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农家-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看僧面看佛面,如果,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大贡献的人家,还要被直接将地给夺了了,无论怎么看,这事情都是让人不痛快的。毕竟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还是很动摇统治根基的,王都自然不会这么做。更何况,这派个人下来亲自丈量土地,顺便跟丁家谈谈这赔偿的事情也不费什么事情,还可以做出一个非常亲民的姿态,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为了迎接这从王都里的大人物,丁修节家可是早早的就在做准备了。这王都里的人其实不见得比丁修节家里过得滋润到什么地方去,但是有一点一定是肯定的,那么就是他们的规矩实在是大过天。比如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颜色的料子做衣服,又带什么样的配饰,那是绝对不能逾越的。这就跟乡下人看见城里的太太们头上带着一朵花好看,那么一定也要去买一些劣质的但是差不多的花回来带带是绝对不一样的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十里在得到了要接待从王都来的人的通知的时候,就送了两个专门教授这方面事宜的人过来,说是给丁家人建议建议。不过,就算十里这么说,丁家人怎么可能还有有自己的主意,所以样样都是听话照做的。
  那两人也是厚道人,并没有完全按照王都里的规矩行事,而是就这丁修节家现有东西的基础上,在做一些合适的调整,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完善。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手到擒来的小事,可是这些对于定价人来说,那真真是要了亲命啊!
  这天,送走了这两人,米氏和丁修节两个人就乎瘫在了炕上,他们两个人就这样一边一个躺在炕头上,找来了两个丫头给捶腿敲背,酸疼得咿咿呀呀的。丁小桥进找丁修节问问菌子的事情,就看见自己的父母这样一边一个歪在床上,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都是干了什么啊?怎么都累成了这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上皇家庙的工地里下了多大的苦力呢!”
  “那些琢磨规矩什么的事情真是累死个人,我真心觉得这可是比上山下苦力累多了。”丁修节一边让小厮在自己一个最疼的地方使劲的按着,一边哼哼唧唧的跟丁小桥说话:“你说啊,这城里人都是过得什么日子?说话吃饭都不能痛快的,就连睡觉也是这样,这么过日子还有什么劲头?我就弄不明白了,这些人削尖了脑袋往上面挤,难道就是为了这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连口热乎饭都不能吃的……”
  对于丁修节的唠叨米氏表示绝对的赞同,丁小桥听着笑弯了腰:“爹娘,这就叫做范儿,叫做上流社会,叫做大户!”
  米氏翻了翻白眼:“可拉倒吧,要是这就叫做人人都想过的日子,那我还是宁愿一辈子在乡下吃大葱蘸大酱,就着那玉米面的饽饽,这才是过日子呢。”
  两口子又感叹了一番之后,丁修节终于想起来问丁小桥来做什么了。说起这个,丁小桥便收敛了脸上调笑的表情,换成了一本正经的表情起来,她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本账册,指着条发出去的货问道:“爹,这笔货的货款呢?我怎么只看见这货出去了,却不见钱进来。”
  丁修节抬头看了一眼那账本上什么都没有记载的三四笔买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随后,很是很心疼的说:“得了,闺女,这笔货算是收不回来钱了。”
  “什么?”丁小桥眉毛就扬了起来,她又看了看这笔的货,十分诧异的看着丁修节:“这笔可都不是小数目啊,怎么会收不回钱来?”
  说到这个问题,丁修节明显显得很是糟心,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挥了挥手,让给他按背的小厮收了手,自己爬了起来坐在炕上活动了一下自己的肩膀,这才说道:“别提了,我本来想试一试这个走海运的,我听说这海边的有很多的番邦鬼毛子来做生意,就想将这些菌子干也弄过去试试运气,看看能不能成交,却没有想到,才出了海,还没有到束州港口呢,这些东西全部都沉水里面了。”
  听到这里,丁小桥的眉头才略略的松开了一些,她望着丁修节那一副心疼的样子,也就不继续说了,只是笑着安慰丁修节说道:“爹,这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这不是告诉我们了,这条路很危险吗?你就不要多想了。”
  得了闺女的安慰,虽然丁修节的心里还是很不痛快,但是也只能如此了。
  不过,离开的丁小桥却想得是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怎么将这些菌子卖到海外去。这个时代的物流是极其不发达的,运输主要是靠着河流上的漕运,除此之外的海运实在是太少了,就算是偶尔有船只,那也是需要收取极高的费用,毕竟这在海上的运输,除了要看天吃饭外,还要跟很多的海盗打交道,你想要无风无浪平平安安的送到目的地,除了要有运气之外,这个财力还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这种一级供货商,其实有时候也有很多弊端,因为这个时代的一级供货商并不跟运输的人员打交道,所以挣得多是辛苦钱。就好像他们家的菌子虽然名声在外,但是现在也仅仅实在平城附近的一些地方有供应,像是王都那些地方,基本只有每年斗菜大会的时候会出现一点,除此之外就是供给皇家的了,别的便再也没有了。
  就算是他们现在将这平城附近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可是丁小桥还是并不满足的,她的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可言说的野心,她想让整个庆国的人,或者不只庆国的人都吃到他们丁家的菌子。
  不过,就现在的条件来看,这个想法似乎比开辟一个菜系更加的不靠谱。
  回到了房的丁小桥遇见正在看报表的莫思归,最近莫思归可并不是天天在子里面,他时常在外面奔走,也不知道再忙些什么,经常都是五六天见不到一次人影,就好像她刚才从房出去的时候,还没看见这个人呢,自己这走出去溜达了一圈回来,倒反就已经见到他了,这可真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觉啊。
  莫思归的手在那算盘上打得飞快,一边手里拿着一支炭笔在一边的纸上记着什么,窗户外面的阳光透过了窗棱照了进来,正正的射在了他的侧脸上,给他那白皙的皮肤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黄色。
  丁小桥就站在门口望着莫思归,看着他一身素白衣衫,看着他一头乌发如缎,看着他温润如玉。她忽然有了一种怅然,居然时间便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她的记忆中的那个捣蛋孩子,居然在不经意之间便已经如此惊才绝艳。
  就在丁小桥发愣的时候,莫思归已经抬起了头来,他看着丁小桥站在那门口,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衣裙,扎着一根嫩黄的腰带,一张不施粉黛的脸孔上竟然已经渐渐的长出了美人的神采来。
  他的唇角不知不觉的勾了起来,然后他放下了手中的笔问:“这是在想什么?居然发起呆来?”
  丁小桥似乎这个时候才回过神来,她猛地吸了一口气,仓皇中带上了一个笑容,冲着莫思归点点头,很生硬的插了一个话题出来。
  她道:“我爹前些日子丢了笔的大买卖,我才去打听了一下,现在知道了原因,只是觉得遗憾。”
  “遗憾什么?”
  “似乎,我们家的菌子一辈子就只能在这里卖了,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天能卖到大庆国的全国呢?或者,或者可以卖到别的国家去?”丁小桥不知道怎么给莫思归讲物流,但是还是隐晦的表达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而莫思归对于这件事的回应只是淡淡的点头,他笑得个高深莫测,他说:“会有那么一天的。”
  
    第359章 美食

  为什么莫思归会这样的自信,丁小桥无从得知,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心中有一种隐隐的信任,那是一种不可宣诸于口的秘密,那是一种永远只能埋藏在她心中最深处的隐秘。
  只要你说,我便相信。
  对于暂时没有办法打成的梦想,丁小桥历来不会想的太多,当然她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也仅仅只是放在心上而已,其他的,便慢慢筹划吧。
  就在日子流水一般缓慢划过的之后,终于在盛夏的一天,从王都里来的大官终于到了。
  这个大官到底是什么官职,丁小桥没有记住,毕竟这个跟丁小桥自己的生活隔得实在是太遥远了,她就是想要记住也实在有点力不从心。但是丁小桥知道这个人的架子挺大,至少的他的谱摆得挺大。虽然只要在丁小桥家里略略坐坐,但是也劳烦丁修节和米氏夫妇为自己宅子修缮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关于这一点,丁小桥能想到的也只有劳民伤财这样的一句话了。
  谈事情的时候丁小桥没有出面,自然到底说了哪些详细的话语她是不太清楚的,不过,大致的事情她知道,那便是这次皇家还是给了一个很大的优惠的。除了这土地出让的赔偿金非常的丰厚之外,还额外给了丁修节二百亩地。当然,给得地并不是良田,可是也是中田,实在是很不错。
  不过,丁修节看见了这梯田里各种庄稼的涨势,早就已经对于这样平地哈桑的土地不是很感兴趣了,于是,便跟拿名被称为马大人的官员好好的商讨了一下,最后用着二百亩的中田,换了五百亩的山地。这样一来,上河镇和中河村交界的一溜的山地便全部划拨成了丁家的地盘了。
  这样的交换,丁小桥是忍不住对于自己的老爸竖起了大拇指,真是太划算了。
  商量完了这些正事之后,马大人的行程自然是要去拜见一下这里的土皇帝十里公子,不过,这个行程就不用丁家人陪同安排了。正当一家人打算缓和一下,休息一下的时候,从十里公子那边又传来了消息,今天晚上的吃食是安排在了桥记烧烤,让丁小桥好好的准备一下。
  这可真是,让丁小桥一下子就跳了起来,连连打发人去准备一些上好的又新鲜多样的食材,以备晚上用餐的需求。
  不过,饶是这样的匆忙还是没有太弄出多少多余的种类来,毕竟,在这个物流匮乏的时代,南方人想要吃到北方的特产,那简直是不可能的。
  晚上的时候,马大人跟十里公子还有孔让人在桥记烧烤的二楼雅座里面欢聚一堂,而丁小桥则亲自作为看台的人帮着个大人物掌勺烧烤,自然是丝毫轻松不得。
  那马大人一看就是从王都来的,他说着一口地道的都城话,虽然已经坐下了,可是对于丁小桥家的桌椅板凳并不是很满意,只是看着十里公子和孔让也坐在这里,所以也只能强忍下心中的不适跟着坐了下来。
  不过,就算是如此,他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不少。特别是看见丁小桥送上来的所有的食材,他的眉头忍不住打了一个又一个的疙瘩。轮官职这个人的等级并不见得比在座的两个人小,所以,他说话的时候也不太需要注重两个人的情绪,便直接开口,“你这是准备的什么?这些东西能直接上来给公子吃吗?快快端下去,弄好了在端上来,实在是太不懂规矩了。”
  十里没有说话,倒是一边的孔让笑了笑道:“马兄有所不知,这家烧烤店可是相当的特别,这些东西你尝尝便知道了。再说了,烤肉这种东西还是要自己动手才更有野趣一些。”说到了这里,孔让又微微一顿,收敛起了他话语中的善意,而是改用了一种让人十分心惊肉跳的语气缓缓的问道:“还是,马大人觉得,这菜品还是人后弄好的更好?”
  马大人立刻意识到自己说错在什么地方了。毕竟这个孔让是被辅政王派来看着这个十里公子的,而十里公子自己却是邻国的质子,对于孔让来说,他首先要保证的是十里公子的生命安全,所以对于他吃的东西一定是非常的上心,自己刚才的说法只是将在王都时候的习惯带了出来,却忘记了,这其实对于孔让来说却是万万不可的。
  毕竟对于孔让来说,没有什么比在眼前亲眼看着烹调更让人放心的了。
  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马大人立刻又改观了自己的态度。本来大家都是在官场上打滚的人,这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话打锋什么的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很快,三人又和乐一团了。
  望着这样和乐融融的气氛,丁小桥的心里都忍不住感叹,这个人啊,果然是世界上最最虚伪的动物了。
  对于美食这种东西,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味道了,无论这店子里面的装修如何不让人满意,这样的吃饭方式如何让人觉得失去了规矩,但是,当这用丁小桥家里独特的配料腌制出来的各种烤肉放在金属网子上的那一刻,听到那因为炭火不停的舔着那肉食的蛋白质发出的吱吱声响的那一刻,闻道那和木炭烟子混合在一起的油脂香味那一刻,似乎所有的不满都会因此而烟消云散了。
  就连面前的这为马大人似乎也完全没有办法克制这种定律,虽然他的脸上一直隐隐的带着一些嫌弃,可是当将那烤好的肉放进了口腔里的那一刻,所有的不满似乎全部都烟消云散了。
  十里颇为得意的看了那马大人一眼,对于他眼睛中透出来的个各种惊喜和讶异以及赞美的混合体只是淡淡的在嘴角挂起了一丝嘲讽。大概那马大人也能察觉出自己刚才的失态,也连连称赞起丁小桥的这个烤肉起来,那各种褒奖的话语,就连丁小桥自己听到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在这个时代,其实烤肉这种东西还真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吃食,至少都是一些富贵人家的小姐少爷们弄着来玩的,你要真心指望用这个来请客,那就是太不给对方免了。
  丁小桥不管怎么说也是在这个时代呆了不少年的半土著了,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清清楚楚的,所以,当一桌子的肉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她立刻让人给端上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各种菜。这些菜都是扎扎实实的菜色,真心实意的用烹炒炸炖等等各种技巧做出来的,绝对不会用一般的凉菜来作为对付。
  虽然这些菜都是一些普通的家常菜,但是装在了专门的精美的瓷器里面,并且做了最简单的摆盘,端上来的时候,丁小桥明显就发现了这马大人的脸色好看了不少,
  因为烧烤的桌子并不方便移动,所以,在这样的雅座里面都会设计了一个套间,而在套间里面便是放着一个正式的圆桌,这个时候,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各样的菜式了,有荤有素,有汤又凉菜,甚至连一些开胃的小菜也是逐一放置。
  这样的一大桌子菜,虽然不是在王都之内,可能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菜馆师傅手艺,可是就冲这么多的菜色,就冲这些精致的摆盘,也足够能让人感觉到这是属于桥记烧烤店的诚意。
  开菜的当然是十里公子,马大人虽然对于这些乡下的菜色能不能好吃抱着绝对的怀疑,但是既然十里公子都已经动了筷子,那么他也不能端着是不是?所以,他便朝着最近的一盘子菜动了过去。
  那菜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从外形看,这就是一盘子的鸡,不过,这鸡的身上却有红红的说不清楚是什么作料覆盖满了,在这子里面被灯光一照,那红油散发着一种诱人到了极点的光彩,看着就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马大人从一坐下来就对这盘子菜感兴趣,因为,从视觉上来说,这盘子菜实在是太光彩夺目了,那红色的油,配着绿色的葱花香菜,看起来简直不像是人世间能有的美味。
  可是,就在他动手夹的时候,一直站在边上的丁小桥忽然轻轻的弯下了腰肢,在他的耳边低声提醒道:“大人,这道菜叫麻辣凉鸡,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它的味道非常的刺激,又麻又辣,大人可要适可而止。”
  丁小桥的这句体型让马大人微微迟疑了一下,要知道,这马大人也算是美食家一个,在王都的时候,最爱的便是到处寻摸美食,现在难得看到了这样一样让他欲罢不能的美食,可是味道却很刺激,他要不要尝试呢?
  大概,所有的吃货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面对着美食,并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哪怕是明知道自己会死得很惨,可是,在死之前,所有的心愿便是再让我吃一口吧。
  于是,带着这样的心思,马大人咽了一口口水,然后目光坚定的朝着那盘子麻辣凉鸡伸出了筷子。
  
    第360章 川味来了

  马大人最后在上河镇前前后后呆了有十四天,在这十四天当中除了办正经事之外,他的吃货本质暴露无遗,成天没有事情做便让丁修节带着他到处找什么乡村野味,除此之外,那每天一定要吃一段麻辣凉鸡,大有一种非要把这道菜吃腻味以后才罢休的势头。
  其实一开始,马大人是希望将做这道麻辣凉鸡的人给带回京城的,不过,丁小桥当然不能让他这个主意做好,毕竟,柴康这个人,现在丁小桥可是相当的在意的,于是,她就直接说了这麻辣凉鸡是自己做的。丁小桥是丁修节的女儿,又是这桥记烧烤店的老板,还是新鲜出炉的丁五郎这个举人的妹妹,就算马大人再想吃这道菜,也不能真的将人家给弄回王都去。
  作为一个吃货的马大人,当然不想就此罢休,所以,他还是不屈不挠的想了不少的办法,比如什么,买下方子之类的主意就是层出不穷,不过丁小桥却很是婉转的拒绝了。
  用丁小桥的远话,那就是:“这道菜算是我们店子里的镇店之菜,绝对不外传。”
  作为一个吃货的马大人,虽然很想得到这道菜的方子,但是也深知道每个店子里面的规矩,像是这种菜肴,那绝对不会轻而易举的交出去,所以,到了最后,马大人也只能狠狠的多吃顿这麻辣凉鸡以慰自己的五脏庙了。
  吃货和吃货的友谊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往往只要一道菜就能奠定他们只见深厚而长久的友情。这个定律放在马大人和丁小桥身上也是非常实用的,虽然他们的年纪相差很大,而且性别也不同,地位更不一样,可是这些并不能影响他们之间各种的对于美食的喜爱。
  丁小桥因为自己喜欢吃,也爱琢磨吃,所以,身无长处的她在这个对于女性各种禁锢的时代,才能以这个爱好做成自己的事业。而马大人则是因为喜欢吃,也对于各种菜系也很有研究,所以,在这一点上,他成为了丁小桥各种问题的老师。
  对于各种菜系的大师傅来说,可能更重要的教学各种技巧和味道的调配,可是对于食客来说,更重要的便是什么好吃,怎么才好吃。所以,站在食客的角度上去做菜的厨子一定是一个好厨子,因为他能做出另自己喜欢和另食客也同样喜欢的饭菜。
  在这十天里,虽然并没有什么系统的教学,但是,马大人对于丁小桥的各种问题都细心的解答,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炫耀的成分在其中,不过这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而作为回报,丁小桥当然是给他弄了一些他觉得新鲜而又刺激的美食了。一直到了要回王都的那一天,马大人还是显得非常的恋恋不舍,不过,丁小桥还是送给了他一份非常合适他心意的礼物。
  上了马车,马大人将丁小桥送给他的那个大大的盒子打开,只看见里面是一个双层的食盒,最中间放着他一直都恋恋不舍的麻辣凉鸡。而在内层和外层中间照例是放着很多的冰块,正是因为这些冰块的存在,更让这麻辣凉鸡的味道多了一种透心的诱人。
  马大人立刻就用筷子夹了一块放进了嘴里,用牙齿轻轻的咬开了那已经被作料汤汁浸满的鸡肉,里面的汤汁混合着鸡肉就流淌了出来,带着又麻又辣的刺激味道,瞬间就在口腔里席卷起了一股旋风,将马大人所有的思绪都卷了起来。
  就跟第一次吃到这麻辣凉鸡时候的感觉一样,这是一种无法忘却又欲罢不能的味道。马大人细细的品味着那已经很是入味的麻辣凉鸡,吃完了一块之后,他很是不舍得的放下了筷子,靠在了马车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真是希望能在王都也吃到这样的美味啊。”
  相比起马大人对于麻辣凉鸡的恋恋不舍,丁小桥则是对于这道菜拥有的情绪更多的是兴奋。
  其实那天十里公子在桥牌烧烤店请这马大人吃饭是丁小桥第一次决定将这道麻辣凉鸡放入了菜谱之中。
  在这之前,丁小桥一直在纠结,自己准备了多年的川菜到底是要走大众路线还是要走上流社会的路线呢?莫思归的建议是走上流社会路线,可是丁小桥心里还是比较认同走大众路线。毕竟,在丁小桥的心中,一直觉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无论什么东西只有了群众基础才能普及开来。
  不过,莫思归却跟丁小桥的想法恰恰相反,他认为,这上流社会喜欢的东西其实都不用推广,只要被传了出来,乎立刻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追捧。在老百姓中总是有一种奇怪的想法,跟上流社会的人用一样的东西,吃一样的美味,似乎是一种极有身份的做法。
  要不是,为什么城里面的太太只要带了一朵比较好看的花,在外面走一圈,可能没有三天,这朵花的粗糙复制品就已经满大街都是了,说不定还供不应求。
  这样的说法,虽然有道理,可是丁小桥自己还是有些担心。毕竟辣椒这个东西跟一般的作料实在是不一样,毕竟它非常的刺激,而且余味长远,丁小桥也是在上河镇的快餐店里潜移默化了那么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