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盗天仙途-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王爷,切不可再杀了,现在招降,下次攻城,就说不定有人降了。”廖公公在侧也这样说。
  璐王听着,心中怒火膨胀,这时情绪和理智交战,长长深呼吸了几次,才是按捺住了心火:说:“你说的是,就按照这个来,招降了就是。”
  “是,王爷。”
  谢成东又说着:“先喊降,如果降了,再分割降军,找着副将,副将不行就校尉,生死逼之,利诱诱之,总有人愿意降,只要有一人,自就得了表率了。”
  又对着璐王说:“还请王爷演得千金买骨之样。”
  璐王这时一摆手,说着:“你说的是,孤已经明白了,就按照这个办理。”
  校尉领命出去,不一会,城上高喊:“降者不死,降者不死。”
  “我等为了朝廷,怎么能被这些贼子屈服,杀贼。”外面有着喧闹之声,似乎是不肯屈服。
  “射箭!”顿时就有着射箭和惨叫声,璐王没有说话,只听着不断有人高喊:“太子囚禁皇上,王爷起兵入京是保护圣上,连总督和郡守都随了殿下,你们又何必为囚父**之人效命?若是再执迷不悟,那就只有杀了。”
  “贼子!”又有人喊着,只是才是喊出,立刻被乱箭射死,终于有人再也撑不住,伏跪在高呼:“我等愿降,随王爷进京讨贼。”
  一个人跪伏,紧接着连连跪下,数百人降了,杀声渐渐停止了。
  过了会,一个三十五六岁年纪,中等身材的将军过来,见着璐王,就下跪在地,连连磕首:“末将锁龙关副将乔道,不知道王爷是靖难救主,妄自抵抗天兵,实是有罪。”
  “不知者不罪,将军恍然醒悟,弃暗投明,自是大善,请起!”璐王亲自扶起这偏将,扫了眼“醒悟”的降兵,心中就是一喜。
  这的确是作戏,可政治就这回事,有人带头,有人跟随,人多了,就变成了真实的事了。
  要是叛军,这几百兵就算可以用,也必须经过改造。
  但是现在,告诉他们是“靖难救主”,立刻就可用了,至于以后,跟随自己久了,就算知道真相,也没有关系了。
  当下笑着:“我们入关再说。”
  锁龙关还是有府邸,片刻大厅桌面上铺着一张地图,是整个秦州地图,璐王身披铠甲,眉轻挑,廖公公和谢成东都站在一侧。
  “谢先生,我们已夺了雄关,你可有着什么建议?”璐王微微转过了脑袋看着左侧的谢成东问,面上带着笑,此次顺利打下锁龙关,父皇就一时奈何不了自己,回首就可把秦州拿下。
  谢成东思虑片刻,指着面前地图上说:“王爷,锁龙关得之就可据秦州之险,将朝廷的干涉堵在关外,这我已经说过了。”
  “现在得了,可以说大局已定了一半。”
  “但是朝廷有着天下,力量不是秦州可及,要是我们不管朝廷,靠着雄关回首收拾秦州,那等我们才收拾完,就会发觉朝廷数十万大军已整顿开至,就算我们能多坚持一段时间,以一角对抗全局,也难逃必败之局。”
  “我们必须乘着朝廷大军调动不及,立刻进攻京城!”
  “什么?”璐王身子僵了僵,脸上不由惊色,看着谢成东就问:“我军不过二万,怎么能攻向京城?”
  谢成东不由一笑:“王爷,你还记得四百年前石王之事?”
  “石王?”璐王若有所思。
  只听着谢成东说着:“当年石王反了,攻下了宁城,称王建制,不过二月,就命林祥率师两万北伐,一度靠近着京城,因孤军深入,被大军围困绞杀。”
  “许多人认为这是昏招,孤军深入!”谢成东露出不屑的冷笑:“可这其实是神来之笔,王爷如果认真调研历史,就会发觉,就这区区二万军,吓的京城连连调集重兵回师保护。”
  “远征军坚持了接近二年,而在这段时间,石王大军在南方几乎入得无人之境,连连攻克重镇,一时间声威大震。”
  “何也,实是北伐军打乱了朝廷部署,使南方没有重兵也没有人能全盘组织围剿,待得了北伐失败,朝廷腾出手来,诸州联合,一步步绞杀,十三年终灭了这石王。”
  “石王失败了,可这历史留下了成功的秘密,并且我们能把这精益求精加以改进,我们攻向京城,只是谋略,并非死战。”
  “一路能打下的就打下,把得到的粮钱和军队充实我军,甚至搬运到秦州去,不能打下,只要不能组织阻击,我们就可放过,沿途宣传太子**后宫,囚禁皇上,把持朝政,奸臣当政之事。”
  “这种种都是打乱朝廷的部署和计划,而给秦州攻略获得一个安稳平静的战略条件。”
  “殿下终是皇帝之子,有着天然继承性,消化郡县非石王和济北侯可比喻,只要秦州一得到,我们就可根据情况,确定我们真正攻略的方向和版图。”
  “希望南方的济北侯能坚持更多时间,这样我们只要得了三州,我们就渡过了初步危机,可与朝廷争一雄长。”
  “善,先生真是我的军师。”璐王仔细想了想,明白了,顿时笑了,门外又传来禀报,一个道人匆忙上来报告:“应州被平了,济北侯被杀,朝廷大军已经班师回朝。”
  璐王听了,顿时一惊:“什么?”
  露出了惊诧和不敢置信之色,而谢成东就镇静多了,叹了一口气说着:“我本觉得济北侯没有王气,不想连这点时间也坚持不了。”
  “不过,这证明王爷有着洪福,您想,要是这消息提前一段时间抵达,我们会怎么样?”
  见着璐王稍缓过了脸,谢成东才肃容说着:“不过济北侯既灭,我们处境就险恶了许多,还请王爷立刻下了决心。”


第331章 议功
  “我们一举事,就擒了总督,秦州各郡各县现在分割,并无号令者,因此抵抗很弱,一一收复就可。”
  “我们虽只有二万人,但必须出一师,吸引朝廷注意,进攻京城的部队意义非常重大,非是良将不可行。”谢成东淡淡说着。
  璐王听了叹着:“本想南北呼应,不想济北侯没有出息,转眼就平了。”
  璐王说着锤了一下案桌,满是懊恼,沉思片刻,似乎下定了决定,突喊:“韩宏武!”
  “末将在!”韩宏武大步踏了进来,看上去三十余岁,英俊的脸毫无表情,铁铸了一样。
  谢成东看了看,没有说话,璐王曾经被皇帝说“似肖朕躬”,自不是无能之辈,不但在京城拉拢诸将,而且自己府里也藏有将种。
  这韩宏武十九岁,受贼侵害,罄家财募乡勇,捕获巨盗,以七品武官加入了朝廷军,当时铜山有贼数千,受命围剿之,晋升六品。
  及到了次年夏,斩获敌总兵,迁升五品,只是这时接近开国战争尾声,再后没有机会了。
  由于韩宏武还是乡勇出身,受到排挤,因故免职,璐王出手相救,因此成了王府的人,忠心耿耿,是璐王心腹之一。
  璐王抬起首,看着韩宏武:“汝素有兵法谋略,孤深知之,孤现在分精兵五千给你,两郡有郡兵七千也全数交给你,你去一一平了秦州,能否?”
  “王上放心,有一万二千人,秦州总督已擒,诸郡无首,末将必迅速平定之。”韩宏武听着璐王命令,跪在地上应命。
  “好!”璐王听了转身看着谢成东:“谢先生,你可愿和孤一起,亲率大军射猎于京?”
  这是要率一万兵亲征了,不想璐王果有果断,谢成东看了璐王一眼,叹的说着:“王爷英武,世人难及,微臣能附骥尾,不胜荣幸。”
  这话并不是虚假,进攻京城,虽早就定了计,这是谋略,不是真的实攻,但冲入朝廷重重腹地,自危险很大,而璐王在此开局之时,敢亲冒矢石,这就是有着气数。
  而且璐王此言一出,看上去,气数又厚了数分。
  仔细看去,璐王气象大变,黄气冲顶,有紫气垂落,在紫气外有黑气环绕,气成蛟形。
  “嘶!”隐隐见着璐王气象,谢成东已眼一疼,连忙闭上眼,法不加贵人,要不是自己是璐王认可信重的人,也看不见这相,自不敢多窥探,但是这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心里或喜或忧。
  气数从不是凭空而来,连地龙也不过是黄气,按照本世界道门总结,治下百姓十万称红,百万称黄,千万称青,六千万之众才可晋紫。
  大徐统一天下,统计一千四百四十八万户,折合七千万百姓,皇帝之尊也不过紫气,何有此异变,莫非璐王和瞎道人所说,真上应了天命不成?
  想到瞎道人,谢成东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上次有人报告,道观被雷炸毁,疑是天劫,但里面最关键的瞎道人却下落不明。
  这时不及细想,就听着璐王命着:“好,事不宜迟,传令下去,现在就修整大军,明日就出发。”
  “是,殿下。”众人都是应命。
  璐王踱了几步,只又是想起了裴子云,不由抬起了首,看着门外天空,叹着:“应州之乱转眼就平,裴子云其才不小,父皇会怎么样看呢?”
  京城
  阳光燥热,来来往往的宫女身上也穿的薄些,可还是冒着汗水,靠近着寝殿,更是轻手轻脚。
  太监匆匆入内,见皇帝穿一件纱袍,和衣卧在榻上养神,卧室内非常素净,只有着盘龙熏炉御香袅袅,总算带了些动静。
  太监窸窸跪了下去,以头碰地叩了三下:“万岁!”
  见皇帝毫无反应,又跪前一步,小心翼翼:“万岁,奴婢带来了紧急军情。”
  “那逆子又做了什么事?”皇帝躺在榻上,喉结动了一下,他明白,现在自己这情况,能直接通知的就是璐王的事。
  撑起了身子,眼直直地盯着太监,半晌:“是你啊,起来说话。”
  太监慢慢起身,说:“陛下,刚才传来急报,璐王已打下了秦州锁龙关了。”
  听着汇报,皇帝却并没有大怒,他撑着起身,越显的瘦,满脸皱纹刀刻一样,他怔怔出神,叹着:“朕知道了……嘿,璐王还真有点本事,朕此时应有着怎么样心情?”
  唏嘘良久,皇帝又说着:“生死常理,明达不讳,到这地步,我已不怒了,只觉得悲凉。”
  “想朕当年,提三尺剑扫平天下,当时曾笑话历代太祖,英雄一世,功业彪炳,却没处置好儿子的事,骨肉惨变贻笑后世,不想轮到朕了。”
  太监泪如泉涌,哽了一下,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只哽咽的说着:“皇上,太医有医嘱,说是无碍,陛下只要多保重身体就可。”
  “太医和你们日日都说朕的病无碍,朕自己心里有数,日子不多了。”皇帝笑了笑,神色看不清楚,声音渐渐低了下来:“朕的身体,是不能亲自平乱了,就看太子了。”
  说着流下泪来,正说着,又有消息传来,太监擦了泪去接,转眼回来:“皇上,有好消息,应州平了。”
  说着递上了折子,听着这话,皇帝惊讶:“哦,这样快?”
  振作了下精神,再次说:“朕说折子也这样快?”
  太监连忙解释:“陛下,这是抄录,是通过道录司发过来,按照朝廷制度,不算正式折子,以免道人从中作崇,更避免道人机构获得权力,正式折子还在路上,快马快船也得大半个月。”
  “恩,朕知道了,拿给朕看!”皇帝说着,单纯道人作崇还罢了,关键是在激烈斗争里,曾多次出过用道法传信而错误的事。
  杀了人,查了事,才发觉两方面都算忠诚,但就是传信过程里产生扭曲,法不加贵人,也不加大事,这是历代都查明的事,所以重要情报都不用这方法,而用传统的折子送上,这自然不必对太监说。
  皇帝看着折子,这些折子都是抄录,触手光滑,微微一股香气沁人心脑,第一份是裴子云的折子,才打开看了一些,又停手,带着沉思。
  “陛下,可有着什么不对?”太监小声问着。
  “无事,只是裴子云在折子格式表述也能别出心裁,事情理的很清楚。”皇帝这时轻轻说着,眉微微皱起,说罢就继续看折。
  “都是陛下的福分,才有良臣云集。”太监恭维一句,皇帝什么都没有说,接着看忠勤伯折子,才看着下去,眉又皱了起来,脸色阴沉了些。
  房间内香炉烟雾缭绕,太监看着面前圣上脸色变化,汗水暗暗渗了出来,君心难测。
  最后是承顺郡王的折子,皇帝才看去,这时笑了起来,不由摇了摇首,太监不由好奇,这折子写了什么?
  这时皇帝说着:“你也看看。”
  “是!”太监答应一声,小心取过折子,才看完,心突突直跳,背心都湿了,手也有些颤抖,没有敢说话。
  看着太监的模样,皇帝轻轻的靠在龙榻上,长长吐了一口气,微微闭着眼,似乎刚才看折子有些疲倦了。
  良久,皇帝才睁开眼:“扶我起来,我想走走。”
  “是,陛下。”太监扶着,在殿里踱了几步,抵达走廊,这里其实是修养之处,靠着海子和花园,看着阳光灿烂,草木茂盛,一些鸟在天空飞过,蝴蝶蜜蜂飞舞,皇帝驻足看着,远处湖中一汪湖水,湖岸柳树叶子落在湖中,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哎!”皇帝一声叹,太监这时小声劝着:“圣上何必叹气,不过是一个道人,皇上想怎么样处置,就怎么样处置。”
  听着这话,皇帝轻轻敲着自己的拳说:“裴子云还是有些才能,朕很爱惜,只是他是道人,忠勤伯说的也不能不防。”
  “陛下说的是。”太监说了这句,就没有说话,见皇帝沉吟一会,问着:“这事太子也知道了吧,反应怎么样?”
  “太子很高兴,在写着请功折,头一条就是为裴子云求封真君,稍晚或就会呈着上来给陛下。”太监说着,虽太子现在监国,可是一切都还在皇帝掌握之中。
  “恩,朕知道了,现在事急,朝廷不要等正式折子了,先根据抄录,议一议功臣封赏,以及应州总督的人选,战事已平,就是文臣治理了。”
  “等正式折子一到,就发诏让总督去应州任职,宣有功之臣上京,且根据正式折子和情报再修正下封赏,等他们到了京,朕见了面,就发下封赏的旨意。”皇帝说着。
  “是!”太监应着。
  文华殿
  太子挥笔疾书,这时外面传来声音:“太子,圣上有旨。”
  “儿臣接旨!”太子出殿,迎接着圣旨,太监念着:“璐王叛乱,战事紧急,为安将士之心,特着太子召集重臣,议应州功臣封赏,及总督人选,以安应州臣民之心,更应防备瘟疫,饥荒之事。”
  听着旨意,太子连忙说着:“是,儿臣遵旨。”


第332章 入灵
  傅府
  天空堆积着乌云,有些阴暗,有一列甲兵巡逻,带着轻松之色。
  任炜在甲兵带领下入内而来,禀告入内。
  “见过公子,公子许久不见,更显威严了。”任炜入内,向裴子云行礼,裴子云不由笑了起来,也不打虚言,直接问着:“流金岛具体情况怎么样了?”
  任炜止住笑意,取出账目上去:“公子,这是账目,还请过目。”
  裴子云接过账目看了起来,任炜才继续说:“前些时日,朝廷水师驻扎流金岛,安全性不必说,为了供应上万人,建设了不少建筑,现在繁荣了许多,这些都留给了我们。”
  裴子云一路看下去,心里有了底,指着一处问:“这流民开支是什么原因?”
  任炜对此非常熟悉,思虑下就说:“公子,过去三个月,由于战乱,许多人一时青黄不接,吃不上饭,愿意廉价作工。”
  “按照公子的吩咐,我们一方面来者不拒,安排开垦、修路、开渠等等建设,从中挑选出老实肯干农户,以及有技术又愿意在岛上安家的工匠,加入本岛。”
  “要不是公子只肯接受二百户,还能接受更多些人,现在岛上有五百户,三千人,虽说以后都有产出,可短期投入就大了许多,但岛上生产和建设大大加快,现在已经能自给自足了。”
  “嗯!”
  裴子云听到这里,不由点了点头,这些细节,自己平日要作战,自是没有办法一齐顾及。
  “岛屿水渠开凿的具体情况怎么样?”裴子云问,这很重要。
  “岛上主体水渠已建成,水车也建了,只是能适宜水田的不多,暂时开出了五千亩,梯田也开垦些,还缺少耕牛,现在大战结束,准备再购入。”
  “放牧倒很顺利,划分了牧区,反正岛上也逃不出,更无天敌,一大批小羊小牛已投了下去。”
  “九月种植的甘蔗已经准备了。”
  “还开辟了一小片盐田。
  任炜将这些细节一一说着,裴子云静静的听着任炜禀告,点了点头。
  “贸易如何了?”
  裴子云听着,一条条分析下去,想起了贸易就问,对他来说,这才是以后最重要的财源。
  听着问着贸易,任炜想了想就说:“因公子威名,我们船队贸易很顺利,没有任何阻挡,而战事结束,岛屿码头也有船靠岸补给了。”
  “嗯,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大贸易,我们有着流金岛,就有天然的优势,不过盐田规模不要扩大了,盐毕竟是官营,我们自给自足没有人说话,少量携带贩卖也没有关系,多了就不好了。”裴子云说着。
  “是,公子。”
  任炜应着,裴子云问着:“各项制度呢?”
  “按照公子吩咐,流金岛和哨岛有十个里,每里五十户,已设里长和书记员,土地也分配了下去,当年不收税,明年开始收田税五分之一。”
  “岛上五个亭,兼当驿站,其兵五人,都已满编,现在操练着各里青壮,按照公子的法度,训练合格才能去当吏当卒或者去船队当水手。”
  “这些连着岛上亲卫,都是何小姐(何青青)主持,现在建两伍十二人。”
  “镇上镇长厅,户籍吏、税吏、狱史、巡查队、港吏、仓吏、医吏都已经到位,还开了个学堂。”
  “主要是应州战乱,有些识字者愿意迁移到岛上。”
  “船的话按照公子吩咐,全属公有,给予分红,现在岛上有七条商船,二条巡查队的巡查船。”
  “公子,我不负使命,所有制度都已落实,当然现在运转还有些小问题,不过想必过一段时间,就行了。”
  任炜不亏在前世时就是璐王的臣子,治理一个流金岛可真的不在话下,显得井井有条,现在根基日渐丰满,裴子云不由满意,叹着:“你果有才干,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
  “公子指挥十数万大军,应州举兵十万叛乱,三月就平,我这点本事又算什么?”任炜说着,这其实是真心话。
  裴子云笑笑,这时一个道官匆忙进来,见着人就“啪”行礼:“真人,朝廷有着紧急军情战报传来。”
  “快说。”裴子云听着紧急军情,眼神一凝,只见道官禀告:“真人,不好了,璐王破了锁龙关,并且向京城进军!”
  “真人,这是战报。”
  道官上前将抄录的战报递上去,裴子云一一看了,脸色一沉,暗想:“这谢成东一个不注意,顿时掀起了风浪,真不可小看。”
  任炜在侧听着璐王的消息,却不知为何心中一动,只是立刻哑然失笑,当年自己和璐王情分已尽了,现在璐王在这时造反,不过死路一条,幸自己早早跳出了这泥潭。
  裴子云听了,将报告丢在桌上,对任炜说:“那就这样,你去帐房领一百两银子,算是这段时间辛苦的赏赐,你先下去。”
  “是,公子”任炜退了出去,自裴子云领十数万人平了应州,他态度已大大改变了,明显摆在了家臣的位置上。
  “你也下去,这事我知道了。”裴子云看着道官说,道官也立刻退了下去。
  裴子云深深吐了一口气,坐了下来,璐王直扑京师,恐怕朝野震惊,到时大军围堵,他们又能办到什么程度?
  只是自己只想依着梅花成道,其实出本心不想涉及这种事。
  “功大祸也深,这道理我难道不明白?”
  “要不是璐王和谢成东捆绑在一处,我何必管这天下是太子还是璐王坐?”
  “掌门师弟,嘻嘻。”
  裴子云正想着,突身上汗毛一炸,顿时手按在腰,整个人惊起,回头一看,原来正是初夏和虞云君。
  见着原来是初夏,裴子云才松了一口气,笑着:“初夏,你来了?”
  “师弟,你刚才什么表情,可是吓到了?”
  裴子云说:“你突然一声,倒把我真吓了一跳。”
  裴子云说着,凝神一看,才发觉初夏似乎长大了。
  一身道袍,青丝垂落,显得青春,胸前带着鼓鼓,看着却是邻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初夏却没有觉得拘束,上前打量,在裴子云的身侧绕了一圈,伸手踮起脚尖在裴子云肩上拍了拍:“师弟掌门你又变帅了,师姐我只能靠你罩着了。”
  “初夏。”虞云君原看初夏和裴子云嘻嘻还不觉得,现在看着初夏越来越过分,就训斥了一声。
  听着虞云君的训斥,一时间初夏就是憋起了嘴,拿起桌上水果咬着,坐在一旁不说话了。
  裴子云看初夏的生气的样子,向着虞云君说着:“师父。”
  “嗯,子云你要的,我都是给你带着来了。”虞云君说着,取出了不少材料,最吸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