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 上-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嗣谕听见自己用一种平静的似乎有些呆板的声音道:“为了让孩子以后只念养恩不念生恩,所以陶妈妈给秋罗喝了有大黄的鸡汤,结果,大人死了,孩子也因为身体太弱没能活下来!”
  秦姨娘点头:“二少爷,你说,这是不是天意呢?”她摸索着拉了徐嗣谕的手臂,“我出身卑微,相貌寻常,只因做事本分,被太夫人调到了侯爷屋里。又机缘巧合被指给了侯爷做通房。按道理,待侯爷娶了嫡妻,生了嫡子,我的年纪也大了,又没有子嗣,十之八、九被放出去随便配了人。可不曾想,先是夫人在二爷无嗣而逝的时候小产了,后又有老侯爷病危,我被停了药……”她语气微微顿了顿,把中间的一些事跳了过去,道,“我怕自己生的儿子不是长子,就出了佟姨娘那件事;我怕夫人抬举秋罗的儿子来压制你,那孩子就夭逝了。我怕长春道长为夫人求来儿子,结果谆哥生下来就有不足之症,养不养得活还两说,而且把夫人的身子骨给淘空了。我那天只不过是想把朱道婆给的东西按照朱道婆说的埋在谆哥每天必经之处,谁知道刚埋好东西起身,却遇到谆哥带着个小丫鬟私自在外面溜达,我吓得躲到了一旁的大树后面,正担心他们看见我,谁知道他们自己却先吓得抱成了一团,反被我吓了一大跳……你说,这不是不天意呢?”
  “你说什么?”徐嗣谕神色大变,脑海里有无数个念头跳了出来,反手抓住了秦姨娘的手臂,“什么朱道婆?你埋的是什么东西?还有徐嗣谆,他的病和你有什么关系?”
  他一句句,咄咄逼人,秦姨娘被吓是呆住,半晌才尖叫一声,挣扎着要甩开被徐嗣谕抓住的手臂。
  躲在帷帐后的莲娇看了就要冲出去,却被小禄子一把抓住。
  “别,千万别!”他声音虚弱,满头是汗,好像得了什么大病似的。
  莲娇张口就想问他怎么了,却被小禄子捂了嘴,附耳道:“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说……我们得想个办法走出去才行。”
  徐嗣谕一开始吓了一大跳。他没有想到秦姨娘会对他的话产生这样大的反应。又怕有人进来听到不该听的话。后来见屋子里静悄悄没有动静,知道仆妇们早遵着嘱咐避开了,这才松一口气。温言细语地安抚了秦姨娘半天,好不容易才让秦姨娘安静下来。
  可秦姨娘刚才所说的一切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底.让他心潮起伏,不能自己。
  父亲所说的“出事”,是不是指的就是这件事呢?
  想到这里,他的薄唇紧紧地抿了起来。 
  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与其回避,还不如了解。
  至少,可以在和父亲谈话时掌握主动。
  想到这里,徐嗣谕不禁柔声问秦姨娘:“朱道婆,给了什么东西你?”
  秦姨娘听了面露戒备,立刻道:“没,没给我什么东西!”
  是什么东西,会让姨娘这样小心翼翼?
  徐嗣谕更是狐疑,知道勉强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答案。想了想,转移了话题:“这么说来,徐嗣谆被你吓着了?”
  “你小点声!”秦姨娘转动着浑浊的眸子,低声道,“这件事,你可别对人说。”
  徐嗣谕点头:“我不对别人说!”
  秦姨娘想了想,朝着徐嗣谕招手:“你过来,我告诉你!”
  徐解谕凑了过去。
  秦姨娘小声道:“我把谆哥儿吓死了。侯爷大发雷霆。夫人怀相不好,胎位还没落定,也小产了。”她说着,露出愉悦的笑容,“二少爷,现在你又是侯爷唯一的儿子了,永平侯府的世子爷,以后的永平侯了!”
  徐嗣谕匪夷所思地望着秦姨娘,张口结舌。
  
  加更有点晚,大家明天早上起来再看吧
  第451章 执念(下)
  “ 姨娘说,谆哥死了?四夫人小产了?”太夫人望了眼杜妈妈。
  杜妈妈面带微笑地立在一旁,眼角眉梢都没有动一下。
  莲娇怯生生地点头,目光却瞥向一旁垂着眼睑的十一娘:“姨,姨娘,是这么说的。”
  “看样子,秦姨娘真是糊涂了。
  ”太夫人叹了口气,让莲娇退好下去,问杜妈妈:“谕哥儿现在在哪里呢?”
  昨天中午徐嗣谕从乐安赶了回来,给家里的长辈问了个安就去了落叶山,今天下午才从落叶山回来,太夫人就叫了莲娇来问话。
  杜妈妈笑道:“侯爷正和二少爷在书房里说话呢!”
  太夫人点了点头,对一直沉默不语地十一娘道:“父子俩难得见次面,看样子,这话一时半回也说不完,我们也不等了。”说完,吩咐小丫鬟摆饭。
  十一娘应喏,和太夫人去了东次间,草草吃了点东西,就领着徐嗣诫回了自己的院子。
  一路上,徐嗣诫不时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十一娘的神色。
  十一娘笑着问他:“怎么了?”
  徐嗣诫犹豫了一会才道:“母亲,你不高兴吗?”
  十一娘有些意外。
  徐嗣诫见她沉默,更肯定自己猜对了,忙道:“母亲,我吹笛子你听吧?我一吹笛子,就觉得很高兴。您也会高兴的。”
  十一娘很感动,刚才的不快淡了很多。
  她摸了摸徐嗣诫的面颊,笑道:“好了I”
  徐嗣诫高兴起来,拉了十一娘手住前跑:“那我们快回家吓得南勇媳妇忙拦了他:“五少爷,您小心点,您小心点。夫人还怀着身孕呢!”
  徐嗣诫忙放了十一娘的手,紧张地问:“母亲,母亲,我拽着你了吗?”
  “没事!”自从那天早上起来晨吐莫明其妙地好了以后,十一娘能吃能睡,动作虽然没有从前灵活,可也许不笨拙。见徐嗣诫担心,她牵了他的手,“我没事!”
  徐嗣诫放下心来,蹦蹦跳跳地和十一娘回了屋,吹了好几首笛子给她听。
  十一娘有些诧异。
  这些日子忙着徐嗣谆的事,她有些日子没仔细听徐嗣诫吹笛子了,没想到他又学了好几首新曲目。
  十一娘不免有些心虚,把徐嗣诫搂在怀里:“诫哥儿进步好快I”
  徐嗣诫有些得意地笑:“先生也说我很厉害。别人学一个月,我只要三、四天就学会了。还会,过两天就开始教我弹琴。”他说着,语气一顿,道,“不过,先生说,这件事,得父亲同意才行。”
  “是指学弹琴的事吗?”十一娘有些不解……… 当初徐嗣谆和徐嗣诫跟着他学笛子的时候可没有这样的郑重。
  “想!”徐嗣诫道,“先生问过我,问我愿不愿意拜他为师学弹琴。我说愿意。他很高兴,摸了摸我的头,说,等他跟父亲商量了再说。”
  是那种讲究传承的正式拜师吗?
  十一娘有些好奇起来。
  这位赵先生,看样子不仅博学,而且多艺。
  正说着话,徐令宜回来了。
  他脸色有些凝重,着见徐嗣诫依在十一娘怀里说话,神情缓和了很多。又见徐嗣诫手里拿着个笛子,以为刚刚练习了只笛子的,叮咛了他几句“以后不要吹得这么晚”之类的话,然后让南勇媳妇带他下去歇了。
  待徐令宜梳洗完毕,夫妻俩就靠在床头说话。
  “侯爷去给娘问过安了?”
  “去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知道秦姨娘的情况了。那有些话就不用多说了。
  十一娘沉吟道:“渝哥儿怎么说?”
  徐令宜沉默了片刻,低声道:“他开门见山地问我,秦氏是不是用巫蛊咒谆哥!”
  这孩子,原来只是很聪明,现在却很锐利。
  “那,侯爷怎么说?
  “他既然猜到了,我也没有瞒他。”徐令宜道,“他低头默默地坐了一会,然后问我,这件事对外是怎么说的。我见他头脑明晰,就摘了些要紧的告诉他。他听了就给我跪下磕了三个头,求我同意他去落叶山,服侍秦姨娘归山。”他说着,帐然地叹了口气,“说话,行事沉稳的像个大人似的。”
  对于还像孩子似的徐嗣谆,徐令宜又怎能不帐然?
  徐嗣谕觉得自己的衣襟已经全湿透了。
  第一次,他主动和父亲说话。也是第一次,父亲看自己的目光中不再是欣慰,而是赞赏!
  他仰面倒在床上。
  文竹忙镊手镊脚地上前给徐嗣谕脱鞋,又见徐嗣谕闭着眼睛,满脸的疲倦,犹豫了一会,轻轻地帮徐嗣谕搭了薄被。徐嗣谕突然道:“你去收拾收拾,明天一早我要去落叶山。”又道,“让莲娇和我一起去。”
  莲娇知道了那么多,性命肯定不保了。与其再把谁扯进来,还不如就她好了。
  文竹微愣,低声应“是”,然后关心地道:“二少爷,您吃过晚饭了吗?我昨天向厨房要了些新麦粉.要不,我给您做碗面饼吃……”
  “不用了。”徐嗣谕打断了文竹的话,“我在外院和父亲吃的!”
  他的话音刚落,沁香进来:“二少爷,大小姐来了!这个时候?
  徐嗣谕惊讶地坐了起来,让沁香请贞姐儿到厅堂坐了,自己由文竹服侍着梳洗更衣,这才去见了贞姐儿。
  几个月不见,贞姐儿更显白净。
  “听说二哥回来了,”贞姐儿浅浅地笑道,“拿几个庞各庄的黑绷筋西瓜过来二哥解解署。”
  徐嗣谕笑着道了谢,让文竹去打点井水来沁瓜:“大妹也别忙着走,我这里借花献佛,请你吃西瓜。”
  “好啊!”贞姐儿爽快地应了,问起秦姨娘:……还好吧?”
  “还好!”除了这一句,徐嗣谕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好。
  “那就好!”贞姐儿笑着点了点头,和徐嗣谕说起乐安的事来:……见过姜家九小姐没有?她应该长高了些吧?有没有跟着姜先生读书?还是跟着姜家婶婶学女红?你平时和同窗都去哪里玩?”很多问题。
  徐嗣谕和她应酬:“请教姜先生功课的时候,见过几次。因为没有仔细看,不知道长高了没有。她没有跟着姜先生读书,而是跟着师母读书。”说到这时,他想起一件事来,淡淡地笑
  了起来,“有一次,师母还特意把我叫去问母亲的女红是不是很好。还说,她在燕京的时候,常听人说起母亲的针线,号称是燕京第一。”
  “燕京第一?”贞姐儿笑起来,“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徐嗣谕也觉得有些好笑,眼底就有了几份笑意,“还直说是夸大其词。师母却有些担心,请了乐安最有名的绣娘在家里告诉教九小姐女红。”
  文竹端了西瓜上来。
  兄妹吃了两块西瓜,说了会徐嗣谕在乐安的趣事,贞姐儿看着天色不早,起身告辞。 n
  徐嗣谕送贞姐儿到门口。
  贞姐儿始终没有提来此的目的,好像真的就是为了送两个西瓜似的。
  他不由暗暗奇怪。
  回到屋里,看见文竹正和沁香两个在收拾箱笼——好在他们刚回来,箱笼里的东西还没有全拿出来,略一整理就行了。
  好像每次回来都这样。并不急着清理箱笼,总觉得过些日子还要回乐安,到时候东西又要重新装箱。
  不知道为仟么,徐嗣谕心情又好了不少。
  然后他一怔。
  为什么感觉“又”好了不少呢……
  徐嗣谕想到刚才,自己总是说得很多,贞姐儿多半时间都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
  贞姐儿来,难道仅仅就是为了安慰安慰他吗?
  那贞姐儿又知道了多少呢? ‘
  徐嗣谕呆在那里。
  第二天,徐嗣谕去了落叶山。
  杨妈妈不禁道:“有儿子就是好。病了还有个侍疾的
  杨氏望着再绣两个孩童就可以完成的缎面,淡淡地笑了笑。
  等到七月,这件绣品就可以送出去了吧!
  乔莲房听了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她和绣橼商量:“要不,我再去求求白总管。杜妈妈不认识那些年轻的小厮,白总管不会不认识吧!”
  人家哪里是不认识,是不想管这件事罢了!
  绣橼委婉地道:“我听说,夫人金鱼巷的宅子就快要完工了,白总管正忙着。哪里空管这些。我看,还是算了吧!”然后提行乔莲房,“您看,我们要不要送点什么贺礼过去?”
  “又不是乔迁新居,送什么贺礼。”乔莲房立刻否决了,
  “她那里自有文姨娘凑热闹。我们就算了。”
  她说着,灵机一动,“要不,我们去跟文姨娘说说吧!她们文家,很多管事。难道就找不出一个合适的!”她说着,去了文姨娘那里。
  文姨娘正琢磨着秦酿的事。
  这都有一个多月了,二少爷也回来了,秦姨娘估计也没有几天日乎吧.”.”
  听说乔姨娘来见她,她收敛着思绪去了厅堂。
  知道了乔莲房的来意,文姨娘有些为难。
  如果是前几年,这算是个什么事?帮乔姨娘办了,也算是结交了个朋友。可这两年,文家恨她不帮忙,连她在济南府开的商行都受了不少影响……可如果直接拒绝了乔莲房,乔莲房肯定以为自己不愿意帮忙了。
  她只好笑道:“我过两天去问个信吧!行与不行,就这两、三天就给乔姨娘回来。”
  乔姨娘笑着道谢走了。
  过了两天,落叶山有消息传过来,说秦姨娘病死了!
  先贴个草稿,明天再捉草草。
  叹:五一快到了,为了避免女频又做粉红票月底翻番的活动,有粉红票的朋友们请把粉红票留到月底投吧!
  谢谢大家了!
  我也会努力加更的!
  452、服丧
  虽然有心里准备,但消息传来时,十一娘还是有些意外。
  “这么快就没有了……”
  “该见的人已经见着了。”宋妈妈低声道。“自然就安心去了。”
  正说着,太夫人差了身边的玉版请她过去说话。
  “……是病死的,又在那边停了床。我看,丧事就在那边办了吧!”
  十一娘应喏,回去叫了宋妈妈商量怎么办丧事。
  “。。。。。。毕竟是上了族谱、生过儿子的妾室。别家不管,可这三亲六眷却是要去说一声的。”宋妈妈说着俗礼,“上头还有太夫人、侯爷。我看,八人的小抬起扛,慈源寺的师傅来帮着念《往生咒》,头十过了就下葬,您看怎样?”
  十一娘微微点头。
  宋妈妈又道:“至于孝期,按律先夫人不在了,二少爷应该服斩衰三年,可有您,也可以服齐衰杖期丧一年。还有四少爷、五少爷和大小姐……全看家里怎么安排了。”
  十一娘让人给在外院的徐令宜递话。
  临波来回:“侯爷说,二少爷服一年的齐衰杖期丧好了!”
  十一娘怀着身孕,这些都不能直接参加。让文姨娘帮着走趟落叶山:“。。。。。。谕哥不管怎样也只是个半大的小子。有些事,还得长辈去帮着镇一镇才好。”
  文姨娘和秦姨娘一个院子里也住了十几车了,本就没有什么直接的冲突,现在人死了,也不免有些黯然。叹着气点了头,换了件素净的衣裳,带着是庶子的徐嗣诫和庶女的贞姐儿去灵前拜了拜。
  徐嗣谕在那边守灵,府里的生活虽然没受到什么影响,可少了一个人,大家的情绪都有点低落。
  哭孝、念经、发丧,过了头七,徐嗣谕穿着素服回了府。
  “……我已经给姜先生送了封信过去。”他人瘦了很多,目光却更显得沉稳,“把家里的事告诉了先生,让先生给我开个书单。我想在落叶山结庐为姨娘守孝,也正好趁着这机会好好读些书。”
  徐令宜望着那张和自己相似、轮廓已渐有棱角的面孔,轻轻叹了口气,点头应了。
  徐嗣谕恭敬地给父亲行礼,去了内院。
  他先去见了十一娘,把自己要在落叶山结庐、读书的事告诉了十一娘。
  成功的人,都有坚强的意志力,三年的守孝,对徐嗣谕也未尝不是一种考验。
  十一娘徽微点头,望着他年轻的脸庞,忍不住告诫他:“你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以后遇到困难的时侯,就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徐嗣谕目光微闪,微微点了点头,静静地坐在那里低头喝茶。
  屋里的空气显得有些沉闷起来。
  十一娘总觉得徐嗣涂像迷宫,弯弯曲曲的、藏着很多的秘密。
  她自己是这样的人,反而不喜欢同性格的人,更喜欢温和单纯的徐嗣谆和真诚开朗的徐嗣诫。
  她笑着打破安宁:“落叶山那边听说很久都没有人住了。我也没去过。不知道是个怎样的情况。你这一去,虽然只住一年,可也不能马虎。哪里该添置,你直管差了人来回我就是。”
  徐嗣谕听着思忖了一会,道:“我还真有件事想求您!”
  十一娘认真地听着。
  “我想,带两个小厮,两个小丫鬟,两个婆子,两个苍头过去。”徐嗣谕慢慢地道,“最好婆子和苍头是两口子,这样也简单些。”并不指名道姓,一副让十一娘重新安排的口吻。
  十一娘想到莲娇,想到小禄子……隐隐有些明白。
  “我原来屋子里的人,想带文竹过去。她在我身边服侍的最久,又一直跟着我在安乐,我屋里的事她也是最熟悉的。有她跟着,丫鬟、小厮、婆子什么的,也有个管束的人,我也可以安下心来读书。”
  也行,就重新开始吧!
  十一娘点头:“我知道了。”
  她就看见徐嗣谕长长地舒了口气。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徐嗣谕起身告辞。
  十一娘陪着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知道他要去落叶山结庐,点了点头,吩咐他:“要跟你二伯母说一声才是。”
  徐嗣谕应喏,去了二夫人那里。
  太夫人留了十一娘说话:“。。。。。。那就赶在谕哥儿去落叶山之前把丫鬟、婆子都换了吧!新人新气象,有些角角落落的东西,该清理的都清理一番吧!”
  十一娘应喏,让贞姐儿和宋妈妈帮着各房的挑丫鬟。
  宋妈妈知道十一娘这是想让贞姐儿练练手,在一旁细心地指导,花了四、五天的功夫,挑了十几个丫鬟,分到了各房里。又安排一些年长的丫鬟出座,也有些被发放到了田庄,或病死,或出了意外的,这都是后话。
  徐嗣谕给新去的丫鬟按照文竹的名字取了叫湘竹,两个小厮一个叫“墨竹”,一个叫“丝竹”。
  “希望你们能像文竹似的,经雪而不败,凌寒而更绿。”
  三个人的父、母都只是府里的低等仆妇,能被选中已是一团欢喜,齐齐应“是”,满脸高兴。
  徐嗣谕盯了三个人一会,歪在临窗的大炕上,随手拿了本书翻起来。
  文竹忙带着新进的几人退了下去。
  徐嗣谕就放下了书,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香樟树发起呆来。
  娘走的时候,很痛苦。
  整夜的呻吟,大口地吐血,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
  他不敢去深究。
  姨娘吐血到底是病入膏肓,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只能紧紧地抱着姨娘,任眼泪唰唰地往下落。
  徐嗣谕闭上了眼睛。
  二夫人的话在他的脑海里回荡:“人和人讲缘份,你和姨娘,也许就只有这几年的缘份。就像小禄子,我把他送到你身边,原是想你有个什么事,也有人给我报信。谁知道他自己却把自己给绕了进去。这也是你们之间没有主仆的缘份。你不必放在心上。世间万物,自有轮回。如花开花落。有盛放的时候,也就有凋零的时候。只不过有的花期长,有的花期短罢了……”
  小禄子是他最亲近的人,就算知道了那些事又有什么?
  如果他不是在自己身边当差,而是在父亲身边当差,或是在五叔身边当差,结果恐怕又不一样吧?
  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些赌得慌。
  有人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二少爷,大少爷和三少爷来看您“请他们进来!”徐嗣谕侧过脸去,偷偷擦了擦眼角,这才坐起身来。
  “为什么要去落叶山?”徐嗣俭一如往日爽快,“在家里不也一样吗?何必拘于这种形式?”
  “主要还是想清静清静。”徐嗣谕指了指他们面前茶盅,示意他们喝茶,“也想沉下心来想一想,以后该怎么办?”
  “你这完全是杞人忧天。”徐嗣俭颇有些不以为然,“你都还要担心,那我们怎么办?”他说着,叹了口气,“甘老泉这次奉爹爹之命,回燕京准备送忠勤伯侯府老伯爷祭礼,我听他那口气,爹爹的处境如今十分的艰难,娘让他带信给外祖父和舅舅,让外祖父和舅舅帮着在燕京置个小宅子,准备把宗里一些贵重的东西运回来,免得到时候慌手慌脚落了东西。”
  徐嗣谕听着微愣:“有这么严重吗?”
  徐嗣俭叹气:“我也不知道。”
  两人都朝大一些的徐嗣勤望去。
  徐嗣勤不想谈这些,笑道:“娘一向小心,这次也只是担心而已。”然后转移了话题,问徐嗣谕,“落叶山那边方便吗?我们以后能不能带去看你?”
  “方便!”徐嗣谕一向和徐嗣勤默契,自然看得出他的心意,也随着他说话,“而且很偏僻,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说着,他语气一顿,“我今年都十四岁了,一年出孝,就十五了……我不想到知天命的年纪还要下场。”
  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不金榜提名,就不可能自立门户。
  徐嗣勤明白徐嗣谕的意思,道:“也好,家里要应酬的事太多了。”又想着弟弟徐嗣俭说话一向随意,怕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