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女主播 -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我们新闻部一向不搭调, 莫非是他?”
“嗯,现在这种情况,很难下判断。如果进行民主投票,你有几成把握?”张秘问。
“不到两成。”郑杰超在心里默想了一下,发觉其实自已在新闻部也没有什么特别铁的手下,所以有点心虚地说。
“你看看你,这么多年的主任是怎么当的呀?”此时已经和郑杰超绑到同一战车上的张秘不由一阵火大。
“呃,谁知道一个小小新闻部主任的位置还有这么多人掂记着啊。”郑杰超自知理亏,但为了取得张秘的同情,只好无限降低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说得好象新闻部主任真是千有唾弃、万人嫌的位置似的。
“先生,你们点的菜来了。”这时,包厢的门在轻敲之下被服务员打开了,上桌的是一道卤水拼盘,还有一盆热汽腾腾的马加鱼羹汤。
“先吃吧,再愁饭也是要吃的是不是?”张秘看到菜上来了,肚子里一阵翻滚,奔波了一上午,他肚子也饿了。虽然听见这事他也生气,但毕竟这事最大影响的是郑杰超,他至多面子上下不去,还不至于影响了他的前程。
现在,香气扑鼻的菜放在面前,他也就不怪气了,抄起筷子吃了起来。
俗话说,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稍稍填饱肚子,张秘见郑杰超仍是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由骂了一句:“没出息,男子汉大丈夫,要死也要吃个饱死啊”
郑杰超没滋没味地夹了一块猪舌头放进嘴里,见张秘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他心里始终是七上八下,悬着。
“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不做这个主任了。还能怎么样?”张秘说得很轻松,在郑杰超心里却犹如天打五雷劈,心想,早知道连这顿饭钱也可以省起来了。
“象你这种事情其实最难操作。”张秘叹了口气,“比如你要想进阶,当个副局长什么的吧,咱们还可以往上层运作。但你就这么个小小的主任,如果要出动那些大家伙,也太浪费了。还搞得这么箭在弦上,今晚就要选举。你就算叫人运作也得给人一个时间和空间啊。”
“这不正是欧阳建南的意图吗?他就是不想给我这个运作的时间和空间。”
“总而言之,我尽力帮你想想办法吧。”张秘摞了这句话,总算给郑杰超吃了颗定心丸。说实在的,如果有时间和空间运作,他也就不用急吼吼地找老同学了。
象他这样的小人物,也只有靠钻营和运作了。
邱忠,你这样害我,老子记住你了。
郑杰超把目标锁定了和他貌合心不合的办公室主任邱忠。没想到这个老家伙,为了自已儿子上位,居然能折腾出这么多东西来,自已还真是小看了他的能量。
郑杰超这才发现,自已说到底也是广电的人,过去没有充分依靠欧阳建南这棵大树,真是大错特错。县官不如现管啊吃完饭一结账,加上五粮液这瓶价格昂贵的酒,一共是528元。郑杰超付了钱,找老板开了正式的发票,等走出门,郑杰超把发票塞给张秘。
“这些发票反正我也报不了,你拿去报销吧。”
张秘接过发票,随手放进自已的手包里,道:“想开一些,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尽力而为。”
郑杰超点点头,知道张秘能把话说到这份上,完全是看在过去两个的的陈年旧情上,虽然他不知道张秘心里其实最感激的是他提供的丰富激情大片资源,但总而言之,建立在过去微时岁月里的情谊,显然比现在工作中廉价的利用之情来得牢固可靠。
看着在微凉的冬风中缩着脖子前往公交车站的郑杰超,张秘心里除了掠过一阵同情,不知不觉,还浮起了一丝庆幸。庆幸自已眼力够准,找了个有靠山的好老婆。
否则,也许自已哪步踩错了,就是和郑杰超一样的下场。
想到这些,张秘眼前浮现的老婆那干瘪的身材,竟然也有了几分魅力。
瘦田努力地耕,总是会肥的。想到这里,张秘按捺下一份来自下面的冲动,斗志昂扬地上班去了。
吕麦刚刚到局里,就看到一辆很帅气的越野车停在广电大楼右翼的停车场上,接着,吴瑞文从车里出来了。
见到吴瑞文,吕麦眼前一亮,正要上前搭话,却发现车里又钻出个人,竟是和自已互换工作的彭佳。
两个人一起从越野车行李厢里,搬下摄像机和三角器等拍摄器材,彭佳手里还拿着话筒,看情况,两个人竟是一起去干活了。
吕麦顿觉心底一阵泛酸。她早就把吴瑞文锁定为自已下一步的攻坚目标了。之前,她死乞白赖地跟着吴瑞文去干活,还放话要他有什么新闻线索随时叫她,她保证随叫随到。谁知道,吴瑞文竟和彭佳一起去了。这也太不把她放在心上了吧?
吕麦对着一楼电梯前的观衣镜照了照自已,染成麦色的小烫卷短发,两只杏仁眼上眼线不动声色,却把眼睛明显放大,嘴唇的唇膏自然得体,身上穿着的剪裁得体的黑色时尚小西装。整个一个都市白领丽人的打扮,任谁也看不出她是来自小山村里的姑娘。
我这样子还配不起你吗?
吕麦心里为自已打气,为自已提振了几分信心,然后,一脚跨进了电梯里……电梯里没人,吕麦稍稍犹豫了一下,把手按到了八楼的键上……新闻部在七楼,办公室在八楼……
帮着吴瑞文把摄像器材移交入库,又和他到五楼编辑室看了看刚才拍摄的带子,叫吴瑞文去靠在墙角的沙发上躺着休息,彭佳就开始读片。
由于记者们经常要加班加点,有时中午或晚上加班太迟了,或是编片子太累了,就会在沙发上咪一会,以恢复精力。到编辑室最大的风景恐怕不是记者编辑们奋战的工作身影,反而是躺在墙角沙发上酣睡如雷的那副疲惫至极的记者形象。
彭佳发现,吴瑞文的画面拍得十分有质感,从开始下车她现场和孩子们的应答声,到最后的采访,选取的角度,都充分体现了一种淡淡的温情。
这条新闻,应该做成温情从容的生活小品,而不是流着泪水请求帮助的苦情片。
两位师大慈爱的胸怀,孩子们天真无忧的眼神才是这条新闻的亮点,而最大的震撼,莫过于她们对生活简单的诉求。
能上学、能治好身体的残疾、说清楚话。而两位师太朴实的表情、慈祥宛若亲娘的语气,也深深打动了彭佳。
“呼,呼,呼……”彭佳忽然听到编辑机房里传来一阵异样的声音。
第七十七章:突发新闻
彭佳回头一看,发现吴瑞文竟已经深深陷入梦乡,这“呼呼”声竟是他发出来的打鼾声。
看来真是把他累惨了。
都说记者是一个朝阳行业,很多人以为是指有前途的行业。其实,这个朝阳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记者是个适合年轻人做的职业。上了年纪的人,一般要嘛抓住机会转行了,要嘛就内部消化,变成编辑或其它内务工作人员。真正能把一线记者从年轻做到年老的,在全国电视台恐怕都没有几个,估计扳着指头都能数清楚。
当然,报社等平面媒体的记者另当别论。
别看摄像记者肩上扛的只是20来斤的摄像机,但一天到晚东奔西跑下来,不亚于一场小型的铁人三项拉力赛。
记者干活,最苦的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酷热的夏天,许多记者上车空调一阵猛吹,下车酷暑一阵猛晒,骤冷骤热地,反而夏季是记者中暑感冒的高发季节。
彭佳看了一眼熟睡的吴瑞文,赶忙把播放器的声音旋小了,旋到勉强可以听清楚采访对象的说话声为止……
花了半个多小时伏案工作,彭佳把今天采访草庵的所有现场声和同期声都整理出来,接下来一步,就是开始拟稿。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现场采访的成败与决定新闻稿件的质量。好的现场采访就是制作出成功电视新闻的最坚实基石。
看着笔下清晰的文字记录,彭佳的灵感也如泉水般泊泊流出。她随手就着编辑机房的电脑写起稿来。
这个时候,记者们都外出了,由于除了特大突发的新闻之外,新闻都是前一天基本编辑完成的,所以除了合成编辑,其它的编辑也不会到机房里来,此时的机房,除了机器的“嗡嗡”鸣叫声,显得异常的安静。
彭佳抓住这个格外难得的黄金时间,写起稿来如行云流水,特别顺畅。
突然,编辑机房的门被“碰”一声打开了,从开门的力度来看,这人明显是匆匆跑进来的。
是谁呀,这么毛毛糙糙的。彭佳正在将稿件收尾,还差一个编后语就行了,正在绞脑汁呢,谁知道思路被这“碰”地巨响打扰了。她抬起头一看,是新闻部副主任张无涵。
这时,室内如雷的打鼾声也猛然结束,吴瑞文自从心里做了决定之后,顿时觉得整个人的精神轻松不少,精神一放松,他躺在沙发上立即进入了梦乡。正睡得舒服呢,突然在梦里听到“碰”地一声巨响,顿时把他吵醒了。
“张副,怎么了?这么紧张?”吴瑞文揉了揉惺松的睡眼道。
“啊,还好你们俩在这。吴瑞文、彭佳,你们俩立即去省道304线火桥头路段,那里一辆油罐车和一辆客车对撞失事了,据说死了不少人,你们赶快赶到现场的。”
“我也去吗?”彭佳问道,这是她接掌新闻热线之后,新闻部第一次正式派活给她。
“今天的记者都出门了,还好你们在。这条新闻是市府办打来的,市长已经赶往现场了。”
一听张无涵的话,彭佳和吴瑞文立即明白,这不是一条社会新闻,而是一条时政新闻,因为,市长都在赶往现场的路上了,否则,张无涵也不会那么火烧屁股似的着急了。
“救场如救命啊,彭佳,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吧。”张无涵知道,如果彭佳以新闻热线离不开人的话推托,也十分正当,他也无话可说,无隙可寻。于是双手抱拳,一脸迫切焦急的样子。
“好的,马上出发。坐谁的车?”彭佳问。
“局里司机洪雷开的车。车在楼下等你们了。”
吴瑞文听完,对彭佳道:“我去拿机器,你下楼等我。”然后赶紧也跑出了编辑机房。
彭佳拿了自已的话筒,收拾好稿件,也往编辑机房外走。载着吴瑞文的电梯已经先下去了。张无涵道:“到了现场,记得和我保持联系,我已经通知播音员和编辑,这条新闻晚上一定要播的。”
“那来得及吗?”彭佳算了一下时间。
“哪怕一条简讯也好啊,只要给我几个画面。后续报道在《晚间新闻》播出。”张无涵筹划着,边对彭佳发出指令。
“呃,对了,今晚上七点半还有选举会呢。要民选新闻部主任,你是候选人。”张无涵踌躇了一下道,“要不,我再去看看有没有别人,你就不用去了,等着开会吧。”
“没事,也许处理得快还赶得及呢。如果赶不及就不参加了。”彭佳心里倒没有多少想着市长到现场的事,她知道,这样的新闻现场晚一点去就可能错过精彩的画面。
“真地不要紧吗?”张无涵迟疑地问道。
“不要紧,再不去市长大人到了,看不到记者会生气的。”彭佳这句话立即把张无涵的嘴堵上了。他便不再犹豫,反正人家彭佳乐意去,自已也急需人手赶到现场。谁知道今天怎么记者都出去光了,还好还有他们在,真是天助我也。张无涵心里暗暗庆幸,如果耽误了市长亲临车祸一线现场的画面,那今晚上估计连他这个副主任的位置都要被拿出来票选了。
看着彭佳轻松走进电梯的身影,张无涵心道:看来小彭很想得开啊,知道自已反正也是陪衬,不去也是件好事。看来,自已还帮她避免了一场尴尬。
这么一想,张无涵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彭佳下到楼下,吴瑞文已经在车里等她了。
“看你这速度,比急诊室的出诊还快。”彭佳没想到吴瑞文有这等身手。
“上车吧,呵呵,记得系安全带。”吴瑞文的机器加上他自已把整个后座都占了,所以彭佳就坐在了副驾上。见彭佳上车,吴瑞文又叮嘱了一声。
办公室里,吕麦探头探脑向外看了一下,见走廊里没人,便快步走了出来,一看电梯,正“噌噌”地往下走,于是只好耐心等了起来。
吕麦走后,邱忠从办公室里出来,就往新闻热线那间办公室走去,他一推门,见里面张姐郑姐倒是还在,只是那挂着新闻热线牌子的办公桌是空的,不由脸色一沉,不客气地问道:“彭佳呢?”
办公室发生的一切彭佳并不知道,洪雷已经把车身上标着“大华新闻”的专车开得飞快,不到15分钟,就走出了闹市区,上了省道304线。
事发的火桥头路段距离市区大约20公里,除了闹市区的红绿灯耗费时间,洪雷在省道上那120多迈的时速,倒是为他们节约了不少时间。
彭佳是第一次坐洪雷的新闻采访车,看着身周的景色比倒片更快的速度往后退,这时她不由地恍然大悟,同情地想:难怪吴瑞文每次都叫她要系好安全带了。
洪雷自从不给现任局长开专驾之后,就被办公室调配为新闻采访车的专职司机。
“滴滴滴”,这时彭佳的手机响起,她拿起手机一看,是张无涵的。
“彭佳,你们到哪了?市长已经快到现场了。”张无涵心焦地道。
见张无涵心急上火的样子,彭佳知道肯定是政府办的公公们又给张无涵打电话催促了。她道:“没事张主任,我们很顺利,现在上了省道,正以120公里的时速向着现场前进呢。”
“好吧,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张无涵挂了电话,记者一出门,脱离了他的掌控,也只能靠他们的工作自觉性了。
车子又往前行驶了10多分钟,彭佳这个从不晕车的人,此时在洪雷的高速狂飚之下,都有了些晕眩的感觉。
“超过了。”上车后一直沉默不语的洪雷突然兴奋地大叫一声。
“什么超过了?”吴瑞文问道。
“超过市长的专车啦。”洪雷一指后视镜。
彭佳和吴瑞文往后一看,果然,那辆挂着O牌02的黑色奥迪车竟被洪雷的普桑甩在了身后。
“洪大侠,你这身手可以参加法拉利大赛了。”吴瑞文深表佩服。
见到洪雷此时兴奋得两眼放光的眼睛,彭佳知道,洪雷在这样的驾驶中找到了他的工作乐趣。
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能在职业中找到乐趣是最关键的。
就象洪雷,现在他的干劲十足,能把市长的车甩在身后,今天一天都会满足地笑了。
远远地,终于看到前方的路段开始变得拥堵,一些黑色的浓烟在前方升起,一看就知道到了事故现场。
由于实行了路面封锁,此时新闻采访车已经进不去了,看着省道上横七竖八停放的车辆,吴瑞文对洪雷道:“老洪,你把车停在这路边吧,我们就在这等市长。”
洪雷一看这路况,也知道再往前也是浪费时间,便依言把车停在了路边。
吴瑞文和彭佳刚下车,便看到市长黑色的奥迪车也停了下来,见前方记者已经在等候,和市长黄珏同车的政府办主任潘从公才松了一口气,满意地点了点头。
潘从公,面白无须,个子瘦高,一张阴郁的脸,始终不带笑容,由于他外形阴柔,市长黄珏又是女性,于是,外面的人给了他一个外号,叫:潘公公。
第七十八章:把镜头对准群众
潘公公下车后,赶忙绕到黄市长乘坐的一侧,为她打开车门。
黄珏正在开市长办公会,接到发生重大车祸事故的信息,心里一紧,立即赶到了现场。
市长分管安全生产,每年在安全生产这块,死伤多少人头,都有一个指标。超过35人死亡以上,就要报告到华夏最高政府,这里面的责任非常重大,重者有可能黄珏就要负安全生产责任,受到各种处分。
所以黄珏一听说油罐车和客车相撞,心里就瓦凉瓦凉的,知道死伤人数准不少,赶紧停下市长办公会,带着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市长赵明俊赶往事故现场。
见前方的道路被堵塞了,黄珏便下令停车,准备步行前往。还好她在办公室里常年备着一双平底鞋,出门时临时换上了,虽然和身上的西服很不搭,但也顾不上讲究了。
赵明俊的车也随后赶到,黄珏便和他一前一后地往事故现场走去。
安监局、交通局、石油公司、交警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全都赶到了现场,黄珏心里稍感安慰。
这一组由官员组成的队伍在交警的带路下,快步往事发现场走去。这时,120急救车的护工们已经从事故现场抬出了一个个伤员,黄珏见状,赶忙上前察看伤员们的伤情。
“现在死亡12人,受伤的人数还在统计,但是由于有一半的车身掉到溪谷里,所以死伤人数估计还会上升。”交警大队长张琥边走边向市长汇报着现场的情况。
“现在来了多少救援力量?”黄珏问。
“交警大队的警力全部出动,连在家休假的干警都来了。消防队也赶到了现场,正在对油罐车进行灭火。”交警大队长心里一阵苦逼,多少救援力量?等你这个总指挥长呢。
“赵副,立即打电话给武警中队,叫他们派员前来支持。”黄珏知道这事不会一时半会就能收场,这么些人根本不够用。“还有,打电话给林海县的县长谢挺风,这事发生在他的县境内,怎么没见他人影?叫他带领辖区的干部来支援。”黄珏见谢挺风居然没有出现,很不高兴,一肚子火正好找到了倾泻之处。
赵明俊也很奇怪为什么谢挺风居然没有政治意识,这种重特大事故,作为主政一方的县长也要负很大的责任的。
“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对事故受害者进行施救,对于施救不力者,该追究领导责任的还是要追究领导责任。”
黄珏脸色沉郁地道。
吴瑞文早把摄像机打开了,黄珏的话被原原本本地录了下来。
赵明俊躲到一边打电话去了。
黄珏走到了事故地点。
只见一辆消防车已经到场,几十名消防战士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地上到处是泡沫灭火剂的残渣,油罐车车头相撞着火部位的火苗看上去都已经扑灭。
而在油罐车的车头边,一辆客车的车头已经被撞得稀巴烂,看上去触目惊心,撞击的位置正中驾驶座,看来,司机肯定遇难了。摔到溪谷下的半截车身旁,有数十人在忙碌着,搜救伤员……
整个事故现场的处理还是有条不紊的,进入了收拾残局阶段。从事发到现在,将近一个小时,能把场面处理成这样,其实已经非常有效率了。
黄珏皱着眉头,等着安监局长给她汇报最新的伤亡情况。这时,她看到吴瑞文的摄像机对着她,突然,黄珏对着吴瑞文的方向说道:“别拍了”
黄珏的口气并不是很强硬,但却让所有在场的人一楞。吴瑞文也楞住了,他之前还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情况。
一般,市领导在这时候都乐于在镜头前出现一下,以表示身在现场,对事故的重视。
“小同志,不要光拍我。把镜头对准群众,对准参与抢救的群众。”黄珏见周围一下子静了下来,意识到自已口气太冲了,赶紧放缓了语调道。
说完这句话,她也不再看吴瑞文,而是专心听起安监局郑安生局长的汇报。
“好一个气场强大的女王”彭佳虽然不是第一次在新闻工作中接触到黄珏,但过去大都是会议新闻现场,或者下乡调研的现场,平和的场面之下,没见过黄珏如此强势的一面。
黄珏此言一说,其实是给吴瑞文和彭佳颁发了大赦令。他们早就对整个现场蠢蠢欲动了,奈何时政新闻“领导第一”的达摩利克斯剑在头上高悬着呢。此时见黄珏免了他们的“苦差”,自然干劲十足地前往新闻现场。
“佳佳,做个现场口播。”吴瑞文道。
“好,给我三分钟。”彭佳立即凝神想了一段话,不到三分钟,她对吴瑞文道,“好了,可以了。我说口播的时候,你把镜头从油罐车那摇过来,事故现场先入画面。”
“明白。”吴瑞文把摄像机扛在肩上,先比划了一下镜头,然后对彭佳道:“行了。”
彭佳稍微理了下自已的头发,看了看身上的衣服,见没有不雅的感觉,于是拿起了话筒,对着吴瑞文的镜头说开了:“各位观众,今天下午4点20分,在省道304线火桥头附近,一辆油罐车与载满乘客的客车相撞,在我身后,就是事故现场……”
彭佳一面说,一面注视着吴瑞文的镜头,随着他镜头的移动,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比划着方向……
“好了,就到这里。”彭佳停止了说话,对吴瑞文比了个“停”的手势。
“很好,佳佳,一次成功。”吴瑞文觉得和彭佳配合起工作来真是得心应手,象这样的口播镜头一次成功,就节省了他很多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拍摄现场的画面。
“走吧,去溪谷下面拍画面。”吴瑞文道。刚才跟拍黄珏期间,他已经把路面上的情况都拍得差不离了。
他们没有发现的是,当他们往溪谷下走时,黄珏很留意地看了彭佳一眼,她心想:这个女记者真是个拼命三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