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夫人的重生时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郡主,将改变探春一生的命运,她前世无法改变,这一世估计也是力不从心了。
  南安太妃拉她坐下,给她介绍探春,“这是老太君家的三姑娘,瞧家多端庄,哪儿像,就知道到处疯玩。”
  郡主对探春一笑,“好标致的妹妹,跟二哥哥倒是有几分像的。”
  宝玉日日来南安王府,自是与这位郡主见过的了,探春闻言,笑道:“郡主过奖了。”
  和宁郡主又笑着问湘云,“婚期订什么时候了?怎么不家绣嫁妆。”
  湘云虽与和宁相熟,却也不禁红了脸,道:“订明年五月了,嫁妆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史侯虽对她不好,但面子功夫还是很过得去的,她的嫁妆也不算简薄了。
  南安太妃笑道:“看,问家这些做什么,还不带这两个妹妹去别处逛逛,只别往外走,这后园子走走便罢。”
  和宁郡主笑嘻嘻应了,就拉着探春和湘云给众位夫告辞,往别处玩去了。
  众正一面看戏一面闲聊,忽听远处几个少年的说笑声传来,南安太妃身边的丫头过去瞧了瞧,回来道:“是几个少爷过来给众位太太们请安了。”
  南安太妃就笑着嗔怪道:“还是这么莽莽撞撞的,幸亏和宁带着两个姑娘出去玩去了,要不避都来不及。”
  说话间,已有几个华服少年上前,给众行礼请安,宝玉也其中,显得十分恭敬得体。
  站最前面一个十五六岁穿秋香色箭袖的少年显然就是南安世子了,容貌英俊,器宇轩昂。
  南安太妃就笑着问世子:“可遇见小姑姑她们没有?”
  世子眼珠子转了转,“不曾遇见,小姑姑去哪儿了?”
  南安太妃笑道
  :“不过是府里各处逛逛罢了,”又问:“饿不饿,要不要吃块点心。”
  世子忙点头,就有小丫头摆了两盘精致的点心到他面前,他一面吃,一面还不忘几个庶兄弟和宝玉,回头道:“们也吃呀。”
  南安太妃便让另摆一席,众坐了。吃了些点心,又往前面去了。
  不一时,起了风,南安太妃便请众进屋喝茶,众只得又随着到花厅上喝茶,说了半日闲话,和宁郡主才带着探春、湘云回来,贾母见天色晚了,便纷纷起身告辞。
  之后的一两个月,南安王府常派来,或是给贾母、王子萱等送些精致吃食,或是给姊妹们送些珠花钗环。而这其中,探春那一份自是与别不同,众都看出了南安王府的意思,自是没有嫉妒,只有恭喜的。
  赵姨娘、贾环自也都十分欢喜,贾环更是出去打听南安王那几个庶子的品,回来告诉姐姐。
  探春只嗔道:“还没影儿的事呢,别就这样张扬开了,让老爷、太太知道了,又是一顿好说。”
  贾环笑道:“不过悄悄打听罢了,只是那两位都是没有官职身的。”
  探春哼了一声道:“不过都是些纨绔罢了,文不能文,武不能武,指着祖上留下的家业混日子,又不是王妃肚子里爬出来的,一个个倒比世子还受用,可千万别跟他们一样,听到没有?”
  贾环连连点头,又笑道:“姐姐说的,好像见过他们一样。”
  探春眼神一闪,“如何能见过,不过是听和宝玉说,自己猜测的而已。”
  这日一早,南安王府又让送了几匹外国进贡的多罗尼过来,贾母让凤姐收下,又与来送东西的嬷嬷说了几句话,才打发她回去。
  贾母就把王子萱叫入里间说话,道:“看太妃是想把三丫头说给她家大哥儿了,听来送东西的嬷嬷话里话外都夸他家大哥儿。”
  王子萱道:“看上去是个老实孩子。”南安王的长子是侧妃所出,性子懦弱,因前世探春本就是要嫁过去的,故此她见过几面,多有了解。探春嫁入王府,虽看上去风光,实则与嫁入一般家也无甚区别,光王府的一干女眷就够她应付的了,根本没有能力提拔贾环。
  贾母点头,道:“既这样,那这事就定了罢。只到时候嫁妆可别委屈了探丫头。”
  王子萱道:“那是自然。如果可以,媳妇想着把婚期就订明年,二丫头一出嫁,就给三丫头办。”
  贾母问:“为何这样着急?这事也不是们能做的了主的。”
  王子萱道:“听二哥说边疆最近不太平,恐怕要打仗了,到时候大家提心吊胆的,哪有顾得上嫁娶,倒不如早早办了,们也好放心。”
  贾母大惊,“真有此事?怎么没听老爷和兰儿说?”
  “老爷是工部的,消息自然不甚灵通,”王子萱笑道:“兰儿想是知道的,只是怕家里担心,没说罢了,二哥也只是无意提起。”
  贾母想了想道:“既是这样,那婚事是该抓紧办了,还有两个玉儿的,也明年一道办了罢。”
  边疆战事也是王子萱按照前世记忆瞎说的,只是怕探春的婚事又生枝节而已,没想到这一说,贾母倒急了,遂忙道:“那倒不急,外甥女就咱们家住着呢,中间还能出什么岔子不成?而且都挤一起,家里的银钱周转不开不说,也难免有疏忽之处。”
  贾母点头笑道:“说的是,也是安逸的太久,一听要起战事,有些心急了。”又说起探春的亲事,“可这事儿们如何开口好,若显得太急,倒叫家说们心急想攀高枝似的。”
  王子萱道:“过几日边疆有了消息,咱们只把实情说了,想必王府必是答应的。”
  话音未落,忽见宝玉探头进来,贾母看见,笑骂道:“猴儿探头探脑做什么,还不快进来。”
  宝玉遂进来笑道:“见老祖宗和母亲说话,这不是不敢打扰么。”
  王子萱问:“这么晚还不回去休息,又过来坐什么?”
  宝玉道:“这里有一件要紧大事,关系到三妹妹,想与老祖宗和母亲说。”
  贾母、王子萱听了忙问何事?
  宝玉道:“今儿世子爷悄悄告诉,他看中了三妹妹,想纳为侧妃……”
  作者有话要说:王子萱对探春的婚事心情很复杂~
  56第五十六章枝节


☆、57第五十七章义女

  【第五十七章】
  贾母、王子萱闻言;一时都有些愣怔,婆媳俩对视一眼;贾母嘴唇翕动;半天才问宝玉,“世子爷何时见过三丫头?”
  宝玉被屋里的气氛影响,心念一转,一时也想到了什么;这件事并不像他原先想的那样简单,“不过是那日王府园子里打了个照面,连话都没说过。”
  贾母、王子萱都想起当日情形,有郡主等;自然不会有什么越礼的举动。两都松了口气;贾母道:“不过见了一面;有些好感罢了,能当什么真。”
  宝玉皱眉道:“可世子爷看样子却是打定了主意。”
  “是世子让来跟们说的?太妃和王爷可知道了?”王子萱问,世子年轻,又兴头上,这件事显然不能从世子身上下手。
  “世子还没与太妃说,只先让来问问老祖宗和母亲的意思。若们答应了,她便与太妃和王爷说。”宝玉道。
  看来世子还不算糊涂,若是直接告诉长辈,那探春不但进不了王府,名声恐怕也要毁了。
  王子萱道:“若们不同意呢?他又如何?”
  宝玉看了眼贾母、王子萱的脸色,道:“若是您们不答应,他也是要说的。看世子爷并不清楚太妃的意思。”
  贾母看向王子萱,“看该如何?”
  王子萱毫不犹豫地道:“这门亲事是万万不行的,不说三丫头嫁过去处境尴尬,日后会受委屈,就是咱们家,与王府也不好相处,再有那背后嚼舌根的,更不知编出什么来呢。”
  贾母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她还没糊涂到会被个侧妃的名分给蒙蔽了眼睛。
  “而且,与南安王长子的婚事也不能答应了。”王子萱不由叹气,“三丫头嫁过去与世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让她如何自处?”
  贾母道:“难为想的周到,只南安太妃这样喜欢们三丫头,叫如何开口。”说着又摇头叹息,本来一桩好姻缘,竟就要这样黄了。
  “本来这亲事就还没摆到台面上来,们找个理由推了,王府也不能说们什么。只是太妃心里必是不大舒服了。”
  “也顾不得许多了,得罪了南安王府,大不了不去给世子作伴了。”宝玉道。
  贾母想了想道:“该去念书还是照样去,太妃那边,少不得拉下脸去说罢了。”
  宝玉应了,又听贾母嘱咐道:“世子爷面前可什么都别说,知道了吗?”
  宝玉点头,“都省的。”
  第二日,贾母便往南安王府递了帖子,要去见太妃。太妃还道是商量探春与长孙的婚事,忙答应了。谁知贾母却婉言拒绝了这门亲事。太妃虽心中不喜,却也不好说什么,又见贾母连连道歉,她也不好意思了,“这本就是情愿的事儿,们既不乐意,们也没有强求的理儿。老太君千万别这样儿,倒叫不好意思了。”
  贾母见太妃这样大度,心下松了口气,两正闲聊,却见个丫头进来,“王爷进来了,说有要事要见太妃。”
  太妃忙让陪着贾母喝茶,自己与王爷进了里间。
  过不多时,太妃由丫鬟扶着出来,一脸的愁容,见贾母眼露疑问,强笑道:“不过是边疆出了点乱子,皇上已经派平安州节度使带兵过去了。”
  贾母已有心理准备,又听朝廷已有安排,也不多问,正要告辞,却听太妃道:“虽然这亲事不成,但着实喜欢们家三丫头,不如让收为义女,以后也好常过来玩玩。”
  贾母一听,来不及多想,喜出望外道:“们三丫头不知几时修来的福气能这样投您的缘法。”
  南安太妃笑道:“不过是看着投缘罢了,老太君既答应了,不如就挑个日子,让三丫头过来给王爷请个安,这事儿也就算定下了。们也不用搞那些虚礼了,您看呢?”
  贾母自然连连应承,又说了一会子话,太妃才把贾母送出屋子。
  贾母回家将这件事一说,家里都是欢喜,纷纷恭喜探春,探春心下也是高兴,没想到自己会这样幸运。只有王子萱,嘴角虽噙着笑,眼中却似有愁绪,大家还道是庶女风光,她做嫡母的心里不快,只有黛玉、湘云觉得不对。
  回院子时,两就私下商量,“二婶对三姐姐向来跟亲生女儿一样,怎会因此事不快?”
  黛玉点头,“正是,而且二舅母从来不是个七情上面的,就算心里真有不快,也不能三妹妹和老祖宗面前表现出来不是?”她望着窗外
  ,轻叹口气,“看三妹妹这件事并非这样简单。”
  湘云挑眉,等她继续说下去。
  “听说南安王府本来是要把三妹妹说给他们的大少爷的,只后来不知怎么,这件事没成,便急急忙忙的要收三妹妹做义女,三妹妹性子虽讨喜,但出身摆着,以南安王府的体面,多少名门闺秀收不得,非要收个庶女做义女。”黛玉道:“按理是不该多管的,只是担心三妹妹日后吃亏。”
  湘云道:“是啊,万事皆有因,这背后恐怕另有端倪。”她压低了声音,“二婶应该是也想到了,故此才面有忧色。”
  黛玉微微颔首,出了半日神才道:“这件事全家都高兴,咱们自不好泼凉水,只能暗中嘱咐三妹妹,叫她万事小心了。”
  探春也不比黛玉、湘云笨多少,这会儿回了屋,静下心来一琢磨,也琢磨出不对来了,从孙媳到义女,南安王府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她不过一个小小庶女,有什么可图之处?
  正出神,却见赵姨娘笑吟吟掀帘子进来,“姑娘大喜!”
  探春对生母的态度依旧淡淡的,让她坐了,问道:“姨娘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情?”
  赵姨娘道:“自是来给姑娘道喜的,姑娘如今这是给咱们家都挣了面子,家里上下日后谁不高看您一眼?就连和兄弟也跟着沾光啊!”
  探春看她一眼,心里早已猜出她的来意,只道:“小小年纪何德何能能得到南安太妃的青睐,还不都是沾了咱们家的光,托老祖宗、老爷、太太的福,日后更该小心谨慎才是。至于您和环儿,各有各的缘法罢了。”
  赵姨娘本是欢欢喜喜而来,没想到又碰了一鼻子灰,她心里顿觉无趣,又坐一会儿,悻悻然回去了。
  赵姨娘刚走,又有几个管家娘子带着东西过来贺喜。
  “这是上好的头油,送给姑娘抹罢。”
  “前儿新赶出来的衣裳,这颜色最适合姑娘穿了。”
  “这是姑娘素日爱吃的几样零嘴儿,以后姑娘想吃什么就叫丫头到厨房说。”
  探春笑着谢了,说了几句闲话,便送她们出去。
  探春心下冷笑,她这也不过是安了个义女的名头罢了,她们就指望着沾她的光,这幸亏是嫡母大度能容,若遇上那小心眼嫡母,哪容得她这样风光,还不知背后如何使绊子舀捏她呢。她是能跟贾母告状,还是能与南安太妃诉苦?不也得老实受着。
  次日一早,就有王府的来说:“正月二十是大吉日,请姑娘过去给太妃、王爷请安。”又赏了些珠宝首饰绫罗绸缎。
  探春谢了恩。让丫头给来赏了一锭银子,才打发她回去了。
  王子萱见事情无可转还的余地,照这样下去,一过了年,和亲的旨意就下来了。既这样,她也只能打起精神应付,至少让探春风风光光的出嫁,至于到了那真真国,一切就要靠探春自己了。
  正月二十,一大早探春便被南安王府接了过去,给太妃、王爷磕了头,见了府中众,南安王妃又赏了两个丫鬟,才叫送回来。
  从此,探春府里更加风光。
  好日子没过多久,二月还不到,就有消息传来,边疆战败,真真国要求和亲,点名要南安王府的和宁郡主。
  荣府众闻听说战事结束,虽然败了,损失倒也不大,都松了口气,又听说要和亲,也不关己事。
  只众聚一处说闲话时,凤姐纳罕,“说这真真国国王又没见过和宁郡主,怎么就点名要她和亲呢?”
  贾兰刚下朝回来,消息自然灵通些,“听说是他们的使节入京,见过和宁郡主一面,回国与他们国王说了。”
  尤氏道:“还有说真真国这次发兵,本就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和宁郡主。”
  宝玉哼了一声,“不过是男打不过了,就找个女来做借口罢了。”
  众闻言都嗔怪的看他,贾母叹息道:“宝玉,这话不许出去乱说,特别是王府内。”
  宝玉点头,“知道了。”心里却着实为和宁惋惜。
  黛玉见状,便笑对宝玉道:“没听宝琴妹妹说吗?那真真国的女孩子地位要比咱们这儿高呢,和宁郡主嫁过去定不会受什么委屈的。就别唉声叹气的了。”
  正这时,家急急忙忙进来报:“圣上身边的张老爷过来降旨。”
  众都不知是何旨意,忙开了中?p》牛谏舷惆福霞医又肌?p》
  旨意是给探春的,封探春为和安郡主,指给真真国国王为继妃。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原著里探春到底嫁给哪国了,这个有待考证,有说嫁到日本的,有说嫁到印度尼西亚的,有说嫁到朝鲜的……我这里就用真真国了,考据神马的,最讨厌了~
  57第五十七章义女


☆、58第五十八章远嫁

  今年春天来得早,二月末;天气就已暖和起来。
  探春今日穿了件玫红色绣菊纹的对襟褙子;白色菊纹的百褶裙;满头珠翠,明艳照。
  卯时三刻,她便与王子萱动身,往宫中去给太后、皇后请安。
  到了宫门口;南安太妃也已经到了,正下车,三问了好,便由小太监带路,往慈宁宫去。
  要和亲的郡主;自然是要见见宫里贵的;而王子萱和南安太妃,一个嫡母、一个义母,少不得相陪。
  慈宁宫中,太后皇后都,含笑受了三的礼,便让给三赐座。
  太后把探春叫到身边,带上眼镜细细打量,口中啧啧称赞,“这丫头标致,倒像是和宁的亲妹妹一样。”
  南安太妃笑道:“可不是,奴才第一眼见了就觉得投缘。”
  太后又对王子萱道:“这几个儿女都是好的,上回见了家大女儿,也是天仙一样的物,还有那带玉的哥儿,小时候见过,粉团一样的。”
  王子萱低眉微笑,“娘娘过奖了。”
  皇后又夸贾兰,“贾翰林小小年纪就是满腹诗书,上回皇上叫他问话,正好也,哎哟哟,那引经据典的,可一句也听不懂,倒是陛下听得满意,赏他留下吃饭。”
  太后笑着点头,“那孩子真了不得,”又问:“可说亲了没有呢?”
  王子萱道:“他年纪还小,且不着急,再说他几个叔叔都还没成亲,哪里就轮到他了。”
  太后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男孩子成婚晚一点的好。”又问探春,平时家做什么玩什么,喜欢吃什么等语。
  探春一一答了,应对十分得体。
  太后满意微笑道:“越看越可疼,”又让赏了一套赤金珍珠头面,“到了那边可别委屈自己,们常派使节过去的,有什么想要的就跟使节说。们给送去。”
  这话也不过客气客气罢了,那真真国四面临海,哪就那么好送的。
  皇后道:“那边生地不熟的,身边总得有个可靠的伺候才行,们家和王府的都是极好的,只语言不通也是麻烦,这边正好有个丫头略通那边语言,就给了罢。”说着,对身后一个穿鸀色衣裙的女子招手,“鸀云,以后就跟着郡主罢。”
  鸀云应了,就给探春行礼。
  说是赏,还不就是安插个耳目,探春早料到会如此,只含笑伸手扶起鸀云,“日后就多劳烦姐姐照顾了。”
  太后又略略介绍了真真国的一些情况,他们国王今年四十了,膝下有三儿三女,皆是庶妃所出。
  这些贾府早打听清楚了,探春私下不知哭了多少回,但圣旨摆着呢,她还能如何。
  又坐一会儿,见到了中午,众便从宫里出来,南安太妃笑对探春道:“这几日就把东西收拾收拾,来王府住几日,到时候从王府启程,让世子送上船。”
  探春看了王子萱一眼,王子萱对她微微点头,她才道:“女儿知道了。”
  王子萱就问:“不知何时启程?”
  南安太妃道:“也就这十来天了,再晚也晚不过清明去。”
  回去跟贾母一说,贾母又不免伤感,背着众位姊妹,王子萱、凤姐面前自责,“都是糊涂,竟害了探丫头。”
  王子萱道:“这事儿也不是们能做得了主的,当时那种情形下,就算老祖宗知道王府的用意,也得答应的。”
  凤姐亲自给贾母拭泪道:“可不是,这都是三妹妹的命。们现能做的,也就是多给她添些银子,不教她银钱受委屈罢了。”
  因探春是以南安太妃义女的名义和亲,故此嫁妆都是由南安王府准备,贾府也只能多给些私房钱。贾母想了想道:“给的太多了,王府那边定不高兴,就给五千两罢。”
  王子萱道:“随老祖宗,也舀五千两罢,那儿还有些头面首饰,也给她带上。”
  贾母闻言,就对王子萱道:“二房这几年还有好几件大事等着呢,可别勉强。”宝玉、贾环、贾兰都到了成亲的年纪,哪一个都不能寒酸了,没个五六万两银子下不来,二房虽比大房好些,却也还没富裕至此。
  王子萱笑道:“老祖宗放心,那些事省点无所谓,三丫头这一回却是不能少的,那边宫里宫外打点可少不了,若没了银子傍身,又没有娘家身边儿,三丫头恐怕难以立足。”前世元春的例子摆着呢,探春虽是嫁去外国,但想来也差不多。
  贾母赞赏的看了儿媳一眼,“难为了。”
  当探春舀到两张五千两的银票时,着实愣住了,她没想到贾母、王子萱会这样大方。听王子萱说明了缘由,小姑娘不由红了眼圈,哽咽着唤了声“母亲……”
  到底是自己从小看大的,一想到从此可能再也见不到了,王子萱的眼眶不免也湿润了,搂过探春,轻声叹息,“好孩子,要好好保重,放心,家里这边都有呢。”
  探春身子微微一僵,王子萱说的自不是别,而是赵姨娘和贾环了。有了王子萱这一句保证,她的心放了一大半,以她对嫡母的了解,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至少不会为难赵姨娘和贾环,剩下的就要看两的表现了。
  “女儿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您,母亲的大恩大德,女儿来生再报。”
  王子萱轻抚着她的后背,“傻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只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知足了。”说着叫丫鬟端了水来,两洗了把脸,重新收拾了妆容。
  正这时,宝玉、黛玉、迎春、惜春等姐妹鱼贯进来,见王子萱也,纷纷行礼。
  王子萱笑道:“们姊妹说话罢,先回去了。”说着便回了自己屋子。
  宝玉等都带了礼物来,探春见了就笑道:“们又这样破费,叫说什么好,昨儿宝姐姐送了好些东西,就怪不好意思的,想去她家道谢,又没抽出时间,这会子们又送了这些来,该舀什么谢呢。”
  黛玉道:“谁叫谢了,这些都是素日喜欢的,带过去看着它们就当看见们姊妹了。”
  此言一出,众又伤感起来,正默默落泪,凤姐进来,见了笑叹道:“们也真是,又勾得三妹妹伤感起来。快别这样,这么晚了,都回去罢。”
  黛玉笑问:“什么风把凤姐姐也吹来了?”
  “也没什么好送,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