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情此景,就四个字:“惨不忍睹”。
原来这就是那面浅黄色白龙大旗的旗令………好狠的白龙吐珠。
这个时候,金兵不能退,完颜兀术本人也绝不能退。
对于金兵而言,假如这个时候撤退,不但是白白浪费了前面所消耗的人命和物资,更重要的是,让宋朝的军队重新打出了信心。
即便是在野外作战有所不及,但城市还是能坚守得住。
一旦让宋兵确立这个信念,以后金国对上宋朝,就再也不能予取予求;最多就跟原来的契丹辽国一样,在边境抢掠一番,粘些油水。
对于完颜兀术和粘罕几兄弟而言,这次是倾大金全国之力,二度入寇宋朝;假如再跟上回一样,没什么实质性的收获,不但完颜兀术兄弟几人的前途尽废,完颜阿骨打的血脉,也很难再延续先祖的荣光。
“弱肉强食成王败寇”这些个丛林法则,对于从冰天雪地里走出来不久的女真族靺鞨人来说,再自然不过了。
“嘟嘟嘟”
这一阵的号角声,显得粗狂,狂野,甚至有点竭斯底里。
金兵的号令远比宋军的号令体系要简单得多,就是各种不同节奏的号角声;而宋兵的号令体系包括旗令鼓令锣令,等等,而其中又分有许多不同的用法和指令,相当的繁杂。
又损失掉一大批人马,包括一部分被砸坏掉的大型攻城器械,终于,金兵的主力攻城器械各就各位了。
五辆碉楼一般的攻城车和十几辆形同大水车一样的云梯车已经过了护城河,在距离城墙不到两丈远处停住,放下锚刹,又长又粗的铁梯慢慢往汴梁城的城墙上沿靠拢。
幸亏有最初那辆冲撞车的提醒,军师哈迷蚩让人用沙包和厚木板解决了护城河与地面的落差问题,让攻城车和云梯车得以顺利通过护城河;否则这个时候才发现攻城器械不能靠近汴梁城,后果难以设想。
福祸相依,得失之间有时候真的难以去衡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句天朝太祖写给柳亚子先生的名言,也有其中的道理。
几十辆不同类型的抛石车,则是停在了护城河的岸边;汴梁城的城头距离此处已经不足八十步,完全处于攻城用抛石机的攻击范围内。
连后进的那一辆冲撞车,也已经来到护城河的河边。
一部分的金兵,依旧在用着原始的飞爪和简易云梯,死命地往汴梁城的城墙上攀爬;另一部分的金兵,转移到攻城车和云梯车的后面,列好队形,往上前进;还有一部分的金兵,跟在了冲撞车的后面,准备直闯城门。
决战近在眉睫!
ps:谢谢zhuxyhh01大大独孤飒霜大大花小瘦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九十七章:易水歌

汴梁城上,大部分的士兵都在紧张地看着各自的指挥官,而各级的指挥官们则是高高竖起了耳朵,生怕走漏了命令。
鼓楼里,众多的鼓手和锣手同样死死盯着指挥使,他们需要最协调的节奏配合以及最准确的击打时间;而指挥使正在抬头仰望着哨塔,等候军令。
什么时候出击?用什么兵种出击?出击的顺序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在等待着张叔夜的回答。
考验张叔夜同志的时候到了。
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此其时也城楼之下,杀气腾腾,各种的呐喊声惊天动地;城楼之上,却是一片寂静,大部分的士兵都在屏住呼吸,随时准备出击,只有小部分的兵油子脸上依旧轻松,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
但是,没有任何一个指挥官会去指责他们,因为指挥官们都知道,此时越是显得自如的士兵,稍后决战时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就越大。
城楼上下,一动一静,境况迥异;假如有画家能把这一情景给描画下来,又将是一幅传世之作。
这时候,汴梁城哨楼上,所有的军旗全部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黑旗,迎着凛冽的北方,在来回狂烈地舞动起来。
这面旗,旗面长一丈,宽六尺,杆高三丈。是所有军旗中最大的一面;旗面幽黑且深邃。仿佛要把所有的光线都吸进体内;旗面的中间是一个磨盘大小的骷髅头。骷髅头是惨白色,只有两个眼眶除有些泛红居然是【深渊黑狱骷髅旗】!!!
这面旗帜的意思是:全体出动,不分时间,不分次序,使出所有武器和力气,也包括自己的生命。
传说之中,在北宋之前百多年的历史里,这面【深渊黑狱骷髅旗】只出现过一次:那是景德元年。宋真宗御架亲征,在澶州打败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的辽军,最后两国签订澶渊之盟。
这一次,是【深渊黑狱骷髅旗】在战场上的第二次出现。
汴梁城的鼓楼上,锣鼓之声再度响起。
“咚咚咚”,“噹噹噹”
鼓声坚定沉稳,锵锵有力,像是严父的命令,鼓舞着士兵们勇往直前;锣声细密绵长,坚忍不拔。像是慈母的祝福,保佑着士兵们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这种锣鼓组合之声,不但让人亢阳鼓荡血脉贲张;而且中间还夹带着一种悲壮哀怨和决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羽声忼慨,士皆瞋目。
此时唱出燕国荆轲的这首《易水歌》,何其应景!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申时,太阳尚未没有下山,白茫茫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无数的石块出现在半空之中,遮天蔽日。
宋金两军的抛石机几乎是同时发射,把箩筐里的大石块抛洒到对方的阵地。
石块之间夹杂着不可胜数的小黑点和小红点。
不知道什么时候,金兵的轻骑弓箭手悄悄地转换了队形;这一轮发射,竟然是三万弓箭手齐齐发射,这已经是金兵仅存的所有轻骑弓箭手了。
宋军的弓箭手之前损失了不到两千人,余下的一万八千多人,虽然人数较少,但宋军这一轮发射所使用的是破甲箭和火箭,杀伤力翻倍。
汴梁城的城墙,无数的金兵用飞爪和简易云梯在蚁附攀爬;汴梁城对开两丈远处,比汴梁城矮不了多少的攻城车和云梯车内,大量的金兵沿着粗壮的铁梯,死命往上拥;汴梁城的城门前,大量的金兵冲上吊桥,往吊桥的铁索猛砍汴梁城上,两万宋兵从敌楼冲出,除了之前的器械,还有搬出了一样最新的武器………长木檑。
长木檑是采用巨大的木材,修成长一丈二尺,直径一尺五寸的木柱,然后在木柱上钉上逆须钉,以增加檑木投掷时的杀伤力。
这种长木檑,在太平日子里,把逆须钉拔掉,就可以用来当房屋的横梁。
这种长木檑杀伤力最大,但较为珍贵,须是等到要紧关头才会使用。
城头上,还有一些官兵的动作好生奇怪:这些官兵身穿猩红色的制服,服饰与一般的禁军完全不同;这些官兵在墙头上把一些长铁桶搬弄一番,然后把后面的引信一一点燃。
旁边有些禁军不明就理,暗自嘀咕道:“莫非是要燃放烟花,如今可不是庆祝的时候?”
话虽长,其实也就是短短的一阵子。
连番的震天巨响,惊天动地,彷如天崩地裂一般,浓密的硝烟布满了汴梁城的城楼上下。
声音太响了,烟雾太浓密了。
一时间,方圆百步,伸手不见五指;士兵们的耳朵被镇得嗡嗡直响,耳不能听,眼不能视,金宋双方都不敢随意动弹。
刚才还是杀声镇天的战场,须臾之间竟然安静下来,真是太诡异了。
冬天风大,硝烟很快就散去了,排在后面的金兵往前一看,很多人都忍不住呕吐了起来。
所有的攻城车云梯车和冲撞车,全部被打得稀巴烂;金兵死伤无数,堆叠在一起,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弃已久的屠宰场。
各种的残肢断臂内脏头颅……
地面的鲜血越积越多,混着雪水,细汇集成流,一股股流入了护城河里。
护城河的冰面也已经四散碎裂开,冰块河水都已经被染红,漂浮的冰块中混夹着各种人体器官和尸体已经没有任何的形容词可以用来比喻这一幅画面。
能够造成这种结果,还要归功于那一百多位身穿猩红色的制服的禁军,他们隶属于张叔夜麾下所独有的“火炮营”。
城楼上的那三十六座长铁桶,原来就是梁山好汉“轰天雷”凌振所一手制造出来的“风火轰天炮”。
“轰天雷”果然名不虚传,一经使出,惊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即便是南征北战多年,见多识广,神机妙算的完颜无兀术和哈迷蚩两人,也被震慑得茫茫然,一时间不知所措。
这时候,汴梁城北门的吊桥竟然慢慢地放了下来,随着一通鼓想,一支骑兵猛然冲出了城门。

第一百九十八章:梁山的风采

这支出城的马队规模不大,约有三千骑,这已经是张叔夜经过多年的经营才积攒下来的私人亲卫军。
张叔夜以兰州录事参军入仕,知襄城陈留县,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进礼部侍郎以徽猷阁待制再知海州,因招安梁山好汉有功功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接着知邓州,任南道都总管,到如今进入枢密院,张叔夜是在徽宗钦宗两朝中为数极少的凭战功从基层升上来的战将。
宋朝的高级将领都有一支从属于自己的私人的亲卫队,比如种师道之前送给岳飞的五百背嵬军;张叔夜的这支亲卫军人数特别多,这是因为其中大部分的人员都是自水泊梁山的旧部。
当年梁山好汉南征方腊归来,死伤惨重;朝廷采纳蔡京分而治之的办法,把余下的众位头领和兵卒分拆开,调派到各个地方州府。
张叔夜花了好些钱银,动用了各种关系,才抢到了其中的两千多人;不过这两千多人可非同一般,都是原来梁山马军骠骑营的骑兵。
马军骠骑营是当年水泊梁山绝对的主力部队,所以后来宋江排座次时才列出以大刀关胜为首的马军五虎将,和以小李广花荣为首的马军骠骑兼先锋使八员。这些骑兵虽然在武力上不如诸位头领,但比普通的士卒要强上许多。
汴梁城北门前诺大的一片战场,这三千骑兵出城。竟然没有惊动金兵。
说来也是,金兵前后两次南侵入寇,在正面的战场上,宋军都是一味龟缩防守,从无主动出击的先例;包括上次与种师道的秦风大军在黄河边沿交锋,也是金兵攻,宋兵守。
在所有金兵的印象中,宋兵就是一只大刺猬,打与不打,什么时候打。主动权都在金兵的手里。
而前几天宋军闯营属于偷袭的性质。不在此列。
因此,等张叔夜的这三千骑兵越过了一片残垣败瓦,人肉屠场,开始大肆屠戮之际。金兵方才觉醒过来。
当然。金兵之所以反应迟缓。跟先前那三十六门轰天炮的巨大杀伤力以及震耳欲聋的响声也有很大的关系。
《曹刿论战》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金兵几轮冲锋失败。如今正是士气低落之时,突然被这支生力军冲杀进来,结果可想而知。
一时间,金兵被砍杀得死伤无数,阵脚大乱,纷纷往四处逃跑退让。
如今战场上的情形,与以往的金宋对峙相比,完全逆转过来。
汴梁城的城楼上,突然一片欢声雷动。
刚才那三十六座“轰天炮”齐齐发射,声势之浩大,天摇地动,不但是把金兵给吓呆了,城楼上的宋兵也同样不知所措。
在北宋年代,火炮的技术远未成熟,火炮的使用也没有普及开,只有少数的奇人异士掌握此道。
因此,“轰天炮”这种大杀伤性武器,普通宋兵也是甚为陌生。
连番的震天巨响,很多的宋兵都以为这次在劫难逃;岂料硝烟过后才发现,大部分的同伴都还活生生的,损伤并不严重。
士兵们不甚了了,还以为是佛祖保佑;只有少数明白事理的指挥官,望着城楼上方被金兵的抛石机砸得七零八落的“绳网”,心中不禁暗自庆幸。
这些专门用来拦截飞来横石的“绳网”,还是去年李纲守城时所设置。
李纲是个文官,对行军打战城池攻防没有什么人士;因为重任在身,便找来一本宋仁宗时所修订的《武经总要》,按照书上的描述,把所有的城防器械和手段都重新布置了一遍,也不管有没有用。
正因为如此,这些粗大的绳网才得以高高挂在城楼之上。
去年金兵攻城之时,并没有使用大型的攻城器械,这些绳网也是一直空置着,而在今天,这些一直不起眼的绳网,终于派上用场,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住大部分守城宋兵的安全。
劫后余生,比较城墙下金兵的惨况,再加上有自己人冲到城外去痛击金兵,汴梁城上的这些宋兵,不欢呼雀跃才怪呢。
金兵阵中,一阵激昂的号角声响起,一队骑兵从金兵中军大帐处冲出,直奔宋军而来。
为首的一员大帐,黑袍黑马手执青色狼牙大棒,凶神恶煞,边策马冲锋边大喊道:“我乃完颜兀术元帅麾下金狼勇士完颜金环,你是何人,敢来送死!”
完颜兀术有五位贴身高手,都是金狼勇士,轻易不在战场上出动;今天也是被打得太惨了,所以派遣出来,想要捞回点利息。
“某家是武翼大夫张仲熊,特来取你等狗命!”话音刚落,一杆出白梨花枪倏然探出,直指完颜金环的咽喉。
来人正是张叔夜的小儿子张仲熊。
完颜金环听到大枪破空之声不急,料定对手的武艺一般,便把狼牙大棒往前一带一捣,连消带打,既把大枪磕飞,又把狼牙棒头往张仲熊的脸部捅去。
少林疯魔杖法:金刚捣锥
狼牙棒这种兵器非常奇特,能当枪使能当刀用,还能使出一些其他兵器的招式来,比如这招金刚捣锥,因此特别受到力气较大的女真人的喜好。
狼牙棒势大力沉,梨花枪哪敢硬碰,连忙回枪躲避。
一招就吓退了对手,完颜金环正自得意,忽然眉心一麻,两眼发黑,然后就就失去所有的知觉。
近处的金兵看得分明,完颜金环的眉心上,赫然镶进了一颗鸡蛋大小的飞蝗石,鲜血正在慢慢从七窍流出,眼看是活不成了。
身为没羽箭张清的弟子,手中的飞蝗石才是张种熊最重要的武器。
没有任何人想到,堂堂一个金狼勇士,居然连对方的兵器都没有碰到,就已经跌落马下,一命呜呼。
张种熊一招得手,带领三千精骑,砍瓜切菜一般,在汴梁城北门前的巨大战场上,狠狠地杀出了一个大回环,接连杀掉金人万夫长两人,偏将十多人,然后缓缓退回汴梁城内。
十多万金兵,目睹着这支狼虎之师杀进杀出,竟然无人敢挡,无人愿追。
这就是张叔夜布置给张仲熊的任务,打掉金兵的气势,打掉金兵野战无敌的神话,也同时把宋兵的信心重新打出来。
《宋史。张叔夜传》中记载:连四日,与金人大战,斩其金环贵将二人。帝遣使赍蜡书,以褒宠叔夜之事檄告诸道。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姑苏三圣大大弗名大大浈旖沢大大靓女007大大三牛aa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一百九十九章:冰火两重天

金兵营内,一片愁云惨雾,日月无光。
昨天汴梁城下的那一役,金兵损失了接近五万兵马,超过了这次出征金兵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强。
虽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契丹人渤海人奚族和辽地的汉人,但女真族人的损失也绝对不会少。
自从金太宗完颜阿骨打在来流水举事起兵以来,女真人南征北战捭阖纵横大小战役无数,还从来没有遭受到如此重大的挫折和失败。
被打的实在太惨了!!!
金兵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东京汴梁城是如此的牢靠,坚不可摧;平时孱弱的宋人也会有这般勇武血性的一面。
在女真人的字典里,宋人代表着文弱无力怕事软骨头好欺负原来这一切都仅仅是个假象,一个极大的误判。
金营的中军大帐中,寂静无声,书案前的大火盆偶尔发出噼啪的响声,盆里的火炭烧得正旺。
完颜兀术无力地瘫坐在元帅大椅上,眼睛直直地盯着帐篷顶部,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念头也没有;他坐在椅子上已经整整一个通宵了。
金兵如今的苦况,没有谁能比完颜兀术更加清楚。
不但是人员伤亡惨重,就是连各种的大型攻城器械,都损毁严重,能够使用上的为数不多;没有大型器械的辅助,又怎能啃下这座满身长刺的汴梁城?
如今正是寒冬季节。要伐木建造显得困难重重。
最要命的是,如今营内战马的饲料已经所剩无几,最多只能支撑三天了。
这还是之前张叔夜闯营时,一把火烧掉金兵南营所造成的遗祸。
假如在这三天内攻打不进汴梁城,完颜兀术唯一能做的就是灰溜溜的收兵退回金国,别无他选。
一想到退兵,完颜兀术的脑海又出现了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那张可恶的嘴脸,似乎在不停地嘲笑自己。
“小子,想要登上皇位,你还嫩着呢……”
一气之下。完颜兀术愤然踢出一脚。把跟前的书案踢翻在地;书案压住了火盆,在大帐中燃起了熊熊大火。
完颜兀术牟然惊醒,连忙喝令士兵把大火熄灭。
大火是熄灭了,完颜兀术全身也被淋个湿透。只好重新换了身衣裳…
霉运连连。太憋屈了。何时才能有个了结?
练武之人对于鬼神一说大多不屑一顾,但如今这种境况,英雄如完颜兀术者。也都暗自思量,自己到底是不是丧门星临头。
就在这个时候,军师哈迷蚩也不通报,径直闪身进来,附身到完颜兀术的耳边,如此这般地说了一大通说话,几乎说了一炷香的功夫。
“什么?”完颜兀术听了哈迷蚩的说话,张口结舌,眼睛睁得大大的,脸色由白变红,又由红变绿,半天反应不过来。
太不可思议了!
完颜兀术不是不明白哈迷蚩的说话,而是不相信天底下能有这种的事情发生。
哈迷蚩对于完颜阿骨打父子两代极为忠诚,所以即便是六月飞霜,汴河断流,只要是从哈迷蚩的口中说出,完颜兀术都绝对不会怀疑。
但是这件事情,是否太假了点。
但是看见军师哈迷蚩那种执着的坚定不移的眼神,半响过后,完颜兀术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
此时此刻,开封府汴梁城的气氛与金营相比,绝对是冰火两重天。
金兵营内是愁云满布,死气沉沉;而汴梁城内是欢呼雀跃,一片欢腾喜庆的景象…
宋军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取得胜利了,尤其是这种规模巨大的堂堂正正的城市攻防战。
自从宋徽宗听信童贯之言,鼓全国之力,征集百万之师联金灭辽以来;自从童贯率领百万宋朝大军,在辽都燕京城下,被耶律大石区区几万人马杀得溃不成军以后,宋朝就再也没有打胜过一场大的作战了。
接连不断的败仗:每一仗,不是战败投降就是战败逃跑,没有第二个结果。
不仅是普通民众,就是连朝廷的官员,乃至皇帝本人,都已经失去了信心。
张叔夜的这一仗,实在是太及时太给力太涨士气了,无论是用什么形容词都不为过。
金兵也是人,也是只要一个头两只胳膊两条腿,并不是三头六臂;既然如此,为啥咱汉人不如他们类似的言论,渐渐在汴梁城里流传开来;流进了官府,流进了百姓家里。
汴梁城皇宫内,金銮宝殿上,钦宗皇帝刚刚颁布了一条旨意,把张叔夜此役的功劳,檄告全国各州府,以示褒宠。
“竖立典型,学习榜样”,这一招,天朝懂,古人也懂。
正所谓喜事连连,接踵而来。
这里刚刚下旨对张叔夜父子三人的功劳进行褒奖,那边太宰何?与孙傅同时上奏,说郭神仙的“六甲神兵**”以及“毗沙门天王法”已经大成了,让朝廷下旨召请七千七百名阴阴月生人,给郭神仙驱使,好让郭神仙使出仙术,杀退金兵,振兴我朝,云云。
钦宗皇帝龙颜大悦,答复道:“如此甚好,朕几次要郭神仙作法,他都说时机未到;想不到如今北门刚刚获胜,郭神仙这边也同时修成**,看来我大宋中兴有望矣。”
钦宗皇帝此话一出,金銮殿上,登时鸦雀无声。
开什么玩笑,让一个道士作法去驱散金兵?是不是太过儿戏的点,万一有什么差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朝中文武百官暗自嘀咕,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说话。
皇帝金口玉律一言九鼎,当面说出皇帝的不是,这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有可能国家没事,自己倒先下了地狱。
钦宗皇帝见朝中没人反对,心中满意,正要下旨,班部之中,有一名年轻的官员闪身出来,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有话要说。”
众人看时,原来是新科状元御史中丞秦桧。
“哦,秦卿家有话,但说无妨。”钦宗随口答允,心里觉得奇怪:这个新科状元年纪轻轻,为官不久,平时很少发言,怎么今天一反常态。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龙腾虎跃马到成功大大大寒尖大大书剑…笑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章:山泽章损

“启禀陛下,圣人有云:子不语怪力乱神。朝堂是国家重地,本就不该在此议论什么神鬼之道,更何况是把驱敌之重任寄托于此道,岂不笑话哉?”
秦桧刚刚说完,原本十分安静的金銮宝殿马上变得热闹起来。
在列的文武百官大多是为官多年,深谙阿谀奉承之道,如今发现居然有人在朝堂上当众笑话皇帝,此等拍马溜须的良机,又怎会就此轻易错过?
只见以次相孙傅为首十几位大臣,站列出班,禀过皇帝后,一起指着秦桧的鼻子,开口就骂道:“我朝自徽宗太上皇帝以来,笃信道教,徽宗太上老皇帝也是道德真君;国家虽屡遭磨难,但每次都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是得到三清老祖和诸位道家大帝保佑的结果。竖子大胆狂言无知无畏,还不快快向皇上谢罪……”
秦桧毕竟年轻,刚才只是血气方刚一时冲动,哪晓得会遭到这种待遇,只好诚惶诚恐地呆在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