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夫人的重生时代-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政想了想道:〃真真国意在平安州,三丫头的事儿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三丫头想必不会有什么事的。〃
话虽如此说,家里上下仍旧不免担心,探春是死是活,还不都是真真国说了算,朝廷如今自保都难,哪还会为个女子出头。
作者有话要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把黛玉的性格写崩了,这种事,如果是探春、惜春,一定会闹开,如果是迎春,估计会说:“罢了,他们也不容易,以后补上我便收下,不补上我也不去要了。”
如果是宝钗,估计不动声色,以后自己当了宝二奶奶再说,但黛玉……就比较难猜了,这时候的黛玉,已不是原著里受了委屈,只会写“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那个林妹妹了,她也会为自己日后打算了,如果闹开,一来显得自己不识大体,二来以后和王熙凤的关系也不好相处,嗯,我是这么想的反正
☆、61第六十一章春宫
有了上一回的教训;这次朝廷上下都不敢掉以轻心了;皇上跟王子腾、冯唐等商量了一整晚,又安排卫若兰、牛老七等也随军,一来是这些都是皇上信任之辈,二来也是给这些年轻世家子弟一点立功的机会。
粮草上;则派了忠靖侯史鼎为粮道;史鼎也算皇上信任之;这几年虽不如王子腾那样得到重用,到了关键时刻;皇上还是想到了他;史鼎自是欣然答允,当即就回家收拾了东西,快马加鞭先行一步,往平安州去了。
贾府听到消息,一时间都是亦喜亦忧,这些亲戚能得皇上如此重用是他们这几家的荣耀,可这是上战场的事儿啊,一不小心小命难保,他们还没到心甘情愿为国牺牲的境界。
贾母担心的成夜成夜睡不着觉,侄子,侄孙女婿,孙女婿,亲家老爷,哪一个都牵动着老家的心绪,又有宝玉、贾环秋试即,也不知结果如何?
王子萱也是一样,就算能保住性命,也难保不出岔子,特别是王子腾,大军有什么问题,他这个做主帅的都脱不了干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到时候贾、史、王、薛还不都得受牵连。
这日贾兰回来,王子萱就特地嘱咐他,“陛下最近少不得问对战事的看法,可别像从前一样什么都说,一句话不好,就可能连累舅爷他们。”
贾兰通过这几年历练,已比刚入仕的时候圆滑多了,虽还时常进谏,却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了,听王子萱嘱咐便点头,“孙儿省的。”又问:“金陵那边可来消息了,宝叔他们可还顺利?”
王子萱闻言,就道:“都平安,算起来,今日也该考完了。”又笑开来,“信里还说,母亲又有了身孕。”
贾兰听了自也十分欢喜。
过了几天,皇上果然叫了贾兰到御书房说话,问他关于战事的看法。
贾兰谨记王子萱的嘱咐,只说自己是文官,对打仗之事不甚了解。
皇上听了不禁笑道:“这鬼灵精,平时谏言的次数不比御史少,这会儿却又跟朕藏起拙来,那点心思以为朕不知道。”
贾兰闻言,忙惶恐跪下。
皇上笑着将他扶起来,“罢了,朕不为难了,”又问:“们家那两个叔叔,是不是今年参加秋试?”
贾兰点头,回道:“二叔和三叔正是今年下场。”
皇上点点头,又问:“依看,他二学问如何?”
贾兰如实作答,“两位叔叔文章不算出彩,却也是中规中矩。”
皇上若有所思,又问起别事,正说话间,却听太监回:“南安王求见。”
皇上眸光一闪,“让他进来。”又打发贾兰回翰林院。
贾兰知他二是有密事相商,便告辞出来,正跟南安王打了个照面,规规矩矩给王爷请了个安,面上却如罩了一层寒霜一样。
南安王本就面色憔悴,见了贾兰更是有些尴尬。
这次战事的源头,南安王府是要负一定责任的,他如何能不着急,可这事儿也不能全怪他,要不是皇上点头,他们敢这样吗?皇上如此,太后又时常叫和宁进宫,这意思还不明白吗?王府也是看中了这点,才出了这个主意的。
南安王和贾兰微微点了点头,便随着太监进了殿。
贾兰低着头往外走,眼下暂且顾不得和南安王府计较,自己的这些亲戚全都是风口浪尖上的物,哪一个出了问题,自己家都会多多少少受到牵连,凭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不知能挽回多少。
回到家时,贾母、王子萱面上却是没了这几日的阴霾,个个都喜气洋洋,贾兰笑道:“可是金陵传来了好消息?”
凤姐笑道:“可不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事儿能让老太太、太太都这样高兴呢。”
贾兰道:“想必宝叔和环叔都中了?”
贾母道:“宝叔中了第二十九,环叔中了第二十。”
贾兰道:“这名次也着实不错了。” 又问:“什么时候回京?”
王子萱道:“南边不太平,老祖宗已安排琏二叔叔去接,估计回来得入冬了。”
贾兰点头,“是该如此,晚一点不要紧,安全第一。”
王子腾虽是武官出身,却也不曾真刀真枪的打过仗,让他带领十万大军对付真真国,他心里是没底儿的,幸好有冯唐年轻时平过几次乱,是个精通兵法,能征善战的,到平安州的第一战倒也打得十分漂亮,将敌军逼退至平安州外。从此两军就一直处于对置状态。
皇上对这样的战术很满意,真真国粮草有限,撑不了多久,而他们却是粮草充足,有的是精力跟他们耗。
京城众世家也都看清了形势,略松了口气,十月末,宝玉、贾环平安到家,贾母、王子萱越看越喜,摆了戏酒,家里好生庆贺了一番。
贾政一向钦慕读书科举出身之,如今自己儿孙皆有了功名,他哪有不高兴的道理,也不板着脸了,晚上到赵姨娘屋子歇息的时候,便夸起了两个儿子,“两个孩子虽不如他大哥,却也是不错了,看这回环儿回来越发稳重了。”
赵姨娘欣慰点头,又轻声叹息道:“可惜她姐姐看不到,若是见了,还不知如何欢喜呢。”
提起探春,贾政也不禁叹息,至今一直没有探春的消息,也不知道她真真国皇宫过得如何。“三丫头是个有福气的,定不会有事儿的。”这话不知道是安慰赵姨娘还是安慰自己。
赵姨娘用帕子拭着眼角道:“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三丫头最放心不下的便是环儿了,临走还惦记着环儿的婚事呢。”
贾政想了想,道:“环儿的亲事是该考虑起来了,只不过不能越了宝玉去。”
“宝玉的亲事不是早就定了吗?”赵姨娘问。
宝玉与黛玉的亲事,不过是内院的心照不宣罢了,贾政向来不关心内院事务,也只隐隐猜到一些,便问:“可是定了林姑娘?”
赵姨娘心念一动,点了点头道:“正是,正好两也有了感情,又是亲上加亲的。”
贾政眉毛一拧,宝玉平时爱内院晃,他是知道的,却是头一回听说宝玉与黛玉已有了感情,越想越气,这还了得,万一有了那见不得的事儿,可如何是好?
赵姨娘见老爷面色不好,便又添油加醋的说了宝玉、黛玉之间的事情,贾政气得第二日便叫了宝玉来,劈头盖脸训了一顿。
“孽障,不知道专心念书,竟把心思用别的地方上,看看谁跟一样整日跟姐妹们混一起,如今二姐、三妹都嫁了,平时就少往内院去,外书房好好准备春闱。”又点着他的额头,“要有三弟一半的用功,这次名次也不会落后于他!”
宝玉正被捧得得意呢,被这一骂,一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回屋便有些闷闷不乐,又不敢进去见黛玉,又念不进去书,茗烟见了,便寻了些春宫秘史等书给宝玉看,宝玉这几年都被逼着读四书做八股了,哪看过这些,一看之下不免入了迷,也顾不得过了年就要参加春闱了,只管窝屋里看这些。
贾母、王子萱只道他是屋里埋头苦学呢,还觉欣慰。
这日午间,贾环来寻宝玉讨论功课,见门外一个丫头都没有,便进了内屋,谁想宝玉正趴床上看书,便凑过去,“二哥哥看什么呢。”
宝玉吓得一个激灵,慌忙间书掉地上,贾环眼尖,瞄见上面画着一男一女赤身**交缠一起。
宝玉忙过去把书捡起来,扯出个笑脸问道:“过来做什么?”
贾环早把面上的惊讶掩饰过去,如常笑道:“新做了一篇文章,想让二哥哥帮着瞧瞧。”
宝玉便将那春宫塞到一旁书堆里,接过贾环递过来的纸,细细看起来。
两品评一番,正好贾兰也回来了,又让贾兰看,贾兰略说了几点不足,又将这次春闱主考官的口味分析给二听。
贾兰一面说,一面随手去翻宝玉书案上的那一摞书,却见《大学》下面压着一本与别的书装订略不同的书,抽出来一看,三都傻了眼。
宝玉冷汗顿时就下来了,贾兰知道了,就等于贾政知道了,他才挨过一次训,这次恐怕是要动家法了。
贾环则是没想到会这么巧,自己不是没想过告密的,可如今形势,老爷再不喜宝玉,宝玉也是有功名的,反倒是他,贾母、王子萱那里会落下不是。因此他便装作不知,没想到被贾兰发现了,这小祖宗才不会考虑这么多,定是要告诉老爷的了。
贾兰也傻了, 宝叔虽不如自己和环叔那样知道上进,却也是个知道分寸的,没想到背地里竟然看这种书,这还了得,他一定是要告诉老爷、太太的。
“兰哥儿,别告诉老爷,二哥哥不过是一时糊涂罢了。”贾环忙道,此时不妨做个好,不管有用没用,宝玉都会念着他的好。
果然,宝玉感激的看了贾环一眼,又焦急的看向贾兰。
贾兰抿了抿嘴,冷冷道:“这却是不行,这不是小事,若不告诉老爷,以后老爷发现了,后果岂不是更加严重。不如现说了,正年下,老爷也不敢怎样的。”说着起身,舀着那本书,往贾政屋中去。
作者有话要说: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会有加更的,算是把上次空的那章补上,看,这么久了我还记得呢~
☆、62第六十二章教训
贾政骂完宝玉;这几日见他不往内院跑了;心里还满意呢。正跟清客相公讨论今年的春闱;却听回:〃兰小爷来了。〃
贾政便叫进来,贾兰小脸神色严峻,贾政还道是战事又有了变故,忙问:〃外面又有什么新消息了?〃
贾兰道:〃外面没事;是家里有些事,孙儿想跟祖父说。〃
贾政便叫清客相公散了;跟贾兰进里间说话。
贾兰从怀中掏出了那本春宫;放桌上,〃这是刚才宝叔屋里见到的。〃
贾政颤抖着手将那春宫舀过来,翻了两页;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将书啪得一声摔到地上,〃还不快那把那孽障给叫来!〃
贾兰上前给贾政顺气,〃祖父别急,大年下的,您这样动气,让老太太知道了,定不会高兴的。不过叫过来训两句罢了。宝叔也已知道错了。〃
贾政哼了一声,〃不行,把他叫来,今日不给他点教训,他日后还不知闹出什么丑事来呢。〃不免又想起赵姨娘的话,莫非,宝玉与黛玉真的已有了那见不得的事儿。
贾兰看贾政这样动气,也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先告诉太太了。又听贾政吩咐小厮,〃把宝玉给叫来!〃
宝玉这里正急得屋里团团乱转,贾环要进去告诉贾母,被宝玉拦下了,〃这件事本就是的错,进去告诉了老祖宗,的脸往哪儿搁。〃
〃可是老爷教训您,老祖宗早晚是要知道的呀。〃贾环倒不是为宝玉着急,只他这会儿进去报信,正好能贾母面前卖个好。
正这时,贾政的小厮已经来了,〃二爷,老爷叫您过去。〃
宝玉听了,也只得跟着往贾政书房走。
有贾兰旁劝着,贾政也没敢用大板子,只舀了戒尺,〃可知道错哪里?〃
〃知道,儿子知错了。〃宝玉也知道自己这次错了,无可辩解,忙跪下道。
贾政,〃明知故犯,更该打,如今家里上下都指望们进士及第给家里争光,倒好,竟做起这些勾当来,让祖母、母亲知道了,该多失望?〃
宝玉又羞又愧,脸胀的通红,低下头不敢言语。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伸出手来!〃贾政呵道。
宝玉忙伸出手,贾政狠狠敲了几下,宝玉的疼得直抽气。
贾兰一旁看着也觉不忍,〃老爷、宝叔已经知错了,您就饶了他罢。〃
贾政又打了几下,宝玉细皮嫩肉的,哪经得起这些,手心早已红肿了,贾政见了,才扔了戒尺,〃还不滚回去复习功课,三天内给做十篇文章来!〃
宝玉应着,退了出来,檀香见他左手红肿,忙取了消肿止痛的药膏来,也不敢多问,只默默蘀他上药。
宝玉忍着疼道:〃叫沉香到里面给老太太、太太说一声儿,这几日外面准备春闱就不进去吃饭了。千万别说挨打的事儿。〃
沉香应了,便进里边来。
此时,贾环早已来至贾母跟前,将事情原委说了,〃二哥哥一时糊涂看了些不该看的书,正好被兰哥儿看见了,兰哥儿的性子老太太、太太也是知道的,当即就舀了那书告诉了老爷。老爷气得就要打二哥哥,就忙进来报信来了。〃
贾母闻言忙要到外院去,〃孩子不过是年轻糊涂,也不至于动不动就动板子,这还是年下呢,过几日又要春闱万一孩子被吓坏了可怎么好。〃
凤姐忙拦着,〃老祖宗别忙,您这时候过去,宝玉面上也过不去不是?〃
贾母想想也是,就坐下了。〃这孩子怎么好好的就看起这些来了。〃
王子萱道:〃不如让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顺便看看宝玉伤了没有。〃
贾母点头道:〃快去快去,若是伤得重了,叫过来取金疮药。〃
王子萱应着,就往宝玉处来。
宝玉正忍着左手的一阵阵火辣辣的疼痛,趴案上看书呢,见王子萱进来,心知老太太、太太已经知道了自己干的丑事儿,不由红了脸,蹑足道:〃太太,您又过来做什么呀。〃
〃还不是来看看,好好的怎么就动了戒尺?〃王子萱假作不知,微笑道。
〃太太就别问了,儿子没脸说,日后打死也不敢了。〃宝玉遮遮掩掩道。
王子萱看他一眼,〃知道错就好,也是有功名的了,传出去叫家笑话。〃说着舀起他的手看了看,〃这几日就先别进内院去了,以免老祖宗见了心疼。〃又道:〃心里可别怪侄子,他的性子是知道的。〃贾兰向来眼里容不得沙子,如今朝中虽有收敛,但家里还是和从前一样,有一点看不惯的就要说出来。
宝玉笑道:〃哪能呢,这事儿本就是不对。〃
王子萱点头,又嘱咐檀香、沉香,〃们两个好生伺候着,不要多话。〃
两平时本就是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又听说过袭的事儿,越发小心谨慎起来了,自是点头应是。
王子萱先回贾母处,贾母忙问:〃宝玉如何了?〃
王子萱道:〃不过是左手有些红肿罢了,已经上了药膏,没什么大碍的。〃
贾母叹了口气,也不问原因了,只吩咐琥珀,〃刚才的糖蒸酥酪给宝玉送去一份儿。〃
王子萱伺候贾母吃过晚饭,回屋叫来了宝玉的几个小厮。
四早已闻得消息,见了王子萱一个比一个老实。
王子萱面沉似水,问:〃宝玉哪里知道这些,定是们几个挑唆的!是哪一个?还不滚出来!〃
〃太太饶命,是奴才糊涂!〃茗烟知道这次自己是逃不过去的,忙跪着往前爬了几步。
王子萱道:〃就猜到是,向来是宝玉身边最不老实的一个,从前看老子娘的面上,几次没理论,如今越发连这种事儿都敢干了。〃
茗烟道:〃本来奴才是不想这事儿的,可前几日不知怎么了,老爷莫名其妙把宝二爷训了一顿,宝二爷回来心里就不高兴,奴才想逗二爷开心,才想出了这个馊主意。〃说着,还看了眼赵姨娘屋子的方向。
王子萱见状会意,估摸着又是赵姨娘贾政面前说了宝玉的坏话。她冷哼一声,先吩咐来喜家的,〃这样的奴才留着也是祸害,赶到庄子上了事。〃
来喜家的应了,便将茗烟拉了出去。
王子萱又敲打李贵、墨雨几个,〃们几个也看到了,挑唆爷们儿的下场如何?〃
几连连磕头,〃奴才绝不敢挑唆主子。〃
王子萱把其他三个也打发下去,单嘱咐李贵,〃比他们几个都大些,更该知道分寸。平时应该看着他们才是,怎么如此疏忽,连那些书都能带到宝玉书房里。〃
李贵磕头如捣蒜,〃是奴才大意了,前几日奴才家里有些事儿,奴才就没留意茗烟竟偷偷的寻了那些书来。〃
王子萱便问:〃家里能有什么事儿,让连宝玉的事都耽搁了?〃
李贵吞吞吐吐道:〃奴才母亲要给奴才说媳妇儿,奴才不依,跟家里闹了几日。〃李嬷嬷为了能长长久久宝玉屋里保持地位,便要李贵娶了宝玉屋里的檀香做媳妇儿,李贵却是看不上檀香的容貌,正好借此机会,求太太做主。
王子萱想了想道:〃檀香年纪略小了些,委实不合适。正好前儿林之孝家的跟说,她女儿小红早到了配的年纪,看们两个倒合适,他家的家世,也不算委屈了。〃
李贵一听,欢喜非常,贾府上下,林之孝可是仅次于赖家的管事,主子面前颇有体面的,而且小红是林姑娘身边的贴身婢女,以后宝二爷和林姑娘成了亲,他们家也照样能宝二奶奶面前说得上话儿。
思及此,李贵忙连连答应,磕头谢恩。
王子萱一笑,〃快回去告诉母亲,让母亲也乐一乐罢。〃
李贵忙退了出去,来喜家的进来,一面给王子萱斟茶,一面朝着赵姨娘屋子的方向孥嘴,道:〃也太不老实了,太太该给她些颜色瞧瞧才是。〃
王子萱不屑一笑,道:〃随她闹去,倒要看看她还有什么招儿。〃
第二日,林之孝家的就让小红收拾了东西回家备嫁,小红只得将衣物略收拾了几件。
紫鹃就一旁打趣小红,〃昨儿还担心自己嫁不出去呢,没想到今儿就有了主儿,那李贵们也是远远的看见过的,长得斯斯文文,跟倒是很配。〃
小红双颊通红,就要撕紫鹃的嘴,〃这烂了嘴的,看怎么收拾。〃
紫鹃一边跑一边跟黛玉求救,〃姑娘,看她,还没成亲呢,就不让说她相公了。〃
这门亲事,表面是给两个奴才指婚,中间的含义却是再明显不过了,黛玉何等聪明之,得到消息,第一时间便想明白了,当即羞得连门都不敢出了,心道,日后与宝玉再也不能像以往一样说说笑笑了,免得家说闲话儿。
王子萱也正是这个意思,两年纪都不小,再像从前那样,终究是个话柄,以后对两的名声也是不利。倒不如直接把事儿挑明了,两个也就不敢像从前那样亲近了,外也没什么话柄可说。
作者有话要说:第一更,加更估计在五六点吧~
62第六十二章教训
☆、63第六十三章外放
宝玉外书房窝了几日;静下心来做了几篇文章;待左手上的伤好了;贾兰又带着宝玉、贾环往几位大儒家中拜访了一番。
荣府上下,好像都把前几日宝玉挨打的事儿忘了一样,贾母、王子萱还像从前一样疼爱宝玉。
赵姨娘便将宝玉偷看春宫的传出去,可这消息还没传出二房的院子;王子萱这里就有了消息。
〃这还真是不消停,〃王子萱一面检查宝玉上考场时的考篮;一面道。
王熙凤道:〃可不是;太太仁慈,她还道太太制不了她了呢。〃
王子萱道:〃用不着动手,去把这事儿透给老祖宗知道罢。〃她现动手;贾政那儿难免落了不是,倒不如让贾母动手。
王熙凤笑着点头,晚上贾母便已知道赵姨娘的事儿来,〃还道三丫头走了,她能老实些,没想到还是这样招猫逗狗的惹事儿。〃
凤姐道:〃可不是,太太还蒙鼓里不知情呢,要不是路过,这消息要不了半天就传得尽皆知了。〃
贾母道:〃王氏别的事情是个有主意的,唯独这件事上糊涂。〃又道:〃那赵姨娘今年也有四十多了,身体也该一日不如一日了,就让她屋子里好生养病罢。〃
王熙凤会意,过了几日,赵姨娘就染了风寒,却一直不好,王子萱怕她把柄气过了别,就后罩房边上给她收拾出了一个里外两间的屋子,让小吉祥儿跟着伺候。贾政也不过偶尔想起来让过去问句好。
这都是后话,且说到了春闱这日,大家欢欢喜喜的将宝玉、贾环他们哥俩送入考场。
就宝玉、贾环还没从考场出来的时候,平安州传来消息,王子腾又连连打了几场胜仗,敌军眼看着已撑不了多久了。
皇上大喜,封王子腾为镇南侯。
荣府上下闻讯也都欢欣雀跃,王子萱、凤姐更是高兴的嘴都合不上,忙叫备了贺礼给王家送去。
正这时,又传来消息,牛老七立了战功,封千户,而卫若兰则战死了。
贾母闻讯不免蘀史湘云伤心,〃云丫头真是个苦命的孩子,襁褓间没了爹娘,如今成亲不久又没了丈夫,日后一个孤零零的婆家日子该多难过。〃
黛玉、惜春也都为湘云叹息,贾母便让二明日去卫家看看湘云。
王子萱道:〃两个姑娘家过去也不合适,就让凤丫头跟着一道去罢,看那边有什么事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