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真剑侠录(沫繁)-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传承下来的御宝真诀实有圆缺之分,故而终南仙宗的炼妖壶实未必能压过昆仑镜一头。

连冷眼旁观的卫行戈与罗修上人都不禁念头翻转,满脸凝重。

这终南、昆仑两宗是何用意?居然各派门中九转高人,将镇山重宝带了出来。区区外夷来犯,却如此大动干戈,莫非是要在击溃赤胡蛮子之后,趁着气势鼎盛,一举攻向西北魔宗天山总舵么?

卫老魔暗暗发出传讯玉符,将所见之事急报西北魔宗上尊。而罗修上人亦隔空传音,让俞和远远避开,莫要被先天至宝之威所波及。

俞和自然知机,他纵身飞上落雁口城墙,悄然站到了杜半山的身边。杜半山一看俞和靠过来,也猜得到他的用意,半山师兄侧头低声道:“小俞子莫要担忧,先天至宝通灵,本门师长修为深湛,自有分寸。”

再看那昆仑镜当空一转,镜面中瞬息间闪过天地人三界众生万相。苍溟真人法咒颂毕,伸指朝前点去,一道玄黄奇光自镜面中飞出,却不照向火焰怪人,而是对准那个半人半兽的胡夷绝顶高人隔空射去。

那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遭昆仑镜宝光迎面一照,顿时是急退数丈,举手掩面。密密麻麻的乌藤好似破土怪蟒一般的从沙地中冲出,瞬间结成一堵高达三十余丈的藤壁,挡住了昆仑镜之光。

可玄黄镜光在藤壁上只来回一扫,那犹如万千条活蟒般拥挤蠕动的粗壮乌藤,就好似突然生机断绝,尽数化成了一片枯木。然后须臾间时光急逝,藤壁仿佛经历了万万年的风沙侵蚀,整个变成了灰白色。只不到三息之后,那原本高大厚实的藤壁轰然朽散,碎木还未落地,已然化作粉尘,随风而去。

那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又退了半步,接连三道藤壁在他身前拔地而起。可昆仑镜咄咄逼人,玄黄镜光照到何处,何处就立时化作枯萎死地。此番一攻一守,看似成了消耗战,但先天至宝之力无穷无尽,苍溟子不过是以些微真元神念导引罢了,他已是立于不败之地。而那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须得护住高台督战车,只要再退出十余步,就会陷入退无可退的绝境。

这边昆仑苍溟子一出手便势如破竹,稳稳的将赤胡半神高手压在了下风。终南青言子见此情形,更是怒气勃发。他双手齐挥,炼妖壶凭空一转,涨到八尺高下,上半截的三层宝塔壶盖缓缓掀开,有万道九色奇光飞出,扑向那个正在无声呼号的火焰怪人。

自壶中倾泻而出的炼魔神光,往那火焰怪人身上一卷,登时将这位胡夷半神高手裹成了个硕大的茧子。青言子双手屈指成爪,好似在拖曳无形重物一般,死命的运劲朝怀里拉,那九色奇光扯着一团光茧,一尺一尺的朝炼妖壶中收去。

纷纷落回城头的供奉阁修士,再加庆云上的终南、昆仑两宗弟子,一齐高声呐喊助威。眼看赤胡大军如退潮一般的撤离城下,落雁口的大雍守军也把战鼓擂得震天动地,要为云头上的两位仙师鼓劲。

趁着两位半神高手与先天至宝斗法之时,那高台督战车上的赤胡异士却没闲着。又有几人悄悄摸了出来,与先前死里逃生的几个赤胡异士一起,奋力抢救巨兽头顶上的九尺黑汉。

各式各样的刀斧劈砍在巨兽头顶的鳞片皮肉上,可能是随着这头巨兽殒亡,浑身精华渐渐散去,那坚固的鳞片皮肉也不再是刀枪难伤。七八位赤胡异人挖了差不多一炷香功夫,终于将那九尺黑汉的一双脚踝,从巨兽的头顶皮肉中拔了出来。

这九尺黑汉的肉身与巨兽头颅一分开,那两片硕大的残尸登时腾起团团玄火,顷刻烧的只余下两团黑色的骨屑,看得青言子心疼不已。

几个人扛起九尺巨汉,转身逃向了高台督战车。可叹其中殿后的三人一不留神,却被昆仑镜的神光照到,身子一僵,血肉化成白灰。等那九尺黑汉终于被抢回了督战车中,赤胡大军首领阿力什跳上车架,挥舞着长鞭调转马头,巨大战车开始缓缓的倒退。

程伦忍不住想去拣点便宜功劳,可凉州府供奉阁的孟、马两位大执事各伸手按住了他的肩头,孟坤皱眉道:“胡人此战大势已去,你就莫要再出去惹是生非了。一则刀剑无眼,先天至宝威力奇大,你可别成了人家的祭宝之牲。二则你当人家赤胡国的半神高手就这么两个?万一你冲过去杀了几人,再惹出一位半神高手真身前来,我倒问你如何抵挡?”

程伦脸色一变,低头不语,老老实实的盘膝坐下调息。

高台督战车向后一动,表示着赤胡人不得不承认其攻打落雁口之举惨遭失败。可庆云上的青言子与苍溟子还在催动法决,势要拿两个胡夷半神高手立威,血祭雄关。

昆仑镜奇光灼灼,炼妖壶宝气翻卷,两边正相持不下时,城墙上的大雍守军突然发出阵阵惊呼。俞和探头一望,却见整幅城墙外壁,不知何时已覆上了一层厚厚的乌藤,这些乌藤硬逾金铁,末梢尖锐如锥,藤条甩飞起来,深深的凿进了城墙的砖石之间,数以千计的藤条好似一群翻土的蚯蚓,竟大有将落雁口城墙拱塌之势。

就在俞和这一望之间,不远处已有一小片城墙倒了下去。几十根乌藤涌上墙头,将周围的大雍守军搅得血肉横飞。

“仙师快救我儿郎性命!”守关大将周老三抬头向天大吼呼救。

正打得顺风顺水的苍溟子低头一看,脸色骤变,心中暗骂:“好阴毒的蛮子,此兵败如山之际,居然还对凡俗中人偷施毒手!”

“所有人速速撤离城墙,待贫道施法!”苍溟子抬手一指,他头顶上的昆仑镜翻转,将神光洒向爬满城墙的乌藤。

可那位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等的就是这个时机,见昆仑镜的玄黄镜光甫一转走,他立马飞身而起,举起双手一招,那天上铅云中立时落下一根青蓝色的雷柱,轰然劈在炼妖壶的九色奇光之上。

青言子周身一颤,九色奇光依旧是岿然不动。可那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挥手不停,接连召来了十余道雷柱。先天至宝自然不惧雷霆,可青言子操持法器的一缕神念却被连串怒雷劈得有些散乱。眼见那光茧忽大忽小,似乎困里面火焰怪人正与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里应外合,想要一举破茧而出。

耳听到“轰隆”的一声大响,俞和骤觉脚下发虚,身子坠下,他赶忙是御剑而起。低头去看,他所在的这片城墙也倾塌了下去,瓦砾堆中冲出无数的乌藤。单凭那昆仑镜的一道细细宝光,仓促之间根本扑杀不了蔓延数里的万千乌藤,落雁口雄关已然崩塌了近一半,许多凡俗兵卒没有死在赤胡大军的刀箭之下,却被残垣断壁生生埋葬。

“青言师兄速来助我!”苍溟子惶急的大声呼喊。一众供奉阁执事与终南、昆仑两宗的修士飞身而出,也开始奋力劈斩乌藤,挪移砖石,抢救伤兵。

听到苍溟子这么火急火燎的一喊,青言子急忙低头向下去看,落眼处触目惊心,令青言子倒抽了一口凉气。

就在青言子心神一动的刹那,那困住火焰怪人的光茧骤然涨到了五丈,有道道火光溢出,似乎里面的火焰怪人发出了全力一击,就要挣开炼妖壶的宝光束缚,脱身而出。

青言子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是要摄回炼妖壶,去镇压那城墙上的乌藤,还是继续施法,将火焰怪人封入炼妖壶中。就在他心中挣扎,犹豫不觉之时,更多的火焰流焰出来,在光茧上方聚成了一团火云。

那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忽然双手一圈,乌云重重压下,平地里狂风大作,扬起滚滚沙尘,将逃往西北方向的赤胡残兵和高台督战车尽数掩住。而这时青言子突觉手上一松,九色奇光将那大茧一下子摄入了炼妖壶中,三层宝塔壶盖砰然合拢,这件先天至宝自行飞回了青言子身边。

青言子没想到恰恰在这个紧要关头镇压住了那个火焰怪人,他大喜过望,手抚炼妖壶仰天长笑。可聚集在半空中的那团火云突然一缩,竟化作一颗巨大无匹的飞火流星,轰然撞向了半毁的落雁口城墙。

爆鸣声震得地动山摇,熊熊大火冲散了乌云,将半边天空映得通红。不知多少大雍兵卒刹那间灰飞烟灭,被杜半山临危抢出的大将军周老三右腿化成了半截焦炭,人已昏死了过去,气若游丝。

整个落雁口雄关尽成火海焦土,就连那些乌藤都被烧成了碳条。

云头上的青言子与苍溟子万万没料到他们带着两件先天至宝前来,最后却还是落到这般田地。他二人恼羞成怒,气得睚眦尽裂,跳脚骂道:“赤胡暴徒,毁我雄关,贫道与尔等不共戴天!”

可再看那西北方向,已是人影渺渺。半人半兽的胡夷高手掀起一场大风沙,竟把几万残兵尽数卷走,顷刻之间逃得不知所踪。空荡荡的大漠与黑烟滚滚的落雁口,像是在无情的嘲笑着九州修士们。

“不共戴天?道友此话可不宜乱说,冥冥天道自会计较。”卫行戈与罗修上人飘身而来,掠过庆云之时,卫老魔不咸不淡的调侃了一句。

“兀那魔头,你待怎地?”青言真人和苍溟真人转头怒目而视,炼妖壶与昆仑镜奇光大作,似乎要与卫行戈和罗修上人动手。

凉州府供奉阁的大执事孟坤与马啸赶紧纵身而来,他俩捧出道魔两宗的合议文书,在四人面前一展,指着上面终南、昆仑、西北魔宗等列位掌教上尊的真灵法印道:“四位道友息怒,如今驱夷卫道大局紧迫,我等万万不能自乱了阵脚。此有各宗合议金卷为证,胡夷不退,魔道两宗不起干戈。谁家若有违逆,西北群修皆可将其按叛道之罪合力斩杀,其宗主上尊也将身受四九天谴责罚!”

卫行戈哼了一声道:“卫某谨遵此番合议,方才关前一战,本座如何行事,有目共睹!怕只怕有些无耻小人阴奉阳违,居心叵测!”

“魔头修得血口喷人!”青言子还想发作,孟坤与马啸急忙上前拖住,两位大执事在青言子耳边不停口的好言相劝。青言子眉头紧锁,咬牙切齿,目中寒光乱射,可他偷眼一瞄昆仑苍溟子,却见人家闭目平息,收起了一身煞气,站在边上不言不动。

青言子心思急转,他甩袍袖啐了一口,正色宏声道:“天道为证,三日之后必去反攻赤胡大漠土城,若不报落雁口之仇,不杀得蛮子血流成河,不将其逐出大漠,我青言子誓不回山!”

卫行戈拱手一揖,嘿嘿笑道:“道友好宏愿,好杀气,好魄力,卫某人拭目以待!”

第二百九十三章空欢喜,东皇钟

起初谁也想不到,这落雁口雄关前的一场攻守大战,最后竟然引得西北道魔宗门的数位盖世高人合力出手,更有两件名震九州的无上至宝显身,在沙场之上一展神威,而胡夷之地最强大的“半神高手”也随之粉墨登场。在一场惊天动地的神通比斗之后,赤胡大军留下了一万多具焦臭的尸体,可镇守大漠咽喉要隘数百年的落雁口雄关,也被夷为了平地。

这场惨烈之战,终是以一个两败俱伤之局,在黄昏前落下了帷幕。

明面上,这番血战不过是因一个江湖女子和一个赤胡王储之间的孽缘而起,可唯有洞悉了其中隐情的道魔修士,才明白那胡夷之地的奇人异士们,为何会横跨千里荒漠而来,前仆后继的朝中土九州悍然进击。

倒是如今战火既起,那原本被俞和无意中搅动的因果漩涡,正将越来越多的人牵扯进去。这番血杀大劫之中,谁人会身死道消,谁人能功德圆满,又有谁人得以抽身而去笑看风云,冥冥中自有定数。

甚幸,那司马家四小姐司马雁藏身的兵营女眷驻地,并未遭到战火殃及。杜半山前去一探,将司马雁安然无恙的带了出来。可此时,司马文驰老先生与一众食客高手是人人衣衫褴褛,周身浴血,更有不少人肢体不全,那模样委实有些骇人。杜半山不愿自家师妹受了惊吓,便纵起遁光,将司马雁送回了昆仑仙宗宝境洞天,安置她在自己的草庐静室中昏睡。半山师兄吩咐过太乙堂的侍奉道童,须得好生照料司马雁,却绝不能让她出山。临走前还留下亲笔书信一封,言及大漠战事纷乱,教她千万不可擅离山门,安心静等自己归来相聚便是。

在落雁口的废墟之前,群修纷纷按落云头,聚在一处。只是卫行戈抱臂而立,冷眼旁观不语,而罗修上人也是闭目假寐,一声不发。

杜半山送司马雁回昆仑山久久未归,却令俞和有点不知道自己该站在何处才好。他若是去与卫老魔和罗修上人为伍,那么必定会被道门修士当作魔门中人;若亮出墨玉指环,到凉州府供奉阁那边掺上一脚,可“京都供奉院掌印大执事”的身份,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左顾右盼之下,只有程伦算是搭过几句话,但看人家戒备的眼神,俞和还是识趣的独自走远,找了一处残壁角落,不声不响的盘膝坐下,免得惹人注目。

不过此时众人的目光焦点,却不在俞和身上。终南仙宗的精英弟子们团团围成了个圆圈,当中是仙霞缭绕的九黎炼妖壶,青言子踏罡步斗,手上法决变幻万千,他正施展炼妖壶的御宝真诀,要炼化那镇压在壶中的火焰怪人。

在场的所有人皆目光炯炯,一齐瞪视着终南仙宗的镇门法器,想亲睹这尊号称“妖魔禁狱”的先天至宝,是如何将一位赤胡半神高手炼成飞灰。

群修只见那青言真人手舞足蹈,煞有介事的打出道道法决,倒没人能看穿炼妖壶中究竟如何。转眼间过了足有一顿饭功夫,青言子依旧在跳大神似的掐诀施法,可炼妖壶浮在空中,却没有显出分毫异状。

有人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闲言碎语传到终南弟子的耳中,终南弟子们顿时扭头朝说话之人怒目而视。这毕竟是有货真价实的先天至宝震慑当场,那窃窃私语的修士被人瞪了,也只能紧紧的闭起嘴巴,在心里嘀嘀咕咕。

可堵得住道门修士的嘴,却拦不住魔宗高手的奚落嘲讽。卫行戈倒是不再开口惹事,但眼见一片碧云从北边滚滚而来,有个阴阳怪气的老妇声音从云头飘下:“你家终南山的破铜壶子好大的名声!但在本座看来,这劳什子铜壶对付一些不成气候的精怪小妖确有几分灵验,可想拿人家胡夷之地的绝顶高手开刀,却是惹人发笑!”

终南仙宗的弟子听了此话,登时是勃然大怒。一时间罡气四射,宝光纵横,十几人的气势连成一片,直朝那头顶上的碧云冲去。

青言子右手握着支一尺二寸长的银毫松纹铁笔,左手虚托一方玄石宝砚,仰头喝道:“魔宗恶妇,你有胆再说一句试试?”

有九道人影脚踏各色奇光,从那碧云上一纵而出,当空翩然一转,便落到了卫行戈的身前。

声如其人,亦非其人。这九个魔宗修士为首的,果然是个女子,但却并非是个鹤发鸡皮的年迈老妇,而是一位身裹锦缎宫装的美艳少女。只见她发如乌云,在脑后挽起堆花髻,分出两缕青丝垂到鬓边。看其面相,也不过是双十年华的模样,一张脸描眉画目,煞是精心的装扮过,那对媚眼儿烟波如丝,顾盼生霞,如玉蒜的琼鼻之下,檀口如新摘的樱桃娇艳欲滴,左边嘴角之下点着一颗猩红色的朱砂痣,分外惹眼。

这魔宗女子的左右耳垂,各缀着一支茶杯口大小的镂花嵌金丝骨环,摇曳之间有丝缕金光流转。她的衣领敞开,露出白雪的颈子和柔美的锁骨,那半幅温润滑腻的胸膛,委实是惹人注目。再看她伸出水袖之外的一双素手,右手是芊芊柔荑,左手的五指上,却佩着五支鲜红指甲套,那甲套长达四寸,尖端锋利非常,想来若遭它一抓之下,必定是皮开肉绽。

虽然这位魔宗女子看似正值桃李年华,貌美如花,可她方才开口说话之时,却分明是个垂垂老妪的嘶哑嗓音。道门群修中,多有不认识此女的年轻修士,这些人眼望其婀娜多姿的身段,尽都目光迷离,可但凡深知此女赫赫凶名的耆宿高道,一看是她显身当场,登时脸上变色。

就连卫行戈都皱了皱眉头,他对这个魔宗女修似乎视如不见,却朝站在此女子身后的魔门修士们拱手一礼道:“原来是青荼先生与阴风窟七友。早年听闻诸位道友闭门苦修,许久不见,却是出关来此了。”

站在这美艳女修身后的八位魔宗修士纷纷抱拳,口呼“见过行戈法王”。其中一位黑袍修士瘦如骷髅,须发好似枯萎的乱草,一对眼珠尽作漆黑之色,通身隐隐散发着危险的气息。终南仙宗的青言真人与这个黑袍魔修青荼散人冷冷的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目光在虚空交错而过,竟擦出“嗤啦”一响。

而站在黑袍青荼散人身边的七位麻衣魔修,则个个身高不过四尺,加上皮条缠头,活脱脱形如半截树桩。这七人的面目生得极为神似,不留心细看就很难分辨彼此。他们都是一脸满不在乎的笑意,与卫行戈见礼之后,就朝着一众道门修士挤眉弄眼,怪笑连连。

“卫哥哥好生薄情,与人家久别重逢,却也不过来亲近一番,可教泪珠儿都要滴下来了。”那魔宗女修略一颦眉,当真是风情万种,可惜她张口发出的声音却是嘶哑浑浊,如同锯木一般渗人。这般诡异的情形,让原本被她美色所惑的道门修士们尽都浑身一颤,个个神色诡异,不寒而栗。

“挖心姥姥,魔尊上祖怎的会把你派了过来?”卫行戈嫌恶的一撇嘴,仿佛根本不愿与这魔宗女修四目相对。他扭过脸去,抱臂寒声道,“此驱夷卫道的大事,可容不得你肆意胡闹!”

“瞧卫哥哥这话说的,大漠边塞,血雨将至。为何你行戈法王来得,本座便来不得?”那挖心姥姥娇嗔的剜了卫行戈一眼。她轻移莲步,扭动窈窕的腰肢,裙裾飘飘来到卫老魔身边,一支玉藕似的手臂,已然攀住了行戈法王的肩头。樱桃小口微微一张,喷出一口温热湿润的吹息,在卫行戈的颈边来回撩拨。耳听见挖心姥姥尖着嗓子,冤声说道,“人家可是有惹得卫哥哥你心中不喜了么?若卫哥哥不愿与彩衣在此地相会,那彩衣这便转回碧血谷,在暖宫中扫榻以待,卫哥哥你可莫要教人家独守空闺,望眼欲穿才好。”

口中说着暧昧不堪的言语,这挖心姥姥的左手如兰花一展,用尾指上的长甲在卫行戈的胡须之间轻轻的拨了拨,真如同男女**一般。

卫行戈脸上煞气一闪,猛甩胳膊打落了挖心姥姥的手。他退开半步,沉声喝斥道:“休在此胡言乱语,乱我魔宗威严,成何体统?”

挖心姥姥露出一副泫然欲泣的表情,掩口哀声道:“卫哥哥好大的威风呢。你这响当当的魔宗巨枭,怎的却去学那道门的老牛鼻子一般讲话?不过彩衣便是对这样的卫哥哥情有独钟,心里可盼着卫哥哥多责骂人家几句,才得通身舒畅呢!”

“这毒妇!”一众道门高手瞅着挖心姥姥旁若无人的调侃卫行戈,却只敢在肚子里面暗暗唾骂。莫要看这挖心姥姥的皮相美艳娇柔,她其实可是一尊修行千多年的绝世凶魔,早在三甲子之前,便据传她臻至还丹九转大圆满之境,如今是否玄珠入腹,实不可知。此魔女法号“挖心”,那是因其修炼真阴魔煞,嗜食一口生人心头热血。昔年挖心姥姥纵横西北,也不知斩杀过多少道门英杰,那双手上鲜血淋漓,身后白骨累累。

论及修为、资历、辈分,挖心姥姥与行戈法王可算是平起平坐,两人都是西北魔门的紧要人物。但卫行戈执掌降煞内宗,而挖心姥姥却是“炼血”与“姹女”双宗的共主,她麾下人头势力,比卫行戈更要强出一截。

同在西北魔宗老祖座下,数百年来共事,卫行戈自然知道此女惯来脾气古怪、口无遮拦,而且面如桃花心如蛇蝎,实为魔门中一等一的难缠角色。卫老魔最不愿与挖心姥姥多做纠缠,他冷哼了一声,转头去看炼妖壶,不欲再开口讲话。

挖心姥姥自觉占了便宜,正待拿卫行戈好生捉弄一番,可坐在一旁的罗修上人却突然掀开了一线眼皮,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挖心姥姥也知道万万惹不得罗修上人这尊杀星,她忙恭恭敬敬的欠身还礼,撤步退开。

倒是红花谷合欢双仙一看挖心姥姥现身,两个人都好似耗子见了猫一般,缩在后面不敢露头。挖心姥姥目现寒芒,冷冷的说道:“抱星子,待此番事毕,我那碧血苑春夏秋冬四姝的事儿,本座还要与你仔细清算一番。”

抱星子闻言脸色惨变,双膝一软,险些就坐倒在地上。

且说这边魔宗新援来到,打过了照面。那边终南仙宗的青言真人还在怒瞪着挖心姥姥,他掌中春秋铁笔与定岳玄砚宝光四射,只待挖心姥姥再对他家镇门重宝说出半句不敬之辞,青言真人就要翻脸出手。

挖心姥姥妙目一转,望了望仙霞缭绕的炼妖壶,又在青言真人周身上下一打量,挑眉冷笑道:“青言你这牛鼻子忒也不知好歹,本座好意提醒你,你却在这里冲着本座冲胡子瞪眼睛。你以为那炼妖壶中还困着蛮子半神高手?九黎炼妖壶玄妙无方自是不假,可你终南山那半篇御宝残诀,却压根儿底施展不出此宝的浩瀚威能。敢不敢打开壶盖看看,你费劲周折,却是在炼化何物?本座可在替你着想,莫要空耗尽了满身真元,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拖累得堂堂先天至宝也成了他人笑柄!”

挖心姥姥这么一说,周围的道魔群修尽都发出惊呼,莫非那火焰怪人居然从九色光茧中脱身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