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我意由心-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子受这么说,叶玄眼中闪过一抹寒芒,事实上,子受所说的他比子受还要清楚——因为鉴于后世相传的女娲宫上香的事情,这次离开之前,叶玄专门在子受身上留下了一道禁制,但是,之前却是他留下的禁制丝毫没有被触动,子受神志就被别人暗中影响了,好在叶玄之前多留下了一手,在这圣庙之中自己的塑像上留了一道神念,不然后世纣王女娲像前题诗的事情恐怕就要重演了。本来之前他还怀疑此事会不会是准提动的手脚,但是,现在看来,能够直接影响子受的神志还能完全避过自己留下的禁制,纵然准提是圣人他也做不到,这么一来,居然是天道亲自动手的吗?
深深的看了子受一眼,叶玄道:“此事和你无关,为师心中清楚。而且,因为为师及时出手,你并没有冒犯到女娲姐姐,否则的话,哼哼。至于为师,你看就看了,所以也没什么。但是,你于圣庙之中拉开幔帐之事却是万万不可传出,否则后果你清楚。为师方才在你拉开幔帐之时已经屏蔽了这些文武大臣的六觉,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你上前拉开幔帐的一幕他们还是看到了的,所以为师自然会抹去他们有关此事的记忆,只要你自己不和别人谈及此事即可,你可明白?”
闻言,深知此事如果传出会造成什么影响的子受连忙点了点头。
见状,叶玄轻轻一叹,也不再多说,只是道:“想必经历此事,你也明白如今天下风起云涌,大劫恐怕又要来了,这段时间,你好自为之吧,为师处理完北海之事,便会回朝歌坐镇。”
“是,老师。”
叶玄留下的神念回归本体了。圣庙大殿之中幔帐无风自动,回到了原来的位置,遮住了两尊塑像,与此同时,一众大臣也都纷纷醒转——在他们的记忆中,此时正是刚刚上完香,准备归朝。
见状,子受自然不会多说什么,只是领着一众大臣出了大殿,返朝。
。。。。。。。。。。。。
“军师,天色晚了,我们要不要先扎营休息一夜,明日再赶路?”
商军大队之中,眼见天色渐晚,鲁雄策马来到叶玄身边,询问道。
此时,叶玄刚刚把神念从朝歌城外的圣庙收回。看到鲁雄过来询问,叶玄问道:“鲁将军,一路上,北海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吗?”
闻言,鲁雄连忙道:“回军师,之前我军探马却是有遇到闻太师派出的探子,带来了一些消息。只是之前末将看军师正在闭目休息,所以没敢打扰军师。”
听到有闻仲的消息,叶玄点了点头,示意鲁雄说下去。
见状,鲁雄连忙道:“军师,之前冀州侯叛乱,声势浩大,再加上冀州地处要地,所以闻太师在得到了冀州侯叛乱的消息之后,为了避免两面受敌的局面,所以暂缓了对北海的进攻,转而移兵孤竹,眼下闻太师大军正驻扎在孤竹国,以静待局势。而眼下既然军师已经平定了冀州之乱,想必闻太师再收到回报之后,就会有所动作了。”
点了点头,叶玄问道:“此地距离孤竹国还有多远?”
闻言,鲁雄想了想,按照脑海中的地图比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回军师,大概还有三日路程。”
听到鲁雄说还有三日路程,叶玄皱了皱眉,直接道:“鲁将军,传我命令,全军加速前进,晚些扎营,两日之内,我军要赶到孤竹国,此外,将军先派探马告知闻太师,让他不要妄动,等我军与他合兵一处再做打算。”
“是!末将遵命。”
鲁雄领命下去了。
叶玄看着前方,沉默不语。
西方?哼,虽然这次朝歌的事情与西方无关,但是,眼下自己没法找天道麻烦,正好西方插手北海之事,那么就拿北海这些西方教弟子出出气吧。
第两百五十章 下山
昆仑山,玉虚宫。
云床之上,原始天尊高坐。云床下面,一应阐教弟子皆在。而在一众弟子前面,一名鹤发童颜,显然已经年过半百的老者正拜伏在云床前听着原始天尊的吩咐。这名老者虽然相貌平平,没有什么所谓的仙风道骨,资质亦平平,拜入玉虚宫中数十年尚未真正习得仙家妙法,但是,他的名字却让无人敢轻视他。
他叫姜尚,字子牙,是这一次大劫的应劫之人。
看着跪在大殿中的姜尚,原始天尊不禁又想起了上次他去碧游宫的时候和通天的那一次争执,心中不禁长长一叹——莫非真要让门下弟子较量一番来决定谁人上榜吗?罢了罢了,虽然自己有意去寻求其他的解决之道,但是眼下天下间乱象已起,这应劫之人却是不得不下山了。
想到这里,原始天尊便把目光放到了姜尚身上:“子牙,你上昆仑有多少时日了?”
听到原始天尊开口,姜尚连忙应道:“启禀师尊,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年已七十又二——却是已经在山上呆了四十载光阴了。”
看着已经须发皆白的姜尚,原始天尊心中一声轻叹——应劫之人,虽然在大劫之中拥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何尝又不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拜入自己门下四十载,若姜尚不是应劫之人,纵然他是资质平凡之辈也该仙道有成了,可是,就因为他是应劫之人,如今四十载光阴已过,可他在修行之道上却依旧宛若稚子。
不过,以原始天尊的城府,自然不会把这些东西说出来。意味不明的看了姜尚一眼,原始天尊叹道:“子牙,你生来注定,仙道难成,如今你已经在我门下修行四十载,想必对此也有所察觉了。”
闻言,姜尚只是沉默不语。
见状,原始天尊一声轻叹:“痴儿,莫要这般作态。既然你入我门下,为师自然会为你安排好一切。如今大劫将起,天下将乱,你虽无修仙之资,却有安邦定国之能。恰逢此时,你却是不能再待在山上虚度光阴,却当下山,择一明主,代为师行封神之事,到时大劫可定,你亦可封侯拜相,贵不可言。”
听到原始天尊这么说,姜尚长长一拜,道:“师尊,弟子当初之所以拜入昆仑,便是因为一心追寻仙道,不恋尘世富贵。虽然这些年来弟子资质愚钝,修行一路一无所成,但是弟子却从未想过放弃。如今师尊既然命弟子下山,弟子自然不敢违背。但是,还望师尊念在弟子一心求道的份上,等到封神之事一了,容弟子回山修行——至于那荣华富贵,弟子视之如浮云,还望师尊应允!”
听到姜尚这么说,原始天尊长长一叹:“痴儿,何故如此?罢了罢了,此去封神,不管结果如何,我玉虚宫座下,当永远为你留一席之地。”
闻声,姜尚心中大喜过望——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原始天尊的普通弟子,那么原始天尊这番话无疑是宣布封神结束之后,他姜子牙便是原始天尊继十二金仙以及云中子之后的第十四个入室弟子!
当然大喜之余姜尚自然不会忘了拜谢:“多谢师尊!”
见状,广成子等一应十二金仙以及云中子南极仙翁都纷纷上前祝贺——姜尚在昆仑山这么多年,他的刻苦和努力所有人都是看在眼中的,眼下姜尚总算是熬出头了,他们自然也是为这位新师弟高兴。甚至于南极仙翁在恭贺姜尚之余还有些羡慕——要知道,他虽然是原始天尊最早收的弟子,但是至今仍只是外门弟子而已。虽然原始天尊给他谋取了南极长生大帝的尊位,但是在南极仙翁眼中,这却远不如入室弟子来的珍贵。
等到众人都祝贺过了姜尚,原始天尊开口淡淡道:“好了,子牙,事不宜迟,你早些下山吧。下山之后如果遇到了什么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尽可去找你这些师兄师姐相助。实在不行,为师亦可亲自出手。且记住了,我阐教弟子,无论到哪都不能任人欺辱。”
听到原始天尊这么说,姜尚感动之余又是再度拜谢道:“弟子知道了。弟子这就下山,还望师尊保重。”
点了点头,原始天尊淡淡道:“去吧。”
“弟子告退。”
看着姜尚离开,原始天尊颇有额意兴阑珊的闭上了眼睛:“尔等若无要事,也都散了吧。记住,日后尔等子牙师弟若是有事相求,切莫推辞。”
闻言,一众阐教弟子也是纷纷应道:“是,师尊。弟子告退。”
一众弟子纷纷都离开了,原始天尊端坐云床之上,却是又缓缓睁开了眼睛。
身为圣人,虽然高高在上,不问世事,但是天下大势却又无不了然于胸。虽然足不出玉虚宫,但是原始天尊亦是清楚,时至今日,西方那两位已经耐不住性子,西方教,已经下场了。至于通天这小子的截教,本来就和商牵扯不清,本身就处于劫中,况且清玄子这孩子也是下场了,所以,截教亦已经入劫。既然如此,那么阐教也就不得不入劫了啊。毕竟,虽然说原始天尊看不起西方那两个算计来算计去的家伙,但是,那毕竟是两位圣人。大劫在前,自己这个做哥哥的,怎么说也不能让通天那个做弟弟的以一敌二啊。至于封神。。。。。。
想到这里,原始天尊眼中不禁闪过一抹黯然,但是随即就变成了决然。
不管如何,先解决了西方再说。其他的,就算自己这个做兄长的教育弟弟,却也轮不到他人插手!
{ps:内斗是我们自己的事,我打我弟弟是教育,你打我弟弟就是不给我面子,我就要打你。
——来自傲娇的原始}
而就在原始天尊暗暗决定要阐截两教先携手把西方教清场之后,北海,鲁雄大军在叶玄的命令之下也是一路急行,成功的在两日之后赶到了孤竹国。至于闻仲,在得到了探子的情报之后,虽然冀州之患已除,没了后顾之忧,但是因为他抱着要见识一下这位迅速平定了冀州之乱的大王的老师的想法,所以就留在了孤竹国,没有擅自行动,等着叶玄的到来。
第两百五十一章 亲近亲近
孤竹国乃是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了冀州东部的一个国家,当初在成汤起兵反下的时候,孤竹国的先代君王也是毅然站到了成汤这边来,从那之后,孤竹国一直都对大商忠心耿耿,历朝历代更是都有孤竹王室在大商为官。这一代,甚至当代孤竹国王的两个王子——伯夷和叔齐因为各种原因都在朝歌为官。
可以说,孤竹国和大商的关系用“依附”这个词来形容并不为过,也正因为如此,孤竹国和商朝的关系一直都是很亲密,所以当初闻仲在得知冀州叛乱,后路可能有危险的时候,才会第一时间撤兵退守孤竹国,而孤竹国君也是轻易就把闻仲二十万大军放入了国内。
因此,就在叶玄以及鲁雄率领着大商的五万大军以及苏全忠和郑伦带来的三万冀州军抵达孤竹国的时候,不仅是闻仲,就连孤竹国国主都亲自出迎。
孤竹城外,在安排好大军扎营之事后,留郑伦以及鲁雄在营中坐镇,叶玄就带着苏全忠以及度厄真人来到了孤竹城下。而在城门外,孤竹国主以及闻仲早已带人候在门口。
远远地看到叶玄过来,无论是闻仲还是孤竹国主都下了坐骑,带人迎了上去。
见状,叶玄几人也都下了马,走了过去。
离得近了,闻仲率先开口道:“这位就是叶军师吧?听闻叶军师年少有为,不仅让大王心服尊为帝师,如今更是轻易平定了冀州叛乱,闻仲佩服,佩服。”
闻言,叶玄还没来得及说话,走在一旁的度厄真人就一个踉跄,差点没摔倒,看的闻仲一阵纳闷——以闻仲的眼光,自然看得出度厄真人乃是一名修道之人,而且修为不低,可是这怎么就差点摔倒了呢?纳闷之余,闻仲也是开口关心道:“这位道友,你没事吧?”
度厄真人不动声色的瞥了叶玄一眼,发现叶玄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压下了想说的话,挥了挥手道:“贫道无事。”——不过,尽管表面上装的若无其事,但是度厄真人心中却是在疯狂吐槽——年少有为?
所以,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闻仲总是感觉那个差点摔倒的道人总是暗暗用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着自己。
而被闻仲这么打了一通招呼,叶玄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心中却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年少有为?金灵师妹来了也不敢和我这么说话吧?你还只是金灵师妹的弟子呢!
不过,一来叶玄知道闻仲并不认识自己,二来他也不想就这么暴露身份,所以尽管心中一万头神兽奔过,但是叶玄还是捏着鼻子忍住了:“久闻闻太师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老当益壮。”
而等闻仲叶玄都开过口,孤竹国主终于插得上嘴说话了,连忙道:“叶军师,寡人听闻叶军师领兵前来,特地在城中为叶军师准备了酒席,给叶军师接风洗尘,还望叶军师不要推辞。至于贵军,寡人也已经让人准备物资,杀牛宰羊劳军,叶军师也无需担心。”
言语间,几人便一边交谈,一边往城内走去。
交谈间,闻仲就不由得把目光放到了苏全忠和度厄真人身上——情报说,这位叶军师此次可是就带了鲁雄一人随行的,但是,现在鲁雄应该是驻守大营了,那么这两位又是谁呢?
闻仲性子很直,心中有了疑惑,也不藏着掖着,就直接开口问道:“叶军师,不知鲁雄将军何在?这位小将军和这位道友又是何方高人?”
闻言,叶玄也没犹豫,直接回答道:“这位小将军乃是冀州侯苏护之子,苏全忠。冀州侯此次上表请罪,为表忠心,特地让苏小将军率军随行,助我一同攻打北海。太师可莫要因为苏将军年幼就小瞧了他,之前与北伯侯对阵之时,苏小将军可是阵斩北伯侯多员大将,无人可当其锋。”
听到叶玄这么说,闻仲心下了然,明白了苏全忠乃是苏护为了安朝廷之心所以才让他跟在叶玄身边。不过他也未戳破,而是顺着叶玄的话大笑着夸赞道:“苏小将军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假以时日,必然是我大商的栋梁之才。此次北海之战,还望苏小将军大战神威才是。哈哈哈哈!”
而苏全忠这边,被叶玄和闻仲连番夸赞,毕竟是个少年儿郎,脸皮还没那么厚,不禁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道:“叶军师还有老太师谬赞了。不过但凡两位有事吩咐,末将绝无二话,一定会完成两位的任务!”
“好!好!好!”
等闻仲又大笑着夸赞了几声,叶玄这才转过来介绍度厄真人:“至于这位,却是西昆仑的有道之士,度厄真人,真人法力高强,此次却也是为了帮我等平定北海叛乱而来。”
闻言,闻仲大笑一声,道:“叶军师果然神通广大,此次我军有这等高人相助,何愁北海不平?不知真人是哪位高人门下?”
听到闻仲这么说,度厄真人连忙道:“闻太师过誉了。度厄只是西昆仑一介散人,北海之事也只能略进绵薄之力,其他的,还要仰仗闻太师和。。。。。。和叶军师才是。”——想了半天,度厄真人也没想出当着闻仲的面该称呼叶玄什么,最后只能随着闻仲喊叶军师。
不过,闻仲听到度厄真人这么说,却是不由一愣,看向了叶玄,疑惑的问道:“莫非叶军师也是我辈修道之人?”——要知道,他之前可是丝毫没有从叶玄身上感应到其他的气息。
看到因为度厄真人的一句话引起闻仲的疑问,叶玄在感叹闻仲思维敏锐的同时也很是坦然——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装成一个普通人,甚至早已为自己安排好了身份。
轻轻点了点头,叶玄道:“太师所言不差,叶某本是东海方丈岛散修,后来修为遇到瓶颈,入世想寻找机缘,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子受,才收他为徒。”
听到叶玄这么说,闻仲却是面露了然之色,不过随后又道:“怪不得之前我感应不到道友的修为气息,方丈岛可是有数的洞天福地,想必道友修为远胜于我。不过,吾师承截教,吾师尊的老师,上清圣人的道场也是在东海,有空道友倒是可以和我截教多亲近亲近。”
闻言,一边知道叶玄真实身份的度厄真人不禁面色古怪——和截教亲近亲近?你还要让这位和截教的关系亲近到哪里去?
第两百五十二章 宋异人
不过,虽然心中暗暗吐槽,但是显然叶玄是不想就这么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度厄真人也没有多说什么。
至于叶玄,虽然心中也是一阵的无奈,但是身份是自己编出来的,自己做的孽,自己还是要承担后果滴。
言语间,一行人便也来到了孤竹国主要举行宴会的地方。分主次落座之后,孤竹国主便让侍者端上早已准备好的酒菜来。
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人闲聊几句之后,叶玄也就把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来。
“闻太师来到这北海之地已经有些时日,虽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太师退守孤竹,但是对于北海想必太师应该也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太师可否和我等说说眼下北海到底是什么情况吗?”——碍于苏全忠在此,叶玄并没有直说出冀州之乱来,但是闻仲自然也能明白。
而听到叶玄问及北海之事,闻仲放下酒盏,沉吟整理了一番语言,这才道:“既然叶军师相问,闻仲自然知无不言。说实话,当初在来到北海之后,本太师已经和那逆贼袁福通以及北海的军队交过手,如果非要本太师给他们一个评价,那就是不堪一击。北海叛贼之中,袁福通蛇鼠之辈尔,其他七十二路诸侯也皆是一些无能之辈,至于北海的军队更是将领无能,士卒训练无度——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所以,想要解决北海之事,关键根本不在袁福通以及那七十二路诸侯麾下的军队,而在其他。”
“哦?”虽然对北海的情况已经心知肚明,但是为了不显得那么突兀,所以叶玄还是配合的追问道:“太师所言何意?莫非北海除了袁福通还有其他逆贼不成?”
闷闷的喝了一口酒,闻仲颇有些郁闷的点了点头,道:“叶军师有所不知,那袁福通虽然乃是无能之辈,但是他帐下却是有异人相助。当初本太师领兵初到北海之时,曾领兵到北海下搦战,可笑那袁福通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敢领兵出战,结果被我打的一败涂地。可是,就在本太师打算直接当场斩了那袁福通之时,却有一金钹从北海城中飞出,不但是击退了本太师的雌雄鞭,更是把那逆贼袁福通救回了北海,所以本太师才没有一战功成。再后来,那袁福通经此一败便高挂免战牌不出,之后本太师虽然几次攻城,但是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人出手阻拦。再后来,还没等本太师试探出袁福通麾下那修士的底细,就听闻后方有消息传来,本太师思虑再三,选择了先退守孤竹,静观其变,就没有继续再攻打北海。”
听到闻仲这么说,叶玄若有所思。金钹?要知道,也许这金钹在洪荒不怎么出名,但是在后世可是家喻户晓,西游记当中,小雷音寺的黄眉怪用的可就是这金钹以及后天人种袋。当然,叶玄可不会认为此时北海中的就是后世的黄眉怪——那黄眉怪只不过是东来佛祖,也就是弥勒佛的童子而已,现在弥勒有没有这个童子还两说呢。而叶玄之前已经探测过了北海,现在的北海之中,那金钹的主人,俨然便是准提的入室弟子,弥勒了。而在叶玄之前的探测之中,北海之中除了弥勒,接引的入室弟子药师应该也在,只是现在按照闻仲所说,看来药师并没有出手。
不过,这些东西在叶玄脑海中皆是转瞬而过。看着显得有些郁闷的闻仲,叶玄轻轻一笑,开口道:“闻太师放心,我和度厄真人此次前来北海,便是为了支援太师。有我和度厄道友在,那隐藏在北海之中的修士自然会由我等处理,闻太师只管应付北海大军即可。此次,定要一举拿下北海,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人看一看,我大商的威势。”
闻言,闻仲也是一扫之前的郁闷之色,大笑道:“承叶军师吉言。有军师和度厄道友这等有道之士在,何愁北海不平?”
听到闻仲和叶玄这么说,度厄虽然心中忧愁不已,但是表面上却不好表现出来,只能随声附和。
当日宴饮,除了度厄真人心事重重之外,最后众人可以说都是尽欢而散。
次日,因为叶玄担心在自己不在朝歌的这段时间里又有人趁机搞些小手段,为了尽快平定北海,反悔朝歌坐镇,所以叶玄拒绝了孤竹国主的再三挽留,当日便和闻仲率领大军前往北海。
而另一边,姜尚在奉原始天尊之命下山之后,虽然原始天尊和他说了要他择一明主辅佐,完成封神大业,但是却又没有和他明说究竟要辅佐谁,因此,下山之后,姜尚却是一时不知去往何处。
后来,再三思索之后,实在是不知前往何处的姜尚,便决定先去投奔自己上山之前的一个结义兄弟,宋异人。
思定之后,姜尚也不是什么婆婆妈妈之人,当下就架起土遁朝着宋家庄而去——虽然姜尚并无仙道之资,但是总归是在原始天尊门下修道四十年,一些小法术还是会的。
宋家庄乃是姜尚结义兄弟宋异人的庄子,却是就在朝歌南门三十五里外。等到了宋家庄。姜尚看着眼前这熟悉的场景,不禁心中轻叹——一别四十年,景依旧,不知人在否?
感叹之余,姜尚也就来到了宋家庄门前,对看门的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