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了?
实际上,女真族本部的兵力一直不多,就算是最顶峰的完颜阿骨打的时期,也不过十来万兵马。
只不过,女真族战士在苦寒之地所练就出来的勇武,远远不是过惯太平日子的大辽和大宋朝的士兵所能匹敌的。
“女真骑兵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这一句话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大地上流传多年,那可是女真战士们真刀真枪、一场一场拿下来的,绝无半点虚假。
问题在于,无论女真人如何勇武,他们的人口基数实在太少了,常年累月的征战,让女真人战士的消耗远远超过了自然补充。
先不说死在大辽境内的女真人,单算宋朝境内死亡的女真战士:靖康之变前王禀在太原死死坚守了二百五十多天,金兵死伤无数;第一次围攻汴梁城时,被守城的李纲和种师道打死打伤了一批;第二次围攻汴梁城时,分别被张叔夜和宗泽打死打伤了一批;在黄天荡里被韩世忠打死打伤了一批;岳飞在建康府、淮西战场、以及前三次北伐中原又打死打伤了一批;赵立在楚州打死了一批;
吴玠兄弟在大散关和仙人关前又打死了一大批;等等等等。
这些个战役,全都非常有效地消耗了金兵的有生力量,给了女真人极之沉重的打击。
这就有了第二个问题,堂堂一个金国,如今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这两万金兵?好像不太可能吧?
但问题是,在金国的北方是蒸蒸日上的蒙古族各部落,根据金熙宗的规定,金国每隔三年就要进入大漠之中“帮助”蒙古“减丁”。
这个“减少”政策可不是现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它是用最野蛮最残忍的手段来强行控制住蒙古各部落的人口增长。
这么灭绝人伦的事情,金国是否需要在大漠边沿布置足够的兵力?否则的话,这些经常被外人“减丁”的蒙古各族会有什么反应?
除了蒙古之外,金国的西边还有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西辽。
这个由前辽国余孽耶律大石一手建成的国家,与金国之间的关系可谓是长恨绵绵,金国是否需要派大军去防守。
还有那个不知好歹的西夏,经常来占金国的便宜,让女真人恨得咬牙切齿。
而就在这次出兵中,负责进攻陕西的完颜撒离喝带走了属于自己部落的女真骑兵,负责进攻山东的聂黎孛堇也带走了自己的本部骑兵。
所以,如今剩下归完颜兀术指挥的,真的只有这剩下的两万金兵了。虽然这两万金兵确实是精锐中的精锐。
所以,当完颜兀术得知岳飞出兵后,急忙把包括李成在内的多支部队调回来,以确保对上岳家军还有着人数上的优势。
PS:谢谢被爱的小徐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五十二章:立大功的鼻子

之所以要在开战之前,把岳飞和完颜兀术麾下的部队做一次力量对比分析,是因为在之后的战争过程中,将会有大量的、匪夷所思的结果出现。
岳家军在多次战役中,都是在人数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况下取胜的。
如果对双方实力的基本面缺乏必要的了解,就很容易对古人的记载产生怀疑,甚至是各种的错误判断。
完颜兀术的兵力构成是:两万本部精锐………也就是传说中的拐子马和铁浮屠,但是在顺昌之战中被刘锜砍了五千,只剩下一万五。
完颜兀术还有十一万的大齐余孽,在顺昌之战中死了一部分,溃散了一部分,但是因为后来由李成部队的加入,这部分的兵力不减反增加,大约有十三万。
在这十三万人马当中,李成和孔彦舟两人都是岳飞的手下败将,不但被岳飞从江南驱赶到江北,而且在江北也多次遭到岳家军的蹂躏。岳飞在他们两个人的心中,早就是无敌魔神一般的存在了。
所以当他们两人的部队遭遇到岳家军时,还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这可是要狠狠打上一个问号。
郦琼的情况要相对好一些,毕竟没有和岳飞直接交过手。但问题是,郦琼是岳飞的老乡,他对岳飞的熟悉程度是最高的。而正因为对岳飞的熟悉,反而让他对岳家军完全没有了想法。
可以这样说,对上岳家军,金兵真正有战斗力的可能就是完颜兀术他本人的那一万五千多精锐骑兵。
再来看看岳家军的兵力组成:
岳家军的班底是岳飞从开封府汴梁城里带出来的亲兵队伍,人数开始只有两三千人;马家渡之战后,与刘经部合并。人数到了五千;到了宜兴县之后,因为得到知县钱谌在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岳家军聚拢失散的官兵,人数跃升到了两万人之多,从而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之后战泰州、破李成、降张用、灭四寇、等等。岳家军的队伍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已经成了一个巨人。
但是,真正让岳家军成为南宋最大一支集团军的还要数另外两件事:洞庭湖土匪的征剿以及岳飞的前三次征伐中原。
在征剿洞庭湖土匪的过程中,岳飞用他的智谋和仁厚,不但完成了朝廷给他的人物,而且获得了当地人认同。
岳飞在洞庭湖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但从他事后给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和吴玠他们每人送了一船的礼物,就可以得知其中的一二。
相比起洞庭湖的收获,岳家军在前面三次北伐中原中的增长更是快得惊人。
首先是兵力。
因为要支持岳飞北伐,在军事上,朝廷把整个长江中游地区都纳入岳家军的统辖之内。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兵将。全部听取岳飞调度和差遣,其中的部分精锐就直接加入了岳家军。
还有,一直在长江北岸坚持抗战的官兵和义军,包括发起南宋第一次北伐的李横的部队,后来基本上都加入抗金最为激进的岳家军。
其次是财力和战争物资。
虽然岳飞的前三次北伐,都因为朝廷的缘故无疾而终。但是,岳家军征讨的过程。就是抢掠金、齐联军战略物资的过程。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岳飞在第三次北伐过程中,岳家军接连端了刘豫的几个马监,得马数万匹,然后很快就成立了南宋朝廷唯一的一支骑兵部队。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岳家军的另外一个传统优势………严格的训练。
想当年,小岳云因为不能够完成一个训练中的制定动作,就要被岳飞拉下去砍头,幸亏有众位将官的求情方才罢了,还要记过戴罪立功。
大帅的儿子尚且如此。其他的士兵呢?
可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岳家军是一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军队,他的战斗力是值得信赖的,他们对于金兵的仇恨同样是毋庸置疑。
绍兴十年闰六月中旬,岳飞全军进入河南境内。
此时顺昌之战刚刚结束。金军全面退却,岳飞趁机迅速进兵,在广阔的河南境内迅速展开了战斗。
完颜兀术从顺昌府败退之后,安排韩常镇守许州颖昌府、翟姓将军镇守陈州淮宁府、三路都统完颜阿鲁补镇守南京应天府。
这三座城池,既互为犄角,又对开封府形成了一个拱卫之势。如果直接攻打开封府,肯定会遭到来自这三地军队的围攻。
不得不赞一句完颜兀术的好眼光。
许州颖昌地处颍河的上游,而颍河又是中原与江淮之间最便捷的水路之一。三国时期曹操把颖昌定为首都,就是看中它便利的交通、和天下居中的地理形势;当宋朝定都汴梁后,它又因为所在地理位置的特殊而成为了西南方向的一道屏障,而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陈州淮宁府位于开封府的南部,它曾经是中华人祖太昊伏羲氏的都城。
对于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说法:“控蔡、颖之郊,綰汴、宋之道,淮、泗有事,顺流东指,此其经营之所也。”
应天府就在古汴水的下游,是联系河南地区与淮河流域之间的重要水路要塞。它是“震动淮、泗,席卷汴、洛”的战略要地。
对于完颜兀术的这个防守布局,岳飞的攻击非常的有针对性:先打掉开封府外围的三个重镇,然后攻占汴梁城,光复旧都城。
第一场战役就发生在颍昌府,也就是现在的河南许昌。
战役的发起人是岳家军的第二号人物、前军统制张宪;而他的对手则是金兵的第三号人物………独眼龙韩常。
张宪带领着他的前军队伍赶往颖昌,在距离城池还有四十余里的地方就遭遇到了金兵,而金兵已经早早列好队伍。
很明显。这是韩常的一种态度。
虽然韩常身体里面流的是汉人的血,但是在骨子里头,他很早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纯而又纯的女真人了。
既然是女真人,自然是要在野外决战。
这是一种信仰,跟胜负无关。
身为一个从马背上长大的民族的一份子。信奉的是自由自在,最喜欢的是在广阔平坦的草原上公平对战。
你来一大斧头,我还一大狼牙棒子,谁也不许躲,躲的就是孬种。
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孱弱的南宋人,老是躲在城墙的背后施放冷箭。一点儿男人的气概都没有。
这就是女真人的德行。
但是,韩常忘了一点,他麾下的这些战士,除了属于他自己的几百亲兵之外,其他的都是以前大齐留下来的余孽,虽然他们都穿上了金兵的制服。
花了三天时间才抵达颖昌府境内。按照岳家军以往的训练要求,这样的推进速度算是比较慢的,不过张宪一点都不着急。
这一次是攻城战,为了避免无谓的损失,当然要配置相当分量的攻城器械。而且行军速度慢点,无论战士和马匹的体能都有所保留,方能确保最后的胜利。
正因为如此。在半天前,当张宪从探子的口中得知,金兵并没有死守城池,而是要在城外决战的时候,张宪突然感觉的有些好笑。
早知道女真人是这么的实诚,那些笨重无比的攻城器械就没必要携带了。
看见距离自己只有一箭之遥的岳家军,韩常的心里如同千里之外的大海一般,掀起了千重巨浪。
韩常看见了天底下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前面那一支打着宋军旗号的队伍,居然是一支整编制的骑兵军团。
宋军竟然会有骑兵军团,韩常简直是要抓狂了!
金兵与宋军交手多年。见到会骑马的宋兵都不多见。除了在西北战场上偶尔能遇到一些骑兵小分队,除了宋军的各级大小将领,等等。
无论如何,反正韩常以前是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宋军有成建制的、如此大规模的骑兵军团。
最让韩常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眼前的这支宋军骑兵,挺着一式的丈八长枪,腰间别着短柄家伙,举手投足之间,动作有力,整齐划一。
单凭那种气势,就知道这支部队的难缠。
本来已经准备好了一大篇的狠话,要来吓唬宋军,可是如今韩常竟然忘记了。无限的尴尬之中,韩常只好跃马上前,说了一句非常没有营养的话:“来者何人,快快报上名来,我韩常斧下不杀无名之辈。”

岳家军处于逆风的位置,一阵风吹来,韩常的说话清晰可辨。
张宪正要喝令身前牵马的童子松手,好让自己出阵搭话,岂料那童子突然间回头转身说道:“大人,前面这些金兵有古怪。”
张宪一惊,连忙问道:“怎样的古怪?”
童子解释道:“大人也知道,我的鼻子非常糟糕,一闻到异味就会猛打喷嚏。那些女真人都喜欢吃大蒜,所以每次与金兵交手我就会猛打喷嚏,而且打个不停;但是今天我的鼻子毫无动静,你说古怪不古怪?”
张宪听完了,用鼻子猛地一嗅,再仔细一想,然后哈哈大笑,说道:“今天你的鼻子立大功了。”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五十三章:一个照面

公平地说,韩常对于眼前这支骑兵军团的质疑是有道理的。
前大辽、西夏等外族对于宋朝的马匹贸易制裁是相当的有效。以至于宋军的骑兵部队越来越少,几近消失。
只不过,没有人能够料想到,岳家军居然能够以战养战,硬生生地从大齐和金兵的手中把马匹给抢过来,成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想不到,几百年后八路军在《游击队之歌》中使用的战术,竟然提前出现在南宋朝的岳家军身上,让人不禁啧啧称奇。
张宪根本不理睬韩常在阵前的叫嚷,策马跳出几步,转身对岳家军的兄弟们大声喝道:“前面的那帮狗贼居然没有大蒜的味道,根本就不是女真人。”
张宪虽然人长得秀气,却和牛皋一样,有一幅大嗓门,加上暗中使出了佛门狮子吼的功夫,声浪滚滚,清晰地传入了一万多岳家军骑兵的耳朵里。
“女真人竟敢看不起我们岳家军,他们自己不来,竟然派刘豫的余孽们过来,你们说气人不气人!”
这句话,一下子就把岳家军的士气给调升了起来。
“气人!”骑士们大声得回答。
“前面那些汉奸,不去杀金狗,反而把大刀对准自己的同胞,他们该不该杀!”
张宪的这句话,更加激起了岳家军将士们的气愤。
从某种意义上说,南宋人民,也包括岳家军的全体将士。对于为金国效力的那些汉奸的憎恶,比起女真人要更甚。
“该杀、该杀、该杀!”
这三句“该杀”就是岳家军骑兵们对张宪问题的回答。
“非常好!既然如此,大家听我的号令,一起冲上前去,把他们给杀个片甲不留。”张宪说完。牟然转身,单手把大枪举高,直捅天穹。
宋朝制式枪法:『举火烧天势』
简单的几句话,撩起了岳家军将士们积存已久的怒火。
整支万人骑兵团顿时鸦雀无声,每个将士都在储势养劲、伸展自己的筋骨;噼里啪啦的四散而开,就象有无数个大锅在一起炒豆子。
一大团白云悄然无声地飘过。把半空中的太阳给轻轻挡住了,以免即将出现的血腥画面沾污了太阳那灿烂的笑容。
岳家军的种种表现,毫无遗漏地落入了韩常的眼中。
这些拉筋拔骨贮力的动作,假如出现在某个武将的身上,韩常肯定不会感觉有什么意外。哪个武将不懂些搬运气血的方法?
可如今的问题是,眼前的岳家军似乎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能力。莫非他们每个人的武力都能够达到战将的级别?
想到这里,这位金国军方的第三人突然感到不寒而栗。
鸡皮疙瘩都出来了。
“咚咚咚…”对面的宋军阵中传来第一通的鼓响。
“呸,一上来就玩晒冷,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真是野蛮。”
韩常暗自骂了一句,唯有高举手中的宣化大斧。一眨眼功夫,女真人传统的号角声便呜呜地吹响了。
扣人心弦的鼓声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开始了冲锋的准备
金、宋开战以来,双方第一次的骑兵对战即将开始。
这一仗创造了许多新的记录。
记录一:这是双方第一次在平原上的公平决战,而不是以往常见的功守之战。
记录二:双方第一次在人数上持平,而不是以往的宋军靠人多,金兵靠机动。
记录三:双方第一次在兵种上相若,大家都是骑兵对决,而不是以往的金国用骑兵来欺负宋朝的步兵等等等等。
通常情况下,一箭之低大约有一百三十步左右;但是岳家军的强弓非同一般,刚才对峙定位时一箭射出了三百多步,让两军有充足的空间展开对冲。
三通战鼓之后。宋、金双方一起向对方发起了第一轮的冲击。
听到骑兵们急促的呼唤,几万匹战马一起奋力扬蹄,向前猛冲;马蹄铁重重地敲落在地面上,尘土随之滚滚而起,形成了两条巨大的土龙。
转眼间。两军的距离已经不到一百步了。
张宪那根丈八点钢枪再次出现在半空,用枪尖画了一个大圆圈。
紧跟着,与张宪同处于第一排的士兵突然把左手食指放进口中,一声声悠长凄厉的口哨声倏然而起。
咔嚓两声,岳家军的骑兵们同时举起左手,四十五度角斜斜指向半空,手臂上赫然装着一副手弩。
“放箭!”
随着张宪的一声大喝,一大蓬箭雨突然出现在半空,准确无误地落在了金兵的骑兵方阵之中。
双方都在高速运动之中,这些加速度附在了弩箭的身上,让这批弩箭的威力远比静止射击时要强上许多。,结果是,一阵阵的惨叫声随之而起,金兵的冲锋阵型有所松动了。
身为金兵首领的韩常简直被岳家军的这种举动给气疯了。
有没有搞错,不是说好了凭本事各自冲锋的吗,还放什么冷箭,就算给你们赢了又怎么样,好意思吗?
就在韩常暗自里嘀咕的这一阵功夫,金宋两军的距离已经不到十步了。
韩常怪叫一声,与前排的金兵们各自举起大斧和狼牙大棒,奋起全身的力气,朝着迎面而来的那个宋军武将就要当头砸去。
这一招是金兵们最爱用的招式:『泰山压顶』
根据《金史》的记载,韩常精骑射,能挽三石硬弓,射必入铁,是金兵之中唯一能够与岳飞和岳云父子比较力气的将领。
这一下的砸击。除了自身的力气,还有战马冲刺时携带的力量,绝非一般人可以抵挡得了。
两军即将接触,韩常的宣化大斧还没来得及落下,无数道银光突然从岳家军中射出。其中有五道就直直往韩常的头部和颈部飞来。
飞刀,这是岳飞专门给他的骑兵们精心准备的柳叶飞刀。
手弩加上飞刀,是岳家军日常训练的必备节目,已经成为岳家军骑兵的常备攻击手段,或者可以说是他们条件反射的一部分。
距离超短,再加上准备不足。要躲闪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韩常突然感到毛骨悚然、寒毛直竖,正颗心脏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不愧是久经沙场,韩常急中生智,突然来一个『蹬里藏身』,把整个身体堕在马鞍的左侧,还顺势拨转马头。斜斜往左边狂奔而去。
都说好是要比赛冲锋的。怎么突然来一把冷箭,突然又来一回飞刀,让人家如何与你玩得下去呢?你们如此奸赖,我不玩了行不?
以上的心理活动,纯属个人猜测,不过韩常不战而逃,却是一个事实。
一个照面。仅仅一个照面,金兵的主帅居然不战而逃了。
作为金兵的第三号人物,韩常的坐骑当然千挑万选的好马,神骏无比;而且韩常冲锋在最前端,刚好有那么一小段空间让他腾挪躲闪,但是即便如此,韩常的身上还是挂了多处的伤痕。
无论如何,韩常还是成功地逃离了战场,往许州颖昌府的方向逃去。只不过,余下的金国士兵们就惨了。
“蛇无头不行”
主帅临阵脱逃。金兵突然失去了主心骨,而岳家军的将士含恨而来,本来是人数相等,旗鼓相当的一场战斗,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场大屠杀。
暗黄色的大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残肢断臂,甚至是头颅,还有各种人体和战马的器官;一股股的鲜血在地面上流淌着,在把地面的颜色染黑之余,还散发出种种呛人的味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空中的乌云越来越多,把太阳给遮盖的严严实实。场面实在是太血腥了,连老天爷都不愿意目睹。
这一场遭遇战,张宪所率领的岳家军前军并没有消耗太多的精力,勉强算是一场日常训练的运动量,因为金兵弱得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接下来,岳家军要做的是衔尾疾追,抓捕韩常,攻克颖昌城。
韩常带着他的残兵败将们回到颖昌城内,还没有歇够气,甚至连该有的城防系统都没有来得及布置,张宪就已经带人攻到了城下。
很明显,这是韩常的又一个失误,他完全错估了岳家军的行军速度。
一般而言,打完一场胜场,自然要让士兵们稍作休息,顺道打扫打扫战场,搜刮一下财物,这才是正道。
完全没有想到,岳家军居然不顾一切,就这样追了上来。他们在中途有没有休息,有没有停下来吃饭,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
而这个时候,已经是深夜子时了。
在战场上,最难控制的就是部队的士气,当士气还存在的时候,无论条件有多么的艰苦,都依然能够死死支撑住;而士气一旦丧失,即便条件有多么的良好,始终阻挡不住失败的来临。
颖昌城的防守再一次证明了以上这个说法。
从城墙的高度、城池的深厚、守城器械的数量等因素来看,这座颖昌城肯定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堡垒;假如与不久前才结束战斗的顺昌城相比,颖昌城要强上不知多少了。
条件这么好,可韩常就是守不住。
一个时辰,仅仅用了一个时辰,岳家军的勇士们就已经攻入了这座颖昌重镇。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五十四章:望风而逃

攻占了颖昌城不到两天,前军统制张宪又迎来了四位岳家军中的同僚:他们分别是:左军统制牛皋、背嵬军统制徐庆、踏白军统制董先、游奕军统制姚政。按照岳飞的军令,他们全归张宪统一指挥。
十万岳家军总共分为二十二支部队,但是这二十二支部队的人数并不是均等的,而是根据部队的性质,以及领军统制的武功和资历进行分配,其中又以张宪的前军、王贵的中军和牛皋的左军人数最多。
如今张宪的手中掌握着五支部队,接近岳家军总兵力的一半。岳飞的意图很清晰,就是以雷霆万钧之势,扫清颖昌府、淮宁府和应天府这三座开封府外围的防御重镇,然后全力光复东京汴梁城这座前朝的旧都城。
于是乎,张宪按照岳飞的指示,自己与牛皋和徐庆一道,继续前去征剿陈州淮宁府,而把董先的踏白军和姚政的游奕军留在颖昌城内留守。
在冷兵器时代,粮草的运输和储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颖昌府城高墙厚、易守难攻,自然成了岳家军前线根据地的最佳选择。
作为多年的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