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女晶晶(全本)-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终于停了下来,何敬鑫、何敬淼迫不及待的抢着要下马车,被何庆咳嗽两声制止住。

    孔叶冲上去拉住了儿女的手,急道:“这是你嫂嫂家的正门大门前,来往的路人很多,你们莫失礼。不能给你哥哥丢脸。”

    庆王府的大奴婢在马车外面高声道:“王爷、王妃、小郡王、小郡主请下马车,李王爷、护国公主亲自出来相迎了。”

    何庆、孔叶一听李炳都出来了,赶紧的分别给何敬鑫、何敬淼整理了衣衫。

    夫妻俩先下马车,而后不错眼珠的瞧着一双儿女稳当的站到了地上,没有摔倒也没有引起哗然声,这才扭过头去,看到了已经走到跟前风度翩翩的李炳与灵美动人的李晶晶。

    李炳真诚的夸赞道:“亲家,这就是鑫郎与淼娘,个子长得高,生得也好,憨朴里透着英气,好。”

    何庆、孔叶满脸的紧张一下子少了三成,都笑着点头,喜得话都说不出来。

    李立及李府的下人跟李炳一样是初次见到何敬焱的弟妹。

    何敬鑫大概十五、六岁,穿着紫色似绸似棉的高档料子的长衫,不高不矮,中等身材,容貌普通,乌发用青色古玉簪束起,若不是一脸的雅气,目光天真无邪,瞧着李晶晶咧着嘴憨傻的笑,瞧着跟寻常的少年没有区别。

    何敬淼年龄十四、五岁,皮肤粉白,五观清秀,头发乌黑,梳着双丫鬟,鬟上戴着金镶玉的短钗,穿着紫红色长裙,个子比李晶晶略矮些,容貌中等偏上,比不得何敬焱,比何敬鑫生得好。

    李立早就听说了这对兄妹的各种丑事,说得最难听恶毒的话就是说他们是兽投错人胎的怪物,今个见到真人,完全颠覆了传言。

    李晶晶鞠躬行礼,菀尔道:“晶娘见过庆叔、孔姨。”

    “闺女,俺们可终于见到你了。”孔叶欢喜感激的竟是热泪盈眶。

    这一路上她与何庆想了许多,如果没有李晶晶,就没有何敬鑫、何敬淼的今天,一家四口更不可能出来游玩。

    她的长子真是前世修来的福,跟李晶晶定了亲事。

    何庆笑道:“闺女,俺听俺大哥说你救了丁世子的命。你成了药神。”

    他离开长安前带着孔叶去皇宫给何冬打招呼,何冬留了他们用饭,用饭时何义芸说起了李晶晶在医药术大比因救了丁海涛的命,被称为新一代的药神。

    李晶晶谦虚的道:“药神可不敢当。”

    何敬鑫咧嘴笑道:“嫂嫂好。”

    “嫂嫂!”何敬淼直接张开双臂抱住了李晶晶,呜呜哭着,小声道:“嫂嫂,俺好想你啊。你好久不来看俺和俺哥。俺们以为你不要俺们了。”

    两小的年龄都比李晶晶大几岁,却把她当成大姐姐。

    李晶晶伸手拍着何敬淼的后背,见她身子僵了一下,便知她误会了,道:“你与鑫郎背了一个多月的木板,效果很好。”

    何敬淼脸上挂着泪珠,扭头得意的朝何庆、孔叶笑道:“嘻嘻,嫂嫂没有骂俺取了板子。”

    这个动作立刻让她由淑女变成了傻大姐。

    孔叶急道:“你一会哭一会笑,莫闹了。”

    李炳笑道:“小孩子哭哭笑笑是真性情,无妨。”牵走何敬鑫的手,往大门里走。

    何敬鑫抬头瞧着门匾的字,念道:“一字并肩王府。好多的字。比俺家的门匾字数多。”

    李炳问道:“你一路行来见到最有趣的事是什么?”

    何敬鑫想了想,只能记得今天见到的趣事,昨天以前的都忘记了,便道:“两头牛打架。”

    李炳继续道:“你见到牛是什么颜色?”

    何敬鑫答道:“黄色的。”

    “北方的田种的都是麦子,黄牛耕麦地。南方的田里种的都是水稻,耕地的牛则是水牛,皮毛颜色是灰黑色。”李炳见何敬鑫听得津津有味,笑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李晶晶则是牵着何敬淼的手,请了何庆、孔叶先行,而后跟在后面,嘱咐道:“你与鑫郎刚才应该先给长者行礼。下次要记得哦。”

    李立按照李晶晶的吩咐给何庆一家四口安排住在一个院子。

    为了不让他们觉得拘束,李炳只陪着吃了一顿午饭。

    有趣的是何敬鑫、何敬淼都觉得李炳懂得多性子随和非常的好,晚饭时没有看到他,问道:“嫂嫂,你的爷爷用饭了吗?”“嫂嫂,你的爷爷呢?”

    “他有事要办。回头他自己一个人用饭。”李晶晶朝何庆、孔叶笑道:“我二哥、四弟、五弟都可怕我爷爷了。难得鑫郎、淼娘不怕他。”

    这个时候牡丹园的牡丹花都谢了,没什么可看的。

    次日,李晶晶就带着何庆四口子去坐船游黄河。

    孔叶坐在官舫里望着船下缓缓流动的河水,有些感慨的道:“俺从未见过黄河。”

    何庆跟着道:“俺也没见过。”

    夫妻俩长这么大,去过的地方就是鲁地老家至长安这一条线,这次到洛阳是初次尝试第二条线路。

    何敬鑫激动的道:“这河水好黄,所以叫黄河。”

    何敬淼疑惑道:“水这么黄,还有鱼吗?”

    若是换了别府的小姐听了这些话,就算面上不说,心里也得取笑这一家子虽是富贵涛天,却比百姓见得世面还少。

    李晶晶笑道:“黄河的上游在吐蕃国,河水是清的。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带走了黄土泥沙,就变得混浊。黄河河水虽黄,却是有很多的鱼。”

    “嫂嫂说得真好。”何敬淼、何敬鑫一起鼓掌。

    “关于黄河的诗有许多,我现在说一首,你们记住背会,下次想起这首诗,就想到了黄河还有黄河鲤鱼。”李晶晶谆谆教导两小观景诵诗,陶冶情操。

    何敬鑫得意的道:“俺记性最好了,背诗最快了。”

    何敬淼不甘示弱的道:“嫂嫂说两首诗,俺与俺二哥比比,看谁背得快。”

    何庆、孔叶走到船头,看着河岸的村庄景色,听着形象与同龄人没有区别的儿女朗朗的背诗声,此情此景就是一年前都不敢想过。

    船夫将官舫停在了黄河河中央,从舫的底仓里取出渔网,走到船尾朝着河面撒网,一会儿就收网,网眼上挂着几条河鱼。

    何敬鑫、何敬淼从未见过这样撒网打鱼,都瞧呆了。

    李晶晶搂着何敬淼的肩膀,柔声道:“今个午饭吃正宗的黄河鲤鱼、河南道的羊肉烩面。”

    一行人用了午饭从官舫上岸,又坐马车去游览闻名洛阳的道教天河观。

    今个不是道教节日,观里进出的香客信徒也不少,比何敬鑫、何敬淼几年前参加酒宴时人可多多了。

    李晶晶见兄妹俩有点紧张,问道:“你们说说道士的衣服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何敬淼观察力一直比何敬鑫强,只是这次心里害怕,就说得不如何敬鑫多,委屈的嘟着嘴。

    李晶晶摸摸何敬淼的头发,笑着问道:“淼娘说说道观的房子跟我们住的院子有什么不同?”

    何敬淼答完之后得到了李晶晶的肯定,喜得去跟何敬鑫显摆,看到他仰头眼睛一眨不眨的瞧着屋顶,就去瞧别的,看到有一个比长安府里大几十倍的香炉,一下子惊呆了。

    一个小童跑过来跟何敬淼一起瞧大香炉,又过来两个小童。

    李晶晶朝满脸担忧的何庆、孔叶道:“我特意让他们多接触新的事物,多在人群里走动。”

    最先来的小童问道:“你瞧什么呢?”

    何敬淼用手比划着家里的香炉大小,道:“我家有一个小的,点得香跟这个大炉子点的香,气味不一样。”

    小童点头道:“我家也有香炉,也没这个大,点得香也不一样呢。”

    另一个小童问道:“你家在哪里啊?”

    何敬淼笑道:“我家在长安。”

    “哇,你家在国都长安啊。”三个小童满脸的羡慕。

    何敬鑫走过来问道:“你们家住哪里?”

    三个小童不约而同的道:“洛阳。”

    不远处的大人走至朝贵小姐少爷打扮的何敬淼、何敬鑫微笑点头,将三个小童领走。

    三个小童走出几步,都回头朝何敬淼招手。

    何敬淼惊喜的使劲挥手跟他们告别。

    何敬鑫见没有人跟他告别,撅着嘴生气。

    李晶晶跟何庆、孔叶菀尔道:“鑫郎、淼娘的心智已跟五、六岁儿童一样。她们心里渴望有朋友。”

    “闺女说得对。”“就按闺女说的来。”何庆、孔叶对于一双儿女能够跟陌生小孩交流说话很满意,

    天河观观主得知李晶晶来了大喜,放下手头一切事务,屁颠屁颠的跑至。

    李晶晶不想让太多人知道何庆一家来洛阳的事,挥手道:“观主,我无事,你去忙。”

    天河观观主满腔的哀怨,却仍是笑眯眯的退下。

    何敬淼好奇的问道:“嫂嫂,那个道士其实不高兴,可为什么还要笑?”

    “他有求于我,所以要笑脸对着我。”李晶晶又道:“求人办事就得脸笑着。”

    何敬鑫立刻傻笑瞧着李晶晶。

    “鑫郎要求我办什么事?”

    “嫂嫂,俺晚上还想吃黄河鲤鱼。”

    何敬淼把大大的笑脸凑到李晶晶眼前,道:“俺想吃羊肉烩面。”

    李晶晶哭笑不得伸手摸摸两小的头发。

    晚饭是在李家的庄园用的,除去黄河鲤鱼、羊肉烩面,还有河南道的名吃。

    何庆一家四口的胃口都比在长安时大了,吃了许多,饭后就在庄子里散步消食。

    何敬淼跟何敬鑫在前面小跑你走我赶,恨不得跑遍整个庄子。

    孔叶高声道:“莫跑了,再跑肚子痛。”

    李晶晶瞧着何敬鑫走路跑步还有些摇摆,很自然的说起了他的脚。

    ------题外话------

    倒数几天了,本文能不能让月票榜就看亲们了,请把所有的票投给本文。谢!

    我正在努力存稿之中,争取国庆七天不断更。亲们把票投下来,鼓励一下我哈。

2014…9…26 6:55:16|9141864

96 慕容家族赠晶晶书 李家喜添新丁

全文字更新,TXT下载,尽在 请看  http://。qingkan/

    “鑫郎左脚七趾,右脚三趾。我准备给他做个小手术,把左脚多出的两趾割下移到右脚。”

    去年腊月,她初见何敬鑫时,驼背、智商低下、血热少年灰发、眼距过宽、鼻梁过平,还有一个病就是双脚脚趾畸形。

    按照她的诊治计划,到了给他治双脚的时候。

    “好。”“闺女,俺们都听你的。”何庆、孔叶自是一口答应。

    “那就明个做脚趾手术,术后休养三天就能下地行地。”李晶晶也是为了让何敬鑫以最好的形象回老家祭祖。

    孔叶点头道:“俺们在庄子陪着他,哪也不去。”

    何敬鑫听说要给脚做手术,兴奋的一晚上没睡着觉,次日由李晶晶、妙水、子风联手给他做了移趾手术,手术非常成功。

    一家四口在庄子里呆了三天,到了第四日何敬鑫换上新鞋子,下地走了几步,开始肩膀习惯性的摇晃,在院子里走了两圈就不摇了,要是不笑不说话,看上去气质里都带着些稳重了。

    何庆、孔叶高兴的很,就把拜访邓族人的行程提前到了下午。

    何庆把儿女叫到跟前,道:“你们三婶家族的娘家长辈也在洛阳。你哥哥让俺们去邓族瞧看老族长。俺们把你们也带上。”

    兄妹俩欢喜的道:“好哦。”“俺用不用换裙子?”

    孔叶再次上下瞧看女儿,笑道:“不用换了,这身就好。”

    一家四口走人家,李晶晶做为未过门的儿媳不便同行就没有跟去。

    一个半时辰之后,一家四口回来了。

    李晶晶心里担忧兄妹头次去陌生人的家里,会不会出什么状况。立刻去了院子,瞧着何敬鑫、何敬焱脸红通通连耳根子都像火烧过一样,问道:“今个天不热,怎地脸都这么红?”

    兄妹俩羞得低下头来。

    何庆笑眯眯道:“邓族长问他们有没有定亲事?俺说没有。邓族长就说他们一定都能娶得好、嫁得好。他们不懂娶、嫁是什么意思,回来时问起来,俺就让你姨解释。他们就羞了。”

    孔叶叫奴婢把兄妹俩带出去玩,而后跟李晶晶道:“闺女,鑫郎、淼娘现在能不能成亲?”

    今个邓族长的一句话勾起了她已经压在心里几年的沉重心事。

    以前她打死都不敢想二儿子、小女儿嫁娶的事,可是如今他们除了智力低些,身体发育跟同龄的少年、少女没有不同。

    她家的大儿子要大婚最快也得后年,二儿子、小女儿若是今年大婚了,明年就能有子嗣了。她就可以当奶奶、姥姥了。

    李晶晶理解孔叶的心情,缓缓道:“弟弟、妹妹现在若是娶嫁也行,只是对方的条件肯定不会好,若是晚个两年,等智力提高到跟成人一样时,就能找到好的婚配对象。弟弟妹妹及他们的子孙都会受益。”

    何庆摇头不容置疑的道:“表妹,鑫郎、淼娘已是这般,若再找个傻的,生下子嗣都跟着是傻的。你可不能再有这样的心思。”

    孔叶身子一僵,半晌,伸手拍了拍脑门,仰天望着屋顶,自语道:“俺太贪心了。俺错了。俺再不枉想了。”摇摇头像是把这个念头彻底的抛开。

    李晶晶安慰道:“姨,弟弟妹妹的事莫急,慢慢来。晚开的花香。”

    孔叶想通透了也就放下了,再不提此事。

    开封、洛阳稳定之后,周边的几座城府跟着平静下来,整个河南道的百姓又过生了安稳的日子。

    何敬焱得到朝廷的旨意率虎奔军撤离开封,令吕道明带军队回长安。他则带着二百名虎奔军连夜奔至洛阳,与家人团聚。

    五月初,李炳、何敬焱、白族及洛阳众位名士送邓区亮父子于洛阳城外官道。

    邓学平动容的道:“先生,这一别不知何年再见。请受我们全族人一拜!”

    “莫说见外的话。”李炳双手扶起邓学平,道:“当年若没有你们全族鼎力扶持,陛下岂能登基创建定朝,我也没有今日的荣华富贵。此去北地几千里,你们一路保重。他日自有相见时。”

    邓族人由一百名虎奔军护送从洛阳启程返回北地老家。

    紧接着,何庆一家五口去往鲁地老家,李炳祖孙也离开洛阳在返回长安的途中去了一趟慕容家族。

    李炳见到了慕容丰,非常高兴,道:“我孙女原来说是四月就来你们家,谁知开封大乱,洛阳不稳,她得等我,我又让她给两个长辈瞧看病,这就耽误到今日。”

    慕容丰异常激动的道:“无妨。我们都等得。你今个能来实是出乎我意料。”

    刘大医师、李世云就从慕容丰开始给慕容家族的患者一个个的复诊。

    慕容老二、慕容老四等人的癫痫病已经痊愈,夜游症也好了。

    子风、妙水则是给从湖北道赶过来的慕容丰五女儿及她的三个儿女医诊开了药。

    慕容家族遗传了几百年的梦游症被李晶晶医好,为了感激她,将书库里六千七百二十三种藏书各送了一本。

    这样的礼物对于李晶晶来说比百万银票还要珍贵。她给慕容家族留了三粒保命丸。

    从慕容家族离开之后,李晶晶斟酌之后,决定将原本放在李家,请人手抄两套副本,一套送给五弟贺继业,一套做为嫁妆带到何家。

    李炳从李立的嘴里得知此事,笑道:“晶娘这次总算没有女生外相。”

    祖孙归心似箭,只用了两日便回到了长安城府。

    李晶晶见到了分别近五十天的亲人,竟是热泪盈眶。这一世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她最大的财富。

    贺氏已从前锋亲兵的嘴里得知了李晶晶得到慕容家族赠书一事,再听女儿说要送贺继业手抄的副本,喜极而泣,拥抱了女儿,就兴冲冲去瞧书。

    她娘家别说人就连书都不剩下了,要想重振贺家,没有大量的藏书那就等于没有底蕴。李晶晶实是帮了贺家一个大忙。

    秦婉静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得知李晶晶把原本留在李家,手抚摸着肚子,自语道:“你姑姑把最好的古书都留在了咱们府里,你以后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辜负她的心意。”

    “妹妹,你可终于回长安了,把我等得急死了。”李云霄喜得搓着双手,围着李晶晶转了两圈,左右瞧看没有变瘦,这才放心下来,又道:“太子要当爹了,太子妃、董太子侧妃都怀有身孕。他都不好意思来咱们家,怕我取笑他。”

    李晶晶咯咯娇笑几声,道:“他到是够神速的。恭喜他。”

    李云霄接着高声道:“太子又当哥哥了,前日夜里皇后生下了九皇子。”

    李晶晶反问道:“皇子?”

    李云霄神秘的道:“我昨个去宫里听珏娘亲口说的,肯定是皇子。”

    李晶晶板脸道:“以后珏娘给你说的宫里的事,不许到外头说去。”

    李云霄小声道:“我只跟你说。我跟奶奶、娘都不说的。”

    李晶晶菀尔道:“还有什么事情?”取出果味补骨奶片给了李云霄一瓷瓶,又俯身往孪生子嘴里塞了两粒。

    李云霄激动自豪的道:“妹妹,我们几人凑银钱修的庄子开张了,生意兴隆的不得了,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半年就能回了成本去。”

    李晶晶问道:“这些天你们有去四季庄园游玩吗?”

    李云飞把果味补骨奶片当成糖豆嚼着,唇齿留香,淡淡甘甜,*浓郁,仰着小脑袋,道:“我们去过一次。奶奶、娘说起你都哭了,呆了一个时辰就回来,没有玩尽兴。”

    贺继业缓缓抬起头,一本正经的问道:“姐姐,这是什么糖,太好吃了!”

    “我新制的保健药果味补骨奶片,十八岁以下常吃能长高个子,四十岁以上常吃身体康健。”李晶晶变戏法似的左右手各拿着一个半尺高大肚瓷瓶,送给孪生子一人一瓶。

    这样的一瓶装着一百片果味补骨奶片。

    李云飞、贺继业双手接过,紧紧抱在怀里走到桌前,把瓶子放在桌上,打开瓶盖,倒出几片,看到奶片上面印着的兔子,不约而同的叫道:“兔兔!”

    当他们发现奶片正反面的兔子图形都不同,每一片的奶片图形也不同时,就跟何敬鑫兄妹一样无比惊喜的把瓶子里所有的奶片倒在桌上,找不同兔子图形的奶片。

    李云霄讨好道:“妹妹,你能不能送一瓶大的,我想带进宫送给珏娘。”

    “拿去。”李晶晶对兄弟都很大方,一次给了李云霄十瓶。

    李云霄望了一眼聚精会神凑奶片图形的孪生子,拉着李晶晶到了隔壁的偏厅,低声道:“宫里的刘美人吞金死了。长安寺的一位出自刘族的大药师被太子派御林军杀了。陛下撤了刘族的十几人的官职,没收刘族九成财产,下旨全族迁出长安。”

    李晶晶眼帘低垂,轻声道:“我在返回长安途中夜宿驿站时遇到了刘族前往河南道的骡河府车队。”

    她看到了去年在诗会上害王烟雨落水的二公主何敬蓉的表妹——刘族的嫡女刘丽清,做男子打扮骑着一匹黑色的老马。

    李欢打听到消息告诉她,刘丽清被刘族许配给东罗马帝国的一位年过五旬的大富商当妻子,六月就成亲。

    李云霄道:“骡河府是二公主的封地。那地方虽是年年闹水患,也比欧阳家族去的北地强多了,最起码离长安近。”

    李晶晶想到的是二公主何敬蓉与二驸马刘坤的婚姻。

    不知刘坤是跟着族人去骡河过缩衣节食的生活,还是厚着脸皮回到公主府靠着二公主享受荣华富贵。

    李云霄见李晶晶目光闪烁,忙道:“妹妹,你与芸公主合伙办的女子学堂就要建好了。前几天我与太子还去瞧看过,比潭州女子学堂还要大。你与芸公主可真是有魄力。”

    李晶晶伸手拍拍脑门,笑道:“我差点忘记此事。”

    李云霄憨笑道:“你事情太多非常繁忙,想不起来也是正常。”想了想还是没有说胡太子侧妃与娘家人到骊山打猎被熊抓掉整只左臂的事。

    李炳去皇宫向何冬复命,见到了初生婴儿九皇子—何义荣。君臣交谈甚欢。

    何冬感激李晶晶赠予朝廷三张药方,赐下许多珠宝。

    比李立早回到长安一个多月的丁海涛一直呆在府里不出去,是以没有人瞧到他的义眼、义肢。

    李立回到长安之后,天天都骑马在外头为王府办事。他的义眼在长安引起不小的轰动。

    李晶晶的药院在三天之内给李府残疾的下人接上了义肢、义眼,又用了半个月给虎奔军的残疾军人接上义肢、义眼,声名远播,便连外国皇室都写国书要把皇室的患者送到定朝来装义肢、义眼。

    年仅十二岁的护国公主李晶晶药神的名号名传天下,跟少年军神何敬焱定亲的事,更是被无数人赞为金童玉女天作之合。

    八月初,李炳在长安过了六十岁大寿之后,宣布带曲氏周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