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的传人-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罚,严加处治。凡是贪赃枉法的,统统发配到北方偏僻荒凉的地方充军。贪污赃款银六十两以上的,都押到土地庙枭首示众,剥皮实草。连官吏出差乘坐官家的牲口、车船,携带私人物品超过规定重量的,也严惩不贷。明政府规定乘坐官家的牲口,除随身衣物外,携带私人物品超过十斤的,每五斤笞(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敲打臀部、腿或背)十下,每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拷打臀部、腿或背)六十下。乘坐官家车船,附载私物超过三十斤的,每十斤笞十下,每二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七十下。
  除了平时的零星打击,朱元璋还集中清查了几个大的贪污案件,对贪官污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清洗。1385年,御史余敏、丁举廷告发北平(今北京)承宣布政使司(主管行政的省级机构),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司法的省级机构)的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人,伙同户部侍郎(主管土地、户籍、财政的副长官)郭桓、胡益、王道亨等人贪污舞弊,吞盗官粮。朱元璋命令司法部门严加追查,牵连到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主管刑法的最高长官)王惠迪、兵部侍郎(主管军事的副长官)王志、工部侍郎麦志德等朝廷的高级官员和各布政使司的官员,以及地方上的许多豪强地主。明政府发现他们除了盗窃国库的金银宝钞,盗卖官仓的粮食外,还贪污大量没有入库的税粮和鱼盐等各项税款。贪污盗窃的总额折成粮食,共达二千四百多万石。朱元璋下令将赵瑁、王惠迪等人弃市(在闹市处死,将尸体暴露街头);郭桓等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员也统统处死;各布政使司有牵连的官吏几万人都逮捕入狱,严加治罪;追赃牵连到各地的许多大地主,被抄家处死者不计其数。
  在打击贪污的过程中,朱元璋不仅雷厉风行,毫不手软,而且不避权贵和亲属,不论职位多高,同他本人的关系多么密切,也决不曲宥。丞相胡惟庸除了贪污,还犯有其他罪状,被处死。开国元勋华云龙,在北平私自占据元朝丞相的住宅,被撤职罢官。驸马都尉(皇帝的女婿)欧阳伦,凭着自己是朱元璋结发妻子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禁令私自贩卖茶叶,几次在陕西贩运私茶;他的家奴周保还叫当地官吏,征调民间的几十辆车子为他家运输私茶,稍不如意,就任意打骂地方官吏。由于欧阳伦有权有势,谁也不敢过问。有个河桥巡检司的小吏不堪凌辱,把这事告发了。朱元璋得到消息,怒不可遏,下令赐死欧阳伦,诛杀他的家奴周保,还写了一个通敕令,派人带去给那个告发的小吏,表扬他不避权贵的精神。
  在严惩贪官的同时,朱元璋又大力表彰廉吏,以扶正压邪。济宁(治所在今山东济宁)知府方克勤,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当时朝廷号召农民开荒,规定荒地垦种三年才开始征税。但他上任之前,当地官吏不按规定办事,不到期限就向开垦的农民征税。百姓说朝廷不守信用,都扔下土地不种了。方克勤上任后,就宣布要严格执行朝廷的规定,并把土地按土质的肥瘠分成九等,依照等级收税,民心马上安定下来,开荒种地搞得热火朝天。后来,有一年夏天遇到干旱,农民正忙着抗旱抢种庄稼,当地的官军却下令征调民工修城。方克勤赶忙出来阻挡,说:“老百姓正忙着耕种,怎么能去干扰他们?”他请求中书省取消这项徭役,得到了中书省批准。徭役废除后,随即下起了一场大雨,老百姓非常高兴,编了一首民谣说:“孰(谁)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方克勤还注意兴办教育,在乡村办起社学,延请儒师教民间子弟读书。他在济宁任职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但自己却过着十分简朴清贫的生活。一件布袍穿了十年没有换新的,每天只吃一顿有肉的菜。三年后方克勤到京城朝见,朱元璋特地赐宴表彰他,并把他送回济宁继续做知府。
  经过二、三十年的斗争,明朝官场的风气逐渐有了好转,吏治日趋清明,社会慢慢安定下来,经济也随着发展起来了。
  四十二、三宝太监的遗迹
  ──大航海家郑和
  陈梧桐
  打开世界地图,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海南边,可以见到一个横卧着的狭长的岛屿──爪哇岛,岛的北部海岸,有一座名叫三宝垅的城市。你知道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原来,我国明代著名的大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经出使西洋,到印度尼西亚访问和贸易,三宝垅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他的出使而命名的。
  郑和是明朝初年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普宁县)人,回族,原姓马,出生于1371年,逝世于1435年。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到麦加(在阿拉伯半岛,今沙特阿拉伯西北部)朝拜过克尔白(一块被称为伊斯兰教圣物的黑色陨石)。回来向他讲述过朝拜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因此,郑和从小就了解到西洋的一些风土人情。大约在十一岁左右,郑和入宫做太监,不久被分到北平服侍燕王朱棣。朱棣从北平发兵南京夺取帝位时,郑和跟随作战有功,被赐姓郑,升为内官监(掌管营造宫室、陵墓及采办皇室婚、丧礼仪用器的宦官机构)太监。郑和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后来又信奉佛教,成为佛门弟子。佛家以佛、法(泛指宇宙的本原、道理、法术)、僧为三宝,他因而被称为“三宝太监”。1405年(永乐元年),他受朱棣委派,开始出使西洋,当时的西洋,指的是现在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郑和接到皇帝的任命,立即着手进行远航的准备。他派人到南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各地督造各种船只。其中,有长四十四丈四尺(约合一百五十一米多)、宽一十八丈(约合六十一米多)、载重量一千吨的大宝船,有运输马的马船,运粮的粮船,运兵的坐船,作战的战船等。他还从各地征调了大批航海专业人员,包括观测天文气候的“阴阳官”,掌管罗盘针的“火长”,外国领航人员“番火长”,掌舵的“舵工”,掌锚的“班碇手”和担任翻译的“通事”,办理对外交涉的“行人”,管理水手的“管带”,修理弓箭火器的“军匠”,修理铁木工具的“民匠”,治病的“医官”,做会计文书的“书算手”,做饭的“厨役”,护卫的将士等,编成了一支庞大的远航队伍。
  1405年七月,郑和率领两万七千八百多人的远航队伍,带着大量的丝织品、瓷器、铁器、布帛和充足的口粮、日常用品等,分乘六十二艘宝船,七百艘马船,二百四十艘粮船,三百艘坐船和一百八十艘战船,在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集合待命。只听一声令下,每艘宝船上的二三百名水手马上紧张地开始工作,七根桅杆上升起了十二面大帆,八支大橹有节奏地摇动起来,其他船只的水手也升起了机,摇动了橹。船队井然有序地排成一字长蛇形,浩浩荡荡地驶出了长江口,沿着东海海岸南下,来到福建长乐的五虎门(东闽江口)。他们在五虎门稍作停留,便顺着秋季的东北信风,驶入了南海。大海上水天茫茫,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浪涛滚滚。水手和领航人员全神贯注地工作。他们用罗盘针定向,用天文导航术确定船只的位置,镇定地驾驶船只绕过暗礁,穿过恶浪,日夜不停地向前航行。郑和的船队首先到达占城(今越南南部),然后往南到达爪哇、旧港、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再往西航行到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古里(今印度南部)等国。第二年夏天,西北信风刮起的时候,船队顺风返航。许多国家的使者接受郑和的邀请,随船前来中国访问。
  郑和的航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当船队经过旧港的时候,遇到海盗陈祖义的袭击。陈祖义原籍广东,后来在旧港组织一个海盗集团,横行海上,抢劫往来的商旅使团,严重威胁过往商船、使船的安全。陈祖义听说郑和的船队满载着各种珍贵货物,召集同伙商议抢劫的办法,决定由他出面假意向郑和投降,以便麻痹郑和,然后暗中出动海盗船只,对郑和的船队发动突然袭击。但是,陈祖义的阴谋被旧港的一个中国人施进卿知道了,他把消息告诉了郑和。郑和命令船队做好应付的准备。当陈祖义的几十艘海盗船靠近时,郑和马上下令开炮还击。一阵猛烈的炮石,象雨点一样向海盗船袭来。接着,宝船上突然点起火把,把大海照得通红。郑和高大的身材站在船台上指挥战斗。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海盗船有的被打沉了,有的被抓获了,陈祖义也被活捉,押解回国。十月,船队安全抵达祖国,朱棣立即下令,热情招待随船来访的外国使者,并把陈祖义押赴刑场处斩,还奖励了郑和及船队人员。
  后来,郑和又六次奉命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他前后七次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总共访问过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北沿海的木骨都束,不刺哇,竹步(今索马里)和非洲中部沿海的麻林(今肯尼亚)。船队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隆重的欢迎和热情的款待。郑和到达占城时,当地的国王穿上节日的盛装,戴上山字形的金花冠,骑着大象,率领大小首领和一支五百人的卫队,出城迎接。路旁站满了欢迎的人群,他们吹着椰笛,敲着皮鼓,气氛异常热烈。同郑和一起出访的侯显到达榜葛拉(今孟加拉)时,当地国王先派一千人到海边的察地港去迎接他们,然后用小船接到锁纳儿江,再用大象接到王宫。在王宫门外的广场上,国王亲自主持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宫门外站着身穿盔甲、手持武器的卫士,宫门内排着千人马队,殿前有由数百头大象组成的象队,台阶左右分设数百柄孔雀翎伞,由手执金柱杖、银柱仗的大臣各两名,引导明朝使节进入大殿,拜见国王。双方互相赠送了礼物,国王又设下盛宴,杀牛宰羊,招待中国的客人。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都以明朝使节的身分,向当地的国王或首脑赠送明朝皇帝的礼品,表达建立邦交、发展两国友好关系的诚意,并邀请他们到中国来访问。然后,再同当地官府和商人进行贸易。在古里国(今印度西南部),郑和的船队到达后,国王就派出代表和当地的富户、书算手,在官府会见郑和的代表,商定看货议价的日期。到时候,郑和的船队把锦绮等货物带来,逐一商议价格,由书算手写成合同,双方各拿一份;然后互相握手,由中间的经纪人击掌为定,或贵或贱,再不悔改。接着,富户再拿出他们的宝石、珍珠、珊瑚等土特产,逐一议价,按值交换。船队带去的瓷器、丝绸、铁器等货物非常畅销,尤其是青瓷碗盘和纻丝、绫绢、烧珠等物,最受欢迎。船队也从各国收购了许多货物,有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奢侈品,还有谷米、棉花、布匹、药材和少量的铜。
  第三次下西洋时,郑和征得满刺加国王的同意,在那里建立排栅城垣,里面再筑一小城,盖造仓库,作为储存货物、粮食的中转站。船队从这里分头到各国进行访问、贸易,回来时就到这里集合,打整货物,装载入船,等到五月中旬西南信风刮起的时候,一道返航归国。
  郑和七下西洋,把我国古代的航海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它比哥伦布远航美洲、达·伽马绕好望角航行抵达印度,要早半个多世纪,规模也大得多,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造船、航海技术的先进水平。郑和的远航,大大促进了我国和亚洲、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友谊。在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的国王、首脑或使者,纷纷来到中国访问,建立了邦交和贸易关系。中国到东南亚去的侨民,也迅速地增加,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南洋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在我国人民和亚洲各国的人民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影响。许多地方至今留传着许多和郑和有关的传说和遗迹。在我国,福建长乐的三宝岩,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南沙群岛中的郑和群岛,台湾的三宝姜,都是为了纪念郑和的航海事业而命名的。关于三宝姜,据说台湾原来没有姜。郑和第六次远航途经台湾,船员把大陆的特产送给高山族人民,其中包括了生姜。高山族人开始吃姜觉得辣,船员们就对他们说,生姜可以治病。于是,他们就珍爱地把生姜种在土里。至今台湾凤山县还生产这种三宝姜。印度尼西亚除了三宝垅,还有三宝洞、三宝墩。另外,泰国有三宝港、三宝寺;马来西亚有三宝城、三宝井。这些名称都是对大航海家郑和访问的纪念。
  四十三、从青冢到青色的城
  ──王昭君和三娘子
  王宏志
  今天,人们到内蒙古去领略塞外风光,都不会忘记去拜访那诱人的青冢和青色的城,也都不会忘记去听听当地人讲述王昭君和三娘子的传说。青冢和青色的城,同她两人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讲两个动人的故事。
  说起王昭君,人们是比较熟悉的。从元代戏曲《汉宫秋》,到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曹禺的话剧《王昭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过,文艺究竟是文艺,有不少内容是虚构的。历史上的王昭君究竟是怎样的呢?
  王昭君,名嫱,汉代南郡秭归人,就是今天湖北的兴山县。在兴山县城南,长江西陵峡附近,有个群山环绕的村庄,就是王昭君的故乡,人称昭君村(今宝坪村)。至今那里还有许多昭君的遗迹,昭君洗帕的香溪,昭君居住的故宅,昭君喝过水的娘娘井等等。每个遗迹都有一些美妙的传说。王昭君是个民家姑娘,年轻时因貌美被选入皇宫,充当宫女。她入宫时正是西汉元帝统治的时候(公元前48年-前33年在位)。那时汉朝同北方的匈奴族已经和好了十多年。匈奴族的首领呼韩邪(ye爷)单于(公元前58年-前31年在位)才能出众,受到匈奴各阶层的尊敬和爱戴。他三次来汉朝,汉朝皇帝都隆重接待。他第三次来汉朝,是公元前33年。这次他向汉元帝提出求亲。汉元帝下令从宫女里挑选一名给他、王昭君在宫中早已听到匈奴与汉友好的消息,就慨然应召,愿意作为和亲的使者,嫁与匈奴王。汉元帝自然同意。临行前,汉元帝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昭君丰美的容貌,华丽的服饰,震惊了汉廷。据说第一次见到昭君的汉元帝也大吃一惊,后悔不该把这么美丽的姑娘嫁给匈奴主。他很想留住昭君,但又不便失信,只好让她同呼韩邪单于一齐走了。
  他们来到匈奴单于的驻地,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yanzhi烟支,王后),意思是说昭君嫁到匈奴,就会带来和平安宁。呼韩邪单于娶了昭君很满意,就上书给汉元帝表示:“愿为汉朝守卫边疆”,“让汉天子和汉的百姓永享和平、幸福。”昭君出塞在当时是匈奴与汉朝两国喜庆的大事。新中国建立后,在包头附近的汉墓里,出土了西汉末年为纪念这次和亲的汉砖、汉瓦,上面刻有“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文字。
  昭君在塞外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爱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民爱戴。她在匈奴生了一儿两女,这些子女也致力于汉与匈奴两族的友好。她的大女儿还曾去长安朝见汉朝皇帝。昭君出塞后的五十年间,汉和匈奴之间一直保持着“边城晏(晚)闭,牛羊布野”的和平局面。
  昭君出塞给北方游牧民族带来了好处。至今,呼和浩特和包头一带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她的神话传说。有个故事说,昭君本是天上的仙女,受玉皇大帝派遣,下凡来平息汉与匈奴的干戈。匈奴单于从漠北来迎昭君,他们一同来到黑水边,只见朔风怒号,漫天风雪,飞沙走石。昭君就下马弹起琵琶。顿时风停雪止,彩霞横空,万物复苏,阴山变绿,黑水澄清,还飞来百灵、布谷、喜鹊,在他俩头上翱翔。单于高兴极了,决定在这儿定居下来。后来,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几,那儿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她有个锦囊,从里面取出几粒种子,撒在地上,塞外就有了庄稼;从里面取出金剪子,把羊皮剪成犁、车,塞外就有了铁犁和木车。许多年以后,一天夜里,地上闪过一片红光,接着一声巨响,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黑水河边的平原上出现了一座小土山,山顶飘着五彩浮云。人们说,昭君完成玉帝的使命,回天上去了。她的人身就埋在土山里。这小土山就是今天的昭君墓。
  昭君究竟是哪年死的?她的墓是何时修建的?已无法考查。最早记载昭君墓的书是唐朝人杜佑的《通典》。书里说她的墓在单于府所辖境内的金河县。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字记》也这样说,还增加了对昭君墓的描述,说墓上草色常青,所以人们称之为“青冢”。令人考证当时的金河县的青冢,就是今天呼和浩特的昭君墓。人们为了纪念昭君对民族团结的贡献,在呼韩邪单于长期驻牧过的地方,也是昭君生活过的地方,为她修墓,以志不忘。从古代延续至今天,昭君墓仍然存在,而今已修饰一新,座落在呼和浩特南郊二十里的大青山脚下,在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堆起一座二十多米高、占地五十多亩的大土丘。相传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从四面八方,用袍襟携来黄土,含着热泪,把昭君埋葬在这里,堆成了这座土丘。昭君墓的南边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塞外黄河最大的支流──大黑河,象一条银带,盘旋回环在墓前。远望过去墓身巍峨高耸,姿态雄壮。在一片翠绿丛林衬托下,黛色蒙笼,“若泼浓墨”,所以称为青冢。实际上,内蒙古的昭君墓不只这一座,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座。因为昭君墓在内蒙古已不是一个人的陵墓,而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内蒙古人民都希望昭君──这个民族友好的象征,同自己的家乡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昭君墓。
  昭君去世以后,又过了一千六百年,大黑河畔又出了一位巾帼英雄,这就是蒙古族的三娘子。三娘子(1550—1612年)名中根,或钟金,出生于一个蒙古贵族家庭。她是个聪敏美貌,又懂兵法,有见地、有谋略的女子。1569年她同蒙古族一个有作为的首领俺答汗结婚。婚后她就参与大政,统率兵马,拥有相当的实力。
  那时候,中原正是明朝穆宗时期,统治昏愦。俺答汗几次要求与明朝通贡互市,都被拒绝,使臣也被杀害。俺答汗在激怒之下,率兵进扰,兵临北京城下。双方的战火不断燃起。直到1570年秋天,明朝才同俺答汉达成互市协议。第二年,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他属下的六十人也都封了官职。从此,明与蒙古之间绵延二百余年的战火,基本上宣告平息。这次协议能够达成,应当说三娘子很有贡献。史书记载:“始封事成,实出三娘子意。”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三娘子自幼就在战乱中长大,目睹战争的残酷。她对多年来明朝、蒙古不和有清醒的认识:蒙古虽然在历次攻掠战争中有所掳获,但也牺牲了不少人,花了很大代价。她认为“岁通贡市,坐享全利”更为安全可靠。那时俺答汗对互市要求已失去信心,三娘子就耐心向他陈述双方和好通市的好处,并提出了达到互市的具体设想。俺答汗终于采纳了她的建议。他们乘俺答汗的孙子巴汉那吉入关,被明朝授以官职的有利时机,通过与明朝边吏王崇古、方逢时等人的协商,最后达成了双方息兵,通贡互市以及请封的一系列谈判。从此以后,每年春秋两季,双方贡市在长城边定期举行。尤其是秋高气爽季节,蒙族人民赶着牲畜带上皮毛,汉族人民携带粮食布匹,齐聚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在这每年例行的盛会上,常常可以看到性格活泼豪放的三娘子,头戴貂帽,身着锦裘,有时也穿汉装,在大小领主的簇拥下,骑马到市场上观光。她同前来的明朝官员们互致问候,说说笑笑。有时兴致来了,她还引吭高歌,或者翩翩起舞,市场上的蒙汉人民齐声喝采。明朝官员穆文熙亲见这种场景,写诗记述说:
  少小胡姬学汉装,满身貂锦厌明珰,
  金鞭娇踏桃花马,共逐单于入市场。
  三娘子的再一个功劳就是主持修建呼和浩特城。同明朝建立互市关系以后,呼和浩特地区不仅畜牧业增长很快,农业和手工业。商业也有显著的发展。俺答汗与三娘子决定在呼和浩特平原的北部,修建新的城堡。当时俺答汗已是垂暮之年,这一浩大的工程就由三娘子亲自主持。在蒙汉人民共同努力下,于1581年建成。这座城背靠“千里郁苍”的大青山,面临波光粼粼的黑水河,在这“青山如屏,黑水如带”的优美环境里,当地的蒙族人民为它起了个美丽动听的名字,叫做“青色的城”。这个名字的蒙文读音写成汉字就是“呼和浩特”。青色的城完工以后,俺答汗和三娘子为表示对明朝的尊崇,就请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