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龟虽寿-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佛门大兴,与那量劫相合,借助化解量劫之行,大兴佛门,所谓佛魔一体,佛门大兴,天地煞气便会随之衰退,如此,此次量劫便可化解,也无需折损太多杀孽,可保天地生灵气运。”
听到这话,诸圣反应不一,老子眉头一皱,元始天尊面露惊怒,通天教主不悲不喜,眼中却也有着一丝疑惑,女娲娘娘则是一脸奇怪,准提接引则是大喜过望,一脸期待的看向道祖鸿钧,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无归道人此言相助佛门,却不妨碍他们心中欣喜。
“那你以为,当以何种办法,应对量劫呢?”道祖却是毫无表情,继续问道。
无归道人闻言连忙说道:“此事不难,佛门大兴,必当传经东土,吾等只需要挑选一名虔诚佛子,以莫大佛法精神,走那封天之路,封禁无上天魔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自然可以化解天地煞气,化解量劫。”
“无归童儿之言,你等以为如何啊?”听到这话,道祖转过头看向其余六圣,问道。
闻言,准提接引想也不想,连忙说道:“无归道友此言甚好,吾佛门大兴,显化祥和,正是化解煞气,净化灾劫,慈悲无量之事,亦然是天道慈和之象,此言大善,贫僧以为,大有可为。”
女娲娘娘犹豫半晌,却是想起无归道人所言,此举可以少有杀孽,自己妖族乃是此次应劫之人,若是如此,也能保全几分气数,虽然不知道无归道人为什么转了性了,替佛门说话,却不妨碍女娲娘娘对妖族的重视,闻言也是点点头,“若是能够减少杀孽,也是吾辈圣人慈悲,弟子以为,无归师弟所言有礼,当可为之。”
眼看准提接引,女娲娘娘三人都答应了,无归道人又是提议之人,天地之间,已经有四个圣人同意了,而今,三清之中,通天教主已经摆明了不会发表意见,也就是说,只有老子和元始天尊两个人,便是不同意,怕是此事也是大势已去,更何况两人还欠着佛门因果,要是准提接引拿此说事,两人怕是也无能为力。
因此,迟疑片刻,老子率先表态,点了点头道:“弟子以为,无归师弟所言有礼,此举大善。”
“弟子也是如此认为。”见老子表态,元始天尊也是连忙说道,唯有通天教主,依旧一言不发。
道祖见状,也不发怒,当即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便定下封天之路,与佛门大兴相合,以全劫数,具体如何,尔等圣人当自行商议。”言罢,道祖伸手一指,便见无量星辰,无边云起汇聚,玄色宝光散落洪荒之中,化作一条封天之路,连接佛门祖庭,演化玄妙。
第四百章 太玄宫老子问计
却说紫霄宫中,诸圣商议封天之路,最终也不过草草收场,以待天机显化,便各自返回道场去了。
无归道人正要返回混沌天,便听得身后传来老子之言,“无归师弟且留步。”
无归道人转过头,便见老子骑板角青牛而来,浩浩荡荡,紫气东来三万里,尽显圣人之象。
无归道人见状,停住脚步,朝着老子打了个稽首道:“大师兄请了,不知师兄唤住贫道,所为何事啊?”
只见老子捻须笑笑,“无他,只是你我同为一师所传,这些年来却少有走动,贫道欲往师弟那太玄宫坐坐,不知师弟以为如何啊?”
闻言,无归道人知道老子必定是为封天之路而来,闻言点点头道:“承蒙师兄不弃,贫道自当倒履相迎。”
言罢,两位圣人便往太玄宫而来,进入宫中,两位天尊端坐云床之上,无归道人命青松童儿取来两枚黄中李,与老子分而食之,二人却是论道一番。
只见老子顶上庆云激荡,虚空黑白太极两仪在老子头顶变换不停,显化一黑白世界,随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单调的黑白世界,肉眼可见的无数高山深谷、树木花草、江河湖海、亭台楼阁拔地而起,造化精妙!
无归道人亦是显出庆云,但见大道之音滚滚如雷,清气缭绕,白云驻留,霞光横贯,彩虹环身,三朵金莲亦在云海生灭中抽芽长大,朝夕之间已然化成结着骨朵的羞涩花苞,在五气结成的云海上浮浮沉沉,摇曳生姿,绽放莲花,显化道果。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两位天尊方才收起庆云,只觉得各有所得,胜过百年苦修。
论道完毕,老子方才开口,言道:“多年来,师弟一直为了玄门气运奔波来回,便是贫道也有所不及,简直愧对老师信任,以至于贫道刚愎自用,连带三清名分都几乎断绝,着实叫人耻笑。”
“不过,贫道却是不解,今日在紫霄宫中,师弟何以相助佛门,让佛门大兴之象,与那灾劫相合,如此一来,量劫化解,佛门气运必定大涨,佛门大兴,定会与玄门有碍,师弟此举,贫道着实看不懂,还是师弟另有谋划,贫道却是不得不问上一句了。”
听到老子之言,无归道人却是丝毫不见惊讶之色,一早便知,老子此来,必定是为了佛门大兴之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之色,却是笑道:“大师兄,你执掌玄门多年,玄门之事,怕是你最为清楚了,人教不过玄都嫡传,阐教虽然占据不少气运,天庭六御也统御不少,但也是尊而不广,截教更不用说了,自从封神之后,便在三界之中销声匿迹。”
“如今天地之中,若论教化众生,还是当以佛门为先,佛门有两位圣人,多年谋划,时至今日,依然是大兴之象,加上当日师兄化胡为佛,虽然分了佛门气运,可也同样的,引了佛门入东土,如此一来,佛门大兴之象,便势不可挡。”
说着,无归道人手中六根清净竹一划,便见太玄宫的大殿之顶,星海显化,演绎命运长河之象,只见命运长河之中,一方气运冲天而起,不断吸纳周天气运,其中显化重重异象,现无数不知名的佛陀,尽皆脑悬佛轮,眉心毫光绽放,如同宝珠镶嵌,神态或慈悲,或忿怒,或安详,或自得,或沉思,或烦忧,或无奈,或叹息,要么端坐七只雪白天鹅拉的香车,要么静坐亭亭玉立的华盖菩提树下,种种西方佛国景象呈现,端的是不可思议。
漫天尽是梵语檀唱,在一片光明中,幻化出无数法器,羯鼓、鱼鼓、云鼓、摇鼓、金鼓、石鼓、悬鼓、铙钹、念珠、锡杖、日月铲、金刚杵、日月杵,落在那洪荒天地之中,却是不论仙神人鬼巫妖,尽在度化之列,化作一方九品莲台,显化“卍”字佛印。
指着那不断演化的气运,无归道人说道:“如今,佛门大势已成,便是没有贫道那番话,佛门东进,大兴也是必然,便是师兄出手,阻碍佛门,也只能阻拦一时罢了,反倒应了磨砺出真经之象,怕是佛门兴盛,更加强盛。”
“如今,贫道此举虽然助了佛门大兴,但佛门也因此少了磨砺,气运博而不实,一旦气运跌落,便显化衰败之象,那个时候,才是吾玄门再起的时候,更何况,有了贫道这番话,诸天圣人共商佛门大兴,吾等也能从中窃取一份功德,何乐而不为呢?”无归道人解释道。
听到这话,老子眉头微皱,虽然无归道人所说句句在理,可是在老子听来,无归道人必定还有未曾言语之事,但是见无归道人不愿继续说下去,老子却也不好追问,毕竟同属圣人,无归道人能够解释这么多,已然是给足了他面子了。
当即,老子沉吟半晌,朝着无归道人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贫道知晓了,叨扰师弟多时,贫道也该回八景宫了,告辞。”
“师兄慢走。”无归道人见状连忙说道,却也不曾挽留。
对于老子并没有完全相信自己的话,无归道人也不是不知道,如果是以前,恐怕第一个出手阻拦佛门大兴的就是他,可是如今,自从走过域外之地之后,无归道人便深深的感觉到,无量量劫降临之时,绝不仅仅是罗睺破封而出那么简单,如此一来,洪荒天地的力量能够强盛几分,才能更好。
更何况,须弥山乃是镇压罗睺之地,也是日后无量量劫降临之时的第一战场,佛门大兴,日后也能充当对抗罗睺和无上天魔界的主力,更何况,佛门天生气运不足,又折损了十二品金莲,便是大兴,也不过一个量劫,对于玄门而言,威胁只是一时之困罢了。
基于如此种种,无归道人才会改变了一直以来对佛门的压制,反倒借助大劫,提升佛门气运,便是如此了。
第四百零一章 石猴出世惊天阙
却说诸圣商议封天之路,匆匆百年时光,在那东胜神州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节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四面更无树木遮荫,左右倒有芝兰相衬。历经多年岁月,吞吐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如今,却是已然到了出世之时。
只见仙石周围万千瑞气汇聚而来,如丝如缕,烟气弥漫,幻化异象,或金莲,或舍利,或经幢,或天鼓,或道经,或仙人,或佛陀,千奇百怪,道韵浑然天成,星辉坠落,如梦似幻,繁星点点,直欲让人沉醉。
这一日,感受天地之变,五彩神石迸裂,从中产出一团金色的光芒。随即迎风而变,化作一个石猴,其五官俱备,四肢皆全。这却是因为花果山中多是猴群,每日长在此嬉戏,将影像印在了五色石上。
石猴很快的就学会了爬走,而后却是跪拜了天地四方。然后抬头望天,双眼中不由的射出两道金光,直冲斗府。却是因为其乃五彩神石所化,五彩神石乃是女娲娘娘为了补天所炼制。如今五彩神石化形而出,本能的却是要查看天是否完整,是否需要填补。
不想这却惊动高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驾座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焰焰,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二将奉旨出门外,看的真,听的明。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乃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敢问玉帝是否要将其捉拿处斩?”
花果山水帘洞,乃是当年圣人立下禁制之地,昊天也早知此事与日后封天之路有关,遂故作淡然,缓缓说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众神闻言也都深表赞同,虽说心中各有心思,但是此事既然昊天不愿多言,他们也乐得当做不知,纷纷拱手,离了凌霄宝殿。
然而,就在那石猴出世的瞬间,天地间的煞气忽然增多,虽然仅仅只是增加了一成,但也足够所有人心惊了,当即,所有正在修炼的修士,都是停止了修炼,免得不心吸入煞气,走火入魔。
此时,天地间的煞气还不是最为浓郁的,因为,那传经东土,可是要等孙悟空被压了五百年后才能开始,而这煞气的出现,必将刺激天地群妖,没过多久,就会有七大圣横空出世,西牛群妖混乱人间,却是石猴出世,上应圣人之言,封天之路与佛门大兴相合,这猴子乃是佛门大兴的关键,是以石猴出世,也是量劫开始,妖族气运猛然增长起来。
混沌天中,看到那石猴出世,无归道人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笑意,要说现代国人,最为熟悉和最为喜欢的神灵,便是这只看起来还很弱小的石猴了,便是无归道人如今已经证得万劫不灭的圣人之尊,面对这远古记忆中的时候,也不由心神震荡,看着石猴嬉戏,不由心生欢喜。
圣人与天地相合,无归道人心中一喜,混沌天中,顿时遍洒甘霖,无数生灵显化,生机盎然,灵光坠落,仙草灵石化形,无数生灵通灵,感悟天地自在,妙不可言。
当即,无归道人看向鬼谷道人,笑道:“道友,如今吾这徒儿已然出世,还请道友下界,磨砺一番才是。”
“你的徒儿,不就是贫道的徒儿,你我一体,何须如此言语,贫道这就下界,好叫这徒儿闹得天翻地覆,闹出一番威名来才是。”鬼谷道人笑笑,便身形一晃来到东胜神州棋盘山,施展神通,开坛讲道,收录门人。
却说那石猴,虽是五彩神石所孕,但毕竟是自然有了猴的习性,每日在山中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很快的就与花果山上的一众猴子们混熟了。他们每日白天便在山中四处嬉戏;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天,天气特别热,猴子们为了躲避炎热的天气,就跑到山涧里洗澡,他们看见这泉水哗哗地流,就顺着涧往前走,去寻找它的源头,这群猴子们爬呀爬,很快就走到了尽头,却看见一股瀑布,宛若银河之水从天而将。
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
猴子们连喊了三遍,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他乃是天生石猴,想要进去一个瀑布,确实不难。
当即,石猴闭眼纵身跳入瀑布,觉得不像是在水中,这才睁开眼,四处打量,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铁板桥上,桥下的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着流出来,将桥门遮住,使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
只见此处,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样样都有,就像不久以前有人住过一样,天然的房子,安静整洁,锅、碗、瓢、盆,整齐地放在炉灶上,正当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石猴当即出来,高兴得不得了。忙转身向外走去,嗖的一下跳出了水帘洞。
猴子们见石猴出来了,身上又一伤也没有,又惊又喜,把他团团围住,争着问他里面的情况。
石猴将洞中景象一一言语,带着群猴进入水帘洞,群猴不过山中精灵,那里见过这等仙家妙地,一个个拿盆的拿盆,拿碗的拿碗,占灶的占灶,争床的争床,搬过来,移过去,直到精疲力尽为止。而后,共同参拜石猴为王,都称“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自称美猴王,统领群猴,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好不自在。
第四百零二章 度汪洋石猴拜师
如此,三百年岁月过去,那石猴感念自己虽然为群猴之主,逍遥自在,却到底难脱生死大道,当即辞别众猴,欲往海外,寻求一个长生不老的法子。
众猴知道石猴即将离开,都是悲伤不已,不过还是去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取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般般件件,整整齐齐,摆开石凳石桌,排列仙酒仙肴,给石猴践行,群猴尊美猴王上坐,一个个轮流上前,奉酒,奉花,奉果,痛饮了一日。
次日,一个人撑着木筏,奔向汪洋大海,大概是美猴王的运气好,连日的东南风,将他送到西北岸边,他下了木筏,登上了岸,看见岸边有许多人都在干活,有的捉鱼,有的打天上的大雁,有的挖蛤蜊,有的淘盐,他悄悄地走过去,没想到,吓得那些人将东西一扔,四处逃命。
却说那石猴在人世之中来回数年,却是最终难寻仙缘,再一次跨入汪洋大海之中,见状,棋盘山中,鬼谷道人心神一动,知道石猴所遭蹉跎已满,当即伸手一指,便见一股无形之力落在汪洋大海之中,顶上净水钵盂显化水流之象,四海水路顿时拖着那石猴,一路重返东胜神州。
那石猴见木筏快速的朝着一个方向驶去,心中也是一阵奇怪恐慌,但却又无计可施,只好眼睁睁的看着木筏带着自己向不知名方向而去。石猴在木筏上担惊受怕了十几日,这日终于看见了一块大陆,心里的恐慌也随之被喜悦冲淡了,却不知自己当年从东胜神州出发,如今经过多年蹉跎,却是有重返了此地。
不过,东胜神州何其广大,石猴如今不过寻常精灵,那里知道自己斗转星移,又重返了故土,虽然访仙问道未成,但却也学会了人族之语,明白了不少事理。
这日,石猴来到一座高山之前,石猴见这高山秀丽,林麓幽深。石猴心道,此山如此秀奇,山中必有高人。便往山中而来。
此处不是别处,正是那鬼谷道人下界之后,立下的洞府,棋盘山鬼谷洞所在,感受到石猴上山,鬼谷道人顿时心生一动,伸手一指,便见一方樵子出现在山麓之中。
却说石猴上山行至一段距离,忽闻得林深之处有人言语,急忙趋步穿入林中,侧耳而听,却听得歌唱之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听得此言,石猴满心欢喜,道:“这里果然有仙人!”即忙跳入里面,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夫,在那里举斧砍柴。
石猴在凡人之中厮混了一年有余,关于神仙之类的传说也了解了不少,心道世外高人不一定都是道骨仙风,有许多高人就喜欢装作凡夫俗子。石猴想到这些,忙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有礼!”
那樵夫乃是鬼谷道人点化云气而来,此刻,樵夫听得石猴之语,慌忙丢了斧,转身答礼道:“不敢当,不敢当!我拙汉衣食不全,怎敢当‘神仙’二字?”
石猴闻言笑道:“你不是神仙,如何说出神仙的话来?”
樵夫此时才现和自己说话的是一只穿着人装的猴子,心中不免一惊,但他见石猴满脸笑容,不像那些传说中凶神恶煞的妖怪,心中也安定了不少,向石猴道:“我哪里说过什么神仙的话了?”
石猴闻言,抓耳挠腮道:“我才来至林边,只听的你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庭。’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实不瞒你说,这个词乃一神仙教我的。我一年前来此打柴迷路,巧遇这位神仙。他见我家事劳苦,日常烦恼,教我遇烦恼时,即把这词儿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我才有些不足处思虑,故此念念。不期被你听了。”樵夫笑着回答道。
“那你可知道那神仙现在何处?”石猴问道。
“就在这山上一处洞府之中。”樵夫回答道。
石猴闻言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从那神仙修行学得个不老之方,如何?”
樵夫道:“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十来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廛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石猴闻言,松开樵夫道:“据你说起来,乃是一个行孝的君子,日后必有好处。但望你指与我那神仙住处,却好拜访。”
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天命棋盘山,山中有座百子鬼谷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鬼谷道人,又唤作王禅老祖。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
石猴得了樵夫的指点,在谢过了樵夫之后,便出了深林,按照樵夫的指点,很快的找道路径,过一山坡,往前行了约有七八里远,果然望见一座洞府。
只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天命棋盘山,百子鬼谷洞”,却是当年,鬼谷道人下界,收了数百弟子,一个个响彻洪荒,为人族大贤,因此鬼谷道人也被成为百子之师,是故,这鬼谷洞也唤作百子洞,乃是凝练人族气运的一处圣地,天下间,除却那首阳山人族祖庭和火云洞三皇道场之外,便数此处人族气运最强了。
第四百零三章 收徒弟灵猴有名
却说石猴来到这洞府之外,只见祥云笼罩,气象万千,仙家胜景无数,琪花瑶草遍地,那里不知道是神仙洞府,顿时大喜过望。
石猴正欲要上前敲门,忽觉得腹中饥饿,见洞府旁有不少松树,上面挂满了松果,便跳上松枝梢头,摘些松果吃了充饥。
此时,洞中的鬼谷道人正在为一众弟子授课,石猴的到来他也知晓了,心中一阵欢喜,停下了讲课,对一旁的童子道:“童儿,门外来了个拜师学艺之人,你去将他带进来吧。”
那童子闻言,就往外而来。
石猴吃了些松果,下得树梢,正要敲门,听得‘吱呀’的一声,洞门开处,里面走出一个童子来。
童子正是听了鬼谷道人之言,前来迎接拜师学艺之人的。童子出门一看,门前并无什么人,只有一只奇怪的猴子,便道:“你可是来拜师学艺的?”说完之后,童子心里一阵笑,自己这是怎么了,怎么对一只猴子说话,猴子怎么可能会听得懂人话。
童子正欲转身进门,却听得那猴子道:“我是来访道学仙的。”
这童子虽然跟在鬼谷道人身边,但鬼谷道人却未传授过其修仙法诀,而且在这棋盘山中,鬼谷道人也少有显露神通,是以这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