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阵法师穿越日常-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夜,汉生早早回到太章宫寝殿,沐浴更衣后,躺在精致寝床上。

    她心念一动,一条小蛇慢慢从床下钻出,来到汉生手里,没有任何攻击性,反而显得十分乖巧。

    很快又是一只,又一只,一共四条蛇全部出现在汉生两只手里,缠绕着汉生,显得很是亲昵。

    汉生醒来时,平瑶早已不见身影,唯有这四条蛇在她左右。

    这两周,她做了一个长长的梦。

 第二二二章 再回北戎(上)

    梦中,镇墓湿奴被烧死以后,姜尪的尸身竟未被那灼热所伤,只是被蒸得剩下一层皮,连衣服都没有烂。

    第七座墓的三个石棺都严严实实重新被盖好。

    包括醒后听襄侯所言,找到汉生时,只见她独自一人躺在第七座墓门前,根本连石室的门都未曾有开过的痕迹

    石室内发生的一切,似乎都被封存。

    在梦中,她还梦见了年稷尧。

    姜尪与年稷尧之间似乎发生了一场争执,最后胜的居然是年稷尧。

    且二人之间似乎有过了一个协议,她朦胧飘在空中所见,是二人交谈一阵后,姜尪极为愤怒不甘,却无可奈何跟在了年稷尧身后,二人一直守在自己昏迷的石棺前,等待自己醒来。

    那么,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三个月后,汉生魂归,北戎臣民共悼七日。

    议政大殿上牌匾之下,襄侯在众位大臣见证之下取出汉生遗诏,当堂宣读。

    立二公子定北侯商斌为新一任北戎王,在成年前由襄侯,吴涯,陈近南,公输端共同辅政,另外命征南侯领兵三万镇守离赣关。

    在之前数月以来,不论是处理政务还是言行举止,商斌都表现不俗,算得上是众望所归,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

    此外还有一条,王后殉葬,与她同入陵寝。

    王后得知此遗诏以后,并未有太多的反应,没有恐惧,没有抗拒,脸上淡淡的,平静无比。

    只是临了喝了许多酒,生平第一次醉到失态,“也好,王上终究选的,是咱们的孩子。”

    醉后边哭边笑,“也好,也好!生未能同心,死却可同眠,此乃妾身之幸!”

    襄侯接到旨意前来接王后时见此情状,只是一声叹息。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做人总是贪心不足,却还是求之不得。

    在他眼中,王上与王后二人本可为一段佳话,奈何奈何。

    包括商斌,在他看来也是可怜孩子。

    虽继位为王,双亲皆不在,兄弟亦远走,未来的路注定孤单。

    …—…—…—…—…—…—…—…—…—…—…—…—

    再次醒来,她竟是盘腿坐在石棺中。

    石棺外年稷尧和她以同样姿势盘腿而坐,似乎是在闭目养神。

    汉生才一睁眼,年稷尧闭着的双眼立刻睁开,“师父,您总算醒了。”

    摸着左手小拇指上的龟甲戒指,汉生一烟溜从石棺中爬起,开口问道,“我一共睡了多久?”

    “自师父昏迷到现在,除了中途醒过一次,已经足足三日了。”

    三日,她可是在北戎待了足足三年。

    这是真正的度日如年。

    “师父,接下来,咱们去哪?”年稷尧试探问道。

    汉生看了一眼年稷尧,揉了揉她脑袋,“这一次你我获益皆不浅,可以回去了。”

    年稷尧一怔。

    汉生又道,“该有的都有了,此地多留无益,让姜尪去开路吧。”

    年稷尧这才确定,汉生尽管在昏迷中,该知道的似乎都知道了,这才惊醒一般,依言而出。

    姜尪正在石室门口守着,见了汉生和年稷尧一同出了门,眼神一移,一副不怎么服气的样子。

 第二二二章 再回北戎(下)

    汉生笑道,“怎么,当了我徒弟的仆人,不服气吗?”

    姜尪心头火起,正欲分辨,见到年稷尧的眼神,不自觉气势弱了下来,冷冷道一句,“不敢。”

    汉生不理会姜尪略带愤恨的眼神,看了一眼石门上的四条蛇,“愿意的话,便跟我走吧。”

    四条蛇嘶鸣了几声,一条条钻入汉生袖中,这一幕倒是让年稷尧与姜尪瞠目结舌。

    接下来,汉生又看了一眼石室外的壁画,在第一幅画面前站定。

    她手轻轻一挥,一道灵力注入壁画,壁画中的少女渐渐模糊,壁画正下方出现一个褐色锦盒。

    汉生抱起锦盒道,“走吧,北戎十三陵中空气闭塞,实在不怎么舒服,该出去了。”

    “姜尪,你带路。”年稷尧道。

    姜尪不敢反抗,老老实实按照年稷尧的吩咐,带着二人传送出了十三陵,还是回到了他们初次见面的巨峰山半山腰。

    重新呼吸到新鲜空气,汉生顿时觉得舒爽很多。

    而且她更加敏锐地感到,天地间的灵气一日比一日充裕,属于灵体的时代要再次到来了。

    姜尪则是异常憋屈。

    原本来到陵墓之外,她便拥有“天之力”的神通,年稷尧与汉生加在一起也不是她的对手。

    这下可好,她如今反倒沦为了年稷尧的奴仆,心中这一关着实难过。

    汉生伸完懒腰看了一眼还是骷髅架子的姜尪,刺破一滴血,滴在姜尪身上。

    姜尪的肉身再一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盈起来。

    脏腑,肌肉,皮肤以极快速度新生,不到一刻钟便回复到了正常人的状态,半点看不出与活人有所不同。

    姜尪暗自心惊,汉生一滴血中的灵力充裕程度,是她上一回吸血时的二十倍不止。

    仅仅一滴血便有如此功效,可见如今的汉生实力提升不少,尤胜年稷尧。

    这才短短三天!

    这师徒二人,果真不可等闲视之。

    三人重新回到沈岩的小院,看着院内简单的摆设,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恍如隔世。

    这几天前往北戎十三陵,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吃一顿,如今回来自然不能放过机会。

    汉生与年稷尧对视一眼,二人皆心领神会。

    “姜尪,去买菜!”

    “把上回那个厨娘也喊来,好好做一顿大餐!”

    年稷尧发了话,换上一身农妇装的姜尪一脸不情愿又不敢不听话地出了门,只留年稷尧与汉生在院中。

    师徒二人在小桌旁坐下,汉生问道,“这几日,我见你灵力大增,且身上带着一股死气,却又不似一般沉疴之象,是怎么回事?”

    年稷尧也不隐瞒,将观壁画所得原原本本说与汉生听了,包括如何收服姜尪,唯独隐去了与伯牙哥哥重逢那一段。

    汉生听完很是感慨。

    往生之法,是过去世间从未出现过的东西,年稷尧这孩子,可算是开了先河。

    她伸手探了年稷尧的脉,点点头道:“如今你的灵力水平,在三品上下,想来如今这世间能及得上你的,不到百人,算是个不错的开始了。”

    “师父你呢?你这三日昏迷,不知发生了什么。”

    年稷尧没有因为汉生的赞叹露出喜色,而是反问。

 第二二三章 重返维州(上)

    汉生苏醒后的举动,包括那四条蛇和从壁画取出的褐色盒子,哪哪儿都透着秘密。一定不会只是昏迷三日那么简单。

    “我嘛…在梦中经历了很多。看到了一段过去的历史,和一些故人。”

    “过去的历史?故人?”年稷尧重复道。

    汉生又想到了平瑶。

    “包括你的母亲。”

    “母亲…”

    年稷尧又一怔,眼神忽然迷茫起来,像是沉浸在旧事中,不一会儿眼圈微红。

    汉生轻叹一声,想用手抚年稷尧的头,却被她轻轻躲开。

    “我不记得了。”年稷尧轻声道。“我若想找她,终究也能找到她。”

    汉生将两袖中的四条蛇拉出,递给年稷尧,“此番我能苏醒,亦多亏了你母亲帮忙,你母亲有一面幡旗,上面画了这四条蛇,想来与你母亲也颇有渊源,以后它们便由你照顾。”

    四条蛇被汉生揪出以后,看着汉生露出奇怪的神色,又看了看年稷尧,对着她的手指张嘴一咬,血珠渗出流入蛇的体内。

    年稷尧看着这四条蛇,出奇地没有躲闪,皱起小眉头似乎在思索什么,嘴唇抿得紧紧的。

    两只手的拇指与食指皆出现了细小的咬痕,伤口很小,很快就凝固不再流血。四条蛇分别钻入年稷尧的两袖中。

    姜尪回来得很快,带着厨娘和许多食材进了院子,厨娘做得一手好菜,晚饭三人吃得很丰盛。

    “你睡杂物房。”

    酒足饭饱夜深,年稷尧一声令下,把姜尪撵去了杂物房。自己服侍汉生洗漱后,与汉生一同在客房睡下。

    第二日起,三人便开始收拾行装,准备按照之前的约定返回维州。

    自己目前的实力已经到达二品,就连年稷尧的实力都接近三品,且加上姜尪杀伤力极强的天之力,灵力运转逐渐自如起来,加上褐色盒子里装的两万“撒豆成兵”,算是收获不小。

    所谓的刀兵俑,正是自己在北戎时诈称用于陪葬的金甲大戬士。

    足足两万,哪怕放到今日,都是一股极强的军事力量。

    汉生心中下意识开始计算起来,却忽然一惊。

    或许是因为北戎三年历经的大战,自己竟然渐渐对杀戮习以为常了。

    莫名的烦躁涌上心头。

    “师父,收拾好了,咱们何时出发?”

    “我给沈岩大哥留一封帛信,写完便走。”

    随手编了一个理由离开以后,汉生在沈岩屋内留下五千两银票和一封帛信,干脆利落带着年稷尧与姜尪乘马车朝维州而去。

    马车上,汉生再次掏出一张空白通关文书,看了一眼试图强行保持坐姿优雅的姜尪,填上“姜尪”二字。

    姜尪满眼嫌弃,“当年我从来就没用过通关文书这种东西。”

    一路杀人放火,哪里用得着它进城。

    “世事无常,今时早已不同往日。”

    也不知道陆沉如何了。

    如今才过去短短一月,潘芷云在维州的势力想必刚刚开始,她这么快便从北戎回来,肯定会出乎她意料。

    汉生三人的马车朝维州方向走了七日,一路递了通关文书皆畅行无阻,唯独到了维州交界处,被拦了下来。

    “怎么回事?”

 第二二三章 重返维州(下)

    汉生早已换上男装,问守官的士兵,“官爷,此乃我三人通关文书,我等此番维州东珠郡探亲,为何拉住我们?”

    “维州如今战乱,四处是细作,你们三人来自北戎,是何目的?”

    官兵斜着眼打量着汉生年稷尧与姜尪,三人打扮倒是普通,气态却雍容沉稳,不像是普通人。

    “方才我说了,我一家三口自北戎到维州探亲。”

    汉生耐心倒是好,来都来了,不急一时半刻。

    “战乱时候拖家带口来探亲?这话信不得!”

    “你这人废话怎么这么多,通关文书都给你看了,没问题就让道!”

    汉生身后的姜尪明显已经不耐烦,嫌恶道。

    “姜尪你闭嘴!”汉生一阵头痛。

    官兵面目一寒,“这三人形迹可疑,先带回牢里审问!”

    手下的几个官兵一同围上来,抽刀朝着三人脖子上架。

    姜尪哪里受得了这些气,天空极快阴沉起来,一副暴雨雷鸣前的景象。

    官兵与三人正僵持,正好另外一队官兵前来换班,为首的一名黑衣军官十分亮眼,就连汉生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你们在做什么?”

    马背上为首的黑衣军官多看了汉生一眼,皱起眉头。

    拦住汉生的官兵一件为首的军官,立刻一路小跑到黑衣军官面前,恭敬点头哈腰,“陆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这三人鬼鬼祟祟。。。”

    黑衣军官没有理会,直接下了马,大步走到汉生面前,“您可是秦厉大人?”

    汉生狐疑看了黑衣军官一眼,又看了一眼守官的官兵,点点头,“是我。你是?”

    黑衣军官抱拳一礼,“在下陆元辰,特意在此恭候,大人请随我来。”

    拦住汉生三人的官兵见到此状,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惹祸,忙不迭给三人放行。

    汉生三人上了马车,在陆元辰一行人的护送下入了关,汉生忍不住回头瞧了一眼关口。

    关口的旗帜,挂的不是“晋”,一面簇新的红白相间旗帜迎风招展,赫然写着一个“汉”。

    这倒是奇怪。

    汉生干脆坐在马车外,一边充当车夫赶车,一边问陆元辰,“是潘芷云让你来接我的?她还当真能掐会算了,连这都能猜到。”

    陆元辰道,“不,是家主文哲。潘大人只说您前往北戎时化名为秦厉。家主曾言,就在这三日,大人您便能回来,特派我前来。”

    汉生哦了一声,看了一眼陆元辰带的路,“那接下来我们去哪?我看这个方向,不是东珠郡的方向。”

    陆元辰一顿,“实不相瞒,如今潘大人正领两万人马与东珠郡的晋军交战,如今下官带您前往宁郡,再有一个时辰便能到达。”

    汉生点点头,既然是文家的人,那倒也不必太过担心。

    潘芷云这动作,也够快的。

    短短一个月,就集结了两万兵马,在维州掀起大战,还占了属于自己的关口。

    回头得好好问一问。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陆元辰亲自带人护送汉生三人来到一处宽敞宅院,简单用了晚饭。

    年稷尧和姜尪相当配合,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回了各自房间。

    汉生与陆元辰来到书房。

 第二二四章 两场大战(上)

    “我在北戎消息不灵通,你且给我讲讲,近日的动线,还有你们的安排。”

    汉生开门见山,陆元辰一直没走来到书房,想必也是有话要讲。

    陆元辰见汉生爽快,暗自赞赏,也不作犹豫,开口直言,“如今的维州东珠郡郡守已死,潘大人以自己的一万军队与我文家一万骑兵并为一军,欲混乱借机拿下维州。原本一切顺利,大多数的城镇关口也在我们手下,只不过前日晋军自洛水派了三万大军前来支援维州,这才打得激烈。”

    “东珠郡郡守?我记得是王童安的长子,叫。。。王伯仁吧?”

    陆元辰点头,“不错,正是。潘大人暗中潜伏于林中,百步外一箭穿颅杀了他。”

    汉生眉毛一挑。“潘芷云在东珠郡,你们家主呢?”

    陆元辰继续道,“家主也同在东珠郡参战,只派了属下前来。”

    “文哲如何知晓我便会回来?”

    陆元辰一笑,“秦大人稍安,这个问题,家主说了,等见到您以后,亲自为您解惑。”

    “好吧,那你接着说说,这一个月以来,晋朝如何,秦朝如何,北戎与维州交界关口的‘汉’字旗,又是什么?”

    陆元辰早有准备,知晓汉生必然会问这些问题,娓娓道来,“洛城出了件新闻,有一位少年与新帝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一些小道消息流传开来。”

    新帝指的就是新即位的晋太子,且是那位假太子。

    “这点不奇怪,青玉院就在洛城。”汉生点点头,示意陆元辰继续说。

    陆元辰道,“秦阳军集结十万大军,由陆沉统帅朝洛水而去。”

    洛水之战看来是不可避免了,汉生心中早就知道,迟早是要来的。

    只是这一回听陆元辰说起时,心中的波澜却不如以前那么大。

    “继续。维州又是怎么回事?”

    “今我文家家主与潘大人在维州起事,自然得有自己的旗号。以秦厉大人为首,称‘汉’军。”

    “等等,你们在维州起事,打的是我的名号?”

    汉生忽然皱起眉头,摩挲着左手小拇指上的龟甲戒指。

    “正是,秦大人如今正是我汉军统帅。”

    在北戎十三陵待了一个月,回来以后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造反头子?

    汉生忽得记起史书记载关于秦阳汉明的历史来,汉明王朝起事之地同样是维州,汉明高祖,姓元。

    那如今的“汉”,与史上的“汉明”,又有何联系?

    汉生正思绪复杂,一个军士前来求见陆元辰。

    “大人,东珠郡急报。”军士双手呈上一个信筒。

    陆元辰拆开信筒掏出帛书一看,脸色沉了下来。

    “何事?我看看。”

    汉生一把拿过帛信,很快看了一眼,“我当是什么,无妨,我明日便启程去东珠郡。”

    “秦大人不可轻举妄动,晋朝虽有援兵,文家亦有后手,为了安全着想,大人还是在宁郡等待为好。”

    陆元辰想了一下,拒绝了汉生的决定。

    汉生回来可是大事,不论文哲还是潘芷云,都反复强调过,只要汉生回来,便一切以她安危为上。

 第二二四章 两场大战(下)

    “我的安危你无须担心,我自有保全之法,还能解他二人之难,你只管带我去便是。”

    汉生摆摆手,陆元辰示意送信的兵士退下,将门关上。

    。。。。。。

    。。。。。。

    “看好了?”

    “明日,属下带秦大人前往东珠郡!”

    汉生满意点点头,对陆元辰满脸激动的通红见怪不怪。

    “对了,塞外可有变故?”

    塞外指的是离石要塞,边牧与大凉州之间的关系。

    “边牧与大凉刚刚结下姻亲,新婚燕尔正是和平时期。未曾有大变。再便是西迦佛国第十三任新圣女上位,在烛光寺很是有威信。不过似乎与附近的朵拔族有些摩擦”

    陆元辰想了想,回答道。

    汉生对于边牧族以西的事情不是特别在意,她更关注的是眼下,此事也就一听而过,并未多留心。

    …—…—…—…—…—…—…—…—…—…—…—…—

    烛光寺。

    “住持,如今朵拔一族借着边牧族的势,越发明目张胆,再过几日便要到迦域,我烛光寺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是啊,圣女如今闭关未出,朵拔族却点名要见圣女,如今寺内已有两位长老死于他们之手,接下来还是不会善罢甘休,这可如何是好?”

    几个长老左一言右一语,失去主意,等着苍老僧人发话。

    央吉嘉措眼下同样泛着微青,他已经数日未曾睡好了。

    “避世三百年的南海观音宗都已出关,这次圣女闭关是关乎烛光寺存亡的大事,决不可受打扰,必须全力守住。”

    “可这样下去。。。”

    怕是守不住,就都得死了。

    “死也得守!”

    窗台前那盆树苗,已然抽了第三根芽。

    烛光寺众长老皆知,天地灵气的再一次恢复,意味着什么。

    众长老与央吉嘉措共同宣了一声佛号,面色复杂各自散去。

    央吉嘉措走到禅房后的小门外,“你都听见了?”

    南宫无痕点点头,强笑着。

    “住持,我知道轻重,如今她不能守烛光寺,我替她守。”

    央吉嘉措看了一眼南宫无痕,双手合十一礼,“好孩子,我替烛光寺谢谢你。善哉阿难陀佛。”

    重重一躬身,腰几乎弯过了九十度,南宫无痕连忙将他扶起,只发现央吉嘉措的背已不知何时微微佝偻。

    “住持客气了,她与我,自然不必分得太清。”

    南宫无痕离开住持的禅房,习惯性地朝着藏书阁的方向走去。

    虽然只是一间破旧小楼,却无人敢踏足。

    藏书阁正是令狐容闭关之处。

    令狐容一日不出关,此地一日不得擅入。

    南宫无痕绕着藏书阁前走了几圈,远远望着藏书阁紧闭的窗,过了一会儿,视线落在藏书阁门前的一颗树。

    树下的沙土里随意插着一把剑,因多年未曾使用,剑身暗淡无光,唯一的优点就是它还没有生锈。

    这正是央吉嘉措要他取的剑。

    南宫无痕将剑拔出,再一次将目光投向藏书阁的那扇窗,一手握紧手中的剑,一手按住胸口心脏的部位。

    “容儿,我答应过要保护你,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希望能等到你。”

    一阵风吹起,剑上的污渍轻轻随风吹起,剑身一点点变亮。

    央吉嘉措禅房前的小树苗也随风动了动新枝桠。

 第二二五章 天降神兵(上)

    “月与星,遥相望。

    行人莫断肠。

    良人远,征路长。

    不忍诉悲凉。”

    幽幽晋歌声在维州四面响起,潘芷云翻了个白眼。

    “你这是什么馊主意,晋军才来维州,兵多马壮粮草充裕,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唱歌有用吗,你当带兵的是关中王?”

    文哲道,“死马当作活马医,此番洛城来援的晋军原本是盛京派去,驻守数年未归又来维州,未必不思乡。”

    “随你吧,我看你是白费力气,有这个时间还不如让兵士好好休息。”

    “你莫要太悲观,我今日与众将商议时便说了,如今晋汉这一战,胜负五五之间。”

    文哲与潘芷云一样眼圈下青黑,明显睡眠不足,精神倒是还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