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月明(明穿父子)-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棣表情都没变一下:“父王不怕,来吧。”
  朱高炽扯了唇角干笑一声,握住朱棣的手有点发抖:“呃……是,您不怕。”
  朱棣失笑:“炽儿害怕?”
  朱高炽一脸坦诚的看着他的眼睛:“在自己心尖儿上动刀我都不怕,父王认为我会怕这点小事吗?”
  朱棣无言以对。
  朱高炽继续说道:“孩儿是看你受伤,心疼。”
  朱棣微微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点什么,心思莫名其妙的就回到了晚上入睡前,朱高炽那个激烈到让自己心旷神怡的吻。
  心疼么?可是炽儿,你知不知道,看到你这个样子,父王也很心疼。
  “唔!”朱棣的思绪还没完全回来,手臂上就传来一阵锥心刺骨的疼痛,让他忍不住闷哼出声。一扭头,才发现手臂上的箭已经被朱高炽拔了下来。
  朱高炽弯下腰,将自己的衣服撕下来一大块,帮他包扎起来:“怎么样?疼吗?”
  朱棣看了看包扎好的手臂,摇摇头。
  朱高炽终于咧开嘴笑了起来,抹了把额头的汗坐到他身边去:“父王怎么会来这里?”
  “听朱能说你跑出来了,本王担心你的安危,所以出来找你。没想到在半路遇到重伤的张玉,说你在黛儿峰。”
  “玉叔怎么样了?刚才情况危急,是玉叔替孩儿挡了一箭,让孩儿先逃的。”
  朱棣再次摇头:“不知道,本王命人将他送了回去,顺便搬救兵。只是这黛儿峰地形复杂,他们就算前来也不一定能找得到我们。刚才若不是你及时出现,父王怕是已经死在那人的剑下了。”
  “我?”朱高炽一脸茫然。
  朱棣见他那副表情,眉头轻蹙道:“难道刚才不是你将那人射死的?”
  朱高炽摇摇头:“孩儿也逃得甚是狼狈,哪来的箭啊?”
  朱棣想想也是,刚才这家伙从林子里摔出来的时候比自己好不到哪去,就算手中有箭,估计也没力气拉开弓弦。
  奇怪了,这些人都是想他死的,怎么会有人救他呢?
  朱高炽见他不语,脑子里灵光一闪:“父王,孩儿刚才差点儿被那群突厥兵抓住,还好有个蒙面人前来搭救,带孩儿逃了出来。可是没跑多远,他就闪到林子里不见了,孩儿只好一个人没有方向的乱跑,这才跑到了那片空地遇到你。孩儿想,救你的那个人跟救孩儿那个人是不是同一人?”
  “有可能……”朱棣话音未落,耳边再次传来凌乱的脚步声,想必是刚才跑过去的那帮人当真发现追错了方向又追回来了。
  同样的办法不能使用两次,这个灌木丛是不能藏了,否则就只能等人瓮中捉鳖。
  想到这里,朱棣赶紧从山石上跳下来,拉了朱高炽的手再次钻进了树林。希望能找到下山的路,或者遇到前来救他们的援兵,不然他们父子还真得死在这儿了。
  朱高炽的手被朱棣紧紧握在掌中,他的手掌厚实有力,即使是在逃亡,却让他发现前所未有的安心。
  看着自己面前颀长的背影,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就这么问了出来。
  他说:“父王明知道这是个陷阱,为什么要来?”
  朱棣一手拉着他,一手拿着剑不断劈开面前横出来的树枝,根本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么句莫名其妙的话,半晌之后才从前面飘来一句回答。
  “废话,你是本王的儿子。”
  哪有做父亲的不来救自己儿子的道理?就算是刀山火海他也得来啊。
  朱高炽不死心的继续问道:“只因为我是你的儿子么?”
  朱棣头也没回:“你以为呢?”
  “我以为,父王起码对孩儿,不只是父子间的感情……”朱高炽悲凉笑笑,甩开朱棣的手,停下了脚步,“看来是我错了。如果你只当我是你的儿子,那你还不如不来。”
  朱棣总算听出了他话里的弦外之音,回头怒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实话。”朱高炽垂下头,声音低得轻不可闻,却还是能够让朱棣听得真真切切,“如果我死了,下辈子,再不会做你的儿子。”
  听着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朱棣真想敲开这家伙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炽儿,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等我们活着回去了再说。”
  说完再次抓起他的手抬脚就跑。
  朱高炽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虽然心里不快,但为了小命儿着想,还是加快了步伐跟上朱棣,以免拖了他的后腿。
  可还没跑多远,自己的脸就毫不客气的撞上了朱棣结实的后背。
  “父王?”朱高炽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停下来,待回过神,才看到他们已经跑进了一处山坳。而他们的面前,无数的弓弩手正拉满了弓弦对准他们。只待一声令下,就将他们当靶子射。
  两人本能的转身,想要原路退回,却又绝望的发现另一队人马紧跟其后追了上来。

  第四十一章、晋王计败

  前有伏军,后有追兵,真正是进退不得。
  无数火把将整个山坳照得亮如白昼,火光跳跃,映衬着四周林木婆娑,影影绰绰如同山精鬼魅无忌肆虐。
  朱高炽忍不住叫了一声“父王”,紧握住朱棣的手。
  朱棣反手将他的手握得更紧,以自己的身体挡在朱高炽面前,道了声:“别怕。”然后看向对面的弓弩手,“既然已经胜券在握了,不妨露出庐山真面目,让本王也死个明白。”
  此言一出,那些弓弩手竟然自动的闪到了两边,而朱棡,便从那些弓弩手身后缓缓走了出来,站到他们面前。
  “三皇叔!”朱高炽咬牙切齿。
  朱棣倒是一点也不惊讶,从刚才他知道追杀他的那些人不是突厥兵开始,他就想到了这些人是谁派来的。
  这真是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啊。
  让自己的部下全部换上突厥兵的衣服,然后将他们引到这处深山老林神不知鬼不觉的设计杀掉,然后再嫁祸给突厥军队,那么他手下的将士必定会为了替自己报仇而拼死与前来交战的北突军队搏斗,而凭他们现在的兵力,是绝对可以将北突军队全部歼灭的。
  这样一来,不仅除了自己,也消灭了北军,立下大功。而从此之后,北国三藩就只剩下晋王一支独大,秦燕两王的军队都归他所有,足以与朝廷叫板抗衡。
  藩王之间的争斗,从来都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只是……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朱棣叹了口气,看向朱棡:“老三,我们兄弟之间的争斗与孩子无关,放了炽儿,本王任你处置。”
  “父王!”朱高炽从他身后走出来站到他身边,满眼的坚定,“孩儿不会走的,要死一起死。”
  朱棡冷笑道:“父子情深,还真是让人感动啊。不过老四,你觉得就目前的形势,还有与本王谈判的资格吗?”
  朱棣眯起双眼,看了看四周的环境,缓缓勾起唇角,话锋陡转:“那可不一定,本王既然敢一个人上山,就不会没有万全的准备。”
  此言一出,不只朱棡,就连朱高炽也愣住了。
  他既然有万全的准备,还拉着他满山跑干什么?
  朱棡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只是愣了片刻便恢复了正常:“你不用虚张声势,只要本王一声令下,你们即刻就会命丧黄泉。就算你的人赶到,也只有替你收尸的份儿。”
  朱棡说完退后两步,抬起手臂,那些弓弩手便将弓箭再次瞄准了他们。只待他的手臂放下的同时,那万千的箭矢便会朝朱棣父子飞来。
  朱棣将握住朱高炽的手紧了紧,转头示意他不必害怕。
  接收到朱棣手心传来的温度,朱高炽反手与他十指相扣,转过头,四目相对。
  正当自己想要琼瑶一把,临死之前来个悲壮表白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十分不和谐的吼声。
  “放你奶奶的熊屁!想杀我家王爷,做你的春秋大梦。”
  朱棣父子回过头,才发现跟在他们身后追了半天的,不是晋王的人,而是前来支援的朱能等人。
  只见朱能扛着他的大刀,带着人马跑上来,直接就把朱棣和朱高炽挡在了身后。
  “朱棡你个□的没人性的东西,竟然连亲生兄弟都要害,识相的就赶紧投降,否则爷爷的大刀可不认人!”
  骂的欢快的朱能压根儿没注意到身后的朱棣朱高炽满头黑线,脸色铁青的样子,当然更不会想到他这一骂是连同朱元璋朱棣朱高炽一起都骂了进去,直到身边的副将拉了拉他的衣袖,他才注意到自己刚才好像说错话了。
  原本看到朱能等人的出现,朱棡还有些惊惶,可当他摸清了他带来的人马后,便又沾沾自喜起来。
  “朱能,人人都说你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本王还不信,今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朱棡双手附在背后,对朱能笑道,“你对比一下双方的人马,觉得自己想要救走老四,有多少胜算?”
  朱能挠挠头,回头看看朱棣:“王爷你觉得呢?”
  朱棣摇摇头,笑道:“一点胜算都没有。你别告诉我就带了这么点人来。”
  朱能委屈道:“末将是想多带点人来的,可张玉说沐晟早我一步来了,让末将进了黛儿峰给他发信号。”
  “那你发信号了吗?”
  “发了。”
  朱棣点点头,转头对着空气叫了声“沐晟”,随即便听到一个中气十足的回答。
  “末将在此。”
  话音落下的同时,四周的山崖上,无数弓弩手现出身来,个个严阵以待,居高临下拉满了弓箭对准朱棡众人。
  朱棡一看对方的人起码比自己多了两倍,而且又站在高处,战斗力相差太过悬殊,知道大势已去,却也不慌不忙。
  只见他朝前走了两步,再次站到前面,看着朱棣自嘲笑笑:“罢了。老四,没想到斗到最后,还是你棋高一着。”
  朱棣摇摇头:“并不是本王棋高一着,其实在本王到这山坳之前,你一直是赢着的,不然本王也不会伤得如此严重了。”
  朱棡不解,其他人也不是很明白。包括朱高炽,也转头一脸茫然的看着他。
  接触到那么多不明所以的目光,朱棣也只好勉为其难的解释一下:“很简单,因为沐晟并不是本王安排在这里对付你的,昨天下午我们在帅帐研究作战方案时,本王就在地图上看到黛儿峰的这个山坳是可以直接通往兀良哈秃城的。所以想到北突军很有可能让前锋队伍从这个山坳绕近道袭击我军营地。傍晚本王便让沐晟带领军队前来驻扎,以防不测。凌晨的时候,听兵卫回报说有突厥兵夜袭,本王还在奇怪,这突厥兵来得这么快,为什么沐晟没有截下他们。只是本王怎么都没想到,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北突军没来,自家兄弟倒是先下手了。三皇兄,要怪,就怪你太心急了。用自家的军队,对付自家的兄弟,你做得心安理得,本王可是万分难受。”
  听了他的话,朱高炽在心里暗暗佩服。朱棣果然厉害,不仅有勇有谋,谋略过人,而且估计还有老天庇佑,乱钻都能钻到自己设下的天罗地网来,难怪人家能当皇帝。
  朱棡听完他这一番解释,道了声“天不助我”,仰天长笑。
  笑声戛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没想到他会那么快的抽出旁边手下腰间的佩刀,也没想到他会毫不犹豫的架上自己的脖子,割断自己的咽喉。
  倒地身亡前,朱棡依然在笑。他只说了句:“本王死在自己手里,不算输。”
  朱棣双手附在身后,看着朱棡倒地的身影,无声动了动嘴唇,终究没有上前。
  而朱高炽却看清了他的嘴型,他那一声叫的,是“三哥”。
  朱高炽甚至在想,如果他们只是普通人家的兄弟,如果朱棣能像小时候一样叫朱棡“三哥”而不是“三皇兄”,如果朱元璋留给儿子们的财产不是“江山”,那么,兄弟相残的悲剧是不是就不会上演?
  而朱棡,如果能稍微多放一点儿心思在这次的作战之上,好好看看那地图,好好听听朱棣的计划,或许他们可以联手打败北军,凯旋而归。
  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仿佛冥冥之中有一双大手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不容许任何“如果”的出现。而那双大手将朱棣前面的兄弟一个个都除掉了。先是朱标,后是朱樉,再是朱棡。现在,他成为了嫡长子中的老大,可以同皇长孙朱允炆名正言顺的争夺帝位。
  这算不算是天意?
  而在苍茫黛峰密密匝匝的参天古木丛林之颠,一直有一个人隐藏在黑暗之中,看着朱棣的人马转身下山,却一直没有露过面。

  第四十二章、班师回朝

  北征军队的战报送抵皇宫的时候,朱元璋正坐在奉天殿的御书房内批阅奏折。大概是最近天气不好,偶然了风寒,身上披着厚厚的披肩,却依然忍不住咳嗽不止。
  福庆在一旁端着茶水伺候,一边顺着他的背部,一边劝他早些去歇息。
  朱元璋正要起身,却听见外面小太监禀报,说是有北征的战报传来。于是又坐了回去,示意福庆将战报拿进来。
  福庆将战报取进来,呈递给朱元璋,朱元璋摆摆手:“朕累了,你看看怎么样了。”
  福庆道了声“遵旨”,打开战报,粗略的看了一眼,瞬间变了脸色,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一看福庆这架势,忙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着急道:“败了?”
  “回……回禀皇上,大……大军在蒙特山脉以东大破北突军队,不日将凯旋回朝……”
  朱元璋松了口气:“朕想着老三老四的十万大军也不会输。我军伤亡如何?”
  福庆听他问话,原本发抖的身子抖得更厉害了:“回,回皇上……我,我军伤亡甚微,损六千,伤一万……”
  “好啊,真是好啊。”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似乎连今日来的风寒都不治而愈了,“朕就知道,朕的两个儿子不会让朕失望。”
  福庆跪在地上抖得厉害,没有接话。朱元璋转过头来:“大军凯旋是好事,起来吧。”
  福庆依然跪在地上没有要起来的意思,朱元璋觉得有些奇怪,低头看他时不禁眉头深锁:“福庆啊,战报里是不是还说了什么?”
  福庆几乎快哭出来了:“皇上……”
  听到福庆这般声音,不好的预感渐渐笼上朱元璋的心头:“快说!”
  福庆整个人趴在地上,老泪纵横:“皇上,晋王为国捐躯了……”
  “什么?!”朱元璋闻言如五雷轰顶,顿时跌坐到龙椅之上,半晌没有言语。
  福庆生怕朱元璋气出个好歹,爬过去不停磕头:“皇上,皇上要节哀啊……”
  “棡儿……棡儿……唔……”朱元璋话没说完,竟喷出一口鲜血,晕了过去。
  “皇上,皇上,皇上……”福庆顾不得礼仪从地上爬起来,扶着朱元璋的身子大叫“来人”,整个皇宫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十日之后,朱棣的大军班师回朝,抵达应天。
  作为随军出战且立下战功的大将之一,朱高炽也跟随父亲一起进宫复命。
  因为朱元璋连日身体不适,并未上朝,而是直接在御书房接见了班师回朝的儿子跟孙子。
  朱元璋照例对有功之将做了封赏。因晋王杀敌有功,为国捐躯,朱元璋赐谥号为恭王,下令将其大葬于封地太原,并赐其长子朱济熺袭封晋王,其余六子分别封了郡王。
  一番折腾下来,又是一阵咳嗽。
  福庆忙端了茶水上前服伺。
  朱元璋顺过气来,见朱棣朱高炽一脸担忧,便笑道:“朕老了。”
  朱棣忙回道:“父皇别说丧气话,偶感风寒而已,好生歇着过两天也就好了。”
  朱元璋摇摇头:“棣儿不用安慰朕,人总有老的这一天。现在樉儿,棡儿都不在了,北方的军务重任就落在你一个人头上了。希望皇儿不要让朕失望才是。”
  朱棣岂会听不出朱元璋的弦外之音?
  说到底,朱元璋还是怀疑晋王真正的死因的。朱樉已经在四年前因病去世,北方三藩只剩下燕晋二王两强并立。两人的明争暗斗他也看了这么多年,可他怎么都没想到,兄弟相残来得比自己想像的要快得多。
  晋王的性子他知道,燕王的脾气他也清楚,晋王的死多半也是自己沉不住气,咎由自取,朱元璋再怎么宠爱晋王,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就算他知道晋王是朱棣杀的,也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把朱棣怎么样。安排的北国三藩现在只有朱棣一支独大,他兵力雄厚,谋略过人,当年就藩的小虎崽已经成长为了足以威胁龙位的猛虎。对于这只猛虎,只能制,不能灭。
  所以这一语双关,希望朱棣能听得进去。
  朱棣何等聪明,自然是不动声色点头称是。
  朱元璋点点头,转头看像坐在一旁未发一言的朱高炽,突然说道:“炽儿今年也二十了吧?”
  朱高炽原本扭头在看窗外的风景,突然听到自己被点名,逐回过头来,毕恭毕敬答道:“回皇爷爷的话,孙儿今年是二十了。”
  朱元璋闻言乐呵呵的笑起来:“还没成家吧?想当年你父王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能跑到奉天殿跟皇爷爷要糖吃了。”
  朱高炽听得汗颜,微微偏头看了下朱棣,见他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好像根本没在意皇爷爷跟他说什么。
  而自己也无法回答朱元璋的话,只得仰起头对着朱元璋傻笑两声。
  朱元璋也没多说什么,转头看向朱棣:“朕记得多年前曾下旨为炽儿指过婚的,为何到现在还未行嫁娶之礼啊?”
  朱棣放下茶杯,心里一咯噔,想着他家老爹怎么突然想起炽儿的婚事来了?
  朱高炽听到这个话题也是即刻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赶紧将目光移向朱棣,想让他帮忙推脱。
  朱棣装作没看到,点点头如实回答:“父王记得没错,当年是为炽儿指过婚的。”
  “炽儿也不小了,你这个做父亲的也该让他自己锻炼锻炼了。就让他成了亲,留在应天任职吧。”
  朱棣听到这儿才算听明白了,他家老爹是看高炽这次北征立了战功,怕燕王府的势力如虎添翼,所以想将他留在应天。一方面分裂燕王府的势力,另一方面牵制他的动作。只要他在北平有什么动静,远在应天的朱高炽肯定会成为朝廷牵制自己的一大筹码。
  说得好听是留京任职,说不好听,那就是人质。
  这算盘打得好。一来他作为爷爷,对孙儿的终身大事关心那是应该的。二来他是皇帝,金口玉言,就算是儿子孙子也不能违逆他的圣旨。于公于私,朱棣都不能反驳他的话。
  朱高炽一听要让他成亲,而且还要留在应天,张嘴想要推迟,不料被朱棣脚下一踩,示意他住了嘴。
  朱元璋没注意到两人的小动作,一阵冷风吹来,又是咳嗽不止。
  “父王身体不适,早些歇息,儿臣先退下了。”朱棣见状忙起身告退,免得他老人家缓过神来又提让高炽成亲的事。
  朱高炽也跟着起身行礼。
  朱元璋点点头,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
  刚踏出御书房门口,朱高炽那张嘴就闲不住了:“父王为何不跟皇爷爷说孩儿不想成亲?”
  “闭嘴。”朱棣将他拉到一边,左右看看没人才开口道,“你皇爷爷的话那就是圣旨,谁也没有办法违抗。”
  朱高炽语气急切:“可父王知道孩儿不愿意成亲。现在不说,日后就更没机会说了。”
  朱棣上前一步,附在他耳边压低声音道:“炽儿,你皇爷爷的话没那么简单。让你成亲留京任职,无非是想牵制本王。”
  朱高炽一愣,半晌之后还是摇摇头,退了两步看着朱棣,语气坚决:“孩儿心中只有父王,谁的旨意也没用。”
  对于他每天变着花样儿的表白,朱棣是既无奈又无语,可这是皇宫不是燕王府,由不得他胡说八道。赶紧拽了他的胳膊,朝宫门外走去。

  第四十三章、感情明朗

  朱棣就藩北平已经十多年,其间鲜少回来不说,就算回来,也住不了几天,所以这应天的燕王府并没有北平燕王府那么气势恢宏,仆佣成群。偌大的王府大院,除了二十来个下人外,便只有一个老管家,倒也清净。
  朱棣直接拽着朱高炽回到王府,避开下人往后院的起居处走去。
  朱高炽因为他在皇宫没有跟朱元璋说自己不愿成亲的事闹着别扭,一路回来都没跟朱棣说过话,进了房间直接就甩掉了他的手,坐到椅子上生着闷气。
  朱棣跟着踏进房门,对他的生气有点无可奈何,试探着着叫了声“炽儿”。
  朱高炽看也不看他一眼,自顾自的拎了桌上的茶壶倒水喝。
  朱棣嬉皮笑脸凑上去:“乖儿子,给父王倒一杯。”
  朱高炽丝毫不给面子:“自己倒。”
  碰了一鼻子灰,朱棣没辙的摸摸鼻子,坐到他对面,自己拎了茶壶倒水:“你皇爷爷也只是随口提提,现在是你三皇叔丧期,想必一时半会儿是不会让你成亲的。你给父王些时间,容父王想想办法。”
  原本也没打算跟他真生气,所以听他这么一说,朱高炽便演不下去了。
  他也知道朱元璋的话意味着什么,更知道朱元璋在这个时候提议让他成亲留京任职的真正意图。如果刚才在御书房朱棣就直接否决了朱元璋的提议,无疑会让朱元璋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