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兄长是先帝-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奶娘也是愣住了,关于这位鸟祖宗的传言她还是听过的,虽说被人好吃好喝地饲养着,却从来十分高傲,还从未这么……活泼过。
  不过她也没想太多,眼前还是得先紧着这一群小祖宗才是正经。
  然而就在他们转身离开的时候,三宝又叫了起来:“娘娘慢走!娘娘慢走!”
  顾清宁身子一僵,忍不住回头狠狠地瞪了一眼三宝,三宝顿时就蔫了,老老实实地落到了架子上,抬头看了她一眼,又迅速地低下去,整只鸟都透着一股委屈巴巴。
  顾清宁:“……”
  早知道这鸟戏那么多,当年就不养了。
  …
  自从乐平被元嘉毫不留情地赶出了公主府,多少给宴席的气氛带来了影响,许多人都变得拘谨许多。
  顾泽慕全程心不在焉,直到最后跟陶氏上了马车,才回过神。
  他看着跟陶氏说话的顾清宁,或许因为心境不一样了,他这才发现顾清宁还是有很多小习惯跟奉长宁是一样的。
  比如她发呆的时候喜欢捏自己的指尖,她不喜欢吃桃子,爱吃辣,哪怕如今年纪还小,但她走路的姿势却像是经过了专门的训练一般,裙摆不飘不扬,显得十分端庄。
  从前他没有想到这种可能性,所以对这些细节也不在意,可如今察觉了这一点之后,真是怎么看怎么像。
  原本顾泽慕只是觉得这是自己的血亲妹妹,不管怎样自己都会护着她。可如今顾清宁身份骤然改变,他都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她了。
  于是接下来几天,顾清宁敏锐地发现兄长对自己的态度变了,他常常用一言难尽的表情偷看自己,但要问他有什么事情又不肯说。
  这让顾清宁极其暴躁。
  就在顾清宁忍无可忍,决定要好好跟顾泽慕谈一谈的时候,她发现顾泽慕开始躲着自己了。平日里两人在一个院子,一天总会碰到好几次,但最近几天,她除了练武场和学堂,就再也见不到顾泽慕了。
  可即便在学堂里,只要上完了课,顾泽慕一定是第一个离开的,叫都叫不住。
  他是不是中邪了?!顾清宁严肃认真地想着。
  这种情况直到萧衍之被元嘉长公主给送过来念书为止。
  顾清宁都呆住了,当时听柳子骥瞎扯的时候,她没阻止他,是因为知道元嘉这么宝贝儿子,不会轻易把儿子送到外面来念书,如今只觉得自己一点都不了解女儿。
  而除了柳子骥高兴以外,顾家其他的孩子都默默地叹了口气。
  在经过了顾清宁与顾泽慕的连番打击,还有柳子骥在学业上的碾压,他们都已经佛了。
  谁知道,就在他们自暴自弃的时候,却没想到萧衍之白长了一张聪明脸蛋,实则名不副实。
  早上跑步比柳子骥还慢,而且跑了一圈就开始脸色发白,吓得武学师傅赶紧让他停下来,生怕伤了长公主家的宝贝。
  而到了学业上,更是成为一众孩子的垫底。毕竟这三年他在千佛寺,元嘉长公主心疼他,未免放松了些,自然是比不上顾家这段时间魔鬼式教育。
  顾家的孩子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不容易啊不容易,他们垫底了这么久,终于来了个更差的了!一时之间,他们对萧衍之热情得不得了。
  经过柳氏和先生们的商量,决定让萧衍之跟顾泽慕两人一起读书。
  萧衍之摆脱了依依不舍的顾泽浩等人,莫名地长出了一口气,他们的热情简直让他招架不来,还是跟着让他更亲切的顾泽慕和顾清宁来得舒心。
  萧衍之愉快的学习生活开始了。
  但几天之后,顾泽慕却有点儿不太愉快了。
  看着萧衍之挨着顾清宁坐着,两人亲亲密密地说这话,一副两小无猜的模样,他就觉得心里梗得慌,怎么看怎么别扭。
  他很想让萧衍之离顾清宁远点,不过这话他说不出口,差点憋死自己。
  顾清宁是真心将萧衍之当成了后辈,她当初自闭宫门,在元嘉最痛苦的时候没有陪在她身旁,一直都引以为憾,对萧衍之这个外孙爱屋及乌,忍不住便多怜惜几分。当初萧湛和元嘉的启蒙都是萧胤,她没有插手,如今面对萧衍之,当年的遗憾都化作了一腔的热情。
  最后顾泽慕忍无可忍,直接插到两人中间,对萧衍之道:“你有什么不懂的,问我便是。”
  萧衍之眨巴了一下眼睛,他倒是无所谓问谁的,当下便乖乖地“哦”了一声,把问问题的对象转成了顾泽慕。
  顾清宁没想到还能碰上个抢学生的,顿时怒了:“分明是我在教衍之,你过来做什么?”
  顾泽慕不为所动:“我的功课比你好,我教有什么不对吗?”
  “好什么好,要不咱们比比?”
  “小孩子才比来比去,你幼不幼稚?”
  “你才幼稚!顾泽慕,我看你是想跟我打一架!”
  两人吵得热火朝天,萧衍之表情迷茫地看着他们。
  一旁闻声而来的柳子骥摸了摸下巴,对旁边的顾泽浩道:“啧啧啧,又吵起来了,哎,你说今天谁会赢?”
  顾泽浩慢吞吞道:“谁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要是泽慕和清宁知道你拿他们俩打赌,你一定会比较惨。”
  柳子骥:“……”
  柳氏原本以为萧衍之自小娇生惯养,再加上身份贵重,一定是个麻烦,谁知萧衍之乖巧的让人心疼,反倒是顾泽慕和顾清宁开始了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而其他孩子则在柳子骥的带领下,还在一旁添油加醋,但每每被顾泽慕两人发觉后,两人便暂时握手言和,联手怼柳子骥,直把他怼的满头包落荒而逃为止。
  顾家的家塾从未有如此热闹过,柳氏简直要吐血了,这群熊孩子就不能消停点吗?!
  而就在这时,远在青山书院,却一直关注着弟弟妹妹的顾泽禹,发来了对二婶诚挚的问候,最后友好地提议,为何不办一场考试呢?
  柳氏眼前一亮,这倒是个好法子,从前在柳家的家塾里,每旬都会考试,令他们深恶痛绝,可如今自己当了老师,才发现这真是个对付熊孩子的好方法,你们不是精力旺盛吗?考的你们没有脾气。
  顾泽慕和顾清宁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两人顿时斗志勃发。而其他孩子则两眼一黑,恨不得晕过去。
  柳子骥对考试是有天然的厌恶的,没想到他都跑到了顾家的家塾,居然还逃不掉,至于顾泽浩几个,每天跟着几个天才屁股后头努力学习已经很辛苦了,居然还要考试,这是嫌他们受到的打击还不够大吗?
  便是一向温柔听话的顾清芷也有些撑不住了,带着几个小可怜就去找了朱氏。
  朱氏听完之后,面对着几张可怜兮兮的小脸,只是无奈道:“这家塾的事情都是归你二婶管的,娘也没有办法。”
  出师未捷的几人步履沉重地去找闵夫人,谁知也是无功而返,不,还是有点用的,比如如今顾家都知道他们要考试了。
  朱氏原本好奇柳氏又做了什么,让他们这般消沉。结果一打听才知道,始作俑者居然是自己儿子。
  顾泽禹这好为人师的毛病真是越演越烈了,朱氏有点儿想给儿子写封信,让他放亲妹妹一条生路,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毕竟上次顾泽禹写家书回来的时候,还非常诚恳地建议母亲也跟着二婶去读书来着。
  不过这毕竟是孩子们第一次考试,朱氏觉得作为大伯母,她还是应该支持一下的,于是便找到了柳氏,说要参观一下。
  柳氏欣然同意,这家塾也办了这么久了,她也是很想在大嫂面前显摆一下成果的,最后一想,既然大嫂都来了,干脆把三弟妹也请来得了。
  于是顾清芷等人惊悚地发现,他们不仅要考试,还得在家长的注视之下考试,这简直是公开处刑,她悔恨地差点打死之前异想天开的自己。
  不过他们在郁闷也没有办法,考试还是要考的。
  因为众人的学习进度不同,所以考试的内容也不同,学霸如柳子骥,是单独一张卷子,而虽然年长,但成绩不好的顾清芷只能和顾清姝还有顾泽浩一同考试,至于最小的三个孩子还有萧衍之又是另外的题目。
  柳子骥沉着脸,一路奋笔疾书,看起来倒有了几分柳家人的样子。
  顾清芷三人则是抓耳挠腮,左顾右盼,看起来很想找个人来抄一抄,偏偏三人的水平都差不多,抄也抄不到什么。
  而另一边的画风更加奇特,顾泽慕和顾清宁比赛一般,低着头猛写。
  他们身后的萧衍之和顾清薇不紧不慢地写着,看似认真,但监考老师柳氏凑近一看,差点没被气得厥过去。
  顾清薇不会写的字都用个圆圈代替,以至于整张卷子看起来,圆圈占了最多数,萧衍之倒是都填满了,不过目前看起来正确率可能还没有顾清薇高。
  孩子们这边紧张地考试,家长们却十分悠闲,朱氏和陶氏一边喝着茶一边小声地聊天,十分舒心惬意。
  至于考试结果出来,几家欢喜几家愁,这都是后话了。
  …
  陶氏过得这么舒心,但在家里养伤的乐平长公主心情明显就坏多了。
  这一次在元嘉府中她丢尽了面子,不用想都知道现在外头的人定然都是在嘲笑她的,这让她又嫉又恨,嫉妒元嘉仗着身份无所顾忌,怨恨元嘉毫无姐妹之情,当众让她下不来台,最后还迁怒到了陶氏身上,可惜陶氏平日里深居简出,她想找人对付她都没办法。
  而府中的事情更是令她气不顺,驸马之前同她吵了一顿,然后便出门去了,一夜未归,想也知道又在哪个小妖精床上,她恨不得带人去撕了那小妖精,又怕夫妻不和的事情爆出来被满京城嘲笑,憋得都快炸了。
  她的婢女们都战战兢兢的,生怕惹了这位主不高兴。
  但乐平哪里是这般容易讨好的人,借口茶太烫,一把就将整杯茶水都砸在了倒茶的婢女身上,那婢女连擦都不敢擦,只能瑟瑟发抖地跪在下首。
  正在这时,一个中年女子从门外走了进来,见状便道:“谁又惹咱们殿下不高兴了?”
  乐平哼了一声:“这贱婢,茶都不会倒,要烫死本宫啊!”
  “殿下别生气,为了个下人气坏了自己可不划算。”那女子瞟了一眼那婢女,轻描淡写道,“拖出去打二十板,再好好的学学规矩。”
  婢女瘫在地上,被门外两个仆妇给拖了下去,很快,外面就传来了板子打在肉上的声音,间或还传来几声闷闷的惨叫。
  那女子是乐平的奶娘,名叫程娘。当初乐平还没有进坤宁宫之前,一直都是由她教养的,对乐平忠心耿耿,也最受她信任。
  程娘看了一眼乐平的伤处,才道,“这伤看起来好了许多了,再让大夫给您换两次药应该就能好了。”
  “好了有什么用?反正也不能出去。”乐平赌气道,“现在外头都是嘲笑我的人,他们都恨不得把我的脸往脚底下踩!”
  “殿下这话说的孩子气了。”程娘像对待孩子一般摸了摸乐平的头发,“您可是天之骄女,是当朝的长公主,谁敢这样对您?”
  “他们怎么不敢了!”乐平咬牙切齿,“连个没有诰命的女人都能在我头顶上撒野,日后他们有样学样,我还怎么在京中立足?!”
  程娘已经知道了当天在宴席上发生的事情,听乐平这么说,连忙道:“您怎么能这么想呢?元嘉长公主是您的妹妹,她任性,您作为姐姐让着她一点,旁人只会说您的好处。至于其他人……就像您说的,那陶氏毕竟没有诰命,还不是任由您拿捏?”
  “拿捏?她连行个礼都有元嘉护着!我怎么拿捏她!”乐平越说越气,“我要真对她怎么样,元嘉还不知要怎么对付我!”
  “您这是想岔了,那毕竟是元嘉长公主回京的宴会,您在她的宴会上教训旁人,她脸上自然不好看。”程娘不急不缓道,“但若是那陶氏依仗着元嘉长公主,日后也不同您行礼,这却是不知礼数了,您要教训她天经地义,便是元嘉长公主也不可能替她说话的。”
  乐平听她这么说,狐疑道:“奶娘没骗我?”
  程娘替她调整了一下后面的靠枕,柔声道:“奴婢什么时候骗过您,您是运道不好,未曾托生在了先太后的肚子,当了陛下的嫡亲妹妹,如今也只能忍着她一些。”
  她这话让乐平脸色一阵晦暗,越发痛恨元嘉。
  程娘见状,便道:“不过虽然比不过元嘉长公主,但您毕竟身份高贵,想要对付那陶氏易如反掌。”
  乐平咬牙:“奶娘说得对,除非她日后不出门交际,否则我定要她好看。还有那两个小崽子……”
  乐平话还没有说完,忽然重重地打了个喷嚏,她想起了之前感受过的寒意,顿时不敢再乱说话了。
  …
  陶氏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乐平长公主的眼中钉肉中刺。自从陶氏观看了孩子们的考试之后,似乎又另外找到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于是除了去寺庙上香,便每日做点心给孩子们吃。
  陶氏顿时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人,与凶神恶煞的柳氏形成鲜明对比。
  柳氏心情郁闷:“这下,坏人全都是我在当,你们都是好人。”
  陶氏轻笑:“二嫂想多了,孩子们自然知道你是为他们好的。”
  妯娌二人说着话,却见门外有一个婢女匆匆地跑了进来,正是陶氏另一名大丫鬟,名叫红莺,她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好一会才缓过来。
  “怎么了?”陶氏问。
  红莺说道:“宫里来圣旨了,夫人让您赶紧回去梳洗换衣服呢。”
  陶氏吓了一跳,急匆匆和柳氏告辞,便跟着红莺离开了。
  她们刚走,柳氏身边的婢女画屏也赶了过来:“奶奶,宫里来圣旨了,您赶紧随奴婢出去接旨吧。”
  柳氏顿时有些纳闷,按理来说这种事情画屏有分寸,是不会拖延的,但为何红莺从三房的院子跑过来还比画屏快,莫非……这圣旨与陶氏有关?
  闵夫人让人搬了香案过来,这才领着陶氏等人跪了下来,那颁旨的是当今身边的大太监张礼,他打开圣旨,抑扬顿挫地念出了圣旨的内容。
  听完以后,众人都愣了,因为这居然是赐封陶氏为安人的圣旨。
  待到宣完旨,张礼才让后面的小太监将诰命文书和赏赐送到前面来。
  陶氏都傻了,半晌没有回过神,好在柳氏连忙提醒她,才不至于失礼。
  闵夫人扶着儿媳的手站起来,让人给了张礼一个荷包,才问道:“臣妇惶恐,还请张公公明示,陛下隆恩敕封,可是……我那三儿子在边关出了什么事情?”
  也不怪她这么想,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敕封,安人是正六品的诰命,顾永翰至少也得是个六品的校尉,这可是连跳三级啊,这得是立了多大的功劳,怎么看都像是顾永翰出了事,皇帝给的补偿吧。
  陶氏顿时也顾不上自己的诰命了,担忧地看着张礼。
  张礼笑道:“夫人放心,三公子一切都好,陛下刚刚收到了西北八百里急报,国公爷大败了外族,三公子亦是有大功在身,陛下龙颜大悦,这才下旨敕封。”
  闵夫人松了口气,只要没出事就好。随即也高兴起来,她一直都担心小儿子吊儿郎当没有建树,如今他能立功,封妻荫子,自己也放心了。
  等张礼一走,朱氏和柳氏便上前恭喜闵夫人和陶氏,柳氏还打趣让陶氏请客。
  陶氏羞得满脸通红,她其实并未想过让顾永翰立什么功劳,只要他能平平安安回来就好,没想到他竟然真的立了功,还给自己也请了诰命,这让她心里简直和喝了蜜一样甜。
  不过陶氏也渐渐锻炼出来了,往常碰到这种事情,她又哭又笑,大概连话都说不出来,现在还能勉强忍住眼泪,一口答应了柳氏的请客要求。
  柳氏原本也只是开玩笑,但陶氏真的应了,她也不客气,掰着手指点菜。朱氏见不得她这么欺负弟妹,没好气地看了她一眼:“你这哪还有点清贵人家小姐的模样,我还以为府里一直饿着你呢!”
  “可不是饿着我了。”柳氏也不甘示弱,“这半个月陪着你们俩吃斋念佛的,我都快吃成兔子了。”
  “你若馋了,自个儿花钱在小厨房做,你做佛跳墙都没事,分明是自个儿抠门。”
  柳氏说不过朱氏,只能找闵夫人求救:“娘,大嫂欺负我。”
  闵夫人满脸喜色,见她们这般打趣,也凑热闹道:“既是老二家的馋了,晚上让厨房做的丰盛些,咱们也庆祝庆祝。”
  朱氏笑道:“还是娘大方。”
  柳氏被打趣的没了脾气,跺了跺脚:“好啊,你们都欺负我!”
  陶氏还当她真生气了,连忙道:“二嫂别气,我请客就是了,你们想吃什么都可以,我给你们做。”
  柳氏立刻眉开眼笑,朱氏无奈地摇摇头:“一个鬼灵精,一个老实头,真是……”
  消息传到了后院,下人们也跟着高兴起来,尤其是三房,虽说威国公府气氛和谐,各房之间也是关系和睦,但对于下人们来说,多少还是有些攀比心理的。三房这些年一直都被压在底端,这一次也算是扬眉吐气了。
  只是顾泽慕和顾清宁都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天真。先是吃了一惊,随后又是担忧。
  若说是顾永暄或者顾永焱立了大功,他们俩还会相信一点,先不说顾永翰负责送粮,到底是怎么撞上对方的探子,就说他的本事稀松平常,两人都看在眼里,实在不知他是怎么立下大功的。
  但威国公又不像是这样的人,这个人端方严谨,若非如此,当年奉展战死之后,萧胤也不会让他接受西北防务,这么多年,西北犹如铁桶一般,更难得的是,不论战功还是账务,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为自己的儿子冒报功劳。
  这件事让两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如果真要知道,恐怕也只有等顾清宁给皇帝托梦才知道真相了。
  而与此同时,西北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扬了出去,这是威国公领兵奔赴西北之后的第一场大捷,自然值得欢欣鼓舞,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了喜悦之中。
  茶馆里的说书人也立马赶了潮流,将这一场大捷编成了故事在茶馆里讲,亦是宾客满座,叫好声不断。
  里头最有名的一段,便是那位顾三公子在送粮草的过程中,发现了外族人潜入的踪迹,依靠着一百人的小队,消灭了外族精英部队,斩首十余级,还给邺城示了警,让威国公及早发现敌人踪迹,打了一场漂亮的仗。
  之前的顾永翰在京城的名声都是纨绔,没想到一朝去了边关,立刻就立下奇功,让人不由得感慨威国公府真是虎父无犬子,又感慨威国公府简在帝心,顾永翰一夜之间连跳三级,不仅如此,连妻子的封诰都请下来了。
  一时之间,京城的人民对这传奇津津乐道,也羡慕陶氏命好,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女,不仅好命嫁入了威国公府,原本以为相公只是个长得好看点的纨绔,谁知这纨绔一朝翻身,居然还给她挣了个六品的诰命。
  这如何不让那些闺中女子羡慕嫉妒恨,那些原本身份不高的女子,也将她作为了奋斗目标。
  不过,也是有人对此气得不行的。
  比如乐平长公主在府里摔了一屋子东西,好不容易回来的驸马一听这动静,二话不说又转身出了门。
  …
  朝中的奖励与消息隔了一阵子才到西北,威国公让人将赏赐按功劳发下去,随后才打开传过来的消息,一看之下也愣住了。
  顾永翰一只手被吊在胸前,脑袋一直往威国公那边瞟:“爹,到底说了什么啊?”
  威国公面色古怪地将消息给了顾永暄,顾永暄看完之后,有些惊讶地看了一眼顾永翰,随即笑道:“恭喜三弟了。”
  顾永翰莫名其妙:“有什么好喜的?”他虽然送粮草送错了方向,但好歹也是杀了敌人的,功过相抵不是应该的吗,这算什么喜事?
  威国公看了一眼傻乎乎的儿子,只觉得牙疼,将那消息往他面前一扔:“你自己看!”
  顾永翰好奇地接了过来,看了之后差点跳起来:“陛下封了玉娘做六品安人!!”
  威国公:“……你就不能先看看你自己的消息?!”
  他觉得牙更疼了,要不是看着顾永翰还受着伤,他恨不得再揍他一顿。摊上这么个傻儿子,真想把他塞回老妻的肚子回炉重造一番。
  顾永翰这才又把前面那一截看完,顿时咧开嘴笑了:“陛下真是个好人。”
  说来这件事的真相真是让人无语。
  之前威国公让顾永翰负责押运粮草,本以为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事情,顾永翰应该没什么问题的,谁知道就这么一条路他居然还送错了方向,还误打误撞碰上了外族潜进来的探子,那一堆粮车将路给堵得严严实实的,双方正面撞上,怎么办,打啊。
  顾永翰武艺稀松平常,但自小受到父兄的言传身教,在那种时候压根没想着跑,直接身先士卒就冲了上去,负责保护他的亲兵也只能无奈地跟了上去。他平日里脾气好,没有架子,和这些普通士兵还有民夫关系都很好,遇到了这种情况,那些士兵想也不想就跟着冲了上去,便是那些民夫也嗷嗷叫着挥舞着扁担跟了上去。
  那些探子的确是精良,但双拳难敌四手,再加上地形狭窄不好发挥,直接就淹死在了人民的海洋中,十分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