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完颜兀术不知道,此时的宋军也到了他们的极限。
面对金军日以继夜的疯狂进攻。吴璘有些部下动摇了,他们建议后撤。
理由是,这里毕竟是临时工事,比不上仙人关的坚固和险要;在这里战斗。人员的死亡率太高了,高到难以接受。
不得不说,这些部下提出后撤的理由相当充分。
对于这些合理要求,吴璘的答复非常果断。
他先是拔出刀,然后在地上划了一条线,说道:“死则死矣,过此线者斩!”
对于自己的属下,吴璘并没有一味弹压;最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吴璘当然知道一手大棒一手萝卜的道理。
既然大棒已经使出,胡萝卜自然也要拿出来。
于是,吴璘部下们说,金兵是进攻的一方,而且金兵身上的负重明显比我们要重得多,因此,只要再挺一天,金军必将撤退。
一个部下马上提问,如果再挺一天而金兵不退,怎么办?
吴璘用手指向天空,很严肃地答道:“我发誓!”
虽然吴璘只说出了三个字,虽然吴璘并没有详细说明他发誓干什么,但是他的部下信了,转身出去,继续作战。
仙人关之战的第五天,正如吴璘对部下所预言的。这一天金军攻势的凶悍是前所未有的,完颜撒离喝亲临战场,指定了一个突破口。
完颜兀术事后才知道,宋军把这个临时工事叫做仙人关的第二隘,而撒离喝指定的这个突破口,是第二隘西北角的一座角楼。
这次金兵发狠了,把吃奶的力气都使用上来。
发狠的结果是,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们居然把这座角楼给打歪了。
哇塞,终于把这只大刺猬给打开一个缺口了。哎呀,太不容易了。
就在金兵眼泪汪汪、欢呼雀跃的时候,怪异的一幕出现了:一条用布帛结成的长绳甩了出来,把楼给拉正了。
不是吧,这样也行?
PS:谢谢独孤青龙大大、靓女007大大、龙腾虎跃马到成功大大的打赏,hans2006大大的月票支持。
今天开会时间太长了,差点就断更,好险。

第二百九十五章:奇迹

不得不说,在关系到金、宋两国命运的仙人关战役中,有太多诡的事情发生了,有些事情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只能用“奇迹”这个形容词来赞美它。
刚刚宋军用布帛结成的长绳把已经倾斜的角楼给扶正,算是“奇迹”之一;接下来,金、宋两国的士兵们将再一次共同见证一个奇迹的发生。
完颜兀术确实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同学。
见宋军的工事屡攻不下,完颜兀术又想到一个好办法:宋军的工事不是木制的吗?既然如此,就给他们来一招彻底的………放火!
就不信治不了眼前这些可恶的南蛮子!!!
完颜兀术说到做到,才一盏茶的功夫,宋军的木制工事上,就象刺猬般插满了金兵射出的火箭。
哈哈哈,还烧你们不死!!!
就在完颜兀术志得意满,等待着宋军从工事中狼狈而逃的时候,突然看见有大片大片的水从楼上浇了下来。
火被扑灭了,看得完颜兀术目瞪口呆。
以水灭火当然不是奇迹,奇就奇在宋军泼下来的那些水中,带着浓郁的酒香。
也就是说,宋军是用酒来灭火,这算不算奇迹!
酒和油不都是可燃的吗,怎可能用来灭火?
这个问题,陈豆翻看了很多资料方才发现:中国蒸馏酒技术是蒙古铁骑出国弄回来的,在元代才开始普及蒸馏酒的;而宋代的酒普遍还是村醪浊酒,也就平常所说的发酵酒,还真点不着!

无论如何,宋军的将士们又熬过了一天,而且是最艰难的一天。
在这一天里面,十万金兵全员出动,甚至连完颜兀术本人也都冲在了战场的最前线,可是。金兵始终冲不垮宋军的工事防线,没办法逾越半步。
英勇无比的宋军将士们,就像堆砌在岸边的一块块巨石,经受住海水一浪接一浪的冲击,屹立不倒。
宋军的将士们拼命了,完全杀红了眼,脑海了唯一在想的就是如何把枪捅进敌方的要害部位。如何用手中的大刀把对方的脖子砍断……
右手断了还有左手,双手没了还有双脚,甚至还有嘴巴和牙齿。
宋军的勇气和死守不退的决心完全超出了女真人的想象。
完颜兀术不知道,宋军之所以能支撑得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昨天晚上吴璘给了他们一个承诺………今天是战争的最后一天。
金兵越攻打得凶狠。就越证明吴璘这个承诺的可靠性。
试想一下,假如完颜兀术发现了这个真相,会作如何感想?
无论如何,金兵再一次不胜而退了。
太阳早已经下山了,可是月亮没有出来。
这里的杀戮太重了,血腥味太浓郁了,以至于把月亮给吓着了。躲在厚厚的云层里,死活不肯出来。
大地一片黝黑,伸手不见五指。
根据吴璘先前的预言,过了今晚金兵就会撤退跑路,这是真的吗?假如金兵不退,我们还要不要继续战斗下去?
带着这些疑问,将士们都看着吴璘,同时等待着午夜的更鼓之声。
说句难听的。假如金兵明天再次出现,宋军即便没有逃兵,战斗力也肯定大大下降,因为长官的诺言没有兑现。
这时候所有的压力都在了吴璘的身上,而吴璘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看着仙人关的方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噹、噹、噹”
军中的更夫清晰地在更锣上敲响了三下。夜半三更、丙夜子时。
站在工事顶上的吴璘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说道:““他们终于来了。”

吴璘口中的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吴璘的哥哥吴玠、以及吴玠事先安排好的预备大队。其中包括西北军中武力最高的几位武将,如杨政、田晟、王庆、王武等人。
从风格上说,吴玠并不是一个防守型的将军。而是一个疯狂进攻型的将军,为了今晚的进攻,吴玠甚至不惜把自己的亲生弟弟推上最危险的地方。
吴璘已经完成了他对哥哥的承诺,至于吴璘对于士兵们的承诺,就要看吴玠他们今晚的行动了。
有无数的历史事件证明,一旦老天爷把历史发展的剧本给写好了,就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出改变,哪怕他有未卜先知之能。
对于吴玠喜欢夜晚偷袭这个恶习,完颜兀术是深有体会的;因为,被吴玠偷袭的次数,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了。
所以,完颜兀术在这次仙人关的战役中,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把晚上的防御工作安排到了一种不厌其烦的程度了。
即便如此,完颜兀术最终还是被吴玠的夜晚偷袭所击败。
与吴璘鏖战了整整四天时间。在这四天里,最后三天是披着两层厚的重甲与宋军贴身搏斗的。
这可是七十多公斤的负重,不要说战斗,就是徒步走三天也能把人给累垮了。
于是,在这天的晚上,所有的金兵都一起违抗军令,脱掉穿了三天三夜的双层重甲,躺在地上像死猪一样休息。
而在营外负责站岗巡逻的金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地睡觉休息;反正这几天晚上,宋兵也都没有前来偷袭,今晚应该不会那么凑巧的。
大家都是人,我们累了,宋军自然也累,怎可能还有力气在夜晚来玩一些诸如偷袭之类游戏呢!
至于完颜兀术和完颜撒离喝,他们是指挥官,只要把工作安排下去就够了,难道还要他们下去检查工作吗?这实在是太过分了。
实际上,完颜兀术和完颜撒离喝两兄弟早已在中军帐里,鼾声大作!

今晚吴玠前来探访完颜兀术,并没有携带陌刀。
这玩意太长太狠了些,一不小心就会弄伤自己人。所以。吴玠给完颜兀术带来了另外一个礼物………大斧头。
在漆黑的夜晚,在拥挤的军营中,用大斧头一砍一个准,多痛快!
吴玠的预备大队在前面的金营里砍得欢,吴璘和他的兄弟们也不示弱,在第二隘工事里倾巢出击,加入到攻打金兵的行列之中。
吴璘和他的兄弟们确实已经筋疲力尽了。但如今不是去战斗,而是单方面的砍人屠杀,或者叫做痛打落水狗。
尤其重要的一点,在金兵的大营里还有无数的辎重,这些辎重都是战利品,谁不来谁吃亏。
兄弟们的行动完全不需要吴璘动员。相反。假如吴璘不让他们参战,他们极有可能会马上造反。
十万金兵的补给,那还有多少钱钱啊!

就这样,金兵糊里糊涂地战败了,而且是在睡梦中被击败的,这些可恶的南蛮子,一点都不讲规矩。就喜欢来阴的。
金兵败退了。
金兵这次败退的方式和上次在和尚原的时候一模一样,被吴玠火烧连营。
实在很怀疑,这个完颜兀术跟曹操有没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总喜欢使用连营;同时也想知道,吴玠和周瑜有什么关系,那么喜欢火烧完颜兀术!
不过,吴玠这次还是多了些招式,并不单单是在金兵的后面追赶。还在金兵逃跑的路径上分段承包,派人沿路拦截。
比方说,负责横川店地段的是统制官张彦,而负责河池地段的是统制官王俊。
吴玠真够狠,居然还预先派人埋伏在外面,等候金兵的溃退。
难道他就不担心吴璘在第二隘的工事里抵挡不住金兵的进攻吗?
这是个好问题,但是在历史上。胜利者就是者,不用接受任何的质疑。
金兵如今是在举行逃跑大赛,几万人一起逃跑,那种场面太壮观了。
一路逃跑。沿途不断有宋军拦截袭击,从黑夜逃到白天,又从白天逃到晚上,整整一天两夜,金兵方才停下来,稍作休息。
终于天亮了,完颜兀术四下一看,这个地方好熟悉啊!
仔细再看,刹那间,完颜兀术悲愤填膺,泪流满面。这里居然是和尚原下面的那块平地。
当金兵们看清楚了地形后,他们瞬间精力回归,像打了鸡血一样,再次暴跳起来冲向山路,跑得那叫一个欢快!
这帮人继两夜一天的连续狂奔之后,再次创造了奇迹,居然一口气跑下了秦岭,回到了凤翔城中。
没法不玩命,鬼才知道吴玠在这地方又埋伏了些什么。
实际上他们多虑了,吴玠的兵力并不多,都押在了仙人关一线上,导致其它地方全都空虚无比,这时想要扩大战果,也都鞭长莫及。
《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三中有以下的记载:金人进攻第二隘,人被两铠,铁刃相连,鱼贯而上,璘督士死战,矢下如雨,金兵死者复践而登。完颜杲驻马四视久之,曰:“吾得之矣!”翼日,命诸军并力攻营之西北楼,统领官陇干姚仲登楼死战,楼已欹,仲以帛为绳,曳使复正;金人以火焚楼柱,仲取酒灭之。玠又遣政与统领官田晟以锐兵持强力大斧击其左右,夜,布火四山,大震鼓随之。壬子夜,垒中大出兵,遣右军统领王庆及王武等诸将分紫白旗入金营,金兵惊溃,将军韩常射损左目,敌不能支,遂引兵宵遁。右军统制张彦劫横山寨,斩千馀级,玠遣统制官王浚设伏河池,扼其归路,又败之。
PS:谢谢风靡网络大大、被爱的小徐大大、大寒尖大大、忘花心大大的打赏和靓女007的月票支持。

第二百九十六章:皆有可取之理

仙人关之战以宋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这一场战役,对于金、宋两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于宋朝而言,仙人关之战,巩固了宋朝在陕川一带的防线,确保了四川这个大粮仓和西北这块优质的兵源地区,让南宋小朝廷没有了后顾之忧。
对于金国而言,这场战役的失败,不但白白浪费了金国这几年来在陕西地区的经营成果,让多年的努力付诸流水。更为重要的是,金国的精锐骑兵损失惨重,一时难以补充。
可以这样说,仙人关一战是宋金两国实力此消彼涨的转折点。
此战过后,金国进攻、宋朝防守的模式开始消失,金宋两国逐步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相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金、宋两国开始互有攻守,基本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阶段。
对于这场战役,《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三中用这样一句话作为结论:是举也,金人决意入蜀,自完颜杲已下,皆尽室以来,既不得志,遂还凤翔,授甲士田,为久留计,自是不复图蜀矣。
金兵在仙人关大败而逃的消息传来,最为惊恐的是伪齐的傀儡皇帝刘豫。
这位宋朝的前任济南知府知道,金兵在西北的失败,势必减少对自己的支持;而且目前宋朝的北伐军一路高歌,一旦再有什么闪失,伪齐的形势将岌岌可危,随时有被宋朝消灭的可能。
因此,刘豫把手上能调动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调拨给李成,下命令让李成务必击败岳家军,把宋朝的北伐军赶回长江以南。
为了击败岳家军,刘豫可是下了血本。出重金从陕西、河西、河东等地请来了数额巨大的“番贼”和“签军”,集结在邓州东南的新野市,与李成的部队合兵一处,组成了一支号称拥有三十万人的大军,向岳家军发出挑战。
“番贼”很容易理解,就是其他外族的士兵,包括女真人、契丹人、党项人、渤海人。等等。
那么“签军”又是什么军队?
《金史?兵志》中记载道:“故混源刘祁谓金之兵制最弊,每有征伐及边衅,輒下令签军,使远近骚动,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无遗。”
而汪藻在《论侨寓州郡札子》里面的说法是:“比金人入寇,多驱两河人民,列之行阵,号签军。”
也就是说,签军其实是沦陷区的汉人被金国强征而组建的军队;既然是被迫强征的产物,签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自从三年多前被岳飞狠狠揍了一段,败退回长江以北。李成就对岳飞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这种恐惧不是一般的害怕,而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忌惮和屈服,就如同是老鼠对于猫的那种天生的畏惧一般。
因此,李成对于岳飞的这次北伐,能躲就躲,能避则避,总之就是不愿意与岳家军正面接触。
但是,对于刘豫的圣旨和数额庞大的援军。李成没有任何推托的籍口,唯有硬着头皮向岳飞发出挑战的战书。
对于李成的约战,朝廷是忧心匆匆,毕竟双方的人数相差太远。
这时候,高宗皇帝给岳飞发了一道圣旨:“敕岳飞:朕具闻卿已到襄阳,李成望风而退。朕虽有慰于心,而深恐难善其后……及金国、伪齐十势强弱。卿可以厚金币,密遣间探,的确具闻;盖国计之所在也。故兹笔喻,深宜体悉。”
小皇帝啰啰嗦嗦讲了一大堆。无非是担心岳飞义气用事,强行与李成决战,要岳飞小心行事,打听清楚情况再说。
对于朝廷的担心,岳飞立即回了一封奏章:“……臣窃观金贼、刘豫皆有可取之理:金贼累年之间,贪婪横逆无所不至,今所爱惟金帛子女,志已骄堕;刘豫僭臣贼子,虽以俭约结民,而人心终不忘宋德,攻讨之谋正不宜缓。苟岁月迁延,使得修治城壁;添兵聚粮,而后取之,必倍费力。”
岳飞的奏章语气平和,重点只有一句:金贼、刘豫皆有可取之理。
伪齐和南宋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在襄江之畔展开了。
伪齐号称三十万大军,抛开那些吓唬对方和吃空饷等等泡沫数字,最起码也有十五万左右兵力。
这个数字,无论是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一个不可轻视的数字。
奇怪的是,当岳飞带领他的三万岳家军与伪齐的大军对峙的时候,岳飞笑了,指着对面的李成说道:“……此贼屡败吾手,吾意其更事颇多,必差练习,今其疏暗如故。夫步卒之利在阻险,骑兵之利在平旷;成乃左列骑兵于江岸,右列步卒于平地,虽言有众十万,何能为!”
岳飞这句话转用现代的语言说,大致如下:“这货被我揍多了,还以为他会变聪明了,谁知道他一点都没有进步…”
为什么岳飞会有这样的说法。
原来在伪齐的阵地中,骑兵列在江边,而步兵却排列在开阔的地带。
骑兵因为移动快捷迅速,需要在平坦而空旷的地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而步兵因为行动缓慢,在险阻的地方反而占优,这是基本的常识。所以岳飞才会说:“步兵利险阻,骑兵利平旷。”
想不到,李成居然把阵势给布反了。
天朝有句套话:有便宜不占,乌龟王八蛋。
对于李成送上来的大礼,岳飞毫不客气,举鞭指着王贵说:“尔以长枪步卒,由成之右击骑兵。”
接着,岳飞又举鞭指着牛皋说:“尔以骑兵,由成之左击步卒。”

几番擂鼓声过后,两军相接。
伪齐的骑兵在沙滩上走得极为缓慢。那些大小不一的沙子渗入到马蹄铁内,战马的四蹄被硌得疼痛不已。无论骑兵们如何驱赶都不肯快跑。
因此,伪齐的骑兵反而被岳家军的长枪步兵所压制,逐渐后退,甚至退落到襄江河道之中。
另外一边,牛皋所带领的骑兵在开阔的硬地上撒欢儿地跑,在伪齐的步兵丛中来回冲刺;那个势头,跟现代的农夫用拖拉机在田地里收割一模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规规矩矩,整整齐齐。
只不过,岳家军的骑兵收割的不是粮食,而是伪齐士兵的生命。
伪齐军的战斗力本来就很成疑问,哪里经受得住这样强度的攻击。结果当然是一败涂地,一溃千里。
岳家军追奔逐北,敌军横尸二十余里。
伪齐好不容易才凑起来的三十万大军,死伤过半,退出襄阳的境内。
李成又一次败了,败得比之前的哪次都惨,三十万兵力损失大半。
逃出很远之后他狠狠地敲自己的脑袋。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错了?!
他是个白痴吗,当然不是。
史书有记载,李成爱兵如子,“士卒未食不先食,有病者亲视之。不持雨具,虽沾湿自如也。”并且深通兵法,常年带着十万以上的部队纵横天下。
那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子?
原因只有两个,要么李成是日本脑炎发作。突然失去理智;要么就是被岳飞打出心理阴影了,他从江南被追杀到江北,没完没了的在同一个人手下被虐打,时间长了,换了谁都会崩溃。
襄江之战的失败,伪齐在淮河区域的军力基本被打残,而身在开封府的刘豫也已经是无兵可用了。
无奈之下。刘豫只好接连向金国告急求援。
对于金国而言,此时的情况有些不妙。
首先,完颜兀术在仙人关大败而归之后,金兵的主力损折很大。兵员的补充尚未完成,元气未复。
其次,如今已经入夏,天气暑热,女真族各部落的酋长都在北方避暑,兵力的调动非常困难。
当然,女真人对于刘豫这个傀儡皇帝也不会听任不管,于是派了一个叫刘合孛堇的大将,带领三万金国骑兵来救援刘合孛堇刘合孛堇这四个字里面大有学问。
刘合孛堇可能是金国第一个非完颜姓氏的主帅,所以,这支金兵有可能不是金国的主力骑兵,此其一。
孛堇是金国的官衔名称或者尊称,类似于宋军里的太尉,是金国的顶级武官。所以,刘合孛堇所统领的这支金兵,即便不是精锐,也肯定不是杂牌军,武力在金兵中应该排得上号。
为什么金国这次出兵的人数只有区区几万?
应该还是跟完颜兀术在西北的失败有关。金兵在仙人关前损失太大,一时兵员不够,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一方面,金兵确实曾经在在仙人关、和尚原、黄天荡、等地方败給了宋军。但是,这些战役要么发生在山上,要么在水上,而在平原地区的骑兵对战,金兵尚无败绩。
因此金国认为,对于三万岳家军,金军以同等规模甚至更多一些的骑兵对敌,就已经很足够了,无需更多的兵马。
刘合孛堇带着他的骑兵很快就来到了邓州,并与李成会合,在邓州的西北方共扎了三十多个营寨。
如果岳飞要继续进兵,就必须面临一场前所未遇的硬仗。
PS:谢谢横断江山大大、hans2006大大、靓女007大大、嫣然一笑无间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九十七章:麻扎刀

金国铁甲骑兵的突然加入,让南宋小朝廷非常担心,连忙通过枢密院给岳飞下达了一道《省札》,全文如下: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令岳飞详度事机,审料敌情,唐、邓、信阳决可攻取,即行进兵;如未可攻,先次措置襄阳、随、郢如何防守,务在持重,终饱成功。
董先、牛皋、李道等,可与不可差委各守一郡?荆南、德安二镇,皆与襄阳形势接连,并是江北屏翰冲要去处。荆南现有多少兵马?合与不合增添?德安亦合分屯一军,相为援助。逐处分拨屯军,粮道次第,详细利害,速行条具。
今已夏末,防秋不远,依元降《画一》,大军复回,屯守江上。较其利害,鄂州为重,江州为次。亦速相度,一状闻奏。
从上面这道省札可以看出,南宋朝廷对于金国铁甲骑兵是何等的畏惧,完全不相信岳飞能够打赢这一仗,所考虑的通盘都是如何去防守抵御。
当然,从历史的数据分析,南宋朝廷的担心是有理由的。毕竟到目前为止,宋朝还没有在旷野中正面战胜金国骑兵的成功战例。
只不过,因为距离的原因,当这道省札送到岳飞手中的时候,岳家军已经把刘合孛堇的骑兵军团打败,还占领了邓州。
邓州市地处豫、鄂、陕交界,素有“三省雄关”、“豫西南门户”之称谓。
邓州始建于夏朝,当时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成为当时的诸侯国之一。
邓州物产丰富,市地灵人杰,历代名人辈出:比如东汉‘二十八宿‘中的贾复、杜茂、刘隆,名传千秋的汉代‘医圣‘张仲景,南北朝时的政治家宗懔,唐代名将张巡,等等。
而在今天。在邓州东南方的平原地带上,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正在面临着严重的考验。面对着在平原上从无败绩的金国铁甲骑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