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声音穿透了天空,他们用这朴实的话语在向这些死去的敌人表达着他们的尊敬!  在万军中,赵云被这气势所震慑了,他突然觉得主公的军队中也许真得有着那军魂,也许那军魂就是一条高傲的苍龙!赵云的心境随着这荡人心魄的声音慢慢平复了下来,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那么残酷,理想是需要付出牺牲的,也许有一天他也会倒在战场上,但是他将永远都无怨无悔!如果有来世,他还要做一个军人,做一个如同苍龙一般高傲的军人,永世跟随主公!  (冰风觉得军人有着军人的精神和文化,而我们的民族也应该有着这种苍龙一般的高傲,也许冰风描写得太过理想化了!但是对着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冰风只能用心去描绘一个理想中的国度!希望大家会支持冰风!)    
第一第十二章 开科取士
公元186年的秋天,除了并州以外,曹操攻占了冀青幽三个大州,加上北庭的人口,其麾下统治的民众超过了一千三百万,几乎占据了整个大汉人丁的三分之一,也就在这个九月,北方大地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特别是冀州,这个曾在黄巾之乱受到影响最大,其后又因为袁绍调走大部的豪强而几乎陷入绝粮之境的大州,在曹操等人的手腕下,熬过了那段缺粮的日子,迎来了大丰收,但是更让冀州民众欢喜的是,曹操免除了他们三年的粮赋,更将先前分给他们耕种的土地,以明文契约的方式完全赐予了他们!  “主公,将那些土地分给那些百姓,固然是好,可是没有朝廷的命令,这样一来,主公的叛逆之名只会越加为人所诟病啊!”虽然认为曹操的命令是最大限度的为百姓生计着想,但是出于臣属的职责,荀或还是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文若,你说的是哪个朝廷,是袁绍逆贼的那个朝廷吗?”曹操却是轻笑了起来。  “主公,中原文士鼎盛,若是不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以北庭所训练的文士只是勉强够这一地使用,那日后主公如何兼顾天下!”荀或道。“文若,你说得的确有道理,不过我说出的话岂能再收回!”曹操道。“主公,分给百姓田产一事,已是定局,或也不便多说,只是这官吏人选,主公必得早有定见,幽州和青州如今除了少数我北庭的文士之外,大多都是些土豪在打理,现在他们震慑于主公的军威而不敢轻动,但是日后中原与我们起干戈时,难保他们不会做反!”对于目前让土豪暂掌地方大权,荀或始终有着顾虑。  “文若原来担心的是这个啊!”曹操笑了起来,然后看向了荀攸,“公达,你还没与文若说吗?”“主公,这几日为着那分田之事,攸没有与文若讲起,是攸疏忽了。”荀攸欠身道。“这不怪你,现在你与文若说下吧。”“是,主公。”荀攸看向了一脸狐疑的荀或说了起来,“文若,其实主公前些日子早就与我谈过这件事了,我和主公对于目前官吏空缺的看法是:开科取士。”  “开科取士?”荀或的眼中满疑惑。“是的,孝廉制的弊端,文若你也应该清楚,那些地方豪族,名门之后,想要弄一个孝廉之名实在太简单了,这其中难免不学无术之辈甚多,于国于民都不是件好事。倒不如我们开出考卷,让那些士子来公平竞争,唯才是举!”荀攸解说道,他虽也是荀家之人,不过出身旁系的他很明白那些寒门士子的处境。  “开科取士,那若是有居心叵测的小人,也用吗?”荀或虽然觉得这开科取士很不错,不过这德行方面,考却是考不出来的。“文若多虑了,在地方为官,要的是他有安民济世的才学,至于德行,若是他为官不仁,自有律法在那,咱们按法而行便是。”郭嘉却是道。这下,荀或再无意见,也是点头同意这开科取士了。  如果说冀州百姓此前仅是因为生存的欲望,而选择了曹操,那么现在,第一次能够过个安稳,不需要再饿肚子冬天的他们对曹操是衷心的臣服,没人会希望回去再过以前的日子,他们会常常看着自家屋子里那些没被收去的粮食,傻傻发愣,到后来,当曹操发给他们田契的时候,这些百姓都是捧着那田契向着曹操所在的方向,长跪不起,不停地磕头!  “今天俺们的军爷问我们说,南面的朝廷日后要是打过来,要把这些地收回去怎么办?”在冀州,无数分到田地的农家汉子在家里都在讨论着这个由曹操分派下去的士兵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还能咋办,只有认命了,能吃上这饱饭就不错了,只是希望曹大人不要有事就成!”一些年老的老人如是说,不过更多的人却是选择了那些平日里北庭军人所感染给他们的刚强,“他娘的,那些狗官要是敢来,俺一定跟着军爷砍死他们。”“要死俺也要做个饱鬼,反正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只有孟德大人做了皇上,咱们才有这好日子过!”  一时间,冀州的民气便是这样,当曹操将自己的名望声威和他们所渴望的土地混合在一起而给予了那些百姓利益和希望之后,这些原本唯唯诺诺的百姓忽然都变成了护家的狼,而只要曹操能一直带给他们胜利,那么没人能从他们手里把土地抢回去,而他们对曹操的忠诚也将变成一股可怕的力量。现在,冀州的大部分男丁,在接下来空闲的日子里都是整日随着那些北庭的军人习武强魄,向着曹操所希望的民兵化方向前进着。  百姓如此,冀州的大部分读书人同样是心情难以平复,因为曹操的‘开科取士令’让他们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像他们这些还在冀州的,大都是些寒门子弟,在旧有的体制下,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他们也许一辈子都无法成为官吏,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对他们来讲只是一句空话,但是现在他们却看到了希望,曹操给了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而他们中大多数人也有自信,绝不会输于那些只知高谈阔论的世家子弟。  九月初九,曹操在邺县所设的考试之所,几乎被挤得是水泄不通,让曹操很是意外了一阵,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儒家学说所灌输给这些读书人的理念就是做官,看起来他是高估了那些读书之人的风骨,人性本来就是靠欲望所驱使,孟子的‘富贵不能淫’鲜少人能做到啊,儒家的修身之道,不是死抱着四书五经就能行的啊!  最后,涌入邺县参加科举的读书之人竟有五千之多,不过其实这里面有不少人是学的杂家学说,对于儒学之道到是不怎么精通,他们大多只是抱着不妨一试的心态来参加这科举,毕竟汉室尊儒已有三百多年之久,虽然曹操有着为才是举之说,但那毕竟只是传闻,做不得准。  当进入考场的读书人拿到他们所希望已久的卷子时,大多数人看着上面要他们随意做篇文章的题目,俱是疑惑不解,其实曹操出的题目很简单,只是要他们就先秦诸子百家学说谈下自己的见解,可惜他们中大多数人对百家学说都不甚知之,叫他们如何谈的开来,最后时间催人,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就着自己所学,绞尽脑汁,尽力而为了。  五千份卷子,在北庭的文士团手里,不过三天,便全部阅卷完毕,直接淘汰了近四千人,这四千人被淘汰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卷子上大多都是通篇颂扬圣人,又或是贬低百家,并斥之为异端邪说,但是却又说不出什么实际之处。对于这样的结果,曹操并不意外,本来吗,汉室崇儒,罢黜百家,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死啃四书五经,这样的结果不足为奇。  考试完了,荀或却是找上了曹操,对于百家学说他并无什么太深的偏见,在见识过北庭文士在政事上的效率之后,他也觉得太多儒士脱离实际,只会泛泛而谈,只是今日他所带的几份卷子却是他认为的可堪大用之才,不能就那样凭白的给埋没了。  看完荀或带来的卷子后,曹操笑了起来,“文若,你觉得这几人可堪大用?”这几份卷子上并没有去贬低百家,也未通篇颂圣,只是解释了一下什么是心中的治世大同,在荀或的眼中,自然是不错的文章,不过在曹操看来,这些貌似很有见识的文章,不过‘空泛’二字,儒学中的大同之世,的确是很理想的一副蓝图,孔孟也说过一些所谓的治国之策,如‘君子怀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等,但是这些都只是一个目标,几句口号而已,至于如何去做到,如何去实现这些的方法手段,儒学是无法解答的,在百家争鸣时期,为了与敌对学说辩论,那时的儒士是会涉猎研究百家学说,并将其中优点引入,但是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之后,会去研究百家学说以为儒学治世手段的人越来越少,到最后都是死抱着四书五经,在那里子曰,要他们讲大道理,头头是道,可是一旦要他们实际去做的时候,却都一个个只能在那发傻。  “主公,这几人对于大道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可堪重用啊!”见曹操笑看着自己询问,荀或以为曹操也是同意他的看法,连道。“既然如此,便让他们去做个一县之主。”见不过五份卷子的数目,曹操心下已有主意,自是道。“主公英明。”见曹操第一次在这方面同意自己的见解,荀或这谦谦君子也是难得拍了曹操一回马屁。“不过文若,他们所在县城,北庭的文士不会帮他们处理任何公务,但是他们可以自己征召幕僚,这是我的要求。”曹操仍是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主公所说并不过分,或明白。”荀或道,曹操并未刁难于他,毕竟曹操允许那五个士人自己征召幕僚,不算难为他们。见荀或高兴地离去,曹操轻笑了起来,“文若,希望那些人不会让你失望啊!”  初关通过的一千多人,自是兴高采烈,不过他们也未高兴多久,就被告知他们要去军中历练三月,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剩下的人才会被授予官职,在曹操看来,军营是最能磨练一个人意志的地方,同时也是能最快增强那些书生身体的手段,古时为政,可不是那么轻松,他要的是做事的人,而不是以为出人头地就能为所欲为的家伙。  且说那些通过了的书生去军营历练,虽然叫苦,但也还是没有太多的怨意,毕竟如今天下纷乱,局势不明,有个强壮的身体自然不是什么坏事。不过那些落选的书生却是闹腾了起来,这些没有什么脑子的人直接在这曹操管辖治下,公然骂了起来,说曹操有辱圣人之道,是贼,是名教大敌。  那些书生的悖谬之言到最后连荀或都听不下去,向曹操询问是否要让军士出营把他们赶走,结果曹操却是淡淡一句,“你觉得要是让我那些儿郎离开军营去驱赶他们,这些人会有命回去吗!”让他再也不敢提让军营的军士出来赶人一事,天知道那些对曹操崇拜到骨子里的士兵出来后会做些什么事情出来,那简直太可怕了!此前开科取士所树立的榜样肯定会被毁得一干二净。  不过曹操不吭声,不代表那些百姓不会,初时,如果说因为读书人在百姓心里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心理优势让他们不敢有什么动作的话,那么到后来那些读书人骂得越来越难听的时候,他们终于忍不住了,那些留在家中的老人妇人都是与那些读书人对骂了起来,有些脾气暴躁的老人更是拿了家中的农具要打那些读书读坏了脑子的小畜生,要论骂人的话,那些读书人怎么是那些妇人的对手,而这些一向对他们敬畏有加的老百姓的突然反抗也是让他们全部傻了眼,最后恼羞成怒的一些人根本就忘了什么‘君子动口不动手’,竟是当场打起那些老人妇女来。  这场骚乱虽然最后以一死两伤而暂时终结,但是当那些参加民兵训练的汉子回来后,事情向着更加严重的态势发展了,那一死两伤老人的儿子们第二天便纠集了不少人,找上了还住在原冀州官学府中的读书人,厮打了起来。要说那些书生,怎么打得过将养好了身子,每天都跟着北庭军习练武艺的农夫,若不是那些农夫害怕打死人而留了手,恐怕那些读书人没几个能活着出去,直到最后,曹操派出的军士才姗姗来迟,把局势给控制了起来。而对于这一事件,曹操并未做出什么明确的判决,最后不了了之,那些读书人被驱散回了各自的老家,死掉的那老人被曹操厚葬,而那些打人的农夫虽然也受到了曹操的责罚,但是他们一个怨言都没有。  就如同曹操所预料的那样,数百年下来的传统,让那些儒生绝不肯善罢甘休,回去以后,他们仍旧大肆辱骂曹操,同时他们还得到了那些留下的部分士族名门的支持,只是此时由于那些百姓要参加统一的民兵训练,这件事情的真相很快便传遍冀州,穷人哪有不帮穷人的道理,再加上曹操此时在那些百姓心目中实是与天子无异,再加上那些军人教官的挑头,各地百姓和那些儒生的对立越发的严重起来,虽然没有再发生什么冲突,但是那些儒生的名声却是被彻底地弄臭了,连带着那些本就不得人心的名门望族也更加地被百姓厌恶。  “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对于这由自己一手所造成的局面,曹操很满意,他不去与那些儒生争,只会让百姓觉得那些儒生无理取闹,更显厌恶,自己要消灭那由汉武帝一手促成的变异儒学,就必须先把这些已经被腐蚀了的儒生给彻底摧毁,然后重建一个新的后备官僚储备体系,像那一千对百家学说并无偏见而且有着一定认识的科举选拔之士就是他日后用来改造儒学的新鲜血液,忠孝不可废,儒学提倡的一些修身美德是对官吏的一种道德约束,但是仅靠着所谓圣人之言来约束权力者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要有体制和法纪来规范,更重要的是儒学可以作为一种理想蓝图存在,但是作为手段来运用,儒学的操作性实在太差了,他不介意日后那些以百家学说作为手段方法但是却批着儒学外衣的新士族出现,对于国家公器来讲,利益和手段才是一切,靠仁义治理国家,那根本是把国家往火坑里推,把自己绑了往外族锋利的刀口上送!  
第一第十三章 先秦古简
九月中,墨名从北庭悄然赶到了冀州。邺县曹操所在的大院里,墨名带来的那盖着黑布的大车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在车子旁边,清冷的月光下,曹操以一种很值得玩味的表情注视着那辆大车,而他身后,墨名则是恭敬地站立着,虽然曹操跟他说过很多次,但是他始终坚持上下有别的尊卑,决不与曹操并肩。  “墨名,你能确定这些绝不会露出破绽?”曹操走到了那大车旁边,扯掉了上面那层盖着的厚实黑布,只见里面全是一卷一卷的残破竹简,看上去仿佛有着数百年的历史。“主人放心,您当年所刻的这些竹简经老仆的秘法炮制,又深埋地下三年,绝不会有丝毫的破绽!”墨名很有自信,作为天下间绝顶的盗墓者,伪造古物也是他引以为豪的本事。  抚摩着那些竹简,曹操不禁又想起了四年前,当他有了那个想法以后,疯狂地翻阅古籍,学习战国以前的鲁国文字是何等的辛苦,为了作到万无一失,他整整刻了一年,才将以自己后世的见识重新将儒学典籍解释的这些竹简刻完!现在该到使用它们的时候了,刚易折,对付那些士子的刚强手腕不宜再用下去了,接下来该是让他们自己削弱自己,让他们自己内部分化瓦解的时候了!  “墨名,你觉得我这样做,是否有欠光明?”放下竹简,曹操转过身子,看向了墨名这个最早跟随他的老人。“主人的做法对天下来讲,利及万世,对儒家来讲也是件好事!”墨名看过那些竹简,如果那些儒士到时真能做到上面所刻,儒家只会越来越强盛,而不是日趋僵硬。  “我当初曾答应你恢复墨家,现在恐怕不能实现了!”曹操有些歉意地看向了墨名,当年他年少气盛,矢志灭儒,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知道这几乎已经成了不可能的事,他所能做的就是将儒学从神坛上拉下来,并且将其导入对汉人有利的道路上去,百家已经灭亡数百年,强行为他们恢复地位,必然阻力重重,不若将那些先秦古人的伟大思想融入儒学之中,无分彼此,同为中华文明,又何必要分个高下强弱出来,只要于国于民有益,善莫大焉!  “主人不必挂在心上,世事沧海桑田,我墨家学说于天下有益的便是百工技艺,至于先人所提倡的兼爱,非攻太过虚渺,不切实际,于天下并无易处。”墨名心里很清楚,时代在变化,没有任何学说是能够永远正确的,墨家的政治理念并不适合天下,他又何必强求,只要墨家的技艺能够传遍天下,不用再被轻视他就心满意足了。“主公吩咐,谁都不准入内。”院落外面,典韦的声音响了起来。“连我也不可以吗?”  “恶来,让奉孝进来吧。”听外面的人声是郭嘉,曹操让典韦放行了。“奉孝,什么事竟然让你这懒虫不去睡觉,到跑我这来了。”见郭嘉一脸无奈之色,曹操打趣道。“还不是文若,他自觉无颜来见主公,竟是赖在我身上麻药我替他向主公请罪。”郭嘉想起荀或找他就头大啊,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还要让他跑这一趟。  “文若怎么了?”“还不是那五个不成器的家伙,没一个能把治下的帐给算清楚,断几桩案子也是搞得乱七八糟。”郭嘉叹道。曹操算是明白了,那五个被荀或寄予厚望的儒生看来是把政事搞砸了,“我不是允他们找幕僚吗,怎么还会如此?”“找幕僚,那五个迂阔书生找了一帮志趣相投的儒生,整日里在那高谈阔论,后来有几个还一起和那些儒生攻讦大人你,最后被百姓叉出了县衙。”想到那五个儒生的荒唐,郭嘉是又想笑又想叹,也难怪荀或觉得没脸见主公,实在是所遇非人啊!“你去告诉文若,这事我不怪他,叫他不必介怀!”曹操笑了起来,这个荀或还真是可爱得很,这样就觉得无颜见人了。  “主公,那车上装得什么?”郭嘉早就注意到曹操身后那辆大车了,深夜不眠,主公必有所动。“你自己看吧。”曹操从黑布下随意抽了一卷竹简扔给了郭嘉。“什么东西能让主公如此深夜都要挂怀,嘉倒要看仔细了。”郭嘉接过竹简,展开道,看了不多久,郭嘉的脸色就变了,看了又一会儿,他又端详起了那竹简,过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主公,这竹简您从哪里弄来的,这怕是先秦之物,只是怎么嘉从没听您提起过!”  “先秦之物。”曹操大笑了起来,“奉孝,你说这是先秦之物?”“是啊,看这竹简成色,分明是年代久远,而上面所刻的篆文,应当是旧时齐国的文字,里面有很多嘉也不认得,恐怕当世只有郑公才能完全识得,不知主公哪里找来的?”郭嘉指着那竹简道,而他口中所称的郑公,便是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于数学、物理、天文、语言等方面都是学识渊博,更难得的是他于百家学说毫无成见,是曹操当世唯一拜服的真正大儒,在曹操眼中,也只有郑玄和他的门人算是真正的儒士,兼修百家,儒以养德,这才是真正的儒者之风,所以他虽然打压冀州那些腐儒,但是郑玄所在的青州,他是半点动作都没有,反之,对于这位名声崇高的大儒,曹操倒是存着将其拉入自己的阵营,帮他缔造新儒士族的想法,而这些竹简就是他与其相交的礼物,在曹操看来,自己的举动在那大师眼里恐怕也是个异类,若是没有些许能引起对方兴趣之物,恐怕也是不会见自己的。“这些是墨名当年于古墓之中所得,我正想拿此前去青州拜会一下郑大师,想请他助我主持蒙学一事。”  “主公既有此物,何不早些拿出来,这些绝对能请得郑公出山,有郑公襄助主公,主公大计可是事半功倍啊!”郭嘉长叹了起来,语气中隐隐有些不解之意。而曹操也只能随口言忘,他总不能说这些竹简乃是伪造的赝品,是他假言以刻,刚刚才炮制完成,此时方能见人。当下,郭嘉到是不肯回去了,拿着那些竹简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不时击节赞叹,大骂后世不肖,竟是将圣人本意曲解,误导至此。看得曹操是心中暗自感叹,三百年尊儒,果然非同小可,这鬼才虽然不屑仁义之说,但是见到这合自己胃口的解释,恐怕心里还是要尊儒了,不过也无所谓,只要儒学朝着他所解释的方向前进,也算是不负他的苦心。  翌日,兴致仍浓的郭嘉竟是把荀或找来,就着他能看懂的那些和荀或讨论了起来,到最后连荀攸也加入了进来,好在冀州如今已是民心安定,再加上粮食大收,政事倒也不忙,几人才有空讨论这些东西而不致荒废了正事,尤其是二荀,虽然竹简上有相当一部分他们还无法断明写的是什么,但是就已知的来讲,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因为照着这些先秦古简上的圣人注解,主公所为合乎大道,并不是离经叛道,圣人的微言历经战火动乱,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连他们都深受其害,差点误解了主公所为,真是该死,该死!  看着对自己心悦诚服的二荀,曹操心中暗叹,不论如何,占据大义名分,站在道义的至高点上总是更能让这些跟随自己的人充满信心和热忱,这托古之策,算得上是高明至极,只是现在他还不是让这些竹简大现天下的时机,因为这些竹简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