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闺杀[完本]-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氏勉强笑了笑:“你曾经是老王妃身边最得宠的她若是回来了你便多到她跟前伺候。”范姨娘是当年老王妃赐给世子的,曾今是老王妃身边最得宠的大丫鬟。

    范姨娘忙应了,似是要转移姜氏注意力,不让她在烦心,范姨娘笑道:“听说少夫人很得太后娘娘的喜爱,想必老王妃见了她也是喜欢的。''。”

    姜氏点了点头:“但愿如此。”

    范姨娘又道:“那夫人您觉得少夫人如何?”

    姜氏闻言一笑:“韶儿觉得她好就好,毕竟以后是他们在一起过日子。她才进府几日我平日里与她接触,到觉得是个不错的。以后,再看着吧。”

    范姨娘也是一笑:“说起来,少爷到真的对少夫人不错呢。平日了少爷也见了谁不是冷冷清清的?唯独对少夫人轻言细语的,听说这几日也一直在院子里陪着少夫人下棋弹琴呢。两人恩恩爱爱的,倒是让人想起了……想起了夫人您与世子爷当年。”

    姜氏闻言一愣,随即思绪有些飘远。

    范姨娘知道姜氏定是想起了世子,便没有出声打扰她看着桌子上放着的那一只绿玉方斗,眼神也是有些飘忽。两人就这么一站一座,谁也没有说话。

    半响姜氏回过神来,轻叹了一声:“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我到希望韶儿与三娘能平平顺顺的,如普通夫妻一般,相互扶持,相依到老。”

    范姨娘似乎是没有料到姜氏会说这样的话,面上一愣,接着像是想到了什么,试探地问道:“夫人把紫鸢丫头放到潇湘院,就是为此?”

    姜氏闻言正要说话,却有丫鬟急忙进来报说:“夫人,少夫人让人来报说老王妃回来了,马车已经进了外城。”

    姜氏一惊,与范姨娘对视了一眼:“这么快?”

    那丫鬟道:“少夫人身边的白果说,少夫人的一个陪房刚刚正在外城给少夫人采买一些针线正好看见了有人骑着标有咱们王府徽记的马进了城,那陪房见那马跑的急便跟了回来,正好听见那侍卫向门房禀报。”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姜氏让那丫鬟退下,又朝范姨娘道:“我去换一身衣服,你也回去收拾一下吧。

    范姨娘行了礼退下了,姜氏忙招呼贴身丫鬟帮忙更衣。

    三娘感觉才躺下,闭了一小会儿眼就让白英给叫起来了。

    刚刚睡着,这么一被叫醒,三娘觉得自己更加困了。眨了眨有些酸涩得睁不开来的眼睛,三娘掩下了一个哈欠:“老王妃的马车进城了?”

    白英忙让一旁的白芷帮忙去将三娘的衣裳拿过来,一边道:“是的,少夫。王德宝才一出内城就遇到了王妃派回来报信的人,奴婢已经让白果去夫人的院子告知夫人了。”

    “先打水进来让我洗洗。”三娘吩咐白英道:“水凉一些没有关系。”她想醒醒神。

    “奴婢已经叫了水了,一会儿就到,奴婢想伺候您更衣吧。”白英接过白芷递过来的衣衫,两人一起服侍三娘穿衣。

    三娘配合着将衣服穿上,水也送了过来。

    洗漱好了,又坐到梳妆台前重新梳了一个头,戴好了首饰,三娘自然也恢复了精神。

    看着眼下的黑眼圈也不是特别的明显,被粉一遮也就看不见了,三娘放了心。

    才一收拾好,外头就有郡王妃那边的人来报说老王妃请三娘过去说话。

    三娘叹气,非得这么急么?连一点准备都不给,若是她开始没有听到那不明状况的婆子的话,而有了准备,这会儿肯定是心中不安手忙脚乱的。

    不过郡王妃到也真的是自信,竟算准了老王妃回来的消息不会传到姜氏这边来么?王府里的竟全是郡王妃的人不成?

    “我们先去母亲那边吧。”三娘招呼身边的丫鬟先去姜氏的院子,她是姜氏的媳妇,自然没有自己独自去见老王妃的道理。怎么也是要与姜氏一起去的。

    到了姜氏的院子,姜氏也已经收拾好了,三娘将姜氏穿了一身灰褐色颜色暗沉的褙子,似乎是要刻意将自己扮老了似得,不由得有些奇怪。即便姜氏是守寡之人,也不必如此啊,这颜色应该是五六十岁的人才会穿的,穿在姜氏身上真有些奇怪。

    姜氏见三娘来了,想了想,道:“你先去老王妃院子里请安,我等会儿就来。”

    三娘见姜氏已经收拾好了,刚刚明明是要出门的,不由得问道:“母亲还有什么事情吗?”老王妃回来了,还是应该早点过去才是。

    姜氏摇了摇头:“你先去吧,还是不要与我一起。”

    这时候范姨娘也过来了。

    姜氏忙道:“我与姨娘一起去就行了,你先走。不要让老王妃久等了。”

    范姨娘看了看姜氏又看了看三娘,最后对三娘道:“少夫人先行吧,老王妃见了你必定是高兴的。您平日在太后面前是什么样的,就怎么应对老王妃,太后喜欢的人,老王妃想必也是会喜欢的。”

    三娘闻言想了想,总算是明白了为何姜氏会让自己先走。

    老王妃不喜欢姜氏,姜氏怕老王妃见三娘与姜氏亲近,也连带的会不喜欢三娘。爱屋及乌,恨屋及乌。姜氏这样的考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娘明白了姜氏的用意,并不离开,反而是笑着上前挽了姜氏的胳膊:“三娘还是与母亲一起去吧,三娘没有见过老王妃,心中有些紧张,有母亲在的话心里会稍安一些。相公说,他不在家的话,三娘有事情就来找母亲,母亲你可不要不管媳妇。”

    三娘明白,她今日若是撇下姜氏,独自去见老王妃,或许会得了老王妃的欢心,又因为是姜氏让她先走的,姜氏不会明面上怪她。可是,她这么做就是明目张胆的与姜氏站到了对立的阵营,也与宣韶站到了相反的阵营。姜氏心中真不会有疙瘩?宣韶以后若是知道了又会做何想法?

    为了得到老王妃或许可能的宠爱,而得罪了自己的顶头上司的婆婆,开罪了自己的老公,这是怎么也不划算的。

    与其得了老王妃的宠爱,到时候夹在两方左右为难,还不如一开始就立场坚定。她不是在姜氏与老王妃之间择其一,而是在宣韶与王府之间选择立场,答案很明显。

    姜氏听三娘这么说,以为三娘不懂自己的用意,便明说道:“我说了,你不用紧张的,老王妃想必会喜欢你。你若是与我同去便不好了,老王妃她······对我有些偏见。”后面的那一句是小声说的,三娘却有些惊讶姜氏会这么明白得说出来。毕竟对媳妇说自己不得自己婆婆的宠爱,这是很让人觉得难为情的事情。

    三娘虽然有些惊讶姜氏的坦诚,面上却是没有表现出来,依旧是挽了姜氏的手臂,笑容温婉:“三娘是母亲的媳妇,自然是要与母亲一起去的,哪里有什么好不好的。”语气坚决。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S:感谢轻罗小扇¨舞亲亲的两张粉红票票~~~~^br>谢谢13547亲的平安符~~~~~

 第三百五十八章 老王妃(答谢章)

    姜氏见三娘这么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摇头道:“那好吧,你便与我们一起去吧。。。。。”

    三娘闻言,便笑着扶了姜氏往外走。

    姜氏见三娘如此,摇头失笑,想了想,又一边走着一边小声叮嘱三娘在老王妃面前要注意的忌讳:“……老王妃性子与太后娘娘有些相像……她说什么,你都应着,不要违拗。她不喜欢女子读书……”

    姜氏说什么,三娘都认真听着,时而还点头应了。范姨娘在一旁扶了姜氏的另一边,有时候还帮着姜氏补充几句。

    老王妃住的是寿辉堂,也在王府的中轴线上,却不是王府的正院,在庄郡王袭爵后不久她便搬到了正院后面的寿辉堂住。

    姜氏在进院子之前,执意放开了三娘的手,不让她扶着自己走,她走在前面一步远让三娘跟在她后面。三娘想了想,也不坚持了,慢慢来就是了,急不得。

    三娘与姜氏赶到寿辉堂的时候,王府里的主人都到了。

    庄郡王,郡王妃,惠兰和总是神灵见首不见尾的宣安。

    老庄亲王妃看上去年纪在五十多岁,即便是这个岁数了依然能看出修眉凤目,身形修长,想必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美人。她一身简单的居士袍服,头上只有一根白玉簪,打扮朴素。面容因旅途而带了写疲倦之色。这会儿正在笑着听宣安眉飞色舞地说着什么。

    三娘跟在姜氏身后给老王妃磕头请安。

    “这是韶儿媳妇?起身过来让我看看。”老王妃依旧清朗的声音响起,不疾不徐,让人一听就知道是久居高位之人,却又不像是庄郡王妃那般咄咄逼人,浮躁于表。

    三娘闻言起身走到了老王妃面前,她注意到姜氏跪着并没有起,刚刚老王妃也只是叫她起身,对于姜氏,她从头至尾连个眼神都吝啬给。

    三娘走到了老王妃身边。没有说话,就又跪了下去,只是头却没有低着了,而是微微抬着让老王妃打量。

    老王妃见三娘还跪着,一愣:“还跪着做什么?”

    三娘也是一愣,随即有些腼腆道:“祖母没有让我与母亲起身,孙媳不敢起身。”顺便将姜氏也带上。

    老王妃顿了顿,终于道:“都起来吧。不必跪了。”

    三娘与姜氏闻言,忙谢了恩,起身。。。。。

    老王妃一直打量着三娘,三娘屏息静气,八风不动。半响老王妃点了点头:“你是太后娘娘给韶儿挑的媳妇,想必定是不会差的。王家的家风向来也不错。”

    这时候一个女声笑道:“自然是不错的。祖母您不知道,我这位大嫂的妹妹前一阵子被强人掳走了,为保清白最后可是自尽了呢。京中各家任谁听了不夸王家的姑娘一声好气节。”

    这出声说话的不是惠兰是谁。

    三娘这么听着,面上的表情不变。

    老王妃却是惊讶道:“哦?竟有此事?我离京许久,倒是没有听说。这么说来,王家的姑娘到真的是好气节,也不辱没几百年世家的名头。”

    郡王妃闻言,看了三娘一眼,却是道:“媳妇觉得这也算是因果循环吧。那位王家五小姐弄伤了我们家惠兰,王爷宽厚不欲再追究,媳妇与惠兰便也忍下了,不想最后这为五小姐还是难逃这一劫。”她的意思是,五娘最后被贼人掳走,最后惨遭不测是老天爷给五娘划伤惠兰的报应。

    惠兰下意识偏了偏头,想要回避众人的视线。

    老王妃皱眉看了惠兰脸上的伤一眼又看了看三娘,最终叹道:“事已至此,这件事情就作罢了。这也是命。”

    郡王妃便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直没有啃声的庄郡王道:“母亲您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是累了,要不要歇一会儿?”

    郡王妃也忙道:“是啊。母亲。您这次因为风湿,双腿都肿了,幸好让太后娘娘派去的嬷嬷发现了,让您回来养病。当初知道您犯了风湿,媳妇就想要进宫请太后娘娘开恩让您回来,您非阻了媳妇不让,不然也不会让您受了这么会子罪了。”

    郡王妃闻言却是看了庄郡王一眼,冷哼道:“我是没脸回来,你当我若真想回京,皇上会不允?”

    庄郡王脸上有些不宜察觉的狼狈,不再说话了。

    老王妃像是想起了什么,脸色一直难看了下去,也不说话。

    宣安见气氛尴尬,打着哈哈道:“祖母,要不您先歇着?不然您要是累着了的话孙儿会心疼的。”

    老王妃闻言脸上的表情好看了一些。

    郡王妃也趁机道:“是啊母亲,您先歇着,有什么事情晚些时候再说也不迟。我们就先退下了。”

    老王妃这才点头:“我晚些时候还要进宫一趟,你们就先退下吧。”突然想起了什么,对身后的一个老嬷嬷道:“去把我给孙媳妇准备的礼拿来。”

    那老嬷嬷忙领命去了。

    老王妃对三娘淡声道:“你们成亲我没来的及赶回来,这礼却是一早就备好了的。听说韶儿今日离了京,他的那一份你一并帮他收好了。”

    嬷嬷很快就回了来,端着的红漆茶盘上放着一对翡翠玉佩。玉色上佳,雕工精致,这种礼对王府来说不算太招摇,也不算很薄。

    三娘谢了赏,将东西收下。

    屋里几人一并辞了老王妃,退了出来。

    三娘依旧是跟在了姜氏的身后,两边的人马在院子外头相遇,气氛有些奇怪。

    姜氏刚刚在老王妃面前一直是低着头,一句话也没有说,小心翼翼又带着些超然物外的感觉当三娘不仅想起了二婶白氏。当年白氏在孙氏面前不受宠,每次在孙氏那里也是这么一副样子,宁愿装木头,也不愿意多说一句话,因为多说多错。长辈你喜欢你,你说什么都是惹人厌。

    除了老王妃的正房,姜氏依旧是将头微低,面上不苟言笑。

    庄郡王看了姜氏一眼,转身便往另一边走了,也不说话。

    庄郡王妃冷冷盯着姜氏,许久才突然撇嘴一笑,朝姜氏道:“大嫂,如今母亲回来了,她身子不好你是知道的,刚刚她为何生气想必你也是知道的。母亲年纪大了,受不得刺激,所以以后,若是没有什么事情你还是不要总在她面前晃。省得我们这些无辜的人也受你的牵连,被母亲所不喜。”

    姜氏面上依旧是没有什么表情,转头对自己身后的三娘道:“先回院子吧。”说着当先便走了出去,也不等三娘一起。

    三娘朝郡王妃行了一礼,欲跟上了姜氏,不想却让郡王妃拉住了。

    三娘有些不解地看向郡王妃,郡王妃瞥了姜氏离开的方向一眼,对三娘道:“侄媳妇,我可是先提醒你了。你这位母亲,素行不端,早就惹了老王妃的厌,刚刚想必你也是看到了的。所以啊,以后你还是离她远一些,免得被她殃及了。”

    三娘听完朝着郡王妃一笑:“多谢婶婶的提醒了。三娘自小就被家中长辈教导,凡是长于三娘的都要尊敬。因此不管是祖母母亲,甚至是兄嫂,三娘都会好好敬着,什么殃及不殃及的无从说起,也不会当面讽刺,背后诽谤这一套。”说着便朝郡王妃点了点头,直了腰背,迤逦而去。

    郡王妃愣了愣,才想到三娘这话其实是在讽刺自己对长嫂不敬,当面讽刺,背后诽谤。不由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红。可惜三娘已经走远了,她发作不得。

    倒是一旁的惠兰咬牙道:“母亲,王家的女人太嚣张了。从王筝到五娘,再到这个三娘,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什么温婉娴淑,全是骗人的。”

    郡王妃忍了许久才终于将气忍下了,咬牙道:“哼!好心当作驴肝肺。等着瞧吧,有你好受的。”说着也转身而去。

    看完几个女人的这么一台戏,宣安朝着惠兰打着哈哈道:“妹妹,我有事先走了。”

    惠兰瞥了一眼宣安,先他一步跟在郡王妃身后离开。

    留下宣安一人在风中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怎么说走就都走了?比爷还闪的快。”说着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也往外院去了。

    三娘离开了寿辉堂之后,却没有追上姜氏,她一面往自己院子走,一面想着刚刚在寿辉堂里的情形,心中的疑虑更甚。

    这一家人还真是奇怪,不知道之前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

    听说老王妃当初离开王府去给老王爷守陵,是为了帮庄郡王请罪。刚刚却是说因为庄郡王的关系没有脸回来。

    那么当年庄郡王到底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令人发指的事情?这件事情与姜氏又有什么关系?

    不怪她会想到姜氏的头上,实在是刚才屋子里的气氛太奇怪了,明明是一家人,刚刚却一直是尴尬的氛围。就连老王妃,也有些奇怪。

    不知不觉走回了潇湘馆。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三娘的瞌睡虫早就被赶跑了,现在她的浑身上下甚至血液里,都流淌着一直难过叫做求知欲的东西。

    ****************************************

    这一章是送 给过了四级 亲亲的加更~~~

    谢谢亲的招财金猪~~~欠了这么久,某人真是太惭愧了~么么么~

    ps:最后求一下粉红~某上周更新少,所以粉红少~~

    这周努力加更~~~乃们要一如既往地宠爱某啊~^ ^

 第三百经五十九章 经典桥段

    老王妃只在府中歇了会儿便往宫中去了,连午饭也没有在王府里用。

    “听说老王妃与太后娘娘是姨表亲,两人在闺中的时候就很是要好。在老王妃没有去给老王爷守陵之前,太后娘娘三天两头地招老王妃进宫说话。上次王爷因为办事不力惹了皇上生气,原本是要重罚,也是因为老王妃在太后娘娘面前求情才抱住了王爷……”

    吃完饭,三娘怕积食,暂时没有歇着,而是找了白果在面前讲话。白果性子活泼,嘴又甜,无论到了哪里都能与人搭上话。

    “你今日出去晃了大半天,就得了这些消息回来?这些不是京中人尽皆知的事情吗?”白英见三娘有些困顿,白果又乱七八糟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不由得瞪了她一眼。

    白果闻言有些沮丧,她看了三娘一眼,尴尬地笑了笑:“小姐,奴婢只打听出了这些,别的……没有了。”

    白英忍不住皱眉道:“老王妃娘娘为什么不喜欢姜夫人的事情没有人知道吗?还有外面都是传几年前王爷是因为办事不力才被皇上责罚,到底是何事?就没有人知道个大概?”

    白果也皱起了眉头,仔细想了想,最终摇头:“听说之前世子爷在的时候,老王妃也没有这么不待见姜夫人,有时候太后娘娘不喜欢姜夫人老王妃还会在太后娘娘面前给夫人说几句好话。自从世子爷去世之后,姜夫人与我们姑爷回了府,老王妃就总看夫人不顺眼了。到了前几年……”白果说到这里顿了顿。看了看周围。

    “看什么?就我们几人,还有什么是不好说的?”白英白了白果一眼。

    三娘在闺中的时候就不太喜欢有太多人在周围伺候。嫁到王府依旧是保留了这个习惯,只留一两个随侍,其余的守在外头。

    白果轻咳了一声,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奴婢听说了,几年前……好像就是在王爷犯事前后吧,有一日老王妃带了几个嬷嬷气势汹汹地去了关雎院,把姜夫人身边的所有随侍之人都赶了出去。夫人身边的丫鬟婆子们被吓得脸都白了,一句话也不敢说。”

    三娘沉吟片刻,看向白果。等她下文。

    白果眨了眨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老王妃突然被招进了宫,再之后她就去给老王爷守陵去了。夫人什么事也没有。”

    “就这样?”白英奇怪地问。一般哪家若是遇到这种事情,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当家主母要处置人,过后奴仆们也要遭殃。这样雷声大雨点小到是少见。

    白英点了点头:“后来府里的人说,老王妃是请人来算命,说姜夫人命硬,克……克死了世子爷,又要克王府里的其他人。所以那一日是想要把姜夫人送到庙里去。不想那一日却突然电闪雷鸣。暴雨突至,就像是老天爷发怒了一般,之后老王妃又在那个关口被招进了宫。所以府里就传。说是世子爷显灵,要保住自己的妻子,所以请了雷公雨婆帮忙要阻止老王妃,又给宫里的皇上和太后娘娘托了梦,才留住了夫人。”一说起这些神神怪怪,白果又是口沫横飞,煞有其事。

    看着白英不以为然的样子,白果急了:“我说的都是真的,是厨房里的一个老嬷嬷说的,我之前送了她一斤上好的花雕呢。她说世子爷当年在世的时候与夫人感情甚好,简直就是,就是……对,就是神仙眷侣。为了姜夫人,世子爷把之前房里的通房丫头什么的都给打发了,也再也不去青楼楚馆,也不捧戏子了。原本世子爷可是与礼亲王爷一般的喜欢胡闹的。最后,这事情被太后娘娘知道了,说姜夫人善妒,对她更为不喜,老王妃就把自己身边的一个得宠的丫鬟给了世子爷,就是今天的范姨娘了。”

    “你哪里来的上好的花雕!还不是小姐的嫁妆里的?你竟然那小姐的东西做人情!”白英故意板着脸道。

    白果忙道:“哎哟,好姐姐,您可别冤枉我。我哪里敢动小姐的东西,这是不是小姐让庄嬷嬷给我的么?庄嬷嬷说了,好东西就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收起来什么用也没有,白白浪费。”

    三娘没有管两个丫鬟的斗嘴,她在消化白果带回来的消息。

    虽然白果说这些看上去无关紧要,但是梳理起来却还是能得出点眉目的。姜夫人定是与几年前庄郡王被皇帝降爵有关。若只是因为办事不力的话,依着老庄亲王的脸面,只要庄郡王不肖想上头的那一个位置要谋反,庄亲王这个位置他定然是坐得稳稳的,若是他要谋反,就算当年庄亲王的脸面再大,也不可能仅仅是降爵了事。而且若仅仅是公务上的差池,没有道理连王家都不知到庄亲王当年是犯了何事。

    所以庄亲王当年犯的错定是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