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奇遇无限-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了祭祀法坛的威慑,一个部族很可能在一夜之间便会沦为妖兽族群的果腹之物。
  没有祭祀法坛,蛮族战士就得不到族神的恩赐,再强壮的战士,没有了图腾法纹也绝不会是蛮荒之地那些千奇百怪妖兽的对手。
  没有了祭祀法坛,自然也就没有了图腾柱,高阶战士也就没有了最合手的武器。
  没有了祭祀法坛,散落在蛮荒各地的蛮人部族也便失去了互相联络的方法,原本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也会成为一盘散沙。
  。。。。。。
  没有了祭祀法坛。。。
  也就没有了蛮族的根基!
  这自远古存留下来的五千多个祭祀法坛,形成了蛮族社会的基础,每一个祭祀法坛便代表了一个部族。
  祭祀法坛由何而来,一般的蛮族根本无从知晓,只知道,此乃蛮人先祖的恩赐,自古皆有。
  蛮族有六大王族,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部族,他们的祭祀法坛历史最为悠久,其余的五千多个祭祀法坛,则有大半,是在他们的指点和培养之下,成长起来的。
  对,成长,在蛮族人心中,祭祀法坛是活的!
  就好比是一颗种子,要经过无数年的灌溉和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但是,祭祀法坛数量是有极数的,据说先祖一共留下了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祭祀之种,在漫长的岁月中,有很多在未曾成长起来之时便已损坏,至今还余下五千多个。
  蛮族五千族的称谓便据此而来。
  在蛮荒之地,实在有太多太多的妖兽,哪怕一个不起眼的小虫豸,都有可能能轻易的毒杀几百名大汉,如若没有祭祀法坛在,没有任何一个部族可以在这里生存下去。
  捕杀妖兽、修炼自身,用妖兽和自己的精血供奉法坛,等法坛成长到一定地步之后,哪怕耗上全族的性命,也要捕捉一头最强悍的妖兽,取其魂魄,如若法坛认可,便能将这魂魄供养成族神,祭祀法坛也便能迈入成熟期。。。
  而后继续供奉,寻找更强大的妖兽,供养出更强大的族神。。。
  这便是所有蛮人一生所从事的事业。
  但近万年来,却有了变化,六大王族联合下旨,进攻北神州!
  在等级森严的蛮族社会中,王族旨令便是天便是地,根本不容置疑,万年蛮乱由此展开。
  万年来,蛮人在齐天山脉丢下了数以亿计的性命,普通的部族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但深刻在骨子里的服从本能却让他们从不会提出质疑,只知默默的奉上生命。
  三清原前方千里之地,有六座巨大的营地,每一处营地里侧,都竖立着一尊巨大无比的祭祀法坛。
  和普通的祭坛不同,这六尊祭祀法坛都高达千丈,通体血色,就算在阳光下,它们周边都有隐隐的黑影蕴绕,似乎有无数幽魂正在盘旋不休。
  在这六尊祭祀法坛正中,有一座火红色的祭坛静静矗立着,和它们相比,这座才几十丈高的祭坛显得有些残破,就连当中的祭祀之柱上都刻满了岁月洗刷的痕迹,布满了一道道斑驳的风化印记,充满了一种沧桑感。
  此时,天空中有一头头灵禽来回穿梭,数以万计,在营地四周更是有无数蛮人战士不住巡逻,就连地底,都潜伏着无数谛听兽,数百里方圆内,任何风吹草动,哪怕只是一只蚂蚁爬动都绝逃不过这样的监控。
  在这火红色祭坛旁边,正跪拜着无数身影,一个个眼光炽烈,面带狂热之色。
  祭坛那低矮的底座之上,站着形容各异的六条身影,有的昂然三丈,有的却矮如侏儒,有的健壮无比,有的则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但他们每一个,身上都散发着不同寻常的气势,就那么静静的站着,就如同六座巍峨的山岳,将整片天地都镇压住了。
  此时正值午时,当烈日跃到最高处时,那火红色的祭坛顶端,忽然有一点星火燃起,那极其细小的一丝,原本在阳光下应该弱不可见才对,但偏偏等它燃起的时候,所有人的目光却被其完全吸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火红色的祭坛周边,渐渐有道道虚影闪动而现,在星火背后,一团火红的焰火摇曳而起。。。
  一股神秘而又古朴的气息随之传来,一点点星光闪起,落在了最前方那六条身影的额头,转瞬消失。
  一天之后,王族旨令传遍蛮荒,蛮族五千族内,原本并未得诏的部族也纷纷动弹了起来,举族前来。
  万年以来,这是蛮族第一次真正的举族而动,蛮乱之势,愈加猛烈!
  但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除了那六位地位犹在蛮帝之上的神祭之外,无人知晓。


第三百七十四章 统帅的磨炼
  种种动静,身在甲三堡垒处的项杨并不知晓。
  他如今忙的很。
  根据御海临走时的提点,最多还有半个月,全线的战争便将打响,而甲三堡垒处,极有可能成为蛮族进攻的重点。
  在虎泉的安排下,北格峰一带,接近一半的防御力量都已向甲三偏移,再加上他留下的那些个高手,此时的甲三堡垒处人头攒动,就连最前方的丙线处都已挤满了人。
  项杨此时就在丙三九八处。
  其实丙线的规模并不比甲线差上多少,它的凶险,主要是因为这里是直面蛮族进攻的最前线。
  千丈宽的堡垒平台毗邻而立,百丈厚的长长城墙将它们一个个连接了起来,前几日,蛮族也发动了一些试探性的攻势,有几处,被几位蛮王临死前的自爆炸出了几个豁口,此时,正有不少修士正在忙碌的修缮中。
  项杨眯着眼睛蹲在丙三九八的堡垒平台上,看似正在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其实全部的心神都在急速的转动着。
  刚来到这里,他便已将此处全部勘察了一遍,发现在丙三九八前方左侧深处,有一道土系灵脉存在的痕迹,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完全可以依托这道灵脉,布置出一个强大的阵法出来,如果在配合上阵盘,能将这里的防御能力提高几个等级。
  但是,时间不够啊!
  阵盘还好说,但是要开掘灵脉,布置大型阵法,那就必须将附近几处堡垒的布置完全改变,这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成功的,就算将小山巨的存在暴露出来,这么大的工程,至少也要花费数月的时光。
  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阵法保护,除非自己时时坐镇在此,否则的话,以浮玉宗修士现在的实力,别说磨炼了,只怕一个回合便会被蛮族杀绝。。。
  项杨可是见过那些个蛮王自爆的手段的,百丈之内,就连元婴期也绝难逃生。
  更何况,蛮族进攻时,时不时还会混杂一些个蛮帝,他们带着的那些图腾柱功能古怪,有些甚至也带有一定的禁法、禁空之效,对九转巅峰或者九劫高手可能产生不了太大效果,但浮玉宗门下这种级别的修士,到时想跑都没地儿跑去。
  当时选择最前线,只是想磨炼他们而已,可不是让他们来送死的。。。
  但如果自己时时坐镇,又或者让雷震真君这种级别的高手看守,损伤自然不会太多,不过却又事与愿违,失去了磨炼之效。
  一时间,他有点进退两难!也只能自己琢磨对策了。
  “蛮族的远攻主要是投掷,距离的话。。。普通蛮人可以达到三百丈,蛮王可以达到五百丈以上,蛮帝更远。。。”
  “不过蛮王和蛮帝的数量毕竟有限,做不到覆盖式的攻击,战阵进过我改进之后,已经有了可供躲避的范围,故此反而威胁最小。”
  “那就先考虑普通蛮人的投掷攻击,三百丈的范围,其实和普通战阵的攻击范围差不多。我们居高临下,甚至还沾点便宜,不过蛮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一拥而上时,施法的速度有些跟不上,最终还是会遭到几波攻击。”
  项杨看了看城墙上那一个个已被抹平的凹痕:“最前方,平均一丈范围内,同时会受到四到五次投掷攻击,再到后方一点平均三次上下,反应稍有不及,便会中招。”
  “咱们浮玉宗的修士,几乎都已配备了防御法宝,但除非是特殊的法宝,否则对物理性质的攻击防御都偏弱,再加上修为的缘故,一般来说,最多承受一到两次攻击便会出现伤亡。”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减弱这种投掷攻击的威力呢?”
  “如果在城墙前方,设置几个风系法阵的话。。。”
  “嗯,其实并不需要太复杂的阵势,我并不是要将对方的攻击挡住,只需要用风系法阵来形成一种上升或者偏转的力量,让蛮人的攻击偏离方向就好。。。”
  “那么,我一共要设置多少个法阵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呢?而且这种法阵要简单实用,便于维护和操控。。。”
  。。。。。。
  “普通蛮人身上是没有五行豁免图腾的,从这几日他们试探性的攻击来看,很少有蛮人可以突破到堡垒前方百丈范围内。”
  “但是蛮王和蛮帝却是可以,而且狂化之后的自爆威力确实很大。。。”
  “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将自爆的影响减小到最小?”
  “这堡垒的造型是不是也需要进行一点改变?”
  “现在咱们浮玉宗用的最多的是三才阵,这也是最灵活便捷的阵法,不过威力上确实一般,有没有办法提升一点?哪怕再提升一成,说不定便能起到决定生死的作用。。。”
  “如今丙三九八处,修士数量已经接近一万,这么多人,其实是布置不开的,人太多,反而更容易成为蛮族集火的靶子,怎样合理的安排人力才是最妥当的?”
  项杨心中,一个个念头接踵起伏,连绵不断,就算有天衍帮助,这错综复杂的思绪依旧让他有些头晕眼花。
  他毕竟习惯了单打独斗,还从未主持过这样的战斗,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太多。
  但是,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个机会。
  修仙讲究法、财、侣、地,这侣便是伴侣,指的并不是恋人,所谓‘三人一志互相扶’,指的乃是同道。
  他不可能永远孤家寡人一人,总得收纳一批手下或者道友,在这种情况下,统帅之力便显得极为重要了。
  这种磨炼,很是及时。
  而正因为浮玉宗修士够弱,反而更能将项杨的潜力全部逼迫出来,让他考虑的更为周道,谋划的更为详尽。
  日落星沉,转瞬便是一天,他身后,一直有数十位修士静静守候,百丈之内,绝无人敢上来打扰。
  身旁,只有小丫头一直乖乖依偎在旁,此时也已按耐不住困意,枕在他腿上沉沉睡去。
  天色再亮,朝霞辉映而来,项杨一直眯着的眼睛缓缓睁开,眼神之中,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样的布置,应该已经足够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怪物堡垒
  整整七天时间,一位真君近十位真人一直在丙三九八前方不停巡逻,没有给蛮族任何偷袭的机会。
  在他们后方,近万名修士干的热火朝天,整个堡垒几乎都被翻了个个儿。
  七天之后,一座怪兽一般的建筑正式成型。
  内部,依旧依托山体而建,面积也没有大多少,但是,整个堡垒的模样,完全变了。
  齐天山脉左近,矿脉丰富,那些低级的精铁矿、黑铁矿之类的,更是种类繁多储量极大。
  项杨花了三天,带着小山巨东奔西走,几乎将方圆千里内的矿脉都挖绝了,幸好有乾坤鼎分身在,直接就地粗炼之后带走,倒也方便。
  等他回到丙三九八堡垒处时,乾坤鼎分身之中已经塞满了各种精铁,而堡垒的重建也已初步完成。
  而后又花了四天时间布置,终于成型。
  根据项杨的规划,堡垒将分为三部分。
  首先要做的,先是要在堡垒的前方挖出深深的地基,而后直接用熔化的铁汁灌满,避免蛮族驱使土系异兽偷袭。
  而后,在这地基之后,便是阵法区域,他将在那里设置一道由近百个风系阵盘组成的组合阵法,这些阵盘威力不大,制造和替换起来也很简单。
  最为关键的是,只要有普通的元气石便能驱动,哪怕没有元气石,一位筑基期的修士也能用自身的元气坚持半个时辰。
  有了这些阵法,当蛮族使用投掷攻击的时候,既能减缓攻击速度,又能稍微改变一下攻击的范围和角度,给后方堡垒创造躲避的条件。
  而在这些阵法之上,依旧会覆盖一层厚厚的精铁,只留下一个个寸许的风口,反正风系异能,只要有狭小的空间便能发挥,甚至经过空间压缩之后,威力会更大。
  在这些阵法之后,则是堡垒的第一道防线,根据项杨的设计,这一面,将呈现三十度角的倒倾型结构,上面更是横生出一支支粗壮的金属勾角。
  这是为了防止蛮族自爆攻击所设,将用上最好和最坚固的材料,项杨找到了一片黑晶岩脉,用其做主材,更在建成之后还给它浇灌了一层合金铁甲,根据估计,以这样的硬度,三山之下的蛮帝,自爆之后也最多炸塌几丈方圆的角落而已。
  再后面,堡垒上方,才是修士的布阵台,他极为贴心的将其划分了几个区域,从三才阵到五行阵,根据阵法威力的大小和施法范围的远近,皆有特殊的布阵区域可供使用,而且,这些布阵区全部启动之后,还能互相结合升阶。
  在每个布阵台旁,还有可供躲避的掩体和休息区,甚至还划分了专门的医疗和后备区域。
  最后,所有的区域,包括了最前方的精铁地基,全部都用合金通道联通,堡垒中央,则有巨大的熔炼炉,随时随地可以产出巨量的合金铁汁,便于维护。
  整个堡垒前后千丈,上下左右,也全部覆盖上了铁汁浇灌而成的外壳。
  如果要做个比方的话,如今的丙三九八,就好像是一个蜂巢,里面四通八达,外面则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钢铁外壳。
  也难怪,等丙三九八正式落成,那些见多识广的高手们参观了一遍之后,个个都看傻了眼,就连虎泉真人都只能摇头不语。
  这样的一个铁坨坨,蛮族得耗上多少人力才能拿下?如若整个齐天山脉的堡垒都建成这样,蛮族估计连进攻的勇气都未必会有吧?
  不过这其实并不现实。
  光是丙三九八这一处,项杨就挖光了千里之内的所有矿脉,而这一千里之内,象这样的堡垒足有几十个,这还没算上背后甲乙两道防线和城墙呢。
  这样的钢铁堡垒要覆盖百万里的齐天山脉?别说北神州了,整个山海界都拿不出这么多资源来啊!
  这也只能作为特例而已。。。
  搞定了这些,再加上有几位高手坐镇,项杨总算宽心了不少,也将思绪和精力完全投入了另一项重要的工作中去。
  他要找出那个潜伏在齐天山脉中的阵法!
  他要知道,那些来自异界的兽人后裔的目的究竟何在!
  因为,随着大战的临近,那种来自灵魂的深切不安,已经越来越强烈,似乎下一刻,便会有一座通往地狱的大门徐徐而开!
  而后,将整个山海界全部吞噬。。。
  自从踏入修仙界至今,他的直觉从未有过错误,但这次,项杨真的希望自己错了。。。
  从虎泉真人处要到了记载着整个齐天山脉的详细地图和资料,他又将自己关在了密室之中,三天三夜之后,他通红着双眼走了出来,依旧一无所获。
  整个齐天山脉完全是自然形成,在有记载的历史中,除了几次天灾和蛮乱之战外,没有任何特殊的变化。
  而在这万年以来,已有数不清的神州修士,对这座纵横百万里的山脉进行过不止一次的勘探,在某些关键的地方,比如三清原处,甚至掘地千里,但从未发现过任何蛛丝马迹。
  这山脉之下,真的不可能隐藏得住那么巨大的一个阵法。。。
  三天时间,项杨颌下都长出了稀疏的胡渣,眼珠通红,偏偏脸色发青,整个人看上去都颓废了不少。
  在得到天衍之后,他还从未有过如此无力的时候,明明知道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但却偏偏又抓不住一丝头绪。
  天衍再神奇,毕竟也只是能将他的衍算能力发挥到极致的工具而已,在没有充足的资料支撑之下,能通过排除法衍算出最有可能的事实已经是极为了得的成绩了。
  但是,最有可能,也代表着依旧有错误的可能,难道这判断是错的?蛮族的目的并非如此?
  那到底真相是什么?
  在项杨闷思苦想,却又迟迟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几艘绚丽无比的法舟正向三清原方向疾驰而去。
  法舟前方,一个五彩徽记栩栩生辉,和涟漪上的那个一模一样。
  在最前方的一艘法舟上,绿芽儿嘴角挂着一丝笑意,正翘首而望。
  而在她身旁,站着的却不是两位护法真帝,却是一个年轻男子,一头银白色的长发随意披散在肩,气质冷峻无比。


第三百七十六章 仙墓传人
  在绿芽儿驾临北神州之时,北海之上,则有一艘木舟正随波荡漾而来,每次轻轻的晃动一下,便会奇妙的掠过极长的距离,似乎有着直接穿破空间的能力一般。
  那看似简陋的木舟上,站着一名名气势轩昂的修士,几乎人人身旁都有异象环绕。。。
  最前方的,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年修士,正坐在舟首,悠然自得的执着一根竹棍,一本正经的做出了垂钓的模样。
  可那竹棍之上,别说鱼钩了,就连鱼线都未有一根。。。
  在这中年修士身后,也站着一位极为年轻的男子,和旁边那些修士相比,他的修为几乎不值一提,但是隐隐之中,地位却在其上,也只有他,才有机会偶尔和那位中年修士聊上几句,时不时还会发出几声爽朗的笑声。
  和那位冷漠的男子不同,这一位浑身充满了一种说不出的暖意。
  他个子不高,长着一张讨喜的圆脸,一双眼睛也是圆圆滚滚,嘴角上翘,脸上似乎永远挂着春风般的笑容。
  每当他的笑声响起时,总会让人不由自主的便生出好感,就连那阴寒的海面似乎都有了阳光。
  他的修为只有元婴期,但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一种蓬勃的自信,那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气质,和境界无关,和他相比,身后那些真君、真帝似乎都有些黯然失色。
  “八荒师兄,几位师尊已有万年未曾出手,这次却联手为你遮掩天机,可见对你的看重。。。此次前去,我定要好好看看师兄的风采。。。哈哈,回到仙墓之后,也能和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家伙好好说道说道!”
  年轻人不知从哪里也掏出了一根竹棍,兴致勃勃的蹲在了中年修士身边,有样学样的钓起了鱼。
  如若有外人听到他对这位中年修士的称谓的话,估计下巴都会掉一地,八荒至尊,北神州三大至尊之一,他区区一个元婴期的修士,竟然称其为师兄,而且都不带敬语。
  中年修士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还特地朝着旁边挪了挪,给他腾出了一点空间,眼神却一直盯着那空空荡荡的棍头,似乎下一刻便会有鱼儿自己送上门来一样。
  他的声音很柔和,带着一种古怪的磁性,让人听着听着,似乎感觉耳洞都会沙沙作响起来。
  “有三清师兄珠玉在前,我这点能耐算啥?只盼别违了几位师尊的旨意,回头没脸见他们才好!”
  “万年前,三清师兄那一战名扬山海,但是谁又知道,出力最大的,却是八荒师兄你呢?如若不是你布下大阵,那头附身在蛮帝身上的远古凶魂又怎会那么轻易退去?”
  这两位师兄之间的故事他也有所耳闻,年轻人眼神微微一缩,面色也正经了起来,但是他天生相貌如此,脸上的笑容依旧丝毫未减。
  “我临行之前,师尊们曾有言,说师兄这些年走的路很不错,这次的大劫,唯有师兄你方有能力化解呢!”
  “是么?元昊师弟,那是师尊们高看了。。。不过既然大劫当头,吾自当竭尽全力!”
  八荒至尊面上的笑容依旧云淡风轻,但眼神之中确实掠过了一丝喜色。
  那几位师尊眼光何其之高?他自小跟着他们长大,而后出山入世,做了那么多大事,这辈子却没听到过几句赞扬之语,却没料到,这么多年后,竟然在一个小师弟嘴里听见了。
  他自然不会觉得这位小师弟是在信口开河的随意奉承,仙墓传人,不需要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对于山海界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宰,每一个都是山海之子,一界气运所钟之人。
  那几位师尊收徒,不看资质、不看境界,只看气运,别看这小师弟如今修为还不起眼,但很可能下一刻便能直上九霄、一飞冲天了。
  这并不是妄言,就连八荒自己也是这般。
  当年南海兽潮,他应劫出山,当时也就元婴初期修为。
  但一出山后,先是在一个山谷中摔了一跤。
  一个元婴期修士,竟然走路都会跌跤,听起来挺可乐,但其实却是他莫名其妙的引动了一个古禁制,随后便得到了一份古仙传承。
  有了那份传承,他一跃成为了一个阵法大师,再靠着那传承之中的记载,闯了无数绝境险地,次次都是有惊无险,短短几十年,便从一个元婴期修到了真君境界,而后更是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成就至尊之位。
  他气运最浓的时候,随便刨个坑都能刨出灵泉精乳,随手买点破烂,都会是别人打了眼的上古异宝,游山玩水都有天材地宝自动送上门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