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绣农家-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远的,她忽然听见了杜开霁的声音,抬头循声看去,只看见穿着一套簇新的红袍子的杜开霁,耳朵上带着狐狸毛的耳罩正站在远处不停的朝着她挥手呢。他大声道:“丁小桥,过年好啊!”
  丁小桥也挥手大声道:“杜开霁,你也过年好!”
  又是一年过去,听着那爆竹的声音,丁小桥的笑容从嘴角慢慢的渗了出来,最终染满了她面庞。
  
    第269章 饭票

  开春了。
  丁家今年一片的繁荣景象。丁修节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又买进了二十五亩的地,都在自己家现在地的附近,有中河村的也又上河村的,并不拘是什么地,所以,良田中田差田都有,其中中田最多,足足有十三亩,而良田和差田都只有六亩,这样子总算是满足了种玉米和土豆的土地需求。而在这些地种,那些中田就挨着丁小桥家的宅子,所以,丁小桥理所当然的从这些中田里就要来了七亩作为辣椒的种植。
  不过辣椒这个东西暂时丁小桥还不想让那么多人知道,她将自己的打算跟丁修节一说,丁修节和米氏倒是也很支持丁小桥的想法,于是,就在丁小桥的这七亩田边上全部都被高高的围墙给围了起来。
  当天再给这些田地给砌围墙的时候,还来了不少人围观的,大家都以为丁家这菌子又要扩大生产了,没有一个不说,丁家这生意真是越做越大了,不过,丁家人却没有一个对于这种说法给予肯定,只是任由所有的围观群众这么去说了。
  今年的九九消寒图一画完,丁家买的那两头牛就已经下地了。今年因为丁家的田太多了,所以,请了个种庄稼的好把式来帮忙。丁家的工钱高,吃的又好,帮忙完了还有东西送,这都已经在周围的村子里面成了众人皆知的事情了,所以尽管会耽误自己家的田地下种的时间,但是还是有不少家里劳动力多的人家都抽了一两个男丁过来干活。
  什么翻地啊,什么下种啊,其实还是很快的。
  特别是这玉米和土豆的种子在冬天的时候米林全部都给育苗好了,现在一个个都长得很结实,只要将地翻好了直接下进去就可以了。当然,除了这些上头交代下来的东西之外,丁家今年的粮食也没有少种,靠近山边水源的地上还中了不少的蔬菜。
  丁小桥将辣椒的苗子种下去之后,站在山包上看家里的这些地,忍不住的笑了起来,丁五郎在一边问她:“你笑什么?”
  “哥,你看,要是明年我们再将这一块,这一块还有那边的块地都买下来,那么这一大片的地都是我们的了。”说着她又伸出了手指了指远处的那些河边的沙地说:“要是能将河边的那些地也买下来就更好了。”
  要是放在两年前,有人在丁五郎面前说这个话的话,丁五郎估计要直接伸手去摸一摸对方的额头看一看是不是发烧了,他们家连一亩地都买不起,怎么可能想这一些呢?可是现在当丁小桥跟他说起这些的时候,他甚至连一点这种吃惊的感觉都没有,只是认真的想了想,才笑着说:“可不是嘛,这一块的地,要是都能被我们买下来,连成一大片的话,我们就能好好的规划一下,不用全部用来东一片西一片的种。”
  丁小桥点点头说:“一定会有的,这一片的地,一定都会是我们的。”说着她伸出了手使劲的挥舞了一下小拳头,双眼闪着灼灼的光芒,认真无比。丁五郎转头去看丁小桥,今年过年之后,她就已经九岁了,身条渐渐的抽开了,原来黄黄的头发也变得乌黑起来,巴掌大的小脸也逐渐变得圆鼓鼓起来,只是那双眼睛,从来没有改变,随时都充满了自信的光芒,好像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焰。
  二月二,龙抬头。
  按照乡下人的说法,到了这一天,便是全部的年都过完了,大家又要开始一年的辛劳了。
  土地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每年你在他的身上耗费了多少的力气,耗费了多少的时间,那么到了秋天的时候它就还给你多少的收成。这也是为什么乡下人为什么愿意在土地上耗费那多光阴的原因,只要没有天灾人祸,其实到了秋天就可以看出这一家人到底是勤奋还是懒怠了。
  除了种地之外,乡下人能给家里创收的主要途径就去打零工了,现在上河村这里要修节皇庙,这个工程非常的大,光是前期用来平整土地和砍树的工人,就已经用到了乎上千个,在过年之前,虽然还有些收尾的工程没有做完,但是基本上这土地算是已经平整好了。
  在过年的两个月虽然工地上是放了假,但是刘杨他们这些工头却没有走,又招了一些子人,在这两个月内就在工地边上盖起了一大片的工棚,这一片的工棚要比原来那些随便盖的好得多,虽然还是土墙,但是里面的炕却全部都是土炕,到了天气冷的时候都可以烧了起来。
  米氏还有丁小桥他们在这棚子盖得差不多的时候也跟着上去看了看,刘杨说,这一片的工棚至少是要住五千到八千个工人的,可能后面还要更多一些。
  一听到这么多工人,米氏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她一个乡下的妇人,说实在话,可能还真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人呢。忍不住便叹息起来:“要这么多的工人来修这个皇庙啊,那得有多大啊!”
  刘杨笑眯眯的说:“这才修多大点的东西,虽然说是皇庙,可是比起那皇帝住的皇宫还有那修建的行宫来,实在是算不得上,还有,比起原来那两国的关口修建的城墙来真是毛毛雨了,丁大妹子,你要知道,那些东西随便就是要十万人呢!特别是前朝修的那个长城,我还听说累死了很多人呢!”
  听到这些,米氏忍不住双手合十连忙叫着阿弥陀佛。
  而后刘杨的话让米氏更是吓了一跳:“原本按照我们原来的规矩是自己做饭的,但是这里工地上不比别的工程实在是没有这个条件,你看看这到处都是林子,要烧起来的话,可是不得了的罪过,所以,孔大人也将这个事情跟辅政王说了,辅政王知道了我们这本地有很多你们这样的小馆子,就干脆说我们这次不再做饭了,将这饭前全部折成了工钱发给工人,让他们自己解决了。我现在是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把这笔钱发到工人手里,而是交给你们这些小馆子,你们就干脆帮我做饭算了,也算是帮着陛下解忧排难。”
  米氏嘴巴都张大了,连连摆手:“哎呀哎呀!这可怎么做得下来呢!现在我每天弄个三百个人的饭菜都已经觉得弄不过来了,千人的饭,这不是要吓死人了吗?”
  丁小桥也是觉得不妥,这样子全部给他们家自然是刘杨和他们家的情分,可是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他们家要是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的饭菜不好,让这些工人有了毛病,这可是要负责任的,丁小桥并不是一个不敢负责任的人,但是对于不是自己的责任,她一向是不太想负责的,而现在这个事情,看起来是好事,可是也不得不说是刘杨他们将所有的责任转嫁在了她们一家人的身上。
  不等刘杨说话,丁小桥也说:“就是啊,我们都没有见过大世面,这么多人的饭可做不了。”
  刘杨头发说:“可是我觉得这笔生意挺划算的,要是不放你们家实在是对不起我们的关系了。”
  丁小桥笑眯眯的说:“刘大叔,我们当然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可是我们家实在是做不了啊,要不是这样我给你出个主意。”
  “什么主意?”
  “你看我们现在这里也有五六家的小饭馆了,反正放一家是放不下来,不如你就把这些家的小饭馆的主人都招过来,将这些事一说,告诉大家,以后工地上吃饭的人都在这些家饭馆,无论这些工人去哪吃都成,但是,得一定要保证干净卫生,要是在谁家吃饭吃出了问题,那么就要找他们家的麻烦。”
  “这倒是也行,可是这价格可不好结算啊……”刘杨说到底还是不太想将饭钱全部发到工人手上,丁小桥算是看出来了,其实,刘杨他是想在饭钱里面赚上一笔,所以才紧紧捏着这个事情不放。
  不过,对方是管事的,他们是做事的,所以这事丁小桥不能在这个事情跟刘杨起什么冲突,只能顺着刘杨来想办法。她眼睛转了转说道:“不如刘大叔这么办。你不要给工人发饭钱,而是发这个饭票。”
  “什么是饭票?”
  “就是弄些桐油纸,上面写着五文、两文、一文,让工人用这个去饭店吃饭,而饭店则用这个饭票来跟你这结算,这样不是你也不用把钱直接发到工人手里,也把这事情都退出去了吗?”
  丁小桥的话让刘杨想了一会儿,忽然眼睛留亮了起来,他猛地一拍大腿,道:“这个倒是一个好主意!”
  说着他又问了问一般一个工人一天要吃多少钱的粮食,便回去算计去了。米氏在一边摸着丁小桥的脑袋说:“你这个鬼主意真多,这样的话,我们就又不用得罪刘杨,也不用弄得被这些开馆子的人都仇视了。”
  丁小桥点点头,其实还不止这些,饭票这种东西不是钱,可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它用可以当做钱来使用,无形当中就给刘杨他们留下了很大的可乘之,至于他们要从中又做些什么文章,就不是他们一家需要关心的了。
  
    第270章 积压

  过年的两个月时间,米氏也没有休息,特别是从刘杨那里知道了这以后工地上大概有千个工人吃饭之后,她就闲不住了。米氏自然知道自己家接待不了这么多的人,但是现在的棚子也未免太小了一点,别说千人了,就连十个人挤在里面就连身都转不了了。所以趁着这两个月的时间,米氏张罗着将这铺子又扩大了一些,好歹能在里容纳一百人了。顺便也听从丁小桥的提议,把铺子外面空地也打整了出来,这样一来,就算子里面坐不下,也是可以端着饭菜在外面吃的。
  其实也不光是米氏趁着这个时间翻修自家的铺子,就连别的家馆子也开始翻修自己的店铺,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是丁家这样提前得知以后会有多少工人在工地上干活,可是这个随大流是人的本能,一时之间,这路两边的小饭馆各个都在忙着装修,一副喜迎新春的样子。
  过年的时候,不管愿意不愿意,米氏和丁修节还是去了一趟米老爹来。大概去年的事情米老爹的脸色并不是很好,更没有说留吃饭的话,其实丁修节和米氏也没有打算留下吃饭,但是总归心里有点不痛快。走的时候米老爹这回倒是没有提什么要地的事情,不过却提出要让他们把牛送来一头。听得丁小桥真是忍不住翻白眼,那时候他们家的牛才买回来天,这老头子居然就已经知道了,真是消息灵通啊。
  最后当然没有留下了,不过,一家人回家之后也没有消停,这米森三不时的过来说一下,一直到了开春之后的农耕时分,这时候米森真是天天都来要牛,没有一天不来的。米氏自然不好将米森直接赶出去,可是米林可没有这个顾忌,那天午后直接跟米森打了一架,结果米森就再也不来了。不过米林这不孝和霸道又没本事还随便就打人的名声则在一夜之间好像是春风一样吹遍了这上中下河村的里里外外。
  米氏愤怒:“这还是亲爹亲妈吗?能有这样做事儿的吗?他们有本事冲着我来,冲着我们家来,埋汰林子做什么!这还让林子怎么找媳妇?”
  丁修节也甚是忧愁,米林现在本来也就算得上是大龄青年了,这下子,有了这个名声,找媳妇更不容易了。这要在这么耽误下去,他这个给人做姐夫的就抬失责了。可是米林自己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该吃吃该睡睡的,天天跟着个把式下地,愣是将土豆和玉米的苗子弄得妥妥的。
  随着这干活的人逐渐都归位了,这上河村逐渐也热闹了起来。
  这一次不光光是周边个村子里的工人来了,还来了不少的队伍,这些退伍中有很多操着不少口音的外地工人,这三不时,五不时的来一批,那山上工地里的工棚自然是住的越来越满了。而山下的小馆子们不免一阵的手忙脚乱起来,特别是在刘杨将这家小馆子的主人都找来了,说了一下这个以后所有的工人都在他们这些小馆子里面吃了,但是结算时候用的饭票。因为饭票这个事情还是个挺新鲜的东西,免不得又解释了一番。
  当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决定之后,一开始还是很不愿意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是丁家那样家里有不少的存银,所以,这饭票到了手里面就是纸,得兑出来才能算是钱,十天才兑换一次的话,他们的手里可没有那么周转的资金,所以,大家都不愿意。最后刘杨和个工头商量之后,也退后了一步,将这兑换的周期变成了五天,又说了不少好听的话,才算是让这些小馆子的主人愿意尝试一样。
  不过愿意归愿意,能力归能力,总之,这事情暂时说定之后,每个小馆子都忙得人仰马翻,就算是米氏这样做了万全准备也不免晚上累的腰酸背痛,接着又开始招人起来。最恼火的还不在这里,而是这资金不能马上回笼,虽然是五天可以兑换一次,一次就能兑换不少的银子,可是,这投入也大啊。这些开小馆子的人家,就算家里有个钱,但是不超过三四十两的银子,可是现在的人潮,让他们每天光是成本就要投入进去五六两的银子,五天下来少说也有二三十两,这谁家受得了。而且现在人这么多又不免要购置些其他的东西还要招人,这样一来,谁家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兑换时间。
  于是,便统统的闹到了刘杨他们工地上去。
  虽然大家都是乡下人,可又不是傻子。
  刘杨虽然是这工地上的工头,但是这里还有个孔让,还有个十里公子,要是闹大了他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虽然他有些不愿意,但是也只能向这些小馆子的店主妥协。所以,双方一番交涉之后,刘杨他们到底不敢做得太过分,最后只能有退了一步,三天结算一次。这一次算是双方的底线了,所以大家也没有再闹,便欢欢喜喜的回去了。
  这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不过这工地上的工人那么多,光光是这样家饭馆,明显已经满足不了工人,于是在一夜之间又雨后春笋般的冒出了很多家的小店子,少不得又是一番的降价大战,不过,这一次米氏显得很淡定,并没有在像是上一次那样慌张了。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竞争和磨合,最终在这一片的空地上又多了七八家的小馆子。这时在看去,在这条管道的边上竟然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商业街了呢。丁小桥越发的确定自己的想法,要快点将这两边的地都买下来,就算是以后这些地也只能用来作为农耕,但是转手买卖的话,也是能大赚一笔的。
  丁小桥的这个想法也跟丁修节说过了,得到了丁修节的大力支持,并且跟孔家父子通过了气,孔家父子也承诺,只要是一有空地一定会第一个通知他们。
  至此,丁小桥便完全的将小吃店交给了米氏,就连平日里的账册也交给了曹宿生,而她自己这全力的投入到了这辣椒的种植以及对于川菜的研究中来了。
  六月的时候,丁小桥种下的七亩辣椒就已经全部成熟了,一串串挂在枝头红艳艳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喜欢,丁小桥将最开始收下来的百斤辣椒全部都放在了粮仓的上面晾晒起来。而丁小桥则天天就基本长在了那粮仓的上面,带着斗笠,每过半天时间就去翻动一下,要是遇见天气阴了,不管手里做什么,都即刻的飞奔上去,将这些辣椒都收起来了,就连丁五郎也忍不住说她:“为了这些满枝红,你算是疯魔了。”
  而丁小桥只是笑,她望着些红艳艳的辣椒,心里说不住的欢喜。
  第一批的辣椒终于晒干了,紧接着第二批的辣椒又成熟了,不过,这些辣椒却没有遇见好天气,这天上一直都阴雨连绵的,不见个天日,别说晒辣椒了,就连存放在家里面,丁小桥都担心它们会烂了,一时间,她不免有些担心起来。现在辣椒没有普及,所以每一批辣椒对于丁小桥来说都是珍贵的,要是现在手上的这一批辣椒坏掉了,那真是心疼死她。
  同样和丁小桥愁眉不展的还有丁修节,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他不免叹息:“今天上山采菌子的人更多了,每年到这个时候,我们家的新鲜菌子要得人就少,特别是那些鸡枞,要是不快点卖出去,堆在这里就要烂了。”
  在一边吃饭的丁小桥不由微微一愣:“爹,你说鸡枞剩得多吗?”
  “可不是,多得很!”丁修节愁得这眉毛都能夹死苍蝇了:“现在就有收下来的百斤,我看要是再不卖出去,过天又有百斤收下来了,这么多的东西堆在家里只能烂了。”
  现在虽然老百姓们都接受了菌子这种美食,可是现在正是菌子成熟盛产的季节,家家户户都上山去捡菌子,这导致这云通镇的菌子可真是泛滥了。这么多的菌子,便让丁修节家的菌子显得不那么珍贵起来。虽然除了赛百味还有家大一点的餐馆在他们家定这个菌子,可是到底是供大于求,毕竟现在的物流实在太不发达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也不能运出去,最多就是在平城附近转悠着,这样一来,一直都有稳定产出的丁修节家的菌子,倒反积压了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丁修节最近都没有吃好睡好。
  原本还在为自己的辣椒会浪费纠结的丁小桥忽然之间想到了原来她特别喜欢的一道美食,特别是平时吃面条时候,尤其是离不开的东西,现在不是现成的吗?于是她忍不住拍了自己的大腿一下,道:“爹,你的鸡枞怕烂了,我的满枝红也怕烂了,不如我们想个办法将这两种东西一起给利用利用吧!”
  这两种东西可怎么利用,一时之间,所有人都饶有兴趣的望着丁小桥。
  
    第271章 鸡枞油

  丁小桥想到的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办法,其实她就是想到了自己在现代的时候经常吃的一道叫做鸡枞油的美食。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
  说起来,在所有的菌子当中,鸡枞这种菌子真是一个最奇特的了。就算是再现代,它的产量也就是中上吧,但是,它的价格可真是居高不下。原因无他,就是因为它的吃饭要比别的菌子多,而且它带有一种其他菌子都没有的奇异香味。一般的菌子除了常规的做法之外,用来榨油的话味道便普普通通,可是这鸡枞则不一样,用它来榨油,简直是天下美味。
  所以在现代时,每年鸡枞上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买很多的鸡枞来榨油,这也导致鸡枞的价格真是年年都水涨船高啊。
  不过,在这个时候,似乎没有人研究出这种美味来,所以丁小桥一时之间都忘记了,要不是今天天时地利人和,估计她真心都将这种美食已经忘记的得差不多了。
  做这个鸡枞油其实没有什么难的,说起来这个做法很是简单,但是难就难在这要用的材料都不便宜。首先当然是鸡枞,就算是现在丁修节家的鸡枞积压着,但是不代表现在鸡枞的价格很便宜,而且,按照鸡枞榨油的出品率,要五斤左右的鸡枞才能出一斤左右的鸡枞油,实在是有点金贵了。其次就是油,炸鸡枞油要耗费大量的菜籽油,这个油可是不便宜啊。或者说,这油可是贵得很呢,一般人家连吃饭炒菜都是放一点油烧烧锅,有谁舍得拿出一桶油来炸鸡枞呢?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有辣椒,虽然这个鸡枞油里的辣椒只用来提味,但是,没有就是不行。
  现在可好了,丁小桥终于将这些东西都弄齐了,这鸡枞油的产出也就是迫在眉睫了。
  当然,已经很多年没有操作过这个东西了,刚上手的时候要先实验一下。丁小桥便只是弄了两三斤菌冒已经完全盛开的鸡枞,洗干净,并且撕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块,可是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话炸出来就什么都吃不到了。接着又了半斤左右的新鲜辣椒,切成了宽一点的辣椒丝,还有就是大量的花椒和大蒜,最后便是两斤的菜籽油。
  将这些东西都准备好之后就是作鸡枞油了。
  首先要现将菜籽油烧开,然后放凉了,接着再加热,这次等到油打到三四成热的时候就将鸡枞、辣椒、花椒、蒜片全部放进去开始翻来翻去的煎炸就可以了,一直到将这鸡枞的水分全部炸干了,那白色的菌子呈现出了一种棕褐色的颜色来,这才算是炸好了,在起锅之前放上一点适量的盐,这鸡枞油便算是做好了。
  望着那油汪汪散发着奇异香味的鸡枞油,一家人全部都看向了丁小桥说:“这就成了?”
  “成了!吃吧!”丁小桥首先拿起了筷子夹了一筷子的鸡枞油放进了嘴里,顿时那种属于鸡枞焦香的奇特味道便在她的口腔里蔓延开来,好像是带着兴奋剂一样,居然在在她的血液里面燃烧起了一个个兴奋的小气泡,不停的叫嚣着,快点吃掉我快点吃掉我吧!
  丁小桥真是好想大叫一声,就是这个味道!就是这个味道啊!她终于又一次尝到了这种属于辣椒和鸡枞混合起来的永恒的美味,真是,真是让人感到到想哭。
  大家见丁小桥动了筷子,也纷纷的动了筷子将这炸好的鸡枞油放进了嘴里。乎是所有人的动作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