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将-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吧!”何侍卫靠在树上坐下来歇息了几口气道,“见到了一个熟人。”
  “熟人?”众人再次震惊。
  何侍卫歇了歇道:“你们应该也见过,梁津。”
  栗蔚云记得此人,曾经还去过将军府拜访,是一个看上去和善的中年男人。此人是留王的幕僚,留王被诛的时候其也被牵连诛杀,怎么还会活着?
  “何大哥,你有没有看错?”众人也露出了疑问。
  “没有错,这个清龙帮的所谓帮主就是梁津,我开始也不敢相信,所以才耽误了一些时间确认是不是弄错了,但是面容声音均是梁津,而且之前醉汉也说帮主姓梁,应该错不了。”
  “如果梁津还活着,那两年前被处斩的那个梁津又是谁?”
  众人心中好奇,但是山坡顶也不是他们讨论这个时候,好在此次的行动有惊无险。所有人都安全的脱身,立即的回到山下的小镇与留守的侍卫会合。
  到小镇的时候已经是鸡鸣时分,他们简单的洗漱,天已经蒙蒙亮。
  清早便听到了镇子上的人在议论昨夜林和山中震响和火光的事情。
  栗蔚云道:“昨日我和朱侍卫观察过粮仓,按照昨日的火势和扑救的速度来看,估计粮草被烧毁达七八成。山坳的清龙帮弟子两三万人,剩下的粮草维持不到一个月,他们现在肯定会想着尽快的补给。”
  “其实这一段时间是围攻林和山的最佳时机,断了粮草,如今已入深秋,山中野果已尽,林中也无什么猎物出没,可以不损兵力而令其投降。”
  众人沉思了须臾,何侍卫道:“钱知州已死,宪州的其他官员想必也不干净,现在只能够急禀殿下。”
  何侍卫随后便安排一人回虞县,接下来他们便是盯着宪州官府和林和山,顺便打听其他的消息。
  紧接着得到消息,当日在山坳中纵火的人抓住了几个,招供是钱知州的次子,但是当夜钱二公子逃了,现在官府正在四处的抓前二公子。
  “果然宪州的官员与清龙帮有勾结。”坐在镇子上路边茶铺里的朱侍卫道。
  他回头看了眼坐在对面正垂头目光发呆的栗蔚云,这几日栗蔚云一直都好似有着什么心事,但是他们几个大男人又不好去问。
  何侍卫他们去打探消息,或者是盯着两边的动静,唯独给他派了个陪着栗蔚云散心的差事。
  本来是个轻松的差事,但是他现在发现这半日下来,对面的小姑娘也没见得一点的开心。
  “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朱侍卫试探的问。
  栗蔚云才抬头看着他,笑着摇了下头:“没有。”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转脸看向茶铺外的街道。
  她只是有些担心胥王,离开虞县的时候见他身子不好,看得出病的不轻。
  以前朝野的事情他从来都不过问,只是做一个闲散的亲王,逍遥自在,现在却是带病从胥州赶到虞县那样偏远艰苦的地方,并为此事劳心劳力。
  “栗姑娘,我觉得你有时候很像一个人。”
  栗蔚云抬眼看他。
  朱侍卫眼神有几分凄然,声音也低沉:“一个很好的人。”
  栗蔚云苦笑了下,是也想说李桑榆?
  朱侍卫也在胥王身边多年,前世他们并没有交流过,她只是面熟而已,甚至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但前世的她对于朱侍卫来说会熟悉吧?毕竟她与胥王有过那样一段感情。
  “你不好奇是谁?”
  栗蔚云笑了笑:“你若是想说自然会说,若是不说,那说明我不该问,我好奇也没用。”
  朱侍卫笑了,的确没有再说下去。
  次日,陈侍卫从宪州城过来,说了这几日宪州城那边的消息。
  他道:“如今即将上任的宪州知州是孙应,是直接从朝中外放下来的。”
  “孙应?是什么人?”卢侍卫并未有听过此人。
  “原是净州通判,后来调回京,在户部任职,此次再次的外放。此人女儿嫁给了卫国公的庶孙,算来是卫国公的人。”
  “冯锦的招供并未掺假,卫国公还真的和军械坊的案子有关。”
  “只是卫国公为何要做么做?”卢侍卫问,也是所有人的疑问。
  且不说他一直都辅佐陛下,如今陛下登基,也给于了封赏,并未有亏待,他为何会联合留王逆党谋反。
  于情于理,这都说不过去。
  沉默了良久,何侍卫道:“兴许,他自始至终支持的都是留王。”
  “什么意思?”朱侍卫没听的明白。
  何侍卫解释:“他表面上支持的是陛下,但实际是在给留王效忠。”
  “你越说我越糊涂了,这怎么可能?若是如此,当年陛下领兵入城,他就提前给留王通风报信了,怎么可能看着留王被诛?”
  陈侍卫忽然道:“我想起来了,两年前陛下领兵入城勤王护驾的前一个多月,卫国公母亲老太君病重,而在此事的前几日老太君病逝,卫国公那段时间正在操持家中丧事,所以殿下领兵入城,卫国公并不知情。”
  “这……听着还是太玄乎了。”
  “这只是猜测,毕竟现在看来这也是唯一能够解释的通的。”
  “可即便如此,陛下登基,卫国公府没有受到牵连,他已经算是万幸了,就算不愿意真的忠心陛下,也该辞官养老,还折腾出这一处,自掘坟墓。”
  何侍卫道:“别猜了,很快就会真相大白。我们离开虞县也有小半个月了,那边不知道进展如何,也不知殿下身体如何。”
  他感叹一句,目光却微微的朝栗蔚云瞥了下,然后便让众人都散了。
  翌日,栗蔚云刚准备去林河县去查探消息,还未出镇子,就听到有从镇子外赶回来的人叫道:“要出事了,要出大事了。”
  “怎么回事?”其中有相熟的人问赶回来的人。
  “来了许多的兵,黑压压的,太吓人了,赶紧的都回家吧。”
  栗蔚云策马出了镇子,果然见到了迎面一支军队,估摸着有三四千人,急速的前进,她没有迎上前也没有回镇子,而是打马朝路边的枯草地里去,然后等着军队经过。
  军队经过时,为首的将领还朝她看了一眼。
  她未曾见过此人,但是看着军中的旗帜上判断是驻扎在附近阎州的驻军。
  她并未有听到任何关于调动军队的消息,胥王那边的还需要明日才能够有消息,而清龙帮一直都隐匿在此,怎么忽然之间就有军队过来了?
  是另有人在查宪州查林和山?比他们更快更迅速?
  在军队经过后,她立即的调转马头回镇子上。
  何侍卫等人也均在,不仅此处有军队,林和山的东面、北面均有军队,如今林和山已经被包围了。
  “暗中也有人在查此事,不知道是何人。”陈侍卫好奇的道了一句。
  “应该是陛下密旨之人。”何侍卫道。
  他跟随在陛下身边多年,了解陛下的性情,如此大的案子,必然暗中会密旨其他人查,这些人有陛下密旨,行事会更快捷。
  次日,便听到何侍卫等人打听到的消息,山中的清龙帮为首的一干人不是被杀便是被抓,其他的人都缴械投降。而被抓的人中,却并无梁津。现在官府正在四处的搜捕。
  林和山也没有什么需要他们再查的,随即他们也回了宪州城,此时胥王却已经抵达了宪州,并且人在宪州府衙。
  众人到了府衙后,得知胥王在后院的厢房休息。
  从赵滨的口中得知,胥王在接到宪州的消息后,便坚持要亲自的过来,一路车马劳顿,现在身体不适。
  “殿下这是何必。”何侍卫凝眉轻叹。
  赵滨没回应,而是朝栗蔚云看了眼,何侍卫也跟着瞥了一眼。
  前面大堂阎州军的将领和宪州的官员正在处理林和山中的事情,他们也并无权参与。
  栗蔚云便询问起虞县那边情况。
  赵滨回道:“军械坊那边冯锦已经全部的招供,原来早在几年前军械坊的官员已经被留王收买,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两年前留王被诛,军械坊官员便由卫国公掌控。”
  “如今虞县所有涉案的官员都已经关押,应该这两日便会押解进京。虞县的事情已经上禀陛下,朝中情况如何便不得而知,想必不太平。”
  栗蔚云心中暗暗的舒一声,这件事情总算是开始落幕了。
  “梁津有落网吗?”
  “未有,但通缉令已经发往了各州县,想必很快就会抓捕归案。”
  随后前堂那边也散了,众位文官武将准备来拜见胥王,禀报此事,得知胥王还在休息,便先回去处理其他后事。
  掌灯的时分,后院一个小吏来传话,说殿下想见栗蔚云。
  栗蔚云略显诧异,询问小吏:“只我一人?”
  “是。”


第127章 故意而为
  栗蔚云有些忐忑,跟着小吏来到厢房,刚进门一股热气迎面扑来,迅速的将她包裹,感到有些许的热。
  她抬头瞧去,但见房中燃着暖炉。
  刚过重阳,宪州气温还是高的,虽夜间清凉,披一些稍厚一些的外衣便可,完全没有到要烧暖炉的地步。
  她转过目光看向胥王,胥王半躺在外间的软榻上,整个人比她当初离开虞县的时候又清瘦了许多。
  他面色苍白,眼神有几分迷离,好似惺忪未睡醒的孩子,迷迷糊糊;又好似几日未有合眼的路上,疲惫不堪。
  水珠端着温水和几瓶药上前,将黑木托盘放在一旁的小几上。
  栗蔚云上前俯身下拜。
  胥王轻咳一声,让她起身,便给水珠使了个眼色,水珠躬身退了出去。
  房间内只剩下她与胥王两人,栗蔚云心中更是有些不安。
  胥王看着她,微微的勾起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但在她看来,这笑容却很是牵强。
  胥王一直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眼神从清明到有些混沌,嘴角的一丝笑意也渐渐地掺杂些许悲凉。
  “殿下召蔚云过来有何吩咐?”
  胥王才慢慢的收回目光,瞥了眼身边的茶盅,声音虚弱的道:“给本王重新倒杯热水过来吧。”
  栗蔚云瞥了眼小几上的茶盅,此时已经没有了一丝的热气,这许久,应该也是凉了。
  她上前取过茶盅,从一旁暖炉中重新的倒了杯热水递到跟前。
  小几上三四个药瓶药罐,旁边的白净小瓷碗中放着几颗颜色不同的药丸。
  “殿下先吃药吧!”她伸手从小瓷碗中去过了一颗递给胥王。
  胥王看着她的手,愣了须臾才伸手接过药丸。
  几颗药服下之后,栗蔚云重新的给他倒了杯热茶,然后便侍立一旁。
  胥王目光落在了她腰间的短刀上,凝视了须臾,眉头深皱道:“为本王代笔给陛下写个折子吧!”
  栗蔚云愣了下,她来了半晌,只为了让她代笔写折子?
  虽然此次离开胥州,胥王身边的文官文吏没带一个,但是赵滨等人却没一个是不识字的,且赵滨何侍卫等人的字写的并不差。
  是在怀疑她?想用笔迹来试探?她不禁多作猜想。
  “蔚云识字不多,且字迹丑陋,不敢代笔,且殿下上奏陛下折子必然是涉及紧要之事,蔚云也不该知,殿下还是请赵侍卫等人代笔方为更妥。”
  胥王浅笑了下,从软榻上起身,栗蔚云见他动作有些吃力,上前搀扶了一把。
  “算了。”他淡淡的道,“还是本王自己来写吧!”
  栗蔚云搀扶着他到一旁的书案后坐下,便帮他研墨,然后便退到一旁。
  胥王却开口道:“并非是什么机密的折子,你看了也无妨的。”
  “蔚云不敢僭越。”
  胥王看了她一眼,转过头继续的蘸墨书写,却忍不住的咳嗽了几声。
  栗蔚云再次的倒了杯热水递到跟前。
  胥王饮了一口后,声音很轻的道:“此次军械坊的案子,秦安明着暗着都出了不少的心力,也该让陛下知道。”
  缓了缓他又继续的道:“当年梅家流放,梅贤妃被牵连,他更是无辜受累。此事也过去十来年,若非是此次我前来虞县,几乎就要忘记了他,更莫提朝中其他的人了,若是我再不为其求情,想必也没有人再会为其说话了。”
  说完,便又是一阵急咳。
  “他终究与我是骨肉兄弟。”这一句胥王说的极轻,好似不是说给栗蔚云听,而是说给他自己听。
  栗蔚云看到他眼神中那一瞬的悲凉和哀伤。
  是啊!那个人更是他同胞兄弟,即便心中有怨,他又能够做什么呢?
  “殿下的病越发重了,还是请大夫过来给看看吧。”她劝了句。
  “无碍。”
  缓了好一阵,胥王再次的提笔。
  又过了一会儿,他才收了笔,然后盖上印,将折子封好。
  此时水珠在外面敲门,然后端着一碗参汤过来。
  胥王便将折子递给了水珠,让她命人送入京。
  水珠看了眼折子,又看了眼一侧的栗蔚云,目光暗淡了几分,接过折子退了出去。
  见胥王喝完参汤,她便开口道:“天不早了,殿下还是要早些歇息才是。”
  “是啊!”他从椅子上起身,栗蔚云再次的搀扶他进了里间,此时水珠回来,上前来伺候。
  胥王这才让她退下。
  水珠伺候胥王躺下后,见胥王目光悲戚的看着窗户,便轻声的劝道:“殿下别多想了,早点休息吧。”
  胥王却是挥了下手,让水珠也先退下。
  凝望着窗户许久,嘴角微微的笑了笑,才闭上眼睛。
  栗蔚云回到了差役安排的房间,也是久久不能入眠,今日胥王提出让她代笔,又和她说为秦安求情的事情,这都是故意而为,故意让她知道。
  她心中不安,担心胥王会如秦安一样怀疑她是李桑榆。
  秦安即便是认定了她是李桑榆,她也没有丝毫的担忧,反而秦安会帮她做她想做的;但是胥王不同,他会拦她。
  次日,胥王的身体还是和昨日无差,阎州军的将领和处理清龙帮事务的大小官员前来禀报公务,胥王也只是听着,一干事情还是交给他们自己去做。
  众文武官员也知道这位胥王是不问朝事的,而且如今身体羸弱,便也不敢多打扰,只是有什么进展或者新的情况消息向他禀报一声。
  在宪州呆了几日,胥王的身体也好了一些,宪州这边的事情也处理的差不多,朝廷新派了知州上任,胥王也并无什么事情,便准备启程上京。
  出发的前一日,赵滨找到栗蔚云,通知她道:“殿下命栗姑娘随行上京。”
  栗蔚云震惊,她本打算明日胥王等人北上京城,她便回虞县,和秦安详说这边的事情,然后了解虞县那边关于军械坊后续的安置,随后就回耿州军中。
  现在胥王竟然命她同行。
  “赵公子,蔚云……”
  “殿下知道栗姑娘的担忧,已经命人给秦小爷送了信,就连境安军中也一并打了招呼。”赵滨立即的截断她想推脱的后路。
  “殿下为何让我随行?虞县的事情结束,我尚需要回军中复命。”
  赵滨笑道:“这你就要去问殿下了,我只是传话,并不知殿下心思。”
  她朝胥王的厢房方向看了眼,她如今不过是境安军的微末小兵,胥王让她随行,她只能乖乖的听命行事,哪有质问的道理。
  只是胥王这样的做法,让她心中更加的不安。
  “我知道了,烦赵公子传个话,蔚云多谢胥王体恤,为蔚云将虞县和耿州的事情都安排妥当。”
  “嗯。”


第128章 不甘心''
  次日,栗蔚云收拾行李,牵马到了府衙门前,不一会儿见到水珠搀扶胥王出来。
  这几日养着,胥王脸色好了许多。
  胥王瞧见她,对一旁的何侍卫说了句什么,何侍卫便朝他走了过来。
  “栗姑娘,殿下吩咐,你不必骑马,随殿下乘车。”何侍卫道。
  栗蔚云愣了下,朝胥王望去,胥王也正看了她一眼,然后在水珠和赵滨的搀扶下上了马车。
  “多谢胥王厚爱,我还是习惯骑马。”
  何侍卫笑着道:“殿下离开胥州的时候只带了我们这些侍卫,也就只有水珠一个姑娘在身边伺候,我们这些人毕竟不及姑娘家心细,殿下身子不适,就劳烦栗姑娘到车内伺候。”
  栗蔚云看着马车,胥王已经上车,水珠也跟着上了车。
  她无奈的只好舍马上车。
  马车是四驾并驱,车内相对宽敞,她上车的时候水珠正拿着一个靠枕给胥王垫着背后的腰。胥王躺在一处松软的虎皮垫子上,垫子下面也是铺上了厚厚松软的褥子。
  旁边有一个固定的小暖炉,上面煨着水壶,旁边小几的木盘中放着茶具,还有几盘干果点心之类的吃食。
  “殿下。”她施了一礼。
  “坐吧。”胥王指了一旁的一个胡凳。
  她道了谢坐下,马车缓缓的动了起来,车行驶的并不快,车夫御车也很稳,小几上的杯中茶水也只是稍稍的晃动,未有溅出一滴。
  从宪州到京城也有一两千里,栗蔚云算了下,按照现在的行程,怕是要半个月方能够抵达京城。
  行车几日,胥王在车中不是躺着休息,便是翻看书卷,亦或者是看京城和胥州送来的信件,再者就是看着车窗外一路的风景,并没有刻意的与她闲聊。
  她心中也慢慢的放松了下来。
  日落时分入住驿站,胥王也只是让她伺候茶水文墨之类,其他也并不让她沾手。
  入夜,看着胥王房间的灯光暗淡了些,应该是休息了,不会再有什么事情让她进去伺候,她便来到了驿站后面的小园子里散心。
  小园子没有种植什么花草树木,而是一个菜园,这个季节也没有几种蔬菜。
  此时驿站内的人不是已经入睡了,便是正在收拾准备休息,此处菜园子没有人来,很是安静。
  她在一旁的六角茅草亭内坐了下来,只觉身心疲惫。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长吁了一声。
  再过十来天便能够抵达京城了,她心中复杂,想尽早的回去,但是又有一丝害怕回去。
  虞县中李家的男儿惨死十之八、九,京城中李家的女眷和孩童又不知道会如何。
  她咽下了泪,轻叹,一个人静坐静思了许久,一直月到中天才回房。
  ——
  虞县的小院中,小西带着黑豆推门进了院子,黑豆立即的朝院中一旁的桑树下跑去,小西借着月光才瞧见桑树下坐着一人。
  “公子,你回来了。”他匆忙的走上前,瞧见秦安靠在桑树树干上,手中拎着一坛酒,人已经喝的醉醺醺。
  “公子,你怎么又喝这么多的酒?夜凉,我扶你回房休息。”
  小西上前扶秦安,秦安扭着胳膊甩开,昂头又灌了一口酒。
  “公子,别喝了,你都醉了两天了,衙门的人今天都上门来找你两回了。”他强行的拉着秦安要将他给拽起身扶回房间。
  秦安却是一把推开小西,皱眉不悦的训斥:“别烦我。”
  “你喝了不少的冷酒,先回房间,小西给你准备解酒汤。”小西依旧上前去扶秦安。
  秦安甩开几次,被小西拉的有些不耐烦,怒道:“滚!”
  小西被惊吓的愣了下,见秦安没有再责怪的意思,他盘腿坐在了秦安身旁,苦口婆心的劝解。
  “公子,栗姑娘只是随胥王上京,说不定过段时间就回来了,或者是回耿州,公子到时候再去见她就是了,何必要为此醉酒。”
  “不会再见了。”秦安抓起酒坛又是大灌了几口。
  “怎么就不会再见了?公子还可如以前一样离开虞县去耿州。”
  秦安靠在树干上,抬头看着头顶桑叶已经落的差不多的桑树枝,自嘲的冷笑。
  小西见劝他没有,便带着几分抱怨的道:“公子,小西都觉得你有些傻了,之前为了李将军冒死离开虞县,可李将军喜欢的是胥王,最后成了陛下的皇后,恐怕连公子是谁都不记得。”
  “如今为了栗姑娘,在耿州的时候只身入赤戎军营连命都不要,现在栗姑娘还是跟着胥王去了京城,你何必呢!”
  秦安一直呆呆的看着头顶的桑树枝,良久,也跟着自问一句:“何必呢?”
  “也许成为一种习惯了吧!”他自答。
  “也许是不甘心。”他低沉的嘟囔了一句。
  小西沉默了须臾,再次的起身去扶秦安,秦安这次没有再赖着不动,就着小西胳膊上的力道起身,提着酒坛朝房间去。
  次日,小西洗漱后便跑去敲秦安的门,里面没有回应,他推门进去,秦安已经不在房间了。
  他将几间房查看一遍,全都没人,回头瞥了眼黑豆,询问:“公子呢?”
  黑豆哼哼唧唧的原地打转。
  “又去喝酒了?”说着便出门打听秦安的消息,却打听到秦安去了衙门。
  小西立即的跑到衙门,向差役打听,果真人一大清早就过来了。
  小西回头看了眼跟着过来的黑豆,叹了口气道:“公子现在来衙门都不带你了,看来以后你要被公子抛弃了。”
  黑豆好似能听懂他话似的,忽然朝衙门里跑去。
  小西立即的叫唤,黑豆却头也不回。
  俄倾,黑豆自己跑出来了,紧跟着其后的是秦安。
  他昨夜喝了不少的解酒汤,现在头脑清醒了,面色也恢复如常,见到衙门外的小西,上前拍了下他的头笑道:“带你去喝酒。”
  小西愣了下,公子看着不似前两日满脸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