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龟虽寿-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这个时候,由于三皇已立,而五帝又不能够凭借着自己治理人族所得的功德成就万劫不灭之身,且在人族中的威望也比不得三皇,加上颛顼得道之后,广成子分到的功德着实太小,诸圣见状,便派遣弟子下界传道,而没有派遣弟子,收他们为徒,或是细心辅佐。
  如此,没有了来自仙道的手段,人皇治世,便大多只能依靠自己,而且相比较于三皇时期的各种传说,五帝之时,各种神奇的事情,分明就少了许多,好似天地之间,仙道一夜之间消失了一样。
  帝喾酷喜音乐,叫乐师咸黑制作了九招、六列、六英等歌曲,又命乐垂作鼙鼓、钟、磐等乐器,让六十四名舞女,穿着五彩衣裳,随歌跳舞。在音乐起鸣之后,凤凰、大翟等名贵仙鸟也都云集殿堂,翩跹起舞。古时认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招来凤凰。
  却是如今无归道人执掌四灵,知道与人族祥瑞相合是何等的重要,因此特意传令凤凰一脉,显化共主德行。
  帝喾年老之后退位,他的妻子娵訾氏女所生的儿子挚接替了他作为人族共主。可是挚上任没有几年就病死了,众人只好推举帝喾的另一个妻子陈锋氏女生下的儿子放勋接任。放勋在接任人族共主之后,改自己名号为尧。
  尧在位时广施仁政,效仿颛顼对人巫两族实施大同政策,人族和巫族在继颛顼执政之后,又迎来了一次融合。
  后来,尧见现在的人们生活劳作虽然有了轩辕人皇所制定的计时之法指导,但却还是不足。在他的命令之下,大臣们根据日出日没的规律以及周天星辰的分布,制定了最初的历法,并按照节气指导民众生产与迁徙。制定了一年的长短为三百六十六日,又设置闰月调整四季。
  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
  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因此,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平阳北有一条涝河,它发源于浮山东北的牛首山下,这里多黑风,刮得山黑水黑,故牛首山又称为乌岭或黑山,涝河也称为黑水了。
  黑水和城西河水马台河汇合以后,到郭行一带峡谷水流湍急,洪水季节,河水猛涨,横溢两岸,常常造成灾害。
  这黑水上有条黑龙作怪,兴风作浪,满水狂涨,淹没附近的良田村庄。黑龙走时干旱季节,如地震,地动山摇。涝河干涸,滴水不留。
  帝尧为了解除百姓疾苦。带领一班人马前往治水消除妖灾。尧一行来到郭行,黑龙已走。遍地干旱,人困马乏,连一滴水也找不到。
  大家正愁着缺水的事,尧的坐骑一匹大白马被云端降落的一缕霞光缠身,随即仰长嘶,用蹄子在一块方形的岩石上,挞、啮、略,连刨三下。石头上火星四溅,崩出一个马蹄形石坑,那马又低下头鼻子冒气低鸣了三声,立即一股子清水从石缝中冒出来。哗、哗、哗,一阵儿便成了一个清水泉,大家一见,喜出望外。争相品尝这甘甜的清凉水。这就是马刨泉尧陵一景的来历。
  帝尧一行解了焦渴正往前走。忽然黑风刮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雨倾盆,河谷口一带山崩,堵住了水路。郭行口往上,洪水汪洋,眼看村子被淹。
  尧立即让人在谷口挖土刨石,扒开一个口子,放蓄积的洪水流走,为郭行一带的百姓免除一场大水灾。


第一百九十七章 水患渐起尧舜鲧

  却说洪水泄去以后,河水奔流。两岸往来不便,尧决定在河道上架起一座石桥,并要求三日内建成。大家只得昼夜不停地干,白天干活还好办,可是夜晚黑咕隆冬实在困难。
  却说在这黑水之畔,却是有一女修,名为鹿仙女,这鹿仙女,乃是一只灵鹿得道,生性善良,虽然法力低微,却一心向道,平日里也是积攒功德,刻苦修行,听闻人皇到来,为两岸修桥,鹿仙女当即现身,得知夜晚修桥不便,却是伸手一指,大方霞光。
  有了鹿仙女相助,大伙奋战三天三夜,第四天凌晨,石桥巍然屹立在黑水河上。尧王和大伙一起欢呼胜利。突然间,风起云涌,下起瓢泼大雨,顿时洪水奔腾。大浪翻滚,猛冲新桥,一条黑龙从风雨之中现身,在空中露出狰狞的面孔嘲笑。
  鹿仙女见状轻喝一声,“那黑龙,你也是龙族之属,殊不知人族乃是龙的传人,与龙族气运相连,汝司风掌雨,却霍乱人族,该当何罪。”说着,鹿仙女手中显化一株梅枝,朝着那黑龙打去。
  黑龙见状嗤笑一声,面带不屑之色:“鹿仙女,你我相争多年,你凭借一株灵梅在手,吾虽然伤你不得,但你要胜过贫道,却是还差得远呢?识相的就乖乖退去,好好守着你的鹿群,待吾吞噬几个人族血食之后,就放了这群杂碎。”
  说着,黑龙龙尾一转,便见翻江倒海,瓢泼大浪冲向石桥,想那石桥不过凡人所建,如何抵挡得住这天地之威,见状,鹿仙女大惊失色,也不敢多想,伸手一指,那梅枝便落在石桥之上,将那石桥镇住,不论风雨多大,洪水多猛,也奈何不得石桥半分。
  黑龙见状大怒,当即大口一张,便见一道黑雾喷向鹿仙女,想那鹿仙女法力低微,那里是这黑龙的对手,以前依靠灵梅,还能抵挡一二,现在灵梅用来镇压石桥,却是没有了防身之宝,眼看就要被黑龙的黑雾所伤。
  便在此时,忽然,只见天外一方宝瓶散落,滴溜溜一转,瓶口打开阴阳二气,元磁宝光一吸,便将那黑雾吞入其中,黑龙大吃一惊,定睛一看,便见云端立着一个金袍道人,剑眉星目,双眼好似鹰目一般,只是看了一眼,那黑龙便身子一软,几乎要倒在地上。
  看着黑龙惊惧的样子,那金袍道人冷哼一声,却是伸手一指,一道符箓便从他手中发出,落在那黑龙身上,黑龙顿时身形一软,落在鹿仙女身旁,随即便听那金袍道人说道:“贫道乃是方丈仙境无归道君座下弟子羽翼仙,得知人皇有难,特来相助,此孽障刚刚冒犯仙子,便让他在仙子座下当个脚力坐骑,也算偿还罪孽了。”
  这人,正是当初无归道人收为弟子的金翅大鹏,赐名羽翼仙,想那大鹏天生便是龙属克星,那黑龙说是龙,其实乃是黑水河中一条黑蛇得道,化身龙种,被那羽翼仙所克制,自然一眼就抵挡不住。
  尧王闻言也是一惊,却是知道方丈仙境乃是人族圣师无归道人的道场,连忙朝羽翼仙下拜,羽翼仙见黑龙已经降服,也不敢受人皇一礼,当即展翅高飞,消失在洪荒天地之中。
  随后,鹿仙女一路跟随尧王,二人结为夫妇,帝尧与鹿仙女双方结鸾俦于仙洞之中,以洞为新房,对面的蜡烛山上光华耀眼,照得南仙洞如同白昼一般。后来人们便称这新婚之夜为“洞房花烛夜”。
  当尧为帝之时,天下被洪水侵袭。正所谓“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尧征询诸侯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大家都推荐了鲧,因此,尧便让鲧去治理洪水。
  伴随着时间的逝去,尧渐渐的老去。为了能够选出一个合适的继位,尧开始和大臣们在人族之中广泛的考察选拔了起来。后来,大臣们向他推荐颛顼帝的后裔重华。
  这重华虽然是颛顼帝的后裔,家世甚为寒微处于社会的下层。重华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就是瞎老头的意思)。在重华的生母死后,又娶妻而生子,名叫象。重华的后母为人很是苛刻,再加上重华生来异象目有双瞳,后母待他很是不好。后母生的弟弟名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重华生活在这样一个“父顽、母嚣、象傲”家庭里,却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有,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在听大臣们说了重华的事后,决定考察一下重华。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重华,还替重华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悉想暗害重华。
  有一回,瞽叟叫重华修补粮仓的顶。当重华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重华烧死。重华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重华随身带著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著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重华去淘井。重华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重华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重华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重华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一进屋子,重华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你呀!”重华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重华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重华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 妖族因果大洪水

  如此,尧终于确定重华的品性,就把人族共主的位子让给了重华。重华在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重华当上了人族共主之后,他也向尧一样,改号为舜,大家都称他为舜帝。
  舜在位期间,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众圣人、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各个部落的领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部落领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信圭。之后,舜又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部落领,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舜分列百官,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
  舜还让人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自此,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不说,舜在位的时候,人间也不是一片清明,却说随着尧在位的时候,水患便渐渐兴起了,而随着这么多年过去,水患非但没有消除,反而越发盛大起来。
  原来,随着人族大兴,当年随着巫妖大战,退出洪荒世界的妖族,也渐渐恢复了一些气数,其中,最强的便数北冥之地的妖师宫了。
  正如当年人族与巫族通婚,窃取巫族气运,便有了蚩尤率领九黎部落,与人族相争,人皇之位一样,同样的,人族秉承妖族圣人女娲娘娘之手,和妖族大圣伏羲血脉而生,天生便由妖族而生,窃取妖族气运,如今,妖族恢复了一些生机,却也要向人族了却因果。
  不过,妖族不同于巫族,巫族于人族类似,通婚之后更是不分彼此,可是妖族天生形态便与人族不同,因此,妖族不可能如巫族一般,与人族争夺人皇之位,因此,妖族想要了却因果,就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
  却说当年,巫妖大战,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河倒灌,九天弱水散落人间,虽然有诸圣出手,无归道人收拢天下弱水,可是到底未曾将所有的弱水都收走,这弱水可不是凡间之水,这弱水来自天河,若是加以祭炼,一滴水能化一河之水,这么多年来,这九天弱水,却是大部分落在了妖族的手中。
  尤其是北冥一脉的妖族,多是精通水系术法的妖族,因此,妖师鲲鹏思量再三,却是打算利用水患来对付人族,毕竟妖族乃是天生精灵所化,人族所在之地,便会阻碍精灵化形,阻碍生出灵智,如此,人族的疆域越小,对于妖族而言,也就越有利。
  加上此事乃是人族欠下妖族因果,便是诸天圣人,无归道人也无法阻拦,因此,在妖师鲲鹏的带领下,一众精通水系术法,呼风唤雨的妖族,却是联手,以九天弱水为基,呼风唤雨,催动洪水,席卷洪荒。
  这曰,人族正在各自做着手中之事。突然,只见天上风云四起,电闪雷鸣。接着乌云满天,遮云蔽曰,稍后又风雨大作,雷电交加,整个人族大地一片暴雨连降。生活在平原的人族眼看着地下的水位以肉眼可及的速度迅速上升,想要逃跑,可在这广袤的平原之上,众人又能躲到哪里。
  如倾如注的暴雨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流经峡谷的河流渐渐涨了起来,河水混浊咆哮,浪花翻腾而起,不断上涨,淹没人族的农田和居住的地方。
  一时之间,人族所居住的地方洪水滔天,无数人被淹没,人族面临灭族的危险。
  无数生灵躲不过这场浩劫,身死魂脱,无数怨念聚集,甚至最后凝结成朵朵怨恨黑云,无数章鱼般的触角伸出,探向洪荒生灵,吸干血肉,吞噬神魂。这是魂魄身死之时感到无穷的冤屈,一股愤恨之意由心而生,魂魄周身燃起业力,滚滚业力黑火抵抗住六道轮回的吸引之力,留驻洪荒,不归地府。
  在这样的情况下,怨气丛生,却是催生了不少妖魔精怪,这些妖魔精怪,天生秉承怨恨而生,故而越发迫害人族,结果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妖魔害人,害人而生的妖魔继续害人,一时间,人间水患滔天,民不聊生。
  这时,天庭之中,珠玉满厢、金碧辉煌的通明殿内,瑶池金母与昊天玉帝列座。望着浩浩荡荡飞到天庭的袅袅青烟,瑶池王母面带喜色,说道:“如今天下洪水肆虐,为了治水,这鲧却是焚香祷告,乞求上天,这正是我天庭入主人族,宣扬我天庭威势的时候啊。”
  说着,只见瑶池王母头上金钗无风自动,化出一方水镜,显化人间之象,只见人间一座孤峰之上,一麻衣大汉,在黄泥包围的土台之上。杀牛羊猪三牲来祭祀。持香祷告苍天,以至于流出的眼泪居然呈现血色,嘶哑的嗓音诉说着人族无尽的痛楚和自身坎坷的仕途。
  却说瑶池王母身侧,那昊天上帝却是有些迟疑,盯着那水镜之中的景象,难下决断。
  见状,瑶池王母的眉头微皱,这昊天上帝当年被刑天斩杀,转世重修,历经无数灾劫,积攒无量功德,终于再一次返本归元,重登天庭之主的无上尊位,可是,转世重修的昊天上帝,到底与当年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昊天上帝有所区别,更多了几分优柔寡断,束手束脚,这也知道天庭之主虽然是昊天,但是瑶池却执掌了其中大半权柄。
  看到如今犹豫的昊天,瑶池王母便不由想起当年昊天上帝不甘人下的风姿,眼中闪过一丝怀念。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年鲧腹出大禹

  却说当年,那刑天与昊天上帝交手,刑天被昊天上帝斩下头颅,封在常羊山底,刑天没有了头颅,非但没有就此身死,反倒战意滔天,不屈不挠,激发干戚斧中的一丝破灭真灵,结果耗尽一身精气,却是导致昊天上帝陨落。
  不过,此事道祖鸿钧有言,乃是天地之位为三界之主,昊天并未积攒功德,德不压位,故而有此一劫,因此让平心娘娘将其投入轮回之中,历经苦难,返本归元,方得帝位。
  如此,在道祖鸿钧和后土平心娘娘施展手段下,昊天上帝在那轮回世界之中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终于成就尊位。
  却说这昊天上帝,最后一世的时候,却是转身人族,名为张百忍,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生中,要行一百件大忍辱的事。在忍过第一百忍之后,却是顿悟成仙,返本归元,故而成就昊天帝位。
  也正是因为昊天上帝百忍成仙,所以虽然返本归元,却到底与昔年想必,差了几筹,瑶池王母戏中有所不满,倒也正常。
  好在,昊天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昊天,到底还是三界之主,心中的雄心壮志不至于泯灭,见状沉吟片刻,点了点头道:“如今天庭之名,天下不显,威严全无。仙道中人只闻三教,不闻天庭,如今若是能够助人族度过灾劫,便可扬我天庭之威,让世人知道,吾才是三界之主,却要好生谋划一番。”
  眼看昊天如此,王母也顿时松了一口气,闻言说道:“也好,当年道祖赐我蟠桃树镇压天庭气运,却是也赐下了不少九天息壤,这九天息壤小时只有颗粒大小,一旦遇上凡土,便化作山岳之大,想那洪水再怎么厉害,也越不过去,只要将此物赐给鲧,着其治水,必能功成。”
  “大善。”昊天上帝闻言顿时点了点头。
  就在鲧求神第三日,曙光微现,鱼肚泛白,旭日初升,突然仙光大盛,已经筋疲力尽、晕晕乎乎的躲就看见在辉光之中四队天女执扇而来,身后有瑶池金母乘坐凤辇而来,辇车之上竖插一宝旗,氤氲遍地。一片异香拂地。
  鲧喜极而泣,悲呼道:“望神灵大慈悲,赐我治水之策,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建不世功勋。永垂青帛。”
  王母垂目,周身大放霞光,俯视鲧,黄莺出谷般的妙音传来,“吾乃瑶池王母娘娘,尔焚香祷告,惊动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感念你治水虔心所感。特降落凡尘,赐你仙法!消除灾厄!”
  鲧闻言大喜,激动道:“谢谢娘娘,若治水成功,不敢忘娘娘之德,必告慰四方山川河流,享万民香火!”
  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得到最想要的东西,随即拿过一团黄蒙蒙的粘土,用木盘盛放,递给鲧,“此乃九天息壤,为无上神土,一粒落于凡土之上,可延展万里,尽成沃土。你可用其抵挡洪水,建功立业,早慰民心,也使我天庭欣慰,万民安家立业,不受灾劫”。
  鲧见状连忙收下息壤,见状,瑶池王母满意的点点头,在天女飘渺琴声之中,驾起祥云,在光辉渲染下,飞回天庭。
  却说,那鲧有了九天息壤,对治水之事,豪情万丈,这九天息壤也不愧是天下万土之母,一粒落下,便能化作万丈高山,将那滔天洪水挡住,可是,那洪水乃是妖族催动术法产生,挡住了这一面,他们便从另一面催动,结果,因为息壤化作高山,反倒将人族之地的地形变得乱七八糟,非但没能将洪水挡住,反倒让那妖族之辈,借助地利,将人族越发弄得满目疮痍。
  舜巡视天下,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不但一点成绩也没有,反而将水患搞的更大。舜一怒之下,下令将鲧处死在了羽山之上。
  却说天庭赐下九天息壤,非但没有消除水患,还导致鲧失职被杀,天庭此举被仙道一时之间传为笑话。玉帝与王母脸上无光,通明殿中玉帝大怒之下打翻琉璃盏,娘娘秀面通红,嘴角嘟起,双眸之中怒火熊熊。本想为天庭长脸,不想却颜面尽失。刚刚计大展宏图的玉帝也不得不暂时消停一阵子。
  就在天庭沦为三界笑柄之时,却没有人注意,就在鲧被杀羽山之时,那许久不曾在人间走动的无归道人,却是降临了洪荒之中,来到羽山,看着鲧那被太阳晒得黝黑的皮肤,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这鲧虽然治水不力,连带万民遭厄,可是不得不说,早期人族,勤勉无比,对自己所司之责还是勤恳无比的,这鲧治水多年,用后世的话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最终却落得了个这么下场,却是让人唏嘘不已啊。
  看着鲧的尸身,无归道人轻叹一口气,手中六根清净竹一刷,便见鲧的尸身上,一个魂魄产生,看到无归道人,却是连忙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