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话降临-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虽然误打误撞,事情的发展与邵阳想象之中有些不大一样。但也无妨,这么一想的话,出了这样的意外转折,也比他原本的计划还要更好。
所以,邵阳整整衣冠,缓步向比武台上登去,“且慢!你这等武艺,也敢在当今陛下面前夸耀?我不服,特来挑战。”
杨国忠一愣,杨蕴一愣,现在居然还敢有挑战者?
杨蕴脸上不由露出冷笑……
第二百零六章 名扬长安城
盛唐之世,最重“名气”,有了名气,才更容易得到“大人物”的赏识,从而脱颖而出。
即便是历史之中的“李白”,也是因为把诗篇献给贺知章,由贺知章推荐,这才得以声名闻于唐玄宗前,从而得到任用。
以李白之才情,尚且如何,更何况是其他人?
显然,这杨蕴也是走了此道。
虽然他想要以武功晋升,但有名气和无名气,待遇也是差很多的。
不过倒霉的是,正好碰上了也想走这一条道路的邵阳……
却说杨蕴冷笑,他的一身武功很是不俗,所以才能采用这种法子,还真当随便拎出来一个人,都能跟他叫板?
杨国忠脸色微微一沉,他费尽心思想要推举杨蕴起来,可不想在这种关头出了岔子。所以,他向左右示意下,就见他的身旁,当即有几个“羽林军”将士想要站出来,替杨蕴将邵阳挡下。
但杨蕴反而止住他们,望向邵阳,面露冷笑,“哦?是吗?如此……请登台。”
既然杨蕴这么说,杨国忠也不好阻拦他。
三两步,邵阳已经登上比武台。
杨蕴看着邵阳站定,才冷笑一声道:“我在此摆擂三日,击败三十四人,还从未有一个敢轻视我的武艺,就让我来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本事。”
邵阳笑道:“你说完了没有?”
嗯嗯?
杨蕴有些懵,这话问的,奇怪。虽然用词上很是不客气,但说话的语气却是客气的很。所以,一时他也不好太摆架子,说一声,“说完了。”
“哦,那能动手了吧?”邵阳揉揉拳头。
“能吧……”杨蕴道。
他还没见过动手前这么客气的!所以,有那么一瞬间,杨蕴都想着,一会儿出手的时候,倒是不用那么狠。
呼——
却说杨蕴才只刚刚转过这个念头,就忽然只见一记拳头蓦地在他的眼前放大,顷刻之间,挤满了他的所有视野。再然后,才是恐怖的力道蓦地传递了过来,杨蕴甚至都没来得及做出任何的反应,就已经只觉脸颊一痛,恐怖的力道蔓延开来,他根本无法抵抗!整个人已经身不由己地向后倒飞了出去。
砰!
杨蕴的身子重重地撞在了地上。
他的头一歪,已经昏迷过去。
邵阳看看一脸难掩的惊愕之色的杨国忠,脸上露出笑容,“丞相大人,不知您老刚才对杨蕴所说的,对我可还有用?”
杨国忠脸色铁青。
周围众人更是一片哗然,他们是眼看着杨蕴在这里摆下擂台,击败了长安城各路高手三十多人,怎料到,今日在这个生面孔手中,居然连一个回合都撑不住?
不,这不能称为一个回合。根本没有“回”和“合”,就是一拳,杨蕴已经败北。
难以置信!
杨国忠从心里很想命令手下一拥而上,将眼前此人拿下!但想想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若是做出这等举动,保证第二天,就会闹得满京城皆知。到时候,他的“名气”也就彻底毁了。
虽然杨国忠也不怎么在意名气,但这等引来众人抨击的事情,他也不敢做。
所以,杨国忠几乎是捏着鼻子、咬着牙,脸上挤出了一个硬生生的笑容,“当然算数!你二人都是武艺超群之人,本相都要举荐!”
他硬生生还想把杨蕴引进来。
只是,就连杨国忠都清楚,杨蕴已经错失了这一次机会。哪怕杨蕴之前摆擂三日,击败强者无数,令无数人惊叹。但这一败,已经让他声名尽坠!旁人提起杨蕴,只会说他被人一合击败,而不会再提他曾经雄霸长安擂台三日之久……那位九五之尊,也只会对一合击败了雄霸擂台三日之久的杨蕴的那个人感兴趣……
这可是踩着杨蕴得来的名声!如果自己有“名气值”系统,未来几日,数值肯定会爆表!
可惜可惜,自家系统实在废材。
邵阳心底略略惋惜,表面自然露出笑容,“多谢丞相。”
杨国忠按下心头的火气,转念一想这也算是好事,能够一合击败杨蕴,岂非也是实力惊人之辈?所以杨国忠“哈哈”一笑,“本相已经在‘醉云楼’设下宴席,请两位过去一同把酒言欢!”
“敢不从命?”邵阳笑道。
于是,杨国忠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亲自邀请邵阳随他登车。
邵阳假意推让一番,便欣然登车。
他更是主动向杨国忠道:“丞相,草民还有一位师尊,实力还更在草民之上!若是丞相不嫌弃,草民这就去邀请来一同过去。”
杨国忠惊喜,居然还有一人?实力比眼前此人还要更强?
他连忙道:“快快请来。”
就算说的有些水分,也一定十分不俗吧?
于是,邵阳便又将通远道长请来。通远道长依然神色淡淡,含笑旁观,即便是与“杨国忠”这样的“历史名人”接触,他的神色姿态也没有任何变化。
不像邵阳,一点儿也不“入戏”。
但杨国忠看通远道长的模样,反而有些肃然起敬,主动起身请通远道长入住,“道长,请上座。”
唐朝兼容并蓄,最初时佛、道并重,一方面,李唐尊老子为先祖,讲究“无为而治”,与道家关系十分密切。而另一方面,玄奘法师西游取经,带回诸多佛教经典,建慈恩等寺,弘扬佛法。
不过后来,武周代唐,对道家有所抑制。但很快,随着唐玄宗继位以来,对道家反而更加重视,甚至设立“道举”;唐玄宗更是亲自注释《道德经》。
对道教的弘扬达到巅峰。
所以,杨国忠见到样貌不俗的通远道长,又听闻邵阳一番商业吹捧,再见通远道长确实有“高人相”,也不由放下了姿态。
通远道长微微点头,“多谢。”大大方方在一旁坐下。
杨国忠丝毫不以为忤,醉云楼摆宴,自己更是频频举杯劝饮!
通远道长虽然始终神色淡淡,但邵阳却在一旁替他回答,倒也算是宾主尽欢。
但正当酒宴更欢时,忽然楼下一阵嘈杂声响。
杨国忠不由微怒,吩咐一旁手下,“你们去看看,我在此设宴,究竟是何人如此喧哗?”
但手下还未应声出去,就已经只听外面有声音传来,“见过相国大人!”
声音杨国忠十分熟悉——
安禄山!
第二百零七章 醉云楼
安禄山?
他为什么会来这里?
杨国忠疑惑。
不过,虽然他素来不喜这安禄山,但安禄山此时任“平卢节度使”,可以直接向唐玄宗上奏,同时也深受杨贵妃的信任和宠爱。
杨国忠虽然不喜,但也不好太不给他面子。
所以,杨国忠只能按下性子,扬声笑道:“原来是安大人,快快请进!不知来此有何贵干?”
砰!
砰!
楼梯被踩的怦然作响,紧跟着,就见一个身躯肥大的大汉挤入了众人的视线。他的身子很胖,肚子都已经掉到了膝盖那里,满身的肥肉,足抵旁人两三个那么重。每当走路,必须两个肩膀先用力,将自己身子向上提起一些,才能迈开脚……
正是安禄山!
邵阳也不由多打量了几眼这一时光碎片之中的主角,正是此人,一手揭开了盛唐走向衰败的序幕。
老实说,邵阳对这安禄山是没有一点儿好感。
“相国大人。”
安禄山上了醉云楼,先是恭恭敬敬向杨国忠施礼,然后,已经转目向邵阳,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你做下滔天大案,不思尽快向官府自首,还敢在长安城街头招摇过市,真是胆大包天。”
“滔天大案?”杨国忠惊讶,不过他却没有开口维护邵阳,反而在一旁冷眼旁观。
邵阳当然也没指望后者,微微一笑,“不知我做下了什么案子?”
安禄山冷笑一声,“带上来。”
很快,就有几人被安禄山的手下带到了跟前,赫然正是被邵阳从他们手中抢走了荔枝的那几人;他们已经被去了官袍,身披枷锁。
邵阳好笑,居然因为几枚荔枝丢了官职?
真是笑话。
安禄山向那几人缓慢道:“你等好好看看,是否就是眼前此人?”
“是!”
“就是他!”
邵阳根本没做易容,几人当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安禄山冷笑,“你还有什么话说?”
此时,正值饭点,热闹时候,安禄山他们过来,当然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都在纷纷看着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邵阳笑道:“不知我犯的是什么罪?”
抢荔枝?
这可不是好定罪的事!若真说出去,那才是笑话。安禄山冷笑一声,“你抢了献给陛下的供奉,这是大不敬之罪!我奉当今陛下之命,特来将你擒下,御前问罪。”
邵阳笑道:“当今陛下宽厚大度,广开言路,不以‘言’治罪;如今,又岂会因为几枚荔枝问罪?”
荔枝?
周围顿时一片哗然。
安禄山见势不妙,不敢让邵阳再多说下去,当即大喝一声,“你休在这里巧言诡辨!有什么话,等我将你擒下,自会一一询问清楚。”
“动手!”
安禄山一声吩咐,他的身旁当即扑出了数人。
安禄山身为“平卢节度使”,全权掌管一地的军、民、财,权势极盛,俗语所言的“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也正是如此。
再加上安禄山野心暗藏,所以任职以来,蓄养无数精锐之士,甚至组建“北府”,挑选最勇猛之人,组建成军,如今已经有三千余人,几乎每一个站出来,都是以一当十、当百的好手。
此时,左右扑出的正是安禄山麾下,“北府”之中的四人!
他们本身便都武艺超群,四人联手,隐隐之间更形成一种阵势,前后左右,顿时封死了邵阳所有闪避的角度!
杨国忠也不由目光一凛,这安禄山手下,居然有如此的实力?
他心中深深忌惮。
但邵阳却只是一笑,伸手一指,紫月剑顿时从他袖中飞出,化作一道紫光,直奔着眼前那四人射去。
嗖!
虚空之中留下一道紫痕,不住向外延伸。
当前那人骇然,他连忙挥动手中长刀斩去,然而他已经是极尽最快的速度,这一刀挥下,刀锋从半空掠过,却依然还是落了个空!
第一个!
他的脸上还带着难以置信的神色,身子已经向前扑倒,没了气息。
其实第一个被杀,他们的阵势就已经被破解,对邵阳再无威胁。
邵阳驱使紫月剑连连滑过,顿时将四人尽数诛杀。
无比轻松!
邵阳对安禄山手下没有半点儿好感,所以出手也十分毒辣。
一击致命。
嗖!
紫月剑稍稍一转,顿时带起又一道紫光,直奔安禄山的方向而去!若是直接将安禄山击杀,那后面的“安史之乱”岂非迎刃而解?
但事情当然不会这么容易。
安禄山见状,只是冷哼一声,他那肥大的身子,这一刹那却显得异常灵活,双手接连拍出,霎时间如同无数蜂蝶飞舞,虚空之中陡然出现无数光影!紫月剑从那光影之中穿过,却什么都没有碰到。反而安禄山圆滚的身影,陡然出现在了邵阳的身侧。
一掌拍下!
一股腥风隐隐透出。
有毒!
邵阳心头一惊,这安禄山居然练就了一身邪门的本领,这掌风之中显然蕴藏暗毒,一旦被他掌力波及,毒素入侵,寻常人只怕顷刻之间就会毙命。就算邵阳,此时也只觉微微有些头昏。
邵阳连忙运转功法,灵觉陡然展开,紫月剑出现在手中,挥剑展开,霎时间化作层层楼阁,将安禄山的掌风尽数笼罩其内。
蓬——
虚空一声炸响,但其实修为精湛如通远道长,却是听得清清楚楚,这看似一声长响,其实中间蕴藏着至少数十记的撞击。
邵阳翻身向后倒退,安禄山身子也不由微微一错,冷笑道:“果然好本事。”
邵阳也有些吃惊,这安禄山,居然是一位潜藏的大高手?
不过想想也是,历史之中记载,安禄山“以骁勇闻”,很是骁勇善战;而且后来在唐玄宗身前,“作胡旋舞,疾如风焉”,虽然身材肥胖,但却能够跳出如同疾风一般快速多变的胡族旋舞。甚至还有一则谣传的记载,说安禄山母亲阿史德氏,是突厥族的一个巫师,早年不孕,去向扎荦山——也即是契丹的战斗之神——祈祷后,才感应生子,生下了安禄山。
所以,这安禄山,其实也是一员难得的骁勇之将,有着一身的不俗本领。
两人电光火石间交手数个回合,一时间竟也难分胜负。
邵阳不欲久战,扬声一笑,双足一点,身形向后翩然急退。
很快消失在街道的人群之中不见。
安禄山追到窗口,望着邵阳的身影遁走,冷哼一声,邵阳的实力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但他若真全力出手,依然有把握将后者留下;但这与安禄山“藏拙”的目的不同,所以宁可纵容邵阳离去。
不可因为他而坏了自己的大事。安禄山转向杨国忠,“相国大人,今日之事,我少不得要向当今陛下一一仔细禀告。”
第二百零八章 一出好戏
不提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勾心斗角,却说醉云楼一战,使得当初掠走杨贵妃“荔枝”的那位“侠盗”,再次声名鹊起。
长安市井之间,对于醉云楼上所发生的事情,传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甚至有些说书先生将这些编成了故事,街头巷尾讲起来,总能引来多人围听,叫好声不绝。
“叮当。”
邵阳丢下几枚铜钱,微笑着起身离开,这已经是他听过的第七个版本。
有趣。
不过,时机也已经差不多了。
从进入时光碎片开始,邵阳一路的所作所为看似漫无目的,其实,却是邵阳仔细布局的结果!
他有系统,有任务,让他对时光碎片的主要“剧情”更早熟悉的同时,也限制了他的方向。所以,邵阳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他的任务!
首先就是第一条,在唐玄宗面前献策——
根据这一时光碎片的“安排”,邵阳只是一介书生,他怎么才能在御前献策?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还真有一条捷径!
名声。
千秋节。
只要邵阳有足够的名气,就有可能在千秋节上得到在唐玄宗面前奏对的机会。
当然——邵阳敢行事这么嚣张,也有通远道长就跟在身旁的缘故。
“是时候了。”
邵阳心中一动,起身直奔他的目的地。
……
吏部!
韦见素,后来安史之乱时随从唐玄宗入蜀,以此为功,在他死后被追赠司空,赐谥忠;曾任唐朝宰相。不过,此时韦见素还只是担任礼部侍郎,也正是他,主持千秋节天下文武之才自荐之事。
其实,千秋节自荐,在最初推行时,确实让天下不少文武英才汇聚而来,为朝廷网罗了不少英才。
但随着唐玄宗的日渐懈怠,这一盛事也逐渐开始变得敷衍了事。
在外面人看起来依然一团锦簇,十分热闹,好似真的有不少文武之才出现,但其实,不少人都是通过各种渠道塞进来的。
或者特殊的“运作”方式。
吏部虽然依然设有“自荐鼓”,自认有才干者,只需敲响此鼓,便会有吏部之人前来考核……
但现在,其实早已经罕有人敲响。
真的敲响之后,往往也是流于形式,没了什么大作用。
韦见素生性仁恕,待下宽厚;但他却也太过柔弱,在唐玄宗宠信杨贵妃,重用杨国忠,韦见素也依附在了杨国忠门下。对于种种事情,明知其非,却也不敢直言。他也只是随波逐流,混迹于吏部之中,任由杨国忠一手遮天。
这一日,韦见素刚泡了一壶好茶,正打算慢慢品味,忽然就有下吏匆匆进来禀告:“有人敲响了自荐鼓!”
韦见素奇怪,沉默片刻,“自有考功司考核。”
他不欲过问。
但那下吏却神色古怪,连连禀道:“此人,此人只怕有些不妥……正是数日前,贡道上劫掠走了供奉给杨贵妃的荔枝的那名侠盗!”
“什么?”
韦见素惊得站起,怎么这么一个烫手山芋,偏偏就撞到自己这里来了?
还敢参加千秋节?
正是胆大妄为!
那下吏在韦见素耳旁低声建议,“陛下命安将军搜寻此人,既然他自己送上门来,不如,我们将其擒下?”
韦见素看他一眼,冷哼道:“擒下他?安禄山都在他手中吃瘪,更何况是我等?”
不妥。
韦见素心底已经否决了那下吏的建议,沉吟一番,“你去向相国禀报此事。”
杨国忠兼任吏部尚书,向他禀报此事也是应当。
……
千秋节!
长安城内张灯结彩,庆祝着这一盛大节日。唐玄宗甚至诏令天下诸州共同宴乐,休沐三日。
唐玄宗于千秋台设宴,宴请文武重臣。
千秋台上,文武百官齐齐向唐玄宗道贺,恭祝唐玄宗万寿无疆。众人三呼之后,唐玄宗也十分欣喜,连连劝酒,与众人连饮数杯。
酒过三巡之后,气氛稍冷,唐玄宗向众臣之中望去,“会微何在?”
韦见素,字会微。
韦见素听见,连忙离席起身,向唐玄宗禀道:“微臣在此。”
唐玄宗笑道:“你主持千秋节,招揽天下英才,不知今年可有哪些英才出现?可以推荐过来,让他在朕,以及文武百官之前显露一番。”
这也是历年千秋节的惯例。
韦见素连忙奏道:“陛下威德加于四海,恩泽披于黎民,所以我大唐疆域之内,文武之才,闻陛下召,自然望影而来!今年,臣也派遣手下,寻访到数十位英才,此时都召集于此,静候陛下召见。”
“哦?居然有数十人之多?”唐玄宗虽然英明,但近些年却有些懈怠,百密一疏,哪里知道这些文武大臣玩儿的把戏?
他只见文武之才不断涌现,还当是大唐盛世,天下济济之才尽入彀中呢。
唐玄宗欣然道:“快召他们一一上来奏对。”
韦见素不动声色地望向杨国忠。
这次序,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唐玄宗近年来越发懈怠,数十人的话,多半只怕都不会“召见”到;而且恩赏随意,再非如以前那般仔细。所以,怎么安排次序,谁第一个,谁第二个……这可大有讲究。不出意外的话,排在前列的,会有很大几率得到唐玄宗的喜欢,从而得到厚赏,甚至位列高官也不一定。
杨国忠不动声色,只向韦见素比出了两根手指。韦见素顿时明了,向唐玄宗奏道:“陛下,这第一位,是来自蜀州的一位诗人,他写有一首《长歌行》献上。”
“哦?”唐玄宗生出几分兴趣,“将他的诗集呈上来。”
韦见素从身后的下吏手中,接过一本薄册,双手呈于侍立一旁的高力士,转交唐玄宗。
唐玄宗展开一看,不由微微点头,“不错。”
这是“开卷”考试!
还是自己选题!
能不好?
杨国忠、韦见素他们都是眼观鼻、鼻观口,不置一词。他们早已经运作熟练,对于这种要走“文”路的,只要找人“造”出来一首过得去的诗词,再以高位入选,就很有可能一举飞黄腾达。
当然,保险一些还可以如那杨蕴一般,设法“打造”一些名声,成事会更加容易。
人生如戏。
在唐玄宗面前上演的,其实就是他们早已经导演好的一出好戏……
第二百零九章 千秋台试剑
唐玄宗本身也有着不俗的诗词修养,对此道也最是喜爱。所以,他见呈上来的这几首诗词都颇为不俗,当即便召那诗作者觐见。
一番奏对之后,唐玄宗见那人言辞得体,神态恭敬,再加上恭维溢美之词,不由大悦。
唐玄宗当即吩咐高力士,“传朕旨意,封——他叫什么来着?”
高力士连忙从一旁答道:“钟谨,字言信。”
“对对,言信!”唐玄宗才想起来,“是个好名字!言而有信,谨而信!传朕旨意,封钟谨为供奉翰林!”
所谓供奉翰林,其实并没有正式的官阶品秩,只是一种闲散的官职。
但某种情况下却也特别重要!
唐太宗时,曾经设置弘文馆学士,便是帮助他决策的一群文人,是他最亲信的谋臣。到唐玄宗时,更是随时待诏,代替唐玄宗撰拟文字、批答表疏。
大概举个例子的话,就很像是领导的“秘书”。而在这种时代,自然突显的十分重要。
到后来,甚至有了“内相”的说法,可见其重要性。
——当然,这钟谨也只是唐玄宗设置的多位供奉翰林之一,但连名字都没有记住,只是因为几首诗词,便封赏到这种核心的位置,可见此时赏官赏爵的随意。
那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