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急了会咬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非方才一瞬所目睹的,乃是我的错觉?

    眼下的我并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去考虑这样的琐事,因为在皇叔意味深长的注目之下,我一门心思都在“做”与“不做”之间挣扎。

    “身为皇兄的女儿,由你为他送终,他才能走得安然。”

    最后,皇叔循循善诱的这一句话,终是叫我略微平复了起伏动荡的心绪。

    是啊……我……我又没做什么对不起父皇的事……我……我干吗要畏缩?

    如此安慰着自己,我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走了上去。

    “父……父皇,您安心去吧。”

第3章 圣旨一出

    那之后,原本双目圆睁的父皇,终究是在我的帮助下阖上了眼皮。

    他死而瞑目,算是治愈了先前那一瞬变故在我心里所留下的创伤。

    然而,冷静下来之后,我却忍不住开始思量起他临终前的那番话。

    防……老三?

    我应该没有听错——父皇硬撑着仅存的一口气也要拼命说出来的话,的确是“防老三”。

    可是,“老三”是谁?是指在家中排行第三的人吗?

    我?不可能,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鸡肋公主,有什么好防的……更何况,我当时人就在场,父皇总不见得叫我自己提防自己。

    三皇叔?他人挺好的呀,又带我去见父皇最后一面,又在父皇过世后和声细语地给予我替父皇送终的勇气——最重要的是,我跟他又不熟,他没事来害我做什么。

    那这宫里头,还有谁是老三?

    如此思忖着,我暗自一愣。

    莫非是指……我的三弟?

    是的,我思前想后,这天玑禁宫里可以称之为“老三”的人,除了我本人和三皇叔之外,也唯有那个时常对我冷嘲热讽的三皇弟——姬风行了。

    不过,我是一个就事论事的人——虽说仅比我小了一岁的三弟总是目无尊长,压根不把我这个三皇姐当姐姐,但我们到底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大约是清楚的。

    尽管他基本不会放过每一个拿斜眼瞧我的机会,可他却会在他的母妃忘记吩咐下人替我准备膳食时,板着脸给我送吃的。

    他不会像那些宫人一般对我阳奉阴违,也不会像某些娘娘那样见我饿了冷了却无动于衷。

    那多少次送饭之恩,我是不可能不记在心上的。

    虽然他平日里总也不忘欺负我,以至于我实在没法对他铭感五内,但好与坏终究是一码归一码的——我不能因为他不把我当回事儿,就抹煞了那一盘盘香喷喷的饭菜和点心。

    所以,父皇要我防着三弟?

    我不太能想明白这其中的因果关系。

    难不成,他还会在送给我的食物里下巴豆?

    是日夜晚,百思不得其解的我披麻戴孝,一动不动地跪在父皇的灵柩前,周围是诸位娘娘凄凄楚楚的抽泣声。

    我蓦地从思考中抽离出身,悄悄地看了看左手边的一位娘娘——她正那手绢抹着那干巴巴的眼角。

    我又一骨碌转了转眼珠子,偷偷瞄了瞄右手边的另一位娘娘——她正在努力从眼眶里挤出点什么。

    我想,她们大概是对父皇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吧。

    如若不然,又怎么会如此执着地想要为父皇哭泣?

    不过实际上,我不是很理解她们的想法——换做是我,要我嫁给一个岁数完全可以当我爹的男子,我十有八九是不会情愿的,更别提会有多么多么地喜欢他了。

    但俗话说得好,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没这个意愿更没这个资格去说道些什么。

    对了,说起诸位娘娘,我倒想起了一个人。

    眼看父皇驾崩都已有两三个时辰了,这么大的消息,也该传遍整座皇宫了,明妃、禧妃、静妃等人皆已到场,怎么还不见三弟的母妃——舒妃娘娘呢?

    听说连住在宫外王府的大哥二哥、大姐二姐都在往宫里赶,三弟倒是因为一年前被送到军营里修行故而暂不得归——可他的母亲如今人就在宫中,缘何迟迟未有现身?

    我不由记起自己今儿个一整天都未曾见到我的养母,心里免不了犯起嘀咕来。

    就在我兀自心猿意马之际,堂外忽然传来了火急火燎的一声惊呼:“父皇!”

    这声音,似是相当之耳熟,又像是与记忆中的稍有出入——直到我循声侧过脑袋,望见了姬风行那张写满惊疑的脸,我才确信了,来者正是我那分别一年有余的三弟。

    只见年满十五的少年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完全无视了一众跪地守灵的女眷,径自“扑通”一下跪倒在父皇的棺木前。

    我亲眼目睹了他通红的眼眶,总觉得他的悲伤与其他人的有所不同。

    “父皇……父皇……”看着三弟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看着他痛心疾首地低下头去,我这心里头忽然就跟着难受起来。

    孰料这样的情绪才起了个头,就被一句不期而至的问话给生生打破了。

    “三殿下怎么回来了?!”

    说话人乃是二哥的母亲——禧妃娘娘。

    我想,大伙儿应该都听得出来,她这话的重音,显然是落在了开头的那三个字上。

    我猜,她大概是觉着奇怪,怎么离皇宫较近的大哥、二哥没先赶到,反而是距皇城千里之遥的三弟头一个回了宫。

    如是揣测之际,我注意到明妃娘娘同静妃娘娘也已随禧妃娘娘一道站了起来——甚至有一些膝下无子的娘娘亦跟着抬头,目不斜视地望着我的三弟。

    “本王为什么不能回来?”面对几位娘娘错愕不已的提问,三弟冷不防收敛了悲痛之色,蓦地沉下了脸,侧头对上禧妃难以置信的目光。

    “不是……你……”禧妃娘娘似乎很想说些什么,可话到一半却硬是给吞了回去。

    于是,他二人四目相对,互不相让。

    直至屋外冷不丁出现了另一名男子的身影,也令有所察觉的屋内众人纷纷侧首望去。

    作为人群中毫不起眼的一员,我自然也留意到了大家的变化,继而随之动了动脑袋。

    我看见一身孝衣的三皇叔正负手立于门外,身边是今日下午领着我去父皇寝宫的那个大太监。

    唔?那太监的手里,好像还恭谨地捧着什么东西?

    我睁大了眼,端详着一枚大约是卷轴之类的物件,而皇叔同那大太监业已先后举步跨过了门槛。

    “宁王爷!这是!?”禧妃娘娘忽而从与三弟的对峙中抽身,头一个按捺不住,失声叫了起来。

    “圣旨!?”明妃娘娘则难得颇有默契地替她接上了话。

    “是的。”三皇叔注视着两位娘娘双目圆睁的容颜,口中直言不讳地作答。

    我顿悟:原来,这就是父皇平日里用来发号施令的圣旨。

    禧妃闻讯骤然变得激动不已,她的一双杏眼登时绽放出不容小觑的光彩,难掩兴奋地瞪视着皇叔请来的圣旨。

    “皇上可有说让谁来继承……”只听她迫不及待地开口意欲追问,可话未说完却戛然而止。

    “诸位殿下、娘娘,听旨吧。”三皇叔并不理会禧妃娘娘的这半句话,随即面色如常地开启了双唇,而后又侧首吩咐他身旁的太监直接宣旨。

    对方立马冲他欠了欠身,毕恭毕敬地应下,接着便站直了身子,不紧不慢地展开了那枚卷轴。

    在这一过程中,对圣旨本身并不是特别感兴趣的我无意识地观察了周围的娘娘们,见大多数人皆已收起了原先悲戚的神色,转而换上了一脸不容忽视的紧张——明妃、禧妃与静妃三人更是猝然还魂,忙不迭站成一排,屈膝下跪。

    她们作何如此郑重其事?莫非父皇会下达什么可怕的旨意吗?

    正因心下的这一猜度而心生悸动,我的耳边就传来了太监故作严肃却仍是阴阳怪气的宣读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公主姬云梨,生性淳朴,宽厚仁德,与世无争,深得朕心,着立其为天玑储君,继承大统,望众卿亲之辅之,再创我天玑盛世。”

    话音落下,灵堂内忽而鸦雀无声,大概所有人都听得傻了眼。

    当然,这其中傻得最厉害的,毫无疑问就是我。

    是以,本该作为当事人发表一下意见的我,好半天都缓不过劲儿来,以至于旋即就被别人抢了先。

    “不可能!!!”只听得不远处猛然爆出一记尖锐刺耳的怒吼,瞬间将我从呆若木鸡的状态中给炸了出来。

    我连忙抬眼注目而去,映入眼帘的是禧妃娘娘霍然起身的景象。

    实际上,我完全可以理解她此刻的心情。

    别说是她这个旁听者了,纵使是我这个当局者,也完全无法相信,方才太监口中所念出的,乃是我的名讳。

    诚然,饶是我再如何不谙世事,也听得懂父皇的圣旨上都写了些什么。

    可是,要我来继承皇位——这,这怎么可能!?

    我鬼使神差地看向了姬风行——只缘在我眼中,整个天玑国上下最合适接替父皇,坐上那个位子的人,就是我的这个三弟了。

    毕竟,大哥残了,二哥傻了,大姐和二姐都已嫁了——按照天玑国的规矩,上述人等都不适合再荣登九五。

    最重要的是,三弟虽是我们六个兄弟姐妹中最年少的那个,却一直颇受父皇的重视与宠爱——尤其是当三年前大哥和二哥闹了那么一出之后,父皇更是对他们俩彻底失望,进而将所有的关注与父爱都倾注到了三弟的身上。

    可是现在,父皇的旨意却要告诉大家,说他没有要把皇位传给万众瞩目的三弟,而是要将其交给我这个自小备受冷落且对国事一窍不通的鸡肋公主?

    这换做是谁,都不可能接受得了。

    果不其然,我当即就在三弟英挺的面容上目睹了那溢于言表的震惊。

    可惜此情此景下,我全然不晓得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

    瞧,才一晃眼的工夫,不光是禧妃娘娘跳了脚,明妃娘娘,静妃娘娘,乃至那些都分不清楚谁是谁的各位娘娘们,皆已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一起炸开了锅。

    是的,众人已经纷纷质疑起这道惊人的圣旨来:

    “怎么可能让三公主继位!?”

    “公公,你是不是念错了?!”

    “怎么着也该是三皇子殿下吧!”

    “胡说!应该立皇长子为太子!”

    ……

    一时间,诸如此类的争论声不绝于耳,直叫我脑袋嗡嗡作响。

    怎么就没个人问问我的看法呢……

    我无可奈何地想着,却也只得忍着用手去捂住耳朵的*,双眉微锁着打量起那一张张争得面红耳赤的脸。

    其实她们怎么想,我并不是那么的在意——我比较在乎的,是姬风行的想法。

    因此,我挪开了没多久的视线,这就又回到了三弟的脸上。

    不过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这一刻,他注目的对象却不是我。

第4章 灵堂纷争

    是的,虽然刚好捕捉到了三弟视线自我脸上挪开的一刹那,但待我定睛目视之际,他的眸光确实已经彻底地落在了另一个地方。

    我循着他的目光倏尔望去,映入眼帘的,是三皇叔卓尔不群的身姿。

    他看皇叔做什么?好像是我“抢”了他的皇位吧——尽管这完全不是我的意愿。

    说起来,面对一大群娘娘跟鸡窝里的母鸡似的在耳边咋咋呼呼,三皇叔倒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我不由佩服起我这泰然自若的皇叔来。

    就在我又忍不住心猿意马之时,我以余光瞥见了三弟徐徐起身的画面。

    多年来被他欺压的经历,让我下意识地认定他这是要来找我麻烦,因此,我情不自禁地往后缩了缩身子,试图让自己变得透明一点,再透明一点。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三弟貌似不是来找我的。

    没错,我揉了揉眼睛,然后清楚地看见,他分明是奔着快要被众娘娘围堵却依旧巍然不动的三皇叔而去的。

    大概他也想不通,这煮熟的鸭子怎么就飞了,所以要去找为他带来这一噩耗的三皇叔问个明白?

    果不其然,没多久,我就看着三弟站定在众位娘娘的身后,声音响亮地道出了两个字:“让开。”

    呃……风行你这样说话不好吧……她们到底都是父皇的妃子诶……

    作为素来知礼节、守规矩的他的皇姐,我不禁为我那目无尊长的皇弟暗自捏了一把冷汗。

    只是我没有想到,位于外围的娘娘们听闻了他那几近命令式的口吻,非但没有反唇相讥,反而还在短暂的愣怔后,真就给他让出了一条道。

    更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就连距离皇叔最近的、平日里看到我像看到出气筒一样的明妃娘娘和禧妃娘娘,在察觉到三弟已位于她二人后方之后,也相继闭上了正在向皇叔讨说法的嘴。

    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传说中的“云泥之别”。

    只不过,为什么明明是我的芳名里带了个好听的“云”字,可到头来,我却始终是个泥巴的命呢?

    想着想着就想远了的时候,禧妃娘娘那尖利的嗓音再一次把我将欲飘远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三殿下,你也觉得这圣旨有问题吧?”

    她用那种对待同盟一般的口吻这样说着,让我恍惚生出了一种她才是他亲娘的错觉。

    话说回来,她刚才不是还一副很讨厌三弟的样子吗?怎么这么快就转性了呢?

    “三皇叔,”可惜,三弟压根就没有要理会女子的意思,这就自顾自地喊了我们的皇叔,“父皇的圣旨,可否容本王一看?”

    “殿下认为,这么做合适吗?”三皇叔听罢此言,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而是将问题扔回给三弟自己。

    “原本不是那么合适,但碍于所有人都对圣旨上的内容抱有怀疑,不合适的,也必须变得合适。”

    说这话的时候,三弟的语气是异常的笃定,我甚至可以从中听出些许咄咄逼人的意味——如果我此刻正跪在他的对面而不是他的侧面,估计我还能将他那张愠怒而阴沉的脸看个一清二楚。

    只能说,不愧是我天玑国的三皇子——姬风行。年仅十五,便可以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大群长辈,乃至在握有父皇遗诏的皇叔面前,仍犹如一位王者般气势逼人。

    所以啊,父皇没把皇位传给他,这怎能不叫人匪夷所思?

    我目不转睛地打量着那一对兴许算不上稔熟的叔侄,心里忽然开始犯起嘀咕:难道皇叔他,就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正这么想着,我就瞧着右手放于背后的三皇叔一边与三弟对视着,一边将左手伸向了捧着圣旨的太监。

    后者见状立马会意,这就弓着身子将那卷轴双手递给了他。

    三皇叔接过圣旨,不紧不慢地把它送到了三弟的眼皮底下。

    “既然殿下如此执着,那本王也只好照办了。”

    三弟闻言不予理会,只是面色不霁地看了皇叔一眼,目光便径自落到了圣旨之上。他伸手将圣旨接了过来,展开之后便凝眉瞧了起来。

    不一会儿,我就发现他的眉头似是拧得更紧了。

    “如何?殿下有什么疑问吗?”

    皇叔淡然发问的同时,明妃娘娘和禧妃娘娘业已壮着胆子,一左一右凑到了三弟的身旁。

    因此,她们的脸色几乎是与三弟同步生变。

    “不可能!怎么会这样!?”性子急躁的禧妃娘娘仍是头一个失声嚷嚷起来,换来的是三弟不着痕迹的一记侧目。

    随后,他抿着双唇抬起眼帘,凝眸于泰然自若的三皇叔。

    “的确是父皇的笔迹没错。”三弟蹙眉盯着跟前的男子,两只手则将圣旨不徐不疾地收拢,而后交还与皇叔,“但敢问皇叔,谁能够保证,这圣旨,不是有人模仿父皇的笔迹,捏造而成的?”

    “对啊对啊!殿下所言极是!”突如其来的质疑,显然深得禧妃之心,她当即脱口而出,面露喜色。

    别说是她了,饶是她身边比她稍稍内敛一些的明妃娘娘,也禁不住两眼放光,频频点头。

    “殿下如此言说,岂不是在怀疑皇兄所有的旨意?”面对三弟直截了当的反问,皇叔依旧是一脸云淡风轻。

    我一时没能想明白这话里的含义,故而很希望三弟能开口说些什么,好替我解惑。

    奈何三弟偏就选择了沉默——半晌都没再吐露一个字。

    直到低眉沉思的他冷不防抬起头来,微眯着眼注视着皇叔波澜不惊的容颜。

    “合情合理的旨意,本王自然深信不疑,但这份圣旨……”说着,三弟眸光一转,迅速瞥了那卷轴一眼,“换做是谁,都无法相信。”

    “就因为皇兄将大位托付给了三公主?”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皇叔突然就将话题的中心引到了我的头上。

    “的确。”而稍作迟疑后,三弟竟也直言不讳地承认了。

    唉……我就知道,大家都觉得不可能。

    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啊……

    因为不管怎么想,我都没法在脑中勾勒出自个儿在龙椅上正襟危坐的画面。

    望着房梁幽幽地叹了口气,我不由自主地眨了眨眼,定神注目于泰然自若的三皇叔。

    可是……为什么我开始隐隐地感觉到,三皇叔的想法好像和其他人的不太一样?他好像……是愿意相信这种天方夜谭的?

    “那敢问殿下,为什么皇兄弥留之际,召见的不是殿下,而是公主呢?”

    此言一出,三弟明显一怔。

    须臾,他因愣怔而舒展的双眉就再度敛起。

    “你说什么?”他似乎很惊讶也很急躁,以至于都忘了该有的礼数,直接以“你”字称呼了我们的皇叔。

    所幸三皇叔倒也不气不恼,随即心平气和地说:“约莫三个时辰前,皇兄亲口吩咐,让李福海去清阿宫宣三公主觐见。这件事,想来殿下的母妃也是知情的。”

    话音未落,三弟已然瞠目结舌。

    他当然知晓,清阿宫是他和他母妃——舒妃娘娘的寝宫,也是我寄人篱下的地方。

    只是……我跟那太监去谒见父皇的事,舒妃娘娘也知道?

    原有的认知与如今的耳闻出现了冲突,我的心里不免冒出了些许疑问。

    叫人意外的是,三弟未尝回神应答之际,另一个优雅而舒缓的声音已冷不防飘然而至。

    “宁王说得没错,本宫确实知道。”

    不期而至的说话声,令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循声望去——我,自然也不例外。

    于是,我马上就目睹了舒妃娘娘施施然走来的景象。

    “母妃?!”同样瞧见了来人的三弟睁大了眼脱口唤道,位于他身前的三皇叔则神色淡淡地侧过身子,接着朝后退了两步。

    如此一来,三弟母子便得以对面相望。

    “风行。”雍容华贵的舒妃娘娘不紧不慢地来到亲生儿子的面前,伸出柔荑握住了他下意识迎上前去的手掌。

    “母妃……这……”三弟依然有些缓不过来,故而满脸惊疑地端量着舒妃娘娘沉静的面容。

    “舒妃妹妹,你怎么到现在才来?”许久未曾出声的静妃娘娘忽然插了话,脸上则是透着微微的不解与不满。

    “本宫之所以姗姗来迟,乃是奉了皇上的旨意。”然而,这听似可有可无的一句询问,居然得来了这般出人意料的答复。

    “什么?皇上的旨意?”静妃闻言,当即拔高了嗓音,不可思议地重复道。

    实际上,她诧异而出的话语,亦是我内心所思。

    父皇让舒妃娘娘消失大半天?等到他驾崩三个时辰后再现身?这是为了什么?

    想破脑袋都想不通透的我,只能乖乖地等待女子给出解释。

    好在舒妃娘娘也不卖关子,立马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原来,父皇早已预见到自己时日不多,因而几天前就召见了舒妃娘娘,命她须在其驾鹤西去的三个时辰后方可出现——为的,就是要她在暗处替他看一看,这三宫六院与几个皇子皇女里头,究竟谁是真心实意哀其弥留,谁是虚情假意只为夺位。

    现如今,答案已不言而喻。

第5章 手足齐聚



    禧妃娘娘等人一边听着,一边就变了脸——最终,她们都换上了那种愤恨不甘又不能言说的神情。

    不过,终究还是有人咽不下这口气。

    缄默良久后,明妃娘娘忿忿不平地咬了咬唇,死死地盯着舒妃娘娘问:“可是,舒妃妹妹,皇上为何独独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你?”

    “这自是因为皇上信任本宫,知道本宫会秉公处理,不会总想着替自己谋私。”舒妃娘娘神色淡淡地说着,一双眼忽而看向了一语不发的静妃娘娘,“诸位若是不信,可以问问静妃娘娘。记得皇上召本宫前去侍疾的那一日,本宫还在半路上偶遇了静妃娘娘。”

    话音刚落,明妃与禧妃立马将视线转移到了静妃的脸上。

    被突然指了矛头的静妃娘娘不由僵了僵脸,沉默片刻后,却也只得期期艾艾地吐出了四个字:“确有此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