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世嫡谋-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已经拜托外祖父在今年国子监新入学的学生名单中加上他的名字了!”国子监教学深严,进了国子监姚启辰有再多的心思也无济于事。

    宋子清阴阴一笑道,“别让这样的人脏了国子监的学堂,有个地方正适合他!”

    宋子清这样说,姚可清也没反对,看着宋子清的表情,姚可清想姚启辰是难有一个好下场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提醒道,“怎么说他也是长乡侯府的二少爷,若是平白无故的失踪了,不止要招来别人非议,府里先要闹开了!”

    “怎么会平白无故的失踪呢?我会让他正大光明的失踪!”

    见宋子清如此笃定,姚可清不由追问,“你究竟有什么法子能将他困住?”

    宋子清卖了个关子,并不回答,只定定的看着姚可清,“告诉你了我能有什么好处?”

    姚可清也学聪明了,不似方才那般被他牵着鼻子走了,也不直接回答,“那你要什么好处?”

    宋子清在心里暗笑,还真是聪明的很,这么快就识破了他的心机,只是他哪有那么好哄骗呢?

    “我要你!”

    姚可清脑子里“嗡”的一声响,全身上下的血液都往上涌,“我要你”三个字不停的在耳边回响,感觉再也听不到别的任何声音了。

    等元神归位,她才发现宋子清已经坐在了她旁边,正执着她的手亲吻她的手背,见她回神过来,便问她,“我要你,这个好处你给,还是不给?”

    姚可清羞红着脸从宋子清手里抽回自己的手,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被他亲吻过的地方,感觉指尖一片滚烫。

    从前她对宋子清的印象一直是比自己还要冷清冷淡冷静的一个人,在宋子清还回印章之后突然对她又冷淡起来,那个时候她觉得他大约是个冷心冷情的人,一度想过要扑灭心里对他的那团小火苗。

    哪怕那天在庙中,他的言行也还能用一个发乎情止乎礼来解释,但是今日……他着实叫他刮目相看呀!

    姚可清想,哪怕自己现在处于下风,但也不能输的太难看,便将一双星眸凝在宋子清脸上,一句话在喉咙里滚了几滚终是说出口了。

    “难道我不是你的吗?”

 421、模仿

    宋子清的法子不可谓不粗暴简单,但是却十分好用。

    姚崇明当年进学时有一个先生,这位先生对姚崇明颇多照拂,姚崇明很感念这位先生,也很尊重信赖这位先生。

    姚崇明正为姚启辰学业不佳操心,所以姚可清才想出用国子监困住他的法子,但若是这位老先生主动提出愿意教导姚启辰,姚崇明肯定立刻就同意了。

    只是如今这位老先生正四处游历,自然要带着姚启辰一同,届时姚启辰想不离开京城都不行,而且既然是游历,便没有固定居所,想与小苗氏通风报信也难了,而且宋子清会派人暗中跟踪,姚启辰便是再狡猾也无计可施。

    姚普从冒州回来的时候并不是只身一人,唐氏带着她的那对双生女儿也一起来了。

    唐氏一如既往的爽朗,即便是对象不是小苗氏,而是朱氏,她依旧笑的那么真诚。

    “自从去年来过了,这两个孩子就一直惦念着府里的姐妹,回去了也唠叨个不停,索性家中无事,便带两个孩子来叨扰弟妹一些日子了!”

    朱氏笑的客气,“嫂子客气了,总归是一家人,有什么叨扰的,随便住就是了,只是大小姐的婚期近了,二小姐刚刚也定下婚事,府里忙的很,若是有怠慢的地方,还请嫂子和两个侄女儿多担待些!”

    唐氏大度一笑,“若是有什么我帮得上忙的地方,弟妹只管开口!”

    又转向姚可清恭贺道,“还没恭喜清姐儿呢,能得圣上赐婚,可是极大的荣宠!嫁的又是皇亲国戚,再好不过的亲事了!”

    姚可清给唐氏行了一礼,垂着头不说话,落在唐氏眼里却是不胜娇羞了。

    朱氏贴心解围道,“嫂子就别打趣清姐儿了,嫂子自家还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小心日后清姐儿打趣儿回来!”

    唐氏看着两个女儿叹气,“都是十五岁的人了,亲事还没个着落呢!”

    朱氏便有些明白唐氏此行的目的了,约莫是想借着长乡侯府的势,让两个女儿嫁个高门大户。

    唐氏上次来住的是幽篁馆旁的海棠阁,这回依旧是住那儿,离的近了,姚可芸姚可馨姐妹难免时常来幽篁馆打转,姚可清不胜其烦。

    大约是觉得姚可清的亲事着实是太好了,姚可芸姚可馨姐妹便有意无意间有些学着姚可清的做派。

    比如姚可清思索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将一只手置于胸前,大拇指贴着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处,有时候想的入神了,大拇指不由自主的用力,便在食指上留下一道青白的指痕。

    再比如姚可清喝茶前,总会微微倾一下茶杯,喝完之后拿帕子抿嘴角的时候总是先擦左边嘴角。

    姚可芸性子活络,并不刻意去模仿这些细节,但姚可馨却在这些细节上下足了功夫,看的姚可清心里一阵膈应。

    这日收到了安平郡主的信,姚可清逃也似的去了韦亲王府。

    赐婚的圣旨下来没多久,安平郡主就知道了,端元公主兴高采烈的告诉了她这件事,她却高兴不起来。

    当年姚家不过是姚崇明肩朓而已,方玥嫁进去不过数年就香消玉殒了,让母亲抱憾而去,而宋家如今嫡庶不分,世子未立,明面看着一派和气,私底下简直乱成一锅粥了,姚可清若是嫁过去,日子只会过的更艰难。

    事后大约是怕她生气,宋子清给她写了一封信,告知了他所有的经过,将姚可清的处境和他的想法明明白白的都写清楚了。

    她实在是没有理由却怪罪宋子清,毕竟他是那么的一心一意的爱着姚可清,宋家再不好,起码宋子清会护着她!。

    她盼着姚可清好,不要让上一辈人的遗憾重现在她们身上……

    有些事宋子清不方便做,那么就由她来动手吧!

    安平郡主看姚可清的眼神有些深沉,“眼下这种情形,你跟师兄……”

    提及宋子清,姚可清不争气的红了脸,安平郡主叹了口气,接下来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只好道,“师兄是不错,但是宋家……”

    姚可清神色冷峻道,“我知道,早年去过宋家,宋家人口众多,人多是非也就多了!”

    而且就宋三奶奶周氏的情况来看,宋家比姚家的水深太多了。

    宋家不仅仅是是非!安平郡主沉声道,“凡事多听师兄的,不要轻信别人的话!”

    姚可清脸又红了一红,小声道,“为何我就要听别人的,不能听自己的吗?”

    安平郡主轻笑道,“你自己也要强势些,有的人就是欺软怕硬的,你硬气一些,旁人我不敢随意侵犯!”

    姚可清笑道,“若是有人得罪了我,我必定是要讨回来的,你不用担心我!”

    “你看着冷心冷肺的,却是比谁都心软的!宋家是个容不得心软的地方!”安平郡主告诫道。

    听安平郡主郡主的意思,似乎宋家比她想象中的更复杂,而且她似乎知道一些内情,姚可清便忍不住打听一二,“宋家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远的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如今的平国公早年有一房宠妾,就是如今国公府的两位年长的老爷的生母,那个时候平国公戍守边关,便是这个宠妾随行服侍,并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后来平国公成亲,娶了如今的平国公夫人,但是夫妻感情并不好,据说后来平国公夫人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除去了这个宠妾,平国公大怒一度想要休妻,但是最后不了了之了,平国公承袭了国公之位后一直不曾立世子,世人都在猜测平国公是想将国公之位传给那个宠妾的儿子,如今平国公府的中馈职权也是在大夫人手里,但是又因嫡子尚了长公主,平国公不敢得罪皇上,得罪长公主,所以才一直拖着不立世子的!”

    姚可清咂舌,没想到平国公府竟然嫡庶不分,比苗氏姑侄还胆大呀!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呀!不过她日后嫁过去应该是住在公主府的,不用常跟平国公府打交道,倒是松了口气。

    安平郡主也知道这一点,“你无事就不要去国公府那边,免得沾上麻烦,长公主这么多年也甚少过国公府,也是因早年被国公府那边闹怕了。”

    “我晓得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也好叫我有个心理准备!”

    安平郡主浅笑道,“就是我不说师兄早晚也要告诉你的,只是他对国公府没什么好印象,说话只怕不如我这个局外人中肯!”

    姚可清一愣,倒是没想到宋子清竟然不喜国公府,也难怪他在信中从来都不提国公府的事。

 422、隐瞒

    平国公府连着几日换了好几批奴仆,其中还不乏各个院子里的心腹,如此大动静连隔壁的长公主也都有耳闻了。

    因儿子的亲事有了着落,长公主心里悬了几年的大石头总算落地了,心情格外舒畅,对国公府那边的事偶尔也过问两句,听了这事儿后不由就跟宋子清一说,“旁人也就罢了,怎么连你祖母身边的人也换了?还是伺候多年的老嬷嬷!”

    宋子清不以为意道,“那嬷嬷年纪大了,也该颐养天年了!”

    长公主呆了呆道,“也好,是这个理,换些新面孔,看着也能换个心境!咱们府里也该换换了,虽然婚期还没定下来,但是你也不小了,我跟礼部那边支会过了,等姚二小姐一及笈便嫁过来,仔细算下来也不过两年光景了,府里也该收拾起来了,你如今住的院子小了些,回头着工部重新建个院子才是!”

    “一切但凭母亲安排!”

    虽面上对国公府的变动不在意,但是宋子清心里大约明白是谁做的手脚。

    安平对她还真是好,竟然这样冒险,公主府这边还是自己来料理吧……

    哪怕写信解释过了,宋子清再见安平郡主还是有些不自在,终归是他食言了。

    “你也是无奈之举,那种时候你不出面,她就真要被瑞王算计去了!”安平郡主倒是真的不怪宋子清了。

    宋子清微微松口气,“虽然是帮她躲过了瑞王,但是宋家也不是个好地方,她在姚家已经过的十分辛苦,我不想她日后再这样小心翼翼的活着,便又别无他法……这次谢谢你,国公府那边我确实不好下手!”

    安平郡主看了眼宋子清,“既然你决心将那件事瞒着她,如今她除了嫁你也没有别的出路了,我自然要让她耳根子清净些,只是这次可折了我好些人进去,既然你承了这个情,也要帮我一个忙!”

    宋子清点头,“你尽管说吧!”

    安平郡主语气轻快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无论你用什么法子,三个月内让张家主动来韦亲王府议定婚期!”

    宋子清奇怪的看着安平郡主,“我记得前不久张家似乎想退亲的!”

    “嗯!是呀”安平郡主道,“不过父亲没答应!”

    顿了顿又补充道,“是我让父亲不答应的!”

    宋子清叹气道,“这门亲事不做也罢,你何必……”

    安平郡主哼了一声,“张家膈应了我这么多年,我凭什么这么轻易的就放过他们?他们不让我好过,也就休想我让他们好过!”

    “那也不用把自己搭进去……”

    安平郡主幽幽道,“我并不觉得是把自己搭进去了!于我而言,成不成亲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张家得罪了我,他们想要做什么,我偏就不让了!”

    安平郡主这个理由着实牵强了些,但是安平郡主向来说到做到,既然她这么说了,就决计不会改变心意的,宋子清无奈答应了,“这个不难,只是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安平郡主又是一声轻哼,“我何时后悔过?不过我也得提醒你一句,她比你我想的都要聪明,要瞒住她不是件容易事,若是有朝一日她知道真相,你可受得住?”

    宋子清闭上双眼,良久才睁开,眼底闪过痛苦之色,“我不会一直瞒着她,时候到了我自会告诉她,那个时候要去要留,我都随她……”

    礼部来姚家商议宋子清和姚可清的婚礼事宜,果然将婚期定在了姚可清及笈一个月之后。

    朱氏有些疑惑道,“这是不是也太赶了些?”

    一个月内连着两场大礼,先不说姚可清的身子吃不吃得消,她这个筹办的人得先脱几层皮。

    礼部的文官贴心道,“这是司天台选出的最合适的日子,一年里就属这个日子最好了,而且到时候礼部会派人来协助夫人打点,一定会安排妥当的!”

    虽然说是协助,其实也就是包揽的意思了,朱氏放心了,姚崇明也没有异议,“既然是难得的好日子,便是赶了一些也无妨!”

    礼部文书欢天喜地的回去复命去了。

    赐婚圣旨刚下的时候姚崇明还忧心瑞王会恼羞成怒的将他的把柄嚷嚷出去,担惊受怕了好些日子,只是没想到瑞王竟然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他琢磨着瑞王大约是不想跟长乡侯府闹翻,便吃了这个哑巴亏,这才渐渐放宽了心,只是别人手里捏着自己的把柄,心里总有些不得劲儿。

    姚崇明忧心着瑞王那边,食不知味了好几日,直至他年少时最为尊崇的一位老先生登门,心情才略好些。

    不仅备下隆重的宴席款待,还将四个大些的儿子都叫出来拜见。

    老先生看了这四人一眼,最后目光停留在姚启辰身上,先是皱眉,复又长叹了一口气。

    姚崇明心生奇怪,宴后请教老先生,“先生为何对独学生的次子叹气?可是犬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老先生拈着山羊胡须道,“有些可惜罢了,此子有些慧根,不过太过桀骜,不经历一番磨难,难成大器!”

    姚崇明正为姚启辰的不长进伤脑筋,闻言忙道,“依先生所见,犬子该如何管教?”

    老先生沉吟道,“你若是信得过我,便将这儿子交给我,我带他举国游历两年,虽然可能要吃些苦头,但是见见天下风光,一来增长见闻,二来也能磨一磨他的性子!”

    “这……”姚崇明有些迟疑,虽然他是十分信任自己的先生的,但是他并不觉得姚启辰吃得了这样的苦。

    姚崇明的迟疑在老先生的意料之中,“我知你心疼儿子,只是男子汉大丈夫,不吃些苦又如何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当舍便要舍!早年我离京的时候就跟你说过,你机灵有余,决断不足,若是不改了性子,早晚要吃大亏的……”

    姚崇明羞愧道,“先生所言极是,学生为官这些年也幸亏有亲族同僚照应,否则早就……”

    尤其是那次决堤事件,若不是余家出手,只怕他性命堪忧。

    思及此处,姚崇明不由想起帮他度过此劫的小苗氏……

 423、游学

    姚崇明思索了一夜,最终还是同意了老先生的提议,决心让姚启辰跟着老先生走。

    但是老先生并不在京城多做停留,第二日就要走,姚崇明急急忙忙的找来姚启辰吩咐一番。

    姚启辰沉着脸出了书房,这个老不死的来的也太巧了!

    但是他又拒绝不得,哪怕他不同意,最终的结果也只会是他被姚崇明收拾一顿,然后压着他跟着老先生上路。

    思来想去,姚启辰只能给远在冒州的小苗氏去了封信,这封被姚可清截获,却并没拦着,依旧给小苗氏送过去了。

    她等着小苗氏再冒头,然后她才有机会彻彻底底的除去她。

    苗氏走了,小苗氏走了,这下连姚启辰也走了,姚可柔觉得自己孤立无援,天天去找姚崇明哭诉。

    姚崇明不胜其烦,因姚可柔对朱氏不待见,所以姚崇明就拜托唐氏照拂姚可柔。

    得了姚崇明的吩咐,唐氏对姚可柔自是十分尽心尽力,还打着姚崇明的旗号带着姚可柔和她的两个女儿出去赴了几次宴。

    姚可容的婚期越来越近,忙完姚可容的婚事翻年就是姚启康和余家小姐的婚事,朱氏忙着的不可开交,唐氏既然好出风头乐意出去,朱氏也乐得躲个清闲。

    只是这一躲闲就躲出事儿来了。

    唐氏一脸慌张的来找朱氏,只是她那慌张神色的下面却藏着喜色。

    “你说芸姐儿落水了?然后被二皇子救了?”朱氏张大嘴巴,有些不可置信。

    今日是孙家的宴请,孙家老太太做寿,如今姚可清跟宋子清定了亲,姚家跟孙家也算有些亲戚关系了,所以孙家邀请了姚家。

    唐氏哭丧着脸道,“可不是,孙老夫人好热闹,也爱新鲜,在园子的荷塘里备了小船,邀一众去的小辈们坐着小船采莲子耍,馨姐儿怕水,死活不去,芸姐儿怕孙老夫人不高兴,咬着牙去了,那样的小船人一走上去就摇摇晃晃的,芸姐儿一个没站稳就掉水里去了,二皇子隔的近,就立马跳下去把芸姐儿捞起来了,好在救的及时,只是呛了几口水,没别的大碍了!”

    “这事只怕没那么容易了结……”姚可芸既然跟男子有了肌肤之亲,少不得要讨个说法了,只是这个男子偏偏是二皇子,二皇子正妃已立,不过即便是没有立正妃,以姚可芸的身份,也做不了侧妃,侧妃虽只有一位,但是让姚可芸做妾……

    这样想着,朱氏不由看向唐氏,也不知唐氏愿不愿意女儿委身为妾了……

    唐氏又絮絮叨叨道,“二皇子是来祝寿的,却被芸姐儿连累,若是圣上追究起来可就不好了,偏偏那么多人在场,便是想捂也捂不住呀,这可如何是好,弟妹赶紧帮我出出主意呀!”

    唐氏只字不提负责的话,朱氏一时也拿不准唐氏的心思,只好保守道,“二皇子是自己跳下去的,又不是被芸姐儿拉下去的,便是皇上知道了也没有怪罪芸姐儿的道理,反倒是孙家,芸姐儿在他们家出了这样的事,他们总要给个说法才是!”

    唐氏惴惴道,“我瞧着孙老夫人脸色不好,老人家的大寿,出了这等意外,不高兴也是难免的,我哪敢要他们给说法,不追究芸姐儿的过失我就十分满意了!”

    朱氏道,“这个且先看孙家如何做吧,芸姐儿落了水,请个太医来瞧瞧吧!”

    唐氏替姚可芸谢过朱氏,末了忍不住又问了句,“二皇子救了芸姐儿,是不是该备礼拜谢才是?”

    朱氏终于明白了唐氏的意思。

    既然她这个做母亲的都舍得女儿做妾,那她一个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事儿等老爷回来了跟老爷商议之后再说!便是登门道谢也该老爷出面才对!”

    唐氏谢过便去照料姚可芸去了。

    姚可芸被人抬进门时动静闹的不小,姚可清使了碧玉去打探消息去,不过片刻碧玉就回来了。

    事情的经过确实如唐氏对朱氏所言的一般,只是末了碧玉又道,“奴婢回来时路过涣衣房,瞧见一身衣裳觉得十分眼熟,似乎是小姐,只是小姐却并没穿这件衣裳,奴婢一问才知道那是芸小姐的!奴婢觉得有些怪异,芸小姐好好的怎么做了一身跟小姐差不多的衣裳,便去门房问了,门房的婆子告诉奴婢说芸小姐今日出门的妆扮与小姐一般无二,她险些都认错了……”

    姚可清皱紧了眉头,姚可芸姐妹私下模仿她的事她一直梗在心里,如今她们竟然还这样出门了。

    姚可清憋了一口气,“吩咐门房,以后但凡有宴请的帖子先送到我这边来!”

    红玉应了自去吩咐。

    这件事应当是姚可芸自作主张的,唐氏大约是不知情的,不然以唐氏的手段会做的更稳妥一些,不会以牺牲姚可芸的名誉为代价来达成。

    只是姚可芸又是从何处知道二皇子的事的……

    姚可清一直知道二皇子对她有别样的目的,在寥寥几次的接触中,二皇子的心思展露无疑,上次在宫中……

    等等,方丽秀!

    从冒州来京城,唐氏一行人必然要经过方丽秀丈夫的治辖地。

    方丽秀虽然装的一派老实无辜,但是其实却是个心细如尘的人,上次她尾随二皇子必然是觉察到了什么了。

    后来她匆匆出嫁,心里对自己只怕是有些怨恨的,所以如果她遇到了姚可芸姐妹,并且知道姚可芸姐妹要来长乡侯府长住,为了给自己添堵,将这件事告诉给姚可芸姐妹,不失为一个报复的法子。

    姚可芸姐妹年纪这么大了,还没有定亲,十有八九是想攀高枝,方丽秀告知的这件事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所以这次姚可芸姐妹来了才刻意模仿自己言行举止,穿衣打扮,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恰好孙家这个宴席给了她们契机。

    姚可芸打扮成跟自己差不多的样子,离的远一点儿自然难分辨她的身份,等她落水了,旁边再有个人大喊一声“姚小姐落水了!”

    那种情况下,谁都来不及细细分辨,仅凭那一身相似的妆扮,就足够引的二皇子舍身犯险了。

 424、落水

    姚可清猜测的不错,姚可芸姐妹在进京的路上确实偶遇了方丽秀,方丽秀招待了她们一日,并状似无意的提起宫中发生的那件事。

    姚可芸姐妹就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