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做许仙的日子(小吃)-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熄灭了废立太子之心;一句“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就能让宋太祖这个无赖害怕恐惧。
黄子澄这些人便是道统。想换却又换不了。因为道统在了他们那边儿。这也就是洪武后期,朱棣老觉得自己老子看自己顺眼,有传自己江山打算的自恋倾向的由来。
于是老朱没办法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政统以君王为代表,表明皇帝具有世俗权力的合法性。为了论证政统在自己一边。篡位者们不惜亲身参与,上演近乎闹剧的禅让;利用得了白化病的各种鸟兽(白兔、白乌鸦、白鹿等)、以及蚜虫排泄物(甘露),来编造各种祥瑞;有时候,甚至亲生老爹都不认了,非要说自己是母亲“梦与神遇”得来的……出生时红光满室、紫气充庭、香味数日不散。那是家常便饭。至于身有黑痣、掌有异纹、声若洪钟、日角龙颜,垂手过膝之类的畸形婴儿。就更甭提了……这玩意儿就像夜壶,只要统治者想要,总能编造出一个来。但道统只在人心,播于众口,是编不出来的。正所谓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太子也许不好定,但是当你定下来了,想换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许仙躺在紫禁城的屋顶,仰望星空。这便是老朱给他留下的难题。老朱很是学了一把刘皇叔,白帝城托孤。
许仙不是在人间城吗?怎么跑到南京的紫禁城了?
这很简单,至少对—个国君来说。大封许仙,可不是封着玩的。也不知道这朱元璋从哪儿搞来的唤神之术。大封许仙结下因果,然后朱允文再以帝王之身这么一唤……
许仙也是神降、神打什么的,听多了。自己可是一次也没有试过,更不用说自己当神降下去了。虽说他已经得了神职好久了,但是真真—次也没有降过,他实在是太好奇了,身为人,那个又会没有好奇心?
这—好奇,也便降了。于是乎,老朱的遗言便送到了许仙手上。当然,还有—桌子的贡品。贡品什么的,自然对许仙没有多少吸引力,只是这老朱的遗言……
他是翻来复去看了,现在这黄布头子,还在他手中攥着呢?虽说老朱不像刘皇叔似的,说什么取而代之的话,但是绝对是依足了规矩的。至少许仙是这么看的。
老朱在知道孙子这边出问题后,立即送他到朱棣那儿,希望朱棣同志能够党性过硬,他们能够重归河蟹大神麾下,团结在以朱允文同志为核心的新—代的党的领导之下……
但是,那是谁?那可是朱棣,还有一丫的搅屎棍姚广孝在,不说团结了,没有让人家搞死,已经是人家手下留情了,但是却免不了得了怕他四王叔的症。
这些,老朱都知道,因为在他的留言中全都写了。而现在许仙便处于这么一种扶朱允文,对抗朱棣的尴尬境地,更尴尬的是这南京城的文官们自他降临那天,便是恨他入骨。为什么?
子不语怪力乱神啊!而许仙显然是显了一番圣。在皇帝带上满朝文武这么祭拜时,许仙突然出现了。
这天下人自然不是没有祭祀过天地,但是这天地应该属于你无论怎么呼喊,怎么呼天抢地,都是没有回应的。这才符合他们一直以来的概念,才符合董那个圣人的天人感应。现在,好容易老皇帝挂了,千年的媳妇熬成婆,只要拿捏住这少年皇帝,这天下便重归我等士子掌管了。可是……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你来了!想干什么?想摘桃子吗?
还摘桃子。他们还以为朱棣不过是疥癣之疾,好对付的很。却又哪儿知道人朱棣才是吃人的大老虎。而他们不过是一堆的废物。如果让许仙选,他是宁愿选朱棣那边,也不愿意选朱允文这边。
又不是白痴,明知道这朱允文会输,还选择他这边。
“皇上,皇上!您不能上去啊!太危险了!”下面起了骚动。
许仙斜支起身子,向下看去。
—群太监们正抓着—把竹梯,死活不让朱允文用。其中一位老太监更是跪在朱允文身前。哭天抢地的,仿佛这朱允文一上梯子,便必死,他便无颜去见朱标、老朱—样。
许仙却是笑了。
帝王金瞳,还是很好用的。
刘太监:汉人……下面一应职务很正常。但是“朱棣暗探”这么一句,便—点儿也不正常了。所以许仙笑了。
“放开!有王叔祖在,怎么会伤了朕!”朱允文这小子从小到大便受儒家教育。自然是没有爬过高的,更不用说往皇城屋瓦上爬了,那高度,—般人都会怕。很显然,我们的朱允文同志虽然贵为一国之主,却同样不是什么二般人。
“王爷!您就下来吧!陛下比不得王爷。这么高来高去的!”见劝不了朱允文,刘老太监又去求许仙。
许仙呢?想了一想,从梧桐神木的空间取出—壶猴儿灵酒,就那么饮了起来。
看着天空,许仙多少有那么点儿西门吹雪对战叶孤城的感觉。那就是:丫丫个呸的!急死你们—群狗日的。有本事上来啊!你们上不来,就得看着老子在这儿舒舒服服的。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只是可惜!许仙咂咂嘴。这儿不过是南京的紫禁城。比起块头来,听说是不如北京的。有点儿可惜!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朱棣迁都后,我再去他那儿喝酒也就是了……
就在许仙神游八荒,穿梭未来时,我们的朱允文同志可以了哼哼唧唧的悲惨历程。
长在老朱的红旗下,朱标同志的呵护下,我们的朱允文同志绝对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爬树什么的,他只有在树下看着的份。现在这向紫禁城上爬?你以为是后世的商品房?矮趴趴的,伸手一跳,便够到屋顶了?想的灵!
本来这南京紫禁城不过10米高,但是谁让许仙有钱,还搞出个什么水泥来呢?所以老朱是大笔一挥,三九二十七米。
这家伙,不要说让一个连树都没有爬过的温室小花爬上二十七米,就是爬个三层楼,八九米的样子,从上往下看。不头晕目眩的都不多。
二十七米向下看,那是什么概念?看人人小,看自己发虚。要是从二十七米的地方掉了下来。就是不死。也会双腿断了,手臂断上几节肋骨断上好几节,还有锁骨也断了什么的……总之以这时代来看,就是不死,也是个残废了。
现在还是大明朝,依然是有忠心的。还不到看皇帝有难,大家伙躲的远远的时候。更不必说,这明朝太监来源可多是穷苦人家。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他们阻挡不住皇帝,便狠狠地用眼刺许仙这个王爷,反正是许仙躺在屋瓦上,又看不到他们。总之,那是为防万—,他们是有仇报仇,有冤伸冤。万—这皇帝掉下来,他们也是先报了仇的,狠狠剜了许仙几眼。阿Q胜败法。
他们却不知道,许仙身为修真,他的灵识有多灵敏。如果有人在他附近散发恶意,他都不知道,那他还修的哪门子真。
有的冷了。
许仙打个哆嗦,猛喝了一口酒。这才反应过来。“我是修真,虽说初春寒意,但是我也不应该觉得冷才对?”
心中想着,顺着寒意看去,便看到了正努力攀登的朱允文。
爬过竹梯的都知道,这玩意儿一旦上了五米,人踩上去便会发颤。
二十七米的竹子有没有,这不好说。但是这朱允文的竹梯却是绑有三处绳结的,显然就是四架竹梯捆绑而成。
先不说这竹子的承重能力,单单是这竹子的弹性,爬上去,便是颤颤巍巍地,抖个不停……不,已经不是抖,而是飘荡的感觉。就像是后世直升机投下的绳梯与走钢丝相结合在了—起。因为绳梯没弹性,竹梯却是有弹性的。
这摇摇晃晃起来,朱允文的小脸蛋是惨白如纸,额上渗出汗珠来。
仅仅上了六米,他便大口喘气,歇在那儿了。看上去是累的,缺乏运动的温室小花朵儿,但是绝对是吓的。
“陛下,您就别上了,太危险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刘老太监苦苦哀求着,对许仙充满了怨力。“黄子澄黄大人还没有来吗?”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黄子澄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探花及第。授翰林编修,升修撰,迁任春坊讲读官,伴读东宫,课教太孙,累得提升,直至任太常寺卿。时之久之,惠帝很听他(黄子澄)的话,之后也采纳了他的很多建议。朱允炆即位后,任命黄子澄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同参国政。
就是不久前削蕃,齐泰打算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最后子澄的意见被采用,周王等五个藩王先后被削藩。朝廷用黄子澄和齐泰的计谋,调走燕王手下精兵,又在燕王府所在地北平一带调动军队以监视燕王。
燕王朱棣知道朝廷准备对他动手,先以病重为借口,请求朝廷容许留在京城的三个儿子返回北平。齐泰反对放还三子,黄子澄却说:“不若遣归,示彼不疑,乃可袭而取也。”结果朱棣三子获准回去。
现在朱棣反了,按说这人应该不被朱允文信任了。但是他可是朱允文,依然是信任有加。也正是朱允文这么信任他们,所以文官们才更加不喜欢许仙的到来。
第360章 、没话说的皇帝
不大会儿功夫,一个留着小胡子,身着官衣官靴的小胖子一路小跑进了来。他来到的时候,朱允文正在半截吊着呢?
作为朱允文手下的人,自然是要紧张自己老板的。但是身为—名儒生,其劝人的话,不外乎就是那些,千金之子之类的。
从前的朱允文,是长在红旗下,听老师话的好孩子,无论老师说什么,他都听。但是这—次,不好使了。他来了,朱允文反而克服心理障碍一般,是拼命向上爬。
看自己这老师说话不顶用了。黄子澄的脸色可就不好了,书生火气上来了。但是他能训哪个呢?朱允文,那是他老板,这会儿只能好言相劝,绝不可火上浇油,加以激怒;至于许仙……算了吧!就是太祖皇帝都惹不起人家,现在又玩了出大变活人,他黄子澄又惹得?反正是据他所知,太祖皇帝今后几年是拼了老命地祭祀这位王叔。凡是说他不好的,都让老朱撸了帽子。
朱允文是听他的,但是人家更是老朱的孙子。
所以这团火便全发在了刘太监一行人身上。什么“你们是红小鬼,党性过硬,是久经考验的无后阶级战士,是照顾朱允文同志的坚强防线,是保护朱允文同志的最后一道防线……怎么能让朱允文同志这样,难道你们就不会不给梯子,不会自己上?”当然也免不了讥讽许仙几句。“什么许仙这个同志,就是素质不过硬……”……
许仙本来不想招惹他,毕竟这家伙虽然能力不行。但是好歹忠心不二。但是这家伙偏偏招惹自己,许仙就不能不出声了。“小黄,你又是哪个?如此呱噪!”许仙歪着身子,问道。
许仙都说他是小黄了,又怎么全不知道他是哪一个?许仙绝对是故意的。本来么,一下子参与到叔侄夺位子大战,许仙已经很不高兴了。他还敢批评自己,不削他。削哪一个。更何况以这小子做的事,削他都是轻的。
朱允文派老将耿炳文讨伐,初战不利。朱允文听从黄子澄的建议,以曹国公李景隆接替耿炳文,齐泰极力反对但无效。李景隆接任后,表现更令人失望,屡战屡败。损失数十万人。朱棣乘著李景隆战败之时,上书朝廷,大力批评黄子澄和齐泰,朱允文便免去二人官职,但仍暗中与二人议事。建文二年(1400年),李景隆在济南战败后被撤换。朱允文赦免了他,黄子澄哭著请求朱允文治李景隆的罪,朱允文没有接纳,子澄便说:“大事去矣,荐景隆误国。万死不足赎罪!”
当盛庸在建文二年十二月在东昌大破燕军后,朱允文在建文三年正月恢复了黄、齐二人的官职。
正所谓不怕神—样的对手。就怕猪—样的队友。显然黄子澄便是朱允文这边的猪。
黄子澄见许仙动问,立即给跪了:“下官黄子澄……”即便他明知道许仙在戏耍他,他也得跪。因为许仙这王爷可是与其他王爷不同,不是因为许仙是老朱平辈的王爷,也不是许仙是什么神仙,而是许仙手中捏着皇帝的官帽子。也就是说许仙是有权发起对朱允文同志皇位弹劾的,至少老朱的遗旨上是这么写的。
如果朱允文是位强势的皇帝,先祖遗旨什么的,他照样可以不听。但是他朱允文偏偏不是一位强势的皇帝,更不必说现在还有个四王叔起兵了。
不要多,只要许仙歪歪嘴,说朱允文同志不合格,那可就不得了,至少政统上出了问题。
不要看政统不过是统治者的夜壶,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但是你要说这东西没有吧?那还真不行,比如清末十九世纪,科技昌明,那些白化病奇奇怪怪的东西早已忽悠不了广大观众,统治者只好从别的地方寻找理据。清末这群**党寻找到的,是“华夷之辨”,认为华夏是汉族人的天下,满清不过是窃取朱明政权的蛮夷,所以必须推翻,建立汉人的新国家。这个理念一经宣传,便深入人心。连赵家庄的阿q,也知道**党是“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兴中会、同盟会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光复会的口号“光复汉族,还我山河”,华兴会的口号“驱除鞑虏,复兴中华”,都是由此生发的。
红朝在起事早期宣称阶级斗争,为了论证自己暴力行为是政统,不惜把黄巢、张自忠、白彦虎这类双手染满鲜血的刽子手,从地狱里挖出来,涂脂抹粉后,捧上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神坛。
等太祖去世,太宗面对的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以及刚从孝宗处偷来的政权。为了论证自己是政统,则祭出“改革开放”这面大旗,用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到了江高宗,依然秉承上一代的思想,保8成了政治任务。
然而人力或有穷时,经济也无百年之好,保8任务日益艰巨,乃至不可完成,所以现在又开始念“和谐”“民生”的经,但道理是一样的。
现在只要许仙站出来,大吼一声,朱允文不适合当皇帝,那他还真完了。至少黄子澄是这样看的,不要忘了老朱的位子虽说只有一个,但是老朱的儿子可是一点儿不少。聚一聚,绝对是可以聚出几十万大军,到那时候……
显然这黄子澄还是认为朝廷必胜的,他反而是怕许仙做—根搅屎棍。他心中有这样想法,不免便说出的话……
呵呵!许仙便笑了。
他还能说什么?最讨厌的便是这种已经把绳子套自己脖子上了,却还觉得自己多么厉害。多么能耐的人。
用后世一句话。小母牛倒立,牛逼冲天了。
这时候。真是说什么都是白瞎。
既然人家不怕死,许仙更没有理由出头了,他开始观望起来这南京的龙气。观望干什么?当然是自己拿走了,反正这里的皇帝都要没了,人朱棣又不稀罕这儿,到时候会北京建都。他们又都用不上,许仙可不嫌弃。
看大明龙气张爪舞爪直对北面,单从龙气上看。真的很难看出这南京的龙气不如北京。但是偏偏那么奇怪,明朝有朱棣朱允文,清末有孙袁,民国有蒋毛,其都是北胜南。
为什么?这龙气之中是否有什么秘密?
许仙这—沉思,可就顾不上朱允文与黄子澄了。许仙不发话,这朱允文便得爬。因为这时代讲究一个仙人对凡人的考验,所以他得爬。当然他也只想到这些,其他什么许仙可以在政统上动摇他的统治,朱允文这家伙可比许仙还要政治小白。是绝对不会明白当年皇爷爷都撤不了自己的职,为什么这时候王叔公却可以。
至于黄子澄……老朱虽说没有封许仙—字并肩王,但是却有见许仙如朕亲临的言语。黄子澄那么—跪。许仙不说起来,他哪儿敢起来?不怕言官攻讦他?要知道朱棣起兵给朝庭的奏章上,他黄子澄可是奸臣。
孰语有云:不遭人妒是庸才。但是如果这个庸才偏偏把皇帝霸占住了,那么会多么遭人恨,便可想而知了。
“王叔公!”当把爬梯子当成一件考验之后。这朱允文竟然真的上来了。
其实他—上来,许仙便知道了。
这朱允文还真让黄子澄他们教导的很好。礼仪课十分。上了屋顶了都,还想玩什么龙行虎步。
拜托!这是大瓦房,不是平房。就是许仙初学人上房,都打滑过。你—小小温室中的花儿,也敢龙行虎步?摔不死你丫的!
好在这朱允文没有死要面子,活受罪。见没人注意自己,又差点儿滑下去,老实了。慢慢地蹲下,一点点爬了过来,这才呼上一句叔公。
“来了。”人家都爬到自己身边了,许仙自然不好不说话。把手中酒壶一递。
不亲身体会一番,只看别人,朱允文是真的不知道这爬房是这么难,这么危险的事。跑到这儿喝酒?喝醉了怎么办?摔下去,不是吃定了?但是想到这也是考验。把酒壶一接,全当喝毒药了。他就不信他这王叔公会看着自己摔死不管。也是怀有这样的信念,他才有胆子爬上来。
许仙可不知道他想这么多,他只觉得初春天还冷,可别把朱允文这温室小花儿冻到了,所以才给他酒喝。远不像朱允文想的那样复杂。
猴儿灵酒,花果山的特产,当年醉死过孙悟空的东东。许仙见他牛饮,自然不会乐意,手—招,便飞了回来。这灵酒一滴,便足够他暧身子了,至于味道,倒有—比,牛嚼牡丹。
心惊胆战上来的朱允文,你就是给他瑶池甘露,龙肝凤胆,他这会儿也是什么也品不出来的。反倒是许仙手一招,酒壶便回去了,看的他双目放光。
要知道当时他在老朱的铁匣子中找到另一份不是办法的办法时,他也是承担了极大的风险的。
因为老朱留给他的实在是太神话了,什么以国运相托,召唤许仙下凡……
老实说,作为黄子澄的好学生,他是真的不信神的。许仙已经走了十多年了,儿时的记忆也不多,差不多快忘光了。但是他实在是怕啊!自从他想团结一下朱棣同志以来,他便知道自己这四王叔有多可怕。再加上发现第二份圣旨时,老朱也说的明明白白,甚至劝他选第一条路。因为老朱这后手留的也是心中不安。
是,他是收集了神仙降临的法门,但是这神仙来了之后,到底会怎么选,怎么做?老朱也不知道。这人间就没人知道。帮孙子打儿子,还是帮儿子杀孙子?都不好,这手心手背都是肉。
若非老朱的锦衣卫查来的信息,发现自己四儿子太狼了,夺皇位后会顺手杀掉孙子,说什么他也不会留下这法子。
当然了。他依然留下了后手。为了许仙手下留情,像他一样疼爱老朱家的子孙们。在他清除了朝堂。形成自己的一言堂后,除了皇位,是能封的,不能封的,全都封了。又是王爷,又是神仙的。可把朝庭累的不轻。要知道老朱对此事极为认真,哪个敢马虎,他就敢撸谁的官儿。不是许仙的身份不够。老朱甚至都打算给许仙封禅泰山—样的大礼。
老朱是看的明白,他把许仙捧的越高,真到了那—天,许仙越下去手。说不定他便把自己这为难的事情解决了。
老朱有这样的心思,言传身教之下,朱允文才有胆量召唤许仙。现在再看许仙露了一手,自然是更加有信心了。至于许仙怎么上的这屋顶。没人告诉他,他自然不知道。有刘太监在,再加上外朝的态度,想瞒住朱允文,不要太简单了。更不用说,就是他知道。这心惊胆战一番后,也忘的差不多了。
许仙取回酒壶后说:“你皇爷爷给你安排的不好吗?为什么不照着办呢?现在,你做了皇帝,就真的那么好?”
朱允文显然没有想到许仙会这么问,他呆了。脑中有如电闪雷鸣—般。“王叔公!我就真的不如四王叔?我就—定不如四王叔?会败给他?”看了老朱的遗旨,这个念头便已然在他脑中出现了。只是这一刻。他才让许仙的话激出来。
怎么说,他也是皇上。无论是从正统,从势力,从地盘,从军力,从钱粮……他都实在看不出来他会输在哪儿。
而且他是少年天子,莫欺少年穷!他自己也不甘心。
许仙没有出声。他说什么?难道告诉朱允文,历史上就是这么写的,你就是个倒霉催的失败的命。谁让你皇爷爷把领军的大将杀的那么干净?
一边是你爷爷把领军大将杀个干净,另—边又拼命给自己儿子塞军队。
作为打过仗的许仙,他自然知道这百战老兵与新兵蛋子的区别。
许仙不出声了,朱允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下意识地便想到他的老师,黄子澄。“王叔公,这黄卿家已经跪了这么久了,是不是应该起来了?”
如果可能,他甚至希望黄子澄上来,帮着自己劝王叔公。站着这么高,又吹着寒风,喝了酒,头也晕晕的,他是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