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口号万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几封信的文笔优雅、洗炼,柔婉中透出刚毅。既而愈发的热烈,仿佛一团炽热的红色火焰要逼着人家投进去涅槃以获得新生。(孔批:反正你没责任)但最后的两封实在不像话,真是知识分子说起话来也经常是粗蛮俚俗的。(孔批:引用我的话如此自如)这两天正感叹人都会在不经意中逐渐暴露其本来面目并为之伤感,(孔批:孩子)却不料这K又恢复了往日之清丽而刚健,真诚而幽默,真让人喜不自胜!(孔批:过奖)望再接再厉。(孔批:催命鬼)    
      就如你在一封信中说的:“人往往不知不觉地栽了一个柔情似水的跟头。”我被你信中的每一点一滴的美所诱惑,终致不能自拔;甚至面对你的提醒(孔批:非也)“一个人的感情世界不可能被另一个人所完全承载和映照。”依然执迷不悟,妄想以自己一杯淡淡的白开水去充满你的壶。(孔批:不,你是永恒的泉)    
      奉劝一句,你切不可过分迷恋于战势,(孔批:嗯)否则真的要效太史公之故事了,(孔批:谢)然而并不把你放在什么蚕室里,就在未名湖畔“让风吹”。(孔批:坏)太史公虽然身陷囹圄,依旧发愤著作;你孔七十三身居浩浩燕园,虽不指望你有什么鸿篇巨制,但也不该隳其家声,给圣人抹黑呀。利用假期做出些事来吧,(孔批:好人)近来你给我看的那篇山西人民爱戴的东西细细推敲起来并不很好。(孔批:没错)所以若尝胆做不到,就天天喝碗不馊不要钱的豆汁吧。(孔批:睚眦必报)    
      对了,你的文章中我有一字不认识,只怪自己才疏学浅,只是两处均遇到这个字,联系上下文仍不解其意,(孔批:愚)怕是郭老再世也要头疼死了,(孔批:他算个毬!)你该不会已渊博到连老祖宗的文字都学了来吧。(孔批:刁钻)    
      刀就在你手上,(孔批:又来了)何时带来鲜艳的死亡我都会毫无惧色地接受,若是死亡的鲜艳便可用来点缀人生,使其臻于完美。(孔批:孩子)只是不知彼只知己,怕时机不当,被敌人的刀砍中,面对我不愿面对的境地。(孔批:放心吧)    
      你说,这人咋越活越孤独哇!(孔批:有境界了。)    
      丧犬之主(孔批:一点不吃亏)    
      (注:此信中有许多俺和她秘密的典故,不足为外人道也。记得她一共给俺写过168封信,此信不足以表现她的才智的十分之一。她是个罕见的好姑娘,洒家十分挂念她的命运)    
      


万兽无缰篇五地书(2)

    三 儒字第32号    
    尊敬的孔迪:(注:孔迪乃洒家又一笔名也)    
      你好!身体好吧!学习进步吧!    
      我给你去了四封信了,也没有见到你回信。看情况,你真不想通信来往了。你怎么搞的,处人连个长远性也没有,幸亏没把你当作最知心的人,如果把你当作心上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可麻烦了。同时你一点也经不起考验,有风有雨,就想退。如果你想干一番事业,也是这样有挫折就不坚持了,那怎么能成功呢?我曾经把你看成世上最高的人,任何人都不如你。我牺牲了大量的时间去信问候,并已经三次看望你。可是我却忘记辛苦,觉得很高兴。难道你的心不是肉长的吗?怎么交不下你呢?人们常说:男人好交。可你好像不是男性一样,一点也不好交。也许你讨厌我,看不起我们山里人。这样就不对了。山里人比城市人强多了。城市的人,100当中99个是鬼,而山里人100当中有一个鬼。这些话,都流传开了。可不是我说的。小×曾经说过,你比较忠厚,老实,依我看你也不老实,有点傲气。说这些你不愿意听,我对你不愿意说什么顺情话,因为经常说话说的好听,会使你落后。经常指出你的缺点,会使你进步快。唉!我怎么能交下你呢?使你能相信我,用三分热血能换来你什么?请你告诉我,我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请你真诚地说出来。你对我究竟有什么不好的看法,请你也摆出来。我会接受的,并且不抓辫子。你的吸引力太大了,相隔万水千山,把心都吹来,使我日夜思念,倾倒在你面前。为什么你的形象在眼里最大呢?而你对我又是这么冷淡,我究竟为了什么?为了你又有什么益处?我等待你花开花落两春秋,到了今天,还没有结果。唉!再等待你三春秋又能结什么果呢?请你帮助我想一想最终能结什么果。    
      (注:以下删去约600字,内容是讨论文学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我佩服你的认真精神,干什么都需要认真,你看书、学习、作题,总是这么认真,说明你性格稳,而我性格非常急,多做一会儿心就像长了草一样似的慌张。我不会一笔一划地写字,从小读书时,作业我不做,不写,就是考试我写,也得画成圈。我的毛病太多,对什么都感兴趣,如果我要专一一项就好了。怎么能改掉这些毛病呢?也许在你的帮助下,逐渐地改掉我的性格。    
      你也有点小孩子的脾气,说不给我写信了,就不给写信了。其实这样对吗?有问题,就说问题,有意见,就提意见。把话说明白了,不就好了吗?    
      由于时间关系就写到这里吧!    
       此致    
      敬礼!    
       儒     
      祝学习进步!一切如愿!    
      (注:这位女施主不是学文学的,喜爱文学和幻想,口头表达很生动,但文字功夫不佳。此信写得颇有矛盾和不通之处。不过,她的确是非常善良的人,是俺的亲人师长之外对俺最好的人之一。俺祷告上苍保佑她生活幸福。)    
      四龙字第2号    
    孔大哥:    
      不问“你好吗?”因为我知道你一切都好,像你这种人到哪里都会有成百上千的追随者,拥护者。(其实我只是那千千万万人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罢了,但你知道吗?我一定是最忠诚的人之一。)    
      如果你要回信,当然也不用问:“你好吗?”不用说就该知道我不好。一言难尽。总之,就是一切不幸的预言都说对了,一切可怜的小小的希望都破灭了。而且没有置死地而后生的可能。有的只是尽量捉回往日回忆的梦幻。要是有人劝我不要生活在回忆里,那就是要夺走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火柴。哎,你知道吗?“往事不可追,追上了只有苦,当年越是快乐,如今就越是苦。”    
      真的有这种感觉,树倒猢狲散,你一走了,好像什么都没了。快乐、地位、荣耀、信心、口才、活力、事业心、胆量……而且好像连年轻都没有了。有的只是在×××的魔爪下过早变成一个迂腐的老朽熬过漫长、无尽的压抑的日子。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永远记得。献给你,我的心情。(见反面)    
      早知道秋天会到,但秋天到了,还是觉得很突然。    
      突然消失了夏日的辉煌,突然平添了秋日的凄凉。突然,心头蒙上了莫名其妙的对冬日的恐慌。    
      其实一切并没有多少变化,树叶并没有落下多少,天气也没有冷多少,而且甚至骇人的“秋老虎”也还没有到。这个“物质世界”似乎仍然木然地兀立在那里,甚至你想用“不以物喜(悲)”来安慰自己都并不合适,同样的地方,差不多的感觉,“悲”从何来?    
      再次抬眼,仔细地审视这个被“立秋”“白露”洗刷过的世界,望着那树叶,摩挲着那草,感受着那空气……    
      蓦地,醒了,既算这空间是个“物质的世界”,但这“物质世界”里却是充满着感情的。    
      树叶确是还在那树上晃啊,摇啊。但它们哪里像夏天那样紧密地靠着,快乐地舞着,热烈地生长着。每一根枝,每一片叶,每一尺,每一寸,每一分都带着夏天的狂喜编织着绿荫的浓密。就算封闭于斗室,只要墙上有一个洞,我得到的只有一方洞外的碧绿,但从那层层叠叠的叶子中,仍然可以感到这深碧中醉人的浓郁,这叶片里跳跃的生机。    
      秋天到了。不论从表面上看,它多么像夏天,但它不是。夏天的魂已走了,代之是秋日的髓。    
      树叶在风中无力地晃,好像在颤抖,身不由己的叶,没有人能改变它的命运——什么样的叶能真的抵住寒风。无,当然只有死,化作冬日坚冷的冻土,化作同一片冷酷。谁能改变?谁能改变?世界都是寒冷的,夏之魂已经不在了。    
      衰草集中了秋日的凄凉。轻抚着还并不太黄的秋草,因为我不敢再像夏天时那样放心地拨弄它们富有弹性的草叶。可谁想它还是凄凄惨惨地倒了。秋草,秋草,这么突然你就与夏草貌似神离了。    
      一阵干干的、硬硬的并不太冷的风卷起我刚触过的草。而且,带着它“呼”地远了。“风且住”,我的心大声地喊起来。草忽然软软地跌落,躺在空旷的水泥路面上。我急急地奔过去。“呼”地,又一阵风起,小草翻滚着,飞卷着,远了,不见了。    
      我又无力地追了几步,惨然住足。心中无限地怅惘。回过身去,闭上眼,“我情愿不看这秋天”。又是一阵秋风,并不冷,我打了个寒战,一丝苦笑爬上了我的嘴角。    
      “天凉了,秋天到了。”我对自己说。    
      我看到一只蚂蚁,顿悟。是啊,只有像蚂蚁这一类生物,才能苟活于一年四季。我现在正该学蚂蚁呢!不过蚂蚁也是随时有死的可能,不知哪一天我就真的不幸撞在“棕色恐怖”(还记得谁老穿棕色衣服,谁“高贵”吗?)手里,就算藏头露尾也只有死路一条。    
      (注:以下删去一段,约200字,内容系讽刺某独裁者之无能)    
      我虽然不会因为收不到你的信而生气,但我一定会因为收不到你的信而伤心。我可知道,你给××写过流言还写了信。我忌嫉死了!(注:“忌嫉”二字下有浓黑的三角着重号)    
      (我不管,不管你觉不觉得我小家子气!我就是忌嫉!)    
      想知道是否被你欣赏——想署名朋友又不敢高攀,没有自信    
       9.22    
      (亚运会开幕)    
      (注:在这个平庸卑俗的物质化时代,有许多这样的女郎被埋没,被修剪,她们的呼喊和呻吟都如落叶般被雨打风吹去,“谁能改变?”老衲是没有这个能力了,有的只是同样的呼喊和呻吟而已。)    
      五 狼字第22号    
    亲爱的老孔(老不死的!):    
      你好吗?    
      很想你!不知道为什么,咱俩见了面也没什么好说的,尽是些婆婆妈妈的事,没有什么高深学问的探讨,可是不见你吧,又怪想的,晚上尽做些噩梦。    
      你呢?还好吧?头疼否?有信、电话否?    
      这两天小伟发烧得很厉害,最高到39。9℃,打点滴、吃药……她一上医院,我就在家煮醋。    
      上次见面也忘了告诉你,我给长江打了电话,说了介绍朋友一事,他说,他现在不想这事。我想:这大概和他家庭有关,父亲多次离异对他影响很大。    
      我记得我跟你说过:等你有了钱我要造座庙。我现在想一想,还应该(到时候)办个福利院,收养弃婴、父母双亡的孩子。这个福利院负责办理无子女人员领养小孩的事宜,这样不是可以减少拐卖儿童事件的发生吗?当然,最重要的是发展教育,再办几个学校什么的。你什么时候能有这么多钱呢?    
      Miàng一天到晚老不安生,在腹中拳打脚踢带前滚翻,左侧睡眠久了,右屁股蛋儿酸疼,仰卧他就踢腾得厉害,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哼!    
      去石益处,听说老旷为找工作很着急,他的论文还未写呢,我劝了劝她,老温想让老旷上博士后,老旷不很想上,石益也认为不必再念了……    
      啰啰嗦嗦,字迹潦草,智齿肿痛,吃饭樱桃小口,不知叙述清楚否?望大师见谅!(注:洒家每每呵斥该女士叙述混乱,她惯以“大师听不懂凡人之语”相抵赖)    
      祝    
      好!    
      你从来未认为是你小甜心的野狼精    
    1。16午    
      (注:该女士大雅若俗,大巧若拙,自幼人称大仙,福寿双全,随便摸电门而不死,出门半小时就拣钱。世人皆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而该女士一生之幸福生活皆来自“难得聪明”。观察家一致认为是其家祖坟冒了青烟。通观此信可知,该女士已修行到羚羊挂角的地步,不露半点“才气”和“高见”,恰恰处于庄子所云“材与不材之间”。叹洒家未能早日识其庐山真面,以致吃她大亏小亏无数。此恨今生恐未必能报也!)    
      (本文收入现代出版社《北大情书》)    
    


万兽无缰篇我现在怎样做老师

    在电脑上一打出这个题目,就觉得自己道貌岸然,面目可憎。夫人从我身后经过,瞟了一眼,阴阳怪气地说:“哎哟,真伟大。这回天下当老师的可有了光辉榜样了。”一侧身,又俯在儿子的耳边说:“你爸又要祸害人了,快吃盖中盖去。”    
      我听了虽然气愤,但又实在不能发作,因为这个题目的确让人觉得3张纸画个鼻子——脸太大了。我的老祖宗被尊为“至圣先师”,也不曾写过这种吹牛文字。鲁迅先生够伟大的,也只写了一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若不是编辑小弟弟小妹妹催逼得紧,我是打死也不敢摸这根高压线的。不过转念又想,这东西其实天天有人在写,那些“模范教师”,那些“先进班主任”,不是都被强迫写过这东西吗?不但写,还要腆着脸上台去念,念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比劳改犯还遭罪。老子二十多年前连批林批孔批宋江的文章都写过,这点苦有啥吃不了的?写!大不了让孔庆东告我一个侵犯名誉罪呗。    
      我正式当老师的时间不太长。当过3年中学老师,4年大学老师。此外各种临时老师当了无数。如果说老师就是教给别人知识的人的话,那我从3岁到现在,可以说没有一天不是在“诲人不倦”中度过的。我当老师的秘诀用一句话就可概括,叫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好为人师”,两个基本点是“不求为人师表”和“人人是我师”。    
      我从小好为人师,见人有错误就指出,见人有疑惑就指点。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我错误地理解了伟大领袖的话,把“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理解为“我们向谁指出都行”,结果到处碰壁,吃尽苦头。小时候,我向父母指出,得到的是辱骂和毒打;我向老师指出,得到的是嘲笑和批判。长大后,我向领导指出,得到的是什么,中国人都知道。这些我都不在乎,最最笨蛋的是,我竟然胆敢向每一个女朋友指出。结果在我短暂的恋爱史上,有三个女朋友因为我指出她们的错别字而愤然离去。但是我本性难改,不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就浑身难受。所以要说“我现在怎样做老师”,中心特点就是,天生酷爱本职工作,最见不得众生愚昧。敌人若把我抓去,不用严刑拷打问我的上级是谁,只要把我上级的名字写错,我立刻就会上去改成正确的,并让他们再默写一遍。    
      为了保证“好为人师”这个中心,首先要做到“不求为人师表”。有些老师的最高理想是“为人师表”,这在我看来就是犯了“主题先行”之病。你怎么能保证自己配得上“师表”呢?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他可没说“师者,做人之榜样,生活之楷模也”。把老师的道德标准定得过高,容易导致率相作伪,“师贼”丛生。《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可以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当然,大多数老师的道德是在水准线之上的,但那是因为这一职业本身是“积德”的职业,有利于人的道德修养,而不是当老师的人天然比别人高尚。我在道德上取与学生平等的态度,你勤奋刻苦,我给你好成绩;你敢扰乱课堂,我当场揍你丫的;你认真指出我的错误,我请你吃饭;你敢穿三点式来上课,我就告你性骚扰。总之,不当圣人,教和学两方面都会从道德的压抑中解脱出来,从而集中精力于知识的传与承。    
      既然不用为人师表了,那就可以真正的虚怀若谷,“人人是我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太骄傲了,丧失了三分之二的学习机会。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他必然知道或者掌握另一个个体所不知不会的某些事物或本事,所以,从每一个人身上多少学点东西,是保证自己能够永远“好为人师”的无穷源泉。如果说当老师的应该具备什么道德的话,我认为就应该具备“人人是我师”这个道德。这个道德既符合老子“知雄守雌”的理论,又与毛主席所提倡的群众路线相一致。其实用武侠小说里的话表达出来,就是“北溟神功”。一个人有了北溟神功,但是绝不想当武林盟主(为人师表),而是只想当一个达摩堂长老(好为人师),这对于我这种中等智力中等运气的人来说,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吧?    
      (本文发表后,得到教育界师生颇多赞誉)    
    


指马为鹿篇删改的奥秘

    孔庆东先生一篇文章中批评“北大正充满了尘垢”,编辑把“北大”改为“社会”。    
      孔庆东先生一篇文章中称赞韩国总统金大中先生为民主自由不屈不挠奋斗几十年,提到他当年“闹革命”,编辑把“闹革命”改为“身处逆境”。我不知什么时候“闹革命”成了忌讳,原来为自由而奋斗属于“逆境”,而获得了荣华富贵就是“顺境”吧。    
      有一篇文章批评中学语文教材的某些课文讲解得太沉重,举了《人民英雄纪念碑》这篇课文为例,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压在心上的坟”。很快有大批判文章予以猛轰,该文最伟大之处是去掉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书名号,说原文作者污蔑“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压在心上的坟”。一个字也没有篡改,只不过砍掉了个书名号,于是就差点砍掉了原作者的脑袋。杀人大师,杀人大师!    
      孔庆东先生批阅研究生入学试卷,有一个名词解释:《蝇王》,这本是一部英国小说,但是许多考生答成是法国萨特的《苍蝇》,当然算错。其中有位高明的考生开头写道:“《蝇王》,又译《苍蝇》。”孔庆东读给其他老师听,皆大笑。    
      孔庆东先生有本书叫《空山疯语》,每一部分的标题下面胡诌了两句诗。第一部分的标题下面写的是“空山疯语起苍黄,百万熊狮落大江”。出版社看了如临大敌,怀疑是疯狂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因为毛主席他老人家有一首家喻户晓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劈头一联就是“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孔庆东听了哭笑不得,反复解释说我最尊敬的人就是毛主席,我怎么能攻击他呢?我不过是借用他的句式,表示我的文字中含有一种佛家的意味,暗示读者不要迷信语言,语言都是空洞的,好比一百万头狗熊、狮子企图跃过长江,结果都落入水里,语言本身是不能到达彼岸的,迷信语言就要落空,禅宗讲“不立文字”,就是这个道理。然而怎么解释,出版社都听不进去,非说读者会理解成百万人民解放军都被国民党蒋匪军打落在长江里。孔庆东只好退步,说那就改成百万熊狮“乐”大江吧,“乐”是胜利的笑声,总比“落”好吧。出版社还是不同意,一定要再改。孔庆东说我改不了,请你们随便改吧。出版社说你的文章谁能改得了?还是请孔博士体谅我们的处境,再改改吧。孔庆东一气之下,灵感飞来,说好吧,那就改成“空山疯语起苍黄,背着富士康小说网上学堂”,什么意思也没有,总行了吧?出版社听了,一片欢笑,无人不赞孔博士又聪明又大度。书很快出版了,许多读者都问这两句是什么意思,还有一位后生撰文大骂孔庆东无聊,用铁证如山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考证出孔庆东这两句分明是同时剽窃了毛主席诗词和流行歌曲《小小读书郎》,可见文学水平之低,文学道德之差,他一天能写这样的东西100多句云云。孔庆东看了,哈哈大笑。儿子在旁说:“我爸又笑出眼泪来啦。”    
      孔庆东《夕阳照高楼》一文中讽刺耸在空中的高楼“它们俯瞰着地面上的青草黄叶,就像城市里盛装的妓女蔑视着一群农家姐妹”,这句被编辑删掉,因为这个比喻句的喻体恰恰是本体。城市里的编辑害怕对城市罪恶的揭露,害怕刺激人们对立情绪的词句,更害怕还乡团说他要搞“阶级斗争”。    
      孔庆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