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归朝-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娘们不知怀了谁的野种,生下来又不能养着,刚好霍老爷去花船上谈生意,又是个缺儿子的,便花钱把霍九买下来,带回杭州当了养子。
  总之,各种各样难听的话都有,妹妹稍大一点,便常常往外面跑,这些话定然听到不少,否则不会对自已的身世这样执着。
  她正想安慰妹妹几句,褚庆忽然又道:“对了,老爷刚把九爷和霍小姐抱回来时,小的曾经多嘴问过。”
  他曾问过霍老爷:“这两个小娃儿是一家的吗?长得不像。”
  霍老爷说:“不是一家的,但是有些关系。”


第一六六章 罗杰

  霍柔风感觉心里像是有块石头落了地,她下意识地伸手抓住霍大娘子的衣袖,小声说道:“姐,我和她不是一家的。”
  她和霍思谨不是一家的,不是姐妹,她的姐妹只有霍大娘子霍柔云。
  霍大娘子看着妹妹纤细白嫩的手指,心里也变得柔软起来,她用另一只手轻轻盖在妹妹的手上,无论妹妹的身世如何,她们都是今生的姐妹。
  良久,霍大娘子才对褚庆说道:“你在京城里休息几天再动身去无锡吧,若是又想起什么了,便来告诉我们。”
  褚庆心中有愧,什么都没说,告辞出去。
  这时,范嬷嬷走了进来,对霍大娘子说道:“那位罗大夫,可真是……他这会儿在偏厅里睡着了,褚管事进来多久,他便睡了多久,就像是昨晚没有睡觉似的,这会儿褚管事走了,丫头们去叫了,还没有叫醒他。”
  霍大娘子莞尔,这样没有礼数的人,倒也少见,好在之前听妹妹说过,此人行事作派与常人不同,否则她也会像范嬷嬷这样生气了。
  她对范嬷嬷道:“既然他睡了,那就不要叫醒他了,他什么时候醒了,再让他来见我们便是。”
  范嬷嬷叹了口气,转身出去了。
  罗杰这一觉一直睡到晌午,他是被自己咕咕叫的肚子给吵醒的。
  范嬷嬷得了霍大娘子的吩咐,自是知道应该怎么做,见他醒了,便让丫鬟端了午饭过来。
  大户人家注重早膳和晚膳,中午的时候多是简简单单用些点心,可是霍家不一样,霍九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天五顿,少一顿也不行,因此她自己用的小厨房里是全天不熄火的。
  罗杰的午饭便是从霍九爷的小厨房里端来的。
  一大碗少了红辣椒的三丁臊子面,两个喷香的肉夹馍,盐水鸭片、炝豆芽、白灼青菜,还有一碟豆腐丝,都装在甜白瓷的小碟子里,一看就是江南小菜,和臊子面、肉夹馍一起端上来时,罗杰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好在他也真是饿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没过一会儿,桌子上便只剩下半碗捞得干干净净的面汤了。
  范嬷嬷思忖,这位罗大夫长得稀奇古怪,可是吃饭倒是让人看着挺舒服。
  罗杰吃饱喝足,便问进去收拾碗筷的小丫头:“霍九爷还在府里吗?”
  小丫头道:“九爷出去了,让你等着。”
  这个人睡了一上午,很没礼貌,小丫头原是想用冰冷又不失礼貌的口气回答他的,可是看到罗杰那张脸,她的口气便不由自主温柔起来。
  罗杰皱眉,道:“九爷不在,那霍大娘子在吗?”
  小丫头心里更不高兴了,可是说出来的话却更加温柔:“您是外男,并非我们霍家的人,九爷若是不在,大娘子也不会见您的。”
  罗杰唔了一声,道:“我也就是问问,我是来见你们九爷的。”
  小丫头见他似乎有些失望,便道:“九爷让您在这里等着他,九爷晚上都会早早回来的。”
  罗杰仰面看着屋顶,霍九是让他在这里等上一下午吗?
  霍九确实是出去了,黄显俊来找她,李烨做东,请他们到四海茶楼听说书,女说书。
  京城里偶尔有女说书的,也不会在茶楼里抛头露面,都是女眷们请到府里说书,像这样在茶楼里的,就连黄显俊这种从小在京城长大的,也是头回听说。
  两人到了四海茶楼,李烨早就等在那里,他们刚刚坐下,芦瑜就来了。
  霍柔风看到芦瑜和黄显俊全都穿着宝蓝细布直裰,便猜到他们都是从书院里悄悄溜出来的。
  “你们逃学?”她问道。
  芦瑜打个哈欠:“不能算是逃学,夫子让回家背书,我们只是没有回家而已。”
  回家干什么?哪如在外面好玩,何况芦瑜玩得来的这几个人都是天底下数得上的有钱人,和他们在一起,芦瑜不用花钱。
  可是他的念头刚刚一闪而过,黄显俊便打趣他:“能和金泰祥的少东在一起,我还回家做什么?我们家和芦家相比,就是穷人。”
  芦瑜吓了一跳,连忙去捂他的嘴,还对李烨道:“你别听他胡说八道,你该做东还是做东,别理他啊。”
  像是生怕李烨不掏钱,这请客的事落到他头上似的。
  李家还没在京城站稳脚跟,家里的长辈一再叮嘱李烨,要多和京城里大户子弟走动,像这样遇到能请客的事,李烨怎会让给别人?
  他很认真地对芦瑜道:“芦大你放心,肯定是我做东的,你们几个比我小,掏银子的事,谁也不要和我争。”
  霍柔风笑得眉眼弯弯,她最喜欢这样的朋友了,无论是谁,都会喜欢抢着付帐的朋友。
  可是也不过就是来听说书,这排场有点小了,李烨想要多掏银子,也不可能。
  她笑道:“阿烨,你带了多少银子出来?”
  李家初来乍到,京城里的大小铺子并不买他们的帐,李家子弟只能掏银子,没有哪个铺子肯给他们记帐。
  李烨老老实实地回答:“我带了一千两的银票,若是不够,我就再让人回家去取。”
  霍柔风还没说话,芦瑜已经一口茶喷了出来:“阿烨,你们扬州没有说书的吗?你是不是不知道说书是怎么回事?一千两?你都能把那女说书的买下来了,带回家里,天天让她说给你一个人听。”
  李烨张着嘴,一时不知要如何回答,黄显俊已经指着芦瑜的鼻子骂了:“芦大,你们家不是要学书香门第吗?这就是你学的?要不我把那女说书的买下来送给你,让她跟你回家天天说给你一个人听?”
  说着,他站起身来就要叫伙计,芦瑜见了一把拽住他:“我就是逗阿烨玩的,有你什么事?再说,你真把人买下来,我还不要呢。”
  他这个年纪的小少年,都是喜欢听说书的,尤其是群英传,忠烈传,还有孙猴子大闹天宫,赵子龙大战长坂坡,这都是百听不厌的。
  可是他也只是听听而已,真像黄显俊说的,把那女说书买下来,让他带回家,打死他也不敢,他祖父会把他那原本就少得可怜的月例全都扣掉。


第一六七章 白水仙

  四人正在嘻闹间,那女说书的登场了。
  只见这女子二十五六岁的年纪,身材婀娜,长得虽然只是中人之姿,但是一双妙目顾盼生辉,她只是往茶楼里扫了一眼,在座的每个人便都觉得她这一眼是看向自己的。
  这女子啪的拍了一下醒木,手里的大扇子哗的打开,上面三个烫金的大字:白水仙。
  除了霍柔风以外,李烨、黄显俊和芦瑜也都是十来岁的少年,正是对人事似懂非懂的年纪,见这女子不但“老”,而且并不漂亮,三人便没了兴趣,听到满场的叫好声,他们咧咧嘴。
  芦瑜道:“叫好的都是老头子。”
  黄显俊道:“也不太老,也就和我爹差不多的年纪。”
  芦瑜说着拿起桌上的水牌,眼珠子登时瞪了起来,他对李烨道:“这四海茶楼也太会宰客了,这茶水点心比别的地方贵了几倍不止。”
  是啊,别的茶楼又没有女说书,只要四海茶楼才有,当然要贵了。
  李烨一本正经地道:“无妨,我请得起。”
  其实在座的几个人,对于别家茶楼的茶水点心是什么价钱,大多都是稀里糊涂,他们都比不上芦瑜,芦家家学渊源,虽然芦瑜没有请过客,但是每次蹭吃蹭喝,他都会把菜单水牌看得仔仔细细。
  三个人百无聊赖,只好压低声音说些书院里的趣事,说了一会儿,才发现霍九不错眼珠地看着那女说书,像是已经听得入迷。
  黄显俊用胳膊肘碰碰霍九,问道:“你喜欢听说书的?要不我把这女说书的买下来送给你?”
  霍柔风点点头:“好啊,你去问问,看她有没有和人签着卖身契。”
  “噗”,芦瑜笑了出来,对黄显俊道,“行行行,你以为都像我一样,你白送还不要?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快点把这女说书买下来送到霍家去。”
  话虽如此,芦瑜真的是对霍九羡慕死了。
  没有爹、没有娘、没有祖父,也没有各房头一大堆的长辈,真是太自由了,他想养只斗鸡都不行,更何况是养个人呢。
  黄显俊这黄大头的绰号不是白得的,他二话不说就叫来了四海茶楼的掌柜,那掌柜听说是要买这个女说书,连忙拱拱手,道:“不瞒几位爷,这位白大家据说早就给自己赎身了,如今是自由自在,没有卖身契。”
  虽然是做得下九流的营生,可人家是自由身,而且既然给自己赎了身,那就是不想再卖给别人了。
  黄显俊无奈,只好低声对霍柔风道:“霍九,你也听到了,不是我舍不得,是人家给自己赎身了,你若不急,回头我另外买个女说书的给你送过去,保证比这个年轻,比这个漂亮。”
  他唠唠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见霍九一言不发,注意力都在白水仙身上,他很是无奈,霍九还真是喜欢听说书啊。
  他不由得也竖起耳朵听了起来,这一听便觉得有些意思了。
  “霍九,这讲得是女皇帝开疆破土啊,先前我只听说过神勇女将军,还是头回听这女皇帝的。”
  霍柔风此时的心神都被白水仙带走了,白水仙讲的这段是她讲给毕道元,又由毕道元写出来,在他们来京城的路上,散发给沿途的说书先生。
  但可能是女皇帝在世人眼中有违天道,因而她来京城的这几个月,偶然听说有说书的在讲神勇女将军,却还是头一次听到这段女帝为报父仇直捣黄龙。
  毕道元写得很好,白水仙讲得也好,一个人能变幻几个声音,时而女子柔声细语,时而男人语调粗犷,若非在场的人不住叫好,霍柔风会听得更加出神。
  白水仙把一段讲完,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两口,高声说道:“这女帝传,奴家还有好几段,大爷们还想不想听,若是不想听了,奴家就换个诸葛亮三顾茅庐。”
  诸葛亮三顾茅庐,这是说书的日常最常讲的,听书的早就听腻了,白水仙这样说,也就是暗示大家,想听什么,就该掏银子来点了。
  有个中年汉子扬起手,道:“别讲这什么没影的女皇帝了,哪有什么女皇帝,爷出五两银子,你来段蟠桃会。”
  白水仙欣然谢过,伙计便拿着托盘跑过去收银子,可是那汉子的银子还没有落到托盘里,便听到一个稚气的声音高声说道:“我出一百两,你把你会说的女帝传,全都说一遍!”
  满座哗然,不过就是听说书,居然有人要出一百两?
  待到看到是个小孩儿,先前的那个中年汉子脸上就挂不住了,他大声说道:“哪来的小孩子,别胡闹了。”
  坐在霍柔风身边的黄大头皱皱眉,对李烨道:“今天你做东,快掏银子,让他们别小看咱们。”
  李烨使个眼色,他的小厮立刻掏出一叠银票,都是十两面额,整整十张。
  伙计忙从先前汉子那里跑过来,满脸堆笑地来收银子。
  那汉子面沉如锅底,正要再说什么,坐在他旁边的一名文士打扮的人用手指弹弹桌子,示意他不要再争了。
  这汉子只好坐下,却是恶狠狠地瞪了霍柔风一眼。
  这时白水仙手里的醒木又是啪的一声,下一段女帝传开讲了。
  中年汉子的脸色更难看了,他对同桌的几人道:“这也不是哪家的孩子,你们看和他在一起的,都是些半大孩子,小小年纪就沉迷于茶楼酒肆,可见并非是正经人家的子弟。”
  先前阻止他的文士不由得皱皱眉,不过就是小孩子们想听书而已,怎么就要说不是正经人家子弟了?
  这时,坐在中年汉子对片的一人低声笑道:“陈兄也不要生气,你平时都在翰林院里,想来不知这小孩是谁吧。”
  “是谁?哪家的纨绔?”被称为陈兄的汉子问道。他虽然一身文士打扮,可是长得粗豪,看上去并不像是读书人。
  那人笑道:“陈兄可听说过有个永丰号的霍家?这孩子便是霍九,就是万岁钦封的那个霍九。”
  先前的文士眉头动了动,问道:“功德殿的那个霍九?”


第一六八章 长史

  永济寺时隔五十年,再次打开功德殿,都是因为永丰号的这个霍九。
  本朝推崇佛教,但凡是与佛家有关的事,都能传遍大街小巷。也不过两个多月,霍九的名字在京城里便已妇孺皆知。
  听说这个小孩便是霍九,在座几人都皱起了眉头,姓陈的那人冷笑道:“难怪这般没有礼数,原来是商户子弟,据说还是没有爹娘管教的,养于长姐之手。”
  坐在他旁边的文士眉头皱得更紧,却是再也没有说话。
  直到天色傍晚,白水仙才把她会的几段女帝传全都说完,霍柔风意犹未尽,决定回去以后,就督促毕道元继续写故事。
  黄显俊和芦瑜则从书院里夫子的戒尺聊到贡院前街的笔墨铺子,又从静安寺门前的白糖糕聊到状元楼的蒸螃蟹。李烨插不上嘴,却听得起劲儿,他自幼长在扬州,对京城的人土风情都很感兴趣。见那女说书终于把一百两银子的书全都讲完了,李烨就问霍柔风:“霍九,你还听吗?要不再来一百两的?”
  霍柔风摇头:“等到过些日子吧,这会儿不听了。”
  过些日子等到毕道元写完了,这个白水仙学会了,她再过来听,嗯,再听一百两的。
  黄显俊提议到他家吃饭,他家新来了一个厨娘,霍柔风又摇头:“我要回家陪姐姐用晚膳。”
  众人都知道霍家只有姐弟二人,不像他们都是一大家子,少一个不回来也没什么,于是也没人再多说什么,李烨叫了小二过来结帐。
  正在这时,小二领着白水仙走了过来,谢过那一百两的赏钱。
  霍柔风叫了一声张亭,张亭从怀里掏了个封红赏给白水仙,白水仙知道这就是点了自己说书的那个,便再次谢过。
  霍柔风对她说:“我家长姐也喜欢听书,过几天我让人给你送帖子,你来双井胡同霍家说几段吧。”
  白水仙连忙应了,霍柔风见她言谈举止很是不俗,却又有几分熟悉,回到府里,她便叫来了张升平,让他查查白水仙。
  史原和陈泽泷他们几个离开四海茶楼时,白水仙还没有讲完。
  陈泽泷脸如锅底,和其他几人连招呼都没打,便上了自己的轿子。
  史原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
  他回到府里,便叫来了自己的弟弟史云,把今天在四海茶楼里的事情讲了一遍,史云道:“兄长的意思,是让我以后少与陈翰林往来?”
  史原道:“便是如此,此人心胸狭隘,言谈刻薄,你对他退避三舍为好。”
  史云应是,又和史原闲聊几句,见史原眼有倦意,便告辞退了出去。
  见史云走了,史原这才长长地叹了口气,明年史云庶吉士期满,如今正有战事,皇帝整日求神拜佛,任由朝堂上郭咏等人和太后党斗得水深火热,六部均不太平,若能让史云留在翰林院,倒也是可行之举。
  因此今天他才约了几个翰林院的人出来小坐,没想到却因为霍九那个小孩子,闹得不欢而散。
  他在芳仪长公主府任长史,算是个闲散的差使,长公主虽得太后宠爱,却没有直接参于朝政,在外人眼里,他这个长史,也就是管管公主府的琐碎小事,甚是清闲自在。
  他独自在书房里枯坐良久,脑海里又浮现出霍九的面庞,终于,他叫来了长随史福,从抽屉里拿出一支看似并不起眼的狼毫,对史福道:“明天你拿上这支笔,去贡院前街的江南宝墨斋……”
  霍柔风回到府里,和张升平说了几句话,便吵着肚子饿了,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零嘴不离口,可还是容易饿。
  她飞奔着跑到姐姐的院子,丫鬟们正抬着炕桌进来,姐姐屋里的二等丫鬟绿珠笑着对她道:“九爷,今天吃羊蝎子火锅,大娘子特意让人到宝来街买了火烧。”
  霍柔风夸张地欢呼一声,就抢到前面,跑进去找姐姐了,就好像她是第一次吃羊蝎子火锅一样。
  绿珠几个在她身后小声地笑,九爷就是这么让人舒心。
  霍大娘子坐在炕桌前,霍柔风甩掉鞋子爬上炕,坐到霍大娘子身边,嘻笑着说道:“姐,还是在炕桌上吃饭好吧,这才像吃饭呢。”
  她们在江南时,都是用大圆桌吃饭的,来到京城,才在霍柔风的提议下,改用了炕桌。
  霍大娘子白她一眼,道:“我听铺子里的掌柜们说,他们刚来京城时,冬天睡火炕,睡得喉咙都肿了,你先别高兴,冬天时有你受的。”
  “我不怕,我喜欢睡在炕上,我还喜欢有地龙的屋子。”
  说话间,丫鬟们已经摆好桌子,看着锅子里咕噜噜的泡泡,霍柔风吸吸鼻子,对霍大娘子道:“姐,香吧?”
  霍大娘子无奈地点点头:“香,一股子羊膻味。”
  绿云在旁边掩着嘴笑,给霍大娘子烫了青菜和豆腐。
  九爷从小就喜欢吃这些,到了京城更是变本加厉,也不知这羊蝎子火锅有什么好吃的。
  吃饱喝足,范嬷嬷才告诉霍柔风,罗杰还在等着她。
  霍柔风这才想起来,她把罗杰晾了一个下午。
  “姐,我们一起见见他吧,他能等我一下午,一定是有重要的事。”
  霍大娘子对罗杰早就好奇了,让人收了炕桌,姐妹俩去了小厅。
  没过一会儿,罗杰便过来了,他也是刚刚用过晚膳,他正在奇怪,霍家从江南到京城也不过几个月,倒是入乡随俗,午饭和晚饭都是北方口味,而且做得还很地道。
  霍大娘子只觉眼前一亮,眼神一扫,便看到身边的几个丫头全都用帕子掩了嘴,似是要掩住惊呼之声。
  眼前的这个罗大夫,果然如霍柔风所说,长相并非凡人。
  一张棱角分明的俊脸,线条如斧刀精工雕成,皮肤则是羊乳般的雪白,就像是上好的甜白瓷,本应是剑眉星目,可是那双眸子,却如同两颗最纯净的蓝宝石,熠熠生辉。
  他的头发乍看是黑的,可是站在灯下,却是褐色的,隐隐地透着金光。


第一六九章 不悦

  罗杰的祖父在异邦多年,娶番女为妻,后来他的父亲历尽千辛万险终回故土,罗杰有番人血统,他的长相与汉人不同。
  这些是霍大娘子早就听霍柔风说起过的,她一直以为,即使是有所不同,也不会相差甚远。
  可是直到此时此刻,她才知道自己还是见识短浅。
  这世上竟然有蓝眼之人,若是以前,她定然会以为能长出蓝色眼睛的都是妖魔鬼怪。
  但眼前的罗杰,非但没有妖魔鬼怪的可怕,反而好看得令人窒息。
  偏偏霍柔风还凑到霍大娘子耳边,压低声音说道:“姐,我没说错吧,他长得好看吧,是不是特别好看?可惜太老了。”
  可惜太老了?
  据霍大娘子所知,罗杰也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怎么就可惜了,怎么就太老了?
  霍大娘子已是双十年华,她无法理解十一岁小女娃。她若是知道今天黄显俊他们对白水仙的失望,也就能明白了。
  霍大娘子对妹妹很无奈,寻思着应该私底下找个女师傅,告诉妹妹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妹妹是被当成男丁养大的,小时候倒也罢了,如今日渐长成,便显出和普通女子的不同了,若是任由这样下去,以后嫁了人,妹夫少不得会埋怨自己。
  霍大娘子这样想着,也就没有留意霍柔风和罗杰的对话。
  罗杰之所以来见霍柔风,是因为他是被人专门请来的。
  当时他还在广东,并没有打算过来,后来霍家在广东的分号,专程将他送到杭州,待他给苏大姑娘治了病,便又接到从广东转过来的信件,请他来京城的那户人家,又写了几封信送到广东,罗杰这才动了心思,刚好褚庆也要来京城,他便跟着一起来了。
  他来找霍柔风,是想借个地方,给他做诊病之地。
  霍大娘子已经缓过神来,听到他是要借地方,好奇地问道:“既然是有人请你来看病,你为何不到患者府上呢?”
  霍柔风却是明白的,这个罗杰看病的方法异于别人,当初给苏大姑娘看病,也是在霍家的宅子里。
  她清清嗓子,正想替罗杰解释,罗杰却已经对霍大娘子说道:“我不是普通大夫,自是不能像普通大夫一样,到别人府上诊病。”
  霍大娘子被他噎得有点怔忡,她已经不记得,有多少年没人敢这样跟她讲话了。
  霍柔风笑道:“好,我让人给你找处宅子,对了,你是给哪家看病?”
  她想起苏大姑娘,苏大姑娘是在常人眼中的傻子,脑袋不灵光,能请罗杰看病的,十有八、九都是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