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龟虽寿-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具是心思活络之辈,看到这里,知道无归道人必定是发生了什么,否则这蒲团何以如此变化,这一点,从元始天尊看向无归道人的目光中少了几分鄙夷就看的出来。
众人纷纷落座,还没等鸿钧开口说话,无归道人便率先站起身子,朝着鸿钧打了个稽首道:“弟子无状,在紫霄宫外生起波澜,惊扰师尊法驾,还请师尊降罪。”
只见鸿钧摇了摇头道:“罢了,你既然取了那分宝岩,便是你的缘法,吾紫霄宫身处混沌,本身便是混沌的一部分,倒是无甚波澜,也无怪罪,你且坐下,吾要合道了。”
听到这话,无归道人这才安心坐下,众人将道祖也不怪罪,虽然眼热无归道人又得了一件重宝,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眼看无归道人坐下,道祖睁开如星空般深邃的双眸,向着众人道:“如今吾三次讲道已毕,灵宝亦已分完,与尔等缘分已尽。吾将以身合天道,以补天道之不足,以后大势不改鸿钧不出。”
紧接着,只见鸿钧道祖抬头仰望紫霄宫上方,一双慧眼直达三十三天外命运长河,双目之中,天道变化,气运激荡,尽在眼中,沉声道:“吾乃鸿钧,继承盘古衣钵,为众生讲道三千年,今誓言已完成,吾将以身合天道,以补天道之不足,行天道之运转,庇佑洪荒宇宙之芸芸众生。从此鸿钧是天道,天道非鸿钧!”
一声大喝,瞬息之间传遍洪荒各处。早已经被道祖炼化的造化玉碟从道祖体内飞出,道祖一指造化玉碟,玄光遍撒,照彻寰宇。造化之气冲天而起,破开雷层、罡风。直入天道命运长河,激起滚滚浪潮,最后纳入主干河流,合二为一。
突然天降祥瑞,地涌金莲,紫气东来九万里,彩虹横贯洪荒上空,甘霖遍撒,草木茂盛,万物病疴尽去。便是众多洪荒大神亦是得到这股合道气息之助,有些有所精进,旧伤尽皆消失。不禁匍匐齐声道:“道祖慈悲”
粗大玄黄气柱从命运长河直冲而下,灌入道祖头顶,道祖气息越发飘渺,待得玄黄之气尽数灌入道祖头顶,而后喷出悬挂脑后,结成一个巨大的玄黄光轮,照耀紫霄。
待玄黄光轮凝于脑后,鸿钧道祖向众人道:“尔等各自散去吧,从此以后当上体天心,下待万物,安居乾坤宇宙之内,遵行天道,顺天而为,不可造次妄为。”
众人见状,以鸿钧七个弟子为首,匍匐下拜,三跪九叩,向着高台拜谢道祖授道解惑之大恩,至此,无事鸿钧不出,天地间一个新的圣人纪元开启了。
第九十三章 洪荒大地寻六耳
道祖合道之后,三清女娲,西方二圣和无归道人打了一个稽首,便各自返回道场,不同于上一次讲道之后,天定六圣不知道如何和无归道人相处,这一次,六圣对于无归道人却是多了几分亲近之意,却是与那蒲团变化有关。
回到方丈仙境之中,无归道人便清点了一下自身的灵宝,首屈一指的,便是玄奥星空图,六根清净竹,玄元控水旗,净水钵盂,九霄天魔塔和崆峒印六件至宝,不过,因为九霄天魔塔和崆峒印如今机缘不止,威能不显,却是并无大用,暂且搁置了。
其次,便是那生死薄,奈何圭,幽冥万骨幡等一众幽冥之属的灵宝,乃是日后鼎立幽冥属国的重宝,无归道人打算借此谋划一分功德,却是不能作为傍身之物。
剩下的便是诸如焕日钟,覆海珠一类的先天灵宝,虽为先天,可是灵宝威能却是一般,日后赐给门下弟子,倒是不错的选择,其中最最让无归道人看不透的,便是那分宝岩了,灵光闪烁,有着镇压四方的功效,可是说白了,也就是一块混沌灵材,具体的功效,无归道人也只能感觉此物和自己颇有缘分,具体是什么,倒也算不清楚。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紫霄宫一行,对于无归道人而言,却是有着收获颇丰,无归道人也是高兴不已。
将此次收获收起来之后,无归道人也想起另外一件和自己相关的事情来,那就是第三次讲道开始之前,道祖那句法不传六耳,让他心生有感,当时,碍于道祖讲道,无归道人不敢怠慢,便就此按捺住了,如今却是想了起来,当即,掐指推算起来。
这一算,无归道人却是明白了,为何自己在听到六耳猕猴之时,会心生有感,却说天地初开之际,有那三千混沌神魔阻拦盘古开天,被盘古斩杀,其中绝大部分混沌神魔都被盘古斩杀,还有一部分遁入混沌深处,不知所踪,一部分则是舍弃混沌原身,化作洪荒天地的一员,便如无归道人,祖龙天凤一般。
而在那些混沌神魔之中,却有一混沌神魔,唤作混世魔猿,这混世魔猿化身洪荒之中的方式,既不同于祖龙天凤,也不同于无归道人,而是将自身的混沌本源,一分为四,彻底舍弃原身,化作四方猿猴,也就是所谓的混世四猴。
这混世魔猿倒也是聪慧机敏之辈,当初如此,也是如杨眉大仙一般,察觉到了天道之下,混沌神魔不可存的天机,遂把自己一分为四,重新转身,脱离混沌神魔的身份,待到日后混世四猴合而为一,便可直接获得混沌神魔的本源之力,甚至是以力证道,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过可惜,这混世魔猿设想的不错,但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混沌魔猿一分为四,却到底难逃灾厄,各有因果,除却那灵明石猴秉承大功德而生,最终得了个正果之外,其余三个生死各异,难成大道。
但正所谓,天道之下,自有一线生机,那混世四猴乃是混沌魔猿一分为四而来,与混沌神魔出身的无归道人却是有些缘法,因此,无归道人对六耳猕猴才会心生感应。
算到这里,无归道人眼中闪过一丝考量,混世四猴,因为是秉承混世魔猿四分之一本源而生,乃是天生的战神,这一点,只看后世那几只猴子搅动的诸多风雨就知道,如果能够收入门下的话,自然是一份不小的助力,尤其是最后那只猴子,可以做的动作着实不少。
可是同样的,四只猴子也同样继承了混世魔猿那爆裂的性子,一个调教不当,怕是反遭起连累,是以,犹豫了半晌,无归道人也不知道应当如何是好。
最终,无归道人还是想着后世的那只猴子,打算先去看看那六耳猕猴如何,若是当真是个可用之才,倒也不妨谋划一番。
当即,无归道人掐指一算,以他准圣至尊的修为,如今的六耳猕猴不过是区区天仙而已,却是瞬间算出对方所在,当即吩咐青松绿柳,紧守门户,便驾着云头朝洪荒大地而去了。
只见洪荒大地之上,一处山脉之中,一个浑身长毛的猴子,双耳上层层叠叠,上下六层,端的是神异非常。在那山脉之中来回穿梭,至那一处门户之前,便上前见礼,躬身下拜,想要拜入那洞府之中道人门下,可是如今,鸿均道祖那一句法不传六耳依然是洪荒天地人所共知的事情,又有谁敢冒着这大不韪的风险,收六耳猕猴为徒,只见六耳猕猴每到一处山头,便吃一次闭门羹,脾气好的,只是闭门不见罢了,有那脾气差的,只见一道旋风,将他刮出千里之遥。
如此,一连看了数十年光景,眼看那六耳猕猴几乎要彻底放弃了,无归道人这才显出身形来。
却说又一次被大能拒绝之后,六耳猕猴前往下一座山峰寻访大能,刚刚进入这座山峰,便山峰之上,一道人端坐青石之上,周身道韵涤荡,犹如清风明月,清静自在,一眼看去,隐隐只见星光环绕,天机玄妙,手中一株青竹挥洒自在,散落点点生机,又有锐金之气,显化非常,一看就是大能隐修,绝非寻常之辈。
那六耳猕猴也是机敏之辈,看到无归道人的身形就知道,这道人肯定是不在意道祖‘法不传六耳’之言的大能,连忙上前拜倒,跪在无归道人身前,三跪九叩,哀声连连,“老师慈悲,弟子六耳猕猴,一心向道,求老师指点迷津,教我修道。”
看着六耳猕猴不由分说就磕了几个响头,无归道人暗暗点头,这六耳猕猴在聪慧这方面,倒是做的不错,若非仗着自己的天赋神通肆意胡来,也不会说出世最早,下场却最为凄凉了,当即心中起了惜才之心,抬了抬手道:“好了,你且起来吧。”
第九十四章 自有磨砺消因果
“老师若不收弟子为徒,弟子便长跪不起,还请老师慈悲,传我大道,引我入门吧。”六耳猕猴连连恳求道。
无归道人闻言摇摇头道:“你的心意,贫道清楚,可是贫道不能收你为徒,你做了什么,相信你也很清楚,昔日道祖在紫霄宫传道,有缘者听之,你既无缘前往紫霄宫听道,便不该强求,而不是仗着自己的天赋神通,肆意妄为,他日因,今日果,你今日所遭受的一切,不过是因果孽报而已,怨不得旁人。”
听到这话,六耳猕猴双眼一红,如何不知道因为自己得罪了道祖,天下大能才会视自己入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想到多年来被人四处驱赶,不由悲从中来,连连求情道:“老师慈悲,弟子已然知错,日后断不敢以神通霍乱,还请老师慈悲,指点弟子一条出路吧。”
打量了六耳猕猴一番,无归道人见他是真心悔改,心中倒也暗暗点头,这六耳猕猴虽然顽劣乖张,到底是聪慧的天生灵物,本心不坏,想必若非是一直无人指点,日后也不会想要取代孙悟空而谋求一个正果了,眼中赞许也更多了几分。
“罢了罢了,念在你一心向道,诚心悔改的份上,贫道倒是可以指点你一条道路,你若是办到了,贫道便收你为门下弟子,若是你办不到,便是你我缘分当尽,你便当从未见过贫道便是。”无归道人说道。
“多谢老师,多谢老师,还请老师指点。”听到无归道人这话,六耳猕猴顿时喜出望外,犹如溺水之人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虽然无归道人并没有说收他为徒,可便是这么一句,已然让他欣喜若狂了。
看着六耳猕猴抓耳挠腮,喜不自胜的样子,无归道人心中好笑,缓缓说道:“昔年,你以天赋神通,冒犯道祖,乃是大不敬,同时,紫霄宫中,红尘三千客具是大能,你如此行径,也是对这三千大能不敬,吾还得知,多年以来,你凭借天赋神通,四处听道,妄结因果,如今因果缠身,日后自有恶果。”
“贫道念你一片赤诚,不忍看你坠入万劫不复之地,遂指点你一条出路,从今日起,你要朝拜盘古,暮敬鸿钧,手书黄庭十二万九千六百遍,以告慰昔年冒犯道祖之嫌,同时,吾要你走遍三千弱水,十万大川,奉山便拜,奉水便尊,求得三千大能原谅,了却因果,日后不得妄动天赋神通,图惹红尘,待到经书抄遍,山川走完,因果抵消之后,你便持此物,来方丈仙境找吾,自会有人前来引渡与你,若是你做不到,那今日之事,就当贫道不曾提起好了。”
说着,无归道人屈指一弹,一方青嫩欲滴的竹叶便落在六耳猕猴手中,不待六耳猕猴仔细观看,便见青石之上,无归道人已然消失不见,青石之上毫无痕迹,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看着手握竹叶的六耳猕猴,无归道人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六耳猕猴啊六耳猕猴,希望你不要让贫道失望,顺利通过这道考验,给贫道一个惊喜,也是给你自己一条生路吧。
看着消失不见的无归道人,六耳猕猴呆愣了半晌,低头看向手中的竹叶,半晌,低声说道:“方丈仙境,无归道人,我一定会办到的。”说完,六耳猕猴眼中闪过一丝坚决,牢牢的握紧了手中的竹叶,却是按着无归道人所说的,开始朝拜盘古,暮敬鸿钧,手书黄庭十二万九千六百遍,以告慰昔年冒犯道祖之嫌,走遍三千弱水,十万大川,奉山便拜,奉水便尊,了却因果。
身为洪荒顶尖大能,无归道人的一举一动,都被众人关注,加上六耳猕猴乃是天地间少有的,能够让道祖提上一句的人,因此,六耳猕猴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洪荒大地,一时间,洪荒之中谈论纷纷,有赞许的,也有鄙夷的。
昆仑山中,得知此事,元始天尊眼中却是闪过不屑,沉声道:“这无归师弟,未免太过轻慢了些,那六耳猕猴,不分尊卑,妄动神通,惹恼了道祖,莫说一生难堪大道,便是天雷击顶,也不为过,为了如此一个福缘浅薄之辈,大费周折,实在是有碍老师厚爱,平白叫天地众生看了笑话。”
对此,通天道人却是不赞同的摇摇头,“二哥此言未免太过,我倒是觉得,无归师弟此举甚是妥当,正所谓,天衍四九,自有一线生机,那六耳猕猴虽说因果缠身,冒犯道祖,但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若是能够听从无归师弟之言,以大毅力了却因果,洗尽铅华,也算是功德一件,合该教化才是。”
“如此福缘浅薄之辈,便是听从吾等教化,也难堪大道,反倒折损你我气运,要我说,收徒还是得收那等根骨俱佳,气运浑厚之辈,唯有这等修士,才堪教化,便如无归师弟一般,若非他福缘深厚,那蒲团位子也不会一变再变,被师尊收入门下了。”元始天尊轻斥道。
“二哥此言却是不对,按着二哥所言,无归师弟原本也非福泽深厚之辈,可是在他不断的努力下,却是另有机缘,可见只要教化得当,便是根骨一般,福缘浅薄,也未必不能聆听大道,天道之下,自当一视同仁,有教无类才是。”通天道人辩驳道。
无归道人可不知道,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那通天道人和元始天尊又有了争论,其实,也不能说是因为他的一个举动,只能说,随着三清的修为越发精深,彼此的道也越发的南辕北辙,日后成道之后,也是大相径庭,为日后的在劫埋下了祸根。
现在的无归道人,却是暗暗关注这六耳猕猴,想要看看,这六耳猕猴是不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考验,成功的拜入之间的门下,对于昆仑山上发生的事情,却是一无所知,也浑不在意。
第九十五章 女娲娘娘定天婚
却说无归道人试炼六耳猕猴,在洪荒之中固然是一桩谈资,但到底只是小事,在如今的洪荒之中,最受人瞩目的,还是那巫妖两族。
当年巫妖一战,虽然被道祖所阻,轻易不得再起冲突,可是哪一战的结果,不论是巫妖两族,还是洪荒大能,都很清楚,妖族的实力比起巫族到底还要差了上不少,因此,这些年来,帝俊太一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提升妖族的实力。
这一日,帝俊和太一两人在太阳宫中,一人手托一通体金黄的宝钟,身穿金丝织就,云霞为锦,绣有金色三足乌鸦扑腾九天图案;一人手上安放一图、一龟甲,亦有金乌展翅图案道袍穿着其身。二人庆云涌现,有大日虚影横贯脑后,三足金乌围绕大日光轮盘旋,声声乌啼响彻洪荒,不断祭炼河图洛书和混沌钟,参悟周天星斗大阵。
忽然,白泽步入太阳宫,朝着二人躬身下拜,“启禀陛下,东皇,羲皇和娲皇自凤栖山而来,求见二位陛下。”
听到这话,帝俊太一对视一眼,眼中具是闪过一丝疑惑,自从上次巫妖之战,女娲伏羲作壁上观之后,几人面上虽然看不出来,可是实际上,众人都知道,女娲兄妹二人不说和妖族离心离德这么严重,却也生出了不少嫌隙,多年来,双方也少有往来,不知道这兄妹二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不过,虽然心中疑惑,可是两人到底是妖族娲皇羲皇,帝俊身为妖帝也要以礼相待,当即连同太一一起到宫门口迎接,只见天外,一方宝帐鸾凤车驾驶云光而来,车上,一鬓发斜插九凤展翅金簪,流苏挂衣的宫装女子与一谦谦君子的道修携手前来,降下云头,朝着帝俊太一打了个稽首道:“见过帝俊道友,太一道友。”
帝俊太一闻言也是连忙还礼,到底还是那太一性子冲动,直爽了些,心中因为当年巫妖一战,多少带着些怨念,见礼之后忍不住阴阳怪气的说道:“伏羲道友和女娲道友不在凤栖山纳福问道,今日怎么有空到我妖族天庭来了?”提起妖族的时候,却是咬重了几分,讥讽之意溢于言表。
伏羲女娲也不傻,自然能够感受到太一话中怨念,眉头微微一蹙,不过两人也知道,当日自己兄妹二人没有现身,也着实对不起妖族,却是将心中这微微的不悦压下,只见女娲转过头看向帝俊,不理会太一的讥讽,说道:“今日贫道兄妹二人前来,却是有事关妖族气运的大事要说。”
帝俊太一虽然对伏羲兄妹二人当日之举心有芥蒂,却也知道两人不是信口开河之辈,心中对妖族的感情也是有的,听到这话,只见帝俊眉头微皱,连忙问道:“还请道友指点。”
女娲闻言点点头,说道:“当日在紫霄宫中,贫道蒙师尊大德,得了这先天灵宝红绣球,经过一番参悟得知,吾这红绣球若想浑圆无漏,却是要鼎立那天地人三婚,道友乃是大日之精所化的先天大能,如今更是蒙受道祖符诏,执掌三界枢纽天庭位界,这天婚,却是落在了道友的头上。”
“太阴太阳乃是周天星辰之首,司理阴阳,主阴阳之气,正所谓阴阳同根,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道友若是能够和太阴星两位道友缔结天婚的话,鼎立天地纲常,立伦法,理阴阳,当有大功德,增长我妖族气运。”
闻言,帝俊太一顿时眼前一亮,要知道,如今妖族气运比之巫族落后不少,帝俊太一正愁如何补足妖族气运,女娲便说出这天婚之举,帝俊心生有感,河图洛书顿时冲天而起,直达三十三天外命运长河之中,只见灵龟天马之象流转不息,天机显化,顿时大喜过望,连带着对伏羲兄妹的芥蒂也消除了不少,连忙拱手道:“多谢女娲道友指点,道友既掌红绣球,这天地人三婚之事当有道友主持才是,这太阴星一行,就有劳女娲道友了。”
感受着帝俊身上传来的缕缕善意,女娲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知道双方的嫌隙弥补不少,当即笑道“善!”,随后便驾着云光,往那太阴星去了。
娘娘辞别帝俊太一,离了太阳星,便驾云来到太阴星上,一到太阴星一看,处处寒冰,透着一股空旷,接踵而至的便是那无边的死寂。没有生物,植物。只有无边无际的灰色旷野,以及那一片片阴冷的冰川,密布的阴冷气息。
在整个荒凉的没有一点生机的太阴星上,只见太阴星以东,一株洁白如玉的月桂树冲天而起,只见无数太阴之气汇聚,那月桂树下有一不起眼的小祠堂,只见万千红线肆意的缠绕这,一眼望去却又仿佛蕴含某种玄妙之息一般,看不真切。
在那太阴星以西却是有一树林,却是通体如玉,混若冰晶,在那树林中有一广袤的冰宫,上书广寒宫三个大字。
女娲来到广寒宫宫门之前,对着门口说道:“吾乃女娲,常曦羲和两位道友可在宫中。”
常曦羲和本在宫中修炼,听闻女娲到来,纷纷出来迎接,双方一番见礼之后,常曦、羲和连忙将女娲娘娘迎入宫内,三位娘娘端坐云床之上,只见女娲娘娘赞叹道:“太阴星乃盘古右眼所化,洪荒中枢之地,岂是非凡!两位居此清净福地,远离俗世纷扰,参玄悟道,自有妙处,好生令人羡慕!”
“娘娘谬赞了,娘娘常年在凤栖山与伏羲道友共参天道,今日来吾太阴星,可是有事吩咐。”
“吩咐不敢当,却是有一事关我妖族气运的大事与两位商议。”女娲娘娘笑道:“太阴太阳,皆是盘古双眼所化,各秉阴阳之气出世。然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和合,方化生万物。故此太阳太阴,有合体之缘,乃是天数。吾今日到此,便是为此事而来,为帝俊太一二位道友,求娶二位道友的。”
第九十六章 成天婚无归算计
听见女娲如此说到,羲和与常曦却也是明白了女娲之来意,两人具是女修,听闻此言,却是脸颊绯红,不过到底是洪荒大能,一举一动上体天心,娘娘如此言语,两人默算天机,便知道此事乃是天地定纲常,理阴阳的大事,当有大功德,于妖族气运有大用。
况且,两人因为望舒遗泽,虽然在妖族素有地位,可到底比之帝俊太一,女娲伏羲相差甚远,若是能够和帝俊太一阴阳相合,也不负八妖之名。
沉思了片刻,羲和便说道:“此事便有由女娲娘娘做主了。”
常曦素来以姐姐羲和为尊,闻言也是点点头,算是默认了此事。
听见羲和与常曦竟然如此之快便答应了下来,女娲娘娘也是心中大喜,当下便说道:“吾这便去那天庭告知帝俊太一二位道友。”接着便告辞离去。
娘娘神通修为,不过转眼之间便来到凌霄宝殿之中,将羲和与常曦愿意下嫁他们之事告知了帝俊与太一。当帝俊与太一听到女娲的回复,瞬间大喜之色露于脸庞之中,在拜谢女娲之后便连忙遣出使者,与前去太阴星羲和常曦二位娘娘,商议婚礼事宜,在双方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将大婚吉日定下。
帝俊太一与羲和常曦两位大能成婚,女娲娘娘为媒人,伏羲为主婚之人之事,瞬间传遍洪荒大地,千年时间里,整个洪荒闻风而动,一道道请柬送到诸天大能的手中,看着手中那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