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炼骨(任逍遥)-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日和大家辞别吧。看来又得一醉方休,他们才能放我离开。还真有些想家了。”身在异乡,年将至,深夜独处的林海心中泛起一丝漪涟,淡淡思念慢慢的扰乱了他平静的心。回想着燕京城中的一家人,离家的林海第一次流露出暖人心扉的微笑。
“答应小妹的东西明日得买些,大福婶子不知生了个男孩还是女孩,总得送些什么。”林海已经迫不及待计划着归家了,就这样林海坐到了天明。
“噔、噔、噔。”敲门声响起。“林公子,赶紧起身,老爷有事找你。让你快些。”一个丫鬟说的有些急促。
林海微微一愣,这大早上闫山有什么事这般着急,林海起身拉开了门。“闫大哥没说什么事?”
“老爷没有交代,只是来了一个陌生人。好像老爷认识,在正院的会客厅等着公子呢。”丫鬟也不知详情,只是把大概情况跟林海说了。
“走吧。”林海也不去多想,既然闫山认识,就不是什么坏事。
随着丫鬟穿过这让人能转迷糊的大宅子,林海缓步走进会客厅,在闫山还没有起身介绍之前,林海已经在打量着对方了。潘林忠坐在那里,半生戎马官至晋阳守军将军,虽然一身简单的武士打扮,但从坐姿和喝茶的动作上,林海依然感觉到一种逼人的英气。当潘林忠放下茶碗时,林海看到他那晒的古铜的皮肤,隐隐冒出的胡渣,炯炯有神的虎眸,显的不怒自威。
于此同时,潘林忠没有起身,微微一抬头,一束目光已经让林海有些难受了。庄方强介绍过林海的出身,潘林忠自然要看看郑风将军看中的人是否是个好苗子,一眼看去,林海眉宇间透着一丝清秀,挺挺的鼻梁证明着这是个北方少年。长发扎于脑后干净利索。一身儒生打扮平静的走入客厅,虽然二人对视了一眼,但林海依然沉稳的冲着闫山微微一笑。武将总是有些讨厌文臣的做派,但林海这份儒雅气和沉稳劲让潘林忠比较满意,因为他自知林海伸手不弱。大齐国这么多年也就郑雷有这幅气质,但却被朝廷压着当起了先生。
闫山商人出身,最擅长就是圆场,虽然不知潘将军此行何为,但如果真是林海有事,他会凭着于潘将军多年的关系尽力压下来。二人对视的那一眼再他看来,怕会成为箭拔弩张的开始。闫山呵呵一笑,想潘林忠介绍到,“潘将军,这是我异性小弟,林海。”转头对着林海挤眉弄眼的说道,“林海还不赶紧拜见咱们晋阳郡的潘将军。”
林海一听,大致明白这尊是谁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应该不会把他怎么样,他向前走了几步,收起笑容,双手一拱,“小生林海,拜见将军。”
这时,潘林忠却哈哈大笑,“果然是郑雷教出来的学生,有些他的味道。不错。不错。回京有的调侃他了。”
闫山一愣,呵呵赔笑,知道事情非他所料。
林海微微一躬身表示谢意,“不知将军亲来,没有远迎,还望见谅。”潘林忠不说,林海介于身份也不敢发问。
潘林忠一皱眉,“我一介武夫,不搞文官那些烦人的派头。从简就好。不饶弯子了,兵部指令,你随我回京述职。”
这一句可把闫山给吓着了,如同晴天霹雳,自从认识林海以来,林海就一直刺激着他,今天这雷更大,震的有些蒙。
“兵部让我随将军去洛阳?”林海此时惊讶的却非闫山所思,而是如果去了洛阳,他盘算一夜的回家之事将泡汤了。
“这有啥惊讶的,你在晋阳郡的事已经上报了。”潘林忠没有继续说下去。林海却会意了,不外乎,加奖和询问情况。林海有写黯然失神。
“怎么,小子,不愿意从军入伍?郑风将军看错你了?”这时潘林忠说话透着一种军伍中的威严。
“不是,本来我计划今日和闫大哥告别,明日回家。我离家已经一年了。”林海挠了挠头,也不怕笑话,照实说了。
“哈哈哈,好男人志在四方。回家省亲急个什么。”潘林忠起身拍了拍林海的肩膀,有说到,“收拾一下,马上动身。”说话时,给林海使了个眼色,暗示他现在说话不方便。
林海转身出屋,其实没什么准备的,但需要跟大家告个别。
“闫东家,今日此事。。。。”
潘林忠还没有完,闫山立刻会意,“将军放心,自然不会走漏风声。”
潘林忠点点头,闫山的为人他还是放心的,毕竟这么多年在晋阳郡,交道打了不少,闫山的家将里也不乏一些退下来的士兵。
和闫家的众人简短的告别,并和四宝叔要了一个驮队用的筐子。回去将睡的混混沉沉的小雷安顿好了。有去和陈家庄的人告别。老王和强子他们却格外珍惜与林海的这份感情,山中偶遇,林海却从突勒克人的嘴里将他们救出,而且让他们顺利的融入了闫家。这感激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强子热泪盈眶的给了林海一个熊抱,到嘴的感谢却说不出来。老王和老张商量后,将林海送于他们的俩张黑貂皮拿了出来,老王端着貂皮到,“海子,这礼物太贵重了,再说我们村的人也都安顿下来了。你出门在外的需要钱,大家没有什么好送你的。这上好的貂皮还是你收着吧。”
“王叔这。。。。”林海没想到送给他们的貂皮,众人现在还保留着。想推脱说他不缺钱,可看着老老少少那朴实的面容,和殷切的眼光。林海从老王手里接过了貂皮。
老张上前拍了拍,林海的肩膀,“林兄弟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俺们村的这些汉子随便你使唤,不计生死。”
不轻不重的话却深深的敲入了林海心里,眼泪不知不觉浸润了他的眼眶,“老张哥,后会有期。大家后会有期。”林海拱了拱手,转身疾走,他实在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这一趟从家里出来,遇上了闫山和陈家庄的人,他们是用心在对林海。这些人身上表现出了晋阳人的那种醇厚。
回到前院与潘将军会合,这时,三楞牵着两匹马走来,一匹上挂着行李,“林兄弟,这是你的马,三哥给你从燕子凹牵了回来,四宝叔安排人给你照顾的很好。”三楞又指了指驮行李的马说道,“一边是你刚才准备的,一边是大夫人安排的。”
这时闫山上前拍了拍林海的后背,“大哥知道留不住你,那些东西是你嫂子的一些心意,你收着吧。或许能派上用场。”
林海看着站在闫山身后的大夫人,“谢嫂子了。”虽然相处短暂,但却透着浓浓的离别情。潘林忠看着院子站着几十人送林海,也明白林海是怎样的为人。
大家送着林海出了府门,林海挥了挥手,“别送了。天气冷,大家回去吧。有缘还会再见的。”说完林海转身准备上马,却看到怜梦站在闫府大门口,短暂的对视,林海却见怜梦的唇微微的动了动。他读出了怜梦说的话,“别在回来。”这一语中包含着错综复杂的感情。
林海上马,潘将军微微了闫山点了下头,策马向南门行去,此次回京是密令,潘将军只带了三名士兵随行。
看着林海远去的背影,众人纷纷叹息着散去。闫山却凑到大夫人跟前说道,“安排好没?”
大夫人微微一笑,“我办事你放心,再说林海救了我的命,我能小气?本想给他书信一封让他有事尽管去广盛源取钱,可林海的性子你还不知道?肯定不回去。所以我给他带了一万两的黄金兑票,林海到了洛阳咱家的票号就可以兑出。”
闫山微微点头,“一万两黄金,应该可以在帝都洛阳让林兄弟腰杆硬一些。”闫山独到的眼光早看出林海非池中之物,这次潘林忠和林海说话没有让他回避,其实就是为了点点闫山。
林海踏上了前往帝都洛阳的路,心里却还在回想着怜梦的那句话,“别在回来。”
第三卷 烽火中州 第七十九章 帝都洛阳
连续的赶路也果真累坏了众人。尤其是过了介休进入丘陵地带,一路上坡,官道积雪很厚十分滑,多数地段都是人牵着马走。到了灵石的时候,潘林忠为了不惊动关隘守军住进了客栈。并给林海介绍了灵石这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晋中通往晋南的咽喉部位。而灵石的大营在县城西北三十里处的新建塬,是控制两渡至西山、控制灵石河西的战略要地。过了灵石后一路缓坡南下,来到洪洞县城时已是出了晋阳城的第五日黄昏。覆盖了这个晋中的冰雪随着他们出了山悄然消失了。进入一马平川的晋阳郡南部地区,后边的行程能省些力。策马慢行进了县城,众人直奔驿馆歇息。
潘林忠低骂了一句,“这鬼天气,三天的路硬生生让我走了五天,受的罪比平时不知多了几倍。”转头对身后的林海还有三个亲兵说道,“今天好好歇息,明天加紧赶路,三天内赶到平陆渡口。
赶路最为累人,就算林海也有些吃不消,晚饭过后倒头就睡了,一夜无梦。因为睡的早,所以天还没亮林海就悠然醒来。简单的洗漱后,盘膝修炼,木玄力运转了几个大周天,身上说不尽的舒坦,之前的困乏一扫而空。
“噔、噔、噔。”潘林忠的亲兵拍着林海的门,林海止了修炼,起身开门。看着林海一切准备停当雷厉风行,这名亲兵对林海露出了笑容,表示了对林海的认可。一路行来,三名亲兵只是默默跟着潘林忠,潘林忠不问话,他们也不说,跟林海也没有任何交集。
热乎的早饭过后,一行五人继续赶路,憋屈了几天的马这时也放开了脚,一路狂奔,潘林忠和三名亲兵常年与马打交道,骑术精湛,而林海这是就显出了足,勉强可以跟的上。在潘林忠的示意下,一名亲兵在路途中,操训着林海的骑术。第二天时林海控马的技术明显转好,不时和亲兵叫板赛一段。潘林忠看在眼里不禁感叹“此子悟性极高。”
犹豫林海的兴致高傲,计划三天的路走了两天,夕阳西下,五人已到平陆渡口,生平第一次看见这滚滚的黄河水,林海惊叹不已,不觉张嘴道,“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林海的举动勾起了潘林忠的兴致,“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为了防备突勒克人的攻击,潘林忠驻守晋阳郡多年,戎马半生的他有了丝丝倦意,但为了家国,为了百姓,他只能坚持着。
“潘将军,这诗里可是塞外风景?”林海读懂了诗中的意味,但对塞外草原的好奇心让他不禁发问。
“虽然于突勒克人常年无战事,但小摩擦还是不可避免的。塞外去过很多次了。风景很美。但突勒克这种游牧名族,居无定所,狡猾的很,为了防止突勒克人“打秋风”,秋收季节,晋阳兵会出关在雁北地区进行一行操演,实则是防备突勒克人。”
众人渡河后策马缓行,潘林忠给林海讲起了洛阳城的战略防守。“帝都洛阳可谓是:北据邙山、南望伊阙,左瀍右涧、控以三河、固以四塞。西侧函谷关后有新安城控谷水、寿安城控洛水,慈涧居中在后,互成犄角相互呼应。函谷关在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严防西蜀尽起关中之兵来攻。北有邙山大营,南有伊阙控制伊水。东侧回洛、偃师、轘辕关一线防御。且回洛仓是洛阳的粮仓。东侧虎牢关后以巩县为中心,北建洛口仓,南临轘辕关。就算突勒克大军席卷我燕、晋两郡,也足可以阻敌于黄河以北、虎牢以东。”
林海虽然在京都大学堂上过学,可话从潘林忠将军口中说出,有着一种超然的自信,分析的又十分透彻,让林海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大齐尚武,军事力量的强大远在南梁、西蜀之上,洛阳如此铁桶般的防御,百姓方可安居乐业。
简短的歇息交谈,也给了马充分的休息时间,五人策马提速想渑池县城奔去。入夜时分五人进了县城寻了家客栈住下。次日,再次上路却没有前面几日那般赶急,不紧不慢的行在官道上。就快要到洛阳了,潘林忠转头问林海,“到了洛阳你是去郑府,还是先住我那?”
偌大的洛阳城他也只认识郑雷了,再无去处,要是住到潘将军家他更不自在。于是林海答道,“还是不打扰潘将军了,我去寻郑雷先生吧。”
“你这小子,住我家,我会饿着你?”潘林忠眉毛一挑给了林海一个黑脸,看着林海那囧样哈哈笑道,“行了,不难为你了。就先送你去郑府,我正好拜见下老爷子。”
“小子,领你从洛阳城的定鼎门入城,走走洛阳的天街。”潘林忠说完一甩马鞭,一骑奔出,林海与亲兵紧跟其后。
当洛阳城的那一望无边的城墙缓缓出现在林海林海视野内时,林海惊呆了,“帝都果然雄伟。”
“呵呵,这就惊讶了,那你这一路嘴是合不拢了。”看着林海吃惊的样子,潘林忠无奈的冲他摇了摇手。
五人行至天街,潘林忠下马。天街宽三十多丈,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林海站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看着远处的定鼎门愕然无语,这定鼎门东西宽二十丈,南北入深八丈,高二十丈。悬梁三门道,上有阁楼,左右城墙绵延数里,气势恢宏万千。林海目瞪口呆的杵着,傻了半刻才缓过神儿来。潘林忠拍了拍林海肩膀,问道,“小子,洛阳城好吧,你以为燕京城是不是很大气?傻眼了吧?”
“帝都的确让我感叹,真是太壮观了。”林海依然盯着前方的定鼎门眼睛都不眨一下,木然说道。
“行了,走吧。以后多的是机会看。”潘林忠挥挥手,五人向城门行去。
定鼎门越走越近,而林海觉着他自己越来越渺小,等走进城门时,笔直的天街直通这皇城的端门。举目眺望,皇城端门前竖立的金黄色天枢和皇城中五层红墙白窗青瓦的宝塔十分醒目。
行在天街上,潘林忠说道,“林小子,既然来了。洛阳有名的八景一定要转转,也不枉来一次洛阳。天津晓月,就是端门前洛水上的天津桥。洛水南岸也是洛阳城最繁华的地方。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铜驼暮雨、平泉朝游、邙山晚眺与这天津晓月合称洛阳八景。”
林海听着这颇具诗意的景色名字,可以想象的出景色定然十分迷人。
“走吧,我家在西市附近,而郑府在南市附近。”林海已经走不动了,只顾着乱看。潘林忠无奈只能加快步伐,这样下去到了郑府不知什么时辰了。
穿行在洛阳城各个街坊中,林海才知道洛阳城占地之大。但道路却十分规整,全部是正方向的十字路。林海边走边看着每个街坊的两旁的建筑,洛阳的富足程度远超他的想象。家家都是标准的院子,户户的大门都挂着十分醒目的红灯笼。不多时林海看到了淳化坊的牌子,潘林忠的声音响起,“这里便是郑府了。”
行至大门口,五人下马,门口的下人急忙上前接过他们手里的缰绳,前去栓马。另一个下人上前躬身对着潘林忠说道,“这位老爷请随我偏厅暂歇。”下人迎五人进了郑府。
“去会知一声,说潘林忠拜见郑相来了。”说完,潘将军坐下,端起了茶碗不找不急的品着,并挥手示意林海坐下。他的亲兵则立在他的身后。
“潘老爷稍等。”下人退出了偏厅。
不一会,一个年近六旬的人走进了屋子,青布长衫,面色红润,国字脸上双眼如炬。一进门,这人哈哈笑道,“潘将军闲来,老夫有失远迎,真是失礼啊。”
“王管家客气了,我一个粗人接不接的没那么重要。”潘林忠笑呵呵的说道,然后话锋一转,收起了笑容问道,“老爷子近来什么身体怎么样?我有两年没过府拜会了。”
“老爷子身体棒着呢,早晨依然可以听到他要人家读书,声入洪钟。”王管家说道。“走吧,潘将军,老爷子知道你来了,沏茶等你呢。”
“你们三个在这等着。林海跟我走。”潘林忠将亲兵留在了偏厅,着林海随他进去拜见郑老相爷。
“王管家,郑老二回来没有?”潘林忠一边走,一边问道。
“潘将军每次来都先问二爷,你两个一会是不是又得拼酒?”王管家伺候郑老相爷也四十年多了,所以郑雷,郑风都尊成他一声王叔。
“今天得先回家,这刚回洛阳,不进家门就和郑雷喝个半死不活,俺不是自找没趣?”潘林忠坦然回答。
“雷子刚回来一会。着人通知他一下?”王管家问道。
“嗯,就说我领他学生林海来了。”潘林忠回头看了下林海,示意王管家就是这个小子。
PS:今天状态不好,这章憋了很久才写出来,大家见谅。
第三卷 烽火中州 第八十章 郑国公
王管家从见到潘林忠以来就没有注意林海这个人,此时转头望去,一身儒生打扮的林海对他微微一笑,略微躬身,显得谦逊有礼。
王管家微微一点头,转身叫过正在院子里打扫的下人,“通知二爷,就说潘林忠将军来了,让他去老爷子的书房。”
“王管家,凌皓这小鬼头好久不见了。现在也有十五了吧。”潘林忠口中的凌皓就是郑雷之子,从小他就喜欢这小子,而且比他的闺女大一岁,有些小心思在里面。
“快别说了,郑雷几年不在,这活宝小孙子正好是叛逆的时候,可把老爷子气坏了。现在爷孙两天天唱对台戏,郑雷都不敢说话。”王管家摇头无奈道。
“哈哈,有些个性,我喜欢。不过老爷子亲还亲不过来,不舍得真管凌皓这独苗吧。”潘林忠想着都想笑,叱咤齐国朝廷几十年沉稳冷静的老相爷被孙子气的吹胡子瞪眼一定很有趣。
林海这才知道郑雷先生有个宝贝儿子,比自己小两岁。
“凌皓这孩子聪明伶俐的,学什么都会,在皇家学院也成绩优秀。老爷本就对皇家学院有些气,再者也是因为郑雷不在,希望凌皓可以成才。整天弄些古书让孩子背呀,写呀,孩子咋能不烦么。再加上凌皓常和朝中大臣之子混迹在一起。老爷在一辈子就看不惯这,两个儿子都不敢,轮到孙子他弄不住了。他能不火?这不就针尖对麦芒了,而且凌皓这小子吃准了老爷子就是嘴上硬,手上软的主。”王管家一边走一边和潘林忠唠着。
优于通商的关系,东西方有了一些焦急,齐国威武的军威引来了不少西方国家派来结交的大臣,四方馆便是阶段众国使者的地方。学术的交流促使了齐国皇帝改革的决心,就先从人才开始,把国子监改名为皇家学院,郑老相爷当时十分不高兴。但他不得不承认西方的教育思想要先进,所以也就忍了。但强行保留了燕京城的京都大学堂,说老祖宗的东西不能都没了。皇帝拗不过老相爷,只能留用了京都大学堂的名字。
“看看,这郑府就没个不护犊子的。你看看你,王管家,这话里话外的都有埋怨老爷子的意思了。”潘林忠苦笑着摇了摇头。
“嗨,孩子嘛。老爷子就是要求太高了。”凌皓这鬼精知道王管家在郑府的地位,十分尊重他,时长哄的他高兴。王管家十分喜欢凌皓。
林海跟在二人后面听着他们口中的郑凌皓的事,对这个和他年龄相仿的人起了好奇心,微微一笑,总有碰面的时候。
俩人唠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后院的老爷子书房门前,这一路林海看着郑家的宅子,给林海一种简约的感觉。房子不多够住就行,院子有些花坛,水池。却没有水榭楼台的奢华。
潘林忠还没进门就叫了句,“老相爷,林忠来看您了。”
这时门“吱呀”被拉开了,一头白发的老人出现在几人面前,郑老身高八尺,七旬的年纪但腰背不弯不驼,加上那齐胸的雪白胡子,显得精神奕奕,额头和脸颊处明显的皱纹记载这郑老的一生,眉眼中始终透着一种威严。此时郑老指了指潘林忠说道,“你小子,多大年纪还这样冒冒失失。”
“看相爷您说的,这不是在您老人家这儿自然些么。你让我学那帮文臣?我能学来?”潘林忠一脸的无辜相。
郑老呵呵一笑,“你呀。”转身向屋里走去,目光扫到林海时,林海不躲不闪弓腰行礼。这让郑老有些意外,在他面前不卑不亢、不乏礼仪的年轻人少之又少,朝中大臣来拜会他时,家中子弟多数都唯唯诺诺,谨慎的很。
进了屋,潘林忠与郑老入座,而林海却没有随意的坐下,他走到郑老面前,“林海拜见郑国公。”深深一躬下去。
“起来把,不比多礼。”郑老可没有在年轻人面前摆功的习惯。
“老相爷,这是郑雷在京都大学堂的学生。这次突勒克人潜入之事,是他发现,并全给摁在晋阳郡里的。”潘林忠给郑老介绍林海。
“哦?我不问朝政多年了。但突勒克人这次的动静我还是听说一些。你小子给我精神点,出了问题,以后别进我的门。”横了潘林忠一眼,郑老打量起了林海。林海身上让他有股熟悉的味道,忽然眉头微微一皱,看向了潘林忠。
潘林忠哈哈一笑,“像郑雷将军吧。”在大齐国军伍里的将军,哪个人不知道儒将郑雷,可中州无战事,郑老为了在朝廷避嫌,硬是压着郑雷,让他当了先生。
郑老心里想的却没有说出来,“身具儒气,眉宇间却不失杀伐之气。此子将来的成就要高出郑雷许多。”
林海尴尬的站着,对于潘林忠这样的夸奖有些不适。正当此时,郑雷出现在在门口,本是来和潘林忠叙叙旧,但却看见林海杵在那有些不自在。
“林海?你怎么来了。”郑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