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嫡_莞尔-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线将她细长的脖子照得亮堂,那领口打出来的细微阴影,随着呼吸,能看到那细腻雪白的肌肤,随着她的呼吸与说话而轻轻起伏。
  “姨娘。”她好声好气的唤着,音调拖得极长:“太晚了。”
  傅明华的笑容意味深长,齐氏恍惚着,竟然似是没听清她说了些什么。
  只看到她嘴唇上下阖动,半晌之后,那一字一句落入她耳中。
  地底明明烧了地龙,膝盖下跪着的地方温暖异常,可是这一时刻,齐氏浑身毛孔像是舒展开来,萦绕在她身侧的寒冷空气顺着毛孔灌入她身体中,游走在她四肢百骸,让她一瞬间手脚冰凉,麻木得甚至失去了知觉。
  ‘太晚了’,她说‘太晚了’,这是什么意思?
  那汤匙搅动汤盅的声音仍未停止,可是齐氏只觉得寒冷一波一波的,铺天盖地朝她涌来。
  炕上的少女微笑着,转过了头来,眼睛下露出淡淡的卧蚕,眼中似是堆积着风雪。
  “太晚了。”傅明华又重复了一句。
  她所指的太晚,与齐氏所理解的太晚并不一样。
  傅明华是指,从齐氏与傅仪琴合谋想算计她的那一刻起,齐氏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此时只是她应得的报应而已!
  难道齐氏以为在她做了这样的事儿后,来求自己有用吗?她是不是认为自己只是个孩子,便比较好糊弄。
  亦或是,到了如今,她还以为自己不知道她与傅仪琴之间的事儿?
  傅明华嘴角边的笑意更深,她将汤匙往盅里一扔,汤匙与盅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撤了吧。”
  她拉了拉衣襟,绿芜低垂着头放轻了脚步上前,端了东西缓缓的退开了。
  原本绝望的齐氏骤然清醒,她跪在地上爬了两步,如今她求的人中,愿意见她的就只有傅明华了,如果她也说没有办法,齐氏实在不知道该去求谁。
  
  第六十一章 踏春
  
  “不晚的,不晚……”齐氏摇头,如今白氏虽然有意要过继傅临钰到大房,但只是这样一说罢了,因为元岁而耽搁了,如今尚未过仪式,傅临钰的名字也未上宗谱,只要有人肯出手相助,一定不会晚的。
  谢氏出身江洲谢家,白氏一向对这个儿媳忍让三分,只要傅明华能求得谢氏说话,白氏就一定会打消这个念头的。
  只是,“我为什么要求母亲替你说话?”
  傅明华别开头,看也不想看齐氏一眼,这个有胆惹事儿却没能力收拾善后的蠢货!
  “我……”齐氏哑口无言。
  “姨娘如果无事,不如求求父亲,亦或是姑母,兴许会有转机。”傅明华伸手撩了撩头发,看着齐氏微笑。
  她这话让齐氏心里开始‘突突’的跳了起来。
  傅明华让她去寻求傅其弦的帮助也就罢,可为什么会提到傅仪琴?
  齐氏自己心里有鬼,便吓得三魂七魄丢了大半,她不知道傅明华说出这话,究竟是无心还是有意。
  只知道等她回过神来时,她已经被傅明华屋里的丫环搀扶着出了她屋里了。
  外头冷风一吹,她打了个激伶才清醒过神,要想再进去,却被丫环挡在了外面,说是傅明华要歇息了。
  碧蓝从屋里透过窗看到齐氏失魂落魄的离开了,才看了傅明华一眼:“娘子,齐姨娘走了。”
  傅明华拿帕子擦了擦嘴,齐氏在自己这儿得不到她想要的东西,她就是留下来也没用的。
  兴许白氏也是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担忧儿子被齐氏吹了枕头风。因此两日之后,便将傅临钰过继到了大房,并上了族谱。
  此事再无更改可能,齐氏哪怕就是再怨恨不甘,却也知道大势已去,往后傅临钰不再是她儿子了。
  过继之事刚完,齐氏便大病了一场。请了大夫前来看病也是药石罔效。据说是药不肯喝。
  元月初江嬷嬷归来,待到了二月底时,傅府已经忙了起来。便再没有人关注齐氏了。
  三月三是上巳节,大唐沿袭了前朝的规矩,对于上巳节这一天十分重视。
  自太祖时期开始,便在每年的三月初三赐宴郊外牡丹亭。朝廷大小官员都可携女眷出席。
  这一天不止是洛阳权贵们会出城游玩,就连平民百姓也会寻春郊游。到洛水边以春水洗涤污垢,除病去疾、驱邪避怪。
  每年这个时节,河上会瞧见许多画坊美人儿。
  才子书生更是不少,倒真是热闹之极。
  碧蓝等人早前半个月就在期盼了。实在是她们虽说是丫环,可也是养在深闺,难得有一日可以出门。自然是兴奋的。
  三月天气已经暖和起来了,厚重的衣裳自然便不适合了。
  提前一天。江嬷嬷令人早早的以香熏草药熬了给傅明华沐浴,待到第二日起来时,傅明华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香气。
  坐在出城的马车里,谢氏对这于这一切显得兴趣缺缺的,傅明华规矩的坐着,看她闭目养神。
  不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有男子喝斥:“让远一些!”
  赶车的车夫慌忙赶着马车朝另一边避让,深怕被这骑马出城的人撞上,傅明华身体一歪,冷不妨头磕在了窗上,将原本垂下来的纱窗撞得一歪,那下方卷着细纱的紫檀木原本是为了增加细纱的坠性,此时被她挤到一旁,原本掩得严严实实的窗露出一条细小的缝隙来。
  她原本没有想要往外看的,可是这下纯粹只是无意行为,只见人还未到,地上却灰尘漫漫,为首骑着马狂奔而至的人双腿一夹马腹,马收了蹄。
  马背之上,一个穿着淡紫色胡服,头发并未绾起的少年背脊挺得笔直。
  这惊鸿一瞥之间,碧云的手抚到了她身上,她还未被拉直坐好。
  后头的人陆续到了,马背之上的少年转过头来,燕追那张冷淡中带着傲气的脸映入她的眼帘。
  他的目光精准的捕捉到了她的视线,继承了崔贵妃容貌的三皇子今日实在是有种让人惊艳的姿仪。
  未到束冠的年纪,他头发披散着,额间戴了以明黄丝线编织的带子将头发固定,使其不会绕到额前将视线挡住。
  带子两侧坠了珠子,在他脑后绑住。
  傅明华看了一眼,收回目光,她被碧云拉了起来坐直,那马车之上的纱裙又重新垂了下来。
  谢氏还在闭目假寐,江嬷嬷有些心疼的将她拉进怀里,伸手替她揉着刚刚被磕到的地方,咬了咬嘴唇。
  马背之上的燕追出了城,想起刚刚看到傅家的马车。
  傅家那位大娘子也在马车里,他觉得自己好像见过她不少次了。
  看到傅明华,燕追自然便想到了她曾念过的那首打油小诗。
  他露出浅薄的笑意,只是很快又隐了下去。
  嘉安帝昨日便携崔贵妃与容妃来到了洛阳之外的牡丹亭,这牡丹亭是先陈王朝悼帝所修,到了后期皇室腐败,皇帝贪图享乐。
  天下大乱之后,愤怒的民众不堪压剥,怒而将这座牡丹园烧毁。
  直到太祖安定天下之后,令人重新修葺牡丹园,以每年赏花之用。
  因嫌牡丹园这个名字不吉利,因此改园为亭。
  每年的三月初三,大唐皇帝都会在此设宴朝臣。
  牡丹亭背靠青山傍着洛水,顾名思义,这里种植了大片大片的牡丹,此时正是花开得正好的时节。牡丹亭中有一钟鼓楼,爬上高楼之时,能将洛阳城景致尽收眼底。
  傅明华到了牡丹亭时,时辰尚早,崔贵妃邀了众夫人们一起赏花,也不愿拘了孩子们,任凭他们自己玩耍。
  这里重要的地方有人把守,娘子与郎君们身边又有下人陪同,也出不了什么事。
  傅明华还没想好要去什么地方,突然有人唤她:“傅大娘子。”
  她转了头,就看到丹阳郡主领了人朝她走过来。
  “远远瞧着就像你,没想到真是。”丹阳郡主露出笑意来,拉了她的手:“上回的事儿,可有惹上什么麻烦?”
  
  第六十二章 魏氏
  
  丹阳郡主指的是上次阴氏设宴,傅明霞却被生生吓得倒在花丛里的事儿。
  傅明华与她是姐妹,丹阳郡主恐她回去恐怕也要受连坐之罚。
  摇了摇头,傅明华任她拉着走了两步:“郡主这是要往哪儿去?”
  “叫我丹阳便成,平日家里,长辈唤你什么名字?”
  丹阳郡主不答反问。
  江嬷嬷等人见丹阳郡主与傅明华交好,心里不由喜欢,听傅明华回道:“在家时,母亲叫我元娘。”
  丹阳郡主笑得动人,眼里却是冷静:
  “我要去画坊玩耍,听说不少人都去了,我们也去凑凑热闹,跟着大家走,也不至于走丢。”哪怕就是走丢了,一群人都有差错,也不显眼。
  “现在不玩耍,恐怕明年再无玩耍可能。”她神情中带着几丝冷淡,傅明华看了她一眼,也明白她的意思。
  但是两人交情并不深,她也不想成为谁的知心妹妹,因此便装着没懂的样子,微笑着盯着丹阳郡主看。
  “你别笑。”丹阳郡主伸手抓了一把她的腰,傅明华没想到她竟会动手抓自己,因此没躲得开。
  只是她不怕痒,自制力又强,丹阳郡主这一下没将她抓笑,反倒是丹阳自己有些尴尬了。
  “你倒真是够能忍的。”她顿了顿,“你也别装,我知道你心里明白的。”
  傅明华叹了口气:“郡主可是要订亲了?”
  若是丹阳郡主定下亲事,她翻了年应该虚十四了,这两年薛夫人彭氏便会教她持家之道,为妇根本,确实恐怕轻易是出不来了。
  想想她最后嫁的是君集侯简叔玉。简叔玉乃名门之后,简家底蕴虽薄,但是家底却不薄,否则也不可能支撑起后来简叔玉起兵造反的庞大消耗了。
  简叔玉十四岁请封侯爷,镇守兴元府,手握重兵,早前曾与澶州太守之女王长兴之女定下亲事。可王氏福薄。不等过门便死。
  至此之后,简叔玉至今未曾定下亲事。
  薛夫人若是为女儿谋的是简叔玉,此时他尚未起兵造反。这可是一桩足以令大唐不少小娘子羡慕的婚事了。
  可此时丹阳郡主脸上却不见丝毫喜色,倒是让傅明华看了她一眼。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是要订的。”她拉了傅明华。朝她所说的画坊走去:“只是我这心里慌得很。”
  她说完,看傅明华倒是冷静自若的样子。不由又叹了口气。
  明明是她自己先提起此事,但又突然不想再说下去。
  所谓的画坊正停靠在洛水岸边,岸上杨柳青青,那画坊大得很。足有两层,此时下层已经坐了不少的人。
  丹阳郡主拉了傅明华上去,许多少女便迎了上来。有些讨好两人。
  今日虽然不拘男女大防,便都坐于画坊之中。不过女郎与郎君们各自自觉的分别坐在画坊的两边,傅明华看到上次被丹阳郡主称为‘玉郎’的贺元慎也在,此时几个闻名洛阳的才子聚在一起坐着,手里拿了折扇,头戴双耳幞头锦帽,倒是翩翩少年的模样。
  几个围上来的小娘子选了地方坐下,今日春光明媚,耳旁还有不少郎君吟诗对对的声音。
  摆好的桌案上烧着碳火,虽然已经阳春三月,不过洛河之上风一吹仍是有些冷。
  郎君们便拿了酒煮着对饮,有些则是煮沸了水泡茶。
  空气中各式各样的香气融在一起,傅明华坐着坐着,便觉得人都有些懒洋洋了。
  洛河之外还能看到不少穿着各色衣裳的佳人在岸边,不远处的贺元慎道:“今日难得出游,枯坐在此亦是无趣,不如乘画坊游览一番。”
  他说着,指了远处的情景就念:“三月三日天气新,洛阳水边多丽人。”
  几个少年都鼓掌,在这里的郎君与娘子们最多年纪不过十三四,还是贪玩好耍的时候,听了贺元慎的建议都有些心动。
  只是画坊还未动,那边便又有一群小娘子过来,到了水边上岸之后,傅明华转头去看了一眼,便见到几个少女拥着其中一个娘子朝画坊之上行来。
  她一眼就认出了被围在中间的娘子,就是梦中嫁给了三皇子燕追的柱国公府的魏氏了。
  魏氏年纪比她大些,眉眼已经长开,围着她的人中,其中一人便是上回在谢三爷宅中见过的,左武卫大将军霍让之女了。
  丹阳郡主转头去看了一眼,便转过头来,显然与魏氏并没有什么交情。
  梦里的‘傅明华’曾见过已经嫁给燕追的魏氏,只是那时的她高高在上,而傅明华只是傅府之中一个相当于是废棋的长嫡女,两人地位已经不在一个档次,魏氏的目光都没有落在她的身上,便转开了。
  那种高高在上的气势,此时不过是后来的十分之一罢了。
  傅明华看了一眼,便又将目光移开。
  “大家在玩儿什么?”
  魏氏等人一来,自然有人围了过去,她领了人朝这边走来,目光好似在众人身上扫了一眼,傅明华却不知是不是错觉,总感觉她的眼神在自己身上停了一拍。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她眯了眯眼睛,坐得笔直端正。
  “魏姐姐来得正好。卫国公府的世子提议,说是乘画坊看洛水两岸景致,不巧还没走,姐姐们便来。”一个模样乖巧的少女讨好的说了句,魏氏笑了笑,刚刚有人起身迎她,此时她便正好坐了下来,看了傅明华一眼:“这位是……”
  刚刚傅明华就觉得她看自己的眼神不大对劲儿,此时她主动问话,傅明华就知道她心里恐怕知道自己是谁,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洛阳之中每年都会有些聚会,尤其是每年三月初三,哪怕魏氏没有与自己说过话,但却肯定也是记了自己在心头的。
  每个出身尊贵的闺阁小娘子们心中都有张宣纸,记着与自己曾经来往过,或是有关联的每一个人的名字,一旦记不住,要么是对方实在地位太过低微,不值得记下,要么便是失礼之极。
  此时魏氏故意这样问,莫非是觉得她出身高自己一等了?
  
  第六十三章 挑衅
  
  魏氏的敌意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傅明华心里猜想,恐怕她应该是知道了,自己有可能与她争嫁给燕追的资格罢了,所以才出言想要羞辱自己。
  傅明华嘴角边笑意更深,她并不是一个好性格的人,魏氏这样做,对她自己可是没什么好处的。
  “这是长乐侯府嫡长女,傅大娘子。”那之前拉着魏氏说话的圆脸少女介绍了傅明华的身份,又有些纳闷的说了一句:“魏姐姐应该是见过的。”
  魏氏挥了挥手,也不知她是热了,还是想要表示不屑,听了少女的话,头也不抬:“记不清了。”
  这边原本唧唧喳喳说着话的几个娘子听了她这样一说,顿时便不敢出声。
  众人哪怕是再傻,也感觉得出来恐怕魏氏是有意要针对傅明华的了。
  围坐着的几个小娘子的目光落到了傅明华与魏氏身上,丹阳郡主眉头皱了皱:“敏珠……”
  丹阳郡主脸上露出严厉之色,当着这样多人的面,魏敏珠有意挑事儿,不是摆明了想要欺负傅大娘子吗?
  “人参、五味子、麦冬、远志、节菖蒲再加几味药混在一起煎服。”傅明华微笑着,看魏氏一脸的挑衅之色:“服用之后对痴愚有大用。”
  “你……”魏氏一张小脸涨得通红,丹阳郡主呆了一呆,看了傅明华一眼。
  少女脸上并没有丹阳郡主想像中的,被羞辱之后脸颊通红,负气便走。
  反倒是将率先挑事儿的魏氏气得不轻了。
  “我曾祖父乃是太祖亲封左武卫大将军,百年之后更是被追封护国公,配享太庙。如果你还记不清楚,我想柱国公府的家教也不过只是如此而已了。”傅明华可不会被魏氏这样一个小丫头欺负得哭哭啼啼的,她并没有疾言厉色,却仍要将魏氏说得脸色发青了。
  “你……”
  “我想其他你记不得,我的曾祖父百年之后被追封幽州都督,想必魏娘子应该记得了吧?”
  傅明华冷冷的笑。伸手拉了拉滑落到手臂的披帛,那轻声细语的,眼里却带着轻蔑之色。
  魏氏祖上原镇守幽州,只是如今通过大唐两位帝王的努力。魏家在幽州的势力名望已经大不如前了。
  恰巧的是傅老侯爷百年归天之后又被太祖追封幽州都督,傅明华此时有意提起此事,便如在魏氏脸上抽了一耳光般。最重要的是,魏敏珠说她不记得傅明华是谁,傅明华却将她祖上来历都点了出来。两个对比之下,更显魏敏珠失礼之极了。
  魏家除了有个识时务的功臣名头,除了在幽州还有几分名声,还有什么?
  连魏家老本营幽州都保不住,此时的魏氏还有什么资格在她面前装什么目中无人的天之骄女了?
  仿佛她这一刻已经成为了三皇子妃,高高在上蔑视众人似的!
  傅明华细腰挺得笔直,神色意味深长。
  之前还不可一世的魏氏,此时在她连削带打之下,竟然再匀不出半分底气来。
  反倒是傅明华,她还未抬出谢家。魏敏珠又算得了什么?
  周围众人静悄悄的,刚刚两位小娘子掐的架,让几个年纪不大的姑娘都有些发蒙。
  众人没想到面对他人刁难,还能以这样强势的态度回击回去的。
  画坊楼上略比楼下要小许多,楼下刚刚两位娘子的争执被上头的人听得清楚。
  燕追手指描着茶杯边沿,少女刚刚轻柔慢语的话似巴掌抽到了魏敏珠的脸上,他想起了那首打油的小诗,想到了谢氏,燕追眉头皱了皱:“麻烦了。”
  “你知道得倒挺多。”魏敏珠被气得脸儿发红,可是此时在傅明华面前。却又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将她压下去。
  她想了又想,又有些不服气,转头往画坊另一方看了过去。
  魏敏珠的眼睛一亮,连声便唤:“表哥!”
  被她唤的少年十三四岁的模样。穿着一身蓝色锦袍,捏着一把折扇,与贺元慎坐在一道。
  事实上这边的争执,刚刚另一边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只是女孩儿间的争斗,男子不便插手罢了。
  此时魏氏争输了嘴。咽不下那口气,便想着要唤救兵了。
  少年朝这边过来,与他同坐的贺元慎等人也跟了过来。
  傅明华微笑着,捏了帕子掩住嘴唇。
  贺元慎一下子就将她认了出来。
  这是在谢三爷府中赏梅时,曾透过梅林惊鸿一瞥看过的娘子。
  只是当时他的心思分了一些在被傅明霞压断的梅树上,心疼那满地的残枝落花。再加上傅明华年纪又不大,他最多便记得一个女郎的模样,倒也没想其他。
  没料是长乐侯府的长嫡女,倒出乎贺元慎意料之外的冷静聪敏,将有意挑衅的魏敏珠说得眼泪都要滴下来了。
  “你如此厉害,什么都记得,什么都知道,我这表哥考你对子,你能不能对得上?”魏敏珠瞪了眼睛,不服气的道。
  一旁被她唤来的少年耳根泛红,正要客气一番,傅明华却是笑了一声,温声道:“对不上。”
  她这样干脆,倒让魏敏珠有些接不上话了。
  少年始终不能眼睁睁看着傅明华欺负表妹的,因此双手抱团长揖了一礼:“题都未出,小娘子怎么知道对不上?”
  傅明华看了他一眼,二楼之上,燕追的目光似是绞到了杯子上。他不转头,若是转了头发现魏氏太蠢笨,会使他难以忍耐。
  “我确实不知道对不对得上,但是我知道,我若出一题,郎君必定对不上。”傅明华将身体往后微仰,歪头盯着少年看。
  一眼就认出了少年是洛阳太守顾饶之的嫡三子顾喻谨,此人在洛阳颇有美名,风流而不下流,未参与科考,但也是有几首小诗流入坊间传唱的。
  “娘子自管道来。”顾喻谨原本不想与女流之辈计较,可偏偏傅明华这样一说,自然激起了少年心中的不服输:“只是若问闺阁少女之事,我自然会答不出来的。”
  他担忧傅明华有意出些女儿家的题来考他,不过是先小人,防她难以纠缠,有意丑话说在前头罢了。
  
  第六十四章 比试
  
  站在傅明华身后的江嬷嬷听了这话,冷冷勾了勾嘴角,没有说话。
  傅明华的性格,她房中的人是最清楚不过了,这位顾三郎实在小瞧了她,只是自取其辱罢了。
  “昨日的昨日的,前日的大前日的后天是哪一天?”
  原本准备要好好回答,一显才华的顾三郎未曾料到会是这样一个问题。
  他心里本来都已经想好若傅明华问些小娘子家的私事儿来为难自己,毕竟她都肯定的说自己回答不上。
  顾三郎满心自信,总觉得除了这样的问题他答不上之外,也没什么能难得倒他。他还想着到时为了小娘子脸面,他也就道声侥幸大家也好将此事揭过去。
  但独没想到傅明华会问他这样一个问题,初时听来确实简单。
  也没有他所想像的会使他大感为难,倒是直白得让他一时回不过神来。
  想着刚刚自信满满的样子,少年脸颊涨得通红,拱手道:“是退之冒犯了。”
  “顾三郎文才过人,只是有意承认罢了。”傅明华微笑着恭维道。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两人都肯下台,这是最好的,魏敏珠心中还有些不太服气,不过傅明华与顾喻谨都不再争执,她若再是纠缠下去,便更是丢脸了。
  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