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怡家怡室-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霍天佑在信中道,武铎善用兵法,且军中威信甚好,军法严明,可重用之。
荣帝揉着眉心考虑霍天佑的提议,对于提拔武铎一事,他倒也没多大意见。毕竟霍天佑是霍家人,对霍家军十分了解,谁可用,谁不可用心中自有算计。
但是回鹘王一事,他却不敢轻易做决定。
当日,荣帝便下了一道圣旨,提拔霍家军参将卫铎为左将军, 领霍家军屯兵洛阳,以助霍天佑。
至于霍王爷,还需留在京都。
说是留在京都,实则与软禁并没有两样。(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战事2
而此过程,无疑与将霍王爷的权利架空。
霍王爷在京中也有势力,忙派人给霍天康送去书信,让他将霍家军暗中控制。
但是此时之举早已来不及了。
霍天佑在军中多年,像是卫铎这样的大将,早与他称兄道弟。
而霍天佑在离开保定府之前就曾与卫铎推心置腹,卫铎敬重霍天佑人品,二人把酒结为弟兄。
如今圣旨一下,卫铎自然知道这是霍天佑极力举荐他换来的结果。
因此他也十分尽心,校场点兵,皆是战场上能以命相搏的死士,这些死士大多也都敬重霍天佑人品,愿意追随。
霍天康挣扎着前来校场阻拦,然而一切大势已去,卫铎带了五万霍家精兵,日夜兼程,直奔洛阳。
而陆淑怡在收到霍天佑书信以后,也立刻给九爷写了一封书信,希望他能出兵压制刘琰大军,更希望九爷能对大周表忠心,让当朝天子放心。
七日后,九爷在回鹘接到书信。
彼时的回鹘已经十分太平,内乱全部平定,九爷也开始在几位王子里挑选合适的储君,以备将来接替他的位置。
九爷拿着书信问那几位王子,有谁愿意带兵去镇压刘琰大军。
回鹘人骨子里其实都流淌着好战的血液,即便臣服与大周数十年,两邦交好,但是一有战事还是会热血沸腾。
几个王子自然个个都自告奋勇要出战。
九爷又问:“此去必能在大周边境处夺得土地,王子们是要也不要?”
“有土地为何不要?”有王子道:“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自然要好好利用。既有人邀请咱们去帮着打仗,那么胜利后得些东西也是应该的……”
“二弟这话好。”
“有地不占,那是傻子……”
“……”
王子们各抒己见,六个王子,竟有五个赞同帮忙的时候顺便掳掠些土地回来。
唯有三王子拓拓摇头表示不会掳掠土地,大战后必会马上折返。
至于马匹军器这样的战利品,胜者王,自然要带回回鹘。除此之外,不会再带任何东西回回鹘。
众王子鄙夷之。
唯有九爷不动声色问他道:“拓拓,你几位兄长弟弟都主张要掠地,为何你不主张?”
拓拓虽年十六岁。可生来个头高,十六岁的娃子已经比他哥哥还高出半个头。
他声音稳稳道:“您是接了朋友的书信去助阵,若助阵,必以一个‘义’子当先,我回鹘男儿。向来重义气,又怎能背弃朋友。”
九爷点头。
又听拓拓道:“二则,如今大周内乱,虽然眼下看上去势力减退,可回鹘地处西北,掠地后必定会被视为贼人,到时候大周军队压进,我们是攻也不攻?若攻,如今天气寒冷,牛羊正是修养声息繁衍后代之时。而我们粮食又短缺,根本撑不了多久时间,若不攻,那就只有被灭族这一条路。”
拓拓徐徐道:“可若是我们不掠地,只是帮大周荣帝平内乱,平定后的好处是不是会更多?”
“所以,不管是为了一个‘义’字,还是为了一个‘利’字,回鹘都不该趁火打劫,但是战利品马匹和军器我们却可以带回来。我相信,大周天子不会为了这点战利品而怪罪我们的。有了这些马匹和军器,我们回鹘也能更好的发展军队……”
拓拓的一番话说的众王子哑口无言。
九爷却十分满意。
而未来回鹘的新王,他也心中有了打算。
当下。九爷对那拓拓道:“那我便命你去办此事,你看如何?”
拓拓立刻拱手:“定不辱王命。”
九爷派了拓拓去断刘琰的后路,自己则给荣帝休书一封。
荣帝收到信的时候,拓拓已经带着回鹘大军去了洛阳,一路上断了刘琰大军的粮草。
九爷在信中写的很明确,他帮大周平定内乱。什么都不图谋,更不会趁机掠夺城池,那不是君子之为。而且,他身为附庸之国,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二则,也是为了生在大周的郡主和驸马,大周不曾亏待他们回鹘郡主,回鹘自然也不会背叛与大周。
荣帝看完书信,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虽然心中还有些担忧,但是九爷所书内容一字一句皆十分真诚,并不似有诈。
但是乱世中谁的话又能轻易相信呢?
荣帝思来想去,还是派了自己的亲信之人去了一趟洛阳,看看战况。
待那人回来后细细禀告了一番,诸如霍天佑尽力抗敌,诸如回鹘王子拓拓严整回鹘大军,不让回鹘人拿大周人一根针线,再诸如卫铎奇兵百出,三方大军合力,让淮南王和刘琰的大军折了不少人马。
荣帝听后一口气才彻底松下来。
先前还有的疑虑一概消散。
这场大战持续到现在已经三月有余,眼见着除夕在即,荣帝命人给军中也送去了过年的肉酒,又送了一匹军资过去。
而陆淑怡的肚子也渐渐大了,行动渐渐不便,王妃日日看着她,不让她做活,只让她吃好睡好,把腹中孩儿养好就行。
陆家还在圈禁中,女眷们就在保定府过年。
不过王妃打点的好,陆家被圈禁起来的人也没有受罪,腊月底,王妃还命人送去了冬衣和吃食。
只是回来的人同王妃道:“陆家老太太的身体愈加不好了,她似是想见见家里人,奴婢找了大夫给她瞧病,那大夫说怕是挨不到明年春了……”
王妃把这事情和吴氏说了。
吴氏又同陆二老爷和众位妯娌商议,最后还是决定回去一人照顾照顾陆老太太。
这个时候四太太第一个站出来,她把孩子托付给了吴氏和陆淑怡,自己则求王妃安排,让她进府去照顾老太太。
王妃也答应了,腊月二十四,就将四太太送进了陆府。
然而腊月二十八,陆府就传来消息,说陆老太太仙游了……
陆家大丧,可是又不能大办,最后还是王妃出面,让陆二老爷他们回去见了陆老太太一眼……
过年,本该是喜庆的,但是陆家却一片郁郁。
每个人面上都看不到高兴。
王妃怕陆淑怡会压抑,便托付了陆淑静和陆淑芳,让她们姊妹两个时常开解。(未完待续。)
ps: 马上要完本了,再向亲爱的们求一次票,新书也已经准备好,过几天就发,么么哒,谢谢各位这么长时间的陪伴,感谢。
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胜
年后,洛阳那边又传来消息。
刘琰大军被拓拓带的回鹘大军断了粮草,而淮南王大军粮草的供给也开始不足。
霍天佑让拓拓带军守住西门口,卫铎带军守住东门口,自己则带人牢牢守住南门口。
此时唯有北门可出。
然刘肃和刘琰却不敢带人轻易出来,生怕有诈。
可城中将士因粮草不足,已经开始暗中抢夺百姓粮食,杀鸡盗狗,城中一片乱象。
加上此战拉持的时间太长,将士们士气也渐渐萎靡,人人心中都盼着能早些回家与家人团聚。
刘肃刘琰心中清楚,若继续僵持下去,他们势必会被困死在洛阳城中。
此二人也是老狐狸,素日里也听闻霍家父子二人不和,霍光待他这个二儿子并不好,如此,二人便想了一个损招。
先是派一能言者去与霍天佑议和,又暗中派人乔装出城,散播谣言说霍天佑不满其父素日作为,得不到重用,决定与淮南王合作,将来干出一番大事业,让其父看一看。
此言论霍家军自然不信。
可霍天佑从京都带出来的那些兵将,心中难免怀疑。
有人便将此消息暗中悄悄送入京中,报给荣帝。
荣帝一听也是大惊失色,要知道霍天佑带走了不少军马,更有卫铎带的五万霍家精兵,加上拓拓带的回鹘兵,这几人若是真与淮南王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为王者,多疑乃长性。
况且霍天佑确实与其父霍王爷关系不好,一直不曾得到重用,若不是这次荣帝给霍天佑机会,或许他一辈子都要在霍王府默默无闻……
而朝中大臣对此事也有所耳闻,一时间奏章满天飞,多是要荣帝派人去将霍天佑换回来的呼声。
然而战事正是白热化阶段,临时换帅又怕损了士气。让士气低迷,不利于大战。
而霍王爷在朝中的势力也开始死灰复燃,便有人提议让霍王爷亲自率兵将霍天佑换回来……
荣帝一时之间也无法判断。
他想信任霍天佑,毕竟霍天佑是第一个肯为他抛头颅洒热血的人。
他皇权被架空多年。其实有多少人支持他他心中很清楚,好不容易有人肯支持他,他是该信任的。
可是身为天子,他又不能不去怀疑,但凡对他不利的事情。他都必须提前去遏制它们……
此时,陆淑怡也得了京中荣帝怀疑霍天佑的消息。
她和王妃十分担心。
要知道天子的疑心才是杀人利器,自古有多少忠肝义胆保家卫国的大将,他们没有战死在沙场之上,马革裹尸,却是死于皇家的猜忌。
陆淑怡坐在榻上,袖在袖内的手紧紧攥成了拳。
被皇上怀疑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
王妃也皱眉沉吟道:“天子最是无情,若他一心怀疑,只怕佑儿有险。”
“可怕的还有那些只动嘴皮子的大臣,流血流汗没有他们。可这猜忌人的事情却多的是落井下石之人。”陆淑怡手指抚过小腹,这些日子腹中的小家伙胎动频繁,她已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母亲了。
为了孩儿,她也不能让自己的丈夫有危险。
捏一捏手指,陆淑怡沉声道:“母妃,当务之急,我看我得去一趟京都,我必须亲自见一见皇上。”
王妃也是聪明人,一听便知道陆淑怡要做什么,不由失声道:“我的儿。不行啊。”
“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能去皇上的疑心了。”陆淑怡吸一口气,缓缓道:“其实皇上只是疑心才起,并没有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若他真的不放心夫君,大可以派军将你我软禁与此。而皇上却没有这样做,或许……心中还是信任夫君的。”
“而我此去主动留在宫中,一则可让皇上放心,二则也表明我们霍家确实不会背主,他日夫君凯旋而归,皇上对他的信任也会更多一重。这第三……其实媳妇也有自己的私心。”陆淑怡稍微一顿道:“眼下陆家处境,我想……再求求皇上,希望他能一一查过,比如我五叔四叔,他们压根就不曾参与此事,不该赴死。”
陆淑怡说完,王妃却早已红了眼睛,哽咽道:“孩子,实在是太委屈你了。嫁入霍家,让你受了多少罪过,难得你还如此为佑儿着想。”
又看一看她行动不便的身子道:“若你没有身孕倒也罢了,可眼下你正怀着孩子,这车马劳顿,你能受的住吗?”
陆淑怡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微笑着给王妃宽心道:“您放心,我身子一向很好的,去的时候你多派几个人照顾我,这样您也能安心些。”
王妃还要再劝,可陆淑怡已经打定了注意。
陆二老爷和吴氏知道此消息后,也十分担心陆淑怡,夫妻二人商议一番,最后决定由吴氏亲自跟着过去照顾陆淑怡。
有吴氏在跟前,王妃也稍稍放心了些。
第三日,陆淑怡拿着王妃的令牌启程往京都去。
荣帝倒是没想到陆淑怡会主动进宫为质,尤其是她还怀着身孕,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能再怀疑霍天佑不忠?
朝野之上,原本反对霍天佑的那些声音也就渐渐销声匿迹了,没人敢再说霍天佑不忠的言辞。
而就在这时,洛阳又传来捷报,霍天佑带着拓拓将刘琰大军歼灭半数,刘琰被活捉,余下将士皆已经归降。
而最重要的是,拓拓在刘琰被活捉后就领回鹘大军回了回鹘草原,一城一池皆未占有,一寸一土更未留痕,只是将所缴获的军器战马带走而已。
打仗有打仗的规矩,带走战利品无可厚非。
到了此时,荣帝才真正的放心,朝堂之上抚掌大笑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大周将士皆是坦荡之人,上阵杀敌抛洒热血,个个都是勇士。应嘉奖之。”
又道:“回鹘臣服与我大周数十年,此番大战足可以见其真心,自此后,众爱卿莫再言回鹘不忠。霍将军不忠,若有人敢言,即刻拖出去杖杀之。”
皇上金口玉言,朝中大臣谁还敢再继续胡言?
而霍王爷在朝堂上的势力,看到大势已去。便一个个偃旗息鼓,不敢在皇上面前再提霍天佑半个不是,更不敢再提取而代之之事。
荣帝松了一口气,陆淑怡也松了一口气。
这些日她在宫中也是日日担心。
现在总算尘埃落定,荣帝的疑心去了,拓拓也回了回鹘,接下来便是等着霍天佑将淮南王生擒。
到了那时,霍天佑也就能回来了。
陆淑怡伸手再摸一摸腹中孩儿,嘴角挂了一丝甜笑。
而霍天佑也十分想念陆淑怡,时常派人回家送信探望。如今知道陆淑怡只身前往京都,住在宫内,心中更是焦急万分,恨不得此刻就结束大战,立刻飞回到陆淑怡身边。
但是刘肃这个老狐狸就是不从洛阳城中出来,洛阳城楼又固若金汤,攻了好几次,都无法攻进去。
眼看着战事焦灼,将士们也渐渐有了倦怠之意,霍天佑也是心急如焚。
他与卫铎日日沙盘论战。制定战术。
可是攻不进洛阳城,一切战术都是徒劳。
不过让霍天佑奇怪的是,这次大战维持到现在已经半年多时间,可是刘肃的粮草却一直未断。
上次拓拓断掉刘琰粮草。刘琰那么多将士一直吃着刘肃大军的粮草,刘肃大军当时粮草虽然不足,但是却没有到了被困死的地步。
霍天佑揉着眉心,同卫铎道:“会不会,刘肃在洛阳有屯粮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密道可以给他运输粮草?”
卫铎也有此想法,于是道:“若不然。派几个身手好的人趁乱潜进洛阳城中先查探一番?”
二人围着沙盘勘察地况,终于找到一处切入点。
第二日夜里,蛰伏几日的霍天佑忽然同卫铎联合向洛阳城中射出数千支火箭,守城将士一片大乱,霍家军中几名身手不错的军士趁着大乱爬上城池,又在混乱中杀死几名守城卫兵,换其衣服,乔装成守城卫。
接下来的几日霍天佑命将士休整,更命灶上煮了肉,犒劳战士。
刘肃见霍天佑没动静了,心中有些慌乱,觉得那晚火箭似乎有些蹊跷。
思虑半响,他忽然拍着脑门大喊道:“不好,不好,我的粮仓,我的暗道……”
但是为时已晚,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接到来报,说城中数 十个粮仓着了大火,暗道也被人炸毁。
淮南王捶胸顿足,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而城中将士得知粮草被毁,本就士气低迷,想要回家的这些人一下子就揭竿而起,开始在城中自相残杀起来。
整个洛阳城中一片大乱。
霍天佑得到信号,立刻带兵攻城。
这些将士得知洛阳城中粮草被毁一个个士气大振,加上这几日的休整一个个精神饱满,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城下摇旗呐喊,高喊着要将刘肃老贼的人头挂在洛阳城上。
洛阳守城卫见此等阵仗,一个个早已吓软了腿,那里还有回击的余力。
加上粮草被毁,就有种想弃城而逃的心。
忽城中又起谣言,说但凡归顺朝廷者,霍天佑必会在皇上面前替这些人说请,允许其平安归家。
城中叛军本就因战事太久而思家,如今又没了粮草,就算霍天佑不动一兵一卒,不出一月,他们也会被困死在这城中,但若归降,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
怕死毕竟是人的天性。
此言出来,城中将士果然丢盔弃甲者无数,更有人提议大开城门,迎接霍家军入城。
更有一些胆子大的将士,直接提剑去活捉刘肃,打算将刘肃献上。
如此,这场大战便以霍天佑的胜利而告终,刘肃终被手下所擒,霍天佑命人将刘肃与刘琰一同关与笼中,押解回京都让荣帝发落。
霍天佑大胜而归的消息很快传至京都。
荣帝喜不自胜,先在朝堂上对此番前去血战的将士表示嘉奖,又专门去看望了陆淑怡。
陆淑怡在宫中这些日子,一直安分守己,每日与周贵妃居在梨尚宫中。
周贵妃也十分佩服陆淑怡胆识,更有心拉拢霍天佑,好为自己儿子的将来培植势力,因此待陆淑怡十分尽心尽力,日日山珍海味,更有绫罗绸缎,珍花奇宝供给。
但是陆淑怡心中自有主张。
周贵妃为人与何太后无二,野心勃勃。
她并不想霍天佑将来为周贵妃所用,因此对周贵妃的示好也是能推辞就推辞,实在不能推辞,才会命人好好收下。
荣帝见到陆淑怡时心情大好,对他来说,这个女人的胆识他确实很佩服。
就是这宫中女子,又有那一个会主动入宫为质子?
陆淑怡主动来这一趟,对他来说也省事不少,更不会落下怀疑忠心之士的骂名。
而对于霍家来说,也表了忠心。
所以,在荣帝眼中,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并非一般见识浅薄的妇人。
陆淑怡见过荣帝后,荣帝就命人赐座,一脸笑意道:“霍卿不日便会回到京中,到时候你便可与霍卿一同回去。”
陆淑怡急忙跪地谢恩。
荣帝却摆手道:“我只是好奇,你一介妇人,为何会想到主动来京?你……难道不怕?”
陆淑怡浅笑,大大方方地道:“无愧于心,自然不怕,况皇上是仁义之主,天下人当敬之,只有暴君之行,才会让天下人恐惧。”
这些话让荣帝忍不住大笑,虽然是奉承之词,却叫他听的甚是入耳舒心。
就连一侧的周贵妃都巧笑倩兮道:“好一张巧嘴,果然不愧是霍将军的夫人。”又盈盈看向荣帝,娇滴滴道:“内子尚且如此,可见霍将军的德行更好。”
荣帝点头,赞道:“霍卿德行确实很好,此番征战不畏险阻,实为真汉子,真英雄也。”
稍微一顿,他问陆淑怡道:“既霍卿立下此等大功,朕理当重重嘉奖,郡主可有想要的?”
陆淑怡立刻屈膝跪地道:“军功乃万千将士以鲜血铸就,岂是我一妇人可开口要的?”她微一迟疑道:“不过……不过臣妇确实有一事想请皇上您……开恩……”(未完待续。)
ps: 两章合成一章,么么哒~
第五百七十章 回京
荣帝半眯着眼睛,抬手道:“起来说话。”
陆淑怡却不肯起来,垂眉道:“罪女并不敢起来。”
荣帝与周贵妃相视一眼,周贵妃娇娇道:“郡主为何以罪女自称?”
陆淑怡道:“罪女现在不敢以郡主自称,罪女只是陆家嫁出去的一个女儿。”
“陆家?”荣帝微微皱眉,略一想就想起了陆淑怡的身世,他恍然大悟道:“朕知道了,你是想替你们陆家说情?”
陆淑怡脸色赧然,再重重磕一个头道:“罪女知道,罪女不该开这个口的,您给陆家的恩典已经很多了,罪女不该奢望别的。”
“既知道,为何还要开口?”荣帝淡淡一笑道:“你该知道的,给叛军提供铁,私铸武器乃不赦大罪。”
陆淑怡恭恭敬敬道:“罪女知道,所以罪女并不敢求皇上赦免罪女的祖父,他身在大周,却不守大周律法,论罪……确实当诛杀之,只是……罪女想替那些无辜之人求个情。”
“罪女的五叔,四叔,他们其实根本就未曾参与过此事,更不知道此事,他们历来都守国法,不该……被株连。”
荣帝轻笑,喝一口热茶道:“你的意思是,要朕派人再去查证此事?”
陆淑怡磕头道:“罪女并不敢要求皇上去做这些事情,您是天子,普天之下谁又能左右天子的决断?”
荣帝听的心中舒服,微微而笑。
陆淑怡又道:“罪女只是想,您是明君,若事有不清不楚的地方,您一定会派人去查,不是吗?”
荣帝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样的高帽子他还确实戴的挺享受。
周贵妃也掩口而笑,她能看出来荣帝很喜欢听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