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话烘炉-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王朝不过数百年寿命,而千年世家却是比比皆是!
以前的丹陵王氏也不过就是属于县豪的阶层,和前世相比起来,类似于连士族都算不上,顶多也就是所谓的士庶不通婚之中的庶族!
而河中陈氏却是妥妥的最为顶尖的世家!
相比起来,丹陵王氏还有不知道多长的路要走。
然而过不了多时,王真灵却就对那位自家的老板,河中陈氏的陈不识暗中腹诽,甚至大失所望起来。
第二章 瘟疫
却是年终过了,开春之后,天色渐暖。
此时那陈不识高升回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这次陈不识把王真灵叫过来,就是布置一些离开之前的事情。
还没有说到正题上,就见有人步履匆匆而来,附在那陈不识的耳边说了几句。
一时间那陈不识脸色大变,震惊的几乎站立起来。
许久方才强自镇定了,也顾不得再交待王真灵一些什么,只是对王真灵道:“你现在直接回交德里,最近最好不要出门……”
王真灵愕然的时候,却听陈不识有些艰难地说道:“又有瘟疫爆发了!”
“什么?”
王真灵心头一震。
最近这一二十年之间,瘟疫频发,每过数年,都有一次大的瘟疫爆发。
轻则死亡数十万,重则遍布天下,死亡不可计数。
更要命的是,水旱灾害,那些有钱有势的人还能躲避,还能想办法转移损失,囤积居奇。
然而,瘟疫爆发,却就不一样了,不分贫富贵贱,往往尽数毙命。
就连陈不识这种河中陈氏的子弟,也都是谈瘟疫而色变!
那陈不识微微一叹,说道:“这次神洛之中,都有瘟疫爆发,想来不日就能够传入这利州了……”
大成天下十三州,七十六郡。
丹陵县所在,就在梁州下密郡。
虽然不属于所谓的京畿上郡,但是却也是距离神洛直线千里之内的中郡。
如果神洛爆发瘟疫的话,那么确实很有可能,很快传播到这丹陵县来。
然而,这却不是最让王真灵震惊的东西。
最让王真灵震惊的是神洛发生瘟疫这件事情本身。
以至于他脱口而出:“什么?”
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
心里却在翻滚着几个念头,帝德将衰,乱世将至……
前世虽然也有所谓天人感应之说,无奈,道法不显圣,这就成了一个笑话。
而在这个东辰世界,道法显圣,所谓的天人感应就是实打实的事情,非常严肃,一点玩笑都开不得。
天子神灵,为天帝子孙,总管山河百姓,为大地之上最高位格,百灵护佑。
所以,在这种世界,天子不仅有着神圣的名号,而且是真正有着神圣的力量!
比如各种灾害,只要天子出面攘灾,就有着神灵帮助,甚至天庭出手,将灾害解决。
而这也正是天子神圣性,合法性所在!
然而这些年瘟疫屡次爆发,天子攘灾无用,已经闹的天下汹汹,各种天子失德的流言漫天纷飞。
而神洛上映紫微,为天子帝居,神圣壮丽。
这种地方,一般来说,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灾害。
一旦神洛那种地方出现任何灾害,其影响力太的都不可思议。
甚至可以说,只有一个王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才会出现这般事情!
任何知道此中关节的人,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差不多也就和王真灵一般:“大成药丸!”
不过,陈不识听到这个消息,应该不至于表现的如此震惊吧?
河中陈氏这种顶级名门,还会惧怕改朝换代?
俗话说没有千年王朝,但是在东辰世界,千年家族,渡过几个王朝的都多的去了!
不过,这些就不是王真灵该考虑的问题了。
就见那陈不识匆匆又交待了几句,又见那冯先生紧张的走入进来。
整个府邸之中,上下都充斥着一种慌乱的气氛。
隐约听到那冯先生叫道:“……此地危险,不能久留,我们要赶紧回到神洛……”
那陈不识也显得十分慌乱,六神无主。
很快整个府邸都收拾了起来,居然提前离开了丹陵县。
从始至终,王真灵都看到那县尉府上乱成一团。
不论是平日显得足智多谋的冯先生,还是显得颇为沉稳大度的陈不识,都是慌乱手脚的模样。
王真灵也只能帮忙收拾东西,安排出行。
心中却是腹诽,这世家子弟,却也是不肖的多!
寻常看来,自己这位老板陈不识是世家英俊,虽然有时候显得有些优柔寡断。
但是大体上来说,为人还真是不错的。
尤其是对于王真灵同样没话说!
只是当真遇到了事情临头,却就慌乱成了如此模样,不免让人小觑了。
那瘟疫还没有到这丹陵县,就已经慌张成这样,只顾逃命。
也许可以说,这般只是小事。
但是小事表现的都是如此,那么生死之际,却又会如何?
“非是能成大事者也!”王真灵心中不免给自己的老板下了一个评语。
身为朝廷的基层官吏,王真灵现在也有自己的责任必须履行。
虽然陈不识县尉好意提醒王真灵躲回交德里去,躲避瘟疫。
但是王真灵又岂是此等之人?
再说就算是躲回交德里也不一定能够避开瘟疫!
许多时候,瘟疫到来,无数富家大户,穿着绫罗绸缎,手捧金银珠宝,而全家死绝。
所以,瘟疫之下,还没有真正安全的地方。
更不要说,王真灵现在躲了,日后如何还有脸皮去接任县尉?
几乎就在王真灵出城的时候,郡里派下来的信使,也从他身边打马而过。
可以看到那信使所骑乘的骏马全身都是湿漉漉的,被汗水浸透……怕是这马都要跑废了!
“刚才那是河中陈氏的私人渠道报信,这来的莫非是郡里的传信?”
王真灵猜测。
一般不是这么紧急的事情,谁也不敢这般驱使马儿。
这么一匹骏马,价格在十万以上。就好像前世的好车一般,一般谁将舍得将其激烈驾驶到报废?
就在这丹陵县刚刚得知消息,却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时候。
而那庾州南部和利州交界的一处深山之处,几位手持藤杖的成天道人正在穿行于其间。
山路险峻,大多数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道路,连猎人和樵夫也都不会深入这样的地方来。
而这些成天道人却是步履矫健,行走在这般的蹒跚山路之中,却是如履平地。
他们一行一直深入到了一处高山幽谷之处。
“根据典籍记载,应该就是这里了!”一个三节藤杖的道人有些不确定的说着。
第三章 收服
诸人望过去,便见着四周都是高山,植物茂密,山谷幽深,终年不见天日。
又见到那山谷之中杂草丛生,不时有着雾气涌出。
便是这处山谷之外,一天能够照到太阳的时间也不超过两个时辰,更不要说那幽深狭窄的山谷之中了!
那为首的七节道人却是嘴角微笑,说道:“不是应该就在这里,而是就在这里!此地阴气如此之盛,却连鸟雀都不生。”
诸人听得精神一振,看来终于找到地头了。
也不多说,都是坐下来喝水休息。
一直到日头西移,天色暗下来,那为首的七节道人方才盘膝而坐,将藤杖插于身前。
手中掐诀喃喃自语,刹那间,那藤杖就诡异的生长了起来,无数的根茎却向着泥土之中深深扎去。
却是这藤杖并不是向着上方生长,而是向下生长。
转眼之间,那些根茎抽枝发芽,已经变成树干,迅速的向着泥土深处钻去。
却也不知道钻了多深,忽然之间,四下环境一暗,却是来到了一处幽暗深邃的空间!
一点幽光忽然从着藤木之上生出,照亮了整个空间。
便听得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接着就是甲叶撞击的声音响成一片。
幽光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无数彷佛从沉睡之中被唤醒的战士缓缓醒了过来。
“何人打扰我等沉眠?”
一个低沉有力,充满威严的声音响起。
“安眠?”
七节使者的身形从那藤木所散发出来的幽光中浮现而出,嘴角带着一股近乎嘲弄的微笑:“你们这也叫做安眠?看看你们自己的模样吧?”
一时间藤木上面的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大盛,却是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些鬼兵的情形。
以至于无数鬼兵自己都发出凄惨的叫声来……
却见着他们淹没在肮脏的血海之中,身体腐烂,以至于许多都已经露出了森森白骨。
更是能够见到无数的蛆虫正在他们的身上钻来钻去。
而他们的铠甲,武器和身躯一般,都是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
“啊啊啊啊啊……”
无数的鬼兵看清楚自己的模样,都发出惨叫来。
“你们早已经战败被杀,就连魂魄也都被诅咒镇压在这血池之中。而你们的敌人,却是早已经建立皇朝,君临天下。你们活着是罪人,死后都是罪鬼!”
随着这七节使者的话语,这些鬼兵愤怒怨恨的火焰都被挑拨而起,以至于整个血池都为之动荡起来。
他们想要杀出去,想要复仇!
凭什么自己的敌人定自己为罪鬼,让自己等受此永不能解脱的痛苦?
“我也可以帮助你们,救你们出苦海。不过从此以后,你们要听从我成天道的命令。从今以后,你们将成为我成天道麾下的法兵,追随我成天道推翻天庭,重立新天!现在,我问你们,你们可愿意?”
七节使者森然问道。
那个沉厚的声音再次响起,一个大将缓缓走出,尽管全身腐烂,浸泡血海,然而犹自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威势。
此刻,他说道:“我等愿意!”
成天道使者哈哈大笑,笑声在整个空间之中回荡,最终震动囚笼。
藤木迅速生长,扎入血池之中,居然吞噬着那血池之水。
就能够看到血池之中的血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为之降低。
那些鬼兵们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来。
藤木再次散发出光芒,无比温暖,彷佛活着的时候,晒到的那秋冬时节温暖的阳光!
然后,就见他们身上的腐烂居然一点点的恢复,便是那铠甲武器,也都恢复崭新模样,一切都彷佛是他们生前,军容鼎盛时候的样子!
那些鬼兵越发激动,再次啊啊大叫了起来。
那七节使者微微有些力竭,拯救这些罪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消耗的法力自然极多!
待着这些鬼兵激动之情稍去,方才说道:“从今以后,尔等都是我成天道的青阳神兵。如今天子无道,大成五百年天命将终。很快,你等就能够报仇了!”
一道道的光芒射出,在这些鬼兵额头上烙印法纹。
那些鬼兵也不抵抗,任凭烙印在他们的额头处……
这些鬼兵们听闻此言,再次欢呼起来:“报仇,报仇!”
山谷之外,几个正在为七节使者护法的成天道使者们,眼见着山谷之中阴气浓郁,蒸腾而起,都是露出欣喜之色。
“张神使好像收服了这些鬼兵……”
“庾州大疫,死者无数。大成天命将终,正是改天换地之时。以前被朝廷气运镇压的各种煞气,罪鬼,邪祟等等,都将出世。所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说的便是这个!不过,若非是如今这大成天下危若累卵。那大成天子又如何会和我道合作?”
“这话说得也是……这些血食巫神,窃据天地,也该是到了我仙道崛起的时候了!”
这些成天道使者激动议论。
……
而几乎就在这同一时间里,千里之外的丹陵县。
王真灵抱着沉甸甸的念头,正要出城而去!
眼看着王真灵的马车已经距离城门口不远,忽然之间,又有使者快马追来,把王真灵交回到了县廷之中。
此时,县廷之中大小官吏都在,尽数一脸沉重。唯有县尉陈不识却是不在!
那县令见到王真灵,直接劈头盖脸对王真灵道:“瘟疫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此时正是危难之际。陈不识县尉正要高升回京,县尉要职,不能无人主持。你可愿为假县尉,主持县中治安之事?”
王真灵微微愕然,为什么是我?
那县令不是十分忌惮自己,刚刚顺水推舟,抹去了自己的县尉从事么?
怎么这时候却又让自己假县尉?
这个假是做动词解释,有着暂时主持的意思!
移目过去,却见着那些县廷官吏都不敢和自己对视,低下头去。
王真灵微微惊愕,已经猜到了一点什么,问道:“可是县尉要出城去主持城外乡里之事?”
那县令也不隐瞒,直截了当的道:“正是!”
第四章 重任
王真灵心底嘲笑那陈不识临危逃避,没有担当,不是能成大事的人!
此刻,事情临到自己,当然不能缩头。
当下拜倒在地,昂然说道:“下吏愿意!”
此话一出,整个县廷之中大小官吏都是松了一口气,嗡嗡之间,尽数都是称赞王真灵的声音。
却是瘟疫时候,让他们出城,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此刻王真灵愿意去,自然都巴不得用好话把王真灵给抬的高高的,让他不好意思反悔。
然而王真灵自有怀抱,却又哪里是反悔之人?
当下暂时接了那县尉印绶,就直接带人出城而去,却是连交德里都没有回。
正是所谓临危受命,不顾其家!
几乎就在王真灵出城不过半个时辰,整个城门就已经关闭。
就算是在这般时代,任何人也都知道,对付瘟疫最好的手段就是隔离。
出于恐惧之下,整个丹陵县就此封闭,只许出,不许入。
那县令王光还算事情没有做绝,不单单只是给了王真灵空头印绶,甚至还给他调拨了五十人马。被王真灵直接给推辞了!
这般时候,城中彻底封闭隔离,还算安全。
若是跟着自己出城,反倒有可能惹上瘟疫。
那些县卒肯定不会愿意,搞不好私下还有问候自己祖宗八辈。
这些人带着无用,反而容易惹得怨言。
所以,王真灵根本就不用这些人,直接带着印绶第一个来到广阳乡之中。
这里算是王真灵经营了一年多的大本营了,现在虽然已经重新任命了啬夫,游徼。
只是王真灵带着县尉印绶而来,又有群众基础,直接乡亭之中,接着发布命令,取消一切集市。任何人不得三五成群的出门……
整个广阳乡,不论是任何人得病,立刻就要禀报乡亭,不得隐瞒。
以前王真灵是游徼的时候,就差点已经把那啬夫给架空。
如今王真灵自己是县尉,哪怕是假县尉,但也是大权在握,起码在广阳乡之中,没有任何掣肘。
所谓权力,无非就是财权,和人事权而已。
乡亭可没有多少财权,不过可以上报县廷。
而现在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力!
广阳乡下面还有十几个亭,王真灵就下令所有亭部警戒巡逻。
将整个广阳乡的道路全部封锁,除了有自己所发命令的使者之外,任何外来人都不准进入,也不准通过。
接着就抽调乡兵,派出一个个信使,通报各乡,将自己的命令全部传达下去。
除了疏散,禁止人员聚集流动的这些命令之外。
更是命令一些乡里,准备石灰,草药等物。
至于石灰岩,丹陵县虽然大半是平地,但是靠近关聚乡那边却是山地,有着石灰岩。
然后就是命令各里打扫卫生,用石灰消毒,饮用热水等等。
那瘟疫的事情传开,乡中各亭看着王真灵处置的井井有条。
尽管并不明白王真灵许多事情的目的,却也是知道隔离的好处。
各里都派出青壮巡逻,不允许外人通过。
并且对于王真灵的命令,颇为遵守。
王真灵虽然是新官,但是下有社神鬼神支持,再加上又有王氏庞大的影响力在。
就有着足够的威望,让下面的人执行命令,而不是落入空文。
这就是本乡本土为官的好处了!
这边瘟疫还没有在丹陵爆发,整个广阳乡已经严阵以待。
而那陈不识却就在瘟疫消息传来的第二天,就早早带人离开了丹陵县。
而事实上,不只是广阳乡,那丹陵县城自从得到消息以后,早就已经封闭城门,只许出不许入了。
而其他一些乡里,却就不一定了。
遇到负责任的乡吏,还是管些事情的。
遇到不负责任的,如同广阳乡啬夫乡老这样的,百姓只能只求多福了。
王真灵却知道那些瘟疫没有那么可怕,只要隔离工作做的好,根本不惧传染。
这般时代,人口流动性非常差。想要控制住外来人口,并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王真灵一乡一乡的巡逻,和那各乡各里的父老,大族们交涉。
这般时代,宗族力量十分强大。
乡亭官吏不能发挥作用,那些宗族往往就牵头自救。
威望高的,能够影响一乡。威望低的,却也是能够保护自己所在的里社。
总之,这般时代,有着宗族组织,民间的行动力和组织力都是相当强大。
若是到了后世,社会不断扁平化,民间缺少组织。
一旦官府的基层崩溃,不作为,那乡间底层就再也没有任何组织力,完全就是一盘散沙了!
而现在,王真灵只要能够说服这些乡间的大族。
这些大族就能够在王真灵的眼前,上演一出动员组织的好戏来!
王真灵现在身背县尉印绶,又是丹陵王氏子弟。
此刻诚意满满,在瘟疫到来之时,不是躲在城中避难,反而一个个乡里巡查,不辞劳苦,不畏生死。
那些乡中各族都是感动,没有不听王真灵命令的。
在王真灵号令之下,纷纷发动了强大的力量。
“难怪历代官府都要打压宗族势力,力求社会扁平化。实在是因为宗族势力如果太强势的话,那么会挤压官府权威的啊!”
心中感慨这些,不过王真灵又不是官府代言人,自然用不着为官府操心。
他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成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好在这个时代,交通困难,人流也少。足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那瘟疫才传播到了丹陵县周边来。
由于下密郡得到的消息早,大部分地方处理的及时,瘟疫并没有大规模的爆发。
有些地方小规模的爆发,死了一些人。
反倒是听到其他地方的一些消息,说是隔壁郡县有的地方就是瘟疫的重灾区,甚至一个县城的百姓全部都死光的!
一直撑到入秋之后,天气渐渐转凉,瘟疫的势头这才慢慢的转弱,消失。
整个丹陵县各乡都是受灾不重,尤其是那些听从王真灵的命令,应对的最为稳妥的乡里,却是一个人都没有死!
第五章 翻脸不认人
甚至那丹陵县城城门封闭的这一段时间,各种粮食菜蔬柴火等等的供应,都还要靠王真灵组织人手解决。
否则瘟疫没有把人给弄死,而满城百姓都被饿死的差不多了!
而这一次,王真灵也声名大振。
周边县中多少都有着瘟疫传染而死亡的,唯有那丹陵县因为王真灵的原因,却是几乎都没有受灾。
丹陵各乡里百姓对于王真灵都十分感激,甚至有着王真灵能够驱赶瘟疫的传说流传起来。
以至于不少百姓人家,私底下为王真灵立起瘟神神社的!
以前王真灵的基础毕竟太弱,为官时间太短,立下的功绩也不足以说服人。全靠陈不识的强力推举!
而这次王真灵算是夯实了基础,不论郡县官吏,还是百姓,都算是认可了王真灵的能力。
这次瘟疫事件,却是让王真灵的声名远扬,传于州郡了!
待得瘟疫结束,王真灵毕竟只是假县尉,回到县廷上缴那印绶。
然而那县令神色复杂,对王真灵道:“今年朝廷暂停天下郡县推举孝廉,是本县食言了。不过你为县中立下大功,我已经报请朝中,正式为你请这县尉之职。这印绶,你就先带在身边吧!”
“咦?”
王真灵微微惊愕,朝廷暂停天下郡县举孝廉?这是什么意思?
这种事情,那县令王光当然不可能胡说。
朝廷这么大的举动,天下皆知,是瞒不过人的!
不久之后,王真灵就知道了,此事果然!
却是当今天子,和外朝众臣之间互相争斗的结果。
那天子是一心搞自己的鸿都门学,却是对培养儒生的国子监再怎么也看不顺眼。
只是鸿都门学怎么也竞争不过那根深蒂固的国子监,天子一怒之下,干脆把举孝廉的事情给停了下来,却是要断绝国子监的根基。
这同时却也标志着天子和朝臣之间的冲突越演越烈!
这种变化影响天下,王真灵现在只是被这项政策波及到的,丝毫不起眼的一个小虫子而已!
不过此事传回交德里,王氏族中却是大喜。
王氏不过县豪之族,能够出一两个县中大吏已经很不容易了。
便是族长王安,当年也只是做过几任县丞。
就算是王真灵当真举孝廉,去了国子监读书。
但是每年国子监入读的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