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龟虽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终于,随着女娲娘娘周身造化知道达到顶峰,手中的九天息壤,也终于化作一女子模样,看起来却是和娘娘有着三分神似,随即,便见女娲娘娘以食指化刀割而鲜血喷出,血雾弥漫,浸染所造之物,尽入其身,却是光华一闪,一女子现于眼前,出生即具神智,向女娲行礼。
  无归道人见状说道:“正所谓,阴阳造化,难舍其一,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女娲师姐造化玄奇,却乃先天阴阳造化之气至阴,欲成大道,还需伏羲道友相助才是。”
  “大善,还请兄长助我!”女娲娘娘闻言点头,朝着凤栖山方向遥遥一拜,便见凤栖山上,伏羲琴声大作,一团至阳精血从天而降,女娲一指,自己兄长的鲜血亦化作漫天血雨,浸入剩下的一半之中,化作一个男性。
  女娲所造之物种,灵慧顿生,四万二千毛孔大开,自动吸纳灵气,片刻之间形成灵气漩涡,席卷无量日月精华,霞光瑞气亦被吸引而来,滚滚如潮,围绕其身,如同九天仙神仙!娘娘见状大:“果然成了,以死物造化肉身,从虚无生出魂魄,自混沌开启灵智,我之造化大道成矣!”
  说着,十指不断挥动,一个又一个人族从女娲娘娘手中而出,不过女娲娘娘便是修为通玄,到底还不是圣人,如此早就数百道体之后,却是法力枯竭,思索一般,却见不远处有一灵根宝藤,当即伸手一指,便见那青藤入手,大放五彩毫光,有金黄鱼鳞纹波浪般绣于其上,一仙藤黄蕊绿萼,瓣作五片,素雅无暇。其紫者如黛螺,赤者如珊瑚,青者如翠羽,黄者如黄金,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皆光明洞彻,散发出阵阵祥光瑞气,不可逼视。
  只见女娲娘娘手持藤条,霞光闪过,化为万千丝绦,漫天藤影,搅动九天息壤,抖动间无数人形物种掉落,一时三刻之后,九天息壤用完,入眼之处尽皆密密麻麻的人影,百万之多,男女各半!
  无归道人看的分明,那青藤不是别的,正是那十大先天灵根之一的混元葫芦藤,正所谓葫芦多子,这混元葫芦藤却是天生与造人相合,有那葫芦藤相助,便见顷刻间,百万人族布满首阳山中。
  只见百万生灵,朝着女娲娘娘躬身下拜,口称圣母之名,山呼海啸,震荡洪荒。
  看着这些从自己手中所出生灵,娘娘亦是喜不自胜,面若粉瓣,吞吐兰麝,“尔等秉承天地人之人道而生,今日便赐尔等为人族之名。”
  “多谢圣母,圣母慈悲!”百万人族连声下拜。
  此时,天地有感,天空无云而闻滚滚雷声,震动洪荒,轰隆隆巨响八十一声,太阳如归中空,大放光芒,照亮无量世界,周天星辰突然涨大,大如磨盘。肉眼可见,道道粗如四人合抱的光柱笔直而落,遍撒无量星辉,云霞蔚然,聚拢成云,遍撒甘霖,滋养洪荒万物!
  铺天盖地的玄黄功德之气如同瀑布流水,滚滚而下,流焰芳菲,汇成一股玄黄之色的洪流朝女娲娘娘而来,娘娘见之,一指头顶,天门大开,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三朵粉红莲花浮沉其中,一人蛇尾之女子张开双臂,立起蛇尾,双目严肃,似对天祈祷,神圣不可打断!
  玄黄洪流如同浴室喷头浸湿那尊女相,通体金华璀璨,墨黑蛇皮慢慢退去,显露细密白鳞,银光闪闪,似乎腰肢壮大了一圈;霞光闪烁,忽明忽暗,云雾聚拢,白雾绕身,片刻之后,烟霞散去,露出白玉细腿,纤纤玉足,晶莹剔透,吹之可破,细腻光滑,有宝光流动!
  斗大功德金轮缓缓升起,与女娲体内的鸿蒙紫气交织在一起,吸纳天际不曾停歇的玄黄瀑浪,随着时间推移,光轮越凝练,光芒越温和,暖照人心!
  女娲娘娘闭目沉思,细细察觉那突然清晰无比的天机,感受道行层层快增长的无上快感,就是瘾君子亦不曾体会,如同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神态安详愉悦,面颊粉红,犹如飞霞;神圣高贵,端庄典雅,人族圣母,娲皇女娲!
  女娲娘娘睁开双眸,无喜无悲,九色光轮流转其中,是为天妖九转神瞳,遍察周天之事,上观三十三天,下照九幽,法眼如炬,难逃丝毫!亦有造化大道演绎其中,能吞噬神念,沉沦其中,圣人之威,不可度量!


第一百零八章 得功德血孽消散

  与此同时,亦有略小一股玄黄功德从那浩浩荡荡,席卷洪荒三万里的功德金云中分出,一分为三,一大两小,其中最大的那一股直奔无归道人航而来,灌入脑门,嘭的一声,金花庆云显现,三花俱开,将那玄黄之气尽数吸纳。
  另外两股小的,一股,朝着那不周仙山,后土部落而去,却是那九天息壤,出自后土娘娘之手,这造人功德,也有后土娘娘的一份儿,另外的一股,则是径直朝那凤栖山羲皇宫而去,加持伏羲身上,却是那伏羲付出精血,助女娲造人,也正是因为如此,伏羲与人族缔结因果,日后人族崛起,却是位列人族三皇之首的缘故,一饮一啄,自有定数。
  只见这一股功德之气,怕是不过女娲娘娘造人所得功德的百分之一罢了,可是相对于无归道人而言,如此功德却也算是浩大无边了,滚滚玄黄功德加持在他的身上,无归道人自觉自身道行飞速增长,晦明变化不定的天机,也是在顷刻间变得清晰无比。
  非但如此,就在他的修为在浓郁的功德刺激之下不断飞涨的时候,虚空之中,隐隐听到有什么东西碎裂一般,一直以来,压在心头的那一股沉重之感却是瞬间消散,便犹如飞鸟入林,游龙归海一般,心神一片澄澈,隐隐听得耳边天音四起,金花摇曳。
  无归道人眼中不由闪过激动之色,千万年修持,多方谋划,如今终于功德加身,将那无边血孽化解,穿越以来,一直悬浮在头顶的达摩斯之剑得以移除,便是多年修持平静无波的道心,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若非女娲娘娘圣人威压落下,怕是无归道人那颗道心还不知道要震荡多久呢,却说女娲娘娘将那浩浩荡荡三万里的玄黄功德云吸纳之后,鸿蒙紫气与天道相合,成就圣人果位,身上传来无边的威压,气势节节攀升,最后化为浩大天威,泰山压顶。这威压虽然比起鸿钧当初释放的威压要小上不少,但也要的洪荒众生喘不过气来。洪荒众生尽皆匍匐在地,朝不周山叩头不已,感激女娲娘娘,庆贺圣人出!那些新诞生的人族更是早已就被这股威压压的爬在了地上。
  无归道人感受到这股威压,也是心神一颤,匍匐下拜,恭贺女娲娘娘成就圣人道果,从此因果不沾,红尘不染,寄托虚空,不死不灭。
  女娲娘娘成就万劫不灭的圣位,至大、至慈、至悲、至高、至强、至勇的圣人气息,浩浩荡荡的横扫洪荒,穿越精心布置的重重机关、禁制和阵法,直透心神,贯穿元神,压倒无数生灵,诸天洪荒大能亦折腰俯!
  唯有那昆仑山上,三清脸色大变,想那三人乃是道祖收徒,自诩盘古正宗,天下大能具要低看一眼,女娲虽然同为道祖弟子,却不过一介女流之辈,如今走到他们前面,成就圣人道果。
  老子眉眼低垂,元始天尊咬牙切齿,通天道人脸色铁青,三人顶上三花摇曳,胸中五气升腾,浩大元神之中,一抹紫光上映虚空,便见天地玄黄玲珑塔落在昆仑山上空,丝丝玄黄之气犹如屋檐滴水,护持无双,将三人护住。
  另有西方胜景,须弥祖脉,接引道人面容苦涩,准提道人眉头紧锁,接引宝幢光华流转,大放十二色宝光,青莲宝色旗迎风便长,一颗舍利宝光散落朵朵青莲,将那极乐世界一一护持其中。
  却是五人也是天生圣人,日后要成圣的存在,女娲娘娘成圣威压虽然浩大无边,洪荒众生无一能挡,但五人身具鸿蒙紫气,在娘娘威压散落只是,鸿蒙紫气与五人相合,却也无碍。
  片刻之后,那浩大威压收拢,女娲娘娘看向无归道人,眼中满是喜色,今日成道,从此不死不灭,凌驾洪荒众生之上,便是娘娘道心,也为之欣喜若狂,“福生无量天尊,无归师弟,今日若无你之提点,怕是贫道尚无成道之机,多谢师弟了。”
  无归道人闻言连忙摆手,“师姐客气了,贫道不过是恰逢其会,与师姐论道,才有了师姐今日成道,不敢居功自傲,也当不得师姐一声谢。”
  “不论如何,贫道今日得成正果,师弟相助良多,贫道谨记在心。”女娲娘娘闻言笑道,说着,女娲娘娘转过头看了那人族一样,眼中具是慈悲之色。
  不过,这一眼看去,女娲娘娘忽然发现,这人族羸弱,却气运无双,生机勃发,隐隐于妖族有所纠缠,圣人上体天心,乃代天行道之人,一眼之下,可观过去未来,九天十地,发觉这新生人族居然和妖族有所纠缠,还隐隐有覆灭妖族之象,女娲娘娘心中大惊不已。
  女娲娘娘出身妖族,如今成圣,气运与之牵连,一荣俱荣,气运大涨。亿万洪荒妖族真心实意,五体投地,大声恭贺女娲娘娘证道成圣,从此无灾无劫,庇护一众妖族!道道信念香火愿力透过虚空,连接于娘娘元神之上,功德加身,愿力护持,大德之相,慈悲情怀,无量功德,香火永续!
  人族从娘娘手中而出,女娲娘娘便犹如人族生身之母,身为人族圣母,更是与之气运相连,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今这人族出生,便与妖族有所纠缠,甚至隐隐有了覆灭小主之象,这让女娲娘娘顿时皱了眉头,说起来,便是亲生之子,也有亲疏内外之分,十根手指,尚有长短不一之象。
  人族虽然是女娲娘娘所创,可是女娲娘娘到底出身妖族,真要论起来,怕是还对妖族情感更甚几分,加上当年巫妖一战,娘娘不曾出手,对妖族本就愧疚难当,如今自己所创种族却要覆灭妖族。一时间,看着眼前匍匐在地,缅怀孺慕之情看着自己的新生人族,女娲娘娘心中复杂无比,原本成圣的欢喜也是淡了不少。


第一百零九章 护人族三贤出世(上)

  女娲看了看茫然无知的孱弱的人族,秀眉轻蹙,显然是有些犹豫难决。按理来说,应该对人族细心照料,毕竟是其一手创造,如同生母!
  可是圣人虽然凌驾洪荒众生之上,到底还是带着一个人字,是人便有七情六欲,喜好取舍,人族一诞生,就显现出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修道优势,非常适合玄门道法,个个根骨奇佳,晶莹剔透,骨如白玉,血如红晶,肌如凝脂,四万二千周身毛孔,通透异常,灵气涌入,灵窍顿开,光华自现,当真是天机造化,尽夺气运!
  原本,便是秉承大气运而生,再加上,人族乃是妖族圣人女娲娘娘所造,如此一来,妖族气运便会逐渐汇入人族气运之中,可以说,人族的成长,便是踏着妖族的血脉而生的。天下无永恒的主角,女娲娘娘不是不明白,若妖族被巫族所灭,那是巫妖争霸,气数使然,娘娘便是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但是妖族的气运被人族得去,让她心情颇为复杂。女娲乃是妖族中人,妖族即为她的母族,她自然有一份很深的感情。可是人族乃是受了她的精血浇灌而出,便算是她的血脉,又使其她成道,她又岂能忍心弃之不顾?
  若是没有高人的照拂,以初生人族之孱弱,根本就不可能在险恶的洪荒中生存下去。可若是让她亲身去照顾人族,心中又颇有些不是滋味,感觉就像是一手在敲动妖族根基,为妖族铺就末路一般。一时间有些左右为难。
  无归道人精通天数变化,命运长河之中的细微变化也尽在他的眼中显化,因此,他也注意到,就在人族出世之后,那妖族浩浩荡荡的气运之中,便有一条支脉,消无声息的融入了人族新生气运之中,看起来毫不显眼,却犹如那涓流跬步一般,迟早有一天,聚沙成塔,会化作吞食天地的巨龙,席卷洪荒。
  因此,娘娘脸色变化,无归道人也看在眼里,自然知道娘娘心中复杂何来,当即上前一步说道:“师姐如今刚刚成圣,怕是要回到娲皇宫中稳固境界,这人族到底也是因贫道而出,不若,就让贫道替师姐护持人族千年,助人族稳固,不至于湮灭于洪荒之中。”
  听到无归道人这话,女娲娘娘心念一动,对无归道人的提议很是赞同,当即朝无归道人点了点头道:“福生无量天尊,师弟此言大善,既然如此,就有劳师弟了。”
  女娲娘娘话音刚落,便听得一声清越直穿九霄的凤鸣传来,祥和之气凝聚丝丝玄黄功德之气化为一金凤,飞落娘娘脚旁,低眉顺眼,鸣叫阵阵,透露无限欢喜!
  娘娘观之大喜,一指,霞光落于其身,烟霞蔼蔼,翻滚不休,云雾散去,显露一金钗斜插,高挽云鬓,身穿金羽的二八妙龄女子,娘娘言道:“赐尔‘金凤’之名,为吾坐骑,平时为侍女,随侍左右,你可愿否?”
  金凤所化仙女,喜极而泣,俯头触地,大声言道:“奴婢愿意,请娘娘登上法驾!”说完,一滚,化作千丈金凤,祥云托翅,霞光随身,金喙铁爪,金黄羽翎细密,光华灿灿,如同黄金打造,奢侈华贵!
  娘娘当即转身,落在那凤座之上,看了新生人族和无归道人一眼,敛去眼中复杂的神色,径直往娲皇宫去了。
  却说女娲娘娘回返娲皇宫后,无归道人便统领百万人族在那首阳山下安家落户,只见那首阳山脉绵延千里,环绕聚成中央一块平原,风调雨顺,土肥地沃,只在山南有一开口处进入,端的是易守难攻。
  人族虽然得天独厚,乃是先天道体,人族新生,脆弱万分,不懂生存之道,不识修炼之法,是以生存艰难,常有族人死去。
  好在天庭众妖神知晓人族乃女娲娘娘所造,又有无归道人亲自护持,是以不敢对人族有所戕害。巫族见人族弱小,人数又少,故而也并未在意人族。使得人族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否则以新生人族的脆弱,根本就无法在洪荒大地上立足。
  当然,也不是人族的生存发展之路便无灾无害。恶劣的自然气象,自然灾害时常困扰着人族的生活。另外,巫妖两族虽然知晓人族为女娲创造之血脉,又有无归道人庇佑,不敢招惹。但那些些灵智不开的野兽凶兽却哪里管人族是否有什么来历背…景靠山,时常前来袭击人族,劫掠人族为食。
  对于寻常野兽之流,无归道人却是不管不顾,任其发展,让人族自身应付,唯有那些秉承天地煞气而生的荒古凶兽,便是得道仙家也非对手,无归道人才会出手,以免人族覆灭,虽然在这过程中人族也常出现死伤,但这乃是人族生存发展之必然。
  无归道人深知,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自然界的风吹雨打的,他虽然能够保护一时,却不可能保护人族一世,有些经验教训,还是要人族自己用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去获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风雨中成长壮大,最终成为真正的天地主角。
  人族初生,性情淳朴,晓得无归道人乃是护持他们成长,保护他们不受周围凶兽异物的伤害之人,是以对无归道人倍加尊崇,对无归道人甚为尊崇,每见无归道人必恭敬待之,不敢有丝毫不敬,奉无归道人以圣师之名。
  可便是这样,人族新生懵懂,便是果腹御寒也一无所知,往往一场小灾劫便死伤无数,若非人族繁衍生息之力远超洪荒众族,怕是这人族新生不久,就要覆灭了,前世为人,看到如此多的人族遭受苦厄,无归道人心中也是心痛不已,却也不敢出手指点。
  倒不是说无归道人怕抢了后世三皇五帝的功德,不敢出手,而是人族羸弱,如今当以蛰伏为生存之道,如今巫妖并立,若是无归道人贸然指点,加速人族气数发展,人族壮大起来,势必引起巫妖重视,到时候,怕是人族就要面临灭顶之灾了。


第一百一十章 护人族三贤出世(下)

  唯有在巫妖衰落之后,人族发展也不会被人阻隔,才是人族大兴之时,拔苗助长,有害无益,此乃天数,来不得半点胡来!
  时人族新生,不识生活煮食,每日只吃野果和血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但因生食不净,难以吸收消化,常有体质弱者因此得病而丧生。有新一代人族首领偶食被雷电劈死的灵兽,只觉得满口流油,嘴角含香,惊为仙食,且食后肚腹舒畅无比,遂至无归道人跟前请教。
  却见无归道人端坐那藤床之上,数百年下来,这藤床已然枯黄一片,但是无归道人端坐其上,却是显得生机勃勃,生死轮转,蕴含大道韵律。
  “圣师慈悲,怜我人族无取火之道,族人因食而亡,不计其数,还请圣师赐下取火之道。”见得一人,憨厚老实,皮肤黝黑,身披兽皮,跪在无归道人身前说道。
  对此,无归道人早有预料,闻言却是说道:“天地之间有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你欲取火,却是当从木中取。”说着,无归道人伸手一指,便见一指鸟雀从只见飞出,落在那藤床之上,鸟喙犹如钻头一般,在那枯藤之上飞快的转动,半晌,木上冒出一股烟火,未几,火渐旺,露出点点火光。
  那人见状,若有所思,盘坐在无归道人藤床之下,苦苦思索,良久,那人面露喜色,却是拿出以石刀削一木成尖,抵住一木,双手搓之,如此片刻之后,终于生出火来,至此,人类掌握了生火之道,以此煮熟食,不复茹毛饮血。
  就在那火光出现的一瞬间,天地有感,三十三天外九声雷陨,玄黄之气云雾弥漫虚空,聚拢般包裹取火之人,霎时间,只见燧人氏修为暴涨,从一凡俗之人,修为直线上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成就仙身,真仙,天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罗金仙,瞬间成就大罗道果,成为人族第一高手。
  只见他功德金轮盘踞脑后,祥光随身,诸邪避退!一簇火苗在其手心无薪自燃,晕出圈圈红黄光晕,乃身具功德之物,噼里啪啦之声,细不可闻!此火乃是不灭薪火,虽未后天之火,却蕴含无量功德,不在五大神火之下,为日后亿万人族所用,袅袅青烟,煮饭烹食;篝火熊熊,吓退野兽;油灯盏盏,缝衣补裳,熬夜苦读,勤俭持家,金榜题名;渔船灯笼,引鱼虾而来,养家糊口;火把高举,迷失明灯,大声呐喊,脱困有望;万家灯火,承载无量希望、幸福、亲情,照亮前方未知的险途,坚定犹豫不决的心,破开雾霭,驱散黑暗,光明普照,无量功德!
  当即,赐名曰“燧人氏”,为其建一宝殿于山巅,称为燧人宫,享人族无量香火、供奉!
  如此百年,时人族皆居于洞穴,结木叶遮体,每至冬日寒风吹进洞内,一夜下来便冻死不少族人,又有一人族首领来到无归道人座下,无归道人闻言,指着树上的鸟巢向那人族首领问道:“鸟如何而居,以何物遮风挡雨庇佑幼崽?”
  人族首领闻言沉思了片刻,福至心灵,恍然大悟,恭敬地向无归道人行礼拜谢:“多谢圣师指点,圣师解我人族大困,我等不胜感激。”随后告辞无归道人返回人族居住地,带领族人伐木筑巢而居,自此人类开始懂得建造房屋,如此每至冬日至,可挡寒风,活人无数。
  在那第一间房屋建成之日,亦有功德落下,只不过,比起上一次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功德,这一次的功德要少的多了,对此,无归道人也是一清二楚,毕竟燧人取火,乃是人族成长之始,便犹如大树之枝干,万般皆由此物生,而这造屋便如大树之枝叶,相较而言,要相差不少。
  不过,便是如此,那人凭借功德之力,也同样一路成就大罗金仙,无归道人同样赐名‘有巢氏’,在那燧人宫旁建立有巢宫,享受人族香火。
  时人皆树叶围身,寒冬来时,伤亡很大,一人族首领来无归道人跟前请教,无归道人闻言,指了指天空中的小鸟,又指了指林间游走的兽类说道:“鸟雀横空,何以不受苦寒之厄,走兽冬走,何以暖身如春,尔自去参悟吧。”言罢不再理会他,端坐藤床之上,闭目入定不提。
  首领沉思半日,取了树叶和一些毛皮羽毛,用动物的骨头做成针,用过一些细小的藤做线,粗糙的做了件勉强可以遮体的衣服,无归道人知道这就是人类最早的衣服。
  便在那衣物成型的一瞬间,天地有感,又是玄黄功德落下,从此人族脱离裸身,有衣物遮体御寒,犹如走兽之皮,鸟雀之羽,那人也同样一举成就大罗道果,与燧人氏,有巢氏一般无二。
  这一次,无归道人却是没有再起一宫,而是将燧人宫和有巢宫融为一体,建立成一座更大的宫宇,唤作三贤宫,赐那人为‘缁衣氏’,享受人族供奉香火。
  至此,人族三贤出世,气运稳固,死伤减少,虽然不像后世那般大兴,人口数量一增再增,已呈现兴盛之势,如此,无归道人已经在首阳山上待了足足千年之久,护持之功已毕,天道有感,一团玄黄功德落下,无归道人见状,袖袍一挥,便将那玄黄功德收下,暗做打算。
  就在无归道人护持人族千年之后,首阳山上,一个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