一点很是奇怪,那些人虽然经常会忍不住提到她,但往往还没有说上两句就被人很快又转移了话题,仿佛是要故意避开什么似的。
陶沝对此可以说得上是深表怀疑。
方才,她在房里前思后想了许久,越想就越觉得自己此番被休回娘家的这件事情大有蹊跷,但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决定到府里各处转转,看看能不能从中挖出什么惊人内幕来。加上今日上午,那位九阿哥本人也来过,想必那些嬷嬷丫鬟们必定会忍不住八一八个中内情,So她一定要抓紧机会仔细听听。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来都统夫人这里旁听嘛,其主要原因莫过于,这里的八卦版本象征着最权威的官方版本。当然啦,那位都统本人住的地方也是官方消息的发源地,只是她这位名义上的父亲的贴身侍卫们都有良好的武功底子,只要一个不小心,立马就能被其轻易发现行踪,因此,不到万不得已,陶沝是不敢轻易去那边偷听的。再说了,几个男人也扒不出什么经典来,无非是权利的任命而已。陶沝很是奇怪,他们为什么从来都不八卦一下哪家的姑娘长得漂亮,亦或是哪家青楼的脂粉最香,一个个搞得全都像工作狂似的。倒是跟在这位都统夫人身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