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真剑侠录(沫繁)-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俞和点点头,躬身一礼,转身退出后苑,穿过主殿,朝东峰去了。

云峰真人待俞和走远,便自走到剑痕石后。那里放着一张石桌,围着六个石墩,桌上有茶具,云峰真人提起泥壶,伸出手掌在壶底一揉,须臾间白气升腾,泥壶中的山泉便沸腾起来,滚滚沸水注入桌上的两个白瓷茶杯中,冲得几片茶叶翻转不已,云峰真人悠然的捻起一杯,吹了吹浮沫。

“宗华师兄,你可有何见教?”

一丛山竹的影子后面,宗华真人淡笑着踱步而出。

“此子可还入云峰师弟法眼否?”宗华真人端起桌上的另一杯茶,嗅了嗅茶香,略抿了一口。

“宗华师兄对此子倒是看重,还百忙中抽空来此。说起这俞和,资质确是大好的,就连我都颇有些嫉妒。”云峰真人侧目看着剑痕石,嘴角撇出一缕苦笑,“如此资质,新入我门,昨rì我才将法诀给他,还未解说,今rì早课时我发现他一夜之间已然黄庭生气,猜想他昨rì必定是急不可待的修了炼气的法门,原想带他看看这剑痕石,一来挫挫他心中锐气,二来指教他不可冒进修行,三来方教他xìng命交修的道理。可此子居然只是一震之下,便看清了这些剑势,大出我的意料。后来他强使回风剑法,虽然拉伤筋骨,却能勉强完成前四式,可见其心智坚忍,若潜心修道,rì后成就难测。我罗霄剑门近百年来,虽门庭渐宏,但难知数十年后,还能否留住此子。”

“愚兄所想,却与云峰师弟不同,俞和此子凭空得了那赑屃jīng血,且在张真人那边数年,也算打下了些基础,起初进境快些,倒没什么奇怪。他资质虽好,胸中却无城府,也无历练,xìng子略有些虚浮,若不能有所收摄磨砺,恐难成大器。修道一路艰险,越是走得深远,越是困难重重,起初籍着自身资质优厚,走的太过顺畅,到后面遇到困阻之处,若无大执念,只怕便再难破关jīng进。”

宗华真人将茶汤一口喝干,看着云峰真人接着道:“即使这俞和有大执念大机缘,rì后一飞冲天,以我们师兄弟几人,放眼九州,自信也绝不会输于了谁人,何愁良材不会为我所用?云峰师弟你且妄自菲薄了。”

云峰真人转了转手中的茶杯,点头道:“师兄所言有理,我自会尽心调教。”

“待俞和将回风剑法练成,再习得运剑九法之后,便安排些差事于他,年轻人还需多些挫折历练,退去浮躁,心xìng沉定,成长才快。”宗华真人提起泥壶,将两人茶杯中又注满滚水,“俞和事小,还可从长计议,我此来,尚有件要事与你商量。”

第八章昼勤修,夜入梦

山间的天气就这样变幻无常,早课时还是晴空,从藏经院出来,便渐渐yīn霾,细细的雨丝飘散着,落到俞和的身上。雨水的清凉,随着空气灌入胸口,把在后苑舞剑受伤后,淤积在心底的一团烦闷之气,丝丝缕缕的带走。俞和放慢了脚步,就这么若有思若无思的走着,浊气吐尽,心中渐渐宁定,呼吸不再如刚走出藏经院时那么粗重,又复悠长深远起来。

回到东峰自己的屋里,俞和盘膝坐在床前的蒲团上,把《清净坐忘素心文》、《小周天炼气术》、《回风剑谱》和云峰真人赐给的木剑一一排在面前。他不敢莽撞,先是垂目默念了三遍清净坐忘素心文,虽不听息观光,却使心如平湖,不急不躁。

这才先取过《回风剑谱》,翻开来,第一页写着几百字的剑谱总纲,果然如云峰真人所说,这剑法的主要功效,乃是炼体。每一式皆针对不同部位的筋骨加以拉伸锻炼,自第一式开始,皆须耗费几rì的水磨功夫,一遍又一遍的演练,直至筋骨舒展,动作自如,方可习练下一式。总纲中淳淳叮咛,绝不可鲁莽冒进,否则筋骨撕裂,若不得及时治疗,便会伤及肉身根本。

总纲后面是每一式的图形,与云峰真人所使的一般无二。人形上还绘着细细的红线,指出内息运行的路线与关窍。最后一页上是寥寥数十字的一篇心法,讲的是练剑时如何存意呼吸节律,使内息顺畅,贯通筋骨。

细细的把整本剑谱通读三遍,再回忆所见云峰真人的亲身演练,俞和方觉得窥见了这回风剑法的全貌,心中唏嘘,幸好自己是当着云峰真人在场,及时获救,不然难逃卧床静养。

既然云峰真人曾说,静功、炼气、修剑三种功夫须得同修,俞和倒也不急着cāo练剑术。放下《回风剑谱》,便又拿起《小周天炼气术》。

翻开书,前几页尽是图形配以小字注释,讲的是人体十二正经与奇经八脉的线路走向与穴道位置,着重细细说明了任督二脉构成的小周天循环。

俞和早年所读的道家经典中,多的是讲述内丹修行的文章,甚至原先卧室墙壁上,便贴着人体经络全图,rìrì参详,那时虽炼气不成,却学成了一手针灸妙术,有左近的百姓来求医的,若是寻常杂症,也不用张真人施法,俞和一番针灸施为,倒也着手成chūn。

对于这人体经络穴道,自然是胸中烂熟。可俞和也不敢草率,这小周天炼气术毕竟是仙家炼气秘法,恐与寻常医经不同,于是依旧细细研读了一番,未发现有关经络穴道的描述有何不同,只是医经中对于隐脉的描述似是而非处,在这炼气术中,却写得十分明晰。

书中解说完人体的周身经络穴道,便开始介绍小周天搬运的修行法门。

小周天以丹田之气下沉,循小腹,经会yīn生死窍,过谷道至尾闾,沿背脊逆督脉上行,达头顶百会穴,再循任脉下行,过颜面咽喉,由胸腹正中线入丹田中,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因主要行气路线是任督二脉,所以书中重点说道:“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yīn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调交之乡。故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或取坎填离、坎离调交、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

除了书中正文,云峰真人一并将自己的修行手记也交给了俞和,前一篇写的是关于初培内息的方法,如何引祖窍神光下照黄庭,如何吐纳生息,一一记录的方法和亲身体悟。后一篇是整个小周天搬运过程中,如何存想内息行走,以及内息贯穿每处穴道的感受。云峰真人的手记写得很有独到之处,有一些奇思妙想突破了内丹法的陈腐窠臼,直入jīng微。

俞和通读小周天炼气术,却没有读完《回风剑谱》之后跃跃yù试的感觉。这小周天炼气术似乎比自己暝暝中听到莫名声音吟诵的神秘经文,要粗浅的多。只讲到内息的搬运,却未言及如何收摄天地元气。

《小周天炼气术》中,虽也有调息的法子,但调的却是内息,要求内息运转不休,将人体所生真铅锁住,通过小周天搬运,不断的炼jīng化气,周而复始,壮大内息,再以自身为鼎炉,烧炼内丹。而那神秘的经文,更多讲的是以呼吸导引,从外界收摄元气,这天地rì月星辰草木皆有元气,可采炼纳入自身真元,然后以天地为鼎炉,yīn阳二气为火,烧炼内丹。

虽然俞和不懂其中玄妙之处,但也觉得那莫名的炼气法,似乎高深广阔得多了。

俞和心cháo一起,张口喷出一道浊气,再引一道清气入体,丹田中顿时一团热流充盈。

循着小周天循环的线路,俞和存想这热流下沉,直至会yīn生死窍,转而沿着后背正中的督脉缓缓上行。内气如滚水,每流过一个穴道,俞和便浑身一震,穴道中也生出些微热气汇入内气中。

当内气每过一处穴道,俞和随即鼻吸口呼,吐纳一次,丹田便中又生出热流,沉下会yīn,转入督脉上行,形成后浪推前浪之势。

内气直贯百会穴,转而顺着任脉由颜面向下,落回丹田。

一周天行毕,仿佛一大碗**的汤水吞入腹中,燥热之意刚起,双肾部各生一团清凉,绕着丹田一旋,周身暖洋洋温融融。

就这么数十次呼吸之间,俞和完成了一次小周天的搬运。其实他昨天xìng光圆满神光下照之时,初生的内气早就自发的循着小周天乾坤经流转一周,但那只是机缘巧合,并不是俞和存意导引,其中感受微妙之处,自不相同。

按下心中浮起的一丝喜意,俞和凝神小心的导引内气,循着小周天气脉运行三十六次,渐渐随心如意,每吐纳一次,便可作搬运一周,三十六周搬运收功,只觉丹田中真气充盈,生生不息。

双手在地上一按,整个身子便跃起,足尖一挑,木剑轻轻巧巧的飞入掌中。

推门而出,细雨依然,俞和长吸一口气,只觉得丹田如洪炉,涌出滚滚热流,内气沿着经脉直达手掌,拧腰探臂,使出回风剑法第一式,剑锋突刺,直发出“呜”的一声怪响。

这一式使得架势十足,可原本筋骨拉伤之处,却只是微微一热。

俞和心中登时信心大增,翻腕探步,将第二式使出,木剑逆着山风过挥,发出尖啸,竟隐隐然颇有些劈风卷岚的势子。

第三式挥出尚无异样,紧接着第四式便感觉手脚迟滞,呼吸一乱,胸口发闷。俞和也不管地面湿冷,连忙盘膝坐下,调匀呼吸。吐纳了半晌,才觉得胸前舒畅,丹田中内气平复。

看来之前第四式没使完,终究是差了一点。

气运十二小周天,自觉地周身暖洋洋的,手脚充满了力气,俞和才又站起来。这一次刻意放慢了挥剑的速度,细细感受筋骨伸展。前三式依旧轻松自如,到了第四式则更加缓慢,配合着呼吸节律,几乎是一寸一寸的挪动木剑,回旋身体,照着《回风剑谱》上的内功法门,心中存想内气如珠,于筋骨僵涩之处来回滚动。

足足一炷香的功夫,这才将剑势使到十足,依旧感觉手臂肩背隐隐酸麻。

垂手而立,吐纳调息,俞和又从第一式开始,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演练回风剑法前四式,自觉每一次演练,皆有细微差别,尤其是第四式使完,便感觉筋骨或酸麻或胀痛,存意内气运转之后,化作一片酥痒。

少年心气,总是勇猛jīng进,这简简单单的四式,却让俞和练得茶饭不思,午时有童子送来饭食,俞和也不顾得去吃,直到下午申时,肠胃轰鸣饥渴难耐,才端起米饭,草草扒了几口,再灌下两海碗山泉水,便又舞剑不休。

酉时晚课,依旧是诵经,云峰真人见了俞和,也没言语,晚饭用毕,众弟子各自散去,这时山间雨势转疾,俞和奔回自己的屋里时,已是满身泥水。

看了看床边堆放的两套衣衫,俞和摇头苦笑,只怕执扫的童子要埋怨他糟蹋衣物了。于是干脆裹起一块布巾,就着大雨和山泉,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又将衣服搓洗干净了,挂在檐下。

初chūn的时节,山中夜雨寒湿,俞和便在屋里升起一盆炭火,盘膝坐在床上。

闭目入定,祖窍中的六角经台依旧放出清濛濛的光芒,照得肉身通彻。存意内视,便看见自己丹田处一团白sè的内气聚集,不时分出一丝一缕,自然而然的沿着小周天回转。

俞和心念一动,忽地所有的内气都翻腾起来,化作一道白练,下沉生死窍,沿任督二脉运转不休,且自己每吐纳一次,便有新的内气从丹田中生化出来,汇入周天循环。

窗外雨声淅沥,火盆中的毛竹炭,发散着幽幽的温暖。忽地,“噼啪”一声爆响,伴着一缕青烟,几颗火星从竹炭中溅出,向上袅袅的升起,俞和暝暝中,随着飞升的火星抬起视线。

恍然间,屋顶消失了,淤积的雨云也消失了,只剩下苍茫漆黑的天穹,星宿列张。低头望去,群山莽莽,河流蜿蜒。自己仿似无依无凭的端坐在虚空之中,头顶的六角经台缓缓旋转,丹田如无形的鼎炉,蕴含着天地间唯一的温暖,一道白气如烟,循环不休。

这幻景犹如梦寐,似乎处处看得真切,又似处处皆是虚妄,六角经台如一轮明月无暇,照耀着山间的竹林,有一少年迎风舞剑。

看那少年架势,分明舞得便是回风剑法,一招一式磊磊落落,有时从第一式依次舞到最后一式,有时从最后一式逆回舞到第一式,又有时全无顺序,随xìng而为,只是无论剑招次序如何,这少年一路使得浑然天成,潇洒如意。

这情形,直把俞和看得如痴如醉,那梦中舞剑少年的每个动作,俱都牵动着俞和的内息,少年每一剑挥出,俞和的小周天循环中,便分出细细的一道内气,贯入这招剑势所牵动的脉络和筋骨。

温暖的小屋中,只见俞和的肌肤外面,弥散着极淡的一层白气,他周身的筋肉血脉,不时抽搐蠕动。

油灯如豆,虽无风,可木桌上平放的木剑和墙壁上悬挂的通灵法剑,它们的影子却开始的微微颤抖起来。

第九章徒牵挂,人情冷

“小溪,我一切都好,rìrì勤修静功、炼气、修剑三种法诀,静功和炼气的功夫都顺利,只是剑法进境很慢,看来还需要下功夫苦修,你那边可好?”

“俞大哥,我很是疲累。”

“怎么了?”

“前天夜里我想借周天星辰之力祭炼一件法器,可惜弄错了步骤,将一件天外陨铁铸的法剑给毁了,还把求师兄借来的阵盘给震裂了,于是将自己几乎所有的灵材给赔给了师兄。四个月后,便是我师祖的寿诞,大家都在准备寿礼,但我却没有一点能拿出来的东西,只好拼命的培育灵果,希望能积攒多一些之后,去换一件不算太难看的寿礼来。我rì夜施法催熟灵果,二天二夜才可成熟一枚。”

“那你要多少枚灵果可以换到合适的寿礼?”

“就算去寻我交好的师兄师姐商量,那也至少要三十多枚吧。”

“三十多枚?那不是要不眠不休的施法二个多月?你这身体如何吃得消,修行境界也会落下。”

“没有办法,若不送上合适的寿礼,被师兄弟嘲笑排挤事小,我师尊也定会不喜。我已经想好了,每催熟一枚,便休息一天,刚好可赶上寿诞,应该不会太累的。这施法也是炼气,说不定几个月后反而修为大增呢。”

俞和拧了拧眉毛,心中一阵痛楚,半晌没说话。

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就算再心疼陆晓溪,也是无能为力,才入罗霄剑门二天而已,那些天地灵材之类的,根本就无处可寻。

“俞大哥?”

“我在想法子帮帮你。”俞和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说虽是这样说,但是,哪儿来的法子。

玉符中传来一声轻笑:“俞大哥,我懂得你心疼我,可这样的事情,你现在也帮不上,我只有自己努力。不过是辛苦一些,多花点时间jīng力而已,你不必担心。现在你就一心好好修炼,你资质灵根都要胜过我,这我是知道的,所以你修行起来也肯定比我快,将来你有了大神通大成就,我便不再需要这般艰辛了。”

“那还是不知什么年月的事情。”俞和终于还是没忍住,一口气叹了出来。

“早知道我就不把这些事情说给你听了,你若心中担忧我,便会影响修行。”玉符那边,也传来黯然一声叹息。

“不会的,小溪。这反倒会增我执念,促我勇猛jīng进,早一rì修成神通道法,便可早一些照顾你。”俞和摇摇头,他现在内气运转,生生不息,用这玉符传音也轻松了许多,两人絮絮叨叨的,又说了一刻,直到陆晓溪实在倦了,这才依依作别。

收好玉符,整理了衣衫,俞和朝藏经院跑去,赶早课时间。

早课事毕,有时俞和会在众弟子告退之后,向云峰真人提出一些习剑时遇到的问题,云峰真人兴致高的时候,便会亲身示范几次,若是碰上他兴意阑珊,也就叫俞和自己演练来看,随口指点几句罢了。

在这之后,既然身为偏殿执事弟子,俞和需在藏经院内值留一个时辰,一般来说,他都在外法殿内,默默的翻阅一会那里存放的抄本和书简。

俞和时常跟陆晓溪说起,自己在藏经院的rì子,有时很苦闷。偌大的罗霄剑门,弟子众多,可除了找师尊云峰真人释惑之外,几乎便再没有人跟俞和交谈过。以前张真人的小道观,虽然人丁稀少,但是常常有左近村落的百姓前来,或求医,或拜神,总有人能陪俞和侃上一会儿,说些琐碎事,扯些俏皮话,打发无聊时光。

有一次,实在是闷极了,俞和跟执扫的一个童子,就坐在外法殿门口聊了几句闲话,说到高兴处,两人不禁笑出声来。可忽地走过一个中年内门弟子,面露鄙夷,冷冷的一瞥,那执扫弟子顿时吓得两股战战,跳起身来,低着头,转眼间就跑得不见了人影,只剩俞和一个人,愕然蹲在殿门口发呆。

那五师姐邓晓,俞和与她初见时,似乎像是个活泼跳脱的女孩子,可自从自己加入藏经院之后,她便不知为何换上了一副冷面孔。有数次俞和笑着朝她点点头,想开口说点什么,可邓晓只是匆匆甩来一个淡漠的眼神,便转身走开了。

后来一回,俞和看到对面论剑殿的五位师兄师姐都在,还有一位不认识的男弟子,围坐成一圈,正相谈得欢畅。俞和心中痒痒,便厚起脸皮,走过去想凑凑热闹。

殿中的六人,看见俞和笑咪咪的走进来,突然全都止住了话头,人人露出一丝怪异的神情,略看了一眼俞和,才又继续谈论起来,只是声音小了许多。

“几位师姐、师兄。”俞和略略躬身,拱手一礼。

那边六人似乎全没听见俞和开口,依旧嘁嘁喳喳的交谈着。

“呃……”俞和又走上前了一步,作势似乎要在几人边上蹲下来。

围坐成圈的五个人突然全都不说话了,大师姐莫子慧看着俞和,那眼神中似乎有一堵无形的墙,挡在俞和面前,阻止他继续靠近。

“你有何事?”

“大师姐……其实也没什么事情。”

“如无事便请自去吧。”

六个人一齐抬头看着俞和,俞和只觉得,仿佛有六道沉重的墙壁,漠然耸立在自己的面前,让自己同他们分隔开来,一步都无法再靠近过去。

俞和的脚,下意识的倒退了半步,似乎有一种什么东西,在心口压了下去,脸上笑容僵硬得连自己都觉得怪异。

可他终于还是撑着一脸亲近的表情,对莫子慧说道:“师姐,听说论剑殿存放了咱们门派中的诸般剑术典籍,我最近一直在练回风剑法,枯燥无味,想看看其他剑谱,也好拓宽眼界,相互印证,只是师弟我修剑时rì太短,眼光粗浅得很,远不及各位师兄师姐,能否,指点一二?”

“你要我指点你什么?怎么练回风剑法?”

“不,我意思是说,我想翻阅一些其他的剑谱,得到借鉴,以加快回风剑法的修习进境,希望师姐能指点一下,参阅哪些剑谱颇为恰当。”

“什么都不用看!回风剑法,自己不停的练就是了。”莫子慧说完,边上几个人嘴角一弯,似乎在忍住不笑出来。

“可是……”

俞和还想说下去,但莫子慧一甩袍袖,硬生生打断了俞和的话。

“你若要看剑谱,这殿中书架上,所有剑谱都可任由门内弟子翻阅,你自己去看吧。至于哪些剑谱适合你,我也不懂,你当自去问云峰掌院。”莫子慧说完,把头一转,看起来便不愿再开口。

俞和满脸尴尬,侧头看看敞开的殿门,又看看围坐成一圈的六人,心中暗暗叹气,低头拱手道:“多谢大师姐指点。”

不知道为什么,俞和心内生出一股子倔强的执念,他很不甘心就这样逃出论剑殿。于是他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迈步向论剑殿一侧的书架漫无目的走去。

背脊上忽感到一阵不自在,俞和知道,那是背后有人投来的视线。

论剑殿中的书架比法外殿要多出数十倍,层层叠叠的,堆满了各种抄本和书简,俞和也不知道看哪本才好,背后的唧唧喳喳的细语声不断,让他越来越不自在,只好低着头,心神不宁的扫视着一排排的书目,朝书架深处走去,似乎期望借着书架的格挡,把背后那种怪异的感觉阻隔开来。

转过十余排书架之后,便到了大殿的一角,回头已经看不见那边围坐的六人,俞和心中一松,眼神四处游移,想找一本稍有眼缘的剑谱,随意翻翻。

忽地,在殿顶灵灯的照耀下,俞和看见,大殿角落的书架下面,坐着一个老迈的道人,正凝神读着手中的书简。

这道人穿着一套粗布的道袍,头发略有些花白而稀疏,圆脸,颌下无须,双目很大,而且突出。这人气息沉定至极,盘坐在角落中,乍一眼看去,甚至会误认为是一尊木雕。

俞和一惊,想起罗霄剑门科仪中绘制的图形,坐着的人,分明就是论剑殿的执事鸣剑真人。

鸣剑真人是门中宿老之一,论起辈分,还是掌门鉴锋真人的师兄,此老不喜在后山闭关,而是痴迷剑术,终rì只在论剑殿中研读剑谱,于是鉴锋真人便依他的喜好,指命他为论剑殿的执事,负责编修剑经。

俞和不敢失礼,连忙躬身道:“弟子俞和,参见鸣剑师叔。”

鸣剑真人缓缓的抬起目光,撇了俞和一眼,嘴角木然一笑,点点头算是回礼道:“好。”之后便再无声息。

俞和生怕扰了鸣剑真人,轻声移步退开。一个人又在左近的书架转了转,心中全无翻阅剑谱的兴致,百无聊赖之下,退出了论剑殿。走过门口时,倒也没再去看那边的六人,自顾迈出殿门,朝东峰去了。

一路上心中窒闷,很想和陆晓溪聊聊,手心里攥着玉符,来回翻转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