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公公,公公苏-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惠明接过茶盏,愣愣的摇了摇头,软糯里的声音里满是迷茫:“我也不清楚,我有点奇怪,好像忘掉了好多事,可是,我心里知道苏公……公子待我很好,看见公子,我就很放心。”
      “叫的顺口就还叫苏公公罢。”苏瑾微微弯了嘴角,动作轻柔的擦了擦她的唇角:“不用着急,惠明先跟我一起吃些东西,再好好睡一觉,就什么都想起来了。”
      记忆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几十年的感情与默契扔在,见苏公公这么说,小惠明便也安心了下来,她乖乖的点点头,牵着苏瑾的手一起行到了桌案前。
      苏瑾按着惠明的口味,为她添了几道菜,接着便又想到了什么一般,又出去将白兰叫了进来,吩咐她去厨房里要一道凉拌椿芽过来。
      “不必多加旁的,只挑了最嫩一茬的椿芽,干干净净的用滚水烫了,滴些菜油香醋拌好端来就是了。”苏瑾说的格外的仔细,这倒并非他的口味,而是惠明的习惯,每一年的这时候,惠明便最喜食这野物,因着这东西最鲜嫩的时候才不过短短十几日,多年来,苏瑾记这椿芽长成的日子,反而比惠明都要更操心些。
      果然,惠明在一旁听了眼眸便亮闪闪的,仿佛明白苏瑾是为了她一般,只抬头看向苏瑾,笑的格外甜。
      白兰看着苏瑾面上的深情,暗暗心惊,答应之后,想着刚刚被赶出去的魏紫姚黄两个,又开口问道:“这两个出去了,公子身边两个大丫鬟的缺,可是要从下头二等的提上来?公子心里可有人选?”
      苏瑾慢条斯理的为小惠明盛了一碗汤,声音淡淡:“再等几日,叫惠明看看,不拘几等,她喜欢的便提上来服侍她就是了。”
      白兰听着这话越发暗自咂舌,只是她一向沉得住气,虽心里又将这“惠明姑娘”的分量又往上提了好几分,面上却只不动声色低头应了。
      苏瑾与惠明两人用过晚膳之后,时候便已不早,苏瑾又看着白兰端了温水等物来为惠明洗漱,其间甚至还亲手拧了帕子,处处殷勤,不过白兰这一次许是因为有心理准备,接受的倒还算平静,甚至之后大公子特地私下里叫了她过去,将明日叫绣女与外头掌柜过来为惠明姑娘量体裁衣,买衣裳添首饰的诸多琐事都细细的嘱咐安置时,白兰也是一派的云淡风轻。
      等的苏瑾将这些琐事都一桩桩安排好了,又悄悄的回了小纱橱一趟,瞧着惠明是真的安稳睡下了,他这才算是放了心,转了身在一壁之隔床上缓缓躺下,这才终于睡下了这几年来第一个安稳觉。
      而另一边的惠明,许是这一日的刺激太多,在睡梦中,脑中那本已沉淀了许久的陈年往事,便一幕幕,一点点的泛了起来,等得金鸡报晓,晨光微熹,小惠明再一次的睁开眼时,眼中的迷茫懵懂之色一闪而过,回过神后,神态与眼神,便都是一派小儿不该有的沉实清明。
      “苏公公……”小小的惠明低不可闻的叹息一声,抬起头,起身静静的爬下了床榻,便朝着隔壁的苏瑾一步步的行了过去。
第74章 苏公公重生番外(五) …
      苏公公重生平行世界番外(五)
      是惠明。
      真正的孩子, 眼神其实是与大人不同的,更清澈纯粹些,却也失了那份历经沧桑之后的沉稳与积淀。更莫提, 几十年的朝夕相处, 苏瑾对惠明的动作乃至于一个极其细微的眼神, 都已如同自个掌上的纹路一般了然于心。
      小惠明刚刚进来,也已起身,正在洗漱的苏瑾便彷佛察觉到了什么,他直起身,抬眸认真的看了也正仰头看着她的惠明一眼, 心下莫名的就有了这样的论断——
      不是年幼懵懂的小惠明, 就就是和他历经风霜, 相处多年, 约好了生生世世、长长久久的惠明!
      苏瑾一瞬间便已忍不住的屏住了呼吸,虽然控制住了自个没在周遭这么多的侍女面前直接说出什么来,可声音里却也满是掩盖不住的干涩与嘶哑:“都下去。”
      离得最近的白兰顿了顿,看了看苏瑾与惠明的神情, 便好像察觉到了什么一般, 立即低头应是,利索的带了人退了下去, 她自个则是最后, 还贴心的在外头合上了房门。
      “苏公公。”等得人都离去,惠明没等苏瑾开口,便已主动上前, 扑在苏瑾的怀里忽的开了口,这简简单单,又分外熟悉的“三个字”一出口,惠明还未察觉,眼内便已忍不住的滚下了一颗泪珠。
      听见这句再熟悉不过的称呼,苏瑾的心下便也是微微一酸,他等了这么久,接着便又是柔柔的暖甜,苦尽甘来,便是愈发的叫人沉醉,他张了张口,面上也是似笑似哭的神色:“你怎么了,你莫哭。”
      听见这话之后,惠明这才后知后觉擦了擦自个面上的泪痕,许是刚刚回来,身上的孩子气都还没被完全盖下,她抽抽鼻子,又笑了起来:“我没哭,我这是高兴的。”
      在这样的笑容里,苏瑾便也忍不住的跟着弯了嘴角,他站起身,紧紧的将小小的惠明箍在了自个怀里,格外畅快笑出来,仿佛有满腔满腹说不尽的话想要倾诉,可是翻来复去,最终出口的,却只是再简单不过的:“惠明,我好欢喜,我好高兴!我以为再见不到真正的你了!”
      惠明只被苏瑾抱着有些喘不上气来,可听了这话,她的心里却也是猛地软了下来,便也放弃了挣扎的念头,只是放松身体,安静的靠在对方的回怀里。
      许久,惠明终于觉到了些许不对劲,她挣扎了一下,对着苏瑾皱起了眉头:“你既然早回来了,怎么不早些过来找我!”
      被指责了的苏瑾有些怔愣,还没来得开口,惠明就越发生气了一般,退后了一步,仰着头瞪着他又道:“你哪怕再早一日呢!我都不用被剃头了!”
      一早起来就被刚刚记起来的种种吸引了全部的心神,一心里只想着要去见苏瑾,惠明自然顾不得旁的,直到这会儿,觉着头顶空落落、凉飕飕的惠明才忽的反应过来,她这会儿还是一个小秃头的事实。
      苏瑾听了这话,对着惠明恼怒的眼神不禁也有几分心虚了起来。他当然是能够提早些,不叫惠明剃光了头发的,可是一来,他心中想着弥补前世的遗憾,能够在同样的时候,有一个不像上辈子那般失礼的初遇,二来嘛,就全然是他的一己私心,想要再看看剃了头的惠明罢了。
      “你,你这样就很好看啊……”过了这么久,苏瑾在惠明面前难得的又有些无措了起来,诺诺的这般解释了一句,眼看着惠明显然并不十分的样子,最后一刻,忽的福至心灵,赶忙补充了一句:“剃了头,你再长出来,就会又浓又厚,愈发好看了!”
      这事倒是真的,像惠明这般出身的孩子,在家里时,身上或多或少的都受了些亏待,少有头发能长得浓密黑亮的,倒是入宫之后,虽教导规矩,但吃食上却反而强了许多,加上从一开始就修剪着,长出的头发通常也都要齐整漂亮的多。
      听了这句安慰,再加上剃也已经被剃了,说什么都迟了,惠明心下便也放下了这事,只是故意多撑了一阵子,听着苏瑾又认认真真的夸了她好几次“漂亮好看,”这才忍不住的忽的一笑,本是想抱住苏瑾,可架不住他们现在的身高差的有些多,一伸手,就踮起脚来挂到了他的脖子上,笑眯眯的道:“你怎的还是这般好骗?”
      苏瑾一顿,便也伸手又重新抱起了她,声音沉沉的,仿佛被埋在地下,生生的窖了几十年的陈酒,只一声叹息,就已叫人醉了:“因为是你……”
      惠明玩笑的心思叫这句话打去了大半,她举起手来,摸了摸苏瑾的发心,小小的人,话中却是说不出的温柔与安慰:“没事了,是我,我回来了。”
      苏瑾的神色便也在这句安抚里彻底软了下来,他点点头,便也不愿再多说这些叫惠明难过,这会儿便拉着惠明转身,两人一道脱了鞋去榻上,亲亲密密的挨着,一句句的说起了从前的事。
      这一说,便足足过了小半日,即便不说话时,只相互拥抱依靠着静静坐着,也格外的叫人轻松舒坦,苏瑾与惠明不出房门,连早膳都是叫人摆到榻上的小案上,只留了他们两个自个,直到快到午膳的时辰,白兰才不得不在外头打断了他们:“公子,老太爷派人传话,唤您去五福堂一趟,还有公爷与夫人都在。”
      苏瑾闻言顿了顿,答应之后便也不得不站起了身,才刚站起,便又舍不得一般弯腰抱了抱榻上的惠明:“我过去一会儿就回来,你自个吃点东西?”说罢,一面整着衣袍一面又嘱咐道:“要不我叫四妹妹过来陪你说说话?四妹妹便是如意的生母,与如意像了八成,性子也懂事。”
      惠明似乎有些心动,不过想了想之后,还是摇了摇头:“如今都没有如意了,何况人家好好的公府小姐,让你叫过来与我这个宫女说话?知道的是你拿四妹妹当一家人,可传出去,在那不知情的人嘴里,岂不是平白折辱了她?”
      虽然是说着宫女身份、折辱一类的话,可惠明的神色却是一派的平淡且无谓,说出的话也只是简单的说明实情,为如意的生母考虑,对自个却是并未多提。
      如果是刚与苏瑾在一起的惠明,或许还会在乎什么门当户对,身份差异,生出些担忧自卑一类的情绪来,但此时的惠明却不同,与苏公公在一起了这么久,其间连关乎生死的大事都一道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直到最后年过花甲,先后而逝。对于惠明来说,苏瑾与她,早已是超越了这些世俗眼光、甚至父母家人的存在,对苏瑾来说,也一样是如此。
      甚至不必多提多说,只要他们两个在一处,像这些小事,不过也与上一辈子里略麻烦些的差事一般,或许会费些心力,却压根都算不上什么值得在意的大事。
      不过既然提起了这事,苏瑾便也说起了他的打算:“我昨个已与祖父说了我们的事,这会儿叫我过去,应当也就是说这个,我想着,咱们之前在这皇城里困了一辈子,过些日子,等事都办妥,咱们便去出去转转!”
      惠明眼下便也是猛然一亮,几十年的了解与默契,既然苏瑾说能办妥,她便也并没有多问,闻言想了想,便抬着头几乎带了些雀跃道:“江南!诗词里说的那么好,我其实一直都想去江南待一阵子!还有塞北草原,大漠孤烟,我都想瞧瞧。”
      苏瑾看着惠明面上鲜活的光亮,漂亮风流的桃花眸里便也仿佛装进了星光,他点点头,声音温润:“好,正好江南文风兴盛,有名的书院也多,咱们以求学之名先去江南,等再大几岁,准备妥当了,你在诗文里读过的,咱们便一处一处的去瞧。”

第75章 苏公公重生番外(完) …
      苏公公平行世界番外(六)
      三个月后, 惠明与苏瑾便当真去了江南。
      他们没有带太多人,除了十几个必不可少的护卫之外,家里用惯的侍从们一个都没见, 连白兰都没带, 更莫提苏瑾房里原本的十几个丫鬟, 也都让他赏了银钱,叫家里重新安置了差事。
      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这等在公府里自小长大的家生子,这些看人下碟,逢高踩低的习惯都已或多或少的写进了骨子里, 带着他们, 苏瑾倒是无妨, 可他却不愿叫惠明平白受了委屈。
      至于白兰, 她虽然沉稳懂事,可是家里已经给定下了亲事,苏瑾与惠明这一去,回来就不知是什么时候, 白兰如今已经十九, 眼看着都快要出门,苏瑾也不愿再耽搁她。
      这么一来, 除了几个粗使的下人之外, 苏瑾身边,就只带了一个元宝。
      元宝其实是他堂弟的小厮,他的奶奶是老夫人带来的陪房, 家里在镇国公府里也是有些体面的,其实都早已被放了奴籍,算是良民,只是却不肯断了与旧主的干系,儿孙里聪慧的送去好好读书,又挑了最乖顺懂事的元宝送了回来重做奴仆。
      而这样的人家,之所以能在外头混的风生水起,其实大半也还是靠着镇国公府的面子,苏家一倒,元宝家中虽是良民没被发卖,可之后被人报复,也是日渐败落,直至最后不得不举家搬走,而元宝因为被后母不容,不愿多带累赘,正逢宫中收人,便几两银子被送进了宫里,这才有了之后的师徒缘分。
      因着这样的缘故,苏瑾才想着他家中父母这般不慈,即便这次不曾败落,日后也定是被亏待的那个,还不如跟着他更叫人放心些,便干脆去了小叔那边一遭,用两箱子的各色精巧玩意与堂弟要了他过来,打算先带去书院里一同读读书试试,若是能考个功名自然最好,若是不成,便另为他置办家业,寻个生计。
      不过这般一来,他们这一行就当真是小的小,弱的弱,若非有老公爷老夫人处处不放心,将自个的私产都给了他一半,宫中皇后娘娘也特意给赏了宫中侍卫护卫,旁人只怕当真要以为这镇国公府的长孙犯了什么大错,被赶了出去一般。
      即便有了这些,类似的风言风语也照旧在外头传的有鼻子有眼。
      不过好在苏瑾带了惠明这一去,便没有打算再长久回来,对这些闲言碎语便也并不怎放在心上,只是认认真真的叩别了祖父祖母,家中亲人,又叫惠明也去家人见了一面,连宫中的七殿下,都因着惠明不放心,叫苏瑾求了苏皇后,将现下还在宫务府的余甘往小殿下身边送了过去,又求了太子殿下日后多多照顾这个弟弟,这才算是放心。
      将京城的诸多琐事都一一放下之后,惠明便也换了一身方便行走的轻便衣裳,先坐车,后乘船,一路晃晃悠悠,不急不缓,足足用了月余功夫这才到了江南水乡。
      按着临走前的说法,苏瑾到了江南之后,便选了位于秋麓山下,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白鹭书院求学。
      他也并非一人求学,而是特意惠明准备了一份苏家表亲的身份户籍,一同进了书院。
      惠明才刚十岁,这个岁数的孩子若是不看衣裳打扮,原本就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男女之态,更莫提惠明还被剃了头,三个月功夫,只短短的长出来一两寸长的短发,苏瑾对外,只说这就是他的表亲,因为自小身子不好被养在庙里,最近还刚刚还俗归家。
      这么一说,旁人便当真没有再无怀疑,苏瑾对这等早已读烂的四书五经并无多大的兴致,他只与惠明同堂同桌,看着惠明学到了程度,他便也跟着,只恰到好处的比惠明强上那么一丝丝,夫子在上授课,他只盯着认真听讲的惠明侧颜,满面沉溺温柔,也亏得他姓苏,皇亲国戚,进书院时又拿着祖父亲书的书信,夫子们对此都是视若不见,这才没被教训责罚。
      刚开始,还有人私底下嘲笑苏瑾两个堂堂公府子弟,年纪都不算小,学问都是只比小儿启蒙略强上一些,简直丢尽了镇国公府的颜面,但渐渐的,便被他们两人不似寻常少年孩童的风姿谈吐所慑,加上惠明的起点虽低,但进步神速,不过一年功夫,便一并已从丁堂升至了乙堂,这样的议论才渐渐销声匿迹,不光得了许多同窗们的敬佩友谊,就连几位夫子,都看出了两人,尤其是苏瑾的可造之材,整日有意无意的劝说他这般年纪,还是要专心读书,考取功名为上,莫要整日的沉溺小儿情态,耽搁了自个,更是害了还年少无知的表弟宋惠明。
      没错,纸里包不住火,更莫提苏瑾与惠明整日的同进同出,压根就没怎么遮掩过,时候一长,他们“兄弟”两个,乃是断袖分桃的事,便也已成了众人心知肚明的事。
      不过叫夫子们失望的是,他们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并没有点醒苏瑾,甚至反而变本加厉,在第三年时两人竟然连正经课业都不再怎么放在心上,倒耗了不少心力去钻研书画骑射的小道,空闲之时,更是常常一并出入起了各色诗会文会,花街柳巷,传出了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才名”来。
      这般再过一年,夫子们又劝他们下场考取功名,苏瑾且罢了,可惠明身为女儿身,即便学问身份都没什么问题,可若是下场,一搜身便会暴露,自然是立即拒了,苏瑾见惠明不能下场,他也婉拒了夫子们的劝说。
      到了这个时候,惠明这些下场才需的八股经义也没了多大兴趣,加上随着岁数渐大,身条渐显,平日也有诸多不便,在书院里多待也已没了太多必要。
      苏瑾见状,与惠明两人商量过后,因为不愿隐瞒一世,便在私下设宴,请了七八位平日里相熟的同窗友人,惠明也重换女装现身,与众人说明端详,坦白赔罪,也说明他们二人之后便打算,好好游览这大好河山,众人惊诧之后,便也纷纷欢笑释然,既为送行,又是道贺,闹了半晌,乘兴而来,大醉而归。
      两人离开书院,正欲动身,便又得京中传信,只说宫中皇后娘娘身子愈发不好,临去之前,想要再见他这个侄儿一面,苏瑾见信,与惠明一道快马加鞭,回了家中。
      早在苏瑾下江南前,宫中苏皇后便从老公爷口中知道了苏瑾的来历与前情,若非如此,她必也不会同意最心爱的后辈这般几年不归,直到此刻身子实在撑不住,她记挂苏瑾,又感激他这一辈子诸多筹谋,保下了苏家与太子,且心疼他为了惠明不顾前途,至今还只是一介白身,在苏瑾回来之后,召见了一次二人,次日,便与陛下请旨,只说瞧着惠明便心生喜欢,想要收她为义女,封为郡主,赐婚与苏家。
      宣德帝与苏皇后是共患难过的情分,伉俪情深,更莫提苏皇后如今还危在旦夕,这么些许小事,自是无有不应的,当下便下旨封宋惠明为端和郡主,苏瑾拜郡马都尉,赐玉带、裘衣,财银万两,且因着苏皇后不放心,又令礼部与宗人府日夜准备,赶在了一月之后便办成了两人的大婚。
      就在苏瑾与惠明大婚的三日之后,苏皇后再无牵挂,溘然长逝。
      苏皇后去后,太子殿下悲痛不已,之后便谨遵母命,坚决要按着祖制,为母守孝三年,再不问世事,只深居东宫,整日的清心寡欲,闭门读书,如此一来,陛下赞其纯孝,父子之间反而越发亲近。
      直至宣德三十三年,陛下突发急病,卧床不起,太子床畔事必躬亲,尽心侍疾,陛下感其心意,加上听闻太医启奏,这病只能静养,不可劳累,否则危机寿数,一年之后,便主动禅位与太子,改元乘乾。
      而在这个时候,苏瑾与惠明,便早已在去往了塞北草原的路上,夫妇两个随心游览四处名胜,若有合心意的,便在当地停留小住,或参宴赴会,广邀名士,或隐姓埋名,体验民俗百态。
      二人此生共孕二胎,一子一女,皆是聪明伶俐,在因为怀胎生子,而不得不归家静养的几年里,夫妻两个闲来无事,一时起意,决定将多年来的游历见闻编纂成书。
      一本书,断断续续,耗时三十余年,历经多次删补修改,直至两人年近花甲,一本《端和游记》才终于著成,因为两人并未大肆宣扬,刊印之后,初时反响不过寥寥,但时候久了,便渐渐广为流传,常有闺阁儿女细细翻看,不单为看各地的名胜风景,民生杂谈,更是羡慕书中细节随处可见的恩爱缠绵,这般神仙眷侣,也在后世留下了一段佳话。
      《苏公公,公公苏》/枭药,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