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阐教有金仙(守阙)-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久,只见伏羲双手猛地一拉,将网拉上岸来。一群好奇的看着伏羲的孩子眼睛一下看见那张被伏羲拉上岸的网里几条大鱼正蹦跳。
    手里拉着网的伏羲哈哈大笑起来,将网往岸边拉出去,离河水远一点,松开手,藤网张开,几条大鱼跳到地上。
    伏羲眼里笑意浓浓,高兴的招呼旁边的孩子捉住在地上乱蹦的大鱼。
    伏羲再次将藤网放置水里,静立等候。
    不久,伏羲就用这张藤网捉住了数十条大鱼,让那些孩子每人抱了一条,其余的用藤网拖住,一起高兴的回到部落住地。
    当天傍晚,部落里散发出浓烈的烤鱼香味,让闻到香味的人都忍不住直流口水,伏羲趁机召集族人将编织藤网捕鱼的事传授给族人。
    此后,天水人族多了一件工具,用各种藤子编织的藤网,这网随着运用的摸索,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不但用来捕捉水里的鱼,还能用来捕捉山上的野兽,空中飞翔的鸟。
    由网又衍生出了不少其他各种用途的物品,天水人族生活渐好,特别是后来一番琢磨,发明了弓箭以后,天水人族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采摘不再是占绝对地位的劳作,打猎,捕捞成了重要的工作,有了肉食的补充,天水人族的身体渐渐强壮,羸弱的躯体有了改善。
    伏羲在族中的威望前所未有的高涨,邻近的人族知道天水人族的情形,也纷纷前来恳求指引。
    伏羲同样也对前来求教的人族悉心指导。伏羲之名再次传遍四方,有许多小型的人族部落纷纷前来投靠。附近几个部落也纷纷尊伏羲为自己部落的首领。
    伏羲的威望和影响力渐渐扩大,渐渐成为洪荒人族威望最高的人。
    天水人族部落渐渐有了成为洪荒人族中心的景象,四方人族纷纷前来求教,学习,将从这里学到的知识在传向四方人族。
    伏羲领着天水人族和与天水相邻的人族迅速发展,这发展最能将人族生活改变的就是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
    藤网和弓箭的出现,天水人族捕获的猎物大大增加,有时捕获的猎物一时也不能吃完,而其中就有一些活着的猎物,甚至还有活捉的幼小的兽类。在吃不了的时候,伏羲让族人将这些活的猎物养起来,待因种种原因打不到猎物的时候充作食物。
    没想就是这样的养着,伏羲慢慢的发现其中一些猎物竟十分好养,比出去打猎还要简便,省力得多。
    这一来,伏羲就试着将其中一些兽类选出来加以饲养,渐渐的发现几种兽类最适合饲养:牛、羊、马、猪、狗;另外还发现一种不善于飞的鸟——鸡,也能饲养。伏羲将这六种动物称为——六畜。
    畜类的饲养真正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有了相对充足的肉类食物的补充,人类羸弱的身体大大得到改善。
    对于,伏羲给人族带来的改变,四方人族莫不心存感激,对伏羲的敬重更是无以复加,开始有了推举伏羲为洪荒人族共同的首领的言论。
    人族生活得以改善,部落里的欢声笑语多了起来,欢乐的气氛也经常笼罩在部落上空。可人们表达欢乐的手段太少,手舞足蹈,狂呼嚎叫,简单,粗狂。
    伏羲在感受人们欢乐的时候也在思索能用什么来表达这种高兴,这种欢乐。
    多方思索,多次试验,伏羲终于制作出来人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乐器——瑟,并为之创出了第一只曲子——《驾辨》。
    从此,人族有了自己的乐器和乐曲,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瑟和乐曲《驾辨》也随之传遍人族,其他的一些乐器也跟着被制作出来。
    这时候,整个洪荒人族都在传说伏羲的事迹,功勋。推举伏羲为人族共同首领的行动也在洪荒各人族部落里展开。
    终于,洪荒各地人族部落推选出的代表经过一番艰辛,纷纷来到天水,面见伏羲,送上各地部落遵从伏羲领导的信物。
    洪荒各地人族部落能相互传送消息,其实这中间有着老子,元始,通天三人的安排部署,否则以洪荒大地之遥,普通人族相距遥远,一生也难往来一次。这中间少不了三清门下弟子的功劳,只为人族尽快发展。
    此次洪荒各地人族部落推举伏羲为人族共同首领,也多有众弟子之功,否则这些代表怎能顺利快速到得天水人族部落。
    一番庄严肃穆的仪式后,伏羲正式成为洪荒人族共同首领。
    ps:多谢天道雨尘,轩辕九玄,阿友叫我二少爷三位朋友打赏!谢谢! 
        
一二一、伏羲功就
    伏羲被推为洪荒人族共同首领,其身所言所行也不在只关注天水及周边人族,即便是天水人族部落内部的事务也多交给族人处理,一般的生产生活也不再过问。
    对人族一般事务不再过问的伏羲这时却在思索影响人族生活,生产的天地自然,许多的不解,许多的谜团困惑着伏羲。
    伏羲决定出去走走,到洪荒大地去寻求答案,也想多看看洪荒大地生活的人族现在的情形。
    伏羲之身一人悄然入了洪荒,斜披鹿皮,手拄木杖,散发披肩,髯须飘飘,腰中系一藤条,足蹬草鞋。
    伏羲这一入洪荒大地,首阳山八景宫里正炼丹的老子即已知道,知道伏羲离功德圆满已不远,可真让伏羲以凡人之躯徒步洪荒,行走各部人族,那根本就不可能。可伏羲要想最后功成还真得在洪荒走上一遭,寻访自身机缘。可若无外力之助,伏羲不可能获得自身机缘。
    八景宫丹室里,老子望空打出一道法诀,却是为进入洪荒的伏羲附了一道如同缩地成寸一般的神通,让伏羲行走洪荒不会因洪荒太过广阔而无法寻得机缘。
    而这其间还要让当事人伏羲不得而知,只当自己确实是一步一步丈量着洪荒大地,寻访着洪荒生活的各个人族部落;探访着洪荒天地间的种种奥秘。思考着这天地间的种种现象。
    只是伏羲可能会有一种感觉,洪荒大地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
    伏羲一步步在洪荒大地行走,却不知道此时他身旁正隐着一个人跟随在他,看他一步一步前行;看他晚上仰望星空;看他坐在一棵幼苗前发呆;看他在河岸边驻足;看他在山巅长啸。
    这跟在伏羲身后的人正是那寻道子。
    寻道子同样知道伏羲即将功成,对于前世传说中的第一位人文之祖有着深深的敬仰和诸多的好奇;更是对他所创下的八卦好奇得紧,不知他是如何创出这等神妙的符号的。
    要知道,即使是到了寻道子前世生活的年代,各种知识的发展已到了一个很高的境地,可对那看似简单的八卦却依然研究不透,就连那代表了当时最高成就的电脑也只是运用了八卦中简单的二进制运算法则。而对八卦所代表的天地间最本源的意义却是越研究越惊异,天地间的一切,无论是科技的,精神的,都可以在那小小的八卦盘上表示出来。直让后人感慨先人的智慧。
    而此时,寻道子就想悄悄的跟在伏羲身后,看伏羲是如何以凡人之身创出这奠定前世华夏一族的哲学观,自然观,社会观,也是文字产生的基础的八卦符号。
    寻道子这些年也少在洪荒走动,就在寻道山与素心在一起,修行虽不曾落下,也没有刻意潜修,只是每日例行打坐体悟,早晨与素心一起练练太极拳,偶尔与素心交流一下修炼的心得。平时指点一下两弟子和三眼雪狮兽,戟龙兽,玉麒麟;也时常指点一下素心弟子——紫灵。多数时间会陪着素心照料一下药田,在寻道山各处走走,于竹亭享受素心亲手泡的灵茶,说说闲话。
    日子平静无波,道行也不见有多大增长,期间带着素心去了一趟镇元子的万寿山五庄观,蹭了几个人参果,交流了一下感情。
    直至被师父元始天尊召去告知立人族‘三皇’一事,这才派出玉麒麟为伏羲扬名。
    到了伏羲最后入了洪荒,即将功行圆满,只待创出八卦符号,为人族真正走入文明作出伏羲最大贡献的时候,觉着有些无所事事的寻道子跑来洪荒,跟在伏羲身后,欲亲身见证八卦符号在凡尘的诞生。
    伏羲不知身边有一个人跟着,只是随意的走,随意的看,无有目的,无有方向,只是想寻找自己心中迷惑的答案。
    伏羲走进各个遇到的人族部落,了解他们的生活,听他们讲遇到的困难,心里的迷惑。
    伏羲将这些听道的,见到的都在脑海里思索,反复思考。
    一路看,一路想,一路听,一路思。
    伏羲在洪荒游荡十余年,依旧是满脑的困惑,并没有寻到想要的答案。
    寻道子也跟在他身后十余年,看他所看,听他所听,想他所想。将自己置换成此时的伏羲,也在思索,考虑这种种迷惑,不解。
    还别说,这十余年的默默观看,倾听,思索,让寻道子感觉自己的道行隐隐有增长了一丝的迹象,这可是让寻道子兴奋好久。要知道到了寻道子这等道行境界,想要有一丝的增长都是何等艰难,即便数万年不得增长一丝也是情理之中的。没想仅仅是跟在伏羲身后置换了一下身份,看其所看,听其所听,思其所思就能有如此收获。这可是真的意外之喜。
    伏羲心中寻求的答案没有,依旧一步步在洪荒大地寻找。寻道子依然隐在一旁跟在伏羲身后,随他继续寻找。
    行行复行行。
    这日,伏羲行至一条河边,看河水奔流,驻足长望,不知心中所思。随后,伏羲沿河而下,步履缓慢,似边行边思。时而抬头观望,时而低头凝思。脚下步伐却依然缓慢迈动。
    行数日,来到此河与另一河交汇之处。
    伏羲立于两河交汇的岸边,呆呆出神。河里两河相汇,水流相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漩涡。
    这两条河水却是一条清澈,一条浑浊,相击形成的漩涡却形成奇异的清浊两色,不断旋转竟形成玄妙的如同首尾相逐的两色游鱼。
    漩涡继续旋转,两色游鱼渐渐混为一色,随即漩涡消失。
    伏羲呆望着这两条河相汇造成的奇异景象,不再迈步,就那样痴痴望着河里不断形成和消逝的漩涡。
    隐于一旁的寻道子见此景象,也倍觉奇异,深感自然之奇妙,大道之理真正无处不在。
    随后,伏羲就在岸边住下,每日坐于两河交汇的岸边观摩河中奇异的景象,一连数月。
    数月后,伏羲不在仅仅观看,手里握了一只树枝在地上比比画画。画了一会,盯着看,沉思一会又抹去。随后又继续画,就这样时而画,时而想,时而抹。
    伏羲已沉浸于一种莫名的状态,忘了时间的流逝,只在那痴痴的描画心中一种模糊的玄妙的感觉。
    寻道子隐于一旁,看伏羲一会呆呆沉思,一会握着树枝疾画;有时又仰望苍天久久不动;有时听着风过草地沉思。
    就在这两河交汇的岸边,伏羲一呆两年。
    这日天刚亮,伏羲又到了往日常坐之处,看着河里不断出现,又不断消失的漩涡发呆。直至太阳升至半空,也没有如往日般提树枝在岸边地上比划。
    太阳已快当顶,伏羲仍旧未动。隐于一旁的寻道子却看见清澈的河里有一物踏水而来。
    及到近前,伏羲也见到了这踏水而来的是何物,只见清澈的河面上,一只高八尺五寸,有些像骆,却生有一对翅膀,马一样的身体,可长满了龙鳞,绿色却又有赤色的斑纹,四足踏于翻滚的浪花上,直向坐于岸边的伏羲走来。
    伏羲见走来的似马非马的生物,也不慌乱,反而是对那生物身上现出的斑纹生出了浓厚的兴趣,两眼紧紧的盯着生物身上的赤色斑纹。
    寻道子于一旁慧眼一观,这生物竟是那先天灵宝‘河图洛书’所化,身上之斑纹正是那灵宝呈现的道纹。这生物马身龙鳞,就称为龙马。看来,伏羲功行圆满也就在今日。
    不说寻道子于一旁感慨,伏羲被龙马身上斑纹迷住,看着那斑纹,这十余年的种种困惑,不解,似乎都一下找到答案。这两年在这河岸边的思索,一下清晰明亮起来。
    伏羲长身而起,心中兴奋莫名。喜极而狂,在岸边狂奔跳跃,呼啸高喊。
    许久,情绪稍稳的伏羲登上河岸旁的一个高台,台上有一块平整的石板。
    伏羲立于石板前,拾起地上一块泥土,平稳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手中泥土在石板正中稳稳地画了一个○,随即在○里画出了一条玄妙的曲线,这条曲线将○一分两半,又在分开的两半里分别点下一点,一下形成了一个玄妙奇特的图形。
    划出这玄妙奇特的图形后,伏羲稳了稳心情,闭着眼,脑海里极力回想在龙马身上看到的斑纹;随即眼睛猛地一睁,手里泥块在○的上方画出三条横线,又在对着的下方画了三条断开的横线。之后,伏羲又分别画出了另外六个分别用横线和断开的横线表述的符号,每个符号都由三条线组成,或者是两条横线和一条断开的横线组成,或者是由一条横线与两条断开的横线组成。这六个符号与开始画的两个符号一共八个符号围着那最初画出的玄妙奇特的○的图形组成了一个新的更具奇妙难言的图形。
    隐身一旁,看着伏羲将最后一笔画出,心里默默说了声:“成了!”
    随着伏羲最后一笔落下,天空异象顿生,祥云瑞气翻腾,霞光万道,仙乐传响,金龙彩凤舞动空中。
    ps:感谢阿友叫我二少爷,戏雨亲风,轩辕九玄三位朋友打赏!真诚的谢谢您们! 
        
一二二、伏羲成道
    伏羲画出八卦图,天呈异象,周天震动。这可是最本源的道理第一次在凡人中间出现,标志着人族真正开始崛起,真正迈出成为洪荒天地主角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人族成长再无阻挡。
    此后,伏羲所见到的两条河流有了自己的名字,龙马出现的那一条清澈的河流被命名为‘图河’;那条浑浊的河流被命名为‘黄河’;伏羲画出八卦图的那个高台被称为‘画卦台’,成了后人缅怀先贤的圣地。
    伏羲画出八卦,种种明悟涌上心头,以前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已不复存在,灵台通明,心里亮堂。也不管空中的异象,返身下了高台,迈开大步,回转天水。
    寻道子见伏羲离去,也没跟上,看了看原本立于河面的龙马,可这时那龙马却渐渐虚幻,随即无声无息的消失了踪迹,这先天灵宝‘河图洛书’再次隐迹。
    寻道子也没去理会那‘河图洛书’,回头看着石板上伏羲用泥块画的阴阳八卦图,就在这一回头的时间,那泥土的画痕竟已如天生一般渗入石板,如同石板上亘古就有的玄妙图形,石板的质地也似乎发生了某种神秘的变化,竟如同玉石一般,而且石板下如同生出根一样,竟扎入大地深处,与地脉相连。
    寻道子暗自赞了声奇妙,竟在自己面前发生这等让自己毫无觉察的神奇变化,随即飘然而去。
    伏羲径直回到天水人族部落,于族人中选出聪慧者传下阴阳八卦符号,讲解八卦所分别代表的
    “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性质与自然现象,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立八方,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
    伏羲传下八卦符号,从此人族记事有了新的工具,不再使用结绳记事,而是有了更为清晰的表述,为文字的真正出现奠定了基础。
    随着伏羲八卦在人族的传播,人族有了再一次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传承更加系统。
    到了这时候,伏羲于人族的使命也圆满完成,人族在他的带领下有了长足进步,取得了诸多成就,在崛起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首阳山,八景宫中,老子抚须而笑,微微点头,三清所立人族三皇中的‘天皇’已功德圆满,只需三清前往敕封,这‘天皇’就算圆满完结,三清所谋也就实现了一大步。
    老子随即打出一道法诀没入虚空。
    未几,虚空荡起一道涟漪,元始,通天先后跨出虚空,在老子面前稽首坐下。
    老子待二人坐下后,微笑开口道:“‘天皇’功德圆满,吾等当前往敕封,以成其位,使其圆满。二位贤弟意下如何?”
    元始点头道:“吾等是该亲往一趟,以示慎重!”
    通天则道:“应将人族各部首领齐聚,见证伏羲功绩,使‘天皇’之名不泯!”
    老子,元始也点头称善!
    当即,元始,通天各自向自己弟子发讯部署,将洪荒各地人族部落首领和素有威望者以合理方式带往天水人族部落,以观敕封伏羲人族‘天皇’一事。
    此时洪荒人族主要集中在‘南瞻部洲’,‘东胜神州’与‘西牛贺洲’略有分布,‘北俱芦洲’则无有人族。
    三清这一要求洪荒人族部落首领汇聚天水,虽有众弟子以仙家手段施行,可也用了两年才将洪荒众人族首领汇于天水。
    天水,人族部落,此时汇聚了洪荒大大小小人族部落的首领,这些首领到了天水,纷纷拜见了人族共同首领伏羲,为伏羲的睿智折服,在天水部落观望天水族人的生活,也都纷纷感到由衷的惊叹。
    这一日,空中仙乐传响,霞光闪烁,一朵祥云飘来,在天水人族部落上空停住,随即从祥云里现出几人和几只异兽。
    因空中异象而仰首观望的人族,一见空中现出的人和兽,许多人顿时眼里露出惊喜,当即跪拜下去,口中呼道:“拜见寻道子仙长,素心仙长;拜见三位神君!”
    旁边有不知所措的族人一听跪拜的人呼喊,也迅速跪下叩首不已。
    在屋里坐着的人听外面喧哗,也都出来观望,一见空中人和兽,又听跪下的人呼喊,眼中同样现出惊喜,也纷纷跪拜。
    伏羲也从屋里走出来,看见空中站立的人和兽,心中也同样激动,正要俯身下拜,那空中的人却已站在自己面前,正笑容满面的看着自己。
    伏羲见到,面有惊喜,神情激动,就要下拜,来人却一手将他扶住,使之不能下拜,口里却是说道:“无须拜吾,你吾乃是师兄弟,吾此来,正是奉了师命以助功成!”
    这来的正是寻道子和素心以及几位师弟领着三眼雪狮兽,戟龙兽,玉麒麟先行来到天水,准备一干前期工作,以待老子,元始,通天三位圣人前来敕封人族‘天皇’。
    空中显现异象也是为了造势,更是利用寻道子,素心,三眼雪狮兽,戟龙兽,玉麒麟的与人族的身份为伏羲张本。
    众位从洪荒各地人族部落来到天水的首领见传说中的仙长与神君都现身天水,更与伏羲亲近,心中那激动实在无以表述。
    寻道子和素心再次升到半空,对着下面跪拜的人族开口道:“尔等无须跪拜,吾等此来,是因伏羲首领功行圆满,即将获得三清圣人敕封,须吾等前来以作准备。诸位快快请起!”
    说完,寻道子将手一挥,一道青光扫过,众人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被青光扫过的身体竟顿时觉得清爽了许多,身上的暗疾似乎都也好了,一个个心中又惊又喜。
    寻道子和素心再次落到地上,站在伏羲身前,冲伏羲一笑道:“不请吾等进去坐坐?”
    回过神的伏羲当即赶紧将寻道子,素心及与寻道子,素心一起的几个道人一起让进屋里。而三只异兽则留在了外面,各自找地方歇息去了。
    众人坐下后,寻道子开口道:“此来因师兄功行圆满,即获果位,奉命先行准备,以待师长亲临敕封。须借助族人之力搭建高台,此事须师兄首肯,着族人尽早施为,以早日完工。”
    伏羲眼有迷惑,不过也不多问,只是拱手道:“仙长所命,敢不相从,只不知此高台须如何搭建,还请示下,也好着族人施为!”
    寻道子笑道:“只需召集族人说明,如何搭建就由吾几位师弟具体指挥即可!”
    这要人族亲自搭建敕封的高台,也是为人族自己能亲身参与,增强认同,强化记忆,为伏羲获人族气运作铺垫。
    敕封高台的建造,于此时的人族来讲,也算一个浩大工程,可因有庞大的人力,而且知道建高台是为敕封人族共同首领,群情激奋,热情高涨,又有寻道子几位师弟居中有效调度。高台还是很快建造起来。
    这日,高台下的四周已早早站满人,有不少从四方赶来的人群,寻道子一看这由密密麻麻的人群站成的人山人海,若以普通人的眼力看,那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人海。
    此刻于高台四周的人族有近百万之多,看着如此多的人族,寻道子心里也是有些兴奋的,人族终于再次发展起来了,毕竟他自己的灵魂就是一个人族,看人族能真正发展,成为天地主角,心中也是由衷高兴。
    寻道子,素心与先行来到的玉虚,碧游门人弟子在高台前肃穆站立,旁边是伏羲及一干人族各部落首领。
    高台四周虽聚集了近百万人,可俱都肃穆无声,只有拂过树丛的风声轻轻作响。
    在众人肃穆等待中,天空异象顿生,紫气万里横空,瑞气翻腾,霞光满天,仙乐缭缭,异香袭袭,金花朵朵。
    空中彩云一朵飘来,云上并排三只异兽,一只青牛,一只四不像,一只奎牛,各有一道人牵着;异兽背上端坐三位道人,居中坐于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