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你我同是穿越公主-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阳看着这两人,不免也是摇头一笑。
  这样的分别,或许是最好的……
  最终,终是诸葛锦旭带着孟茹先行回了宫。诸葛端云望着两人的车马渐渐消失在热闹的南街尽头,心中不知所想。
  这时,奶娘带着姚氏过来,姚氏将诸葛昱抱给宁阳,宁阳见儿子难得没睡,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东看西看,便亲了亲他的小脸儿。抬起眼来时见诸葛端云正看着她,说道:“走吧。”
  宁阳点点头,抱着儿子跟着诸葛端云上了布置舒适的马车,车轮慢慢滚动起来,向着南方而去。
  150 喜报
  柳子轩任了太子太傅之后,每日早晨卯时初刻便起身入宫,纵使大周四月时节已经有些热,但卯时的天色也就只有蒙蒙亮而已。
  安阳觉得柳子轩辛苦,每日都陪着他一同起来,等他用过早膳出了府,她再回去睡回笼觉。可能是每日要早起的缘故,她总觉得有些睡不够。只是却还没到嗜睡的程度,等柳子轩中午回来的时候,她便已经起身,与平日里也没什么两样。
  洵休这日,柳子轩和安阳回了伯府。柳家出了太子之师,自是门楣光耀。柳子轩如今是从一品的朝中大员,因而虽然安阳没摆开公主仪仗前来,到了伯府门口时却还是见到祖父、公公和两位叔父穿着官服出来迎接,场面隆重。
  待一家人坐到了花厅里,安阳便笑着说道:“又不是头一回洵休回府来了,祖父、公公和叔父们不必如此。你们瞧,轩哥哥都没穿官服!”
  老伯爵柳忠益闻言说道:“如今驸马爷官居一品,太子之师,头一回回府来,自然该大礼相迎。虽为同宗同族,礼数却绝不能少。”
  “正是、正是!”老伯爵话音一落,二房的人便忙点了头。柳义才陪着笑,头却高高昂着,腰板挺得笔直,说道:“虽是同宗同族,然如今同是在朝为官,先顾朝中之礼总是不会错的。”
  安阳听了觉得奇怪,总觉得二叔父像是在夸耀什么,看他那抬头挺胸的模样,好像又不是在夸轩哥哥。她狐疑地瞅着柳义才,再瞅瞅其他人,果见二房的人脸上都有些得意,这才又好生看了看柳义才,发现他不停地整理自己的官袍,那官袍比之其他人的,明显是新的,于是便更是狐疑地问道:“二叔父官袍挺新的,没脏啊,干嘛不停地整理?”
  这话一出,柳义才脸上顿时尴尬,倒叫大房和三房的人脸上憋笑。
  柳子轩垂眸掩了眼底的笑意,只暗地了拍了拍安阳的手,这才说道:“瞧着二叔父的官袍花色像是正四品的,可是朝中的职缺安排下来了?”
  这话给二房的人解了围,柳义才忙咳了两下,笑道:“昨日接到的圣旨。任尚书右丞,三日后便可赴任了。”
  “尚书右丞掌钱谷之事,乃是实职,二叔父才有所用,倒要恭贺了。”柳子轩笑道。
  柳义才闻言忙起身说同喜,两人一番推让寒暄,重新坐下时,只听老伯爵柳忠益说道:“钱谷等事乃是大事,掌管得好是分内之事,掌管得不好便是大罪,可不得马虎行事。你如今留在朝中任职虽是可喜之事,可到了外头绝不可如此,行事谦恭些才是。”
  老伯爵发话训诫,柳义才只得收了收脸上的笑,垂首应是。季祖母马氏在一旁看着也垂了眸,心里却有些怨怼。他们二房的人好不容易留在帝都任职,又是个正四品的职官,得的圣旨也比三房早,本以为这回扬眉吐气了,没想到还是这般训诫。说到底,老伯爵就是向着大房和三房!
  安阳见二房得了官职,便忙看向三房,见三叔父柳义容穿的官袍有些旧了,这便问道:“那三叔父呢?接了圣旨没?”
  这一问屋里的气氛便沉了下来,三房媳妇方氏叹了口气,垂眸不言,柳义容倒是坐得端正,脸上不见有尴尬之色,只说道:“回公主,还未收着圣旨。这些日子下官也去外头打听了,说是朝中安排职缺要一拨一拨的来,想来还得再等等。”
  二房的人听了这话脖子又昂了起来,挺着脊背嘴角弯着,笑看三房。这看好戏的神色落在安阳眼里,觉得很是不喜,她这便安慰三房道:“三叔父说的是,每年朝中要安排职缺的朝臣确实挺多,我这些日子回宫去给父皇母后请安,有时只能在父皇那儿坐一会儿,父皇有一堆的折子和卷宗要看,忙得不得了。我想就算是发圣旨也得一个一个得来,不过是慢了些,不一定代表派不上好差事。因而三叔父和婶子不必担心!”
  三房的人闻言点点头,忙谢了安阳。安阳却是转着眼儿瞧了瞧老伯爵,又瞧了瞧柳义容,明媚地笑道:“而且,我瞧着三叔父与祖父模样性子都挺像,一定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父皇最爱这样的臣子,一定会给三叔父一个施展长才的好差事的!说不定呀,圣旨发得晚了,正是父皇在思量呢?”
  这话一出口,三房的人却是喜笑颜开,有些激动了。连老伯爵都微微笑了笑,只是忙又咳了咳,做出一副家主的严肃样子来。柳义容却是起身道:“那下官便承公主吉言了!”
  安阳笑拧着帕子,又看了看方氏的肚子说道:“而且呀,要我说这圣旨晚一点颁下倒是好事。如今三婶怀着身子,就要临盆了。若是差事是在朝上任职的,那倒无所谓了,可若是要去其他地方任职,三婶这身子可受不得颠簸。所以说,要是等些日子,待三婶临盆了,圣旨再下来,那样最好!”
  方氏听了笑了笑,心里有些感激。他们本就想通了,也不怕到远地任职,只是圣旨迟迟未到,有些心急罢了。如今觉得公主说得也有理,自己这身子还真是不能在路上颠簸,看样子必定要在伯府再住上些日子。这般想来,心里也就不那么难受了。
  这时,王氏拿着帕子掩着嘴角笑道:“你们一家子就承公主的吉言吧!反正弟妹这些日子就快临盆了,之后还得坐月子,你们就安心边忙活肚子里的孩子边等圣旨吧。”
  三房的人应下了,祖母高氏这才往外头看了看,说道:“瞧着快晌午了,不如传膳吧。”
  众人应下,这才从花厅去了膳房,一家人围着圆桌坐了,丫头们陆续上了午膳。
  如今伯府里人多,菜品上得也多。今日柳子轩和安阳回府,午膳便更是丰富。什么香墨鱼丝、宫保野兔、什锦鸭掌、挂炉山鸡……炒的烧的熘的炸的,鸡鸭鱼肉、汤锅点心,应有尽有,满满上了一大桌。
  安阳随柳子轩坐在祖父祖母旁边,高氏知道安阳爱喝她煮的鸡汤,待那鸡汤上了桌,便先叫丫头给她盛了一碗放到面前,笑道:“知道今儿公主来,这鸡汤昨晚熬了一夜,今儿又焖了一上午,快尝两口!如今正热着,味道最是鲜美了。”
  安阳咬了咬唇,看了那碗鸡汤几眼,才笑着捧起碗来。只是勺子在碗里调了几下,却怎么也不想喝入口。也不知为何,她这些日子喜欢吃清淡的菜,看到这一大桌子的荤腥在眼前摆着,诱人是诱人,但是一闻到那香腻的味道,她就……
  见安阳调了许久都不喝,一桌的人便没个敢动筷子的。高氏见了忙问道:“可是今儿这鸡汤哪儿没做好?不合公主胃口?”
  柳子轩也看着安阳,温声问道:“可是觉得烫?那便放一放,且用别的吧。”
  安阳听柳子轩发了话,忙摇了摇脑袋,抬起脸儿来笑道:“哪有!祖母熬的鸡汤最好喝了!我只是觉得有些烫……不过,现在好了,可以喝了。”
  高氏闻言这才松了口气,笑了起来。见安阳拿起碗来咕咚咕咚地便往下喝,忙笑着劝道:“慢些,慢些!”
  安阳屏着气把一碗鸡汤喝完,忙拿帕子擦了擦嘴,把碗远远地放在了桌上。
  王氏见她得喝得痛快,便从旁笑道:“公主可要慢些,若是喜欢喝,那厨房里可还有一锅子呢!不如再叫丫头盛一碗来,走时拿个食盒,再给公主带上些也就是了。”
  祖母高氏闻言觉得有理,忙喊了丫头再去盛一碗来。
  安阳却是傻了眼,她张着嘴儿,望着那桌上的汤碗,想象着还得像刚才那般再喝一碗下去,胸腹间便莫名地翻涌起来,那鸡汤的香味儿好像要涌上来,安阳脸色有些白,忍了几下没忍住,终是起身捂着嘴跑出了膳房。
  这下可把一屋子的人吓着了,忙都起身追了出去。
  柳子轩步子最快,先在膳房院子外头的假山小路旁找到了安阳。她刚吐过,帕子掩着嘴儿正回过身来,一见柳子轩便像做错了事的孩子般连忙摆手解释:“轩哥哥,不是祖母做的汤不好喝,我很喜欢喝的……只是、只是……”安阳不敢说她喝了觉得有些反胃,怕柳子轩误会她嫌弃祖母熬的鸡汤,于是一时间想不出要怎么解释,只能咬着唇,急得眼儿都红了。
  柳子轩忙把她拥到怀里,帮她顺着背,温声安抚道:“莫哭,无人怪你。”他轻轻抚着安阳的背,直到觉得她的气息稳了下来,这才略带些沉吟的语气问道,“可是不喜荤腥,有些反胃之感?”
  安阳闻言忙点头如捣蒜,从柳子轩怀里退出来,问道:“轩哥哥怎么知道?”
  柳子轩略微垂了垂眸,唇边的笑意与平日里似乎有些不同,瞧着有些欣喜,他只说道:“若是如此,这便回公主府吧。请个御医来瞧瞧才是正事。”
  安阳听了忙说道:“可是、可是咱们还没用午膳,就这样回去,祖母她们……”
  “无事,我去与祖母说说就是。”柳子轩摇了摇头,说罢便回过身去,柳家人已经都跟了过来,连方氏都挺着大肚子来了。柳子轩未证实心中所想,便不敢乱言,只说道:“公主身子有些不适,并非祖母之过,莫要自责。轩儿这便带着公主回府去请御医来瞧瞧,无论有事无事,一会儿便派人来回个信儿。祖父祖母莫要担忧,还是先去用膳吧。”
  话虽如此说,可柳家人哪还有用膳的心情?一家子待柳子轩和安阳走了,便都回膳房坐了,只是却都望着一桌子的菜,无甚胃口。
  男人们坐着不发一言,高氏却瞅着安阳座位上空空的汤碗,心里有些难受,王氏在一旁劝着。
  马氏见大房的人有些担忧,便眉眼一挑,笑道:“说来老夫人也是好意,只是这鸡汤便是公主再爱喝,也架不住每回回来都喝上几碗!这喝得多了,反胃是自然的。”
  高氏闻言抬起眼来,王氏护着婆婆,说道:“这是何意?难不成好心还得受过?”她拍着婆婆的背,劝道,“婆母放心吧,公主想来是身子不适,公主的性子咱们如今也清楚了,不必担心公主有所怪罪的。”
  马氏闻言在一旁笑了笑,不再多言。只是却瞧着高氏和大房一家有些担忧的模样,心里痛快。暗道:真以为尚门皇家的亲事这般容易?荣耀是荣耀,可也提心吊胆不是?这儿媳妇身份高贵也不是个好事,不必侍候婆婆不说,还得婆婆供着哄着。哪像她那儿媳妇?她说东她必不敢往西,每日端茶送水,捏肩捶腿,晚上还来送洗脚水。这般比较来,她这婆婆当得可比大房舒适多了。
  马氏心里暗笑嘀咕,屋里的人却都不再理她。三房媳妇方氏这时却说道:“婆母,大嫂,你们且先别担忧,咱们都是女人,对有些事儿也是熟知的了。你们再想想看,公主方才那模样,像不像……”
  一屋子的人闻言都愣了愣,高氏和王氏互望一眼,齐齐看向方氏,眼里慢慢露出惊喜来,问道:“能真是?”
  方氏笑道:“婆母和大嫂因着担忧公主是不喜那鸡汤,所以一早就失了平常之心。可依着我看……倒是十有**。不过,到底是不是,一会儿公主府来了人不就知道了?”
  高氏和王氏两人听了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倒是比方才担忧安阳不喜欢那鸡汤的事儿更激动,婆媳两人握着手,都有些喜意。
  大约小半个时辰,公主府里果然来了人。来者是个小太监,一进屋便笑道:“给老伯爵、老夫人和老爷、夫人贺喜了!方才御医来瞧了脉,公主有喜了!”
  这话一出,王氏险些没跳起来,喜不自胜地喃喃道:“公主有喜了……果真是有喜了!婆母,您要抱曾孙子了!”
  老伯爵柳忠益也难得地笑了起来,叫人打赏了前来报喜的小太监,说道:“还杵着作甚!快去公主府瞧瞧去。”
  高氏和王氏忙点了点头,两人陀螺似地转了起来,忙张罗着要拿去的东西。
  而这时公主府里,柳子轩也难得地露出欣喜的笑意来,待把御医送走了回到屋里,直把安阳抱起来转了好几个圈。虽然他动作极轻,却还是叫安阳愣了好一阵儿,不过,见柳子轩和她一样喜欢这个孩子,她便慢慢咬着唇儿笑了起来。
  待把安阳放了下来,柳子轩扶着她到软榻上坐好,温润的眼里喜意还未过去,却慢慢浮起些自责来,说道:“是为夫粗心了。方才才从奶娘那里听说安儿这些日子早上有些嗜睡,若是早些问过,今日便不会叫你受这般苦了。”
  安阳见柳子轩竟然先自责了起来,心里越发感动,忙摇头说道:“这怎么能是轩哥哥的错?轩哥哥一早便要去宫里,教导太子学问是很累的事,没注意也没什么,要怪就怪我,是我自己没留意……”安阳垂下脑袋,有些懊恼。御医说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她竟然一点都没留意……
  奶娘见他二人如此,从旁笑了笑,问道:“禀公主、驸马爷,此事快些报宫里吧。”
  安阳这才回过神来,忙兴奋地点头,说道:“对对对!快去跟母后禀告一声!我明日回宫去请安。”
  柳子轩闻言也笑道:“如此喜事,待报了宫里,便去账房支些银两赏下去吧。”
  奶娘喜滋滋地应了,忙退下去忙活了。
  安阳怀了身孕,自这日起公主府里天天儿热闹。除了贤王妃和纯阳等人常来看她,伯府的祖母和婆婆也是常来,每回都提醒她注意这注意那,只膳食的单子就写了好几张纸,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她即便是想吐也得吃东西,不可不吃半点荤食,要多吃鱼啊蛋啊之类的东西。
  除了祖母和婆婆的嘱咐,宫里也送来了各样血燕参芝等补物,多得公主府的药房都快放不下。而且每回安阳回宫请安,元皇后总要训诫她走路的姿势,不可跑跑跳跳、不可太过活泼,走路要沉稳,步子要慢……最后竟然下了懿旨去公主府,命宫正好好看着她,走路一定要人扶着,不可出任何差池。
  安阳本以为做孕妇是件快乐的事,可是长辈们这般紧张她,倒叫她有些压力。好在柳子轩最理智,有空时便带着她往湖心的亭子里小坐,常抚琴给她听,有时还能指导她下几盘棋,也间或逗逗她,帮她维持着好心情。
  月末的时候,伯府的三房媳妇方氏临盆,她年纪也有三十多了,生产有些不顺,两天两夜没能生出来,稳婆说是难产,吓坏了一家子的人。安阳听闻后,急忙去了宫里请了元皇后的懿旨,拿去御医院把御医给请去了伯府,御医一连开了好几道催产的方子,用的都是名贵的药材,终于在第三日早晨,方氏诞下一对龙凤双胞。
  这番喜事可把老伯爵和高氏乐坏了,安阳听说方氏生了对龙凤胎,高兴得忙带了礼物去看双胞胎小宝宝,到了伯府上,方氏几乎落下泪来,忙要撑着身子叩谢安阳,柳义容来到屋里倒是大礼叩谢了她的大恩。安阳忙摆了摆手,说道:“请御医的事也是母后同意了才能请来的,三叔三婶要是想谢,就改日进宫谢谢母后吧。”
  而说过这话的三日后,朝中的圣旨便下到了伯府,任命柳义容为敬州刺史,一月后赴任。柳义容闻言受宠若惊,惶惶然接了圣旨。
  安阳虽对朝中的事情不熟,可敬州她是随父皇巡天祭祖时去过的,那里有一座旧宫,敬州是大周以前的都城。正四品下的官职虽然不算太高,可是除非皇帝信任的臣子,否则不可能派去那里任职。
  这下子三房算是喜事成双,二房再不敢说一句话。只不过三房夫妻性子都低调不爱惹事生非,一家人只默默收拾了包裹,待一月过后,方氏坐过了月子,便请安阳带入宫中,在元皇后跟前磕头谢了恩,而后往敬州上任去了。
  日子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柳子轩依旧是日日去宫中教导太子,回来便陪着安阳,洵休便领着她往伯府上坐坐。
  日子便渐渐来了六月末。
  天气已是极热,安阳三个多月的身子还有些不显,只有小腹能摸出微微的一点点。不能吃沙冰这件事叫安阳很是郁闷,她只能午时待在屋里,用桌上的冰块散发的寒气降暑,等到傍晚起了凉风时才能去亭子里坐坐。
  这日,趁着柳子轩还未回来,她叫人抱了瑶琴来,对着湖面的宓荷,轻轻弹奏了起来,这曲子是柳子轩前些日子新教的,她打算练好了弹奏给他听。
  傍晚的风凉爽舒适,午时被暑气激发的烦躁渐渐缓解了下来。安阳轻轻拨弄琴弦,望着那一池宓荷幽静,脑海中渐渐现出男子亭中抚琴的清雅之姿,她缓缓闭上眼,唇边化开甜甜的笑意,琴音竟也渐渐入了佳境。虽不得那坐看云起,仙乐飘绕之境,也有些潇潇碧水之音。
  一曲奏终,身后缓缓传来掌声。
  安阳一回身,见柳子轩正站在她身后,温润地笑看着她,身上的朝服甚至还未换下来。
  “轩哥哥!”她笑着起身扑过去,柳子轩扶了扶她,道了声小心,她这才问道,“轩哥哥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
  柳子轩闻言笑道:“奶娘和禾儿都退了下去,我已在此有一阵儿了。安儿未曾发觉正说明一心于琴,难怪方才竟能听出些碧水清湘之音来。”
  “就是说,我弹得好喽?”安阳得了夸奖,笑得开心。
  柳子轩一见她这模样就知她想要奖励,却在她说出口之前把她扶到石凳上坐下,缓缓笑道:“方才回来时刚得的喜报,本想先回屋里叫人传信给伯府,既是被安儿的琴音引来,便先与安儿说了吧。”
  安阳听了愣了愣,忙问:“喜报?什么喜报?最近喜事可不少呢!”
  “确是如此。”柳子轩笑着点点头,这才慢声说道,“方才刚要离宫,皇上便召去说收到了大夏的信报,大夏神武端亲王爷和承和公主要回来探亲,过段日子应该便会到了。”
  “承和公主?”安阳愣了愣,慢慢瞪大眼,站起身来喜道,“三姐姐要回来了?”
  151 再见(终章)
  宁阳要回大周省亲的事在朝堂上一公布,虽说有些朝臣猜测诸葛端云也一起回来是否目的不那么单纯,但武德帝还是命驿馆早做准备,若有沿途州府发现两人递上的通关文牒,立刻以迎公主之礼请入驿馆,护送入帝都。
  元皇后得知消息后,待皇帝下了朝,便来到明承殿上说道:“臣妾听闻宁儿要回来,这便命人将她出嫁前住过的西憙阁给打扫过了,一应物件都按着她当年走时的摆设。若回宫来看看,想必日后也能留个念想。”
  皇帝闻言看了皇后一会儿,噙起笑来说道:“皇后有心了。”
  皇后略微垂了垂眸,再抬起眼来时,眼底却是平静,只笑道:“臣妾毕竟是这孩子的养母,当年看着她自西憙阁里上了那八抬鸾轿,如今她要回来省亲,臣妾这些心思自然是有的。”
  “那便按着皇后的意思办吧。”皇帝端过茶盏垂下眸去,元皇后见了只浅淡地一笑,便行礼告退。只是走的殿门口时,却听皇帝的声音又自后头传来:“那西憙阁自宁儿嫁了以后,谦儿住了两年,朕知皇后念旧,谦儿虽搬去了旁的宫里,那屋子里摆设却还按着他住的时候。如今宁儿回来这几日且先换回来吧,待宁儿走了,皇后再命人把摆设归置回去就是。”
  元皇后闻言愣了愣,回过身来,直看了皇帝好一会儿才回神,忙福身谢了恩。皇帝放下茶盏走下玉阶,依旧是一派雍容,却是说道:“朕这些日子忙着朝事,有日子没去皇后那儿了。今日无事,便去坐坐吧。”
  元皇后有些惊喜,问道:“那午膳皇上在臣妾宫中用么?”皇帝略一沉吟,笑道:“便留在皇后宫中吧。”说罢,回身对身后的宫人道,“去三皇子宫中传召,叫他去皇后宫中,朕要考考他的学问。”宫人忙躬身去了,元皇后有些欣喜地看着皇帝,却终是矜持惯了,只笑了笑,帝后二人便往慈仁宫去了。
  而宁阳要回来的消息传进伯府,高氏激动得一夜未眠,早上起来拉着王氏的手问道:“你说,王妃回来了,咱们能见着么?”
  王氏听了宽慰道:“王妃本就是回来省亲的,虽不见得日子能住得久,但咱们好歹也是亲眷,总能见上一面的。婆母尽管放心吧!王妃出嫁前还来咱们府上探亲过,可见对咱们也是亲近的。更何况如今轩儿还做了驸马爷,如此亲上加亲,咱们一定能见着!”
  高氏听了这才连连点头,放下了心来。虽是心里着急想见,可谁也不知宁阳到底什么时候会到,因而日子照样要过。
  安阳如今怀了身子,高氏和王氏几乎天天都去公主府里陪着她闲聊,见她的身子一天天显了出来,两人都是欣喜盼望柳家能快些添了香火。
  安阳也看得出祖母和婆婆的心思,不由生出好大的压力来。古代讲究传宗接代,这些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