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我意由心-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已经年迈,但是姬昌一旦做出了决定之后还是十分果决的。所以,在得到闻太师亲征北海的消息的当晚,一个人便携带者一封姬昌亲手写的密信,连夜离开了西岐,赶赴冀州。
数日后,冀州侯苏护在屏退左右之后,在一处隐秘的偏殿中,郑重其事的接见了一位来客。
西岐国上大夫,散宜生。
作为姬昌多年前就埋下的暗子,苏护对于散宜生自然不会陌生——事实上,散宜生乃是姬昌的绝对心腹。别的不说,就说冀州侯苏护乃是西岐的暗子这件足以震惊天下的秘闻,除了苏护本人和姬昌之外,散宜生亦是为数不多的知"qing ren"之一,由此便可看出散宜生的地位。
因此,知道是散宜生来访,虽然身为大商最有权势的诸侯之一,但是苏护却丝毫没有半分架子。
将散宜生迎入偏殿之后,苏护屏退左右,亲手给散宜生倒了一杯茶,问道:“先生为何而来?”
散宜生身为一介文人,在得到了姬昌的吩咐之后,马不停蹄的一路从西岐赶到了冀州,自然是累坏了。因此,在进了偏殿之后,也是丝毫顾不得风度的就坐到了椅子上。
连连喘息了几口,散宜生接过苏护递过的茶狠狠的喝了一大口,这才缓了一口气。
而看到散宜生这般模样,苏护更是紧张了:“究竟发生了何时,居然让先生如此急着赶来,一路上都来不及歇息片刻?先生不要紧吧?”
深吸了一口气,散宜生挥了挥手示意自己无碍:“冀州侯多虑了。在下无事。只是侯爷他有要事需要通禀冀州侯,此事干系重大,经不得别人之口,因此吾才跑这一趟。”
听到散宜生无事,苏护这才松了一口气,不过随即又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事情,居然劳烦先生亲自通禀?”
沉吟了片刻,散宜生也不再绕弯子,直接低声道:“冀州侯,北海袁福通联合七十二路诸侯叛乱,闻太师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北海平叛的消息你听说了吧?”
闻言,苏护眼中闪过一抹骇然:“先生,莫非西伯候他想要趁着这个机会起兵,所以让先生来告诉我早做准备接应他?”
听到苏护这么说,散宜生摇了摇头:“虽然不是这般,但也相差不远。侯爷他得知此事之后,觉得这是一个试探大商虚实的好机会,只是,侯爷觉得一个区区北海袁福通,即使联合了七十二路诸侯也远远不够逼出大商的底线,因此,侯爷希望冀州侯能够出手推一把。”
第两百三十二章 有苏部落的过往
听到散宜生说姬昌并没有打算就此直接起兵,苏护暗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听到散宜生说要让他出手,神色又一点一点的严肃了起来:“先生的意思是?”
此时的散宜生已经渐渐从一路奔波之中缓了过来。端起手边的茶盏喝了一口,散宜生沉声道:“这不是我的意思,是侯爷的意思。侯爷要让你起兵反商。”
“这。。。。。。”一抹为难之色在苏护脸上闪过,苏护低声道:“可是,在这个时候起兵,是不是有些不合适?既然侯爷现在并没有打算起兵反商,我纵然起兵,也没用啊?”
淡淡的看了一眼苏护,散宜生只是说了一句:“这是侯爷的意思。”说完,散宜生也许是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过分了,所以又开口补充道:“这一次侯爷让你起兵,并不是要让你推翻大商。侯爷只是想借着北海袁福通,联合七十二路诸侯发动叛乱这个绝佳的机会,来试探一下大商的底线。到时候,你一旦起兵,如果大商露出半点疲态,侯爷就会当即起兵,一举推翻大商。而即使大商并没有露出弱点,在闻太师亲率二十万大军亲征北海的情况下,大商想要平定你的叛乱,肯定也会暴露出更多的底牌,这样也好让侯爷为以后做好准备。不过,你放心,即使到时候你兵败了,侯爷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你被杀的,侯爷到时候自然会想办法保下你。”
听到散宜生这么说,苏护的面色一点点的变得冰冷了起来,等到散宜生说完,苏护已经面若冰霜。
冷冷的看着仿佛智珠在握的散宜生,苏护语气冰冷的说道:“这算什么?侯爷这是要把我当做弃子了吗?”
闻言,散宜生瞪了苏护一眼:“苏护,你这是什么语气?我不是说了吗,只要你起兵,一旦大商露出疲态,侯爷就会当即起兵响应你,协力一举推翻大商。”
然而,纵然散宜生这么说,苏护面色却依旧没有丝毫缓解:“可是如果大商没有在我的叛乱面前露出弱点呢?那么我是不是就要被当做弃子抛弃了?”
散宜生冷冷的哼了一声,毫不示弱重重强调道:“苏护,这是侯爷的意思!”顿了顿,散宜生又放缓了语气:“而且,我刚才也说了,即使你兵败,到时候侯爷也会想办法救你的。”
“想办法救我?”闻言,苏护脸上泛起一抹凄凉之色,放声惨笑道:“散宜生啊散宜生,你是当我是傻子,还是你是傻子?叛乱之罪,侯爷他拿什么救我?真是没想到啊,我苏护多年以来,对侯爷忠心耿耿,这些年来对于侯爷的一些暗中的吩咐,从未有过违逆。即使当初周部落惨败于大商之手时,我也没有生出半点异心。没想到现在侯爷只是想要试探一下大商的虚实,就要狠心把我当做弃子舍弃。真是没想到啊!”
听到苏护这么说,散宜生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虽然他觉得姬昌这个决定也有些问题,但是既然姬昌吩咐了,他就要不打折扣的完成。因此,散宜生冷冷一哼,沉声道:“苏护,侯爷的命令,你只要执行就行了。不要忘了,当初若不是侯爷,你有苏一脉早就覆灭于异族之手了,哪还能有今日的荣光?”
见散宜生把往日的事情都搬出来了,苏护知道姬昌肯定是铁了心要让他出兵了。
一抹冷色在苏护眼中一闪而过,苏护冷冷的看了散宜生一眼,道:“散宜生,你说的没错。当初是因为侯爷我有苏一脉才得以存留下来,所以我苏护感激于侯爷的大恩大德,这些年来对于侯爷的吩咐从未有过违背。但是,如今侯爷却仅仅是因为试探大商虚实这种事情就要我冒着被抄家灭族的风险出兵,苏护心已经冷了。你回去告诉侯爷,他对我有苏一脉有恩,他的吩咐,我会听。这一次,我会出兵。但是,此次之后,我与侯爷,恩断义绝。我苏护纵然兵败身亡,也无需他搭救!”
散宜生深深的看了苏护一眼,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没有再出言威胁或者嘲讽苏护什么,对于苏护这个人散宜生还是了解的,既然他说了要出兵,就不会食言。因此,散宜生只是看了苏护一眼,就转身离开了。
“我会转告侯爷的。”
目送着散宜生离开了苏府,苏护久久不语。
苏护对于姬昌的印象还停留在二十多年前。那时候的苏护还年轻,是当时有苏部落的少族长。当时的姬昌也还年轻,刚刚从父亲季历手中接任了周部落的族长之位,正处于意气风发之时。
按理说,当时的苏护和姬昌是不会有什么交集了。虽然两人的身份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实际上,有苏部落只是人族无数部落之中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但是周部落,却是人族数一数二的大部落,而且在连续数任族长的励精图治之下,变得越来越强大。
只是,命运往往就是那么奇怪,本来不应该有任何交集的两人,最终还是有了交集。
有苏部落地处偏远之地,与四方异族接壤,因此经常受到异族的侵袭。而有苏部落又只是一个弱小的部落,无力驱除异族,因此,一直以来有苏部落都饱受异族侵扰之苦,只不过有苏部落众人为了保护族人众志成城,所以一直以来才能在异族的侵扰下苦苦支撑。
但是,这种微妙的平衡却是在一支强大的异族戎狄部落也加入了侵袭的行列中来时被打破了。
戎狄是地处西北的一个强大的异族部落,或者说,他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部落,而是西北方无数异族大部落的一个集合体。因此,在这般强大的戎狄部落面前,有苏部落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
但是,就是在这有苏部落就要灭亡的关键时刻,却又一个人突然率领着大军出现了。
他击退了戎狄,拯救了有苏部落。
他就是姬昌。
第两百三十三章 苏护的决意
姬昌率领着周部落的大军如神兵天降一般出现在了有苏部落附近,击退了戎狄大军。
事实上,姬昌并不是为了拯救有苏部落才出现在了这里,他率领周部落的大军出现在这里,是为了戎狄。
周部落乃是地处西方的大部落,因此一直以来自然也会受到西北方的戎狄部落的侵扰,虽然因为周部落的强大戎狄的些许侵扰并不能使得周部落伤筋动骨,但是时不时的被戎狄侵扰一番也总归是烦不胜烦。但是因为一直以来周部落都把重心放在发展自身上面,因此周部落一直对于戎狄也都是一个置之不理的态度。
但是,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周部落忙着发展自身,所以对戎狄置之不理,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些不同了。随着周部落的不断发展,实力的不断强大,再加上现如今人族共主大商国力的日益下滑,所以接任周部落族长之位不久的姬昌不由得便产生了想要取大商而代之的野心。只是,既然姬昌决定了要对大商动手,那自然就要先把周部落四周的麻烦给解决掉,不然万一当他率军去和大商争天下的时候,后院失火那就尴尬了。因此,姬昌决定要先把时常侵扰周部落的戎狄给解决掉。
只是,不管姬昌的目的是什么,姬昌以及周部落的大军拯救了有苏部落却是事实,因此,当时有苏部落上下对于姬昌都是感恩戴德,身为有苏部落少族长的苏护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在听闻姬昌的目的乃是戎狄之后,当时身为有苏部落少族长的苏护立刻自告奋勇,提出了要给姬昌带路——戎狄部落居无定所,姬昌想要平定戎狄,先找到戎狄的落脚点才是关键。而有苏部落作为一个在戎狄的侵扰下生存多年的部落,别的不说,对于戎狄的习性还是十分了解的。
也就是这样,苏护第一次结识了姬昌。
后来,有了苏护以及有苏部落的协助,姬昌顺利的平定了戎狄部落的叛乱。而没有了戎狄的侵扰,有苏部落在苏护的领导下也是日益强大了起来。等到当时大商的王文丁去世,帝乙继位,四方动荡之时,有苏部落已经在苏护的领导下发展成为了一个极为强大的部落。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姬昌觉得时机到了——大商新王继位,四处动荡不安,正是他谋取天下的好时机。所以,在帝乙继位的第二年,姬昌起兵反商。
不得不说,年轻时候的姬昌,的确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贤明之主,姬昌反商的消息一经传开,天下诸侯小半响应。
对于姬昌反商这件事,因为当初受到姬昌的恩惠,所以消息一经传来,苏护就决定响应姬昌。但是,就是在苏护准备发声响应姬昌的时候,一名使者从周部落来到了有苏部落。
那名使者就是散宜生。
在见到了苏护之后,散宜生先是询问了苏护是否会支持姬昌。对于散宜生的提问,多年来从未忘记过姬昌的恩德的苏护自然说会支持姬昌。但是,在得到了苏护的肯定之后,散宜生却出乎意料的没有让苏护起兵响应姬昌,而是说让苏护投到帝乙那一边去,作为一支奇兵。
苏护虽然对于这种行为有些抵触,但是,因为是姬昌的要求,所以苏护还是答应了。
就这样,苏护带着有苏部落投到了帝乙阵营之中。
只是,世事往往无常。
当姬昌起兵反商的时候,天下诸侯小半响应,大半观望,只有一小部分支持大商。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姬昌可以取大商而代之,毕竟,大商的日益衰落每个人都看在眼里。更何况,眼下大商正处于新王继位的虚弱时期,更难是姬昌的对手。
但是,接下来,帝乙用他的赫赫武功,让这个名字深深的刻在了所有诸侯的脑海中,威压天下,直至去世。
当时,姬昌起兵反商,与此同时,大商周遭动荡不断,叛乱四起,四夷不服。但是,面对着这种情况,帝乙却是悍然无视了四方的叛乱,将大商所有精锐集中于一点,联合支持他的姜氏部落,直接兵指姬昌。
然后,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战之下,帝乙联合姜桓楚,直接击溃了姬昌,姬昌的各种布置还没有来得及发动,正面战场已经溃败。
没有任何花哨,帝乙用完美如画的战场指挥告诉了姬昌,手段再多,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战场。
一战平定周部落,接着帝乙率军回师,接着帝乙平定四夷,威压天下。
那是属于帝乙的时代,姬昌虽然亦是一代雄主,但是可惜他遇到了帝乙。
正面战场上直接被击溃,诸般手段来不及发动,其中当然包括了苏护。于是,自知动用苏护也无法翻盘的姬昌,就直接让苏护继续潜伏了下来。
接下来是帝乙的时代。
帝乙在位一天,天下无人敢有丝毫异动。
而苏护因为在姬昌叛乱之时站到了帝乙这边,所以在帝乙的时代,苏护自然是顺风顺水,成为了天下有数的强大诸侯。但是,同样的为了避嫌,在这段时间里,苏护再也没有和姬昌有过直接的接触,姬昌有些事交代苏护去做也都是派人暗中联系。
时至今日,苏护回想起这些年中姬昌暗中吩咐他做的事情,许多事情即使是苏护这样一个久经杀戮的一方诸侯,现在细细想来也不禁心中生寒。
轻轻一叹,苏护突然明白,原来,当初那个贤明的侯爷,在被帝乙击败之后,已经成为一个为了推翻大商而不择手段的人了吗?
一抹失落在苏护眼中闪过,眼下,自己也成了弃子了吗?
轻轻叹了一口气,苏护眼中渐渐的变得坚定了起来。
侯爷,当年你对我有苏部落的大恩,我苏护多年来从未忘记。但是,既然如今你已经把我视若弃子,那么此事过后,苏护与你再无瓜葛。
转身走出偏殿,苏护对着一直守护在大殿外的老仆道:“传我命令,让众将来我府上议事。”
第两百三十四章 苏护之乱
离了冀州,散宜生当即就星夜赶回了西岐。
回到西岐之后,散宜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早已等候多时的姬昌立即就把散宜生召到了一处偏殿相询。
来到偏殿之中,看着早早就等在了偏殿之中的姬昌,散宜生上前行了一礼:“侯爷。”
看到了散宜生,姬昌连忙走下殿来,走到散宜生面前,把正要行礼的散宜生扶起,问道:“此去如何?”
听到姬昌询问这一次去冀州的情况,犹豫了一下,散宜生犹豫了一下,还是如实说道:“回侯爷,此去冀州,冀州侯虽然答应了侯爷的要求,但是。。。。。。”
看到散宜生神色有异,姬昌心里一紧:“怎么,可是他提出了什么要求?你放心,只要他愿意按我所说行事,无论是什么要求我都会尽可能的满足他。”
听到姬昌这么说,散宜生轻轻一叹,还是把真相说了出来:“侯爷,冀州侯他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只是,冀州侯说,侯爷此次以他为弃子,他却是心灰意冷了。所以,此事之后,他与侯爷,再无瓜葛。”
姬昌怔住了。
想起当初自己征讨戎狄时跟在自己身边鞍前马后的那个少年郎,良久,姬昌微微一叹:“这一次,的确是我对不住他。他不愿意再跟着我,此事过后,如果他能逃过一劫,就由他去吧。唉。”
言罢,姬昌转入殿后,却是离开了。
看着姬昌仿佛苍老了许多的萧瑟的背影,散宜生沉默良久,也只能转身离开。
走出偏殿,散宜生遥望着北方,沉默不语。
其实,他能够理解姬昌为何要启用苏护,盖因冀州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关键了。
此次北海袁福通叛乱,老太师闻仲亲自率领大军征讨。而苏护作为帝乙时期的宠臣,他所坐镇的冀州,则是正好处于北海和朝歌中间。如果苏护反了,那么他进可以直逼朝歌,危及社稷,退亦可截断闻仲的后路,和北海袁福通前后包抄闻仲的大军。可以说,苏护一反,大商的局势立马就会直转而下,如果一个处置不当,那么不仅闻仲会有败亡的危险,整个大商社稷都有可能因此倾覆。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朝歌方面无法快速平定苏护叛乱的基础上的。如果朝歌不能迅速平定苏护的叛乱,那么闻太师后路被断,补给难以为继,又被前后夹击,恐怕只有败亡一途。而一旦闻太师败亡,那么大商社稷恐怕就会危在旦夕。反之,如果大商能够迅速平定苏护之乱,那么上述的假设便全都不会发生,相反大商还能借此威慑天下——连天下有数强大的冀州侯苏护朝歌都能轻易平定,那么谁还敢轻易叛乱?
所以说,姬昌此举发动苏护,不能说是一记败笔,但是绝对是一招险棋。
轻轻一叹,散宜生抛开这些纷乱的思绪,向宫外走去。这些日子来回奔波,他却是该回去好好歇息一番了。
只希望,一切能顺利吧。
。。。。。。。。。。。。
冀州乃是大商重镇,又临近朝歌,所以,苏护叛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歌。和上一次北海袁福通叛乱的消息相比,冀州侯苏护叛乱的消息,无疑在朝歌引起了更大的动乱——因为苏护身为天下有数的大诸侯之一,再加上冀州的地理位置,苏护叛乱对大商的危害却是要远远地超过了北海袁福通之乱。
而在朝歌上下因为这个消息而人心惶惶的同时,这个消息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传到了身为天子的子受手中。
御书房,看着手中星夜加急才传到朝歌的密报,子受久久不语。
候在一侧的老仆仲伯见状,心知情况有些不对,连忙示意信使先下去。等到信使下去了之后,仲伯才对着子受说道:“陛下,您怎么了?这等紧急的消息,还望陛下抓紧时间召集众臣议事才是。”——仲伯乃是伺候在帝乙身边的老人,帝乙留下他在子受身边便是为了让他时常提点着子受。
然而,虽然知道仲伯说的在理,他现在的确是该去召集众臣议事,但是,看着手中密报上那刺目的“冀州侯苏护”五个字,子受仍是有些不敢相信。
她姓苏,名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
疲倦的闭上了眼睛,子受道:“仲伯,你先下去吧,孤想要一个人静静。”
闻言,因为仲伯他并不知道子受当年和妲己之间的事情,只以为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子受一时难以接受,所以理解的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仲伯退了出去,子受面对着空无一人的御书房,却是突然开口道:“老师,你说,冀州侯明明是父王最为信任的诸侯之一,怎么会突然反了呢?难道是弟子继位之后做错了什么吗?”
而随着子受话音响起,原本除了他空无一人的御书房,书案后面的椅子上却是突然出现了一个半躺在上面的黑衣青年。
听到子受的问题,正在拿起案上的一块糕点往嘴里放男子并没有立即回答,等到把那块糕点美美的吃下,青年满足的打了个饱嗝,这才回过头来,看向了子受:“你说什么?”
见状,子受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些年的相处下来,这个老师不靠谱的惫懒性子,他是最清楚不过了。
“老师何必再戏弄子受?”
闻言,叶玄也就不在装作没听到。端起案上的茶漱了漱口,叶玄放下茶盏,突然问道:“子受,你拜我为师不少时日了吧?”
虽然不知道叶玄为什么突然转换话题,但是子受还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是啊,从当初子受拜老师为师开始,已经有了多载岁月了。”
“嗯。”轻轻应了一声,叶玄又道:“既然如此,我也算是亲眼看着你一步步的从当初那个一冲动就去我摊子上砸场子的少年,逐渐变得成熟,最终成为了现在大商的王。尤其是在成为王之后,短短的时间里,你可以说是就已经成长的许多。那么,你问问自己,这种事情,你真的需要问我吗?还是说,你明明已经想到了,却不愿意相信呢?”
第两百三十五章 亲自下场
听到叶玄这么说,子受沉默了。
也许叶玄说的是对的,因为苏妲己的关系,让他一开始就不愿意去相信那个最坏的可能。
看着沉默不语的子受,叶玄轻笑着从椅子上站起,走到子受的书案前,书案上,平铺着的赫然便是大商的地图。
盯着地图上标着“北海”、“冀州”、以及“朝歌”的三个地方,叶玄不禁啧啧赞叹:“不得不说,这个地方的确选得好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当初苏护被封在冀州,多半是他自己的要求吧?而且这个机会也选的不错,现在起兵,不但能截断闻仲那小子的退路,还能威逼朝歌,我该说,真不愧是西伯候姬昌的手笔吗?”
闻言,子受转过身来:“老师就这么肯定冀州侯苏护是姬昌那老匹夫多年前埋下的棋子吗?”
叶玄只是轻笑着反问了一句:“不然呢?”
子受沉默了。
要知道,苏护作为当初早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