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纯阳第一掌教-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比。
  那四人全身光华尽敛,法则层层破碎,“哇”的齐齐吐了一口血,飞身疾退。一名似乎是首领的黑衣人顿足大骂道:“蠢材,来时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知道对方精擅至高浮黎元始三宝开天妙法,一法可破千万法,竟然还蠢到以法则硬捍,岂不是自寻死路?”
  四人转瞬之间失去战力,另外七人立刻打起十二分小心,其余几人又各自弃剑,取出背负的双铁轮,直上直下的向三人猛攻。
  红色云雾愈来愈浓,入目尽是一片淡红色,七人一边与柳随风、李承渊缠斗,一边竭尽全力的收敛心神,避免被红尘炼心牵扯,堕入心神幻境之中。
  被柳随风与李承渊死死护住的池寒桐突然抬起头来,一双眸子幽邃如深渊,冷冷的说:“二位师兄辛苦了!接下来便由小弟来掂掂他们的斤两罢……”
  柳随风微微一笑,一剑挑飞一只铁轮,侧开身形,只见一道红光冲天而起,垂下万道红气,猛然一震,一道惊雷霹雳般响起,惊得众人都是心神一颤,神智稍稍失守,立刻便堕入幻境之中。
  在一个个黑衣人眼前,岁月长河流逝,万物不断荣枯,尘世万界支离破碎,渐渐化为一片虚无,一个全身都笼罩在迷雾中的身影缓缓从虚空中走出,拉住他们的手,笑道:“小友,随我去罢!”
  “去哪里?”几乎绝大部分黑衣人都发出了同一个问题。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一个个黑衣人奋力挣扎,却始终挣脱不出那身影的大手,只觉一身精湛的先天修为渐渐淡去,衣衫枯萎,再也提不起一丝力气,精力、精气、元气缓慢流逝,生机渐渐从体内抽出,躯体腐朽、衰老、发臭,肌肤老化,白发丛生。
  终于有人恢复了一点神智,身子猛然一振,叫道:“万法止始终有道,道既在,如何会化作万界虚无?败了,败了,我落入红尘万劫之中了……”
  此念一起,重重幻境顿时烟消云散,眼前只剩下李承渊那一点锋利的枪头,“噗嗤”一声,深深的刺入了自己的咽喉。
  在池寒桐展现众生之基、红尘万劫之时,一个和尚突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众人身后,看着漫天红气,笑得无比开心。
  “终于……又等到了贫僧值得出手的时候……”
  此时场中柳随风与李承渊正在放手大杀,将一个个已经心智混乱的黑衣人当场击杀,那和尚却置若罔闻,右手虚虚一抬,一点殷红如血的小小光团已经出现在指尖。
  天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暗了下来,星辰隐去,日月无光。在漫天红气间,一点赤红的光芒从那和尚手中悄然升起,随即急速的扩张开来,化为一片血幕,与那红气交织在一起。
  “红尘炼心,炼的是尘世千回百劫,炼的是众生五蕴皆缘,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也罢,魔也罢,一体双面而已。”
  “你留在玄门,是掩没了你的天资。不如造就一个真正的血魔,以为众生之劫……”
  “贫僧便以这偷天换日大法,助你一臂之力!”
  说来也怪,他分明站在圈后不到十余丈的距离,即便是柳随风与李承渊依然毫无所觉。
  眼见那一点血红光团与漫天红气即将融合交汇,突然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一道紫黑色的巨雷从天而降,转瞬之间将那血红光幕炸得支离破碎。
  那和尚看在真真切切,不由得脸上勃然变色,惊叫道:“万雷之祖,都天混沌雷霆?”
  这一道都天混沌雷霆刚刚出现,顿时有癸水神雷化作漫天雷光,环绕都天混沌雷霆疯狂滚动,如同一条神龙搅动不休,将整个红色云气都搅动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将那血红光幕尽数灭得干干净净。
  只听远方一人大喝道:“区区偷天换日的窃天之道,也敢搅动武林风云?”四道粗大的参天巨剑从天而降,混沌元气蜂拥而至,诛仙剑阵一触即发!


第六百二十七章 红尘大道 芸芸众生

  偷天换日被破,顿时云开雾散,阳光明媚。柳随风与李承渊猛然惊觉,柳随风环顾四周,只见伏尸遍地,不由得叹息道:“劫数,劫数!十一位先天好手,也不知是哪一方势力所派,可惜了数十年精修之功……”
  李承渊一抬头,欢喜不迭的叫道:“师父来了!”
  身在诛仙剑阵中,那和尚只是满含遗憾之色的摇了摇头,低声自语道:“可惜,可惜……”
  他抬起头来,目光尽头,只见一只巨鹰从云端中疾冲下来,萧千离傲然立于巨鹰脊背上,目光寒冷,死死的盯着下方的年轻和尚。
  “纯阳掌教萧千离?”那和尚微微一笑,轻声道,“今日尚不是你我交手之时!”
  这和尚说话的声音极轻,似乎只是在喃喃自语一般,就连近在咫尺的柳随风与李承渊二人都未曾听到,唯独萧千离目光一凛,看着下方的和尚更现杀机。
  “只怕由不得你!”
  萧千离杀心大起,他袍袖一挥,诛、戮、陷、绝四大剑器顿时震动起来,激出无数混沌剑气,铺天盖地的向那和尚笼罩而去。
  那和尚微笑道:“贫僧告退,施主不必送了——”
  他抬起手来,似乎是漫不经意的向萧千离摇了摇手,足下一步踏出,这一步看起来平平无常,却竟然踏出了四大剑器之外,朝萧千离微微一笑,身子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萧千离心中猛然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落下地来,朝池寒桐看去。
  此时柳随风与李承渊都一脸欢喜之色,齐齐朝萧千离奔来,叫道:“师父,池师弟他……”
  萧千离摆了摆手,笑道:“为师已经知悉,特来解寒桐之惑!”
  适才池寒桐以一己之力带动数位先天高手,将其强行拖入红尘万劫的幻境之中,心神损耗之重,实在是难以名状。
  此时他的意识几近昏迷,飘飘忽忽,不知去向何方,下一刻,他感觉仿佛置身于水下,放眼望去,一片昏黄。
  远处有水流声响起,由远及近,越来越大,到了最后已经变为“轰隆隆”的巨响,仿佛水坝决堤一般!在他的眼前,一条颜色昏黄,水质透明的长河奔流直下。
  “这是什么……”池寒桐默默的想着,同时试着踏进了河水之中。
  一个个清晰的意识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生、老、病、死是为生命;成、往、坏、空是为造化。
  生命逝去、造化湮灭,并不是就此结束,而是重新开始,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如此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众生芸芸,红尘滚滚,一遍遍的演绎生死造化,每轮回一次,池寒桐对红尘决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刹那之间,无数记忆涌上心头。
  恩师萧千离的授艺解惑,众师兄长辈们的谆谆教导,历练中发生的种种事物,一一清晰的浮现在他的意识里。
  最后出现的,却是一个样貌清秀,笑容温暖的抱琴少女,正巧笑嫣然的向他福了一福,身形渐渐退去,淹没于无尽的黑暗之中。
  “不——”池寒桐声嘶力竭的大叫一声,只觉双眼都流出泪来,伸手擦拭,却见双掌间尽是一片血红。
  “你懂了么?”在池寒桐的意识之中,突然响起了一个温和的声音。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池寒桐身子猛然一颤,霍然转身,缓缓在长河岸边跪倒,呜咽道:“师……师尊!弟子无能,教师尊担心了……”
  “痴儿……痴儿……”萧千离的声音响彻识海,低声道,“《道》有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如今你已成人,也该明晰自己的心思了!”
  池寒桐声音颤抖,五体投地,额头碰着地面,喃喃道:“可是……弟子的心好痛……”
  萧千离轻轻叹息,柔声道:“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又云:当死不惧,在穷不戚,知命安时也。为师不想告诉你如何去做,而是告诫你,万事随心随性,你认为该如何,便如何!”
  池寒桐身子一震,低声道:“该如何,便如何?”口中呢喃,陷入了沉思之中。
  外面的柳随风和李承渊正心急如焚,眼睁睁看着师弟的一张脸渐渐变成了死灰色,而恩师萧千离只是以手指点着他的眉心,指尖一点万物终始母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一动不动。
  过了良久,萧千离才收回了手指,那一丝万物终始母气却依然留在池寒桐的眉心,游走不定,散发出星星点点的黑白二气来。
  “师尊,池师弟他怎么了?”李承渊见到师父收回右手,忙不迭的问道。
  “红尘炼心虽是众生之基,只是寒桐刚刚突破生死玄关,便一口气将几个先天好手的意识拖入众生幻境,须知炼他人心者,必先炼自心。呵……七八个武学宗师,内心意志何其坚定?现在寒桐的意识混乱无比,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无边黑暗之中,万劫不复!”
  “啊?”李承渊呆呆的站了半晌,忍不住问道,“那怎么办?”
  萧千离轻叹一声,摇头道:“为师借助万物终始母气进入他的识海,以明道问心的手段震慑其心神,至于摆不摆得脱,就要看他的意志了!”
  柳随风盯着池寒桐的脸色变化,担心的说:“池师弟的生机越来越微弱了……”
  二人不敢多问,只得交头接耳,低声交谈,猛然间心头一热,似乎有无数嘈杂之音响起,急忙收敛心神,追根溯源,竟然是如同花开花落、芸芸众生轮回一般。
  仅仅片刻之间,一切又化为虚无,二人转头看去,一眼见到池寒桐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沉声道:“多谢师尊救我性命,又助弟子稳固心神,如今弟子已经明悟前事,教师尊担心了!”
  萧千离含笑道:“明悟了便好!”伸手将他拉了起来,见池寒桐全身气息尽敛,举手投足之间与普通人无异,目中却是神光湛然,仿佛阅尽世情、洞彻人心一般,不由更是欢喜,赞道:“好!好!好!”
  李承渊不知所以,笑嘻嘻的凑了过来,笑道:“池师弟,你如今怎么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唔,我竟然看不穿你的修为本事?”
  池寒桐急忙行礼,朗声道:“若不是二位师兄援手,小弟只怕早已成了孤魂野鬼。大恩大德,铭记于心!”
  李承渊正要自夸自擂一番,却听萧千离沉声道:“不然,若随风、承渊未至,如今你定然不会丧命,而会变成一个魔头……”


第六百二十八章 拜山少林

  听到萧千离这般说法,三人顿时心中一惊,李承渊急忙追问,萧千离却摇头道:“错过了这个机会,应该会消停一阵子了……”
  这没头没脑的话,让三人更是费解。只是萧千离并不再多说,似乎是不经意的随口提点了几句,便对刚才的情形闭口不谈,心中只是暗自猜测那个和尚的身份。
  “那和尚莫非是……”
  他一个念头突然涌上心头,转了几转,立刻被压了下去,含笑道:“寒桐,如今你也算是略有小成,这便回山稳固境界罢!”
  池寒桐此时心境大成,一双幽深的眼睛,几乎能看穿人的内心深处,闻言躬身道:“弟子谨遵!”
  萧千离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柳随风与李承渊二人,问道:“你二人呢?是打算继续游历,还是一并回山?”
  柳随风慨然道:“弟子出来日久,甚是想念玉虚峰了!”
  李承渊却摇了摇头,低声道:“我的青影还留在弃剑山庄,那里还有些事情未曾处理完毕……”
  “弃剑山庄?”萧千离微微点头,“你去吧,若有什么为难事情,尽快向玉虚峰求援!”
  李承渊咧嘴笑道,“二师兄快来了,我打算先等他一同下江南。”
  “阿寻?”萧千离略一思忖,点头道,“也好,你们师兄二人同进退,也好有个照应。”
  柳随风看着李承渊拿腔拿调的模样,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笑道:“师父,您别还把三师弟当成小孩子,这家伙心思深着呢,如今他在江湖上闯出好大声名,金枪银弓,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得眼睛滴血……”
  “金枪银弓?”萧千离心思一转,随即哈哈笑道,“尚未过门,竟然学起人家夫妻双双闯江湖的架势?若是你岳父大人知晓,只怕早提着棍子出来,连狗腿也一并打断!”
  李承渊被柳随风说破心思,不由得一张脸涨得通红,龇牙咧嘴的想要去抓柳随风,却被他轻轻巧巧的闪避开来,李承渊无可奈何,只得罢了。
  几个徒弟笑闹一番,柳随风才问道:“师父,您跟我们一起回山么?”
  “不……”萧千离目光深邃,向北方望去,“为师还要求证一些事情!”
  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中,坐落着一片气势恢宏的古寺,近年来闭寺不出,偌大的山道上寂静无人,更显得幽静无比。
  一声悠长的钟声,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寺庙中几个坐关精修的和尚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有一个中年和尚闭着眼睛喃喃道:“既非晨课,又非暮钟,是哪个顽皮的小和尚胡乱撞钟?”
  钟声一声又一声的响起,有和尚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暗暗默数着钟声,及至响到十八下,便是“入堂钟”。
  但是钟声并未停歇,一直响满二十四下,不少和尚脸色一变,齐齐出了禅房,相顾窃窃私语,“不知是哪位大人物到了,住持竟然号令全寺出迎?”
  不出片刻,大雄宝殿前广场处,已经聚集大大小小上千名和尚,更有数十位白须飘飘的老僧身穿袈裟立于殿前,见到此情此景,不少不明所以的和尚顿时心中凛然——看来真的有大人物拜山了。
  一位老僧从大殿中转处,见到此人,众僧齐齐双手合十行礼,齐声道:“见过住持!”明性禅师合十还礼道:“诸位无需多礼!”
  般若堂首座明空禅师正在殿中抄写心法,手指间还沾着墨汁,匆匆而来,走到台阶上,先与明性住持见了礼,这才开口问道:“住持师兄,匆匆召集弟子迎客,不知迎得是哪位人物?”
  明性住持轻叹道:“师弟休怪,来的这位敌友难辨,不知所为何事。贫僧担心此人多造杀孽,只得先行以大礼迎接,先行站住道义,再行见招拆招……”
  听住持说得如此严重,明空禅师倒是微微一惊,思忖片刻,忽然心中一沉,低声道:“莫非来的是那位……”
  只听寺外有知客僧高声道:“昆仑山玉虚峰纯阳宫掌教萧千离拜山!”
  果然是他!
  一听这个名头,少林群僧顿时悚然而动,不少人目露杀气,暗暗积蓄功力。只等此人寻衅挑事,便要以身护寺!
  萧千离的名头,如今在佛门当中,当真有止儿夜啼之功。一言不合掀翻大乘佛教,又约斗金山,将四大名寺之一的金山寺连根拔起。至今除了寥寥数僧还在延续佛统之外,偌大的千古名刹,竟然是烟消云散。
  过得片刻,一位背负长剑、仙风道骨的青年道者,在云水寮首座明清禅师的陪同下昂然直入,目光在虎视眈眈的群僧脸上一转,笑道:“本座此来,只为专程拜访明性住持,何必惊动诸位大师?”
  “这年轻人就是搅动佛道之争的纯阳掌教?”在场众僧中,亲眼见过萧千离的不过二三十人。余者从未见过萧千离的真容,此时见到他竟然如此年轻,甚至比少林寺的三四代弟子看上去还要年轻许多,不由得心中暗暗称奇。
  “谁知道你是不是上门挑事?”不少人暗暗腹诽,却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不敢有丝毫怠慢,当下在明空禅师的带领下,齐齐合十行礼。
  “有礼了!”萧千离温颜微笑,回以道门礼节。明性住持合十含笑道:“萧掌教造访,本寺蓬荜生辉,里面请!”
  “不请自来,还望恕罪则个!”
  面对上千双眼睛的逼视,萧千离凛然无惧,微微点头,随着明清禅师转过大雄宝殿,径直入知客堂就座。
  此时明性住持也是慎重之极,能在知客堂中作陪的,除了闭关未出的心禅堂首座明一禅师之外,寺中八堂达摩堂、罗汉堂、戒律院、般若堂、心禅堂、龙树院、菩提院余下七堂首座悉数到齐,加上明性住持,共计八位老僧相陪,这规格可谓是极高了。
  有知客僧奉上清茶,萧千离轻轻啜饮了一口,放下茶杯,微笑道:“本座此来,却是有一桩惑事,正要请教诸位释门高人!”
  “解惑?”八位老僧原本屏息静气,心中念头百转千回。不论萧千离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语,都会竭尽全力拆解,却不料对方竟为解惑而来,不由得都是一愣。
  “敢问诸位高僧,二十诸天第二位天王释提桓因陀罗,其人如何?其功法如何?少林乃是汉传佛教之首,寺中可有记载?”


第六百二十九章 净土之上

  这一句话,问的几位佛理高深的老僧都是一愣。
  过了片刻,才有菩提院首座明智禅师缓缓道:“佛经记载:释提桓因陀罗,乃护法神之首,合意即为‘能够为天界诸神的主宰者’,即‘能天帝’或‘释天帝’,便是俗称的帝释天。传闻帝释天镇护东方,居于须弥山顶之忉利天,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不断七情六欲。上古年间,佛陀在树下修道,有万相天魔扰其禅思,帝释天吹响贝螺,保护佛陀;佛陀涅盘时,帝释天又显化真身,念诵颂诗,护卫真灵不散,接引诸天。”
  萧千离点了点头,又问道:“此人与大日如来关系为何?”
  罗汉堂首座明法禅师笑道:“掌教何必明知故问?明智师弟适才便已说过,佛陀在树下修道之时,便有帝释天卫护其身,大日如来本为我佛三身之一,乃金刚界法身如来。大日如来为法身佛,释迦如来为化身佛,卢舍那如来为报身佛。”
  萧千离若有所思,缓缓点头道:“如此说来,大日如来的偷天换日妙法,已经尽数传于帝释天其人?”
  “偷天换日?”几位老僧都是面色一变,互相对视几眼,半晌才有般若堂首座明空禅师沉声道,“偷天换日大法失传已久,如若按上古记载,释提桓因陀罗会这门功法,倒也不足为奇!”
  萧千离这次思索的时间更久,徐徐道:“大日如来一脉何在?帝释天可有道统传下?”
  “大日如来本是五方佛正统,位居中央,教义传遍天下佛门。”明性禅师缓缓开口道,“灭在掌教之手的金山寺便继承了大日如来的教义,除此之外,南北少林、白马寺也多有大日如来的传承留下。”
  “至于帝释天……绝无传人遗世!”
  “什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让萧千离眉头大皱。
  明性禅师苦笑摇头道:“掌教莫非不知?佛有佛理传世,帝释天地位虽然尊贵无比,却与大梵天同为护法主神,主司斗战,何来教义传承?”
  萧千离眉头紧锁,越想越觉得心惊。众僧见他面色凝重,一时间都不知他到底所为何事,不由得互相对视几眼,心中暗自猜测。
  “既然如此……”萧千离缓缓开口了,只是一出声,立刻便将在场几位大和尚吓了一跳。
  “本座心中有大疑惑,欲往知藏殿一行,还望住持允可!”
  “知藏殿?”明性住持也是心中猛然一惊,刹那间脑中念头百转,越想越觉得心中惊骇,强自支撑着脸色平静,诧异地问道,“那里只是少林历代高僧所著佛理经卷所在,虽有些武学典籍,却远不如般若院、达摩院中所藏……”
  般若院首座明空禅师与达摩院明忍禅师对视一眼,不由得面露苦笑。般若院抄录天下武学精华,达摩院却是集聚佛门武功绝技,如今为了打消这来路不明的纯阳掌教的心思,住持大师竟然毫不犹豫地出卖了两院。
  “本座艺出玄门,要你那佛门武功作甚?”萧千离笑意吟吟,似乎只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本座只为前往知藏殿一观,如果不方便,涅槃堂那几位净土之境的高僧,也是可以的……”
  “涅槃堂?”几位老和尚都是眉头大皱,明性住持心已经沉到了谷底,心中只道:“他果然都知道了……”
  强忍着内心的苦涩,明性住持站起身来,声音平静地说:“既然如此,贫僧便带掌教前往知藏殿罢!”
  几位老僧面面相觑,心中都有些奇怪,明空禅师诧异的低声自语道:“知藏殿只不过是藏经之所,萧掌教倘若要看佛经,便让他看上一看又有何妨?住持师兄的脸色为何这般难看?莫非知藏殿还有什么隐秘不成?”
  明性住持在前引路,其余七位老僧将萧千离团团簇拥,沿着一条林间小径,径向西北,转了几个弯,眼前突然开朗,只听得水声淙淙,山溪旁耸立着一座楼阁,楼头一块匾额,写着“知藏殿”三字。萧千离赞道:“果然是有心了,这楼阁临水而筑,远离其他房舍,那是唯恐寺中失火,毁了珍贵无比的经典。”
  “非为此耳!”明性禅师的脸色已经恢复平静,摇头道,“此地乃是少林最为隐秘的地方之一,驻在此地的僧人就近取水造饭,不入餐堂。”
  “隐秘?”几个老僧若不是佛学精湛,险些就要笑出声来,不少人肚皮里暗自笑道:“此地除了佛经之外一无所有,便是偷入少林的贼人也对此不屑一顾,除了咱们偶尔也会来此翻阅佛经之外,何来隐秘一说?住持师兄出此妄言,岂是我佛所为之?”
  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