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卷帘绣宫深-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虞瑾惊异的侧头看去,赵崇珩已经到了院子里,一身青色锦袍,黑底镶金线的白靴。
  真是好久不见,久了一场生离死别,天翻地覆。
  竟生出一种沧海桑田之感!


第一百三十一章 敌动
  赵崇珩已快一步将虞瑾拥在怀中,如释重负的道了句:“我回来了。”千言万语尽包含在这句“我回来了”之中,虞瑾悬着的这么久的心总算安定下来,也露出久违的笑容来。荣娘有眼色,悄悄示意院子里的人都退了下去,将这儿留给久别重逢的小两口。
  虞瑾突然想起一事来,赶紧的从赵崇珩的怀里挣脱出来,低着头小声的道:“那个……假的那个你的尸体被送回来,操办完后事后,我自作主张将后院里的那些女人都遣送出去了。”
  “都送走了?”赵崇珩似笑非笑的看着虞瑾。
  虞瑾更加没底气了,只如实的回答:“还有倾芜在。”
  赵崇珩略显得头疼,按了按额头,半带埋怨的道:“你该把倾芜一并也给送走的,如此一来才清净。”
  虞瑾不知他这是故意试探她还是出自真心,回道:“倾芜是侧妃,地位非同其他的侍妾姨娘可比,若无休书,她生死都是三皇子的人,她要留在府中我也不能赶了她走。”
  赵崇珩点了头,细想一会儿,道:“过几天,找个由头,将她一并送走吧,休书我会写好。”
  倾芜听闻赵崇珩活着回来了,她高兴欣喜的跑过来,却不想听到的是这样一番无情之话,她一直以为自己于赵崇珩是不一样的,后院里的那些女人个个都是出身不凡,唯独自己是奴籍,赵崇珩不但不嫌弃自己的出身,还一步一步的将自己提到了侧妃的位置,在后院里,她俨然早已是一副当家主母的风范。原来,赵崇珩在提起她的时候,神色淡漠,没有半分的感情。
  她失魂落魄的回了自己的院子,自己的屋子,看着熟悉的一切,一想到过几天她就要被送走,这里的一切将与她无关,就这样任由人安排?她不甘心,又输给虞瑾!
  赵崇珩不怪罪虞瑾遣送走后院里的女人的事,这让虞瑾心里更加的愧疚不安,想到那个无辜的孩子,更是悲从中来,泣声道:“对不起,我没能保护好孩子。”
  赵崇珩也显出几分伤感,再次将虞瑾拥进怀里,安慰道:“没事的,孩子以后还会再有,重要的是你没事。”
  终于,在失去孩子之后,虞瑾一直强忍着伤心,在这一刻,她放声哭了起来,哽咽着道:“那孩子,是被父皇亲手掐死的,父皇从来都容不下我们,容不下虞家……”
  赵崇珩微微一颤,将虞瑾抱得更紧了些,他都明白,明白这段日子虞瑾在强撑着等他回来,即便那人是他的父亲,他再也不会手软心软,而且,父皇近些年来确实昏老糊涂了许多。
  虞瑾在赵崇珩的怀里渐渐的睡了过去,赵崇珩将她放在床上后,喊了荣娘等人进来伺候,便就出了虞瑾的院子往书房而去。
  顾墨城已经在书房里候着了,赵崇珩一进来他便拱了拱手,道:“仇天锦在江北出现了,看来二皇子有异动。”
  赵崇珩一去江南就发现流民有问题,果真他一落单,就被一群流民袭击,而且这些流民虽穿着落魄却是力大无穷,个个彪悍精壮,且训练有素,他在暗卫的保护下九死一生的逃了出来,不想又遭遇杀手伏击。江南一行明显暗藏危机,他索性造成已死的假象麻痹敌人,他也好暗中查访拉拢有志之仕。
  京中的一切局势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也查出虽然太子向父皇举荐他来江南监督河道,流民却是二皇兄安排的,后来蹿出来的刺客则是五皇弟的手笔。五皇弟在德州的人被除去势力消减了大半,眼下正暗中培养新势力,急需银子周全,因而很是亲近辛家,也将手伸到了江南三省。二皇兄在徐州的兵马被六皇弟和八皇弟领兵剿灭,也急需招兵买马,不过他府中的能人异士颇多,眼下又都在活动着,看来是要有什么动作了。
  召了暗卫出来,吩咐道:“盯紧二皇子府,我死而复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三皇子府,二皇兄那里必有所动。”
  “是。”暗卫应下便就一跃,看不清他是从哪儿出去的,人已经不见了。
  顾墨城问道:“那我应该做些什么?”
  赵崇珩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感谢,道:“你留意一下大齐各处商户的动向,尽快查出几位皇子的背后都是哪些富商在支持。”
  “嗯,这事好办。”
  顾墨城离开之后,赵崇珩坐下来拿起笔开始写给倾芜的休书,写好了之后,等墨迹一干,才放在抽屉里锁好,他刚回来,不适合此时就休了倾芜。
  想了想,去了趟倾芜那儿。
  倾芜正思计着怎么才能让赵崇珩不休了她,她那个骗子父亲指望不上,虞瑾也不会帮她,贤妃更不用说了。到底有谁能帮她?
  桑榆?对,就是桑榆!
  这会儿,赵崇珩进来了。
  倾芜赶紧擦去脸上残留的泪珠,收起心思,挤出一抹高兴的笑来:“三皇子,妾身就知道您不会死的!”说罢,已经扑到赵崇珩的怀里,嘤嘤的哭了起来。
  赵崇珩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放开她来,带着商量的口吻道:“我虽回来了,暗中害我的人还在,府里不安全,我送你去你父亲那儿住段日子,等府里的危险过去了,再接你回来,可好?”
  原以为倾芜会吵闹,坚决不离开,哪知她却是听话的点了头,眼中虽有些不舍,却还是吩咐丫鬟收拾行礼。
  赵崇珩未做多想,让人备了马车,立即送了倾芜离开。
  第二日一早,盛京中人放在死而复生的赵崇珩身上的注意力立即转向了别处。
  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三位大人昨夜里被刺杀身亡,兵部尚书是中毒,死在床上,刑部尚书的喉管被刺破死在书房,吏部尚书的后脑被三根银针刺入而死,死在回府的轿子里。
  一夜连死三位三品大员,朝野震惊,人人自危,谁还记得死而复生的痴傻皇子。赵玳安下令派梅太守务必将杀死三位尚书大人的凶手抓出来,加派人手保护朝中各位大臣。


第一百三十二章 恢复
  兵部尚书是亲太子势力,刑部尚书是六皇子的人,吏部尚书是五皇子的人,更重要的是这三个位置至关重要,兵部管天下军马调动,刑部掌管天下刑狱,吏部更是掌管朝中官员的上升与外调。眼下这三人一死,定是要选其他人调派到这三个位置上,虽刺杀这三人的凶手还未捉拿归案,但是赵玳安经过与內辅大臣商量过后,着吏部侍郎提升为吏部尚书,大理寺少卿为提为刑部尚书,闲赋盛京的归德将军为兵部尚书。这三人,除了归德将军与太子有几分交情之外,其余二人似乎并不在任何党派之中。
  注意二皇子府动静的暗卫很快回来禀报,这三人与二皇子都曾有书信来往,都是二皇子的人,而且杀死原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三人的正是二皇子府上的门客唐门蓝月、剑客邝安晏、善用暗器高手玉面公子。二皇子府里出动的不止这三人,看来二皇子是想暗中除掉支持各位皇子的大臣,然后安插上自己的人,下一步就是除掉太子,再逼宫?
  想到此处,赵崇珩的面色一沉,喊了暗卫出来,吩咐道:“送封信给定远将军,让他遣三千精兵入京保护皇宫。”
  等暗卫退下之后,他又喊了人随身侍卫进来,道:“派人暗中注意边疆动静,看可有军队异动。”
  等一切都吩咐妥当之后,他才带着随身侍卫去了离忧的住处。
  在离忧的住处里,赵崇珩与他道:“拜托离忧先生治好我的痴傻之症。”
  离忧惊异的看向赵崇珩:“三皇子打算出手了?”
  赵崇珩点头:“时机已成熟,而且各位皇子均有异动,不得不提前以真实面目出现。”
  离忧不再追问其他,专指赵崇珩的痴傻之症而问:“三皇子是想循序渐进,还是立竿见影?”
  赵崇珩回道:“万事不可操之过急,循序渐进方不使人怀疑。”
  离忧点头,回药庐研究医理,赵崇珩也带人离开了离忧的住处。
  之后,每隔一两日赵崇珩便会前往离忧的住处,呆上一段时间,才打道回府。这期间,梅太守查杀三位尚书的凶手仍旧未果,而当朝太傅与太师却又意外死亡,太傅是夜里落水而亡没,太师则是白天去山郊寻猎意外堕马而死。太傅与太师在这节骨眼上意外身亡着实令人怀疑,更何况太傅乃是皇上的心腹大臣,太师也是支持太子的得力肱骨大臣,若朝中大臣接二连三的死亡是一场谋划已久的阴谋,那这绝对是针对太子和皇上的,有嫌疑的人可就不止几位皇子,更可能是虎视眈眈翘望大齐的邻国。
  赵玳安下令让大理寺、刑部、兵部同时出动,协助梅太守追查凶手并保护京中官员,官员接二连三的死去,触动了安逸许久的大齐国的神经,赵玳安和朝中大臣都打起了二十四分精神,也许万一一个不慎,下一个死的就是他们。
  往后,又死了林御史、王常侍,京中一下死这么多的三四品官员,临时候补的都难以填缺,而梅太守对凶手是谁仍毫无头绪。
  赵崇珩让人送了拜帖给梅太守,说他有凶手的线索。梅太守接到拜帖的时候还以为是虞瑾,便直接去了三皇子府,哪知虞瑾没见着,接待他的竟是京中盛传的痴傻三皇子赵崇珩。赵崇珩思路清晰的将几个案子逐一分析给梅太守听,又将手里所掌握的线索告知给梅太守。
  梅太守仍旧处于震惊之中,良久才拱手抱拳问道:“京中盛传三皇子有痴傻之症,下官也曾多次见过三皇子,三皇子现今的言行似乎……”他的话并未说完,直接将话头扔给了赵崇珩。
  赵崇珩微微笑着道:“京中所传不假,梅太守眼见也为实,本皇子江南一行,看似徒惹祸端,却是因祸得福,在江南受了几处外伤,经离忧先生诊治后,竟发现头上的一处伤却打散看我头颅之中一块凝结已久的血块,那血块正是导致我多年来痴傻之症的所在。”
  梅太守一副原来如此的恍然模样,拱手向赵崇珩道:“恭喜三皇子。”转而又向一旁的离忧道:“离忧先生果真是华佗再世。”
  离忧承了个虚礼:“太守大人谬赞了。”
  梅太守得了线索,又得找崇珩帮他清楚分析局势,知道下一个受害的人是谁,早已派人将其保护起来,虽没立即查出凶手是何人,不过却是保护了被刺杀的几位大人。梅太守进宫面见赵玳安,同赵玳安说了赵崇珩之事,将赵崇珩和离忧一番大赞,特请赵玳安下旨让赵崇珩协助调查凶手一事。
  听梅太守说完,赵玳安不由想到赵崇珩几岁的时候,那可是何等的聪明,资质更是在众位皇子之上。
  赵崇珩在此刻突然恢复智力,赵玳安心里的警钟响了起来,这一连串的朝廷官员死亡到底跟赵崇珩有没有关系?这么多年来,赵崇珩是不是在装傻?想了许久之后,赵崇珩是不是在装傻暂且不提,朝廷官员的死可以肯定跟他没有关系,不管赵崇珩是真傻还是装傻,若是要借由此事来突显自己的能力确实是太过冒险。
  虽听梅太守说了一番赵崇珩已经不再痴傻,可赵崇珩傻了十几年,突然说他变聪明了,赵玳安一时仍旧难以相信,想到赵崇珩在江南死而复生回来,还没有进宫来见贤妃,便下了道旨意让赵崇珩和虞瑾进宫来给贤妃请安。
  赵崇珩得了旨意,眼下一笑,知晓梅太守定是已经与父皇说了他恢复智力之事,父皇此举是要试探一下他的虚实,接了旨意,他让虞瑾好生打扮一番便就进宫了,此番进宫,怕是要跌破众人眼镜了。
  马车过了丹凤门,赵崇珩伸手扶虞瑾下来,一旁来迎的小太监嘲讽了句:“哟,今儿三皇子倒是很得礼,还会扶着三皇子妃下马车了。”说罢,转而同情的看了虞瑾一眼,这宫里的人可都知道要不赵崇珩突然活了过来,虞瑾眼下可就是贵妃了。
  果真是天意弄人啊!
  先前赵崇珩进宫得这些宫女太监王贵显赫的嘲讽已是平常,以往他都只是呵呵的傻笑,惹得这些人变本加厉。这小太监见着赵崇珩不傻笑,还一副严厉的模样,正纳闷着,却听得赵崇珩已经是破头骂责了起来:“好大胆的奴才,见着本皇子不行礼问安已是大罪,竟还敢拿主子取笑,来人,将这太监拿去把舌头拔了,看他日后还敢说笑主子!”
  小太监还未回过神来,已有南衙羽林卫冲过来将他押走。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一声痛喊,虞瑾不由身子颤了颤,赵崇珩轻挽住她的手,温柔的道:“我们走吧。”


第一百三十三章 立威
  那小太监被拔舌头时那凄厉的惨叫声传得那么远,宫里又是消息极快的地儿,赵崇珩和虞瑾还未到凤栖宫此事就已经传得满宫里皆知了,纷纷在议论着赵崇珩在江南是遭遇了怎么样的变故,竟一下从一个痴傻任人揉捏的皇子变得如此暴戾,大多也有在猜测是虞瑾在背后指使赵崇珩而为,毕竟虞瑾在宫里住了那么久,许是这太监曾经得罪过她。
  赵玳安也在凤栖宫里,他是要见见赵崇珩到底是否真的不再痴傻了,再说一个死而复生归来的儿子他自然也是要见见,表表关心。
  赵崇珩同虞瑾并肩进来,见赵玳安在,先是恭敬的向赵玳安行礼问安,然后才向贤妃请安,言辞行为均是恭谨,丝毫不露傻气,一双如鹰眸般的眼睛也尤为犀利,多有赵玳安年轻时候的模样。
  赵玳安看的不由心惊,正打算向赵崇珩问话,贤妃已是喜极而泣的上前去拉着赵崇珩的手,满眼的宠溺和欢喜,她的儿子果真活着回来了,劫后余生,定将展翅翱翔,忍辱负重这么多年,终于要扬眉吐气,让那些欺诲嘲笑他们母子的人知道,三皇子赵崇珩绝非是个痴傻呆儿!
  “珩儿,你可算是活着回来了,母妃一直都不信你死了……”母子生死重逢的催泪戏还是要演一演的。
  赵崇珩也略有感怀,眼眶稍显湿润,语气缓和下来,道:“让母妃担心了,是儿臣的罪过,不过儿臣也因祸得福,儿臣头部受创,离忧先生给儿臣治头伤时,发现脑中的淤血散了,儿臣经过离忧先生的救治,已经脱胎换骨。”
  脱胎换骨,意思是已经不是之前的痴傻赵崇珩了。
  贤妃虽露出惊喜之色,却不过分张扬,只心疼的道:“真是老天保佑,母妃不求着你有多聪明,母妃只要你平安归来就好。”说得却是一番为母亲的心怀。
  赵崇珩拱手低头,声音带了半分哽咽:“儿臣明白。”
  赵玳安开口打破这段母子生死重聚的感人场面,干咳了声,道:“珩儿你也是因祸得福了,只是你这痴傻之症已经多年,如今这痴傻之症虽治好了,但是皇子需学习的很多文成武功都要好好温习一遍,日后也好能帮衬父皇一二,也能振兴三皇子府。”
  赵崇珩恭敬应下:“是,儿臣遵命。”
  虞瑾适时的开口道:“三皇子先前虽自身缘故不便,可皇子该上的课该学的东西也都不曾落下过,之前不曾领会,如今神智清明,那些东西回想一番,便就差不多明了,昨儿晚上,儿媳与三皇子一同去温春秋一书,三皇子看一遍就记住了,我是看了好几遍都没记住几句话。”
  话说得甚是俏皮,惹得贤妃欢快的一笑,贤妃更是欣慰的看着赵崇珩,越看越满意。赵玳安虽未表现出什么不满来,却是嗔了虞瑾一句:“你倒还读过春秋?”
  虞瑾不好意思的回道:“家中请来的夫子曾经教过,只是儿媳不爱读书,看着满文字的书本就头脑发晕。有一段,爹爹曾一度以为我是病了呢。”
  此话,又是惹得屋中的人忍俊不禁,就连赵玳安和赵崇珩都悄然的翘起了唇角,这父子来,其实笑起来的样子很是相似。
  屋中紧张的气氛让虞瑾这一说话瞬间变得轻松了。赵玳安和贤妃与赵崇珩虞瑾二人闲话了许久,最后赵玳安向赵崇珩道:“梅太守曾向朕极力举荐你,近来朝中大臣被杀一事闹得人心惶惶,你对此事又颇有见解和理智,你便与梅太守一同去堪破此案,早日将凶手捉拿归案,将幕后之人抓出来。”
  赵崇珩正经严肃的拱手应下:“是,儿臣领命。”
  离开凤栖宫后,虞瑾道:“你进宫故意发怒惩治那小太监,瞧,现下这宫里的太监宫女见着你都是绕远了走。”
  赵崇珩轻笑了声:“绕远了就不会扰我们清净,若是还往边上靠过来的人可就是别有异心了。”赵崇珩说着,眼神已经落在躲在花丛后面的一个小太监。虞瑾朝着赵崇珩的目光看去,笑着问:“你打算怎么处置这个不怕死的小东西?”
  她的话音才落下,赵崇珩手一挥,便就听得花丛后面传来一声惊呼,再看,那小太监已经倒下,“扑通”一声,尸体已然落入后面的池子中,赵崇珩这招还真是高,如此一来就造成了这小太监是无故落水身亡之表象。
  碧琼倒是像没看到赵崇珩似的,往这边过来,她身边的宫女听到那一声落水的声音,往池子边瞧了眼,就看见上面漂浮了个小太监的尸体,刚刚落水,又不听呼喊,立即就见尸首浮在水面,这儿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显而易见,再加上一早宫里传出三皇子让人拔了小太监舌头一事。碧琼身边的宫人已经在议论纷纷,有胆大的已经开口向碧琼劝道:“主子,您还是避开些三皇子走吧。”
  碧琼不听反怒,斥了她一句:“三皇子妃在宫中时,与本宫素有来往,此番在宫里遇上不上前打声招呼,无故避开岂不是让三皇子妃猜测本宫。”
  虞瑾和赵崇珩已经过来,虞瑾笑着喊了声:“这不是昭仪娘娘吗?可是宫人有侍奉不得当的地方?”
  虞瑾是问碧琼为何在此处训斥宫女,这一问却是将那宫女吓得往后退去,连跪下求饶道:“三皇子妃饶命,三皇子饶命。”
  虞瑾被她惹得捂嘴笑了起来,碧琼笑着说明了一句:“是个不长眼的,说了几句堵我心思的话。”
  虞瑾扶着那宫女起来,却是向碧琼道:“所为良药苦口,凡事都顺着你的指不定在想着谋害你,明知说的话会让你添堵不高兴还要说的人,这才是真正为你着想的。”
  “倒是领教了。”碧琼笑道,“三皇子妃今日穿的衣裳料子倒是不错,可也是出自许氏绸缎庄的?”
  碧琼这话头一转,二人便说起了衣裳绸缎之事,碧琼倒是对虞瑾今日穿的衣裳料子极为喜欢,爱不释手的摸着虞瑾的衣袖,说也要去皇上那儿求一匹同样的绸缎来。
  定下主意来,碧琼直接打道往紫宸宫的方向去了,她倒是这会儿就要去向赵玳安要绸缎了。
  等碧琼带着宫女走后,虞瑾才趁着无人的时候,从衣袖里拿出碧琼悄悄塞进她衣袖里的纸条,还未来得及看,就宫辛婕妤身边的宫女过来,她赶紧将纸条藏好。
  “辛婕妤请三皇子和三皇子妃去芜色馆里说话。”辛婕妤身边的宫女过来向二人行礼之后道。
  虞瑾应了下来:“也好,我也该去谢谢这些时日以来辛婕妤对我的照料。”


第一百三十四章 坦诚
  宫女神色略变,领着赵崇珩和虞瑾往芜色馆去了。
  虞瑾和赵崇珩一到,她就立即匆匆过来直接跪在虞瑾赵崇珩的面前,倒是直直的将虞瑾和赵崇珩吓了一跳。
  辛婕妤道:“事到如今,请二位过来,我愿意将我所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只求能保全辛家。”说完,头用力的磕在地上,瞧得虞瑾都有几分惊心。
  虞瑾没有说话,她看向赵崇珩,赵崇珩也没有说话,只是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又让宫女将辛婕妤扶起来,笑着道:“辛婕妤的消息真够灵通的。”
  见赵崇珩已经坐下,辛婕妤明白赵崇珩是愿意听她坦诚了,便吩咐宫女端了茶上来,之后又屏退了众人,这才徐徐道来:“的确,宫里有我的眼线,三皇子蛰伏数年,忍受多年羞辱嘲讽,此等忍耐和毅力着实令人佩服,五皇子确实比不上您。若是三皇子早日露出锋芒,辛家也不会投靠五皇子。”
  听辛婕妤此话,赵崇珩冷笑:“辛家想转投本皇子门下,本皇子理应高兴万分才是,只是辛家如此善变,这样的人,本皇子可不想要。万一再出现个蛰伏更久的人,辛家定是第一个出卖本皇子的人。”
  辛婕妤面对赵崇珩的嘲讽,苦笑了声:“您就别打趣本宫了,本宫别无他想,只想保住辛家。当初辛家会选上五皇子也是逼于无奈,素来人们就看不上出身商贾之流,可是皇子们却需要商贾的银子来成事,各处商贾被皇子官家合作,势必要打压其他无官府撑腰的商家,辛家若是不投靠三皇子,早就被别的商人吞并,再说我在宫中,一无皇子,二无皇上宠爱,我和公主日后还得要有所依靠,太子资质有限,德行有失,五皇子又是皇上最宠爱的皇子……”
  赵崇珩开口打断她的喋喋不休,道:“辛婕妤请我们来就是为了说这些吗?”
  辛婕妤这才意识到说错话,立即改口道:“五皇子支持辛家的生意,不过辛家大半的家财都给了五皇子招兵买马。我在宫中,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