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 1-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家在福建,徐令宜一向很关注区家的动静。十一娘沉吟道:“是从蒋家那边知道的吗?” 
徐令宜点了点头。 
十一娘商量他:“甘太夫人的哥哥有没有可能知道?” 
甘太夫人的哥哥不管怎么说也是忠勤伯的舅舅,他关注甘家的事名正言顺。 
徐令宜道:“这些你就不用越俎代庖了。甘太夫人应该能处理好!” 
也是!甘太夫人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伯爷夫人,就算是她一时没有主意,还有娘家的哥哥可以商量。自己总想到她青衣素裙的寂寥模样,觉得她彷徨无所依。 
“是妾身多虑了。”想通了,十一娘松一口气。 
徐令宜闻言微微颌首,不再言语。 
周围翠竹阿娜多姿,婆娑做响。 
两人默默地走了一段路。 
十一娘想着太夫人等人还在厢房里,这路却不知道通往何处,脚步不由渐渐有些迟疑。却听见徐令宜问她:“我刚才看你的样子,好像是第一次到碑塔的样子?”然后不待十一娘回答,又道,“有人推荐此碑为行草第一。还以‘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来赞誉,惹得文人士子来了护国寺都要到观摩一番。你觉得怎样?” 
“我没习过草书,不大懂这些。”十一娘笑道,“不过这字提笔挥洒流逸,行笔间又有筋感,的确是难得的佳作。”说完,她语气一顿,道:“不过,用草书写《心经》,总觉得有些奇怪。” 
徐令宜闻言轻笑。 
“所以这石碑出土之时就有人传言,说这是护国寺为了哗众取宠做出来的惊世骇俗之举。” 
什么时候都有这种事! 
十一娘晒笑。 
徐令宜就问她:“你临谁的帖?字颇为奔放。” 
十一娘那时候练书法只是做为一个特长培养,后来写得颇有些兴趣,才一路坚持了下来。在真正懂书法的人眼中,也只有随意洒脱的那点不拘一格可取了。 
“先临欧阳询。”她笑道,“后临柳公权。最喜欢的还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 
徐令宜微微有些惊讶:“怎么不临颜真卿的?” 
十一娘汗颜。 
习字分大、中、小,颜体落笔稳重,骨骼开张,学了他的字,可以放得大,凡是能写大字的,都临过他的帖。她当时觉得自己未必用得上,所以只是略略涉及了一些,并没有认真地去临摩。 
她只好含含糊糊地道:“妾身觉得小楷好看!” 
有很多女人写不好大字,所以专攻小楷。 
念头闪过,徐令宜想到十一娘看似寻常却处处透着别致的衣饰用具,微微一笑。 
她不是写不好,而是不喜欢写吧? 
“我先习颜真卿。”他不由道,“后习褚遂良、钟繇、赵子昂、米芾、二王。最喜欢诸遂良。” 
“难怪我觉得侯爷的字刚柔并施,姿态婉妙。”十一娘笑道,“看样子侯爷很擅长写行草。” 
“还可以吧!”徐令宜谦虚道,“我小时候顽皮,常常逃学。父亲就把我送到邓先生那里,让他给我讲些抄撰誊写的事,这才渐渐收了心。习字也是跟着邓先生才渐渐有了些眉目。” 
“邓先生?”十一娘奇道,“邓敬之先生吗?” 
徐令宜点头。 
“这样说来,侯爷和皇上还是一个老师啦!”十一娘大感兴趣,“所以从小就和顺王、周大人认识。” 
“嗯!”徐令宜笑道,“我们差不多年纪,顺王原就在邓先生那里,士铮是福成公主看着我读书、写字大有长进,后来送去的。那个时候不懂事。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捣蛋,有时候被邓先生逮住了,就罚跪。有一次吴皇后身边的宫女去给太子爷送东西,看见我们三个顶着大太阳跪在院子中间,回去后不知怎地和吴皇后说了,吴皇后就让那宫女偷偷给我们各送了一个棉布膝裤来……”他说着以前的事,欢喜中透着几份伤感。 
是因为想起了自缢而亡的吴皇后吗? 
十一娘颇为唏嘘,把感慨放在心里,只听徐令宜说。 
“我们穿着棉布膝裤,膝盖不痛了,可热得不得了。顺王就不时撩了袍子扇风,结果被邓先生发现了。” 
十一娘想着顺王的体形,“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后来怎样了?” 
“因那膝裤上绣着团龙纹样,”徐令宜目中闪过异彩,“邓先生就一口咬定是顺王的内侍干的。一状告到了老王爷那里……”这样巧笑嫣然的十一娘,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尽捡了些从前有趣的事讲给她听,“他在床上卧了三个月,回来后找我们算帐。让内侍在下学的路上堵我和士铮……” 
有小厮出现在竹林一头,满脸焦急地望着他们搓手顿足。 
徐令宜眼角的余光瞥过去,没有理会,继续和十一娘说着儿时的一些事:“……我和内侍打起来,士铮就跑到吴皇后那里去告状……” 
十一娘望着侃侃而谈的徐令宜,笑容微凝。 
※ 
早上八点半进手术室,下午四点出来。医生说很顺利。 
O(∩_∩)O~ 
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今晚会在病房里陪陪病人! 
憂U書萌 uUtXt。CoM 荃蚊字板月渎 

正文 第三百九十六章上香(下) 字数:6428 
第三百九十六章上香(下) 
十一娘在心底轻轻叹口气,低声提醒徐令宜:“那边有个小厮。” 
徐令宜眉宇间闪过一丝留恋,转身喊那小厮:“什么事?” 
声音冷静而威严。 
十一娘相信,他的表情肯定已恢复到从前温和淡定。 
“侯爷!”小厮喘着粗气一路跑过来,“宫里有消息过来,太后娘娘刚刚薨了。” 
十一娘心里“咯噔”一下,紧紧地抓住了徐令宜的衣袖。 
徐令宜反手握了她的手。 
温暖的手,宽大有力。 
“临波呢?”他沉声问,显得非常镇定,让十一娘也缓缓沉静下来,心里渐渐有了几份怅然。 
拖了那么久,最终还是去逝了。那么多的算计谋划最终都成空…… 
“京营里来给侯爷请安的几位大人还没有走,”小厮恭敬地道,“宫里的贵人说,怕回去晚了宫里落了匙,临波就陪着宫里的贵人从一旁的侧门出了寺。” 
十一娘听着这小厮说话条理分明,与刚才的焦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由多看了他两眼。 
徐令宜已回头低声叮嘱她:“你先回去!宫里报丧的没这么快。我们照原来的时辰回城就行了。这件事暂时不要声张,免得让大家心里都不痛快。” 
十一娘也赞同。 
反正也不迟在这一刻。 
她点头,和宋妈妈、琥珀原路回了厢房。 
太夫人和二夫人还在说话,五夫人和几个孩子还在嬉闹,一切和她走的时候都没有什么两样。看见她进来,大家也都只是笑着和她打了一个招呼。很显然,她的离开并没有引起谁过多的注意。 
十一娘长长地吁了口气,陪着太夫人说了几句话,就按原定的时辰收拾东西启程离开了护国寺。 
徐令宜、徐令宽和赵先生骑马相随,遇到好景致,几个人还会勒僵停马点评一番,徐令宜没有任何异样的表情。 
回到荷花里,宫里报丧的到了。 
虽然早有心里准备,太夫人听着还是免不了嘘唏一番:“……今年才四十四岁!”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二夫人劝太夫人,“这也是个人的福泽。”又道,“太后娘娘说起来也是有福之人。 
太夫人听着微微点头,低声道:“太后出身寒微,相容寻常,品行不显,却因无子被立为皇后,又遇到皇上这样孝顺的儿子,事事忍让,处处包容……这样一想,也算得上是个有福的人。”说着,想到了飞扬跋扈的建宁侯和寿昌伯,不由朝徐令宜望去。 
就看见他正低声吩咐着十一娘:“……连夜把有颜色的东西都换下来。务必明天一早收拾停当。” 
十一娘低声应喏,辞了太夫人回了自己院子,一面派人去把管事的妈妈们叫来,一面草草吃了晚饭,又吩咐琥珀去把这件事告诉杨氏,待管事的妈妈到齐后开始分派事情。 
杨氏一听说就伏在迎枕上嚎啕大哭起来,把琥珀吓了一大跳。 
杨妈妈生怕琥珀不悦,一面塞了两块碎银子给琥珀,一边解释道:“我们家姨娘伤心过度,还请姑娘多多担待些。” 
任谁也会这样吧? 
琥珀没有做声,收下银子劝了两句,就起身告辞了。 
杨妈妈亲自送了琥珀出了东小院的穿堂这才转回屋里。 
杨氏已坐直了身子,脸上没有半分的泪水。 
“太后真的死了?”她的声音很冷漠。 
杨妈妈一怔,道:“琥珀姑娘奉了夫人之命来禀,应该是真的吧?” 
“那你快出去看看!”杨氏道,“要是太后真死了,公卿之家是要服丧的。灯笼必然会换成白色。” 
杨妈妈不知道这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但还是快步而去,不一会来回话:“府里的人已经开始挂白灯笼,挂孝布了。” 
杨氏这才长长地松了口气,露出明媚的笑容来。 
“姨娘。”杨妈妈看着心惊,提醒她,“太后她老人家去世了,您以后……” 
“我知道。”杨氏打断了杨妈妈的话。她目光炯炯有神,一副精神焕发的模样儿,“她要不死,我还真没有办法!”说着,她笑着吩咐杨妈妈,“你快去看看夫人在哪里?干些什么?再给我弄点辣椒来。” 
“姨娘要干什么?”杨妈妈干巴巴地问。 
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觉得有点冷。 
“夫人把我交给了文姨娘,”杨氏的眼睛里精光四射,“我几次求文姨娘把我画的花样子呈给夫人,文姨娘却装聋作哑、百般推诿,我又不能越过她去和夫人搭话……如今太后死了,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多的你也别问,我就是说了你也不清楚。你就照着我的说的话行事就行了。”说完,走到镜台前坐下,仔细地捋了捋头发,“快去快回,我等着你的消息。” 
杨妈妈满心困惑却不敢怠慢,按着杨氏的吩咐行事。一面把辣椒递给杨氏,一面道:“夫人在正厅旁的耳房等着各位管事的妈妈来回话。” 
杨氏点头,把辣椒水挤到眼睛里,眼睛立刻充满了泪水。一面呼痛,一面拿水洗眼睛,等能看清楚东西的时候,眼睛已经又红又肿。 
她站起身来:“我们去夫人那里!” 
杨妈妈犹豫片刻,扶着杨氏去了十一娘那里。 
听说杨氏求见,十一娘有些意外,猜不出来她有什么事,让小丫鬟带她进来。 
要想俏,一身孝。穿着月白色素面妆花褙子、杭白挑线裙子的杨氏眼睛红彤彤地站在十一娘面前,目露悲怆而面带毅色,如株白梅凌寒不畏,让十一娘目光一闪。 
看见十一娘,她三步并用两步地跪在了十一娘的面前:“夫人,我斗胆求您一个事,您要是应了,我来生做牛做马报答您。”说着,就磕起头来。 
十一娘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道:“你有什么话站起来说吧!” 
她说话间,琥珀已上前搀了杨氏。 
杨氏跪着不起来,说起话来却没有半句废的:“夫人,我想求您差个人去我家看看我兄弟怎么了!” 
十一娘心中微怔,面上却并不显露,道:“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杨氏听着就咬了牙,半晌才道:“我们家原是旁支。后来伯母夸我聪明伶俐,就把我接到了本家去教养。我已经有五、六年没见过我那小兄弟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求您差个人去我家里看看我兄弟。”说着,又磕起头来,“夫人,我求求您了!” 
“我会跟外院管事说一声的。”十一娘示意琥珀把她扶起来,“到时候会让琥珀给你回个话。” 
杨氏又连磕了三个头才站起来:“夫人的大恩大德,我一生一世都不会忘记的。”她额头一片通红。 
十一娘盯着她的额头没有做声。 
杨氏满脸羞愧:“还请夫人原谅我诚惶诚恐不知所措。”然后跟着琥珀退了下去。 
十一娘让绿云拿了对牌到外院去找白总管,请他帮着去杨氏家看一看。晚上又把这件事告诉了徐令宜。 
徐令宜听着虽然很是惊讶,但也没有多问,只催着她早点歇下:“……连着三天都要进宫,别把人拖垮了。” 
十一娘笑着应了,吹灯歇下。 
第二天一早按品大妆去了宫里。建宁侯和寿昌伯夫人早已到了,哭得如丧考妣。看见太夫人等人哭得更厉害了。 
太夫人也不理她们,领着家里的女眷上了香,哭了一场,然后在内侍的引导下到侧殿歇下,和相熟的人说了会话,吃了午饭,下午又哭了一场,然后回了府。 
杨氏在屋檐下立等。 
看见十一娘和徐令宜回来,她上前给两人行礼,打帘服侍两人进屋。自己依旧立在帘外,态度恭敬中带着压抑的期待。 
“你家在湖广,哪能这么快就有消息。”十一娘道,“你还是先回去吧!一有消息我就会让人告诉你的。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也不急在这一时。” 
杨氏目露感激,曲膝给十一娘行礼:“多谢夫人!” 
带着杨妈妈蹒跚而去。 
十一娘则连着两天进宫祭拜,第四天又和京中四品以上外命妇在慈宁宫外哭了三天,礼部定了皇上、皇后以日代月服丧二十七天,公主、世子、郡主服九个月大功、王爷服五个月小功、公卿之家服三个月缌麻、庶民百姓服丧三日的礼仪。 
徐嗣谆就领着徐嗣诫把前几天做的西瓜灯、芝麻灯、鱼鳞灯、稻草灯默默地收进了库里——河灯的成功让两兄弟极为高兴,早早就做了花灯准备中秋节用的。 
十一娘笑着揽了他的肩:“春节的时候拿出来用也是一样。” 
徐嗣谆笑着侧脸仰望着十一娘:“到时候我们再做个走马灯。” 
“好啊!”十一娘笑着拍了拍他的肩。 
有小厮跑进来:“二少爷从安乐送了家书来。” 
厚厚的一大叠。 
十一娘带着徐嗣谆和徐嗣诫去了太夫人那里。 
有给太夫人的,有给十一娘,有给二夫人,还有给五夫人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说他很好,让家里的人不要担心,祝大家中秋节愉快之类的话。 
太夫人看了呵呵地笑,夸徐嗣谕的字越写越好了。 
十一娘回到屋里就让徐嗣谆代自己给徐嗣谕回信。 
徐嗣谆听了大感兴趣,写了好几天,还去请教了赵先生,才写定一封家书让人送去了乐安。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