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怡家怡室-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少爷也爱吃这个,你们两个多剥点。”陆淑怡目光又落在了身后的环儿身上。
环儿本来还想立在门口听听杨氏都说了什么话。
听到陆淑怡吩咐,只好撇了撇嘴,过去和秀儿一起剥核桃。
陆淑怡很满意,这才让尤嬷嬷端了个小杌过来,安安稳稳的坐在东次间的门口,悠闲的看着环儿和秀儿剥核桃,耳朵却支起来听杨氏那边的动静。
“你不是陪着静儿和杰儿出去玩了吗,怎么又丢下他们跑了?”杨氏声音严厉,并没有给吴成好脸色。
她捏了捏帕子,狠狠瞪了吴成一眼,恨铁不成钢道:“程家大院是什么好地方?是你该去的地方吗?”
吴成仍旧一言不发的缩着脖子跪着,半响才小声道:“儿子错了,请母亲责罚。”
杨氏听见吴成认错,虽然心头的怒气稍微缓和。可到底是发了火,总要做做样子,让他知道害怕才行:“错了?一句错了就能了事?”
杨氏仍旧沉着脸,呵斥道:“你姐姐还在病中,你不急着去看看,反倒跑到那种地方去玩。”杨氏咬了咬牙,恨声道:“要是你爹爹还活着,一准儿打折了你的腿,看你还乱跑。”
说到此处,杨氏不由红了眼圈儿,心里有些委屈。
这家里但凡有个懂事儿的男人,她也不用这么累心。
吴成偷偷看一眼杨氏,见杨氏拿着帕子抹眼泪,浑身便有些不自在起来。
“娘,这次是我不对,您别生气了好不好?”他站起身来往前几步,复又跪在了杨氏面前,抬头看着杨氏哭红的眼睛,叹气道:“我也是一时好奇,之远说斗鸡挺有趣的,我就想去看看……”
之远?
陆淑怡皱了眉。
之远不是安姨娘的二弟安宜诚的小字吗?
没想到竟然是他邀着吴成去斗鸡的。
陆淑怡眼神透了三分凌冽,咬了咬下唇。
这安姨娘还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知道吴成是个爱玩的人,又是她母亲唯一的弟弟,便在吴成身上下手。
吴氏在病中,弟弟出了事儿,她能不着急吗……
这一切若真是安姨娘安排的,那她的心,可真是歹毒。
第七章 回家
陆淑怡心情复杂,说不出的滋味慢慢在心头发酵。
前世吴成出事以后,杨氏一定也查过,当时是谁拐带的吴成去斗鸡。
查的时候必定也牵扯出了安宜诚。
只是为何杨氏没有追究安宜诚的责任?没有追究安家?也没有追究安姨娘?
陆淑怡咬了咬唇,眉头微蹙,有些想不明白。
莫非是为了他们姊妹三个?
陆淑怡心思百转千回。
前世她母亲去了以后,他父亲本来该另外续弦的,最后安姨娘却在杨氏的帮助下,顺利的扶了正。
这其中,难道还有隐情?
或者,安姨娘向她外祖母承诺了什么?
陆淑怡正想的出神,胡嬷嬷忽然来请:“三小姐,太太请您进去一趟。”
陆淑怡眨了眨眼睛,起身跟着胡嬷嬷进了内室。
她进去的时候,杨氏已经训斥完了吴成。
吴成正坐在一旁的绣墩上剥瓜子吃,见陆淑怡走进去,他脸上还有些讪讪然,干咳两声,张口道:“我们怡儿又长高了些。”
杨氏虽然脸色好了许多,听到这句话,还是忍不住瞪了他一眼:“外甥女都长高了,懂事了。再看看你这个当舅舅的,也不怕出去给外甥们丢人。”
吴成垂着头撇了撇嘴,低喃了一句:“娘,在外甥跟前,您好歹给我留两分面子遮羞。我这以后……我这以后还怎么在外甥面前树立威信。”
陆淑怡听着忍不住抿着嘴笑了起来。
尤嬷嬷和胡嬷嬷也憋着笑,偷偷看着吴成。
“还知道要脸了……”杨氏也忍不住笑了一声,一面拉了陆淑怡的手,一面呵斥道:“还不快去收拾收拾,这就跟着我去瞧你姐姐。”
吴成一听,脸上登时挂了笑容,如得了大赦一般,一溜烟退了出去。
“哎……真是叫人不得清净。”杨氏轻叹了一口,不过心情却明快了许多,吩咐吴嬷嬷道:“收拾收拾,去看姑奶奶。”
吴嬷嬷应声而去。
杨氏又拉着陆淑怡的手看了半响:“你这身衣裳还是换换的好,太扎眼了。”一面又摸了摸陆淑怡头上的珍珠发箍:“还有这头饰也该换换,换了素净的就好。”
尤嬷嬷点了点头:“早上出门的时候奴婢就觉得不对,可那时候三小姐已经上了马车了,奴婢也不好再提。”
杨氏看一眼尤嬷嬷,轻声道:“我明白。”说着抬手又抚了抚陆淑怡的脸颊,温和道:“怡儿,你一定要记住我的话,凡事要依靠自己,而不是听别人的。”
杨氏的目光带着几分期许。
陆淑怡心里酸酸的,认真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杨氏眉头微微舒展,又吩咐墨菊给陆淑怡找两件素净的衣裳过来。
片刻功夫,墨菊就捧了两套衣裳过来。
陆淑怡看了看,一套是密合色长裙,上面只绣了很素雅的海棠花纹。另外一套鹅黄色褙子,衣料也不过是普通的软布,上面绣着折枝茶花纹。
“这是你母亲从前的衣裳,你看看还能不能穿?”杨氏仔细打量着陆淑怡:“看身量,应该差不离。”
陆淑怡选了那套鹅黄色的褙子,穿上后一看,除了袖口略长,其余地方倒像是比着她的身子做的一般,十分合身。
杨氏看了一眼,满意的点了点头:“把头上的发箍也去了,换上两朵织锦珠花上去。”
墨菊应了一声,笑眯眯的拿来了两朵织锦珠花,仔细的替陆淑怡戴好,一面又拿了个景泰蓝的小耙镜过来,笑道:“三小姐,您看看可满意?”
陆淑怡对着镜子左右看了看,两朵珠花一朵在靠近鬓边的位置,另外一朵堆叠在这一朵的后头,素雅又不失女孩子的俏丽可爱。
“很好。”陆淑怡冲墨菊笑了笑,杨氏也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像个侍疾的样子。”
尤嬷嬷又替陆淑怡整了整衣角,也很满意的笑了笑。
这边胡嬷嬷来回话,说是车马都备好了。
“八小姐和六少爷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收拾好了。”
陆淑怡就地转了个圈:“那我们可以走了吗?”
“嗯,走吧。”杨氏应了一声,让胡嬷嬷去叫了陆淑静和陆文杰过来。
目光又落在陆淑怡身上,狐疑道:“怡儿,你身边的两个大丫鬟呢?怎么不见她们?”
陆淑怡吐了吐舌:“剥脑核桃呢!”
剥脑核桃?
那东西剥起来费劲不说,还得戴着护套才行。
杨氏眼底漫过疑惑。
不过她清楚陆淑怡的性子,有时候确实和别的女孩子不同。
只要不过分,随她去吧。
杨氏不再追问,只淡淡道:“叫了她们回去吧!”
陆淑怡冲尤嬷嬷使了个眼色。
尤嬷嬷去叫环儿和秀儿的时候,这两个人正撅着嘴吃力的剥着核桃,她进去的时候正好听见环儿抱怨:“这破东西,害的我好不容易养起来的指甲都折了三个。”
“我的又能好到哪里去?”秀儿几乎带了哭腔:“看看,都磨破了一层皮,流血了。”
尤嬷嬷嘴角扯了扯,不动声色抬步进去,冷冷道:“你们两个,还不快伺候三小姐上马车。”
这两人相互对视一眼,又看了看剥好的半碟子脑核桃。
“那这核桃?”秀儿不甘心的咬了咬唇。
尤嬷嬷连看都不看一眼,瞪一眼秀儿道:“自然是不要了。”
不要了?
她们折了三个指甲,手也伤了……
说不要就不要了?
“还磨蹭什么?难不成让三小姐来请你们?”尤嬷嬷没好气的丢下一句话,扭头出了东次间。
这两人心中委屈的不行,可又没地方发去,只能狠狠跺了跺脚,咬着牙跟了出去。
杨氏叫人准备了三辆马车。
她和陆文杰陆淑静同乘一辆,由墨菊服侍。
尤嬷嬷领着乳娘和服侍的丫鬟共乘一辆,吴成自己坐一辆。
陆淑怡坐的是她来时的马车。
上车时秀儿服侍她上去,她目光落在秀儿的食指尖上,上面似乎破了一层皮,还结了血痂。
“这核桃不好剥?”坐定后陆淑怡轻声问秀儿。
秀儿笑了笑,可那笑比哭还要难看:“只要三小姐喜欢,什么都好剥。”
陆淑怡冷笑,果然谁的人跟谁,真会说话。
“哦,你倒是个忠心的。”她轻轻一笑,面色如水:“看你手好像受伤了。尤嬷嬷,回去了赏。”
尤嬷嬷一愣,可看一眼两眼发红,紧咬下唇的环儿,她立刻明白了过来。
赏,还要大赏才行。
秀儿有些惊讶,反应了半天才反应了过来,欢欢喜喜磕头道:“多谢三小姐,多谢三小姐。”
陆淑怡点了点头:“起来吧,以后好好做事,好处多着呢!”
秀儿一声应了:“奴婢一定赴汤蹈火。”
“那倒不必,我只要你‘忠心’二字就行。”她掩口打了个哈欠,也不看一旁的环儿,身子往迎枕上歪了歪,缓缓的闭了眼睛。
马上就要回家了。
也不知道母亲的病如何了。
她心里默默喊着,母亲,你一定要等着我,一定要等着我回去……
ps:第一次写这样的宅斗,要是有不好的地方,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请指正。我会虚心接受,慢慢改进,么么哒~
第八章 陆家
长乐镇陆家,是以铸造铁具而发家。
陆淑怡的太祖父陆渊原不过是易州做绸缎生意的小商户。
周康三十年,机缘巧合,他打听到长乐镇这个地方富藏铁矿。而且当时当局者对铁矿开发并不干预,只要不私铸武器贩卖便可。
于是陆渊便举家搬迁至长乐镇,并用所有的积蓄买了半座山头,开始开矿炼铁,铸造铁器,并与滇、蜀地区的人做买卖,贩卖铁农具。
这一来二去,陆家便渐渐发迹,开始崛起与长乐镇。
周康三十六年,辽人北上,整个冀州一片狼藉。
辽人觊觎陆家铁矿,想让陆家为其铸造武器。
陆渊性子刚烈,抵死不从。也因这气节,受到当时冀州定北候霍举的赏识。
后来霍家军抗战三年,将辽人彻底赶出冀州。
四方平定后,陆家铁矿在霍家庇佑下,分布愈广,渐渐成为了冀州大族。
大周并不禁铁矿开采,只要做合法生意,每年缴纳国税即可。
这也是陆家一直能长存至此的缘由。
不过陆家到了陆淑怡祖父陆占业这一代,明显大不如从前。
陆占业为人唯利是图,凡事以利益为重,并没有当年陆渊的气节。
正因如此,便也得不到现任冀州定北候霍光的赏识。
加上现在冀州又有了裴家,潘家这样的新晋富豪,更有几代根基深厚的何家,周家这样的大族。
夹缝中求生存,陆家在陆渊时代的风光,便也一去不复返。
不过陆占业极能投机,他娶的是粮商潘世荣的女儿。
潘家现在是冀州定北候霍光的新宠,由潘家的助力,陆家家业并未衰败,看上去依旧一派繁荣。
陆家宅子建在长乐镇的荣华街上,占地极广,约莫五十多亩,分为东西两府。
陆淑怡的祖父陆占业是长子,住在东府。
这一路走来,街市上人烟阜盛,行人衣着华丽,一派繁华之气。
也难怪如此,长乐镇虽然只是小小一镇,可繁华却可比易州等地。
马车一路停在了东府东西角门上。
杨氏下了车后,就有婆子去向陆老太太潘氏禀报。
杨氏抚一抚鬓角,扫了一眼吴成:“在这里等着我们。”
吴成虽然是客,但也进不得女人们住的内院。
陆老太太住的是福寿居。
去福寿居要顺着垂花门,一路过了四扇红木扇形木屏风,再过抄手游廊,便见九曲小桥,穿湖而过。
此时正是风荷正盛之际,清风过处,荷花摇曳身姿,如烟波浩渺处曼舞过来的仙娥一般。
走在上面,别有一番滋味。
不过此刻的陆淑怡,可没心情去观赏这些,她现在满心记挂的都是母亲的病。
陆淑怡虚扶着杨氏,身后跟着陆文杰和陆淑静
陆淑静跟在后头慢慢的走着,小脸上热的一片通红。
才走到半道上,就有几个婆子丫鬟笑脸吟吟的迎了过来,一见面就屈膝行了礼。
当中一个身穿宝蓝铜钱纹褙子的婆子笑的最好看,她忙上前领头喊了一声:“亲家太太好。”
目光却飞快的从陆淑怡身上扫了过去。
她是陆老太太最得力的嬷嬷钱嬷嬷,是陆老太太从潘家带过来的人。
陆老太太的人,杨氏总要多给几分脸面的,也陪着笑脸道:“钱嬷嬷好。”
钱嬷嬷虽然四十多岁的人,可面相却不显老气,白白胖胖的,眼角少有皱纹,反而看着像是三十*岁的人。
前世的钱嬷嬷可是极能干的,陆老太太大小的事情都很依赖她。
所以她也成了各房巴结的对象。
那些太太小姐们见了她,总要给她几分脸面的。
“老太太用过饭了吗?”杨氏边走边问。
“用过了,不过没用多少,只勉强喝了小半碗红枣粥。”钱嬷嬷叹了口气,皱起了眉头,顺势虚扶了杨氏:“这两日二太太病着,老太太心里也发急,吃不下喝不下的,今儿一早还去小佛堂拜了半天的佛。”
二太太是陆淑怡的母亲。
不过陆淑怡才不信陆老太太会去小佛堂给她母亲拜佛,自然也更不会信吃不下喝不下这一说了。
她悄悄撇了撇嘴,依旧紧紧跟着杨氏。
杨氏虽然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面子上还是要装一装的:“是啊,老太太对谁都好,陆家谁不称颂。”
钱嬷嬷听了,脸上登时笑开了花。
一路走来,左不过是些客套话和恭维的话,没什么有用的。
陆淑怡也懒得再听,只放慢了脚步,偷偷问陆文杰:“杰儿,你想母亲了没有?”
陆淑静听了不由狠狠瞪了陆淑怡一眼,拽了拽陆文杰的衣袖,悄声道:“别理她。”
陆淑静也是心有余悸。
去年她和陆文杰去外祖母家住了七天,回来以后陆淑怡就问了相同的问题。她当时回答说想母亲了,结果被陆淑怡偷偷的掐了一把。
想想当时的情景,她胳膊上还觉得火辣辣的疼。
陆淑怡忽然也想到了这一茬,有些不自在的别过脸去,心里却恨前世的自己,怎么那么不着调……
好在很快到了福寿居。
福寿居一共七间大房,三间正房两间耳房,还有两个与正房想通的套间。
平常陆老太太见客,都是在中间的正厅里见客。
钱嬷嬷引着杨氏进了正厅,陆老太太端坐在红木雕玫瑰缠枝的矮塌上,穿着一身毛蓝色万字纹团花褙子,正笑盈盈的等着。
见了面后,两人少不得一番客套之词。
陆淑怡姊妹三个,也上前行了礼,不过陆老太太并没有空理会他们,只是让人带了陆文杰下去。
陆淑怡垂眉立在东南窗下,眼风偷偷看一眼陆老太太,指甲狠狠的掐进了肉里,掌心一阵灼热。
骨子里,她是极恨陆老太太的。
前世她被陆老太太关在佛堂三年,一步都没让她踏出过佛堂。
虽然当时她是自作孽,是活该。
可是后来陆家落败,陆老太太本可以借着娘家势力把几个孙女都早早嫁出去,逃过一劫的。
但是她却没有这么做,生怕会牵连到自己的娘家,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几个未出嫁的孙女被官兵羞辱,最后没为官妓。
想到这些,她只觉得后背一阵阵的发冷,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日。
陆家上下哀号连天,女人们的惨叫声,一声盖过一声……
那时候的她十八岁,陆淑静才刚刚十四岁,如花一般的年纪,正是女孩子最美的时候,也是最憧憬未来的时候……
陆淑怡眼角有些温热,甚至不敢再去看陆淑静一眼。
陆淑静却毫无知觉,只安安静静的立在一旁待着。
耳畔是陆老太太略带忧愁的声音:“好端端的一个人,说病倒就病倒了。哎……要是我这老婆子能替,我倒是想去替了她呢!”
陆老太太揉了揉眉心,轻咳了两声。
“谁说不是呢。”杨氏眼神有些黯淡,垂了眸子看着光可鉴人的地板,半响才道:“我先去看看涟雪,她弟弟还在外头等着呢!”
“舅爷也来了?怎么不请进来?”陆老太太瞪了钱嬷嬷一眼,带着些嗔怪。
杨氏忙道:“到底是内宅,他也不是小孩子,还是防着的好。”
杨氏这么一说,陆老太太便再没说别的,只是侧身看了一眼立在一旁的陆淑怡,脸上带了笑容,极慈祥道:“怡儿,那你就带了你外祖母去看你母亲吧,我稍晚些再去。”
稍晚些再去?
母亲病了几日,她何曾亲自去过了?
陆淑怡眼神闪过一丝恨意,不过马上掩去,恭恭敬敬的应了声:“是”,便领着杨氏去了她母亲住的香榭院。
第九章 平安符
香榭院在福寿居的西边,中间只隔了穿堂和一块花圃,走起来倒是并不远。
陆淑怡虚扶着杨氏,杨氏眉头紧蹙,脚步略快。陆淑怡知道,外祖母这是担心母亲的病。
青石小径两侧种着几排忍冬,花色一片金黄,开的极好。灿如金,白如银,枝繁叶茂,互相交错环绕,不肯分开。
这还是母亲身体好的时候亲手种下的,她当时说一家人就要像这忍冬一样团结一心才好。可花儿都开好了,却独独少了赏花之人。
陆淑怡心中闷闷的,不敢再看那花儿,脚步不由也快了几分。
母亲房门上挂着青色纱帘子,这种纱帘夏天挂着最好,可防蚊虫飞进去。
门口当值的两个丫鬟正在小声的嘀咕什么,见是陆淑怡和杨氏来了,那俩丫鬟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忙垂首屈膝行礼:“老太太好,三小姐好,八小姐好。”
陆淑怡眼神飞快的扫过那两个丫鬟。
这两个丫鬟前世里好像也没什么印象了,并不记得她们叫什么。
她们方才慌什么?
陆淑怡心里暗自揣摩,可面上依旧淡淡的,嗯了一声,继续扶着杨氏往里去。
那两个丫鬟忙垂首小心翼翼打起门帘,从内便迎了几人出来。
看到安姨娘的时候,陆淑怡立刻明白了方才那两个丫鬟为何是那种神色,想必她们是在议论安姨娘吧!
前世这些小丫头们可是没少八卦安姨娘和她母亲的事情,只是那时候她心不在这上面,并不去理会罢了。
这一世,她可得好好理一理这些八卦才行。
安姨娘穿的很素净,一身绣着忍冬的藕色褙子,头上很精巧的挽了个髻,上面只簪着羊脂玉的簪子。再细看,通体上下,连个镯子都未曾戴。
陆淑怡心中冷笑,安姨娘可真是好算计。让自己早上穿的那么招摇,她自己却素净的什么都不戴。
再看看她一旁立着的陆淑芳,也是一样打扮。暗粉色的褙子,梳着双丫髻,上面只戴了银质的蝴蝶,要多朴素就有多朴素。
陆淑怡咬了咬唇,暗想,她若是没换衣裳,现在还穿着那身明艳无比的衣衫进来,会是什么效果?
母亲看见了,会不会无比心寒?这些下人看见了,又会怎么想?
还以为她是不是巴不得她母亲早死呢……
她不敢在想,只是垂着睫毛,狠狠的咬了咬牙。
“老太太,您怎么来了?”安姨娘一脸殷勤,规规矩矩行了礼,几步上前就来搀扶杨氏。
在看到陆淑怡身上衣服的时候,她脸上闪过一丝的诧异,却马上一闪而逝,很快扶住了杨氏。
说起来,安姨娘还要管杨氏叫一声姨母。
安姨娘的母亲和杨氏是堂姐妹,只不过她们那一房头并不如杨氏父母这一房有势力。所以安姨娘的母亲嫁的并不好,安家那会子只是普通的商贾之家,日子只能说是过的去而已。
这也是为何安姨娘会在陆淑怡的母亲三年未生育儿子的时候,心甘情愿嫁到陆家来当贵妾的缘故,不过是想攀附上陆家这棵大树罢了。
陆淑芳这会子更是乖巧,先向杨氏行了礼,又冲着陆淑怡轻轻点了点头,垂眉低目,人兽无害的样子,柔柔喊了一声:“三姐姐。”
陆淑怡咬了咬牙,忍着脾气没有发作,反而冲陆淑芳笑了笑。
陆淑芳有些吃惊,撅了撅嘴,很无趣的转过了身子。
陆淑静到底还小,看不透这其中的奥妙,只狠狠瞪了她们二人一眼,快步跟在杨氏身后,走了进去。
“涟雪病着,我总要过来看看的。”杨氏声音透着几分急切,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