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天仙途-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个甲士抬七八具尸体外出,许广的尸体赫在列,谢成东只看了一眼,就是入内而去。
  璐王正在端坐,廖公公在侧,带着愤怒,似乎在说话,涨红了脸。
  谢成东,见着璐王,轻“咦”了一声,带着诧异,察觉了变数。
  一个内侍上前接过谢成东手上雨伞,退到一侧,才进大殿,谢成东就闻着更浓郁的血腥。
  地面上还有不少血迹,数个太监端桶子在清洗地面。
  “谢真人来了。”
  璐王正和廖公公说话,听着谢成东来了,就抬起脑袋,笑说:“谢先生来了,坐吧。”
  璐王神色看着上不一般,谢成东有些好奇,才看上去,就轻咦了一声,在谢成东的眼中,璐王却是大变,气运蒸腾,很不一般,似乎带着天眷。
  谢城东暗暗奇怪:“咦,璐王之气的确与往日不同,难道决定起事,就有这样大的改变?”
  “和门中推测的程度偏颇极大,这多余气数从何而来?”谢成东暗暗疑问,却听着璐王问:“现在孤虽掌握了三府之兵,一万五千人,但心里没有底,济北侯当日何尝不是有三府之兵?要起兵清君侧了,我突不安了起来,谢先生有何教我?”
  璐王说着,端起茶抿了一口,看向了谢成东。
  感受璐王看了过来的眼神,谢成东只思虑片刻,笑了一声:“王爷多虑了。”
  清了清嗓门再说着:“王爷,这不同,济北侯是臣,您是君,有着平定天下的名分。”
  “而且王爷还记得,我们一直在民间抹黑太子?说他引诱父妃,甚至**母后,皇后之死就是此人造成。”谢成东望着地上血痕,说着。
  “这是毒计,孤自然是记得。”璐王不由神色有点古怪,说起来自己不是皇后亲子,但也是皇子,说:“不过这和现在有什么关系?”
  “呵呵!”谢成东笑了一声:“王爷,有着这些提前铺垫,那有些事就水到渠成了,这其中自然有关系,王爷起兵自要有名义,这名义就是——太子**母后,**后宫的事暴露了,狗急跳墙,囚禁了皇上,现在王爷不但是清君侧,更是起兵勤王,去拯救皇上。”
  “嘶!”跟随在璐王身侧的廖公公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神中带着惊诧,似乎谢成东变成了怪兽一样。
  “这话,皇上的重臣不信,可别人呢?”
  “只要王爷进军顺利,就算是假,也能变成真。”谢成东微微抬起了头,扫了一眼,见着廖公公惊诧,不以为意,向璐王说:“王爷,您说呢?”
  璐王身子略一前倾,说着:“这我也是想到了,可是父皇还在,只要一旨就能说明。”
  谢成东看着璐王神色变化,笑了起来:“王爷,到时我们就可以说,这是太子的矫诏。”
  “王爷,这名分其实无所谓真假,事实上除了那些愚民,或有人将信将疑,但是大部分人都是不信。”
  “可没有这名义,王爷起兵就是谋反,里面没有半点余地。”
  “有了这名义,郡县也好,地方驻军也罢,只要王爷战胜,就有理由投降,接收的阻力就小了许多。”
  “而且哪怕万一事败,这些官员将领会有着借口——我们并非是反贼,只是错信了王爷。”
  璐王站起来踱步,脸色时好时坏,许多事想时简单,可真要做的那一刻,就是难了起来。
  廖公公在这时,垂手站着,看着璐王,静静等着璐王决定。
  “轰隆”
  殿外凭空响起了一声惊雷,谢成东不禁一皱眉,造反之事宜快不宜慢,宜速不宜缓,盯着璐王看了片刻,看清楚了璐王忧虑所在。
  “殿下,皇上身体不好,未必能公开露面,而且箭在弦上不能不发,杀了许广,我们没有后路了。”
  “最关键的还在这里,恕我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诸镇不满削藩久矣,关键是没有口实和名分,现在这个其实是给予他们名分。”
  “一旦有了,有些藩镇就可能响应王爷号召,共击太子。”
  “这与王爷有利,也有不利,王爷要是能成,自可趁此成龙,要是不成,却也可能坏了天下。”谢成东说着:“所以有没有台阶和名分,用不用这计,是完全不一样的事,这关系天下气数数分,忽视不得。”
  “至于具体的选择,还请王爷决断。”
  这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璐王一顿,抬起了首,眼中带上了一些血丝,说:“善,就用这个旗号,还有,济北侯不是说是奉了我的命吗?”
  “那就正式派人封成济国公,看他接受不接受。”一旦决断,璐王行动果断,一昂首,冷冷的说着。
  “大善!”谢成东鼓掌说着,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名分的厉害,遥想韩信当年,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平定了魏国,又背水一战击败代、赵,接着北上降服了燕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二十万楚军,围歼楚军,迫使项羽自刎,可这样的人,照样一旨就解除兵权,甚至身死族灭。
  这世界没有韩信,但是与之差不多的人随便举举都有十几个。
  济北侯受了这名分,天下就视为璐王的分支,以后想和璐王相争,自是凭空低了一首。
  这自不用多说。
  京城·皇宫
  初夏时分,下午的天空,阳光西斜撒下,绿树黄瓦,白云红墙,一些鸟飞过,留下了影子,到处生机勃勃,绿树绿草成荫,一个个宫女,换上了薄薄的衣裙,而太监来回忙碌。
  寝殿
  数排侍卫护卫,不断巡逻换班,门口更有数个小太监垂手听令。
  太子领着几个大臣,是在西殿领膳,有着古训食不语,过程几乎没说一句话,几个太监伺候着殷勤,但是谁也没有心思在这方面,都用了几口,就算了结。
  接着太子就带人去了外阁,书架错落有致,里面重重明黄重幔,回廊过道都站着宫女和太监。
  太子先不看外阁,入寝殿服侍皇帝,皇帝躺在了床上,脸色有些不好,时不时咳嗽着。
  太子小心伺候,轻声:“父皇,远安郡和平湖郡都已平定,贼军已困穷,不日就可剿平,您就安心养着身体,朝廷和儿臣,都还得依仗您来主持!”
  看着垂垂了老矣的陛下,太子的心中带着一些感伤,捡一些好听消息说,不过这也是实话,当下把应州的敌我变化,条理清晰的一一说了,再俯身等着皇帝的旨意。
  “咳咳”皇帝起了起身子,太子连忙扶着起身,皇帝坐了起来,说着:“这消息还不错,朕老了,身子愈来愈差,精神也渐渐不济,你就在朕身侧措置政务,以后有着军情,朕又精神不济的话,你可自己作主,但要和众臣商议,集思广益。”
  “太子,那些功臣虽未必纯臣,但都是刀山矛林中滚出来的人,听听他们的意见却没有大碍。”
  “是,儿臣明白。”太子答应了下。
  皇帝幽幽想了想,突说着:“只是裴子云是道人,不可重用,道人始终是外人,巫蛊法术,不上朝堂。”
  听这话,太子顿了顿,似乎不知道解释,到口的话,变成了一句:“是,儿臣知道了。”
  太子有着疑虑,却没有多问,看着这模样,皇帝却知晓自己儿子性子,叹了一声:“太子,我自知晓你性子仁厚,要是道人并无法力,可以余暇讲道说禅,且当娱乐,并无大患,但是这些人是有着真实本领,刀斧难伤,火烧水溺难破,更有种种异术。”
  “虽说法不加贵人,但许多时不仅仅是法术,还有着人心配合算计,使人主不知不觉陷入陷阱。”
  “就说这扶龙庭之事,看似两利,实际上里面鬼魅多的是,难怪前朝太祖借鉴,将十数个道人诛之以儆后来。”皇帝深深叹息,说:“朕得了天下,翻阅前朝的秘录,怕前朝虽有前车之鉴,还是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前朝最后,有个斩潜龙的计划,主持的道人和臣子的确是一心为公,但里面却隐隐有着道人的影子。”
  “后来虽斩了潜龙,也把前朝最后一点天眷斩去,下场很是惨烈。”
  “道人有着异术,本就难制,要是重用掌了权柄,祸乱起来就更容易了,裴子云的兵法谋略,朕已经没有力气细看,但粗粗也觉得诡异多端,变化莫测,为太子你助力自是好,可起了异心呢?”
  “你可办法节制甚至处理?”
  皇帝盯着太子,见太子被问的流下了冷汗,还想说着别的,突觉得一阵心悸,轻轻靠着枕头:“太子,你仔细想想朕这些话,这不仅仅是朕的领悟,更是历代皇帝的教训,其中不缺鲜血。”


第320章 反贼(下)
  这却是在传授治国之道,正说着,此时太阳渐渐落山,殷红晚霞出现,一阵风吹入,皇帝见了,说:“时日不早了,朕知道你许了封裴子云真君,这是道人难得的恩典,可与朝廷也不算什么,其实等应州的事结束,朕召见这个裴子云到京,亲自仔细看看,要是还可留的,就封了。”
  “要是不可留,朕还是封了,不过却要他去幽壤里当这个真君。”
  “你不要可惜,天下人才多的是,哪个人君没有错杀过人才,杀错了就杀错了,不要多想,嗯?”
  “是!”太子无话,深深叩下首,就要慢慢却步退出,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而来,有人入内,“啪”一下摔了交,也不起来,叩拜:“皇上,不好了,秦州事变,璐王反了,更指责太子,太子……”
  “什么?快说!”皇帝一下坐起来,盯着大声喝着。
  这报信的太监跪在地上,连忙磕首:“陛下,璐王指责太子**宫闱,幽禁陛下,尚权专用,任用奸枉小人,打出了清君侧,勤王事的旗帜。”
  “逆子,孰敢。”皇帝大怒,狠狠拍在龙榻一侧,一股气血猛冲上了脑,脸都是涨红。
  一时间呆呆不动,稍过片刻,突喷出血来,倒了下去。
  “皇上!”太子和附近的人一拥而上,扶着躺在龙榻上,太子大惊,喊:“快,快宣御医。”
  片刻几个太医匆忙趋身过来扶脉,一人仔细看了,说着:“皇上这是一时急痛迷心,暂时不要紧。”
  “那还不用药治疗?”太子喝着。
  启北郡
  天空乌云黑压压的一片,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济北侯大军密密麻麻,看上去还有四万人,只是济北侯大军攻击越来越弱了,最近战斗也时有时无了,守城的甲兵,都有点轻松起来。
  “你们说。济北侯是不是要撤离了。”一个士兵搬着东西向前说着。
  又一个士兵略微大些,脸上漆黑,带着皱纹,听着面前士兵的话,转身向城下看去,可以远远的看见济北侯大营。
  阳光下,济北侯大营似乎安静了下来了,也带上了一点轻松,笑说:“是啊,这济军叛贼,看来是不会再待下去了。”
  “本来没有战事,老婆热炕头,孩子陪伴左右,多舒服,现在大家都在作战,有不少还战死了,这济北侯不得好死。”又一个年纪更大些,面容憨厚的中年士兵说着,脸上带着愤恨。
  可以知道是现在济北侯准备日撤离,听说朝廷又收复了两郡,天下要太平了,现在辛苦些并不算什么。
  这时忠勤伯领着十数个侍卫,跟着一个副将过来巡查,这些原本正在说着话的甲兵低头安静了下来。
  忠勤伯在城池上巡看着,只见不断的有人在准备金汁、石块、火油工具,随时防备着济北侯偷袭,有备无患。
  看着这些准备,忠勤伯不由点了点头:“做的不错。”
  偏将听着忠勤伯的夸奖,脸上也有了笑意,说:“谢伯爷夸奖,不过这都是伯爷叮嘱的事,我们怎敢怠慢?”
  忠勤伯点了点头:“你尽心防备,这事很好,虽说这济北侯随时可能逃,但至少现在还没有,只要一天没有撤逃,城中防备就要准备,一丝差错都不许有。”
  “是,伯爷。”偏将应着。
  “现在济北侯攻击了多少次了。”忠勤伯问。
  偏将连忙说:“伯爷,济北侯最初一日要攻击七八次,后来一天三攻,到现在一天一攻,最近已有着两天没有攻打了,我看大营炊烟似乎都少了许多。”
  “这也难怪,我军有着城池,都伤亡五千余,济北侯至少折了一万,伯爷,济北侯看来也急了,坚持不了多少时间了。”
  忠勤伯停了下来,向着远处济北侯大营看去,炊烟渺渺,下面的大军还在操练,喊杀声震天。
  “真是强军,济北侯当年还和我是同僚,颇有能力,可没有想到,到了叛贼这个境地。”天上云朵飘过,阴影洒落,忠勤伯感慨说着。
  副将先不作声,片刻说着:“伯爷,叛臣贼子,谁不是有着理由,可这些理由再多,也不是叛乱的理由。”
  “是啊,这并不是叛乱的理由啊。”忠勤伯叹了一声,脸上沉重,摩擦手中的戒指,似乎在寻思着。
  不远处一个士兵吊着绳子,城墙下到半空,查看着抛石器砸坏的城墙。
  “伯爷,沙场裹尸是将士归属,而且我们现在的情况,已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副将指着:“贼兵初来时最危险,当时城一日数危,但是到了现在,除非有突如其来的大变,要不贼军再难威胁我城。”
  “现在贼军或只有逃回州城,还可以多活一段时间。”
  “别看现在操练还有,杀气还在,但再打一段时间,整个营地就要崩溃。”
  听副将这样说,忠勤伯看着,见大营虽还完整,但已不复以前的锐气,笑着:“远安郡和平湖郡都已平定,济北侯已已穷途末路,等大军一到,就可里应外和,一举击破,战事终于要结束了,我们凯旋回师,倒时又是太平盛世,朝廷必有封赏。”
  “哈哈,都赖伯爷之福。”偏将说着,忠勤伯笑了起来:“你这马屁就过了啊,应该说,全赖朝廷和皇上之福。”
  “哈哈”
  忠勤伯和这偏将两人都大笑了起来,大战快要结束了,谁都不由吐出了一口气,阳光洒下,照在城上,忠勤伯转身就要回府,这时,突济北侯军中,数十兵马奔涌而出,城墙上甲兵瞬间警惕了起来。
  骑兵才冲着出来,就对着城墙大喊:“城上听着,我奉令告知,太子逼杀亲母,**宫廷,皇上已经下旨拿问,却囚禁皇上,矫诏而出,现在璐王勤王,打回京城,已正式封主公济国公。”
  有骑更在城下高喊:“我们不是叛军,是应天勤王,城中速速归降,还可应得天命,要不璐王进京,尔等都是叛贼,悔之晚矣。”
  随着这话,济北侯大军高喊:“清君侧,去小人,扶贤臣,匡天下,璐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济军高声呼喊,全场震动,原颓丧的士气大振,而在城上,将士面面相觑,都是一滞。
  忠勤伯不由变色,脸都涨红了起来:“无耻,无耻之极,快,速速宣道官,联系朝廷,看璐王是不是真反了?”
  忠勤伯吩咐,盯着城下人群,恨恨说着。
  偏将速去宣道官,没有多少时间,凑到了忠勤伯身侧低声禀告:“伯爷,不好了,璐王真的反了。”
  “混账,无耻,可恶。”忠勤伯听了大骂,也不知道是骂璐王还是济北侯。
  大军行进,官道上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浩浩荡荡,一路前行,阳光撒下,带着一些燥热。
  这时已过去了七日,大军获得了充分的休息,而且裴子云杀得抵抗的官吏,抄了家,赏赐极重,很多人己盘算再战得胜的话可以分赏多少,并且由于连连获胜,不少新兵都渐渐有了信心,不复以前闻敌色变。
  行军自谈不上阵列,但按照营为单位,中间是骑兵巡查隔开,并不混淆,一营接着一营前进。
  而哨骑远远散开,随时报告周围的情况。
  这时车队后面,一个道官抽鞭骑马上前,才是靠近,人群有些骚动,裴子云皱眉看了过去,吩咐:“带上来。”
  “真人,不好了,璐王反了。”道官才靠近,就行礼禀告。
  裴子云听了这话,顿时脸色一变,虽早有预料,但真正落实,还是一惊,道官还继续报告:“真人,璐王打出了清君侧,去小人,扶贤臣,匡天下的口号,兵锋直指太子。”
  道官脸色发白:“还说,还说太子逼杀亲母,**宫廷,皇上已下旨拿问,太子悍然囚禁皇上,现在和以后颁布的旨意,都是矫诏。”
  “璐王号召天下响应勤王。”
  听到这话,裴子云脸色大变,仔细一想,已经完全明白了,这不仅仅是璐王自己起兵,还想号召诸镇:“毒计,这真是毒计。”
  裴子沉默了片刻,手摸了摸腰,叹着:“想必这计是谢成东所献,端是狠毒异常,只是祸及天下,难道不怕天谴?”
  “真人,忠勤伯传信,璐王封济北侯为济国公,现在济军士气大振。”道官又继续禀告。
  裴子云一凛,沉思着,突露出了狠色。
  “哼,济北侯,这不过是强心针,一时间恢复士气而已,但是强心针终不能代替损失,也不能真正补给元气。”
  “而且璐王就算反了,隔着千里以上,又能支援济北侯一兵一将?无非就是空泛的口头支持。”
  “要是给济北侯吓唬住了,说不定就给它喘息之机。”
  “见怪不怪,其怪其败,来人,全军方向不变,继续向启北郡而去,我倒要看看,济北侯,你与我决战,还是退出州城?”
  “要是退回州城,我立刻把州城围住,并且把余下二郡打下,那时照样是瓮中捉鳖,不过多花点时间而已。”


第321章 奇袭
  山丘
  中午歇息,这些骑哨没有披甲,武器也放在一侧。
  在大徐,或者说任何一个朝代和军队,骑哨是各营精锐,待遇也相对优厚,人死了还会子孙加赏,唯一的就是正因为专业化,所以很难晋升——你晋升了谁干这个活?
  “不对,那里起了烟尘,必有大军,快去查验。”伍长带数骑在三十里处查验,这时远望,看见了烟尘,丢掉了干粮,立刻站起来说着。
  “是。”数骑小心谨慎奔去,马的四蹄包着布条,免得惊动。
  只见大股朝廷军正在行军,大部分是步兵,但有着哨骑巡查,远远看去,有上万人。
  正在探察着,突伍长低喝一声:“停。”
  众人都停了下来,蹑手蹑脚看去,只见不远处只有一百米左右,有哨骑而来,有十骑左右,大部分是有着铜钉的纸甲,其中一人是皮甲,却打的是朝廷旗帜,诸人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快退,回去报告消息。”
  骑哨的责任可不是拼杀,而是报告情报,这情况明显是大军抵达了,别说杀不杀得过,就算杀过,有了动静,立刻就是围剿上去。
  一行人才拉着马退了过去,但不巧,一马就叫了一声。
  “骑兵?”对面的哨骑立刻发觉了。
  “是贼营的斥侯。”中间一人眼神就带着杀气:“杀掉,不能放过。”
  “是!”
  这些骑兵抽刀扑了上去,而济北侯骑哨,拉缰转向就逃。
  大帐
  “国公,朝廷军到了,斥侯传信,人数有数万,埋锅造饭,烟火冲天,必是朝廷主力。”济北侯正阅着案卷,有人急报。
  “什么?来了?”济北侯站起来,在大帐内踱了几步,眼神凝重,神色显得有点忧郁,问了具体的情形,足有片刻没有说话,良久,叹了一口气坐了,说:“看来虚张声势吓唬不了裴子云,这朝廷大军还是来了。”
  沈直说:“国公,或我们暂避?裴子云还在三十里外,我们撤离来得及,要不我们恐要陷入两面夹击的境地,现在虽士气稍振,可却是无源之水啊!”
  听着这话,济北侯踱了几步,叹了一声:“迟了,不能退了,大军徐徐逼来,却不急进,他是在逼我决战,可我还不得不决战。”
  “我军现在得了璐王册封,我军士气大盛,虽是虚火,也堪一用,而粮草也充足,可以一战。”
  “要是退却,士气顿跌,再难恢复,再说我军已损失了三郡,要是一退到州城,顿时就给朝廷军从容调动集中,外面二郡根本抵抗不住,而州城虽坚,变成了孤城,我们又能守多少时间?”
  “你要决战,那就决战!”这时,济北侯将着长刀拔出,插在桌上,刀柄在桌上不停颤抖了:“三十里是一天日程,传令下去,今夜就杀了牛羊猪,全军肉食饱餐,补充体力,准备大战。”
  “是,国公。”沈直听了,大声说着。
  扎营·大帐
  天色阴沉,乌云密布,风吹着树叶杂草乱颤。
  “真人,快下雨了。”陈永站在裴子云大帐口,看着天空说:“大雨将来,恐怕数日内难战了。”
  正常情况,很少有军队在雨中作战,这可不是开玩笑,古代缺少医疗,淋着雨都可能变成伤寒而死。
  裴子云在大帐内出来,一看果阴了天,疏疏落落雨点已落下来,看着天空,笑了起来:“这雨真来的及时。”
  “咦,真人为何这样说?”陈永问着。
  裴子云抬起了首,看着天空乌云,笑了起来:“攻下启北城,我就准备了今日,看来要派上用场了。”
  “轰”天空中突然一道闪电落了下来,划破天际,话间雨已大了,打得周围营帐一片响。
  “召集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